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5 圆第1课时 圆的面积 (2)
- 格式:doc
- 大小:589.50 KB
- 文档页数:1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面积第1课时圆面积的意义和计算公式西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要学习圆的面积。
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引入圆的面积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给出一些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我会逐步引导学生解题,让他们能够独立地解决类似的问题。
我还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配合图示来说明圆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圆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和解题思路,以便学生能够自我检查和复习。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我会鼓励学生思考圆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圆形物品的面积等。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圆面积的性质和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意义和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要学习圆的面积。
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引入圆的面积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这个环节是重点,因为理解圆面积的概念是学习圆面积计算的基础。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给出一些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我会逐步引导学生解题,让他们能够独立地解决类似的问题。
这个环节是难点,因为学生需要将抽象的计算公式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我还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环节是重点,因为通过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圆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和解题思路,以便学生能够自我检查和复习。
【导语】圆是⼩学阶段最后的⼀个平⾯图形,学⽣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还是研究问题的⽅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次飞跃。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内容: 圆的⾯积。
教学⽬标: 1. 通过操作,引导学⽣推导出圆⾯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公式解答⼀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激发学⽣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发展学⽣的空间观念。
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积。
教学难点: 圆⾯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掌握了⾯积的含义及长⽅形、正⽅形等平⾯图形⾯积的计算⽅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遵循学⽣的认识规律,重视学⽣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的⽣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法指导: 教学本课时,重点引导学⽣提出将圆割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组织学⽣动⼿操作,让学⽣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从⽽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并发展学⽣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
学具准备: 把圆⽚分成⼗六等分,并按课本图所⽰,剪拼并贴成近似长⽅形。
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导⼊新课 1. 前⾯我们学习了圆、圆的周长。
如果圆的半径⽤r表⽰,周长怎样表⽰?(2πr)周长的⼀半怎样表⽰?(πr) 2. 课件:出⽰⼀块圆形的桌布。
如果要给这块桌布的边缝上花边,是求什么?(圆形桌布的周长) 3.件:出⽰⼀块圆形的镜框。
如果要镜框配⼀块玻璃,⾄少需要多⼤?是求什么?(圆的⾯积)谁能指出这个圆的⾯积?谁能概括⼀下什么是圆的⾯积?请同学们⽤⼿摸出学具圆的⾯积。
提问:如果圆的半径是2分⽶,你能猜猜这块玻璃到底有多⼤?(同学们纷纷地猜测,有的学⽣可能说这个圆⾯⼩于所在的正⽅形⾯积) 这块圆形玻璃有多⼤,就是要求圆形的⾯积,这节课我们⼀起来研究怎样计算圆的⾯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3.圆的面积(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3.圆的面积(第2课时)》主要介绍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面积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基础知识,如圆的周长等。
因此,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难点: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实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圆的模型、计算器等。
2.教学素材:教材、PPT、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呢?”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发对新知识的思考。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公式的推导过程。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圆的面积计算的例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例如,给出一个圆的半径为5cm,让学生计算这个圆的面积。
教学设计圆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思路,增强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通过求圆的周长和面积过渡到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和学生共同探讨出解决此类题目的总的思路。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圆到半圆的变化过程,通过求圆和阴影部分周长和面积的类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晰概念,总结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重点难点1、充分理解圆的周长与面积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正确区分圆的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并能加以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大家看,丰收的果实已经挂上枝头,同学们学过“圆”这个单元以后也一定有许多自己的收获,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于“圆”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出示“知识树”,复习本单元知识点,过渡:学会了这么多知识,同学们一定很开心,下面我们一起带上愉悦的心情踏上今天的学习之旅。
引出课题“圆的周长和面积”二、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
(1)重点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
过渡:同学们每天都能按时来上学,可离不开小闹钟的帮忙,请看这里,出示“钟表”。
(2)师:分钟长3厘米,问:A、分针的针尖走一圈要走多少厘米?B、分针走一圈扫过多大的面积?分别在求什么?(3)学生试算,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数学课要重视知识点的梳理,通过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进一步明晰概念,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最本真、最朴实的部分作为搭建数学学习高塔的最坚实的塔基)三、适当变式,提升能力。
过渡:学校墙角边有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如图:(1)出示花坛,问:A、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学生说说解法)B、如果在花坛四周装上栅栏,需要多少米的栅栏?求什么?(半圆的周长)动画演示。
(2)师:求栅栏的长度,主要看围成栅栏的所有线的总长。
(3)男生做A题,女生做B题。
请学生代表上黑板板书,集体订正。
(4)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请看这有一个零件,(出示零件)师:你能算出这个零件的周长和面积吗?(同桌讨论)(5)总结:零件的周长指围成零件的所有线的总长(包括大圆的半圈,小圆的半圈和两个环宽)随学生讲解课件显示以上结论。
第4课时圆的面积(二)◆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0~53页。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因此在本节课中应注重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的情景使之对知识的进一步升华。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掌握已知直径求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并灵活的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正确并灵活的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圆规,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国庆长假期间,你们出去游玩了吗?把你认为最漂亮的地方给大家说一说吧。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去的地方真多,下面我带着你们去一个地方。
(多媒体出示本市市区休闲广场景象)生:广场上喷泉真漂亮!师:如果知道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你能算出喷水池面积有多大吗?学生回答,在练习本上书写解答过程。
3.14×52=3.14×25=78.5(平方米)答:喷水池的面积是78.5平方米。
师:你们运用的公式是什么?生: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
(板书:S=πr2)师: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紧紧抓住新知的生长点展开教学,并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50页草坪面积问题。
(课件出示)某公司要在办公大楼前建一个圆形草坪。
算一算:需要多少平方米草皮?(得数保留整数)师:谁能说一说该怎么计算?生:要先计算出草坪的半径是多少米。
师: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指名板书:3.14×(211)2 =3.14×30.25≈95(平方米)答:大约需要95平方米草皮。
3.圆的面积第1课时圆的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P67~68例1及“做一做”第1题,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五”中第2题。
【教学目标】1.经历操作、观察、验证、讨论和归纳等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能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感悟极限和模型思想,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圆规,剪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大家看,一匹马被拴在木桩上。
马在它活动的最大范围内走一圈。
(出示课件)师:那马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呢?师:马在它活动的最大范围内走一圈的长指的是图中的哪一部分?马最多能吃到的草的部分是圆的什么?【设计意图】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主要是借助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初步感受面积的意义。
2.明确圆面积的含义,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正方形的面积=边×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的面积吗?引导学生表述: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圆,哪个圆的面积大一些?为什么?(出示课件)师:同学们都认为圆的面积大小与它的半径有关,那么圆的面积和半径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二、合作探究,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1.讨论并提出圆的面积的研究方法。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的吗?师:研究圆的面积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方法呢?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圆的面积(2)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在准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圆的面积(2)时,我考虑了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圆的面积,深入理解圆的面积公式,并通过实际例题来应用和巩固这一知识。
二、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注意到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分割和近似来计算圆的面积。
这一部分将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并通过详细的讲解和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多媒体课件和圆的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
学具包括纸张、剪刀和直尺,用于学生自己进行分割和近似计算圆的面积的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课题。
我会展示一个圆形蛋糕,并提出问题:如何计算这个蛋糕的面积?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尝试给出答案。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圆的面积公式和推导过程清晰地展示在黑板上,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复习和回顾。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圆的面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题目将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以考察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掌握程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准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圆的面积(2)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有几个关键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是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
我选择了教材中关于圆的面积的章节,并详细规划了教学内容。
爽爽文库汇编之
3.圆的面积
第1课时圆的面积
m2的草。
五、课堂
总结,拓展延伸。
(2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六、教学板书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猜测、操作、验证、讨论、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圆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圆的认识。
同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地应用“转化”思想,将圆转化成学过的直线图形来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 识 技 能 (72分)
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8分)
1.修一条长9km 的公路,如果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 ),平均每天修( )km 。
2.( )的35是27;60kg 是( )kg 的45;300t 比( )t 少1
6。
3.( )没有倒数;( )的倒数是它本身;1.5的倒数是( )。
4.( )∶7=37=9÷( )=35
( )
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
如果两队合做,( )天就能完成工程的13。
6.下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是( )。
7.在 里填上“>”“<”或“=”。
8.如果路路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上,距离是300m ,那么学校在路路家( )偏( )( )°方向m 处。
9.某县今年出生的男、女婴人数比是5∶4,男婴的出生人数是女婴的( )( ),女婴的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 )( )。
已知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女婴比男婴少820人,那么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婴儿一共有( )名。
10.有一根长67m 的绳子,第一次截下它的1
3
,还剩m ;第二次又截下
1
3
m,最后还剩下()m。
1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同学多收
集了2
11
,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少收集了
1
16。
六年级同学收集了
个易拉罐,四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
二、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
2.25g食盐溶解到100g水里,食盐占盐水的1
4。
()
3.甲数比乙数多1
4
,则乙数比甲数少
1
5。
()
4.4
5
m∶2cm化简后是40∶1。
()
5.羽毛球队的人数增加1
5
后,再减少
1
5
,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相
等。
()
三、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把甲看作单位“1”的是()。
A.乙的3
5
等于甲 B.甲的
2
5
等于乙 C.甲是乙的
3
7
2.一条公路,甲走了全长的1
3
,再走6km到达公路的中点,这条公路
长()km。
A.9
B.18
C.36
3.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40°方向飞行1500km,原路返回时这架飞机要向()方向飞行1500km。
A.南偏西40°
B.东偏南40°
C.北偏西40°
4.一辆汽车1
3
小时行驶30km。
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
3
5
小时能行驶
()km。
A.54
B.90
C.150
5.甲、乙、丙三人赛跑,甲比乙快1
3
,乙比丙慢
1
3
,甲、乙、丙的速
度比是()。
A.4∶1∶4
B.5∶4∶3
C.15∶12∶16
四、我会算。
(共26分)
1.直接写得数。
(4分)
2.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4分)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分)
4.解方程。
(6分)
五、我会做。
(共8分)
1.根据下图填一填:小玲从家出发往()偏()()°方向走600m到达书店,再往()偏()45°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小明从公园出发,往()偏()()°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5分)
2.博物馆在书店西偏北30°方向400m处,请在图中画出博物馆的
生活应用(28分)
六、解决问题。
(共28分)
1.看图列式计算。
(6分)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度数之比是1∶2,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5分)
3.首阳水果店运进的香梨比苹果少8筐,运进的香梨筐数是苹果的5。
首阳水果店运进香梨和苹果各多少筐?(6分)
7
4.一款电视机原来每台售价3800元,第一次降价1
5
后,第二次在第
一次降价的基础上又降价1
5。
现在该款电视机每台的售价是多少元?
(5分)
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5天可完成,乙队单独做4天可完成。
甲队工作1天后乙队才开始工作,甲、乙两队合做还需要多少天完成?(6分)
甲、乙两人各走了一段路,甲走的路程比乙少1
3
,乙用的时间比
甲多1
8。
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多少?(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