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配置标准
- 格式:wps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地下车库基本设计规范地下车库是一种常见的停车设施,为了确保其安全、便捷和舒适性,以下是地下车库基本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一、地下车库布局与尺寸1.通行道路宽度应符合消防车辆的需求,不得小于6米,同时考虑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
2.车位尺寸一般按照标准轿车的需求设计,长度不小于5米,宽度不小于2.5米。
3.配置足够数量的直接进入和退出车库的坡道、斜坡和平台,以便车辆顺利进出。
二、入口与出口设计1.地下车库的入口应设置在主要道路或交通枢纽附近,方便车辆进入。
2.设计合理的入口宽度,同时考虑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
3.出口应设计为单向通行,以确保车辆能顺利离开车库。
4.入口和出口应设置清晰的导向标志和指示灯,以提醒驾驶员。
三、照明和通风1.车库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车位和其他车辆。
2.照明设施应采用防爆、防水和防腐蚀的材料,并具备节能功能。
3.车库应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排除废气和车辆尾气,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四、防火设施1.车库应设置消防设备,如消防栓、灭火器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应对。
2.地下车库的设计应考虑消防车辆的进入,以便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五、安全设施1.车库应配备监控系统,监测车辆和人员的动态,确保安全。
2.为了方便应对紧急情况,车库应设置报警设备和安全出口。
六、排水系统1.地下车库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和洪水能够顺利排出。
2.排水设施应具备防腐蚀和防塌陷的特点,以确保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七、易于维护和保养1.地下车库的设计应考虑维护和保养的便利性,如设立检修通道、维修设备等。
2.各种设施和设备应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地下车库的基本设计规范包括布局与尺寸、入口与出口设计、照明和通风、防火设施、安全设施、排水系统以及易于维护和保养。
只有满足这些规范要求,才能确保地下车库的安全性、可用性和舒适性。
地产地下车库标准1. 引言地下车库是地产项目中一个重要的配套设施,对于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提升项目品质、提高项目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制定一套地产地下车库标准是必要的,以确保地下车库在设计、建设和使用阶段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设计标准地产地下车库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2.1 车位间距车位间距应符合国家规定或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以保证车辆进出车位的便利性。
通常情况下,每个车位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一辆小型轿车以及开车门的空间。
2.2 车位数量地下车库的车位数量应根据项目规模和停车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应考虑到项目使用的车辆类型和数量、周边停车设施的情况等因素,确保提供足够的停车位。
2.3 安全设施地产地下车库应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灭火设施、疏散通道、监控系统等,以确保车库的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2.4 排水系统地下车库应配置合适的排水系统,以防止雨水积聚和防水问题。
排水系统应能够有效排除雨水和地下水,保持车库内部的干燥和清洁。
3. 建设标准地产地下车库的建设应符合以下标准:3.1 建筑材料地下车库的建设应选用符合安全、环保和耐久性要求的建筑材料,以防止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车库结构不稳定或出现其他安全隐患。
3.2 通风系统地下车库应配置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车库内部空气的流通和污染物的排除。
通风系统应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并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标准。
3.3 照明设施地下车库应配备足够亮度且节能的照明设施,以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和可视性。
照明设施应能够满足用户停车、行走和车辆驾驶等操作的需要。
3.4 防火设施地下车库应配备有效的防火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灭火器、自动喷水系统、烟雾探测器等,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员的疏散通道和出口。
4. 使用标准地产地下车库的使用应符合以下标准:4.1 车位划分车位应按规定进行划分,并配备标识,以确保车辆停放的秩序和安全。
车位标识应清晰可见、耐久不褪色,并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一类地下车库标准地下车库是现代城市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之一。
它不仅提供了便利的停车场所,还能节省空间,优化城市交通布局。
为了确保地下车库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营,制定一类地下车库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类地下车库标准是指对地下车库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加以规范的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从安全性、功能性、舒适度和环保性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以确保地下车库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一类地下车库标准在安全性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地下车库应具备防火、防盗、防爆等能力,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监控设备和安全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能力。
此外,地下车库的结构材料和设计应满足抗地震、抗涝等地质灾害的要求,确保车库的结构稳定和耐久性。
其次,一类地下车库标准对功能性有明确要求。
地下车库应具备足够的车位数量,并根据居民和商业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类型的车位,如小型车位、可充电车位等。
此外,地下车库还应有通风、排水和照明等设施,以提供舒适的停车环境。
另外,一类地下车库标准还要求车库内配备便利设施,如电梯、楼梯、无障碍设施等,以方便行人和残障人士的出入。
舒适度是一类地下车库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地下车库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良好的通风和空气质量,减少噪音和污染对车辆和人体的影响。
此外,地下车库的灯光要明亮而温和,确保人们在停车时能够清晰地观察和操作。
最后,一类地下车库标准还要求地下车库的设计和运营符合环保要求。
地下车库应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并配备太阳能光伏发电、雨水收集利用等设施,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地下车库的排水系统应具备处理污水和雨水的能力,避免污水对环境造成影响。
总之,一类地下车库标准是对地下车库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详细规范,从安全性、功能性、舒适度和环保性等多个方面确保地下车库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遵循一类地下车库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地下车库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环保性,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停车需求的同时,为城市化建设做出贡献。
地库出入口设置要求标准地库出入口设置的要求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出入口数量:一般情况下,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数量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果受特殊规定限制,也可以设计单个出入口。
2. 出入口宽度:地下车库单个出入口的宽度应在5米以上,两个出入口宽度应在7米以上。
3. 出入口与市政道路交汇: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坡道终点若与市政道路交汇,那么距离市政道路应大于7.5米。
4. 高度:车库出入口的高度应根据最大可通行车高以及车库进出的通道高度来确定,一般小型车库应不小于2.5米,大型车库应不小于3米。
5. 坡度:车库出入口的坡度应该符合车辆的安全性需求,一般来说,坡度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车辆的制动距离、材质的状况以及道路的状态等因素。
6. 材质:车库出入口地面材质应该符合高强度和防水性要求。
常用的地面材料有水泥混凝土、马克基、防滑地砖和路面涂层等。
7. 照明:车库内应保证照明充足,以方便车主行走和开关车辆。
照明亮度应保持在300lx~500lx之间。
8. 通风:车库出入口的通风设计应根据车库的使用目的和建筑结构来综合考虑。
车库出入口通道的收口处加装单向阀门或风口等设备以便于通风,防止积水及烟雾滞留。
9. 安全规范:地库出入口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
在进出口处应该有警示标志和交通指示牌,进出车道过渡的交通线应划分明确。
同时应配备消防设施,以应对车辆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等突发状况。
此外,车库内部道路的宽度应根据车辆的大小合理配置,一般小型车辆宽度应不小于3.5米,大型车辆宽度不小于4.5米,同时考虑到车辆转向半径的大小。
进出口的宽度应不小于4米,考虑到车辆通过时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上海停车库设置标准一、总则本标准规定了上海地区停车库的设置标准,旨在规范停车库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交通秩序和安全性能。
二、基本要求1. 停车库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不得影响周边环境和交通安全。
2. 停车库的设计应当符合相关规范,确保停车安全和方便使用。
3. 停车库内应当设置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
三、停车位数量标准1. 住宅小区停车库停车位数量标准:(1)一户一位:每户至少一个停车位。
(2)商业配套设施停车位:按照建筑面积比例配置停车位。
(3)公共区域临时停车位:按照小区面积和居民人口比例设置。
2. 办公楼宇停车库停车位数量标准:(1)小型办公楼宇:按照办公人员数量配置比例停车位。
(2)大型办公楼宇:按照建筑面积和办公人员数量综合配置停车位。
3. 商业设施停车库停车位数量标准:(1)小型商业设施:按照建筑面积比例配置停车位。
(2)大型商业设施:按照建筑面积和客流量比例综合配置停车位。
四、停车库类型及设置标准1. 地下停车库:适用于住宅小区、办公楼宇和商业设施,按照相关规范设计和建设。
2. 地面停车库:适用于小型商业设施和公共场所,按照相关规范建设和设置。
3. 立体停车库:适用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要求。
4. 停车场管理应当规范有序,不得占用公共道路和绿化地带。
5. 停车库内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标线,确保停车秩序和安全。
6. 停车库内应当设置充电设施,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7. 停车库内应当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满足残疾人的停车需求。
五、其他规定1. 停车库的收费标准应当公开透明,不得乱收费。
2. 停车库的运营管理应当规范,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
3. 违反本标准规定的,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4.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
六、结语本标准是上海地区停车库设置的基本规范,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加强停车库的管理和规范,提高城市交通秩序和安全性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1. 简介地下车库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方便市民停车和提供安全、舒适的停车环境,地下车库设计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地下车库设计规范的各个方面,包括布局、通风系统、照明设施、消防安全、排水系统等。
2. 地下车库布局2.1 车位布局•要按照标准尺寸划定每个车位的大小和形状,确保车辆停放时不会相互影响。
•车位之间要设有防撞柱或隔离墩,防止车辆相撞。
•车位出入口要合理设计,方便车辆进出。
2.2 行车道布置•行车道要设有标识和指示牌,指引车辆通行方向。
•行车道和车位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宽度,以便车辆的转弯和进出。
2.3 人行通道•人行通道要保证宽敞、平坦,并设有紧急出口,确保行人安全疏散。
•通道内要有足够的应急照明设施。
3. 通风系统•地下车库在设计时要考虑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防止积水和异味。
•通风设备应满足国家标准,并定期维护保养。
4. 照明设施•地下车库应设有充足而均匀的照明设施,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灯光色温要适宜,光照强度要满足标准。
5. 消防安全•地下车库必须配备有效的消防系统,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
•紧急出口要明确标识,并保持畅通。
6. 排水系统•地下车库的排水系统要设计合理,能及时排走雨水和地下水。
•排水管道要经常检查维护,防止堵塞和漏水。
7. 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地下车库应设有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等,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的摆放位置要合理,能够覆盖整个车库的范围。
8. 管理和维护•地下车库需要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车位的租赁和维护管理。
•车库的维护工作要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检修设备等。
9. 环保设计•地下车库设计应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如可采用绿色建材、太阳能照明等。
10. 总结通过对地下车库设计规范的了解,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地下车库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合理的车位布局、通风系统、照明设施、消防安全和排水系统等方面的设计,能够提供更好的停车体验和安全环境,为城市交通管理做出贡献。
建业住宅产品专项标准地下车库配置标准11ZZ-01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产品研发中心资料编制说明产品研发中心所有资料是在住宅产业化部、设计管理部、景观设计部3个部门的配合下整理完成。
按照各部门的资料类型分为产品系列化文件、产品标准化文件、制度文件、设计图纸资料等。
其中设计图纸资料可按照地市项目名称分类,每个类别里含不同的小项。
为了方便以后的查找工作编制编号,按照部门编制:住宅产业化部,简称Z.分3大类。
例如:09年编制的部品标准(09ZB-XX),09年编制的产品系列化(09ZX-XX),09年编制的各类专项设计(09ZZ-XX).设计管理部,简称S.景观设计部,简称J.编制版本用XX表示。
编制人:编号:编制版本:产品研发中心年月日地下车库配置标准概述:近几年,集团项目尤其是高层项目开发量的迅速增加,地下车库建设体量也相应逐步增大。
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私家车拥有量迅速膨胀,各种高档车型也陆续出现,客户对车库(停车位)的需求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也日趋多样化。
随着集团各项目的陆续推出,仅按照国家规范和以往常规做法建设的地下车库日益暴露出各种问题和不足。
结合集团以往项目地下车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产品研发中心住宅产业化部制定了地下车库配置标准,对地下车库及半地下车库车位尺寸、基本柱距、车库入口做法和采光井做法等问题进行了约定,以保障后续项目的地下车库及半地下车库的设计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且经济、合理。
并结合成本考虑车库的具体标准。
地下车库配置标准一、平面布置标准:1、停车位尺寸:1.1、微型车车位尺寸可按 4.00m×2.20m(长×宽),小型车车位尺寸可按 5.50m×2.50m(长×宽),豪华车车位尺寸可按 5.50m×3.0m(长×宽)。
豪华车位数量可按5%比例设置。
也可根据个体工程不同需求情况对车位尺寸酌情调整。
建业住宅产品专项标准地下车库配置标准11ZZ-01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产品研发中心资料编制说明产品研发中心所有资料就是在住宅产业化部、设计管理部、景观设计部3个部门的配合下整理完成。
按照各部门的资料类型分为产品系列化文件、产品标准化文件、制度文件、设计图纸资料等。
其中设计图纸资料可按照地市项目名称分类,每个类别里含不同的小项。
为了方便以后的查找工作编制编号,按照部门编制:住宅产业化部,简称Z、分3大类。
例如:09年编制的部品标准(09ZB-XX),09年编制的产品系列化 (09ZX-XX),09年编制的各类专项设计(09ZZ-XX)、设计管理部,简称S、景观设计部,简称J、编制版本用XX表示。
编制人:编号:编制版本:产品研发中心年月日地下车库配置标准概述:近几年,集团项目尤其就是高层项目开发量的迅速增加,地下车库建设体量也相应逐步增大。
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私家车拥有量迅速膨胀,各种高档车型也陆续出现,客户对车库(停车位)的需求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也日趋多样化。
随着集团各项目的陆续推出,仅按照国家规范与以往常规做法建设的地下车库日益暴露出各种问题与不足。
结合集团以往项目地下车库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客户需求的变化,产品研发中心住宅产业化部制定了地下车库配置标准,对地下车库及半地下车库车位尺寸、基本柱距、车库入口做法与采光井做法等问题进行了约定,以保障后续项目的地下车库及半地下车库的设计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且经济、合理。
并结合成本考虑车库的具体标准。
地下车库配置标准一、平面布置标准:1、停车位尺寸:1、1、微型车车位尺寸可按4、00m×2、20m(长×宽),小型车车位尺寸可按5、50m ×2、50m(长×宽),豪华车车位尺寸可按5、50m×3、0m(长×宽)。
豪华车位数量可按5%比例设置。
也可根据个体工程不同需求情况对车位尺寸酌情调整。
住宅产品标准化文件地下车库配置标准1、结合目前市场形势及项目需求,为更好地控制成本,在原《地下车库配置标准11ZZ-09》(2013修订版)的基础上,制定了《地下车库配置标准11ZZ-09》(2015修订版)。
2、本建造标准的编制目的是:通过地下车库更精细化设计,能够在保证产品品质,不影响客户重要敏感点的基础上,为科学合理地把控项目成本提供技术支持,为开发决策提供参考。
3、主要就地下车库覆土厚度、层高、柱网尺寸、单车位面积、汽车出入口坡道、人防主要出入口做法及室内装修做法等问题进行了约定,以保障后续项目地下车库及半地下车库的设计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且经济、合理。
4、本标准用于控制建业集团住宅建筑地下车库的设计。
5、本标准适用于住宅楼下方的普通地下车库,不包含机械立体停车库、别墅私家车库等特殊的地下车库。
6、本标准所要求指标首先要求必须做到,遇有特殊情况(如当地政府有特殊规定、或项目本身情况特殊等),应提前报产品中心沟通确定。
7、本标准所要求的各指标限值不是最优值,不能因已达到指标而停止优化。
一、地下车库设计对景观方面的要求二、地下车库类型的选择三、地下车库柱网布局的形式四、地下车库单车位面积控制指标五、地下车库层高的控制指标六、地下车库车行出入口的位置及形式七、地下车库地上构件设计标准八、地下车库的设备机房及设备管线要求九、地下车库内部装修十、地下车库标识系统一、地下车库设计对景观方面的要求1、室外景观概念方案应在地下车库施工图设计开始前确定,景观方案未确定前不得进行地下车库施工图设计。
景观概念方案中至少应明确“概念方案平面图”、“竖向标高意向图”、“对地库结构设计有影响的景观构筑物位置及意向图”、“交通分析图”,并对建筑方案中的“通风采光井”的形式、尺寸及位置、消防通道的范围等从景观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2、车库顶板覆土厚度应按确定的景观方案据实考虑,并满足总图外网的要求,平均覆土厚度一般不应超过1.2米。
地下车库配置标准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
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
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
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
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
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
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
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
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2.5m为宜。
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在设计0.1m~0.15m高反坡段,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车道内。
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把其它溅进或汽车带进的雨水排出。
4.汽车坡道做法设计
汽车坡道的做法在图集88J1-1(工程做法)和88J9-2(室外工程)中有很多种,从面层上区分有混凝土坡道、水泥金钢砂防滑坡道、铺台工砖坡道、花岗岩坡道、环氧防滑涂料坡道等几种。
汽车坡道面层的主要做用是防滑,防滑做法不外乎三种情况:(1) 材质本身外麻面,利用材质的凹凸不平达到防滑效果,如麻矿场砖面层、毛面花岗石面层,环氧
防滑涂料等面层,防滑效果一般;(2) 材质本身平滑,设计中通过特殊处理或嵌入水泥砂浆、缸砖面层等防滑效果中等;(3) 材质本身平滑,设计施工中做出宽度和深度不同的凹槽,以此达到防滑效果,如凹线细石混凝土坡道,开凹槽花岗石坡道等防滑效果好。
实践中这三种面层做法的防滑效果越好的,其舒适性越差,使用时做凹槽的坡道噪声很大,行车时的振动也很利害,不很舒服。
前两种做法在雨雪天气,特别是冬天汽车坡道上有积雪时,行车有打滑现象,地下车库的有安全隐患。
目前很多汽车坡道在开口部位加阳光板罩棚等屋盖措施,可有效避免有雪残留在汽车坡道上,所以设计中如果汽车坡道开口部位有盖时,应采用前两种做法,最好是第一种做法;当开口无盖时,应采用由凹槽的第三种做法。
如果开口无盖也采用前两种做法,需要车库值班人员及时清理积雪。
这种做法用于人行坡道还可以用于汽车坡道很不可取。
噪声大,振动大不说,凸出的尖角很快就有很多被汽车压坏,减弱防滑效果。
这样的做法在设计中不宜采用。
正确的做法如上图2所示,横向做出凹槽。
凹槽的间距不宜过密。
实践中凹槽间距100~170mm,深度60~70mm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