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
- 格式:docx
- 大小:25.29 KB
- 文档页数:5
---------------------------------------------------------------最新资料推荐------------------------------------------------------基站辐射及案例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移动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
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辐射场区:电磁辐射场区可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
一般情况下,天线的 300 米以内的区域都为近场区,在这个区域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而在大于 300 米的区域,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
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
所以,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应注意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包括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人员的防护,和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
而在远区场,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1/ 10是对信号的保护。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下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个累积过程为安全滞留时间。
而这个安全滞留时间往往是几年的时间。
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又传出消息,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信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
因为大脑的活动是以脑电波为主,大脑细胞是通过脑电波来传递信号的。
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移动通信基站是用来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设备,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电波信号。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存在担忧。
虽然已经有许多科学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评估,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产生直接的健康影响。
然而,在一些案例中,人们报告了一些可能与基站有关的健康问题。
首先,研究表明,虽然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无线电波辐射水平常常低于国际安全限值,但仍然会对靠近基站的人产生一定的辐射。
长期接触这种辐射可能会引起一些影响,例如头痛、疲劳、睡眠问题、浑身不适等。
然而,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没有造成长期的健康问题。
其次,个别案例中有人报告了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生殖系统问题和神经系统问题。
这些案例通常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高辐射水平的环境中。
然而,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些个别案例缺乏可靠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这些问题与移动通信基站直接有关。
另外,一些人担心移动通信基站可能对儿童和孕妇造成更大的影响。
儿童和胎儿的身体组织较小,可能更容易受到辐射的影响。
然而,大多数科学研究显示,移动通信基站的辐射水平远低于安全限值,不足以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因此,目前尚无充分的科学依据证明移动通信基站对儿童和孕妇产生特别的风险。
虽然科学界普遍认为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较小,但是对于那些对基站辐射敏感的人来说,仍然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例如远离基站的辐射源、减少使用电磁辐射设备等。
此外,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虽然人们对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担忧,但是到目前为止,科学界尚未找到充分的证据证明基站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
然而,个别案例中报告的一些健康问题仍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评估。
在此期间,公众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辐射暴露的风险。
中国移动信号塔学名(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也许大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些近郊区到处可见都是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信号塔(学名基站)其样子要比电线杆粗好多高度也差不多是电线杆的两倍基站全身为白色大约50公里就有这么一个在现代化社会的今天每人不只有一部手机虽然这基站给人们的通信带来了很方便的服务,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距实际报道生活在基站附近的人在他们的下一代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白血病的患者后果很可怕。
通信基站或微波站对人体有什么伤害?主要是通过发射高功率微波束对伤害人的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眼等,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也有明显的损伤效应。
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
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辐射场区:电磁辐射场区可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
一般情况下,天线的300米以内的区域都为近场区,在这个区域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而在大于300米的区域,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
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
所以,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应注意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包括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人员的防护,和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
而在远区场,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信号的保护。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下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中国移动基站辐射
中国移动基站辐射是指由中国移动建设和运营的移动通信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移动通信基站是为了提供无线通信服务而建设的,它们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
这种辐射主要是由基站发射的无线电频率信号所产生的,包括语音通话、短信和数据传输等信号。
基站辐射属于非离子辐射,其频率范围主要在600~3800 MHz之间。
根据相关研究,目前认为基站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辐射的功率和距离。
辐射功率较低和远离基站的人群暴露的辐射水平相对较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较小。
但在靠近基站的人群中,可能会受到较高水平的辐射,长期接触可能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移动在建设基站时会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对基站的辐射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辐射水平在国家规定的限值范围内。
同时,中国移动也积极开展辐射环境监测、科学研究和公众宣传,以增加对基站辐射的了解和认识。
总之,中国移动基站的辐射在合规运营和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应该重视基站辐射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基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小编希望基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移动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
那么,基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呢?和我们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用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而手机带来的相关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手机的辐射到底对人体有多大危害,如何把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成了手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那么,基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呢?就让小编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基站辐射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基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1、通信基站是指与用户手机进行通信的低功率无线天线,根据其服务范围大小及用户多少,发射功率从几瓦到上百瓦不等。
一般情况下,基站天线被安装在离地面15—50米的建筑物或发射塔上;
2、基站天线的辐射相对较弱,且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顶端,所释放的辐射大部分会被建筑物吸收,不会对生活在基站天线下的人产生危害。
基站发出的电磁辐射不同于核辐射,也不同于医院里的X光,辐射能量比较低,。
浅析我国移动手机电磁辐射与基站对人体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移动通信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家用电器多样化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受到电磁污染日趋严重,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
关键词:移动手机,电磁辐射,基站,人体影响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ectronic product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various areas of wide applic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with amazing speed development, household appliances diversity to thousands of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by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 is more serious, to human health posed a danger.Keywords: mobile phon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base station, the human body effect前言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是指人类使用能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而泄露的电磁能量流传播到社区的室内外空气中,其超出本底值,其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影响引起社区居民中一些人或众多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自人为方面的电磁辐射,并且是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电子设备和电器设备应用广泛,其电磁辐射污染可能性相对就越大,污染就越明显或越严重。
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利用各种电子技术及其设备越多,它所产生的电磁波也就越多,这些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场强的叠加,也就可能达到电磁辐射污染的程度。
移动基站辐射对人体安全的危害很小一、移动基站辐射对人体安全的危害很小。
建设无线通信基站是为市民提供高质量通信服务的需要,通信基站所产生的发射功率低于我们拨打电话时的功率,完全符合人体健康的要求。
我国GSM(简称2G)基站产生功率在10瓦左右,2G基站天线建在建筑物楼顶,对宅内居民是安全的。
而3G基站的功率只有2至3瓦,当距离基站5米外时,我们平时使用的手机功率也在2瓦左右。
3G基站虽然频率提高了,但比2G基站更健康、更安全,电磁功率比我们拨打电话时的功率还小,对人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无线通信基站信号的传播随距离衰落很明显,在城市中更因建筑物阻挡而使室内的信号衰落严重。
根据目前无线网络的覆盖特征及容量需求,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基站平均间距应达到200米—300米左右,且基站布局均匀才能更好的保证良好的信号覆盖质量。
居民小区是用户集中、通信需求旺盛且建筑物阻挡严重的区域,为了进一步保证良好的通信服务质量,基站应建设在符合规划且距离用户较近的位置。
对规模较大的居民小区,如基站建设在小区以外,则距离基站100米以外的部分室内区域,用户就会出现呼叫困难,为了进一步保证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在网络规划中,在居民小区内部建设基站是必要的。
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手机在远离基站的情况下通话,发射功率处于最强状态,距离基站越近,功率则越低。
因此,基站建设数量越多,功率辐射反而越低。
我国法律规定,无线通信基站建设必须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与《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要求。
其中规定,电场强度只要小于每米12伏,或功率密度小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就是符合安全标准的,这个标准甚至比手机、电脑的辐射水平还低,因此不会对附近住户的健康造成影响。
近几年以来,我国的环保机构曾多次对各地基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辐射量均大大低于国家电磁辐射防护标准所规定的限值。
实际监测表明: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强度极低,对人体无危害。
以中国移动集团温州分公司的移动基站为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对中国移动集团温州分公司2022年前建设的近3000个基站检测情况来看,99%的基站公众照射功率密度低于1微瓦/平方厘米,100%的基站公众照射功率密度低于8微瓦/平方厘米,大大低于我国电磁辐射保护标准(功率密度40微瓦/平方厘米)。
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的危害及案例移动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
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个累积过程为安全滞留时间。
而这个安全滞留时间往往是几年的时间。
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信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
因为大脑的活动是以脑电波为主,大脑细胞是通过脑电波来传递信号的。
手机和移动通信基站所有产生辐射为电磁波,既然可以干扰无线电的通讯和导航系统,也就同样对人的大脑构成“污染”。
从而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而引起畸形;对与从年人却可以引起脑瘤。
据2006年4月19日在广州举行国际神经肿瘤治疗论坛上,专家指出:近30年来,我国城市男性脑癌发病率狂增100%,女性增加50%,都是与电磁波的辐射危害有直接关系。
天坛医院胶质瘤诊疗中心近两年的门诊和病房的患者数量成上升趋势,患病的男女比例为3 : 1。
记者在该中心病房采访时发现,入住的病人有不少40岁左右、看起来身强体壮的青壮年,他们平时都感觉身体不错,只是在偶然就医或体检时被诊断出来患了脑瘤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说则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肯定是有影响的,包括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也一样。
而这种影响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发现的。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监测随着 5G 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5G 移动通信基站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起来。
然而,人们在享受 5G 带来的高速网络体验的同时,也对基站电磁环境辐射产生了担忧。
为了消除公众的疑虑,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对 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一、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要理解 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监测,首先需要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
电磁辐射是由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在 5G 移动通信中,基站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以实现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5G 所使用的频段较高,波长短,能量相对集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辐射就一定更强。
辐射的强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的增益、辐射方向以及与监测点的距离等。
二、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监测的重要性保障公众健康: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 5G 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严重危害,但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
维护通信秩序:通过监测,可以确保基站的电磁辐射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避免对其他通信系统造成干扰,维护正常的通信秩序。
增强公众信任:公开透明的监测数据能够消除公众的疑虑,增强对5G 技术的信任,促进 5G 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三、5G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辐射监测的方法现场监测:监测人员携带专业的电磁辐射监测设备,到基站附近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
这些设备能够准确测量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等参数。
模型预测:利用计算机模型,根据基站的技术参数、地理位置等信息,预测其电磁辐射的分布情况。
但这种方法需要准确的输入数据和可靠的模型,并且需要现场监测数据进行验证和修正。
长期监测:在一些重点区域或敏感地点设置长期监测站点,持续收集电磁辐射数据,以便观察其变化趋势。
四、监测设备与技术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频谱分析仪、电磁场探头、综合场强仪等。
辐射问题人体健康与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的增加,基站数量不断增加,基站辐射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章通过介绍电磁波、无线电波和微波的原理和分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验证基站电磁辐射强度的大小,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以此来深入探讨基站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1、引言收音机发出悦耳音乐,电视机播放精彩连续剧和电影,通过手机听到远方亲人的声音,雷达显示出远地航行的军舰、高速飞翔的飞机,透过射电望远镜发现遥远的星球……所有这些,全都仰赖于神奇的无线电波。
随着无线电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设备的安全性以及电磁辐射与人体组织交互作用的潜在危害性引起了普遍关注,然而,人们却无法抗拒无线设备为生活带来的灵活和方便,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精确量化这些交互作用,确定它们是否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
2、电磁波及其分类首先,我们知道手机通信依靠的是无线电波,它和可见光波、检查身体的X射线、治疗疾病用的γ射线都属于电磁波,唯一的差别是波长不同。
电磁波谱范围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电磁波谱范围那么,电磁波是什么呢?当带电系统的电荷或电流随时间变化,系统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也随时间变化,变化的电场在其周围激起磁场,变化的磁场也在其周围激起电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会向系统周围的空间传播,这种运动着的电磁场就是电磁波。
现代人生活在电磁波环境中。
电闪雷击、太阳黑子活动、大气、宇宙等都会产生电磁波,这是自然的电磁波;人为的电磁波主要来源于无线电发射设备、工业设备和医疗设备,如无线电台、手持移动电话、氦弧焊机、交流高压输电线、汽车点火器、微波炉、电视机、计算机等等都会产生电磁波。
实际上,在地球任何地方,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存在着各种频率、强度不一、看不见、摸不到又闻不着的电磁波。
只不过,有的是我们需要的,有的是不需要的罢了。
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悠息相关,如果真的远离它,会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然而,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也促使人们对电磁波辐射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大众关心的由运营商为解决信号全方位覆盖良好用户信号体验带来的越来越多基站电磁辐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和分析并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阐述了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和防护安全知识,满足大众对于基站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的迫切需求问题。
关键词:电磁辐射;基站;功率密度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大类。
电离辐射是指受作用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总称,比如α粒子、中子、X 射线等。
电离辐射又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其中,人工辐射包括医用 X 射线、核工业排出的放射性废物等。
在接触电离辐射中,如防护措施不当、受照射剂量超限,人体器官可能发生病理改变。
手机基站发出来的电磁辐射是属于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是指量子能量极低、不会使物质产生电离的辐射,俗称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两者本质区别在于量子能量差别巨大。
如 X 射线量子能量是微波段电磁辐射量子能量的百万倍以上。
电离辐射能破坏物质结构,而电磁辐射则不会。
简单打个比方,电离辐射如同用子弹射击苹果,子弹的强大动能可以击穿苹果,而电磁辐射如同乒乓球,不会给苹果形成损伤。
然而电磁辐射是如何产生的的呢?根据电磁学基本理论,带电粒子周围会有相应的电场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带电粒子会产生变化的电场:由于带电粒子周围电位不同的两点之间存在电位差,因此在两点间形成区电压:当大量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时便形成了电流,电流周围产生磁场,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则会产生变化的磁场。
同样,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这样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地产生,互相垂直并不断向空间传播,就产生了电磁辐射[1]。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的作用可分为3种:1、热效应。
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一定强度电磁辐射后互相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体内器官的工作温度。
2、非热效应。
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强度过大,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将有可能受到影响甚至破坏。
移动基站安全距离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移动基站安全距离标准是为了确保移动通信基站与周围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之间的安全距离而制定的一项标准。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基站的数量不断增加,它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基站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移动基站发射和接收无线电频率信号,这些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的。
然而,无线电波的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靠近基站的区域内。
因此,制定移动基站安全距离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确保移动基站的辐射水平不会超过国际安全标准所规定的限制。
这些标准旨在建立一个合理的辐射限制范围,以确保公众的安全与利益。
然而,当前对于移动基站安全距离的标准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人们对于移动基站辐射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科学界对于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尚未达成一致的共识。
其次,每个国家对于移动基站安全距离标准的制定存在着差异,没有一个统一的全球标准。
这导致了跨国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面临着不同国家不同标准的挑战。
总的来说,移动基站安全距离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平衡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体健康的保护之间的关系。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移动基站的辐射水平,进而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安全。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能够建立起更加全面和统一的移动基站安全距离标准,以促进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方式组织和呈现移动基站安全距离标准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移动基站安全距离标准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它的定义、背景和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给出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第二部分:正文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移动基站安全距离标准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介绍移动基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在保护公众利益方面的重要性。
基于GSM基站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探讨摘要:基站辐射,指移动通讯基站设施放射出的辐射。
至于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究竟会有多大的影响?本文就gsm基站的辐射的强度和电磁辐射进行探讨。
关键词:gsm 基站辐射;辐射污染;辐射监测一、gsm基站的天线一般gsm基站的天线都有三个扇区,每个扇区的覆盖范围为120度,每个扇区通过向特定的一个方向发射,来覆盖一定的范围,这样三个扇区能对四周进行360度全覆盖。
一般来说,天线有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定向天线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俯仰角和方位角,以达到覆盖需求,功率相对较大,全向天线一般用于覆盖乡镇,人比较少的地方。
二、gsm基站的发射功率gsm基站的发射功率。
gsm基站是通过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的方式工作。
一个基站它有多个频率发射,发射功率为15w到20w左右。
在城市,除了要保证通话还要支持无线上网等业务,假如以18个频率为基本配置的话,它的发射功率在270w到360w之间,若配置频率再多的话,发射功率超过360w。
三、gsm通信基站的发射方式基站的辐射方式分为连续辐射和脉冲式辐射两种方式。
连续辐射方式是指基站的每一个扇区以一个固定的广播频率,每天满功率24小时连续发射每个扇区的特定信息。
脉冲式辐射方式是不固定频率,只是在通话的时候发射,并可根据通话者的远近自动调节基站的发射功率。
一般的基站即使是微基站在挂上高增益大天线、俯仰角很小并且没有直接阻挡而且功率开到足够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覆盖至少5公里远,理论上可以达到35公里,如果把两个空中接口信道合为一个的话,可以达到70公里。
四、电磁辐射不等于电磁污染电磁辐射是指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聚的现象。
电磁辐射在一定限度内时,它是有益于人体、有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它不但可以促进生物体的微循环,还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电磁污染”是指超过一定的频率和功率的电磁辐射,它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电磁辐射不等同于电磁污染,更不能与人体的健康直接画上等号。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移动通信基站(以下简称“信号塔”)的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信号塔的辐射问题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为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障通信设施的安全运行,我国对信号塔的安全距离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信号塔安全距离的规定依据1.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2014)该规定明确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防护要求,规定了电磁辐射的安全限值,为信号塔的安全距离提供了依据。
2.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3095-2012)该标准规定了环境电磁波的卫生要求,为信号塔的安全距离提供了参考。
3. 《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规范》(YD/T 5052-2005)该规范对移动通信基站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提出了要求,其中也包括了信号塔的安全距离。
三、信号塔安全距离的具体规定1. 信号塔安装要求根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信号塔的安装要求如下:(1)信号塔的安装高度应离地面15至50米,以确保辐射范围不会影响到周边居民。
(2)信号塔与周边住户的安全距离应在200米以外,以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2. 信号塔辐射安全限值根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信号塔的辐射安全限值如下:(1)电场强度:小于每米12伏。
(2)功率密度:小于每平方厘米40微瓦。
3. 信号塔周边环境影响信号塔的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为确保周边环境不受影响,以下要求需遵守:(1)信号塔周边100-200米内应尽量保持空旷,避免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
(2)信号塔周边的植被、建筑物等应保持一定距离,以防辐射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四、信号塔安全距离的审批与监管1. 审批(1)建设单位在建设信号塔前,需向当地规划局、环保局等部门申请审批。
(2)规划局、环保局等部门对建设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保信号塔建设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 监管(1)环保部门对信号塔的辐射进行监测,确保其符合辐射安全限值。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 手机基站发射塔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 ) 1、手机基站发射塔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手机和基站发射塔工作在 800 兆赫(MHz)到 2200 兆赫(MHz)的频率范围,属于微波辐射频段。
如同微波炉(工作频率为 2400MHz)一样,手机和基站发射塔辐射出的电磁场可对周围的介质,包括人体肌肉组织产生热效应。
2、动物实验显示会促发肿瘤与白内障由于手机使用时常靠近头部,多数热量产生在人的头部表面,造成局部温度升高。
人头部的血液循环会驱散部分热量,不过人的眼角膜不具有这一温度调节功能。
实验证明,当兔子受到比吸收率值为 100~140 瓦/千克的辐射达到 2~3 小时,眼睛就会出现白内障。
有些动物电磁辐射实验发现,低强度微波辐射可促进肿瘤的生长。
当老鼠暴露在比吸收率为 1 瓦/千克的微波电磁场中时,老鼠脑部组织的 DNA 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这些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人类还有待研究,但无论如何,不能排除对人类也存在这些危害的可能性。
3、世卫组织首次宣称长期使用手机或致癌由于手机、基站发射塔迅速普及,以及人们对电磁辐射对健康影响的担忧日益增加,因此很多国家在这一领域展开了科学研究。
2011 年 5 月 31 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表声明说,这是由 31 名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工作组得出的结论。
过去一周,这个工作组在法国里昂评估了暴露在射频电磁场环境中人和动物等所受健康影响的大量过往研究资料,并认为基于现有的有限数据,长期、高强度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可能导致”罹患神经胶质瘤。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 电磁辐射与防护研究实验室 (1)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开展了一项有 13 个国家参与的手机辐射与肿瘤关系的研究项目,研究结果从 2004 年开始发表。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长期(10 年以上)使用者中,听神经瘤和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可能和手机的使用有关联。
手机和移动基站辐射对人体影响的数据分析一般基站的输出功率是43dBm,室分设计的各个网络频段天线输出口功率有-30dBm左右呢?为什么还是负数呢?也为正值例如:GSM:5-13dBm,但为什么我们在天线口用手机测到的最高也只对于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也百度了N次,始终没有一个说明能让自己很清晰,无奈身边也没有人给自己解释,问了好多人,回答都那么牵强,不做赘述。
最后还是自己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多问答,有点模模糊糊的感觉是明白了,心里没把握,但基本能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逻辑证据链条,带着犹豫与纠结,决定把心的困惑写出来,希望高手们能给予指导和解惑,小弟在此表示不甚感激!首先,功率的单位换算问题功率与dBm dBm是一个考征功率绝对值的值,计算公式为:10lgP(功率值/1mw)。
[例1] 如果发射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
[例2] 对于40W的功率,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10lg(40W/1mw)=10lg(40000)=10lg4+10lg10+10lg1000=46dBm。
由换算公式不难得出:它是一个功率值与1mW的比较,大于1mW的用dBm表示时计算出来的就是正的,小于1mW的用dBm表示时计算出来的就是负值,等于1mW时就是0dBm。
注意一般性思维问题,别一听是负数。
怎么怎么。
脑袋里一堆的问题,怎么功率还有负的了,这是代表欠人家功率么???什么乱七八糟!思路是否清晰了一些?再看以下数学常识:由一般对数关系可知:10lg1=010lg2=3(准确值3.0103)10lg3=5(准确值4.7712)10lg4=10lg2+10lg2=3+3=610lg5=7(准确值6.9897)10lg6=810lg7=8.5(准确值8.4510)10lg8=910lg9=9.5(准确取值10lg3=4.7712)10lg10=10看到这些,我相信,应该会有跟我一样头大的,如此的换算,真是让每一位搞通信的我们,都先要成为一个数学家啊。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标准限值1. 介绍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可能造成潜在影响,因此各国对于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也制定了严格的监管和规定。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并就此展开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分析。
2. 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头痛、失眠、精神紧张、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长期处于电磁辐射环境下,还可能导致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对于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3. 世界各国的标准限值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制定了不同的规定。
国际电磁场安全委员会(ICNIRP)制定了一系列的电磁辐射暴露指南,这些指南为各国和地区制定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些国家还根据国情和实际情况,对于电磁辐射标准限值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制定,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4. 我国的标准限值在我国,国家标准对于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保护规范》,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主要包括电磁场强度、功率密度等指标的规定。
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对于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的制定和执行非常重要。
这有助于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另也可以促进5G技术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对于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的监管,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6. 总结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限值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国对于电磁辐射标准限值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者:肖声来源:《环境与发展》2018年第01期摘要:目的:结合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情况,深入分析基站电磁辐射的水平,同时探讨电磁辐射的水平是否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方法:以电磁波的产生原理和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机理为参考,在理论层面上对基站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理论依据对强度值进行了计算,并从实际出发以河北移动通信基站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了该基站的空间分布。
结果:当距离增大的时候,移动基站周围空间辐射的电场强度有迅速减弱的趋势。
结论:测量所得到的不同移动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均在国家标准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基站;电磁辐射;电磁波;人体健康中图分类号:X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1-0240-03DOI:10.16647/15-1369/X.2018.01.139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vels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s and their effects on human healthXiao Sheng(Chongq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valuation Center, Chongqing 40112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level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base station is analyzed in depth, and whether the level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ffects human health is discussed. Methods: Taking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generation and the harm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o human health as reference, the intensity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base station was discussed theoretically.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nsity value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Hebei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easur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base station. Results: As the distance increases, the intensity of the electric field radiated in the space around the mobile base station tends to weaken rapidly. Conclusion: The measure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vels of different mobile base stations are all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Key words: Base st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wave; Human health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无线电传播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电视、手机以及雷达等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这些设备发挥自身作用都离不开无线电波的功劳。
中国基站辐射标准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站辐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基站辐射标准,以确保基站辐射水平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基站辐射标准的内容、实施情况以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二、中国基站辐射标准的制定背景中国政府在制定基站辐射标准时,充分考虑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与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协商,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中国基站辐射标准的内容中国对基站电磁辐射管理有严格标准要求,国家标准限值是40微瓦每平方厘米,仅仅是国际标准(450微瓦每平方厘米)的1/10。
甚至考虑到基站信号会有相互叠加的水平出现,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时执行的都是国标五分之一的标准,即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
这样的控制标准,完全保证了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四、中国基站辐射标准的实施情况为了保证基站辐射标准的实施,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基站建设和运营的监管力度,确保基站设备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其次,政府部门还加强了对基站辐射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对基站的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此外,政府部门还加强了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基站辐射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担忧。
五、中国基站辐射标准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中国基站辐射标准的实施对公众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严格的基站辐射标准保障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限制基站的辐射水平,减少了电磁辐射对公众健康的可能影响。
其次,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基站的监管和监测力度,确保了基站设备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此外,通过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公众对基站辐射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结论与展望总的来说,中国基站辐射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随着无线电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设备的安全性以及电磁辐射与人体组织交互作用的潜在危害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我们需要仔细、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精确量化这些交互作用,确定他们是否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
现代人们都生活在电磁波环境之中。
如电闪雷击、太阳黑子活动、大气、宇宙等都产生电磁波,这是来自自然的电磁波现象;而人为的电磁波主要来源于无线电发射设备、工业设备和医疗设备,如无线电台、手持移动电话、氦弧焊机、交流高压输电线、汽车点火器、荧光灯、微波炉、电动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等都会产生电磁波。
实际上,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存在着各种频率、强度不一、看不见、摸不着又闻不到的电磁波。
一、无线电波与电磁辐射
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漏的现象叫电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目前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高频感应加热方面:使用频率多为300kHz~3MHz。
* 高频介质加热方面:使用频率为10~30MHz。
* 微波方面:主要用于雷达导航、探测、通信、电视及核物理科学研究等,频率一般在3~300GHz之间。
* 生活方面:如各种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家用电脑、电吹风、电热毯、护眼灯等。
* 信号发射设备:如电视信号塔、移动通信基站、寻呼台基站和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线等。
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根据无线电业务划分规定,对不同频段的无线电频率波道配置进行了相应的规划,以便对各种无线电台(站)设置请求进行频率指配。
各类无线电发射设备和电磁辐射装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任何电磁辐射设备的设置使用,同时还必须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国家标准,达到公众和职业照射标准的要求,使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减到最小。
根椐《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广播使用的主要是中波和短波,而毫米波、厘米波和分米波又统称微波,GSM使用的是890~954MHz,3G使用的是1920~2170MHz,都属于微波中的分米波。
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波炉一般是2450MHz,也属于微波中的分米波。
二、电磁辐射的强度与标准
1.电磁辐射强度
由于GSM移动通信采用的是微蜂窝技术,手机和基站通过电磁波双向联系,每个基站都有一定的作用范围。
所以提高信号的有效办法就是增加通信基站,使通话服务区覆盖每个地方,减少盲区。
然而,随着通信基站越建越多,人们开始疑虑通信基站所发射的电磁波是否对人体有伤害。
我们知道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用来表示其强度大小的单位主要有:功率(W)、功率密度(W/m?或MW/cm?)、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磁感应强度(T或Gs)。
2.比吸收率SAR
如何衡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大小呢?电磁辐射能量要大到什么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SAR”这个名词,SAR的中文意思是“比吸收率”。
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计量率。
它的单位是W/kg。
那么,如何测定SAR的值呢?
SAR值测量系统由人体模型、测量仪表、探针、机械臂等组成。
测量时,在人体模型内部倒入专用测试液体,液体的电磁性与人体的电磁性一致;将发射源紧贴模型放置,设置好
由此可以推论:移动通信基站密度越高,相应每个基站电磁辐射强度越低;手机距离移动通信基站越近,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对通话者电磁辐射当量越低、越安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动通信基站由于功率小,离人体距离远,对我们所带来的辐射强度远远小于手机,实际测量结果,基站开通和不开通时整个环境的电磁强度基本没有变化,因此对人体是绿色安全的。
而我们关注电磁辐射,希望大家都能了解电磁辐射强度与发射功率成正比,而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所以平时更应注意在我们身边的,离人体很近、而功率又很大的电器设备,比如:电吹风、吸尘器、电水壶、电热毯、大屏幕彩电等等,因为它们的辐射强度有可能是基站对人体影响的成百上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