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工程-1-系统工程认知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32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1.1 现代物流及其特征1.2 系统的概念1.3 物流系统的概念1.4 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基础理论1.5 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主要内容1.6 系统方法在企业配送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第2章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2.1 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2.2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2.3 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2.4 物流要素的冲突与集成2.5 中远物流系统集成案例第3章物流系统分析3.1 系统分析概述3.2 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及内容3.3 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3.4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3.5 物流子系统分析第4章物流系统建模4.1 系统模型概述4.2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4.3 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第5章物流系统需求预测5.1 系统预测概述5.2 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特征5.3 物流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5.4 物流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5.5 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系统预测法5.6 H商用车公司区域市场需求预测案例第6章物流系统规划6.1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6.2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6.3 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6.4 物流设施选址优化6.5 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6.6 运输车辆路径优化第7章物流系统仿真7.1 物流系统仿真概述7.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7.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输出数据分析7.4 物流系统仿真在集装箱港口中的应用第8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8.1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8.2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8.3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8.4 评价指标综合法8.5 模糊综合评价8.6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案例第9章物流系统决策9.1 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内容9.2 第三方物流决策9.3 风险型物流决策9.4 不确定型物流决策9.5 库存控制与决策9.6 物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现代物流学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物流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物流系统,因而,系统性是现代物流学最基本的特性;尤其是在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效益悖反现象。
物流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工程是指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
理的工程化过程。
物流系统工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需求分析和规划:通过调研和分析用户的需求,确定物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进行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结
构和布局。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
同时,还需考虑系统
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
3.系统实施: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开展软硬件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人员进行培训和系统测试。
4.系统运维和管理:针对物流系统的具体运营情况,进行系统的维护、升级和优化工作。
同时,还需进行数据分析,提供管理决策的支持。
5.系统评估和改进:定期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估,比较评估结果与设计要求的差距,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物流系统工程的目标是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成本和资源的浪费,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
物流系统工程物流系统工程是指在物流活动中,设计、规划和管理物流网络以及相关设备和流程的一种工程方法。
通过物流系统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供应链的优化与协调。
下面将对物流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物流系统工程的概述物流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方法,主要包括物流网络设计、设备选择、流程优化、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物流网络进行建模分析,结合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优化,达到提高物流效率的目的。
二、物流网络设计物流网络设计是物流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物流供应链的整体分析,确定合理的物流节点布局,以及各节点之间的运输路径和配送模式。
该部分涉及到对物流需求、运输成本、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权衡和考虑。
三、设备选择与配置在物流系统工程中,设备的选择与配置是关键环节之一。
根据不同的物流环节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仓储设备和搬运设备等。
同时,还需考虑设备的容量、效率和成本等因素,确保设备的运行能够满足物流系统的需求。
四、流程优化流程优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物流活动流程的分析和改进,消除冗余环节、减少等待时间、优化作业流程等,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运行。
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物流调度、跟踪监控等环节,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协调性和响应能力。
五、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是物流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业务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为物流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物流运作的跟踪与监控,提高物流的可视化和透明度。
六、物流系统工程的应用案例物流系统工程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以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工程为例进行介绍。
该企业通过对物流网络的优化设计,实现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同时,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流程的优化,实现了物流活动的高效运作和及时反馈。
总结:物流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方法,通过对物流网络的设计、设备的选择与配置、流程的优化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运作和供应链的优化与协调。
结合系统工程应用领域,说明系统工程在你所学专业领域的可能应用及其前景。
一、系统工程及物流系统工程的定义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者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地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物流系统工程是以供应链和社会经济系统结构优化及高效运营为基础,研究企业物流系统、社会物流系统及集成系统战略、规划、优化、控制、管理等,强调以物流为核心,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价值流一体化。
物流系统工程(Logistics System Engineering) 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优方案,以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
物流系统工程主要运用工业工程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从整体上对物流进行分析、设计、优化和控制。
二、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1、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对于宏观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物流设施布局网络的最优化处理。
对于微观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工厂、车间内部的设计与平面布置、设备的布局。
2、企业内部物流运输与储存的控制和管理当企业内部物流网络布局形成时,就必须采用物流管理手段,优化和控制物流流程,主要包括运输、搬运和储存,使企业内部物流实现低成本、快速度、准确无误的作业过程,达到规划阶段所设定的目标。
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生产批量最优化的研究;工位储备与仓库储存的研究;在制品的管理;搬运车辆的计划与组织方法;信息流的组织方法,信息流对物流的作用问题等。
3、运输与搬运设备、容器与包装的设计和管理通过改进搬运设备,改进流动器具来提高物流效益、产品质量等;如社会物流中的集装箱、罐、散料包装,工厂企业中的工位器具、料箱、料架以及搬运设备的选择与管理等。
《物流系统工程》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物流系统工程》习题及参考答案王长琼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系统基本原理 (1)第二章系统工程基础 (3)第三章物流系统概述 (6)第四章物流系统分析 (9)第五章物流系统建模 (11)第六章物流系统需求预测 (14)第七章物流系统规划 (18)第八章运输及配送路线的优化 (21)第九章物流系统仿真 (28)第十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 (33)第十一章物流系统决策 (35)第一章系统基本原理1.如何理解系统的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和适应性?答:(1)集合就是将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集合。
系统的集合性表明,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互相区别的要素所组成的。
(2)系统的整体性可以直观地理解为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对外联系的单元,系统内部的各组成要素只有在整体中才具有意义。
系统的整体性说明,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组合方式,各要素之间必须相互统一、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系统,才能发挥系统特有的功能;且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各组成要素的功能总和。
(3)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用来说明这些要素之间的特定关系。
相关性可用来描述系统整体性的原因,是系统整体性的根据。
(4)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总体,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子系统还可进一步分解为更低一级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这就是系统的层次特性。
(5)系统的目的性是指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和一定的功能。
(6)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说明,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因此,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起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变化。
系统必须通过内部结构的调整,使系统具备新的功能,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系统的三个基本属性是什么?答:第一,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整体。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基本的部分,没有要素就无法构成系统,单个要素也无法构成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的含义 (⼆)系统的特点 1.系统的集合性 2.系统的相关性 3.系统的⽬的性和可控制性 4.系统的层次性 5.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物流系统就是这样⼀个系统。
(三)系统的思想 所谓系统的思想是体现系统整体和相互联系性的思想。
⼆、系统⼯程概述 (⼀)系统⼯程的概念 (⼆)系统⼯程的重要特点 1.整体的观点 2.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 3.协调配合的观点 4.适应环境的观点 5.⼈是系统的主体的观点 (三)系统⼯程的⼀般⼯作程序 1.确定⽬标 2.收集资料 3.建⽴模型 4.优化分析 5.分析评价 6.系统实施 第⼆节物流系统概述 ⼀、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定的时间和空间⾥,由所需位移的物资与包装设备、搬运装卸机械、运输⼯具、仓储设施、⼈员和通讯联系等若⼲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产顺利进⾏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的经济效益。
(⼀)物流系统的构成 1.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2.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持系统 3、物流系统的输⼊、转换和输出 如果将物流系统舍其表象,抽出本质,我们会发现物流系统的结构由三个因素构成,即⽅式(Mode)、结点(Node)和连线(Link)。
(⼆)物流系统的⼦系统 1. 物流系统⾃⾝运动过程分 (1)⽣产供应物流⼦系统 (2)⽣产物流⼦系统 (3)销售物流⼦系统 (4)回收物流⼦系统 (5)返品物流⼦系统 (6)废旧物资物流⼦系统 2.按物流系统功能结构分 (1)物资的包装系统; (2)物资的装卸系统; (3)物资的运输系统; (4)物资的储存系统; (5)物资的流通加⼯系统, (6)物资配送系统; (7)物资的回收复⽤系统; (8)物资的情报系统; (9)物流的管理系统等。
3.按物流活动的辐射范围分 (1)农村物流 (2)城市物流 (3)区域物流 (4)国民经济物流 (5)国际物流 4、物流组成要素分 (1)流动要素 (2)资源要素 (3)络要素 ⼆、物流系统的特征 物流系统是⼀个复杂的、庞⼤的系统。
系统⼯程复习题及答案《系统⼯程》复习题及答案第⼀章⼀、名词解释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法处理⼤型复杂系统的问题,⽆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的看成是⼀类⼯程实践,统称为系统⼯程。
3.⾃然系统:⾃然系统主要指由⾃然物(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等)所⾃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造系统:⼈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标,通过⼈的主观努⼒所建成的系统,如⽣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物、机械和⼈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判断正误1.管理系统是⼀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 T )2.⼤型⼯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规模复杂系统。
( F )3.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 F )4.层次结构和输⼊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式。
( T)三、简答1.为什么说系统⼯程时⼀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系统⼯程是以研究⼤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法、策略和⼿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们的⽣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法和电⼦计算机等技术⼯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物⼒的潜⼒,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程在⾃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座沟通的桥梁。
现代数学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的定量法、模型法、模拟实验法和优化法。
02物流和物流系统2.1 物资的生产与流通一.什么是物资(一)物资的概念所谓物资,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且能满足人们生产与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 包含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能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 生活资料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可见,物资与物质两个词,尽管只一字之差,确是完全不一致的意思. 物资不等于物质,二者的差别在于,物资是对人们有用的物质, 对人们无用的物质资料是物质而不是物资.(二)物资的特征物资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物质性.即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料,是看得见模得着的;效用性.即它们都是对人们有某种有用性,或者者对人们生产有用, 或者者对人们的生活有用。
(三)物资的物质实体物资在社会中的存在实体,包含物质实体与社会实体。
物质实体是物资的客观存在实体,存在一定的形状与性质,因而有某种使用价值. 也就是说,物质实体是物资使用价值的载体.社会实体是物资的所有权,物资在社会中具有的价值.也就是说, 社会实体是物资价值的载体。
(四)物资的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以上所说的物资概念是广义的物资概念。
在我国还流行着一种物资概念.这种物资概念是特指生产资料, 专门把生产资料叫做物资.这是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对生产资料实行计划分配,而生活资料则实行市场自由流通,二者实行不一致的流通方式.这样长期养成的习惯,就把生产资料叫物资,而把生活资料叫商品.为了照顾这种实际情况,我们把这种物资概念叫狭义的物资概念,而把上面所说的物资概念叫广义的物资概念.这样,广义的物资概念是既包含生产资料,也包含生活资料. 而狭义的物资概念是专指生产资料.本书的物资概念是取广义的。
(五)物资的分类物资按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能够分成下列几类:作为劳动手段,包含生产工具,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器材等。
作为劳动对象,包含:自然物:如未开发的矿山,原始森林等;原料: 通常指采掘业与农业产品,如矿石,石油,原木,粮食等;材料: 指通过加工了的原料与材料.根据其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又分为要紧材料 (构成产品主体)与辅助材料( 如劳动消耗品,照明,取暖, 脚手架等劳动条件用品及染料涂料等产品辅助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