浅析济宁二号煤矿井筒安全
- 格式:pdf
- 大小:267.68 KB
- 文档页数:3
井筒装备安全技术措施井筒装备是指用于井筒工程中,包括井筒开掘机械、电气设备、防护装备等的设备。
井筒工程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程,因此在进行井筒装备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一、井筒装备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井筒装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根据井筒的特点和工作环境的要求,选用适合的材料和结构。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承受井下复杂的工况并保证安全。
结构设计应合理,能够防止井筒装备的脱落和翻倒,确保井筒内外安全。
二、井筒装备的安装和维护井筒装备在安装过程中,必须由进行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安装,确保装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维护,保持装备的良好状态,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确保装备的正常运行。
三、对井筒装备进行安全检查在井筒工程中,对于使用的井筒装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井筒设备的完整性、稳定性及各项安全装置的工作状态。
如发现装备存在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井筒装备的防护措施为了确保井筒装备的安全使用,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人员进入井筒工作区域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确保人员能够清楚地识别危险区域。
同时,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网等,以防止人员意外坠落或被装备伤害。
五、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为了保障井筒装备安全,必须对从事井筒工程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井筒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等。
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六、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在井筒工程进行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意外事故等。
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预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报警、疏散、救援等措施,以降低事故对人员和装备的伤害。
总之,井筒装备安全技术措施的严格遵守,是保障井筒工程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保障。
济宁二号煤矿副井罐笼提升天轮更换测量马支训;周玉华;曾凡盛;卢恒【摘要】矿井提升设备是沿井筒提升煤炭、矸石、升降人员和设备,下放材料的大型设备,是联系矿井上下的咽喉.作为提升设备的核心部件,提升天轮在提升系统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正确、精确安装矿井提升天轮不仅可以使提升系统正常运转、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而且可以使矿井生产更为有序、安全,从而提高了矿井多方面效益.本次更换天轮是在检查和分析原有测量标志的基础上,制定了有效的测量放线的方法,配合机电安装人员顺利完成了济宁二号煤矿副井提升天轮的更换任务.通过此次工作,为后续处理此类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期刊名称】《煤矿现代化》【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提升天轮;更换;测量【作者】马支训;周玉华;曾凡盛;卢恒【作者单位】济宁二号煤矿,山东,济宁,272072;济宁二号煤矿,山东,济宁,272072;济宁二号煤矿,山东,济宁,272072;济宁二号煤矿,山东,济宁,272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533济宁二号煤矿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境内,井田在济东煤田的中部,设计年生产能力400万t。
1986年3月26日由原兖州矿务局第七十工程处开工建设,为了节省投资,决定建设期间使用永久井架凿井,1988年5月由原兖州矿务局第六工程处竖立了现在的副井井架,同年10月完成天轮安装,1997年11月8日正式投产。
2004年12月工作人员发现天轮轴承瓦盖损坏,急需更换。
矿领导决定立即停止提升作业,安排了天轮更换维修事项。
济宁二号煤矿副井十字基桩于1988年8月建立,1988年10月验收交付使用。
济宁二号煤矿副井十字基桩共设点13个,且东西线为提升中心线。
副井井筒十字基桩布设方案:以副井井筒为中心向南布置了三个十字基桩点FS1、FS2、FS3,向西布置了三个十字基桩点FW1、FW2、FW3,向北布置了四个十字基桩点FN1、FN2、FN3、FN4,由于井筒以东更衣室尚未施工,不适合布置十字基桩点,改用以FN1向东布置了三个辅助十字基桩点FE1、FE2、FE3,等永久建筑完成后,再以井筒中心向东布置十字基桩。
井筒掘进的安全安全管理范本一、引言井筒掘进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保障矿井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井筒掘进作业的安全,我们制定了本安全管理范本,以指导井筒掘进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二、工作责任1. 管理层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行。
2. 监督部门要加强对井筒掘进作业的管理与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岗位职责1. 生产部门(1)确定并分配掘进电铲、掘进钻机等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组织人员进行岩石爆破作业,确保岩石爆破过程中的安全。
(3)负责井筒掘进现场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确保掘进作业的顺利进行。
2. 安全监督部门(1)负责井筒掘进现场的安全检查和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组织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设备维护部门(1)负责对掘进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2)组织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
四、安全操作规定1.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确保每个作业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和责任人。
2. 在岩石爆破作业中,必须使用合格的炸药和雷管,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爆破操作。
3. 在掘进作业中,必须根据掘进岩层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确保巷道的稳定性。
4. 严禁在掘进现场吸烟、使用明火,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5. 掘进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清新,防止瓦斯泄漏引发瓦斯爆炸。
五、事故处理与应急措施1.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掘进作业, 并迅速报告上级领导和安全监督部门。
2. 全力组织救援,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
3. 事故排查结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安全培训与教育1. 每位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井筒掘进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 对井筒掘进作业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警示教育,引导员工正确识别和处理安全风险。
176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程技术与创新中国设备工程 2020.06 (下)我国能源种类有很多,且均在各个领域之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以供人们所使用,而煤炭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种,人们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巨大,为了确保该资源能够为人们所用,煤矿行业应致力于研发出新型的煤矿采煤技术,以将煤矿的开采效率提升到最大值。
1 煤矿采煤技术的概述煤矿开采技术是指在开展煤矿开采作业的过程中应用到的各种新型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以极为简洁可行的方式,去探掘出质量水平较高的原煤。
而煤矿企业开采而得的煤炭需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这种煤炭通常采用分离方式,直接从矿区地表层之中直接提取,待到开采完成后,便将其输送于地表之上,进而再依靠煤矿车进行押运,直至送往煤矿加工厂内。
煤矿采煤技术仅适用与开采作业中期,当相关技术人员大致实行地质勘探工作后,该技术便要真正发挥出其自身应用价值,将矿区煤炭所分布的范围规划出来,并确定出可被开采的层数,将该区煤炭储存总量检测出来,进而再运用地质勘探设备,牢牢掌握住矿区的地质构造结构特点,只有这样,相关设计人员才能结合矿区的大体规模,去合理安排矿区煤矿的开采顺序,再经由计算所得煤炭的日开采量,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矿煤矿开采设计方案得以完善,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相关施工人员才可依照设计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标准在露天及地下矿井中开展煤关于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的思考郑灿广,付本斌,王明波(兖矿集团济宁二号煤矿,山东 济宁 27207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业领域不断深化改革,以创新并极具科学性的施工技术,制定出可行性更高的施工及管理策略,其目的是确保自身企业在市场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以煤矿行业为例,各煤矿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地位,便引进了各种新型的煤矿采煤技术,并制定出相关安全管理策略,以增强煤矿企业的施工效率,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煤矿采煤技术的含义,进而将采煤过程中的多种安全管理要素分析出来,并将构建完善的煤矿采煤设备材料管理平台的方法及优化煤矿采煤硬件环境及软件环境的相关步骤逐一呈现出来,为相关技术人员做参考,以推动该企业可持续建设目标的实现。
收稿日期:2005-07-20 作者简介:张军工(1960-),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在读博士,现在济宁二号煤矿主要从事矿压方面的研究。
采动影响区老空积水原因分析张军工1,2(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北京 100011;21兖矿集团济宁二号煤矿,山东济宁 272072) 摘 要:水害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老空水又是煤矿防治水的重点对象,受矿山压力的影响,老空区的积水呈动态变化,规律很难掌握。
论文根据济宁二号煤矿二采区3上、3下煤层4个工作面的探放水情况,分析了上层煤老空区积水变化原因,总结了矿山压力在防治水中的重要影响,为防治水工作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矿山压力;防治水;工作面;老空区积水 中图分类号:TD32;TD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959(2005)1020035203 水害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老空水又是煤矿生产建设中最危险的水害之一,老空水积水区的空间位置一般都很隐蔽,在开采中由于受矿山压力的影响,老空积水量以及范围是动态变化的,故掌握动压区的积水情况难度更大。
本文通过济宁二号煤矿二采区四个工作面的探放水情况,分析了矿山压力在防治水工作中的作用,查明了积水原因及规律,为做好矿井的防治水工作积累了经验。
1 概 况111矿井简介济宁二号煤矿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境内,是一对设计生产能力400万t/a 的特大型矿井,于1997年11月8日投产,现开采3上和3下煤层,其中二、九采区开采3上、3下两层煤,其余采区只开采3下煤层,3上煤层不可采。
目前矿井已有28个工作面回采结束,其中3上煤层2个,3下煤层26个。
由于煤层褶曲多、工作面起伏变化大,因此老空区积水情况复杂。
112 水文地质3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为3煤顶底板砂岩,由3上煤层顶板砂岩、3下煤层顶板砂岩及3下煤底板砂岩组成,为粗、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硅质、泥质胶结,局部钙质胶结。
济宁二号井煤矿厂区雨污分流现状及改造方案近年来,兖矿多数矿井的建设过程中已开始对原有的排水设施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利用率,节约成本,减少积水给煤矿厂区内部带来的影响。
鉴于此,文章从济宁二号井厂区原有的排水现状入手,对该煤矿厂区内部雨污分流的实施提出一些改造的方案。
标签:矿区;雨污分流;方案0 引言很多矿井在建设发展初期由于雨污合流制工程量相对较小、节约投资、易于施工、见效快、可操作性强,曾得到广泛应用。
但随着矿井建设与社会的发展,雨污合流制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致使大量污水流入河道水体,造成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另一方面,在雨天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网,致使煤矿厂区内的污水管道以及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增大。
至今仍有许多矿井存在直排式合流制以及排水系统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雨、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水体及周围环境质量。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把污染物减排列为进行矿井内部排水系统改造工程的重要目标,而雨污分流是有效解决目前排水系统存在的雨污合流、污水直排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雨污分流就是让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减轻污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也是完善矿井污水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实行雨污分流改造是排水系统改造的必然趋势。
1 济宁二号井煤矿厂区排水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济宁二号煤矿(以下简称济二煤矿)隶属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所在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
济二煤矿位于济东煤田北部,1989年开始兴建,1997年开始商业生产,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20万吨。
由于济宁二号井建矿时间久远,当时的给排水技术不如现在先进与发达,只建设有必要的排水系统,自投产以来从未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经20年的连续运转,厂区内的排水系统时常发生故障,影响生活污水的正常排放,厂区内雨水与污水混排现象十分普遍。
济二煤矿现有的雨水与系统不够完善,污水排水系统因年久失修以及后期的扩建而杂乱无章,有的区域的污水排水系统已出现了堵塞或者污水外溢的现象。
济宁二号煤矿南翼通风系统优化研究与应用摘要:矿井通风系统是“一通三防”的基础,还直接影响着矿井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济宁二号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又面临南翼集中生产,矿井当前风量难以满足需求,我们经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实施后有效的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矿井通风系统、总阻力、独立通风、摩擦风阻中图分类号: N945.15一、课题综合说明济宁二号煤矿隶属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井田面积90km2,主采3上、3下煤层,设计年产400万t,服务年限67年,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装备两台GAF31.6-15.8-1型主扇,电机功率1600KW,矿井总排风量17600m3/min,主扇风机负压2830Pa。
该矿地质条件复杂,南北两翼生产分布严重不均,通风系统管理难度历来较大,随着矿井的开拓,以至通风路线变长,总阻力增大,并且矿井通风设施维护难度增大,通风系统稳定性降低,南翼难以满足生产的难题。
(一)现状调查当前全矿井计划总用风量16896m3/min,南翼计划需风量9891 m3/min,北翼计划需风量7005m3/min(乘供风系数1.25)。
(二)选题理由即将面临三个采煤工作面全部集中在南翼二水平进行生产,届时通风系统管理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为此我们必须提前对矿井南翼的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三)目的意义、预期目标1.南翼通风系统优化和调整后矿井的总阻力将会有所减小,南翼的进风量将有所增加,可以缓解目前南翼通风系统压力较大的问题。
2.南翼回风巷部分阻力集中巷道将得到有效治理,回风系统的阻力将有所降低。
3.施工南翼进风下山和南翼2#公路,南翼主要通风路线实现两进两回。
二、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一)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原则、方法及其依据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矿井总阻力较大、南北翼采掘工作面分布严重不均以及南翼实际进风量达不到计划供风量的现状,经认真分析,提出下列通风系统优化方案:1.施工南翼进风下山和南翼2#公路,使南翼主要通风路线全部实现两进两回,大大减少南翼通风阻力。
井筒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前言井筒是一种用于水井、油井以及矿井等地下工程中的设施,由于其不可逆转的危险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井筒施工中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井筒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工前,必须对井筒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井筒洞口完好无损,井筒壁面无倾倒、剥落等安全缺陷。
同时,要对井筒周边环境进行评估,确保井筒开挖的稳定性。
此外,在井筒施工前,还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状况和专业技能的评估,确保作业人员能够胜任井筒施工工作。
井筒开挖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井筒开挖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过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1. 立足点的设置在井筒开挖过程中,必须设置良好的立足点,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立足点应该布置在井筒的两侧,距井筒的边缘不得小于 1.5米。
立足点的周围必须设置防护栏杆,以防止作业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2. 推土机的选用在井筒开挖时,应选择适合的推土机进行施工。
推土机的型号和规格应根据井筒的直径和深度进行选择。
同时,要检查推土机的驾驶员是否具有资格,是否能够熟练驾驶。
3. 井筒支撑的设置井筒支撑是井筒开挖中最重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之一。
井筒支撑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支撑结构必须牢固可靠,能够承受井筒周围的土体压力和施工振动。
4. 建立监测制度在井筒施工过程中,应建立监测制度,对井筒周围土体变形、位移等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变化趋势,采取有力的技术措施保证井筒施工安全。
井筒施工后的安全措施施工完成后,为了确保井筒的安全运行,还需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 混凝土浇筑井筒完成后,应使用混凝土填充井筒,以增加井筒的强度和稳定性。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混凝土强度、密度和均匀性,确保所使用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
2. 环氧涂层处理为延长井筒的使用寿命,可以在井筒内墙面涂上环氧涂层。
环氧涂层可以有效地保护井筒免受化学腐蚀和磨损等影响,提高井筒的使用寿命。
3. 监测井筒的稳定性在井筒投入使用后,应及时对井筒的稳定性进行监测,以防止井筒出现倾斜、裂缝等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