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泉知多少 让人流连忘返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6
我的家乡济南作文五篇我的家乡山东济南,它以泉水而闻名于天下,有“泉城〞之美誉,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
白天,登上美丽的千佛山往下看,有许多高楼大厦,护城河两岸有成行的绿柳,有绿绿的草坪,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在奔跑,热闹非凡。
在西边趵突泉位于山东济南的中心位置,居72名泉之首。
趵突泉又叫槛泉,据说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
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即便到了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薄雾冥冥,一边是泉池波光粼粼,一边是亭台楼阁,飞彩流丹,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图。
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忍不住在此留下美文以志之。
进入趵突泉公园,未到泉边,那趵突喷涌的声音就会响彻耳畔。
泉池中央三股泉水喷涌而出,高约半米,水势强劲,声音洪亮,很壮观。
金色的鲤鱼悠然自得地穿行其间,像片片红云落入水中,又像朵朵落花飘在水面。
到了冬天就更好看了,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听妈妈说前几年这里的泉都不喷了,所以我们一定人节约用水,不然的话我们就看不到泉水了!除了趵突泉,公园内还散布着漱玉泉、金线泉、柳絮泉、马跑泉等很多名泉。
另外,在山东济南的东边城郊还星罗棋布的着许多泉,章丘的百脉泉群尤为引人注目。
去年我就和刘先晴等几个同学去了百脉泉,那里的泉群喷涌得也很厉害!在山东济南的北边有大明湖。
大明湖风景秀丽,清雅迷人。
岸上花繁树茂,杨柳依依;湖中碧波粼粼,小舟点点穿梭,夏天更有大片的荷花竞相开放。
我和爸爸曾经泛舟湖上,感觉就象在画中一样。
有空也请全国的小朋友来美丽的泉城山东济南玩吧!我爱我的家乡——山东济南。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南邻泰山,北靠黄河。
我深深为成长在这座美丽的城市而自豪。
今天,我要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的家乡济南。
济南风景优美,有很多名胜古迹,其中三大著名景点是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
济南趵突泉作文济南趵突泉作文(通用12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济南趵突泉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济南趵突泉作文1金色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蓝天上几朵白云在慢慢地浮动着。
我兴致勃勃地和妈妈来到了趵突泉公园。
一进大门,我忽然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到处都能听到清泉涌流的清脆声音,到处都能看到垂柳荡岸、青松挺拔、翠竹婀娜的美丽颜色。
趵突泉公园里游人如织,有的摆出各种姿势在景色优美的地方照相,有的停下脚步尽情地欣赏清澈的泉水。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趵突泉边。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泉池呈方形,池内西边有一座观澜亭。
亭子右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趵突泉”;亭子左边也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第一泉”。
泉池中间冒着“三股水”,正像古人说的那样“三窟鼎立”、“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趵突泉池中小泉很多,水泡像珍珠一样,一簇簇、一串串,飘飘悠悠。
水中的水藻慢慢地浮动。
五颜六色的鱼儿穿梭在泉水中,有金色的、有黑色的、有白色的、还有身上布满斑点的……它们各个身体丰满、双鳍像轻纱一样,和尾巴同时一摇一摆的,美丽极了。
我们还游览了漱玉泉、卧牛泉、马跑泉、酒泉,以及杜康泉和无忧泉……这些名泉也都有自己的悠久历史和美丽传说。
每一处泉水都让游人流连忘返。
啊!我爱趵突泉!我爱这美丽的泉城!济南趵突泉作文2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一家收拾好行李,开着汽车就出发了,在路上,我的心一直快速的跳着,迫不及待的想去趵突泉,亲自领略一番那里独特的风景。
经过一天的辛苦,我们终于到了济南,一下车,我都惊呆了,济南太美丽了,环境是一等一,空气格外清新,我真想躺在马路边上甜甜地入睡。
我们快马加鞭,一会儿就到站了,下了车,只能看见一个红红的大门,和画着不同图形的墙臂放,刚一进大门,我不时发出“哇”的尖叫,趵突泉太美了,在中央,有两个特别大的水池,一个水池养满了金鱼,在清请的泉水中,鱼儿显的特别的可爱。
黄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黄山导游词怎么写呢?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
山之美,是大自然的造化,身临其境,方知其绝。
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便利大家阅读与鉴赏!黄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胡婕,你们假如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我可以协助你们,今日,天公也作美,赐予了我们一个好天气。
这次,我带你们巡游中国世界遗产中的黄山,我坚信当你们巡游过黄山的云海,怪石过目不忘的!黄山的名字还有一个传闻呢!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吧!传闻:黄山以前称黟山,相传中华人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到此炼丹,并最终得到升天,唐天宝六年也就是公元747年依此传闻,唐明皇赦改黟山为黄山。
听了这个传闻后,大家必须很想参观黄山吧!那我们启程吧!我们此时此刻看到这像大海中的点点岛屿,这就是黄山闻名的云海奇观,云一层一层的,像棉花铺成的楼梯。
连绵起伏的云犹如浮动在天上的冰山,太阳高高的照着,残留的几朵云出现了金灿灿的边缘,棉絮似的云从天上漂过,让人心旷神怡,所以,云海是黄山的四绝之一,接下来,我们来参观黄山的怪石吧!怪石,是黄山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绝。
它似人,似物,似兽,形态各异,形态逼真,你们此时此刻看到的就是“猴子观海”,有一块独立的奇石,像一只猴子蹲在山峰上,观看那漂亮的云海。
黄山的风光真美,大家此时此刻可以尽情饱览这山清水秀的美景,但不要乱扔垃圾和乱踏小草,再见!我们下午3:00在这集合!黄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2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黄泳茵,你们可以叫我黄导游,此时此刻由我来带你们来游玩黄山。
首先,我先宣布一些平安事项。
第一:你们要跟着我走,以防走丢。
其次:不要太靠悬崖,以防掉下去。
第三:不要乱丢垃圾,这样会破坏环境。
我们的行程是9:00——12:00,中间有得休息。
我讲完了,此时此刻我们去玩。
首先,在我们面前的是黄山怪石,它是在我们这里也算是很出名的。
而黄山怪石姿态万千,如莲花峰,耕云峰的“松鼠条天都”,北海的“猴子观海”等,无不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有关我的家乡济南作文三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每当有人问到济南,我会毫不犹豫的这样介绍给他们。
我们济南最有名的是七十二大名泉之首——趵突泉。
早晨,趵突泉的三个泉眼好像幼苗一样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
他们又好像三个少女似的,梳理着它们的蓝头发。
一个小孩指着它们兴奋地说:“爸爸妈妈,快看呀!这三个泉眼真漂亮呀,喷起来好像一朵朵花儿争奇斗艳,虽然不好像花儿那样五颜六色,但是泉水的蓝色和白色让我们觉得更纯洁。
”三个泉眼睁开“双眼”,看着小孩,甜甜地笑了……我还记得小时候,我把几朵艳丽的小花丢到泉下,小鱼们一拥而来。
它们把花儿一朵朵叼走,呀!小鱼儿们真爱美,我看到岸边还有两三条小鱼儿,仿佛它们没抢到花儿而感到黯然悲伤,它们黑溜溜的眼珠里似乎有一种乞求的目光,我动心了,被他们的悲伤感动了。
我又从岸上摘了几朵小花,丢到水上,那几条小鱼儿立刻喜上眉梢。
它们在水中转了几圈,仿佛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激,它们的嘴里还冒出泡泡来,难道是在对我说谢谢?泉底下有五彩斑斓的小石子,从泉底下不时会升起一串一串的小气泡,好似一颗颗晶莹圆润的小珍珠。
小气泡们刚一到水面,就“啪”的一声破了。
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悠闲自在的白云,他们好像在对人们微笑。
可是,好景不长……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等等都受到了污染。
如今,我们济南不好像以前那样美丽了,因为环境不断受到污染。
这一幕幕都是我心酸。
我爱你,我的家乡——济南,希望你变得更加光彩动人!我的家乡济南号称泉城,它非常美丽,有闻名中外的三大名胜景点: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
在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让我这个泉城小导游逐一介绍吧!济南著名的千佛山公园,位于市区南部,因这山上有数不清的佛,所以叫千佛山,是享誉中外的济南三大名胜之一。
千佛山奇峰罗列,树木葱郁,好似济南的守护大仙,又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在捋胡须。
沿盘道上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
现在人们常在这亭里喝茶聊天休息,顺便追忆一下古人的'英雄事迹。
美丽的趵突泉作文29篇美丽的趵突泉作文篇1趵突泉被称为“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市中心。
假期里,爸爸妈妈带我来到那里。
趵突泉的景色非常美,远远就能看到大门上乾隆的题词,我心里想是怎么样的美景能把乾隆给吸引过来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来到园内。
到了趵突泉中心,那泉池中间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明代书法家胡瓒宗写的三个大字“趵突泉”。
泉里有三个并排的泉眼,浮上来的水就像一串串珍珠一样。
它们是那活跃,好像不知疲倦,而它又是那晶莹。
这就是著名的“趵突泉”了。
趵突泉旁边的水池也非常引人注目。
有的泉水泡不断地往上涌,犹如鱼鳞似的闪着银光的小圆片从水中冒了出来;有的水泡好像断了线的珍珠,冒、冒、冒,它很安静,让人感觉到了那种“泉眼无声惜细流”的静怡。
有的看似平静的水池,冷不丁冲上来一点水泡,有意外的惊喜。
美丽的趵突泉作文篇2我的家乡在济南,济南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泉城。
因为济南有七十二名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趵突泉了!趵突泉的泉水清澈见底,如果游客扔一枚硬币,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泉水里的水草有的飘飘摇摇,有的就像正在跳舞的小姑娘。
鹅卵石到处都是,形状千奇百怪,颜色不一。
最有趣的要算小鱼了。
它们穿的衣服各种各样,好看极了!有的是金黄色的,有的是淡黄色的,还有的是橙红色的。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来到趵突泉的正中央,只见那三股喷涌而出的泉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咕嘟咕嘟的泉水声像车轮一样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旁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像一串串珍珠,有的像小鱼吐出的泡泡,还有的像一条条项链。
夏天,用手捧一把泉水凉凉的,尝一口可甜了!而到冬天,泉水又是暖和的。
泉的周围都是一些绿树和花朵。
最多的是柳树,微风一吹有的柳树的枝叶可顽皮了,刮到了人们的头发上,脸上。
垂柳刮到水面,泉水皱起层层波纹,美丽极了!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趵突泉!美丽的趵突泉作文篇3我的家乡在泉城济南,那里有七十二名泉,其中最出名的要数趵突泉了,它有天下第一泉的美称。
我的家乡济南作文400字我的家乡济南作文400字(精选16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我的家乡济南作文4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家乡济南作文400字 1我的家乡在泉城济南,那里风景宜人,有许多著名的景点,有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还有千佛山……其中,最有名的是趵突泉。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
一进趵突泉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和一朵朵鲜艳的花儿,一阵微风吹来,它们轻轻地摇曳,好像在欢迎大家的到来。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池清澈见底的泉水旁边,水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哩!有时候,一些小鱼猛得跃出水面,好像在给大家表演杂技呢! 校园南北是两片大果园。
果园里种了许多高大的果树,有桃树、李树、梨树、杏树、苹果树、枇杷树、樱桃树等等,母校成了名副其实的“果园”小学。
我惊叹这种奇妙创意,也难怪这里“桃李满天下”了。
继续往前走,终于来到了最著名的三股泉水边,只见三股泉水“突突突突”地往外冒,所以得名趵突泉。
三股水喷出一尺多高,如同沸腾的水翻滚而出,上面还隐隐约约地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让人不禁想起元朝诗人赵孟頫写得那句诗“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旁边的泉水哗啦啦地流着,好像在给三股水伴奏一样,动听极了。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趵突泉喂鱼。
进了大门,我们飞快地向泉水边跑过去。
我们拿出馒头和饼干,开始喂鱼儿。
小鱼们争先恐后地游过来,“吧嗒吧嗒”地抢着吃食物,样子有趣极了!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就是美丽的趵突泉,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泉城济南。
我的家乡济南作文400字 2济南是我的故乡,它时时刻刻都印在我的心中。
我喜欢济南的夜晚,每当那一轮玉盘高高地挂在天幕时,皎洁的月光总会倒映在水面上,把粉嫩嫩的荷花衬托的更加美丽动人,犹如那白雪公主在睡梦中一般的秀气和高贵。
天下第一壶宣传语
1.天下第一壶,让你品味真正的香醇。
2.品味天下第一壶,尽享顶级的茶香。
3.天下第一壶,呈现至臻至美的艺术品质。
4.选用天下第一壶,享受独特的茶文化之旅。
5.天下第一壶,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6.和天下第一壶,引领茶道新潮流。
7.天下第一壶,独特精工,让你一饮倾心。
8.天下第一壶,带你进入茶叶的奇妙世界。
9.天下第一壶,让你品味非凡的茶乐。
10.天下第一壶,极致的品质是我们的追求。
11.与天下第一壶,共享茶文化的精髓。
12.天下第一壶,每一口都是品味的艺术。
13.天下第一壶,敬献给追求卓越的你。
14.天下第一壶,给你带来心灵的舒坦与宁静。
15.天下第一壶,香醇美味令人陶醉。
16.天下第一壶,体验茶香的无穷魅力。
17.天下第一壶,承载着茶道的凝聚和文化。
18.天下第一壶,品质卓越,匠心独运。
19.天下第一壶,让你感受到茶艺的魅力。
20.天下第一壶,让茶文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1.天下第一壶,给你带来身心的满足与愉悦。
22.天下第一壶,精选茶叶,为你点亮品味之旅。
23.天下第一壶,独树一帜,成就茶道的经典。
24.天下第一壶,让你体验到茶韵的千变万化。
形容趵突泉泉水的句子1. 描写趵突泉泉水的好段趵突泉的欣赏老舍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的流着。
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
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
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
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
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
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干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
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吃来”联成一片。
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联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
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的来,把路塞住。
他们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
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的过去。
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
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泉太好了。
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
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
美丽的趵突泉作文200字300字400字美丽的趵突泉作文200字300字400字篇一:美丽的趵突泉今年暑假,我们去了被称为“泉城”的济南,叫“泉城”是因为那里有大大小小的七十二眼名泉。
其中,最美丽的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
趵突泉的泉水非常清澈,一眼就能看见水底。
水中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金鱼在嬉戏、玩耍。
它们一会浮到水面,一会潜入水底,一会靠近游人,突然之间又冲冲忙忙的向远处游去,仿佛在和人捉迷藏。
了。
来到三股水可以看见它喷出三股水流,这三股水流足足有一米那么高,它们像三朵盛开的白莲,它们的后边写着“天下第一泉”,这是用来赞美趵突泉的美景的,泉水缓缓地流淌着,时不时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这声音好像丝竹高手独自于美景处素手调琴。
这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欢快地嬉戏着,它们互相呼应,让这里更加美丽。
再往里走,有一股泉水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圆形,上面列举出了济南的七十二名泉,而且还有介绍呢!趵突泉,它不得不让我说一声:“真是太美丽了!”因为它的奇丽景色让我难以忘记,这就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
美丽的趵突泉早就听说济南是着名的“泉城”,尤其是趵突泉举世闻名。
前年寒假,爸爸妈妈终于带着我和哥哥去济南玩耍。
一到济南,我们顾不上劳累,就乘车来到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市中心,是“泉城”标志和三大名胜之首。
来到趵突泉公园,我们一下车,首先看到一座小桥,我和哥哥连忙跑到桥上。
站在桥上往下看,下面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碧绿的水草在水里飘来飘去,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鱼在水里自在的游来游去。
我们跨过小桥,来到趵突泉泉边,只见泉池呈长方形,三股水“突、突、突”的向外冒,犹如三个小雪堆,泉水清的能看见泉底的石头和泥沙,无数的小水泡从泉底冒出来,一串,两串,三串……有的像小鱼吐得泡泡,有的像一串串珍珠,有的还挨挨挤挤的,到了水面便炸开了,像节日的礼花。
我和哥哥急忙拿起照相机,“咔嚓”趵突泉就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2024年安徽黄山的导游词据《周书异记·神仙传》云,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受胎息于容成子,吐纳而谷神不死。
获灵丹而浮丘翁,遂思超溟渤,游蓬莱。
乃告浮丘翁曰:“愿抠衣躬侍修炼。
”浮丘翁曰:“择贤而师,学必精奥;栖隐胜地,业则易成。
炼金为丹,必假于山水,山秀水正,其药乃灵。
东南黟山,据得其中,云凝碧汉,气冠群山,神仙止焉。
地无荤辛,境绝腥腐,古本灵药,三冬不凋,名花异果,四季皆有。
山高木茂,可为炭以成药,迸泉直泻,状如飞布。
下有灵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若能斋心洁己,沐浴其中,饮之灌肠,万病皆愈矣。
”黄帝遂命驾,与容成子、浮丘翁同游此山。
位列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朱砂泉,有两个出入口。
已有千年历史,自古享誉九州。
据宋景佑《黄山图经》记载,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须发尽黑,返老还童,温泉因此名声大振,被称为“灵泉”。
温泉位于紫石峰南麓,汤泉溪北岸,由此到前山(慈光阁)登山口,公路里程为____米,步行仅需____分钟,到后山(云谷寺)登山口,公路里程为____公里,有多班公交车可以抵达。
温泉主泉泉口的平均温度为42.5度,副泉泉口水温为41.1度,水温还随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黄山温泉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泉水异常清澈,无色无嗅,其味甘美,可饮可浴,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消化、神经、心血管、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疾病,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效果。
温泉区现建有独立的温泉浴室和游泳池,游客也可在下山后到此沐浴,舒缓登山疲劳。
现设有温泉疗养院、温泉浴池和游泳池。
____年邓小平到黄山游览视察,亲笔题下“天下名泉”四字。
2024年安徽黄山的导游词(2)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
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____平方公里。
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____平方公里。
我国幅员辽阔,有数以千计、千姿百态的碧水清泉的踪迹,总数有10 万之多.其中水质好、水量大或因水奇泉怪而闻名遐迩的"名泉"也有百处之多.泉水滋养了人类的生命,更美化了大地,给了我们秀美的山川景色:温泉四季如汤;冷泉刺骨冰肌;承压水泉喷涌而出、飞翠流玉;潜水泉清澈如镜、汩汩外溢;喷泉腾地而起、水雾弥漫;间歇泉时淌时停、含情带意;还有离奇古怪的水火泉、甘苦泉、鸳鸯泉等等.这些名泉,均对风景名胜有锦上添花之妙,相得益彰,誉满中外.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游历大江南北,品水题留,各大名泉都留下他们的足迹,还有数泉以著名历史人物的名或号命名,如湖北宜昌的陆游泉,江西上饶的陆游泉,杭州西湖的六一泉,山东淄博的柳泉等,更是让游人联古唱今,流连忘返.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泉水它不仅美化了大地,还给人们提供了理想的水源.许多泉水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一种独特的水体旅游资源.我国泉的总数,有10万之多.其中水质好,水量大或奇水怪泉而闻名遐迩的"名泉"也有上百处之多.济南趵突泉、江苏镇江中泠泉、浙江杭州虎跑泉和江苏无锡惠山泉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泉".一、中国四大名泉1、山东济南趵突泉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区,有"天下第一泉"之称.在略呈方形的泉池中,三股清泉自地下涌出,涌水量达1.6立方米/秒,水温常年在18℃左右.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皇华泉、卧牛泉等共同组成了趵突泉群.2、江苏镇江中泠泉中泠泉位于江苏省镇江金山以西的石弹山下,又名中零泉、中濡泉、中泠水、南零水.据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载,与陆羽同时代的刘伯刍,把宜茶之水分为七等,称"扬子江南零水第一".这南零水指的就是中泠泉,说它是大江深处的一股清冽泉水,泉水清香甘冽,涌水沸腾,景色壮观.惟要取中泠泉水,实为困难,需驾轻舟渡江而上.清代同治年间,随着长江主干道北移,金山才与长江南岸相连,终使中泠泉成为镇江长江南岸的一个景观.在池旁的石栏上,书有"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它是清代镇江知府、书法家王仁堪所题.池旁的鉴亭,是历代名家煮泉品茗之处,至今风光依旧.3、浙江杭州虎跑泉虎跑泉位于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禅寺内,距市区约5公里.相传唐代有个叫寰中的高僧住在这里.后因水源缺乏准备迁出.一夜,高僧梦见一神仙告诉他:南岳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第二天,果真有二虎"跑地作穴",涌出泉水,故名"虎跑".虎跑泉水从石英沙岩中渗过流出,清澈见底,甘冽醇厚,纯净无菌,饮后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被誉为"天下第三泉".杭州有句俗话:"龙井茶叶虎跑水",龙井茶和虎跑水素称"西湖双绝".在此观泉、听泉、品泉、试泉,其乐无穷.虎跑泉附近还有滴翠轩、叠翠轩、罗汉堂、钟楼、碑室、济公殿、济公塔、虎跑梦泉塑像、弘一法师(李叔同)之塔等众多景点.4、江苏无锡惠山泉惠山泉位于江苏无锡惠山寺附近,原名漪澜泉,相传为唐朝无锡县令敬澄派人开凿的,共两池,上池圆,下池方,故又称二泉.由于惠山泉水源于若冰洞,细流透过岩层裂缝,呈伏流汇集,遂成为泉.因此,泉水质轻而味甘,深受茶人赞许.唐代刑部侍郎刘伯刍和"茶神"陆羽,都将惠山泉列为"天下第二泉".自此以后,历代名人学士都以惠山泉沏茗为快.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为汲取惠山泉水,设立"水递"(类似驿站的专门输水机构),把惠山泉水送往千里之外的长安.宋徽宗赵佶更把惠山泉水列为贡品,由两淮两浙路发运使按月进贡.二、济南泉水甲天下---趵突泉泉群济南泉水甲天下济南素有"泉城"之称.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当中涌出,汇为河流、湖泊. 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济南泉水,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桓公十八年》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记述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齐襄公在泺水相会之事.泺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八・济水二》中描述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金代,有人立一方《名泉碑》,列举了济南七十二名泉.此后,便有济南"七十二泉"之说.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说"济南名泉七十有二"于钦在其《齐乘》一书中,把七十二泉的名字、位置记录了下来.明初,诗人晏璧作《济南七十二泉诗》,对济南名泉一一加以吟咏.到了清代,记述泉水的诗词歌赋,更是数不胜数.济南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清沈廷芳在《贤清园记》中说:"旧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处.道光年间编纂的《济南府志》说"总一百五十一泉".乾隆时期的文人盛百二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历下之泉甲海内,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无名者奚啻百数."据山东省水文地质一队1964年调查,仅市区即有天然泉池108处.济南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1980年调查材料列举了119处泉池.1983年6、7月间和1997年8月至10月,市园林局编志人员又以上述记载为基础进行调查,在老城区范围内查出有名称的泉池139处.截至1997年10月,除湮没、填埋者外,尚有103处泉池基本完好,其中属金《名泉碑》所列七十二名泉者有41处.另外,在居民院落内还有30处无名称的泉池.这些有名、无名的泉池,集中在东起青龙桥,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旧城区范围内.济南泉水多如繁星,各具风采.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或如串串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使得历代文人为之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欧阳修、曾巩、苏辙、赵孟、王守仁、李攀龙、王士祯、蒲松龄等,都留下了赞泉的诗文.这些泉水,或以形、色、声、姓氏、传说、动植物、乐器、珍宝取名,或无名而名,各具情趣.济南泉水还以质纯味甘著称.泉水来自岩层深处,受气温影响甚微,水温比较稳定,常年保持在17~18摄氏度,无色无味,清冽甘美,为优质饮料.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济南"普利思"矿泉水,即是直接从地下汲取而成.经国家地矿部门鉴定,矿化度为650,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升含有:锂(Li)0.12毫克、锶(Sr)0.99毫克、锌(Zn)0.13毫克、镁(Mg)35.55毫克、溴(Br)0.5毫克、钙(Ca)62.68毫克、偏硅酸(H2SiO3)76毫克.趵突泉泉群,位于坤顺桥南,趵突泉南路西侧,在周围17公顷的面积上,散落着37处泉池.其中,金《名泉碑》记载的名泉20处: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东高泉、漱玉泉、无忧泉、石湾泉、酒泉、湛露泉、满井泉、北煮糠泉(广会杜康泉)、登州泉、望水泉、洗钵泉、浅井泉、马跑泉、混沙泉、灰池泉.晏璧《七十二泉诗》著录的名泉1处:北漱玉泉.其他为:(新)金线泉、饮虎池、泉亭池、尚志泉、螺丝泉、花墙子泉、青龙泉、道林泉、白云泉、白龙湾、围屏泉、对康泉、井影泉、劳动泉、沧泉、迎香泉.60年代,众泉涌水量一般为6万立方米/日,最大达23万立方米/日.1973~1977年测量,该泉群每日平均流量为3.63万立方米,最大为10.45万立方米,最小为0.63万立方米.泉水汇入西泺河.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泺源堂前.1931年四周用石砌岸.几经变化,今泉池呈长方形,长30米,宽18米,深2.2米.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金《名泉碑》、明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记》均著录.该泉出露标高26.49米,恒温18℃,最大涌量达16.2万立方米/日,为该泉群中涌量最大的泉,号称"天下第一泉".地下水位低于出露标高时,该泉停止喷涌.据清代乾隆《历城县志・杂缀二》载,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崇祯十四年(1641年)曾出现干涸.1972年始,时常停涌.1986年5月至1987年8月26日,停涌达15个月;1988年8月至1990年8月,断流长达24个月.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已称"趵突泉".亦有"娥英水"、"温泉"、"槛泉"、"瀑流泉"、"三股水"的别称或俗称.《春秋》载:鲁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春,"公会齐侯于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济水》载:"泺水出历县故城西南……俗谓之娥姜(一作娥英)水也,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北宋文学家曾巩在《齐州二堂记》中说:"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趵突之泉冬温,泉旁之蔬甲经冬常荣,故又谓之温泉."和趵突泉(1987年9月)曾巩同时代的刘诏,根据《诗经・小雅・采菽》" 沸槛泉"的诗句,叫它"槛泉".金人元好问《济南行记》中又名"瀑流泉".当地百姓以其自地穴中涌出,形成三股泉水,故又俗称为"三股水".据水文地质部门探查,趵突泉的地质情况是:地表向下8米,是第四纪砂砾、粘土层,8~80米为奥陶纪白云质石灰岩.在30米以上的大理岩中,裂隙、溶洞特别发育,这些裂隙、溶洞成为地下水集中和上升的通道.上升的地下水流从相距2 3米的两个洞隙中蹿出地面,成为趵突泉三股泉水中的南、北两股;从北股洞隙中又分流出一股水,在靠近北股的南侧涌出地表,即为中间一股.趵突泉,三股并立,"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水经注・济水》).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据土人云:'当年冒起有五六尺高'".据1982年地质出版社出版的《济南的泉水》载,1959年时趵突泉泉水还能冒二尺多高.因为气势壮观,故称"趵突腾空",古人列为济南八景之一.由于景观奇特,被历代文人,如曾巩、元好问、赵孟、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等赞咏.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也舞文弄墨刻之于石.其中,蒲松龄的《趵突泉赋》描写得最为详尽:"尔其石中含窍,地下藏机,突三峰而直上,散碎锦而成漪.波汹涌而雷吼,势?洞而珠垂;砰兮三足鼎沸,兮一部鼓吹.沈鳞骇跃,过鸟惊飞,羌无风而动藻,径上栏而溅衣.夜气长薰,涛声不断.沙阵抟云,波纹似线.天光徘徊,人影散乱.快鱼龙之腾骧,睹星河之隐现.未过院而成溪,先缴沼而动岸.漱玉喷花,回风舞霰.吞高阁之晨霞,吐秋湖之冷焰.树无定影,月无静光,斜牵水荇,横绕荷塘,冬雾蒸而作暖,夏气缈而生凉.其出也,则奔腾澎湃,突兀匡襄,噌噌,翠色以盈裳.其散也:则石沈鹘落,鸟堕蝶,泯泯棼棼,射清冷以满眶.其清则游鳞可数,其味则瀹茗增香.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池中小泉颇多,水泡如泄珠玑,簇簇串串,飘飘悠悠.水中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冬季,水气蒸腾,斋朦胧.池岸以石砌垒,四周小桥卧波,雕栏临池;亭榭探水,曲廊蜿蜒;山石挺拔,绿柳婆娑.游人凭栏俯瞰,尽得水趣.泉畔还有许多名人题刻,为名泉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如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山东左布政使张钦书写的"观澜";明嘉靖十六年,山东巡抚都御史胡缵宗书写的"趵突泉";清同治八年(1869年),历城王钟霖题写的"第一泉";还有清人鲍复昌、鲍复相、蒋等咏泉诗刻等. 趵突泉水清冽甘美.经化验,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以直接饮用.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沿途饮用北京玉泉水,当品尝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用趵突泉水,并把玉泉改为"玉泉趵突".将趵突泉封为"天下第一泉".此泉用来烹茶,味醇色鲜,游人常来此品茗以助游兴,有"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之说.昔日,趵突泉池东有望鹤亭茶社,四周摆满了茶摊,上支白篷布,下设小茶几,几上备宜兴紫砂壶.1956年辟建公园后,在望鹤亭茶社旧址设东方风味的"蓬莱茶社".观鱼也是游趵突泉的乐事.明《历乘》记载:历城知县贵养性"蓄金鲤于池,殊为胜观".清代秀才、历城人任梦菊曾填《浣溪沙・春日游趵突泉》词一首,写道:"闲倚雕栏沽美酒,看他锦鱼唼青萍."老金线泉・金线泉老金线泉,即金《名泉碑》上所列的金线泉.位于趵突泉东北侧,趵突泉公园尚志堂和鱼展室之间.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也著录.泉池石砌,方形.池内北壁,有一长方条石,上刻隶书"老金线泉"四字,系当代济南书法家李仲余书.池西青松夔石相映,池中泉水清澈,青藻浮动,锦鱼潜游该泉是济南著名的奇泉.水盛时,泉水从池底两边对涌且流势相当,在水面相交,聚成一条水线,漂浮移动,时隐时现,阳光一照,闪闪发光,故名.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对老金线泉做了较早的记载:"石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壕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宋代,金线不仅白天可以看到,而且在清明的夜间也显明易见.曾巩《金线泉》诗记述:"玉常浮灏气鲜,金丝不定路南泉.云依美藻争成缕,月照灵漪巧上弦."明清两代,金线尚看得清晰.清代文学家刘鹗在其著作《老残游记》中写道:"那士子便拉着老残踅到池子西面,弯了身体,侧着头,向水面上看,说道:'你看,那水面上有一条线,仿佛游丝一样.在水面上摇动,看见了没有?'老残也侧了头照样看去,看了些时,说道:'看见了,看见了,这是什么缘故呢?'想了想道:'莫非底下是两股泉水,力量相敌,所以中间挤出这一线来?'那士子道:'这泉见于著录好几百年,难道这两股泉的力量,经历这么久,就没有个强弱吗?'老残道:'你看,这线常常左右摆动,这就是两边泉力不匀的道理了.'那士子倒也点头会意."后来水面缩小,水势减弱,并以石砌池,金线便不常见了.1956年扩建公园时,老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个石砌雕栏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并将清同治九年(1870年)吴兴人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而把原来的金线泉称之为"老金线泉".这泉金线出现的原因和老金线泉相似.该池东壁有一水口,泉水由水口流进,北邻为柳絮泉,柳絮泉池南壁也有一水口,与金线泉相通,泉水由此流进金线泉,两股泉水相撞,便出现了金线.泉边风光秀美,历史上文人官绅多于此大兴土木.宋朝即在这里修建馆舍,金元诗人杜仁杰曾宿居其内,并写有《宿金线泉》诗一首.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载:"元时设秀春院于其地,檀板银筝,殆金陵板桥之比."清同治八年(1869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又于此建尚志书院,俗称尚志堂.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金线泉南边修建"悠然亭",于上可远眺千佛山景色.至今,尚志堂建筑仍存.漱玉泉・螺丝泉漱玉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在柳絮泉东侧,为一长方石砌水池,周饰石雕栏杆.池内北壁镶嵌"漱玉泉"刻石,为济南当代书画家关友声1956年书写."漱玉"一名由"漱石枕流"(《世说新语・排调》)一词演化而来.相传,宋代杰出词人李清照的《漱玉词》即以此泉命名.泉南侧为溢水口,由自然石叠砌.泉水从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水面破裂,咝咝作响,然后漫石穿隙,跌入一自然形水池中,如同漱玉.这池水面较大,山石驳岸,错落有致.池内又有一泉,簇簇水泡,旋转着慢慢升起,其状如螺,故名螺丝泉.泉水清澈见底,蓄有锦鱼.岸上青松挺拔舒秀,翠竹婀娜多姿.为纪念李清照,1959年在池北岸辟建"李清照纪念堂",1980年又修葺改建.庭院与泉池相映,为漱玉泉增添了文化内涵.马跑泉・浅井泉马跑泉,位于李清照纪念堂东侧的假山西北脚下.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池长12米,宽5米多,为不规则池形,池壁由自然石砌垒,曲折参差.泉水汇流成溪,流入西泺河,形成山环水抱的形势.1980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予昂题写的泉名,镌刻在泉池东岸山石上.泉池四周,松柏掩映,垂柳披拂,修竹摇曳,显得幽雅别致.马跑泉池实际是由两泉组成,另一泉为"浅井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原先,两泉之间有一墙相隔,"浅井"在北,"马跑"在南,1956年扩建公园时,把墙去掉,使两泉合为一体.马跑泉,得名于一个传说: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迫临济南城下,时济南守将刘豫欲想投金,他的部下关胜,坚决反对,刘豫便设计陷害关胜,让他出城迎战金兵.当关胜走出城门后,刘豫即刻关闭城门,并在城上射箭,关胜受内外夹攻而牺牲.关胜的战马见主人被杀,怒哮愤腾,扒地出泉,这泉便被命名为"马跑泉".为纪念这位抗战英雄,后来人们在泉旁为关胜修建了一座庙堂,叫"关王庙",也称"关公祠".时间一长,人们便把关胜误为"关圣"(蜀汉关羽)了.1956年辟建公园时将"关王庙"拆除.柳絮泉在漱玉泉西侧,是石砌南北长方池.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池四周饰汉白玉石雕栏杆.池东栏杆间"柳絮泉"三字,为1980年李予昂题写.泉周,植垂柳多株,阳春三月,柔絮纷飞,水花泛白,相映成趣,故名.相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故居就靠近这里.清顺治年间,诗人田雯曾有《柳絮泉访李清照》诗:"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门外垂杨树.沙禽一只飞,独向前洲去."乾隆年间,《趵突泉志》的作者任宏远《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中也说:"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收藏惊浩劫,漂泊感生平.往昔风流在,犹传乐府名."皇华泉・卧牛泉在柳絮泉西,公园鱼展室门前两旁.东为皇华泉(亦名木鱼泉),其名取自《诗经・小雅》"皇皇者华".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清《七十二泉记》亦著录,称之为"黄花泉".今池内北壁嵌"皇华泉"石刻,为1980年济南书法家魏启后题写.西是卧牛泉,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清代,卧牛泉池淤塞.刊印于1928年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仍称"今失考".1964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恢复.今池内北壁"卧牛泉"三字,由济南书法家张立朝于1980年书写.两泉皆石砌,周饰石雕栏杆.湛露泉・石湾泉・酒泉在趵突泉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均著录.清道光《济南府志》载:"石湾泉,在趵突泉南……通志云今塞.酒泉,在无忧泉南…….湛露泉,在无忧泉西……"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称:"石湾泉在趵突泉南,与无忧泉并列,今迷",酒泉、湛露泉俱在"围屏街张子志(即张怀芝)花园内".1964年山东水文地质队调查时即俱已填埋.1997年夏,趵突泉公园将公园南门内迎门假山与白雪楼之间,以自然石砌垒的不规则形连体泉池,自西向东依次认定为湛露泉、石湾泉、酒泉,并分别在南侧石壁上镌刻泉名.池内植有荷莲,蓄有锦鱼.洗钵泉在李清照纪念堂院内西北隅,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自然石驳岸,青条纷披,清澈见底.混沙泉在马跑泉东,假山北侧山脚下,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称"失迷".1964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恢复.泉池椭圆形,自然石驳岸,水漫池岸溢出,跌落至西护城河中,如同挂帘.无忧泉在趵突泉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称:"在趵突泉大门内西方,此次修建平."1989年整治为池,面积672平方米.泉池巧石缀岸,石矶卧波,水清见底,漫石穿隙流进趵突泉内.四周松柏泄翠,杨柳垂荫,修竹储润. 尚志泉在老金线泉南侧.同治九年(1870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泉边建"尚志堂",泉以堂得名.1964年扩建公园时整修,为石砌不规则形式,水深1.5米,内蓄锦鱼,岸周花木扶疏,东侧长廊濒水.游人坐在廊内,正可观景小憩.东高泉在万竹园门内东侧,名列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诗》.清代时曾淤塞,清末恢复.为石砌方池,池岸立清末己酉年(1909年)石碑,上题楷书"东高泉"三个大字.望水泉在万竹园西院,名列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诗》.泉池东西长20米,南北宽9.8米,深2.2米.南北架石桥,桥南设小亭,游人可坐亭内观鱼赏景.池北壁嵌清末庚戌年(1910年)"望水泉"石刻.清代诗人王苹曾居泉畔,以此泉在金《名泉碑》列名第二十四,故又取名为"二十四泉",其诗集即名《二十四泉草堂集》.白云泉在万竹园西花园内西侧,北临白云轩,石砌八角规则形式,水势尚佳.灰池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位于趵突泉南路北段东侧,坤顺桥东南隅. 登州泉名列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诗》.位于原花墙子街57号院内.泉池长方形.1994年花墙子街改造时一度填埋.1997年8月恢复.北煮糠泉(广会杜康泉) 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著录.位于原花墙子街23号门前.后人因音讹称为"杜康泉",民国《济南名胜古迹辑略》有载.为有别于刷律巷之杜康泉,又以其近邻广会桥,取名为"广会杜康泉".泉池南北向长方形,壁间嵌"广会杜康泉"砖刻.1994年花墙子街改造时一度被填埋,1997年恢复.白龙湾位于原围屏街87号西侧,今万竹园西南侧.水面宽10米,长50米,曲折蜿蜒,故名.1993年,欲在此处建楼,因开挖建筑基础,水面扩大至7303平方米.久旱不涸.满井泉在趵突泉吕祖庙二大殿后西北隅.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著录.1964年干涸,1979年填埋,1997年7月修复.泉池为石砌六角形,池岸饰青色花岗石栏杆,泉南侧镌刻泉名.沧泉在沧园东北隅.因园得名.自然石砌垒,不规则形水池,池北侧镌刻泉名.泉亭池在万竹园西院内.为长23米,宽15米石砌水池,因池中有望荷亭( 民国初年建)而得名,丰水期水势尚好.迎香泉在万竹园南门内西侧.原无名,1995年市建委调查时新取名.在月牙形水池内,有三个泉眼,丰水期喷涌甚烈,俗称"小趵突".花墙子泉位于北煮糠泉西北侧.原在花墙子街87号院,1983 年调查时已填埋.1997年8月恢复,为石砌长方形池.饮虎池在饮虎池街南首.石砌方形,边长各2.4米,池岸四周护以石栏板,西壁嵌池名石刻,水口在北,注入白龙湾.1993年修建泺源大街时填埋,覆于路下.对康泉原在五路狮子口街25号院内.年久淤塞,1993年前后改建泺源回民小区时,被填埋在新建居民楼下.北漱玉泉明《七十二泉诗》著录.原在趵突泉南路8号院内,方井形.1986年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