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42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详解第一章:数的认识1.1 自然数1.1.1 认识自然数- 学习0到100的数字读写- 理解自然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1.1.2 数的组成- 掌握10以内的数的组成,如3=2+1,4=2+2- 学习10到20的数的组成,如17=10+71.2 加法和减法1.2.1 加法- 学习加法的概念和符号(+,和)- 掌握10以内的加法运算,如2+3=5- 练习20以内的加法运算1.2.2 减法- 学习减法的概念和符号(-,差)- 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如7-4=3- 练习20以内的减法运算1.3 认识人民币- 学习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如1元=10角,1角=10分- 练习人民币的计算,如购买物品找零第二章:几何图形2.1 平面图形2.1.1 认识圆形- 学习圆形的特征,如圆心、半径- 练习画圆形2.1.2 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如四个角、四条边- 练习画正方形和长方形2.2 立体图形2.2.1 认识立方体- 学习立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十二条边- 练习画立方体2.2.2 认识圆柱体- 学习圆柱体的特征,如两个底面、一条高- 练习画圆柱体第三章:量的计量3.1 长度- 学习长度的单位:米、厘米、毫米- 掌握长度的换算,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练习长度的计算,如测量物品长度3.2 面积- 学习面积的概念和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 掌握面积的计算,如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练习面积的计算,如计算物品占地面积3.3 重量- 学习重量的单位:克、千克- 掌握重量的换算,如1千克=1000克- 练习重量的计算,如称量物品重量第四章:数学应用4.1 购物- 学习购物时找零的计算- 练习购物时计算总价和找零金额4.2 时间- 学习时间的单位:时、分、秒- 掌握时间的计算,如1时=60分,1分=60秒- 练习时间的计算,如计算经过时间4.3 生活常识- 学习通过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计算人数、计算物品数量等以上就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详解,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件详解一、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数学的世界!在这个充满奇妙和智慧的世界里,我们将一起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全册内容。
通过这个课程,你们将掌握各种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测量、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知识点概述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加与减、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图形、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和数学广角。
每个知识点都设计了相应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知识点详细解析1、加与减: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加与减的概念,学习加法与减法的实际应用。
例如,可以用加法来计算总和,用减法来计算剩余。
2、长度单位:学习使用厘米和米作为长度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你们将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习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笔算和口算的方法。
通过大量的练习,你们将能够进行100以内的加减运算。
4、认识图形:学习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这将帮助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识别和应用各种图形。
5、有余数的除法:学习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
例如,在分糖果或分物品时,经常会遇到剩余的情况,这时就需要用到有余数的除法。
6、混合运算:学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何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运算,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这将帮助你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7、数学广角:通过有趣的问题和活动,让你们了解排列、组合、推理和逻辑思考的数学方法。
这将有助于开发你们的逻辑思维,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四、学习方法建议1、动手实践: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你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独立思考:数学也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优秀15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
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教师: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帮助长颈鹿解决了问题。
如果有48只小鸟,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教师板书:48÷6=8(间)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
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二、问题探究1. 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 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
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
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三、课堂小结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篇二新课标人教板二年级下册第122页第一三、14题,练习二十四第11~14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一、解决问题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1 桌上有18个苹果,小明吃了3个,妈妈又吃了2个,现在桌上还剩多少个苹果?方法一:方法二:分步计算:18-3=15(个)分步计算:3+2=5(个)15-2=13(个)18-5=13(个)综合算式:18-3-2=13(个)综合算式:18-(3+2)=13(个)练习:小明、小刚和小红每人都做了5朵红花,小聪做了7多红花,他们四个人一共做了多少朵红花?爸爸妈妈和小明一共吃了15个李子,爸爸妈妈每个人吃了4个李子,那么小明吃了几个李子?2、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比如:18-3-2= 18-(3+2)练习:加括号:27-11-7= 78-20-28=去括号:33-(5+6)= 55-(5+10)=3、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4、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5、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35+56=91 73-31=4291-28=63 42-18=24综合算式:35+56-28=63 综合算式:73-31-18=2415+26=41 67-31=3691-41=50 18+36=54综合算式:91-(15+26)=50 综合算式:18+(67-31)=54 6×7=42 8×9=7278-42=36 92-72=20 综合算式:78-6×7=36 综合算式:92-8×9=20练习:33+15=48 61-11=5048-11=37 50+18=68综合算式:综合算式:21+20=41 3×7=2183-41=42 73-21=52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歌:收集信息不遗漏计算方法弄清楚分步综合自己选方法多样才灵活仔细计算别搞错检查过后要答题二、表内除法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二年级的数学下册全课程一、数据收集整理。
1. 简单的统计表。
- 学习内容: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如举手、投票等。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 例如: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通过让同学们举手的方式,记录每种颜色的人数,然后填写到简单的统计表中。
像这样:颜色人数。
红色10。
蓝色8。
绿色6。
- 重点:学会正确收集数据的方法,准确填写统计表。
- 难点:理解数据的意义,能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 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统计。
- 学习内容: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统计。
比如对同学们进行分类统计,可以按照性别分,也可以按照是否戴眼镜分等。
- 例如:统计班级同学的情况。
按性别分,男生有20人,女生有18人;按是否戴眼镜分,戴眼镜的有5人,不戴眼镜的有33人。
- 重点:掌握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能准确统计各类别的数量。
- 难点:体会不同标准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二、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 学习内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例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
- 重点: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等活动,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 难点:判断是否是平均分的情况。
2. 除法的初步认识。
- 学习内容:- 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例如把10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写成除法算式是10÷5 = 2,表示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
-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10÷5 = 2中,10是被除数,5是除数,2是商。
- 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3. 用2 - 6的乘法口诀求商。
- 学习内容:- 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例如计算12÷3,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3 = 4。
- 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如有18个桃子,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用18÷6 = 3(个)来解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表内除法(2)本节课教材安排的内容是把前面所研究的除法算式整理成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整理复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且这一节课又是后面研究较复杂的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根据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整理过程,体验整理、归纳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有序思维能力。
3.创新素养目标:培养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惯。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联合二年级学生阐发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强的特点,我主要选定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将全部教学过程安排在以下三大活动中。
活动1:激起兴趣,引导探究;活动2:观察分析,拓展应用;活动3:课后实践,延伸兴趣。
上面我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整堂课以很多的除法算式要参加家族会议的情境导入新课。
由于算式太多,会议现场乱糟糟的,怎样才能有秩序地入座呢?这一拟人化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整理这些算式的欲望。
接下来,师生共同交流,归纳出按商相同、除数相同、被除数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进而学生4人一组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最后展示整理的结果。
估计这三种方法都会有学生选择。
为了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在展示时,我特意选择两张都是按商相同进行排列的除法表格,其中一张既按商相同进行了排列,还将除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了排列;另外一张表格中的除数在每一列中都是无序排列。
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体验到既要按商相同进行排列,还可以在每一列中将除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最后引导学生对整理的方法进行优化。
通过操作,学生不难发现按商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简便。
这一活动安排为4个小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经历自主整理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讲义第一章:数一数,比一比1.1 数数学习目标- 能正确的数数,理解数的顺序。
- 能用数词描述物体的排列顺序。
重点内容- 从1数到100,认识数词。
- 理解数的顺序,能倒着数。
教学方法- 实物教学:利用小棒、石头等实物进行数数练习。
- 图片教学:利用图片,让学生按照顺序数数。
1.2 比一比学习目标- 能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
- 能用“多”,“少”,“一样多”等词语描述比较结果。
重点内容- 认识多少,长短,高矮。
- 能进行简单的比较,并用词语描述比较结果。
教学方法- 实物教学:利用小棒,铅笔等物品进行比较练习。
- 游戏教学:通过“谁的多,谁的长”等游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
第二章:算一算,看一看2.1 加法学习目标- 理解加法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 能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内容- 认识加号,理解加法的概念。
- 掌握基本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实物教学:利用小棒,石头等进行加法计算练习。
- 图片教学: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2.2 减法学习目标- 理解减法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 能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内容- 认识减号,理解减法的概念。
- 掌握基本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实物教学:利用小棒,石头等进行减法计算练习。
- 图片教学: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
第三章:认识时间3.1 时钟学习目标- 认识时钟,能正确读取时钟上的时间。
- 能理解时间的概念,进行时间推算。
重点内容- 认识时钟的数字,指针。
- 能读取整点时间,进行时间推算。
教学方法- 实物教学:利用时钟模型,让学生认识时钟的构成。
- 图片教学: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
3.2 计时器学习目标- 认识计时器,能正确使用计时器。
- 能利用计时器进行时间推算。
重点内容- 认识计时器的构成,理解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 能正确使用计时器,进行时间推算。
教学方法- 实物教学:利用计时器,让学生认识计时器的构成。
第一单元除法➢知识点梳理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把一个数量按每几个分一份,求能分成几份?(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总数÷每份数=份数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3=4 读作:12除以3等于4.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基础讲练1.20朵,每()朵一份,分成了()份;20朵,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朵。
【本题考查:平均分】【答案】4朵,5份;5份;4朵。
2. 看图写算式。
(每题3分,共6分)【本题考查:认识除法】【答案】15÷3=5个3.18根筷子可以分给()人吃饭;【答案】1、可以分给9个人吃饭;4.15个苹果可以分给()个小朋友;【答案】2、可以分给3或5或15或1个人;5.12本练习本可以奖给()个同学。
【答案】3、可以分给1或2或3或4或6或12个人。
6. 填空。
【本题考查:平均分】【答案】4;27、8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8、12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9、.(1)每堆苹果2个,( )堆苹果一共有( )个。
(2)( )个苹果,每( )个一堆,分成了( )堆。
(3)( )个苹果,平均分成了( )堆,每堆( )个。
③6 3 18÷6=310、判断。
(1)20人扔沙包,4人一组,可以分5组。
()(2)在计数器上,十位上的珠子颗数是4,个位上珠子颗数是2。
个位上珠子颗数是十位上的2倍。
()(3)杯子4元一个,书包24元一个,书包的价钱是杯子的5倍。
()11.看图列算式。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1)14÷3=()(堆)……()(个)(2)14÷4=()(堆)……()(个)(3)14÷5=()(堆)……()(个)(4)14÷6=()(堆)……()(个➢综合训练一、填空题。
(每题4分,共20分)1、有40个桃子,每盘放6个,可以放( )盘,还剩( )个。
2、有27筐水果,每车装5筐,至少需要装( )车。
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要比( )小。
4、在□÷△=6……5中,△里最小是( )。
这时,□里应该是( )。
5、有17朵花,每个花瓶插5朵,能插( )瓶,还剩( ) 朵;如果平均插在4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插( )朵,还剩( )朵。
二、判断题。
对的在()里划上“√”,错的划上“×”。
(每题1分,共5分)1、从30里面连续减4个7后,还剩下2。
()2、在( )÷5=3……1中,被除数等于15。
()3、□÷5=△······☆,☆可以是小于5的数。
( )4、运24台电脑,每次最多能运5台,全部运完至少要运5次。
()5、在□÷□=8……6,除数一定比6大。
()三、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每题1分,共5分)1、下面各题中,没有余数的算式是()。
A 45÷8B 45÷5C 33÷6D 50÷72、下面各题中,有余数的算式是()。
A 72÷9B 25÷5C 35÷8D 56÷7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
A 与除数相等B 比除数小C 比除数大4、□×6<50,□里最大能填()。
A 6B 7C 8D 95、把18只用橡皮泥捏成的小兔平均装在若干个盒子里,(每盒至少装2只),装2盒以上并且没有剩余),可以有()种装法。
A 2B 3C 4D 5四、按要求做题。
(每题6分,共12分)1、与相应的余数连接。
21÷4 39÷958÷7 余数为1 23÷741÷5 余数为2 46÷927÷5 余数为3 21÷643÷8 74÷833÷6 26÷5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16÷3 =()……() 21÷4 =()……()22÷5 =()……() 39÷6 =()……()37÷7 =()……() 70÷9 =()……()五、按要求填空。
(共8分)1、()里最大能填几?(每题1分,共4分)8×()<50 7×()<45()×9<20 ()×5<475、根据乘法算式,填写除法算式。
(每题1分,共4分)5 × 7 = 356 × 8= 4835÷÷35÷÷六、计算题。
(共20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0.5分。
共4分)7×3= 6×4= 15÷5= 27÷9=6×7= 36÷4= 5×8= 28÷4=2、找朋友。
(连线) (共4分)72÷8 24÷6 63÷9 35÷74 75 93、竖式计算。
(每题2分,共12分)32÷8 45÷9 72÷835÷8 45÷7 30÷4七、解决问题。
(每题6分,共30分)1、王阿姨拿来20个橘子,每个小朋友分6个,王阿姨把橘子分给了几个小朋友?还剩几个?(用两种方法计算)(1))……(2))答:把橘子分给了________个小朋友,还剩________个。
2、有25个面包,平均装在4个袋子里,每袋装几个?还剩几个?3、二年级(1)班图书角有25本图书,平均分给8个组,每组分几本?还剩几本?4、有27根小棒,你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剩下的小棒还可以摆一个什么图形?5、有28名同学去郊游。
(列出两种方案)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知识梳理1、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2、不同级运算:,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3、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 ),×(-),( + )÷,(-)÷。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基础讲练1.计算(1)9×8+12 (2)20+24×2(3)72÷8+30 (4)(4)56-8×32.计算(1)(48-39)×8 (2)9×7+24(3)48+81÷9 (4)94-7×93、菜站上午进10筐西红柿,一共运进多少筐西红柿?卖出11筐后,还剩多少筐?4、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综合训练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都要先算(),再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或只有(),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再算()。
4、甲数比乙数少15,乙数是30,甲数是()。
5、85减去13的差是再除以9,列综合式:()。
6、一本故事书有40页,看了8页后,剩下的4天看完,要求平均每天看几页,必须先算出(),列综合算式:( )。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8分)1、63÷9+27应该先算63÷9。
()2、9×4+6=90 ()3、要使6×(+5)=48,里应该填3。
()4、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除数一定要比余数大。
()三、计算大比拼:(共32分)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每小题1分,共12分)4×6= 20-3= 72-12= 9×4= 12-6×2= 50÷8=5×7= 40÷8= 33÷8= 28÷6= 7+5×6= 100-5×9=2、竖式计算。
(每小题2分,共8分)100-46= 63+27= 65÷7= 58÷9=3、脱式计算。
(每小题3分,共12分)38-18÷2 44+6×3 64-15+28 72÷(43-34)四、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每小题4分,共16分)4×8÷4 75-18+36=4×2 =75-54=8 () =21 ()26+2×8 14+28÷7=2×8 =42÷7=16 () =6 ()五、解决问题。
(共34分)1、光华路小学买了1个排球和4个铅球,共用去42元。
如果一个排球18元,那么每个铅球多少元?(列综合算式)(5分)2、生产小组上午接到38件生产任务,下午接到34件,把这些任务平均分给8个小组,每个小组生产多少件?每个小组有3人,平均每个人分几件?(7分)3、一本故事书85页,小明每天看6页,看了9天,小明一共看了多少页?这本书还剩多少页?(6分)4、学校买了40盆菊花,放在6个教室,平均每个教室放6盆,剩下的放在办公室里,办公室里放多少盆菊花?(5分)5、修路队修一段长60米的公路,前3天已修了42米,剩下的要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5分)6、小明:我买3支钢笔用了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