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6
电机基础知识入门电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电气设备,它具有转化电能为机械能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机的基础知识,本文将介绍电机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一、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伦兹力定律。
当电流通过电机的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与磁场中的磁场相互作用,引起电机的转动。
1.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导体处于磁场中时,如果导体上有磁通量的变化,就会在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对于电机而言,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通过线圈的电流改变了磁场,从而使得产生力矩。
2. 洛伦兹力定律:洛伦兹力定律指出,导体中的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为垂直于磁感应强度和电流的方向。
在电机中,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何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矩以及为何电机能够旋转。
二、电机的分类根据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1. 直流电机:直流电机分为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直流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机械转动。
直流发电机则相反,通过机械转动产生的磁场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直流电流。
直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转速可调、启动扭矩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
2. 交流电机:交流电机包括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是最常见的交流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交流电的频率和相位差使得电机在磁场中产生旋转。
异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电、空调等领域。
同步电动机则需要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相较于异步电动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能耗。
三、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在使用电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1. 电机过热:电机过热可能是由于电机负载过重、通风不良等原因导致的。
解决方案可以是检查负载是否过重,增加通风设施以保持散热。
2. 电机启动困难:电机启动困难可能是由于电压不稳定、起动电流过大等原因导致的。
电机与控制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1.电机基础知识: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构造和工作方式。
掌握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如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等不同类型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电机特性:了解电机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静态特性包括电机的等效电路、电机参数(如电机常数、电流-转矩特性等)和等效电路模型等。
动态特性包括电机的转速-时间特性、转矩-时间特性和位置-时间特性等。
3.电机驱动技术:电机驱动技术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动作的技术。
掌握电机驱动的分类、驱动原理、驱动方式(如直流电机的分流、串联和复合驱动、交流电机的变频驱动等)以及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
4.电机测量与控制:掌握电机的测量方法,如电机转速测量、转矩测量、位置测量等。
了解电机的控制方法,如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深入了解闭环控制技术,包括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参数调节,以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性能。
5.电机保护与故障诊断:掌握电机保护方法和故障诊断技术,以确保电机的安全运行和延长电机的寿命。
了解常见的电机故障类型,如过流、过载、过压、过热等,并学会通过故障诊断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电机应用领域:了解电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工业生产中的传动、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家电产品、交通工具等。
深入了解不同应用场景下电机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7.电机能效与节能技术:掌握电机能效评价和节能技术。
了解不同电机效率标准和能效等级,并学会通过合理的电机设计、选型和控制策略来提高电机的能效和降低能耗。
8.新兴技术与趋势:关注电机与控制领域的新兴技术和趋势,如电机的无刷化、高效率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等。
深入了解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挑战。
以上是电机与控制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的一些概述。
电机与控制技术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实际问题会有不同的要求和挑战,因此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并通过实际应用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电机维修知识点总结一、电机的基本知识1. 电机的分类:电机按照使用电源不同,可以分为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
根据结构不同,又可以分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
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等。
2. 电机的结构: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是包含绕组和铁芯的部件,绕组是导电线圈,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电磁力。
转子是用来旋转的部件,有平行于主轴的旋转轴。
同时,电机还包括了机壳、端盖、轴承、风扇等部件。
3. 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工作时,定子的绕组通电,产生磁场,而转子通过电磁力与磁场互相作用,从而产生机械运动。
这就是电机的工作原理。
二、电机维修知识点1. 电机的故障诊断:(1)电机不工作:可能是电源供电故障、电机绕组断路或短路、机械传动部件故障等。
(2)电机发热过高:可能是绕组短路、轴承磨损、电机风扇不良等。
(3)电机输出力矩不足:可能是电源电压不稳、机械传动系统故障、电机绕组故障等。
(4)电机噪声大:可能是轴承磨损、定子和转子之间摩擦不良等。
2. 电机的维修方法:(1)维修前检查:查看电机是否有明显故障迹象,比如发热、异味、异常声响等。
(2)拆卸电机:拆掉机壳和端盖,将定子和转子取出,检查绕组、铁芯、轴承等部件。
(3)清洗和修复:清洗电机内外表面,修复绕组断路或短路,更换磨损的轴承、密封圈等。
(4)组装电机:将修复好的部件重新组装,注意安装顺序和紧固力矩。
(5)试运行:按照检修标准,进行电机的试运行,检查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3. 电机的维护方法:(1)定期检查:检查电机的外观和性能变化,及时发现潜在故障。
(2)清洁保养:保持电机内外清洁,避免灰尘、水汽等对电机的影响。
(3)加注润滑油:定期添加适量润滑油,确保轴承等部件的润滑良好。
(4)温度控制:对于高功率电机,应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以减少发热对电机的影响。
三、电机的安全操作1. 电机运行安全:操作人员应了解电机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擅自拆卸、维修电机。
电机基础知识一、电机定义电机:也称电动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二、电机的分类三、电机的其他部分基础知识●什么叫绕组?答:电枢绕组是直流电机的核心部分,是铜质漆包线绕制的线圈。
当电枢绕组在电机的磁场中旋转都会产生电动势。
●什么叫磁场?答:在永磁体或电流周围所发生的力场及凡是磁力所能达到的空间或磁力作用的范围。
●什么叫磁场强度?答:定义载有 1 安培电流的无限长导线在距离导线 1/2 米远处的磁场强度为 1A/m (安培 / 米,国际单位制 SI );在 CGS 单位制(厘米 - 克 - 秒)中,为纪念奥斯特对电磁学的贡献,定义载有 1 安培电流的无限长导线在距离导线 0.2 厘米远处的磁场强度为 10e (奥斯特), 10e=1/4.103/m ,磁场强度通常用 H 表示。
●什么叫安培定则?答: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什么叫磁通?答:磁通又叫磁通量: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 ,平面的面积为 S ,我们定义磁感应强度 B 与面积 S 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
●什么是定子?答:有刷或无刷电机工作时不转的部分。
轮毂式有刷或无刷无齿电机的电机轴叫做定子,此种电机可以叫做内定子电机。
●什么是转子?答:有刷或无刷电机工作时转动的部分。
轮毂式有刷或无刷无齿电机的外壳叫做转子,此种电机可以叫外转子电机。
●什么叫碳刷?答:有刷电机里面顶在换向器表面,电机转动的时候,将电能通过换向器输送给线圈,由于其主要的成分是碳,称为碳刷,它是易磨损的。
应定期维护更换,并清理积碳。
●什么是刷握?答:在有刷电机里面盛装并保持碳刷位置的机械导槽。
●什么是换向器?答:有刷电机里面,具有相互绝缘的条状金属表面,随电机转子转动时,条状金属交替接触电刷的正负极,实现电机线圈电流方向的正负交替变化,完成有刷电机线圈的换相。
电机必备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电机的工作原理1. 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力产生机械运动。
当通入电流时,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产生受力运动。
2. 电机的工作过程电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电磁感应和电磁力的作用两个阶段。
在电磁感应阶段,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磁场,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感应力。
在电磁力的作用阶段,导体受到的电磁感应力产生机械运动,从而实现电能到机械能的转化。
3. 电机的转矩和速度电机的转矩和速度是描述电机工作特性的重要参数。
转矩是电机输出的力矩,速度是电机的转动速度。
电机的转矩和速度对于电机的工作性能和运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二、电机的分类1.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电机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
直流电机是利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直流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安培力。
交流电机是利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交变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安培力。
2. 按照结构分类电机可以根据结构形式分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
异步电机是指转子和定子的转速之间存在差异的电机,常见的有感应电机和异步电动机。
同步电机是指转子和定子的转速同步的电机,常见的有同步电机和步进电机。
3. 按照用途分类电机可以根据用途分为通用电机和专用电机。
通用电机是指适用于各种场合的电机,常见的有三相感应电机和直流电机。
专用电机是指特定场合使用的电机,如风机电机、卷扬电机等。
4. 按照工作特性分类电机可以根据工作特性分为恒速电机和调速电机。
恒速电机是在额定负载下保持稳定转速的电机,常见的有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
调速电机是可以根据负载要求调整转速的电机,常见的有直流电机、无刷电机等。
三、电机的选型1. 选型原则在选型电机时,需要考虑电机的工作要求、环境条件、安装空间等因素。
选型原则包括性能匹配、可靠性、效率、功率因数、安全性等方面。
2. 选型步骤选型电机的步骤包括确定工作要求、了解电机性能参数、选择适合的电机类型和规格、进行性能对比、最终确定合适的电机型号。
电机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
其工作
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矩,使得电机旋转。
2. 电机的分类:电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常见的电机类型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同步电机等。
3. 电机的结构:电机通常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定子是固定在机架上的
部分,上面有绕组。
转子则是可以转动的部分,通常由永磁体或绕组
构成。
4. 电机的控制方法:电机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电压或转子
位置来实现。
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PWM调速、矢量控制、闭环控制等。
5. 电机的性能参数:电机的性能参数包括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
电流、效率等。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估电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6. 电机的应用领域:电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制造、交通
运输、家用电器等。
不同领域对电机的要求和应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7. 电机的维护保养:电机的维护保养包括定期清洁、检查电机运行状态、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等。
良好的维护保养可以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8. 电机的能效标准: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
了电机的能效标准。
根据能效等级,电机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如IE1、IE2、IE3等。
以上是电机基础必学的一些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电机基本知识培训一、电机概述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各种机械设备中的动力源。
电机通常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通过电流在定子和转子之间产生磁场,从而产生转矩,驱动机械装置工作。
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交通、农业、家用电器等,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二、电机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1.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利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电机,其性能稳定、转速可控,通常用于需要稳定转速的场合,如车辆传动系统、电动工具等。
2.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利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机,根据转子结构可以分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两种。
其中,同步电机转速与电源频率同步,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转速的场合,如空调压缩机、电梯驱动等;异步电机则适用于需要大转矩启动和变频调速的场合,如风机、水泵、制造业生产线等。
三、电机基本原理1.磁场与电流:电机中的磁场是通过电流在定子线圈产生的,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线圈周围产生磁场,而这个磁场会与转子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使得转子旋转。
2.电磁感应:电机工作时,由于转子在磁场中旋转,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导致由定子产生的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转矩。
3.电动机转矩:电机的转矩是由电流在磁场中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在定子和转子中产生磁场,从而产生转矩,推动机械装置工作。
四、电机运行特性1.转速与转矩:电机的转速和转矩是其重要的运行特性,不同类型的电机具有不同的转速和转矩特性,需根据实际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
2.效率与功率:电机的效率是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率,功率则是电机产生的机械功率,合理选择电机能够提高设备的整体效率和性能。
3.启动与调速:电机的启动和调速是其重要的运行特性,不同类型的电机具有不同的启动和调速方式,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
五、电机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对电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查看电机外观是否有损坏、电机运行是否正常、轴承是否润滑等。
电机学知识点总结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家用设备中。
本文将对电机学知识进行总结,包括电机的分类、工作原理、性能参数、调速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一、电机的分类根据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1. 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利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产生转矩,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直流电机具有简单的结构、良好的速度调节性能和较高的启动转矩,广泛用于需要精密调速和大启动转矩的场合,如印刷设备、纺织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等。
2. 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利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交流电流在磁场中产生旋转磁动力,从而驱动转子旋转。
交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生产线、汽车空调压缩机等领域。
二、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是利用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磁场力来实现能量转换的装置。
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磁动力原理和电磁感应原理。
1. 磁动力原理:磁动力原理是指在磁场中的导体内产生电流或者在电流中的导体内产生磁场时,力的作用。
根据此原理,电机内部的磁场和电流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力矩,驱动转子旋转。
2. 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原理是指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而感应电动势又会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此原理,电机内部的磁场和感应电动势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转矩,驱动转子旋转。
三、电机的性能参数电机的性能参数是衡量其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额定功率、转速、效率、启动转矩、额定电流等。
1. 额定功率:电机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所能输出的功率,通常用单位千瓦(kW)或者马力(HP)来表示。
2. 转速:电机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的输出转速,通常用单位转每分钟(r/min)来表示。
3. 效率:电机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所能输出的功率与其输入的功率之比,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4. 启动转矩:电机在启动时所能输出的最大转矩,通常用单位牛顿·米(N·m)来表示。
电机知识点汇总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家电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系统地介绍电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机技术。
1.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矩,从而驱动电机转动。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电机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2.直流电机直流电机是最常见的一种电机类型,其核心部件为电枢和电磁场。
当通电时,电流通过电枢产生磁场,与电磁场相互作用形成力矩,使电机转动。
直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电、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3.交流电机交流电机是利用交流电产生的旋转磁场驱动转子转动的电机。
常见的交流电机有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两种类型。
异步电机是最常见的一种交流电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磁场的相对速度差,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驱动转子转动。
同步电机则是通过与旋转磁场同步运动,实现精确控制和高效率。
4.电机的特性参数了解电机的特性参数对于正确选择和应用电机至关重要。
其中,最常见的特性参数包括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电压、效率等。
额定功率是指电机能连续输出的功率,额定转速是指电机在额定电压下的转动速度,额定电压是电机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效率则是指电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5.电机的控制方法电机的控制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非常重要。
常见的电机控制方法包括直流电机的PWM调速、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等。
PWM 调速是通过改变直流电机供电电压的占空比来实现速度控制,变频调速则是通过改变交流电机的供电频率来实现速度控制。
6.电机的应用领域电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家庭电器等。
在工业生产中,电机用于驱动各种设备和机械装置,如风机、泵等;在交通运输中,电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车、高铁等交通工具;在家庭电器中,电机驱动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电设备。
7.电机的维护保养正确的维护保养能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工作效率。
电机常识知识点总结一、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通电的线圈产生磁场,与磁场相互作用的磁体产生力矩,使电机产生机械运动。
通常情况下,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两个部分。
定子是通过绕组产生磁场的部分,转子是通过磁场产生力矩的部分。
电机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和速度。
二、电机的分类根据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电机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直流电机包括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车电机等,交流电机包括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等。
此外,根据电机的工作原理,还可将电机分为感应电机、永磁电机、复合电机等。
三、电机的特点1. 电机具有高效率和良好的动态性能,能够快速响应,并且能承受一定的负载。
2. 电机运行平稳,噪音低,并且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
3. 电机的功率范围广泛,从几瓦到上百兆瓦都可以实现。
4. 电机的转速范围广,从几转/分到几万转/分都可以实现。
四、电机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电机广泛应用于工厂的生产设备和机械设备,如风机、泵、压缩机、输送机、机床等。
2. 交通领域:电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车、电梯、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和设备。
3. 家用电器领域:电机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如洗衣机、冰箱、空调、吸尘器、电饭煲等。
4. 农业领域:电机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设备,如水泵、播种机、收割机等。
五、电机的维护和故障处理1. 电机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润滑油、轴承磨损等,及时清洁电机,保持通风良好。
2. 电机的故障处理包括查找电机故障的原因,对电机进行检修和更换损坏部件。
总之,电机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了解和掌握电机的常识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才能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电机,确保其正常运行。
1. 绝缘材料的耐温能力是怎样划分的?答:我国现分为六级,即A、E、B、F、H、C。
(1) A级绝缘材料最大允许工作温度为105℃(2) E级绝缘材料最大允许工作温度为120℃(3) B级绝缘材料最大允许工作温度为130℃(4) F级绝缘材料最大允许工作温度为155℃(5) H级绝缘材料最大允许工作温度为180℃(6) C级绝缘材料最大允许工作温度为180℃以上。
2. 简述感应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答:感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三相定子绕组通过三相对称的交流电电流时,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这个旋转磁场在定子内膛转动,其磁力线切割转子上的导线,在转子导线中感应起电流。
由于定子磁场与转子电流相互作用力产生电磁力矩,于是,定子旋转磁场就拖着具有载流导线的转子转动起来。
3. 感应电动机启动时为什么电流大?而启动后电流会变小?答:当感应电动机处在停止状态时,从电磁的角度看,就象变压器,接到电源去的定子绕组相当于变压器的一次线圈,成闭路的转子绕组相当于变压器被短路的二次线圈;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间无电的的联系,只有磁的联系,磁通经定子、气隙、转子铁芯成闭路。
当合闸瞬间,转子因惯性还未转起来,旋转磁场以最大的切割速度——同步转速切割转子绕组,使转子绕组感应起可能达到的最高的电势,因而,在转子导体中流过很大的电流,这个电流产生抵消定子磁场的磁能,就象变压器二次磁通要抵消一次磁通的作用一样。
定子方面为了维护与该时电源电压相适应的原有磁通,遂自动增加电流。
因为此时转子的电流很大,故定子电流也增得很大,甚至高达额定电流的4~7倍,这就是启动电流大的缘由。
启动后为什么小:随着电动机转速增高,定子磁场切割转子导体的速度减小,转子导体中感应电势减小,转子导体中的电流也减小,于是定子电流中用来抵消转子电流所产生的磁通的影响的那部分电流也减小,所以定子电流就从大到小,直到正常。
4. 启动电流大有无危险?为什么有的感应电动机需用启动设备?答:一般说来,由于启动过程不长,短时间流过大电流,发热不太厉害,电动机是能承受的,但如果正常启动条件被破坏,例如规定轻载启动的电动机作重载启动,不能正常升速,或电压低时,电动机长时间达不到额定转速,以及电动机连续多次启动,都将有可能使电动机绕组过热而烧毁。
电动机启动电流大对并在同一电源母线上的其它用电设备是有影响的。
这是因为供给电动机大的启动电流,供电线路电压降很大,致使电动机所接母线的电压大大降低,影响其它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如电灯不亮,其它电动机启动不起来,电磁铁自动释放等。
就感应电动机本身来说,都容许直接启动,即可加额定电压启动。
由于电动机的容量和其所接的电源容量大小不相配合,感应电动机有可能在启动时因线端电压降得太低、启动力矩不够而启动不起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和减少对其它同母线用电设备的影响,有的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必须采用启动设备,以限制启动电流及其影响。
需要不需要启动设备,关键在于电源容量和电动机容量大小的比较。
发电厂或电网容量愈大,允许直接启动的电动机容量也越大。
所以现在新建的中、大型电厂,除绕线式外的感应电动机几乎全部采用直接启动,只有老的和小的电厂中,还可见到各种启动设备启动的电动机。
对于鼠笼电动机,采用启动设备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降低启动电压,从而达到降低启动电流的结果。
而根据降压方法不同,启动方法(1)Y/△转换启动法。
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接成△形的电动机,在启动时接成Y形,待启动后又改成△形接法。
(2)用自耦变压器启动法。
(3)用电抗器启动法。
5. 电动机三相绕组一相首尾接反,启动时有什么现象?怎样查找?答:电动机三相绕组一相绕组首尾接反,则在启动时:(1) 启动困难。
(2) 一相电流大。
(3) 可能产生振动引起声音很大。
一般查找的方法是:(1) 仔细检查三相绕组首、尾标志。
(2) 检查三相绕组的极性次序,如果不是N,S交错分布,即表示有一相绕组反接。
6. 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一相断线为什么启动不起来?答:三相星接的定子绕组,一相断线时,电动机就处于只有两相线端接电源的线电压上,组成串联回路,成为单相运行。
单相运行时将有以下现象:原来停来着的电动启动不起来,且“唔唔”作响,用手拨一下转子轴,也许能慢慢转动。
原来转动着的电动机转速变慢,电流增大,电机发热,甚至于烧毁。
7. 鼠笼式感应电动机运行中转子断条有什么异常现象?答:鼠笼式感应电动机在运行中转子断条,电动机转速将变慢,定子电流忽大忽小呈周期性摆动,机身振动,可能发出有节奏的“嗡嗡”声。
8. 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运行中单相接地有哪些异常现象?答:对于380伏低压电动机,接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相的电流显著增大,电动机发生振动并发出不正常的响声,电机发热,可能一开始就使该相的熔断器熔断,也可能使绕组因过热而损坏。
9. 频率变动对感应电动机运行有什么影响?答:频率的偏差超过额定电流的±1%时,电动机的运行情况将会恶化,影响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电动机运行电压不变时,磁通与频率成反比,因此频率的变化将影响电动机的磁通。
电动机的启动力矩与频率的立方成反比,最大力矩与频率的平方成反比,最大力矩与频率的平方成反比,所以频率的变动对电动机力矩也是有影响的。
频率的变化还将影响电动机的转速、出力等。
频率升高,定子电流通常是增大的,在电压降低的情况下,频率降低,电动机吸取的无功功率要减小。
由于频率的改变,还会影响电动机的正常运行,使其发热。
10. 感应电动机在什么情况下会过电压?答:运行中的感应电动机,在开关断闸的瞬间,容易发生电感性负荷的操作过电压,有些情况,合闸时也能产生操作过电压。
电压超过三千伏的绕线式电动机,如果转子开路,则在启动时合闸瞬间,磁通突变,也会产生过电压。
11. 电压变动对感应电动机的运行有什么影响?答:下面分别说明电压偏离额定值时,对电动机运行的影响。
为了简单起见,在讨论电压变化时,假定电源的频率不变,电动机的负载力矩也不变。
(1)对磁通的影响电动机铁芯中磁通的大小决定于电势的大小。
而在忽略定子绕组漏阻抗压降的前提下,电势就等于电动机的电压。
由于电势和磁通成正比地变化,所以,电压升高,磁通成正比地增大;电压降低,磁通成正比地减小。
(2)对力矩的影响不论是启动力矩、运行时的力矩或最大力矩,都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电压愈低,力矩愈小。
由于电压降低,启动力矩减小,会使启动时间增长,如当电压降低20%时,启动时间将增加3.75倍。
要注意的是,当电压降得低到某一数值时,电动机的最大力矩小于阻力力矩,于是电动机会停转。
而在某些情况下(如负载是水泵,有水压情况下),电动机还会发生倒转。
(3)对转速的影响电压的变化对转速的影响较小。
但总的趋向是电压降低,转速也降低,因为电压降低使电磁力矩减小。
例如,对于具有额定转差为2%而最大力矩为两倍额定力矩的电动机,当电压降低20%时,转速仅减小1.6%。
(4)对出力的影响出力即机轴输出功率。
它与电压的关系与转速对电压的关系相似,电压变化对出力影响不大,但随电压的降低出力也降低。
(5)对定子电流的影响定子电流为空载电流与负载电流的向量和。
其中负载电流实际上是与转子电流相对应的。
负载电流的变化趋势与电压的变化相反,即电压升高,负载电流减小,电压降低,负载电流增加。
而空载电流(或叫激磁电流)的变化趋势与电压的变化相同,即电压增高,空载电流也增大,这是因为空载电流随磁通的增大而增大。
当电压降低时,电磁力矩降低,转差增大,转子电流和定子中负载电流都增大,而空载电流减小。
通常前者占优势,故当电压降低时,定子电流通常是增大的。
当电压升高时,电磁力矩增大,转差减小,负载电流减小,而空载电流增大。
但这里分两种情况:当电压偏离额定值不大,磁通还增大得不多的时候,铁芯未饱和,空载电流的增加是与电压成比例的,此时负载电流减小占优势,定子电流是减小的;当电压偏离额定值较大,磁通增大得很多时,由于铁芯饱和,空载电流上升得很快,以致它的增大占了优势,此时定子电流增加。
所以,当电压增大时,定子电流开始略有减小,而后上升,此时,功率因数变坏。
(6)对吸取无功功率的影响电动机吸取的无功功率,一是漏磁无功功率,二是磁化无功功率,前者建立漏磁场,后者建立定、转子之间实现电磁能量转换用的主磁场。
漏磁无功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地变化,而磁化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地变化。
但由于铁芯饱的影响,磁化功率可能不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地变化。
所以,电压降低时,从系统吸取的总的无功功率变化不大,还有可能减小。
(7)对效率的影响若电压降低,机械损耗实际上不变,铁耗差不多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减少;转子绕组的损耗和转子电流平方成正比增加;定子绕组的损耗决定于定子电流的增加还是减少,而定子电流又决定于负载电流和空载电流间的互相关系。
总的来说,电动机在负载小时(≤40%),效率增加一些,而然后开始很快地下降。
(8)对发热的影响在电压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下,由于电压降低,定子电流升高;电压升高,定子电流降低。
在一定的范围内,铁耗和铜耗可以相互补偿,温度保持在容许范围内。
因此,当电压在额定值±5%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的容量仍可保持不变。
但当电压降低超过额定值的5%时,就要限制电动机的出力,否则定子绕组可能过热,因为此时定子电流可能已升到比较高的数值。
当电压升高超过10%时,由于磁通密度增加,铁耗增加,又由于定子电流增加,铜耗也增加,故定子绕组温度将超过允许值。
12. 规程规定电动机的运行电压可以偏离额定值-5%或+10%而不改变其额定出力,为什么电压偏高的允许范围较大?答:关于电压偏离额定值对电动机运行的影响,这里只着重谈谈为什么规定偏高的范围和偏低的范围不一样。
概括起来说,原因有以下两点。
(1)电压偏高运行对电动机来说比电压偏低运行所处条件要好,造成不利的影响少。
电压偏低时,定子、转子电流都增加而使损耗增加,同时转速降低又使冷却条件变坏,这样会使电动机温升增高,此外,由于力矩减小,又使启动和自启动条件变坏。
诚然,电压增高由于磁通增多使铁耗增加,升高一点温度对定子绕组温度是有影响的。
可是,由于定子电流降低又使定子绕组温度降一点,据分析,铁芯温度升高对定子绕组温度升高的影响要比定子电流减小引起的温降要小一些,因此,总的趋向是使温度降低一些的。
至于铁芯本身温度升高一点,无关紧要,对电动机没有什么危害。
电压升高引起力矩的增加,则极大的改善了起动和自启动的条件。
至于从绝缘的角度来说,提高10%的电压,不会有什么危险,因绝缘的电气强度都有一定的余度。
(2)采用电压偏离范围较大的规定,对运行来说,比较易于满足要求,可能因此就可避免采用有载调压的厂用变压器。
不然,范围规定得小,即使设计上不采用有载调压厂用变压器,也得要求运行人员频繁地调整发电机电压或主变压器的分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