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9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推荐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如果昆虫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的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如家蚕、蜜蜂、蝇、蚊、蝶、蛾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有些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若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相似,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如蝗虫、蟑螂、蟋蟀、蝉等。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家蚕有性生殖,为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发育过程中,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会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叫做蜕皮。
如:在发育过程中,家蚕要蜕皮4次;蝗虫要蜕皮5次。
】【﹡①在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中间没有蛹期;而且由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很像成虫,只是体小无翅,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如蝗虫的若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
②蝗虫在三龄以后(即第三次蜕皮以后),翅芽显著;五龄以后,发育成能飞的成虫。
也就是说,三龄以前的跳蝻翅未长成,活动范围小,密集,因此,灭蝗应抓紧消灭三龄以前(即第三次蜕皮以前)的跳蝻。
】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雄蛙有鸣囊(是发声的共鸣器),能够鸣叫(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是为了招引雌蛙。
然后雌雄蛙抱对,各自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在水中卵细胞和精子相遇完成受精作用,因受精过程发生在青蛙体外,所以称为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一般是指受精作用发生在动物的母体内。
]【※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是:刺激雌蛙和雄蛙同时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增加了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初中生物教案动物的生殖与发育初中生物教案-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概念;2. 掌握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3. 了解不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适应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1. 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2. 不同动物的发育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学生作业;2. 图片、动画或视频展示资料。
四、教学过程(I)概念导入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思考,例如母鸡孵蛋,小鱼孵化出来等。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II)知识讲解1. 动物的生殖方式可以根据动物的生殖方式,将动物分成两大类: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卵生动物是指通过卵子生殖的动物,例如鸟类、爬行类和鱼类等,胎生动物是指通过胎儿生殖的动物,例如人类、哺乳类等。
2. 动物的发育过程a. 卵生动物的发育过程卵生动物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孵化等。
例如鸟类的受精过程,可以通过图示或视频展示给学生观察和学习。
b. 胎生动物的发育过程胎生动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胎儿生长等。
以人类为例,讲解人类的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胚胎、胎儿的发育过程。
(III)案例分析选择几个典型的动物进行案例分析,例如水蛭、乌龟等。
通过分析这些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让学生理解不同动物的适应环境和繁殖特点。
(IV)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
每组从学校周边的环境中选择一个动物进行认知研究,观察该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并用文字、图片等方式记录下来。
最后,每个小组可以进行展示与分享。
(V)课堂总结通过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并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加深对生物知识的学习。
五、作业布置1. 精选一种动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查,写一篇关于该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文章;2.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概念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方式;(2)掌握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3)了解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不同的发育模式;(4)掌握动物的幼体和成体之间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动物的繁殖方式;(2)能够观察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兴趣,关注动物的生命传承,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方式;(1)生殖方式: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繁殖方式:内生和外生;胎生、卵生和卵胎生等。
2.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1)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2)雄性生殖器官: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和尿道等;(3)生殖过程:配子形成、受精和生殖后的胚胎发育等。
3.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不同的发育模式;(1)单细胞阶段:受精卵;(2)多细胞阶段:分裂、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等;(3)发育模式: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等。
4.动物的幼体和成体之间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15分钟)1.利用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2.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学生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了解程度。
教学环节二:讲授基础知识(30分钟)1.介绍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殖特点;2.讲解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通过示意图和动画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3.引导学生探讨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不同的发育模式;4.讲解动物的幼体和成体之间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理解动物的变态发育。
教学环节三:实践操作(30分钟)1.制作简易显微镜实物,观察显微镜下的受精卵;2.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发育过程和发育模式。
教学环节四:巩固与拓展(30分钟)1.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对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理解;2.整理归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梳理思路,解答学生的疑惑;3.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教案)复习目标:1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的过程2、描述人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点3、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4、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5、列举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复习要点知识结构一、动物的生殖与发育1、低等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出芽生殖。
动物的有性生殖主要有:卵生、卵胎生和胎生。
2、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变态发育等。
青蛙的发育:从优提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发生很大的改变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二、人的生殖与发育、1、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有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其中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子。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3)新生命的诞生过程①受精: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②胚胎发育:场所在子宫分③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④哺乳: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丰富全面的营养物质,同时含有免疫物质,因而提倡母乳喂养。
3、人的发育(1)人的胚后发育: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迅速生长的时期。
(2)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①第二性征的出现;男性主要表现在长胡须、喉结突出和变声等。
女性主要表现在骨盆宽达、乳腺发达等。
②内脏的功能日渐健全;如心脏、肺功能显著增强,尤其是脑的功能不断发展。
③生殖器官的成熟;睾丸和卵巢分别产生精子和卵子,男性出现排精绣安详,女性出现月经现象。
(上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昆虫、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2.通过观察、活动、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3.学会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活动、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蝗虫标本
五、教学模式
活动、演示、讨论、探究
六、教学过程
出老师:我们学过《小蝌蚪找妈妈》播放动画,
七、教学小结
八、板书设计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昆虫
1.变态:昆虫的幼虫和成虫从外部形态、生理、习性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2.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的称为不完全变态。
3.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发育时期的称为完全。
二、两栖动物
1.幼体--水中发育
2.成体--陆上生活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1.鸡蛋的结构
2.受精卵孵出雏鸟。
生物动物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2.掌握生物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3.了解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
二、教学内容1.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2.生物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3.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生物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难点: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2.图片和动画辅助教学;3.分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进行导入。
第二步: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定义和区别。
2.教师以动物世界中常见的生殖方式为例进行讲解,如卵生、胎生和卵胎生等。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第三步:生物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生物动物的典型生殖器官,如雄性的睾丸和雌性的子宫等。
2.教师详细讲解生物动物的生殖过程,包括受精和胚胎发育等。
3.学生观察图片和动画,理解生物动物的生殖过程。
4.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展示各自对生物动物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的理解。
第四步: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25分钟)1.教师引入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
2.针对不同动物的发育方式,教师通过图片或动画进行讲解。
3.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不同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概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点,并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生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小论文,包括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以及主要发育方式。
字数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生物动物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动物的生殖方式;2. 掌握生物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3. 了解生物动物的发育过程和主要发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