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问题解答.doc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7
植物保护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保护的主要目的?A. 促进植物生长B. 预防和控制病虫害C. 减少农药使用D. 提高作物产量答案:A2. 植物病害的病原主要包括哪些?A. 真菌、细菌、病毒B. 真菌、细菌、线虫C. 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农药残留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哪些影响?A. 无影响B. 可能引起慢性中毒C. 增强人体免疫力D. 促进生长发育答案:B4.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使用性信息素C. 喷洒化学农药D. 培养抗性品种答案:C5. 植物保护中,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的使用?A. 轮作B. 深翻土地C. 单一作物种植D. 频繁灌溉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保护中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A. 捕食性天敌的引入B. 黄板诱杀C. 灯光诱杀D. 机械捕捉答案:A7. 农药的合理使用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正确选择农药种类B. 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使用C. 随意增加用药量D. 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答案:C8. 哪种病害是由线虫引起的?A. 锈病B. 根腐病C. 霜霉病D. 叶斑病答案:B9. 下列哪种病害属于病毒性病害?A. 烟草花叶病B. 马铃薯晚疫病C. 棉花枯萎病D. 小麦赤霉病答案:A10. 植物保护中,哪种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A. 过量施肥B. 适时灌溉C. 密植D. 适当修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植物保护中的综合管理策略包括哪些方面?A. 农业措施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物理机械防治E. 以上都是答案:E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农药的药效?A. 农药的浓度B. 使用方法C. 环境温度D. 作物种类E. 以上都是答案:E13. 植物保护中,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A. 合理轮作B. 清除病残体C. 过量灌溉D. 适时播种E. 以上都是答案:A B D14. 以下哪些是植物保护中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A. 引入天敌B. 使用生物农药C. 喷洒化学农药D. 利用性信息素E. 以上都是答案:A B D15. 植物保护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农药残留?A. 农药种类B. 使用剂量C. 使用时间D. 施药方法E. 以上都是答案: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所有农药都应在使用前进行稀释。
植物保护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在农药标签下部的标志带为杀虫剂或者杀螨剂的颜色是A、白色B、蓝色C、黑色D、红色正确答案:D2.易于污染环境的防治方法是()A、化学防治B、物理防治C、农业防治D、综合防治正确答案:A3.下列哪个农药不是国家禁用农药A、甲基1605B、丁草胺C、1605D、除草醚正确答案:B4.蓟马的翅为()A、半鞘翅B、缨翅C、鞘翅D、膜翅正确答案:B5.下列昆虫中具有多型现象的是()A、蜜蜂B、介壳虫C、红蜘蛛D、蚜虫正确答案:A6.常用有机氮杀虫剂不包含以下哪种?A、抗蚜威B、辛硫磷C、仲丁威D、杀虫双正确答案:B7.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A、2.4-滴B、百菌清C、大隆D、乐果正确答案:D8.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和()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
A、内部器官B、内部发育C、内部构造D、内部解剖正确答案:C9.下列哪种农药不属于杀线虫剂?A、克线丹B、克线磷C、威百亩D、波尔多液正确答案:D10.昆虫不完全变态的类型有A、表变态、增节变态、渐变态B、渐变态、半变态、过渐变态C、表变态、渐变态、半变态D、增节变态、渐变态、半变态正确答案:B11.从云南空运鲜切花到我省某地必须进行()A、生物防治B、化学防治C、对外检疫D、对内检疫正确答案:D12.下列症状中属于细菌性病害特有特征的是()A、霉状物B、粉状物C、线状物D、浓状物正确答案:D13.用一些设备或器材来消灭害虫的方法叫A、综合防治B、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D、农业防治正确答案:C14.下列动物中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蜜蜂B、蜻蜓C、螳螂D、蝼蛄正确答案:A15.蝇类特有的触角类型是()A、锯齿状B、羽状C、具芒状D、环毛状正确答案:C16.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A、大B、乐果C、2.4-滴D、百菌清正确答案:B17.下列选项中,()的特性对植物和作物有双重作用。
绪论单元测试1.农业意义上的植物保护就是保护植物免受或少受植物有害生物的危害。
A:对B:错答案:A2.学好杂草学还需要具备哪些学科的知识?A:植物系统分类学B:农药学C:植物生态学D:作物栽培答案:ABCD第一章测试1.园林景观区中分布了大量一年生草本植物,对园林中的花草、灌木等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其并不是生长在农田的非目标植物,所以不属于杂草。
A:对B:错答案:B2.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植物叫杂草,那么杂草就是没有用的植物。
A:对B:错答案:B3.判断一种草本植物是杂草与否,要依具体情况而定,主要依据包括()?A:因人(人群)而定B:因时(季节)而定C:因地(生长的地点)而定D:因物(伴随的作物种类)而定答案:ABCD4.如果对杂草进行定义,杂草区别于其它植物的主要特征是()?A:杂草的生活史特点B:杂草对人类需求或愿望的影响C:杂草的防治难度D:杂草的生长速度答案:B第二章测试1.高等植物杂草(如禾本科杂草)一定比低等植物杂草(如苔鲜类)危害重。
A:对B:错答案:B2.下列哪些杂草是属于禾本科杂草?A:千金子B:稗草C:马唐D:鸭拓草E:马齿苋答案:ABC3.杂草的主要种类是主要是高等的被子植物,但有些植物种类虽然是低等植物,但也是重要杂草来源如()?A:鸭舌草B:笔管草C:地钱D:稗草答案:BC4.问荆、笔管草属于()类型杂草?A:阔叶杂草B:蕨类植物杂草C:双子叶杂草D:单子叶杂草答案:B5.蓝藻曾经是影响众多湖泊造成水体恶化的污染物来源。
蓝藻是一种系统发育上最低等的杂草,蓝藻应该归属于什么植物()?A:光合细菌B:地衣C:苔藓D:蕨类植物答案:A第三章测试1.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不能萌发,表明种子是处于休眠状态。
A:对B:错答案:B2.采用人工拔除、或者薅锄或者耕作的方式控制杂草虽然费工费力,但却是杂草有最效的防治方法。
A:错B:对答案:A3.一般情况下,杂草大种子比小种子更容易存活。
植保类考研面试题及答案1. 请简述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植物保护学主要研究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发生规律、防治方法以及植物检疫等方面的知识,以保护植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描述一下植物病害的分类。
答案:植物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如真菌、细菌、病毒等;非侵染性病害则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如营养缺乏、水分不足、温度不适等。
3. 阐述植物病毒病的特点。
答案:植物病毒病具有以下特点:1) 病毒颗粒微小,肉眼不可见;2) 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难以直接观察;3) 病毒病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昆虫、种子、嫁接等途径传播;4) 病毒病往往没有特效治疗药物,预防和控制是主要手段。
4. 举例说明生物防治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答案: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资源来控制植物病虫害的方法。
例如,利用瓢虫捕食蚜虫,使用绿僵菌防治松毛虫,或者利用植物源农药如鱼藤酮防治害虫。
5. 描述植物保护中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答案:化学防治的优点包括:1) 效果迅速,能有效控制病虫害;2)使用方便,易于大规模应用。
缺点则包括:1) 可能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造成影响;2)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
6. 简述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答案:植物检疫是防止植物病虫害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疫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防止其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平衡。
7. 阐述植物保护中综合防治的概念。
答案:综合防治是指在植物保护中,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的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预防为主,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8. 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
答案: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定期检查植物生长状况,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2) 使用诱捕器、监测灯等工具收集病虫害数据;3)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情况;4) 建立病虫害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植物保护学通论》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植物保护的主要目标?A. 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B.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C. 保护生态环境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D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防治?A. 喷洒农药B. 施用化学肥料C. 施用生物农药D. 施用土壤消毒剂答案:B3.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C. 种植抗病品种D. 施用有机肥料答案:D4. 以下哪种植物病害不是由真菌引起的?A. 水稻稻瘟病B. 马铃薯晚疫病C. 番茄早疫病D. 苹果腐烂病答案:D5. 以下哪种害虫不是咀嚼式口器?A. 蚜虫B. 菜青虫C. 蝗虫D. 玉米螟答案:A6. 以下哪种病毒不是植物病毒?A. 烟草花叶病毒B. 马铃薯病毒C. 人类流感病毒D. 番茄黑环病毒答案:C7.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物理防治?A. 温汤浸种B. 辐射诱变C.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D. 施用石灰硫磺剂答案:B8. 以下哪种不属于植物保护的三项基本措施?A. 病虫害监测B. 病虫害预测C. 防治措施的实施D.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答案:B9. 以下哪种不属于植物保护的主要任务?A.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B.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C. 保护生态环境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D10. 以下哪种不是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防治C. 科学用药D. 全面治理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答案:植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和全面治理。
预防为主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综合防治是指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以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科学用药是指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剂量和用药时机,以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降低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全面治理是指在防治病虫害时,要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整体性,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植物保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植物保护学的定义是:A) 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学科B) 研究植物病害防治的学科C) 研究植物遗传与育种的学科D) 研究植物生理与生化的学科答案:B2. 植物病害是指:A) 植物遭受的损伤B) 植物发育受到的限制C) 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困难D) 植物细胞发生的异常改变答案:A3. 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A) 病害预防、控制和治疗B) 发现、监测和诊断C) 病害防护、管理和回收D) 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理答案:A4. 下列哪项不属于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A) 空气传播B) 水传播C) 土壤传播D) 日光传播答案:D5. 植物保护方法中的“化学防治”指的是利用:A) 化学物质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B) 化合物改善土壤质量C) 化学反应促进植物生长发育D) 化学元素滋养植物答案:A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请在括号内写出“对”,错误请在括号内写出“错”。
1. (对/错)植物保护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对/错)植物病害主要由病原菌引起,与环境因素无关。
3. (对/错)病害预防是植物保护的首要任务。
4. (对/错)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等。
5. (对/错)植物保护方法中的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化学物质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答案:1. 对2. 错3. 对4. 对5. 错第三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述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答:植物保护学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生、传播、防治和管理。
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病原机理的研究、病害的诊断与监测、病害防治方法的研究等。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答: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
3. 请简述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
答: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土壤传播、虫媒传播、种子传播等。
4. 请说明生物防治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答: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拮抗细菌等天然生物或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植保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保护学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项?A. 植物病害B. 植物害虫B. 植物杂草D. 所有以上答案:D2.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答案:A3. 植物保护中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利用天敌B. 化学农药C. 释放寄生蜂D. 利用微生物答案:B4. 以下哪种害虫属于鳞翅目?A. 蚜虫B. 蝗虫C. 菜青虫D. 红蜘蛛答案:C5. 植物保护中,化学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随意使用B.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C. 只使用生物农药D. 只使用化学农药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植物病害的三大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病毒病。
答案: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7. 生物防治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和环境友好。
答案:成本低廉;控制效果好8. 植物保护中,常用的化学农药分类包括杀虫剂、杀菌剂、________和除草剂。
答案:杀螨剂9. 植物保护中,监测和预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及时发现;及时防治10. 植物保护的最终目标是保障________和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作物产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植物病害的防治原则。
答案:植物病害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和保护生态环境。
预防为主是指通过栽培管理、品种选择等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
综合防治是指结合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形成防治体系。
科学用药是指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保护生态环境是指在防治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12. 阐述生物防治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及其优势。
答案:生物防治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其优势包括成本低廉,因为生物防治通常不需要昂贵的化学农药;控制效果好,生物防治往往能够达到长期控制害虫和病害的效果;环境友好,生物防治方法对环境的破坏小,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较小。
植保试题及答案# 植保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植物保护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保障农作物安全C.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 所有选项都是2.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3. 植物保护中常用的防治方法有哪些?A. 化学防治B. 物理防治C. 生物防治D. 所有选项都是## 二、判断题1. 植物保护就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2.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3. 植物保护学不包括害虫的防治。
()## 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 阐述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
## 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小麦发生严重锈病,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 答案### 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A3. 答案:D### 二、判断题1. 答案:×(植物保护不仅包括使用农药,还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2. 答案:√3. 答案:×(植物保护学包括害虫的防治)### 三、简答题1. 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植物病害的识别与分类、病害发生的原因与规律、病害的防治策略与方法、以及植物保护与环境的关系等。
2. 植物病害的防治策略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即通过种植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田间管理等预防措施,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实现病害的有效控制。
### 四、案例分析题原因分析:- 可能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锈病发生,如湿度大、温度适中。
- 缺乏有效的病害监测和预警系统。
- 田间管理不善,如过度密植、排水不畅等。
防治措施:- 选择抗锈病的小麦品种。
-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避免过度密植,改善田间排水条件。
- 定期监测病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病害,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措施。
-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上述分析与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小麦锈病的发生,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浅析植物保护工作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关乎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粮食安全。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植物保护工作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农药滥用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农药的使用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由于一些农民缺乏科学的植物保护知识,他们往往会滥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严重,不仅对农作物和土壤造成了污染,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一些农药的过量使用也容易导致害虫或病害对农药产生抗性,从而失去了农药的防治效果。
2. 生物多样性丧失由于林地的大面积开垦和农作物单一种植,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而丧失了生物多样性的农作物,容易受到害虫和病害的侵袭,增加了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率和防治难度。
3. 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地区的农民对植物保护技术了解不足,对农药的正确使用和剂量控制等方面理解不够,导致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
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指导,一些农民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比较单一,对目前比较流行的绿色防控技术了解不够,导致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二、对策提出1. 加强农民科学知识的培训针对农民对植物保护知识的了解不足,应当加强对农民的科学知识的培训,包括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农药正确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植物保护技术水平。
2.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应当加强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引导农民采用更加科学、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民使用生物防治、天敌调查引种、植物保护激素等绿色防治技术,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程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农产品的残留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 提高监管的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快立法,建立完善的农药使用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严格限制农药的滥用行为。
对违规农药使用的行为,应当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杜绝假冒伪劣农药的流入。
植物保护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蚜虫的口器是()。
A.虹吸式B.咀嚼式C.刺吸式D.锉吸式2、菜粉蝶的食性是()。
A.杂食性B.多食性C.单食性D.寡食性3、昆虫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是()。
A.5—12℃B.8—15℃C.10—15℃D.15-25℃4、真菌菌丝体的变态类型是()。
A.植原体B.菌核C.卵孢子D.接合孢子5、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A.类囊体B.子实体C.孢子体D.游动孢子6、子囊菌亚门的真菌有性繁殖产生()。
A.分生孢子B.子囊孢子C.卵孢子D.接合孢子7、由病原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在发病部位大多数都有明显的()。
A.病状B.吸器C.症状D.病征8、下列方法中()是物理机械防治法。
A.轮作换茬B.温汤浸种C.以虫治虫D.合理密植9、敌百虫是()。
A.胃毒剂B.内吸剂C.拒食剂D.驱避剂10、乙膦铝主要防治的病害是()。
A.霜霉病B.角斑病C.病毒病D.线虫病11、西玛津主要适用于()。
A.玉米地杂草B.菠菜地杂草C.水稻地杂草D.黄瓜地杂草12、大豆食心虫在我国一年发生()。
D.4 代C.3 代 A.1 代 B.2 代。
)13、大豆灰斑病病原是(线虫D. 病毒C. 真菌B. 细菌A.14、花生蛴螬是()。
A.直翅目害虫B.鳞翅目害虫C.鞘翅目害虫D.同翅目害虫15、防治玉米大斑病常用的药剂是()A.敌克松B.甲霜灵C.多菌灵D.苯磺隆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1、完全变态的昆虫个体发育为 3 个阶段。
()2、蝼姑的前足是开掘足。
()3、瓢虫科昆虫的食性有肉食性的和植食性的。
()4、植物病害病状类型有变色、魔点、腐烂、萎蔫和畸形五种。
()5、植物病毒是超微的、结构简单的细胞内寄生物。
()三、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1、真菌典型生活史是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_________、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问题解答。
《植物保护通论》课程问题集答案《植物保护通论》课程问题集植物病理学部分,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11
首先,名词解释:
1.致死温度:
导致有机体因热而死亡的最低温度或导致有机体冻死的最高温度。
2.致病性和抗性:
有机体引起植物疾病的能力;
指植物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特性。
3.植物病原体的致病性:
病原体具有破坏宿主和诱发疾病的特性。
4.植物病害:
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生理和组织结构发生病理变化,出现各种异常状态,甚至死亡。
5.真菌的生活史:
从孢子萌发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后产生相同孢子的过程。
6.杂草:
能在人工栖息地自然繁殖的植物。
7.有害生物的综合管理:
考虑到生产者、社会和环境的利益,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从农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各种有效的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危害水平以下。
8.营养压力:
9.温度应力:
超过植物生长所需温度的植物压力。
10.体外药物保留期:
指病毒离开宿主生物并能在宿主生物之外存活的时间。
11.水分胁迫:
水分流失超过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导致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膨压下降,正常代谢失衡。
12.生理种族:
同一病原体的不同类群在形态上没有差异,在生理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性等方面也有差异。
一般来说,不同的小种对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属)有不同的致病性。
13.寄生种子植物:
没有叶子或叶子退化成鳞片,没有足够的叶绿素,不能实现正常的光合作用。
导管和筛管与宿主植物相连,从宿主植物中吸收全部或大部分营养物和水。
14.感染过程:
病原体与宿主植物的传染性部分接触,侵入宿主植物,在植物中繁殖和扩展,然后引起疾病表现出疾病症状的过程。
15.潜在感染: 在一些病原体侵入宿主植物后,由于宿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它们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并潜伏在宿主体内而没有症状。
然而,当宿主的抗病能力减弱,这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时,病原体可以继续扩展并发展出症状。
-
首先,名词解释:
1.致死温度:
导致有机体因热而死亡的最低温度或导致有机体冻死的最高温
度。
2.致病性和抗性:
有机体引起植物疾病的能力;
指植物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特性。
3.植物病原体的致病性:
病原体具有破坏宿主和诱发疾病的特性。
4.植物病害:
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生理和组织结构发生病理变化,出现各种异常状态,甚至死亡。
5.真菌的生活史:
从孢子萌发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后产生相同孢子的过程。
6.杂草:
能在人工栖息地自然繁殖的植物。
7.有害生物的综合管理:
考虑到生产者、社会和环境的利益,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从农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协调应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各种有效的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危害水平以下。
8.营养压力:
9.温度应力:
超过植物生长所需温度的植物压力。
10.体外药物保留期:
指病毒离开宿主生物并能在宿主生物之外存活的时间
水分流失超过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导致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膨压下降,正常代谢失衡。
12.生理种族:
同一病原体的不同类群在形态上没有差异,在生理生化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性等方面也有差异。
一般来说,不同的小种对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属)有不同的致病性。
13.寄生种子植物:
没有叶子或叶子退化成鳞片,没有足够的叶绿素,不能实现正常的光合作用。
导管和筛管与宿主植物相连,从宿主植物中吸收全部或大部分营养物和水。
14.感染过程:
病原体与宿主植物的传染性部分接触,侵入宿主植物,在植物中繁殖和扩展,然后引起疾病表现出疾病症状的过程。
15.潜在感染: 在一些病原体侵入宿主植物后,由于宿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它们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并潜伏在宿主体内而没有症状。
然而,当宿主的抗病能力减弱,这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时,病原体可以继续扩展并发展出症状。
病原体位于入侵部位附近,并形成局部感染。
病原体从入侵部位扩散到各个部位,甚至引起全株感染。
17.寄生虫和宿主:
依赖其他生物营养的生物;
寄生生物。
18.寄生和腐生:
依靠从其他生物体内获取营养;
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的组织中获取营养以维持自身的生命。
19.单循环疾病和多循环疾病:
只有一次感染,没有再感染。
植物生长季节中具有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的疾病。
20.初次感染和再感染:
越冬或越冬的病原体,植物生长季节的最初感染;
由原发性感染植物上的病原体产生的繁殖体具有通过繁殖感染植物健康部分的过程。
21.疾病周期:
从寄主植物上一个生长季节的传染病发作到下一个生长季节的复发的过程。
22.病程:
病原体与宿主植物的传染性部分接触,侵入宿主植物,在植物中繁殖和扩展,然后引起疾病表现出疾病症状的过程。
23.半寄生种子植物:
叶绿素是可利用的,可以用于光合作用,但根大多退化。
导管直接与宿主植物连接,并从宿主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
24.IPM: 综合控制
子囊孢子是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
(F )2 .植物病原微生物是寄生虫。
(F )3 .植物病毒是传染性原核微生物。
(F )4 .植物病毒病没有症状。
(三)5 .真菌疾病通常表现为全身症状。
(T)-省略-外生殖器和男性外生殖器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包括哪些部分?44.昆虫完成一代的完全变态期是什么时候?45.昆虫生命活动需要什么样的热能来源?46.昆虫空间分布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47.昆虫头的形式是什么?48.根据昆虫触角的基本结构,触角可以分为哪些部分?49.昆虫翅膀的哪3条折叠线通常被分成哪4个区域?
50.昆虫个体发育可以分为哪些阶段?51.有效积温规律的表达式是K=N(T-C),其中K、N、T和C分别代表什么?52.在防治农业害虫时,何时消灭幼虫,何时消灭成虫?53.成年人的胸足从底部到末端
可以分为哪六个部分?54.什么是脉冲序列?55.昆虫体壁的部分是什么?56.昆虫的学名是什么,它的成分是什么?57.影响昆虫的生态因素是什么?58.发育起点温度是多少?59.根据昆虫的取食范围,它们可以分为哪些种类?60.直翅目蝗科和蝗科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
61.农业螨虫的生活方式是什么?62.昆虫的身体部分是什么?63.哪两种天敌昆虫包括在内?64.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类型。
65.昆虫分类键的类型是什么?66.简述休眠与滞育的关系。
67.简要描述温度区的划分标准和每个温度区的反应。
68.简述植物抗虫的三种机制。
- 20 -
5.讨论主题1。
食叶害虫的主要种类是什么,它们的危害特点是什么?请以一种食叶害虫为例,用所学知识讨论其综合治理方法。
2.吸吮害虫的主要种类是什么,它们的危害特点是什么?请以一种吸吮害虫为例,用所学知识讨论其综合治理方法。
3.地下害虫主要有哪些种类?描述了地老虎和蛴螬害虫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4.公园主干道两侧的柳树根部堆积着大量的黄白色锯末和粪便,树干上有许多虫洞。
根据学到的昆虫知识,分析这种症状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5.试描述叶蝉的分类地位、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6.试描述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7.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区别?农业害虫的特征是什么?
8.我们如何合理使用杀虫剂?
9.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步骤来建立一个综合害虫控制技术系统?10.如何对被隐藏的树叶和皮肤损害的害虫
进行综合防治?预防的关键是什么?11.蔬菜害虫主要有哪些种类,如何综合防治?12.中国的蛀干害虫有哪些种类?以较为严重的一个为例,说明了如何控制这类害虫。
13.在害虫控制中,仅仅依靠化学控制会导致什么问题?为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控制害虫?
14.解释害虫预测的类型和主要方法。
15.物理和机械预防和控制的方面和特点是什么?16.试论储粮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17.在卷心菜地里发现某种幼虫是有害的。
成熟的幼虫长约10毫米,纺锤形,淡绿色,头呈黄褐色,有五对腹足,后躯延伸至腹端之外。
受到干扰后,幼虫会剧烈扭动和倒退。
如果受损的叶子穿孔或有缺口,幼虫是什么害虫?如何控制这种害虫?18.试描述粉虱害虫的控制方法。
19 .根据有害螨(任一种)的主要习性和发生规律,制定其综合防治计划。
20.试着描述一下农业种植技术是如何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
21.根据玉米螟的主要习性和发生规律,制定其综合防治方案。
22.请指出菜青虫的分类地位,并根据其主要习性和发生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方案。
23.根据钻果害虫的主要习性和发生规律(其中一种为可选),制定其综合防治方案的word模型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