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一章 第2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格式:ppt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78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2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操作属于萃取的是 ( ) A.向溴的煤油溶液里加入苯后振荡B.向溴水里加入酒精后振荡C.向硫的二硫化碳溶液里加水后振荡D.向碘水里加入四氯化碳后振荡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3.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 A.淀粉溶液中含有食盐 B.溴乙烷中混有水C.乙醇中混有乙酸 D.甲苯中混有苯酚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5.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时,必须在反应物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暴沸的有 ( ) A.制银镜 B.制二溴乙烷C.蒸馏石油 D.裂化石蜡6.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 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7.下图装置可用于制取、提纯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 )8.实验室加热酒精、醋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蒸馏出乙酸乙酯,为什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接收馏出液的理由,你认为正确的是 ( ) ①吸收未反应完的醋酸②溶解未反应完的酒精③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④增大接收液的密度,便于后续的分液(得乙酸乙酯)操作⑤不能用NaHCO3饱和溶液来代替Na2CO3饱和溶液的原因是因为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远比Na2CO3小⑥不能用饱和食盐水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原因是它不能吸收未反应完的醋酸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9.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蒸干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体B.用稀硝酸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C.将工业乙醇蒸馏得到96.5%的乙醇D.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10.下列分离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离KNO3和氯化钠,常用结晶与重结晶B.提纯含有碘的食盐,常用升华法C.去除乙醇中的水分常用蒸馏法D.分离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分液法11.过氧化氢的沸点比水高,但受热容易分解。
第一章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答案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2)2/3(5)灯帽2.试管1/3略向下倾斜蒸发皿玻璃棒泥三角坩埚钳石棉网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3.(1)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0.1 mL(2)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3)酸式滴定管①查漏②在上方③酸性强氧化性碱性④0.01(4)碱式滴定管碱性酸性强氧化性(5)托盘天平②烧杯③被称物砝码左右④0.1(6)温度计①混合物中②支管口处考点二1.(1)药匙纸槽底镊子(2)胶头滴管倾倒手心玻璃棒2.(1)酸碱性酸碱性漂白氧化性(2)①玻璃片或表面皿玻璃棒中部标准比色卡②润湿镊子玻璃棒3.(2)滴成股(3)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CS2或热的NaOH溶液稀HNO34.(1)烧杯试管搅拌粉碎加热加热(2)①Cl2②NH3SO2HCl倒吸(3)较小较大考点三3.(3)①b②a、c③需要a、c考点四1.广口细口棕色碱性强酸强氧化性2.(1)密封(3)棕色(4)磨口的细口瓶深度思考1.(1)石棉网水浴加热使仪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KNO3溶液的温度(2)A(3)C(4)D(5)B(6)E碎瓷片或沸石2.坩埚、泥三角3. 不同,A图读数偏大,B图读数偏小。
4.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27.45.(1)28.021.10C(2)①蒸发皿②5.9或5.8100 mL容量瓶6.K、Na、白磷等,因随意丢弃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7.(1)块状固体直接落入试管底部,易砸破试管(2)①瓶塞正放在桌面上;②试剂瓶标签未面向手心;③试剂瓶瓶口未紧靠试管口;④试管未倾斜45°(3)滴管伸入试管内8.不能,污染溶液。
9.不能。
若润湿,不一定有误差,如测NaCl溶液的pH时。
10.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然后沿器壁慢慢注入浓H2SO4,边加边搅拌。
11.①—4(自燃物品);②、⑪—3;③、④—1;⑤、⑩—5;⑥—2;⑦、⑧、⑨—812.(1)②防倒吸原理:漏斗下口与液面接触产生倒吸,烧杯中液面下降与漏斗口脱离,在重力作用下,漏斗中的液体又落回烧杯,防止了倒吸。
第3讲盐类的水解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水电离产生的H+或OH-弱电解质2.H+OH-水的电离平衡增大3.可逆酸碱中和4.否中性pH=7是NH+4、Cu2+酸性pH<7是CH3COO-、CO2-3碱性pH>7考点二1. 弱酸(或弱碱)+OH-(或H+)2.(1)NH+4+H2O NH3·H2O+H+(2)CO2-3+H2O HCO-3+OH-(3)Fe3++3H2O Fe(OH)3+3H+(4)Al3++3HCO-3===Al(OH)3↓+3CO2↑考点三1.越大越强2.右移增大增大右移减小增大右移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减小增大深度思考1.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
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2-3引起的。
2.Na2CO3溶液的pH大。
因为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则CO2-3结合H+的能力强于CH3COO-,即CO2-3水解程度较大,产生的c(OH-)较大,pH较大。
由于盐的二级水解大于一级水解,故Na2CO3溶液的pH比NaHCO3大。
3.三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入石蕊,不变色的为NaCl溶液,变红色的为氯化铵溶液,变蓝色的为碳酸钠溶液。
4.D5.NH+4水解一般小于10%水解微弱考虑水的电离水极微电离纯水电离度1.0×10-7%6.①②③④⑥⑨⑩⑪7.D8.①Al3++3H2O Al(OH)3+3H+②S2-+H2O HS-+OH-、HS-+H2O H2S+OH-③HCO-3+H2O H2CO3+OH-④AlO-2+2H2O Al(OH)3+OH-⑤不水解9.不对,原因是:体系中c(CH3COOH)增大,抑制了水解,会使平衡CH3COO-+H 2O CH 3COOH +OH -左移。
10.B11.(1)纯碱溶液中存在CO2-3的水解平衡:CO2-3+H 2O HCO -3+OH -,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右移,c (OH -)增大,去污能力增强。
考点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及装置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及装置(1)常规实验装置①过滤:适用条件: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说明:操作中a.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尖口处紧靠烧杯内壁;b.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②蒸发:适用条件:分离易溶性固体的溶质和溶剂。
说明: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在蒸发结晶中应注意:a.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b.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③蒸馏:适用条件: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说明:a.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c.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④萃取和分液:适用条件: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说明:a.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b.两种液体互不相溶;c.溶质和萃取剂不反应;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⑤升华(如下左图):适用条件:除去不挥发性杂质或分离不同挥发程度的固体混合物。
说明: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⑥洗气(如上右图):适用条件: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说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2)创新实验装置①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由于水流的作用,使图1装置a、b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故使过滤速率加快。
②蒸馏装置的创新图2,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能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③洗气装置的创新——双耳球吸收法由于双耳球上端球形容器的容积较大,能有效地防止倒吸。
第2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2.能综合运用物质的不同性质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考点一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及装置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依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物理法分离、提纯物质所选装置(1)常用装置①过滤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抵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长的那侧管口紧靠烧杯内壁②蒸发适用范围分离易溶性固体的溶质和溶剂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停止加热的标准: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③萃取和分液适用范围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易分层的液体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的多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④常用的萃取剂是苯或CCl4,一般不用酒精作萃取剂④蒸馏适用范围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③冷凝管水流方向为下口进,上口出⑤升华适用范围对于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易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将其分离注意事项如NaCl固体中的I2可用该方法,但NH4Cl固体中的I2不能用升华的方法分离(2)创新装置①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由于水流的作用,使装置a、b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故使过滤速率加快②蒸馏装置的创新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能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1)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漏斗中液体(×)错因:不能搅拌,以防弄破滤纸。
第2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考点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及装置知识梳理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依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及装置(1)过滤(如下左图)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操作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如上右图)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在蒸发结晶中应注意:①玻璃棒的作用:;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而不能直接蒸干。
(3)蒸馏: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4)萃取和分液: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②两种液体;③溶质和萃取剂;④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流出,上层液体从倒出。
(5)升华(如下左图):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6)洗气(如上右图):适用条件: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说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正误判断1.依据物理性质选择分离方法(1)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O之后过滤()(2)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3)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4)NaCl的熔点高,除去碘中的NaCl应采用加热升华的方法()(5)根据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可选用分液的方法分离()(6)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2.物质分离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1)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2)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3)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4)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5)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6)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再将下层液体缓缓放入下面的烧杯中()背诵强记这些空常考易错物质分离提纯操作要领填空(1)从含有少量KNO3杂质的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固体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