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母婴同室混合喂养和纯母乳喂养的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有讲究,妈妈一定要了解母乳不足或或母亲不适合哺乳的就应该采用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人工喂养除不完全具备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外,还有其他的缺点,,如婴儿由于吸允橡胶奶嘴,其口腔运动截然不同于母乳喂养,如再次母乳喂养时,宝宝会发生乳头错觉,有拒奶、烦躁等现象,造成母乳喂养的困难,这在混合喂养的婴儿身上表现得很明显。
因此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时,除要在喂养的食品上讲究营养成分适合婴儿发育所需,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婴儿混合喂养,每次应该先吃母乳,约10分钟后再加喂其他的代乳品。
母乳和其他奶类要间隔喂,成交替喂。
一天应该只喂1~2次其他奶类或代乳品,其余全部喂母乳。
2、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都必须做好奶具的消毒。
3、配奶时要注意卫生,要先把手洗干净。
消过毒的奶,要用漏斗分装在瓶内,用消毒巾盖好,最好放在10℃以下的地方保存,吃时用开水温热即可。
4、喂奶时温度要合适,喂前需要将奶滴在手背上试试温度,以不感到烫也不感到凉为最好。
5、奶嘴孔的大小要合适,在奶嘴上扎上1~2个孔,以孩子在10~15吃完为宜。
喂奶时要注意将奶汁充满奶嘴,以免孩子吸入空气造成溢奶。
6、每次喂奶要适量。
一般认为孩子要吃多少就是宝宝的需要量。
一天总乳量计算为:新生儿一日乳量约等于体重的1/5;2~4个月为1/6;6个月为七分之一;7~12个月为八分之一。
喂养新生儿要用2:1的奶喝水,2~4周要用3:1的奶和水,1个月后可以喂4:1的奶和水或全奶。
7、奶粉的调配,按重量1:8配,即1份奶粉8份水,这样相当于全奶。
8、要注意婴儿大小便的情况,糖少、蛋白质多,大便干燥,尿量少而发黄;糖多则大便有泡沫或酸味。
了解大小便的情况,有利于喂养的调配。
9、在补喂或喂牛奶、羊奶或其他代乳品以补充母乳不足的同时,还应及时添加辅食。
一般情况4~6个月的宝宝就可以逐渐添加辅食了。
新生儿混合喂养的正确方法
新生儿混合喂养是指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结合起来进行喂养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同时也给妈妈们一定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但是,混合喂养也需要注意一些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妈妈们要确保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比例是合适的。
根据宝宝的需求和妈妈的情况,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
比如,可以在白天的时候进行母乳喂养,晚上的时候给宝宝喝配方奶,这样能够保证宝宝在夜间能够有足够的饱腹感,从而有一个比较好的睡眠质量。
其次,妈妈们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健康和营养。
母乳喂养需要妈妈们有足够的营养和体力,所以在混合喂养的同时,妈妈们也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饮食和休息,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母乳分泌和体力来照顾宝宝。
最后,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和需求来调整混合喂养的比例和方式。
宝宝可能会有不同的对母乳和配方奶的需求,妈妈们要根据宝宝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呵护。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研究作者:杨会来源:《健康护理》2019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究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以及配方奶喂养三种不同的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到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11例早产儿(出生胎龄0.05),2、3、6月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6月后,观察组早产儿的 Hb与ALP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喂养方式;早产儿;体重;体格发育指标;生化指标近些年来,随着妇产科新生儿救治技术的不断提升,当前世界范围内早产儿的存活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有研究表明,我国早产儿的出生率在7%-9%左右,且呈现出逐渐上涨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采取哪一干扰措施来为早产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其身体发育,训临床医疗工作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院就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111例,纳入标准为:出生胎龄0.05)。
早产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已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研究方法观察组采用母乳喂养的方法,即在出生6个月内,全部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不给予其他食物和饮品。
对照组中采取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初始量结合早产儿体重指定,每天控制在5-50ml/kg,若患儿喂养耐受,可根据生命体征变化每天增加喂养10-20m/kg,直至足量喂养;随着患儿的体重增长变化,喂养量逐渐增加至160-180ml/kg;对于采取混合喂养的患儿,可根据母乳量适当降低配方奶比例,至患儿足量喂养即可。
1.3观察指标分别在两组早产儿出生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时间,记录其体质量、身高、头围等体格指数的数据,以及Hb和ALP等生化指标数据,并对两组早产儿的同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以SPSS 22.0软件作为工具对两组早产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全部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前言母乳喂养是婴儿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营养来源,也是我国卫生部门大力推广的婴幼儿喂养方式。
为了提高我自身在儿科母乳喂养方面的专业素养,近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儿科母乳喂养实训。
现将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母乳喂养的理论知识实训期间,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包括母乳的营养成分、母乳的分泌机制、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的技巧等。
通过学习,我对母乳喂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成长、降低婴幼儿疾病发生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母乳喂养的临床实践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儿科病房的母乳喂养指导工作,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专业、个性化的母乳喂养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1)评估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包括乳汁分泌量、婴儿吸吮情况等。
(2)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婴儿的含接姿势。
(3)针对产妇和婴儿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乳头疼痛、婴儿吸吮困难等。
(4)教授产妇如何保持乳房卫生,预防乳腺炎等疾病。
(5)解答产妇和家属关于母乳喂养的各种疑问,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3. 母乳喂养的个案分析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几个典型病例进行个案分析,深入了解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分析,我们掌握了以下要点:(1)早产儿母乳喂养: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产生并发症。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而言,不仅提供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职场妈妈母乳喂养:职场妈妈由于工作繁忙,可能面临乳汁分泌不足、无法按时哺乳等问题。
通过科学的方法,如定时吸乳、保持乳房卫生等,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3)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的对比:母乳喂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提高婴儿免疫力、降低婴幼儿疾病发生率等。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母亲患有严重疾病、婴儿过敏等,可考虑配方奶喂养。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训,我对儿科母乳喂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
混合喂养的好处与坏处混合喂养是在母乳分泌不足或因乳母工作关系等原因,不能按时哺乳时,用奶粉及其他代乳品采取的补救喂养措施,那具体混合喂养有什么好处与坏处呢?一、混合喂养的好处提升宝宝抵抗力当妈妈的乳汁分泌不够时,最好的喂养方式就是混合喂养,不仅能够让宝宝吃到一定量的母乳,配方奶粉或其他代乳品也能保障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如果宝宝每天能吃到数次母乳,对他的健康会有很多好处,比如提升抵抗力、建立良好的亲子感情等。
保持母乳分泌跟配方奶喂养相比,混合喂养可以保证妈妈的乳房能够按时接受宝宝的吸吮刺激,维持一定量的母乳分泌。
有的妈妈甚至能够在一段时间的混合喂养宝宝后,恢复纯母乳喂养。
所以,混合喂养时千万不能减少母乳量,要以母乳为主,配方奶为辅。
二、混合喂养的坏处营养成分含量和搭配不够母乳是宝宝最合适的食物,虽然牛奶、配方奶等都含有宝宝需要的营养成分,但是营养成分含量和搭配不比母乳好。
例如,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酪蛋白,脂肪颗粒也大,矿物质含量大,同时牛奶中的异体蛋白还有引起宝宝过敏反应。
喂养难度比母乳喂养大母乳喂养是个自然的过程,妈妈不需要整天去计算喂奶量以及喂养中的各种问题。
但是如果是进行混合喂养,需要考虑到给宝宝喝了母乳后还要食用多少其他的代乳品,如果喂养代乳品过少,宝宝会饿,如果喂养代乳品过多,会让宝宝营养过剩。
宝宝心理发育问题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会比较安静,夜间较少哭闹,并且母乳喂养的宝宝从长期的观察来说会更聪明。
这是因为在母乳喂养的时候,通过母子之间的皮肤接触、视觉接触等良好的刺激,加上母乳中含有促进宝宝神经精神发育等物质,对宝宝健康发育更好,这些都是混合喂养所缺少的。
耗费耗时问题如果妈妈只是单纯地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费用上主要考虑给妈妈的饮食费用,时间上也容易把握。
而选择混合喂养的时候,购买牛奶、配方奶粉等代乳品需要花钱,另外像购买奶具、能源和冷藏等也需要费用。
母乳喂养只要是宝宝有需要就可以进行,而混合喂养时,当宝宝要吃奶,就要赶快准备:取奶、热奶、装奶瓶、喂宝宝等。
新生儿如何混合喂养
营养可以说是母婴健康的基础和保证。
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以及母乳本身的营养补给来说,全方位的营养补充都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宝宝刚出生不久,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一般都需要由母乳提供,但是也会有很多妈妈或是自己本身体质不太好,或者为了减肥怕长胖而在怀孕期间有选择的性吃减肥餐造成营养不良就会会出现奶水不足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混合喂养,那么宝宝如何混合喂养呢?看看下面的方法吧
新生儿混合喂养原则一:不允许母乳牛奶一顿混合喂
让宝宝同时吃母乳与牛奶是不正确的。
亦因为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宝宝吸收不良,因为宝宝太小胃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是不可能同时消化吸收这些饮食的。
一顿喂母乳就最好是全部都给宝宝喂母乳,即使这时候宝宝没吃饱,也不要在短时间内给宝宝喂牛奶,下一次给宝宝喂奶的时间可以适当的提前。
如果上一顿的时候宝宝吃得非常的饱,到下一顿给宝宝喂奶的时间了,妈妈如果感觉到乳房很胀,用手挤一下奶,奶水也比较多,这一顿的时候可以仍然给宝宝喂母乳。
母乳往往是吃得越空,分泌得也就会越多。
所以,妈妈们千万不要攒母乳,有了的时候就给宝宝喂,慢慢的或许奶水就足够宝宝吃了。
新生儿混合喂养原则二:不要放弃母乳
母乳喂养对宝宝的身体与心理都有很大哦好处,母乳喂养可以让刚出生不就的孩子获得极大的母爱。
况且,有的产妇奶下得一般都会比较晚,但随着妈妈产后身体的恢复,乳量还有可能会不断的增加,如果妈妈放弃了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就等于放弃了宝宝想吃母乳的希望。
所以妈妈们绝对不可以遇到挫折就气馁,希望妈妈一定要自信,您一定要相信可以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可爱的宝宝。
新生儿如何混合喂养新生儿混合喂养正确方法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母乳奶粉混合喂养好吗新生儿混合喂养正确方法第一,首先要进行母乳喂养。
六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进行母乳喂养,如果到了宝宝喝奶的时间,首先要给宝宝喝母乳。
第二,加适量奶粉。
如果把两边的奶都喝完了,宝宝仍然在哭闹,那么就要给宝宝加奶粉了。
刚开始加半勺到一勺,摸索妈妈的奶量和宝宝的饭量。
第三,逐渐加量。
随着宝宝长大,宝宝的饭量也大了,可以逐渐给宝宝加奶粉。
当然妈妈的奶也会随着宝宝的吮吸而增加,也要把这些考虑进去。
第四,睡前可以多喝。
六个月以下的宝宝,在睡前可以多喝一点儿奶粉,这样有利于宝宝的睡眠。
第五,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可适量减少奶粉量。
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了,所以如果喝母乳够了,就少喝或者不喝奶粉。
要像加量的时候一样变变的减量,让宝宝适应这个过程。
新生儿混合喂养原则新生儿混合喂养原则一:不允许母乳牛奶一顿混合喂不要一顿既吃母乳又吃牛奶,这样是不妥的。
一顿喂母乳就全部喂母乳,即使没吃饱,也不要马上喂牛奶,下一次喂奶时间可以提前。
如果上一顿没有喂饱母乳,下一顿一定要喂牛奶;如果上一顿宝宝吃得很饱,到下一顿喂奶时间了,妈妈感觉到乳房很胀,挤一下奶,也比较多,这一顿仍然喂母乳。
这是因为,母乳不能攒,如果奶受憋了,就会减少乳汁的分泌,母乳是吃得越空,分泌得越多。
所以,不要攒母乳,有了就喂,慢慢或许就够宝宝吃了。
新生儿混合喂养原则二:不要放弃母乳混合喂养最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放弃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不单单对母婴身体有好处,还对心理健康有极大的益处,母乳喂养可以使孩子获得极大的母爱。
况且,有的产妇奶下得比较晚,但随着产后身体的恢复,乳量可能会不断增加,如果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宝宝吃母乳的希望。
不要遇到挫折就气馁,希望妈妈自信,您能够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可爱宝宝。
添加牛奶有依据母乳是否不足,最好根据宝宝体重增长情况分析。
如果一周体重增长低于200克,可能是母乳量不足了,可添加1次牛奶,一般在下午四五点钟吃1次牛奶,加多少,可根据宝宝的需要。
一、实习背景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母婴同室病房逐渐成为产科护理的重要模式。
母婴同室病房将母亲和新生儿安置在同一房间内,有利于促进母婴之间的亲密关系,提高母乳喂养率,同时也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为了深入了解母婴同室病房的运作模式,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我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XX医院母婴同室病房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母婴同室病房的运作模式及护理流程。
2. 掌握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
3. 增强与产妇、新生儿的沟通能力,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习内容1. 母婴同室病房环境与设施母婴同室病房设有独立的母婴护理室、哺乳室、婴儿洗澡间、母婴休息室等,为母婴提供舒适、私密的生活环境。
病房内配备有婴儿床、婴儿护理台、温奶器、婴儿监护仪等设备,满足母婴护理需求。
2. 母婴同室病房护理流程(1)产妇入院后,护士首先评估产妇的生命体征、心理状况及新生儿的情况,了解产妇的分娩过程,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指导。
(2)产妇住院期间,护士负责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复旧情况,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
(3)新生儿出生后,护士立即进行新生儿评估,包括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呼吸、心率、肤色等,并做好新生儿护理记录。
(4)母婴同室期间,护士负责观察母婴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
(5)母婴出院前,护士对产妇进行出院指导,包括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家庭护理等。
3. 母婴同室病房护理要点(1)观察母婴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母婴异常情况。
(2)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3)协助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如换尿布、洗澡、抚触等。
(4)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缓解产妇焦虑情绪。
(5)做好新生儿护理记录,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实习收获1. 提升了护理技能:通过实习,我掌握了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流程和要点,提高了自己的护理技能。
《产妇产后0~6个月纯母乳喂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纯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成长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对于新生儿的健康与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产妇产后0至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实施状况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这一阶段内纯母乳喂养的实践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提高我国纯母乳喂养的普及率和效果。
二、产妇产后0~6个月纯母乳喂养状况在产妇产后0至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实践情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首先,大部分产妇都认识到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愿意进行纯母乳喂养。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疼痛、疲劳、饮食等,部分产妇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困难。
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喂养知识和技巧,部分产妇在实施纯母乳喂养时会出现喂养不当的情况。
三、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一)个体因素1. 产妇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都会对纯母乳喂养产生影响。
年轻、教育程度较高的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认知程度较高,更容易接受并实施。
2. 产妇的生理状况也是影响纯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
如产后疼痛、乳头敏感度等都会影响产妇的喂养信心和喂养效果。
(二)社会因素1. 社会支持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不可忽视。
家庭的支持、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社区的关怀等都能为产妇提供更好的喂养环境。
2. 社区的母婴健康教育和喂养知识普及也能有效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普及率和效果。
(三)文化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对纯母乳喂养的态度和认知存在差异。
一些地区的传统观念可能对纯母乳喂养产生一定的阻碍。
四、提高纯母乳喂养效果的措施(一)加强产前教育,提高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认识和信心。
(二)提供产后支持,包括家庭支持、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社区的关怀等。
(三)加强母婴健康教育和喂养知识普及,提高社会对纯母乳喂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四)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五、结论通过对产妇产后0至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实践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要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普及率和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相关因素研究发表时间:2018-07-17T12:26:40.9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7期作者:罗刚群[导读] 新生儿出生后最佳的食物就是母乳,在一定程度上,母乳能够预防营养性疾病。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凉山 615000)【摘要】目的:对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200例产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新生儿喂养方式及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
结果:在本研究200例新生儿中,123(61.5%)例纯母乳喂养,42(21.0%)混合喂养,35(17.5%)人工喂养。
在本研究中,阴道分娩的纯母乳喂养人数多于剖宫产手术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纯母乳喂养人数:开奶半个小时>2小时>6小时。
结论: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分娩方式和开奶时间及人工喂养等,增加对产妇孕期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有助于使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上升,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生儿;母乳喂养;相关因素【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018-02 Study on related factors of neonatal breastfeeding Luo GangqunSichuan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61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breastfeeding of newborns. Methods To select 200 mothers who gave birth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July 2017, and through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neonatal feed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neonatal breastfeeding were statistically investigated. Results In the study of 200 newborns, 123 (61.5%) were exclusively breastfed, 42 (21.0%) mixed feeding, and 35 (17.5%) were artificially fed. In this stud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total breast-feeding in vaginal delivery than in caesarean section.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open milk for half an hour > 2 hours > 6 hours. Conclusions Are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newborns breastfeeding childbirth way, and time and human milk feeding, increas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maternal breastfeeding during pregnancy could be used to make newborns breastfeeding rates rise,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newborn.【Key words】Neonatal; Breast-feeding; Related factors新生儿出生后最佳的食物就是母乳,在一定程度上,母乳能够预防营养性疾病,开发婴儿的大脑智力,增加婴儿的免疫力,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混合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混合喂养是指婴儿既接受母乳喂养,又接受人工喂养的方式。
对于一些无法完全依赖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混合喂养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下面将介绍混合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混合喂养的方法:1. 建立母乳喂养基础: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天,母亲应尽量全母乳喂养,以促进乳汁的分泌。
同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正确的吸吮方法,保证宝宝能够充分吸食到乳汁。
2. 确定合适的喂养时间间隔:根据宝宝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时间表。
通常,新生儿每2到3小时需要喂养一次,而较大的婴儿则可以延长至4小时一次。
在设定时间间隔时,应根据宝宝的需求来调整。
3. 合理选择人工奶粉:如果母乳不足或其他原因无法进行全母乳喂养,选择合适的人工奶粉非常重要。
建议选择婴儿奶粉,并根据宝宝的年龄和需要选用适合的配方。
在选择奶粉时,可以咨询医生或其他有经验的家长,了解不同品牌的奶粉的成分和质量。
4. 合理控制人工喂养的量和次数:在进行混合喂养时,要根据宝宝的需求和胃口来控制人工喂养的量和次数。
通常,新生儿每次喂养的奶量为60-90毫升,而随着宝宝的成长,奶量会逐渐增加。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喂养,以免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或肥胖。
5. 注意卫生和清洁: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母亲在喂养前要洗手,并确保乳房和乳头的清洁。
人工喂养时,要用开水煮沸的奶瓶和奶嘴,并在每次喂养前进行清洁消毒。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1. 建立母乳喂养优先原则:在进行混合喂养时,应尽量保证母乳喂养的机会和时间。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提高。
因此,母亲应尽量多喂母乳,只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喂养。
2. 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在混合喂养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和身体变化。
如果宝宝出现不适或过敏等情况,要及时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3. 父母间的配合和交流:混合喂养需要父母之间的配合和交流。
父亲可以参与喂养过程,分担母亲的压力,同时增强与宝宝的亲子关系。
婴儿纯母乳喂养的措施浅析发表时间:2016-09-09T10:38:22.7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作者:安晓明杜俊琴[导读] 母乳是婴儿无可替代的天然营养品,素有“白色血液”之称,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妇幼保健所内蒙鄂尔多斯 017400)【关键词】婴儿;母乳喂养;措施浅析【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389-02母乳是婴儿无可替代的天然营养品,素有“白色血液”之称,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在产后访视中发现产妇哺乳困难、乳头皲裂以及乳汁不足,容易产生放弃母乳喂养的念头,再加如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加、各类代乳品的增多等,使一些孕产妇对母乳喂养有疑虑心理,使得有些母亲在开始或继续母乳喂养时遇到各种问题或困难,而得不到科学地指导,从而放弃母乳喂养。
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推广。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在生命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是我所爱婴医院建设的宗旨之一,通过总结和回顾我所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
得出结论:落实有效的促进母乳喂养措施,是保证纯母乳喂养率的科学方法。
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是创建爱婴医院的主题。
我所在爱婴医院复核过程中,积极推进和改进促进母乳喂养各项措施,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在86%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到91%,使得纯母乳喂养成为了我所的喂养亮点。
现将成功促进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总结如下。
1.相关资料本人对我所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接收的106例孕妇,足月产102例,早产4例。
新生儿体重在2400~4500克,平均体重3503.21克。
孕妇年龄在24~39岁,平均年龄28.03岁。
正常分娩64例,子宫下段剖宫产42例。
其中96例纯母乳喂养,5例混合喂养,纯母乳喂养率90.56%。
纯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
2.主要办法2.1 制订保护婴儿健康和安全的有关规定,并及时传达到全体医护人员。
早吸吮母婴同室对母乳喂养远期效果调查
孙霞美;金瑶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
【年(卷),期】1994(9)5
【摘要】浙江省海宁市妇幼保建院成功地创建了全国首批唯一的县(市)级爱婴医院。
爱婴医院实施的早吸吮、母婴同室提高了婴儿的母乳喂养率。
调查结果显示,早吸吮、母婴同室组婴儿4个月内和4~8个月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母婴分室组,且高于1989年同期水平。
本文肯定了早吸吮、母婴同室对促进母乳喂养的重要作用。
【总页数】3页(P18-20)
【关键词】哺乳;早吸吮;母婴同室;母乳喂养
【作者】孙霞美;金瑶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宁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4.4
【相关文献】
1.母婴同室、早吸吮、按需哺乳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 [J], 佟桂阳
2.母婴同室、早吸吮、按需哺乳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 [J], 佟桂阳;
3.早吸吮,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对产后泌乳状况的影响 [J], 贺志英;许风琴
4.母婴同室、早吸吮勤吸吮母乳喂养的影响 [J], 杨娟;林莉莉
5.母婴早接触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 [J], 方达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母婴同室混合喂养和纯母乳喂养
的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喂养和纯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把出生3天的新生儿792例随机分为两组,482例为混合母乳喂养,310例为纯母乳喂养。
结果混合喂养组的新生儿常见病的发病率低。
结论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混合喂养,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才能降低新生儿常见病的发生。
【关键词】混合喂养;纯母乳喂养;脱水热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提倡的科学育儿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措施,已被广大产妇所接受,实行24h母婴同室是促进母乳喂养的有效措施。
尽管这样,产妇泌乳也要有一个过程,如果在此时段,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mmol/L,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测新生儿体温38.5℃,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试喂糖水或白开水,若体温在短时间内下降到正常,则诊断为脱水热;血糖低于1.7mmol/L,则诊断为低血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79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混合喂养组482例,纯母乳喂养组310例,全是出生3天后的新生儿。
1.2 方法混合喂养组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每次喂养时,首先不喂母乳,若因母乳不够再加喂糖水或配方奶;纯母乳喂养组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每次只喂母乳,不添加任何代乳品或水,然后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观察。
目测有明显黄疸时,抽静脉血查胆红素降低其常见病的发病率。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常见病患病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常见病患病率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高胆红素血症、脱水热、低血糖的发生率经χ2检验表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01)
3 讨论
通过临床观察,产妇真正泌乳是婴儿出生后12h开始的,24~48h有一过渡阶段。
即临产到生后12h后乳量突然增到50~60ml/次。
据以上资料可以看出,72h前如此少的奶量远远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入量不够,胎便排出延迟,增加肠肝循环对胆红素的吸收;入量不够,新生儿皮肤干燥,小便量少,哭闹造成脱水热。
若只吃母乳,不加喂糖水或其他代乳品,那么新生儿会因为出现很多病理情况而转入PICU造成母婴分离,反而会影响母乳喂养。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分娩后精神紧张,院内睡眠不足及剖宫产手术的影响。
我们的调查中产妇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4.5h;睡眠时间和质量的下降直接导
致产妇的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症,进一步影响乳汁分泌。
伤口疼痛导致行动不便,无法自理照顾婴儿,加上婴儿因饥饿、排泄或其他原因频繁哭闹,如此,对因休息睡眠不好而烦躁不安的产妇无异于雪上加霜,更加对喂养新生儿产生信心不足和挫伤[1]。
在调查中,72%的产妇因夜间睡眠不好与频繁喂哺有关,于是导致了乳汁不足频繁喂哺,休息不好,情绪不稳定,乳汁分泌不足等一系列副反应[2];在剖宫产中有79%的产妇认为3天之内不能正常进食,自己无法分泌足够的乳汁,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这部分产妇的母乳喂养问题值得重视[3]。
据资料报道,正常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72h内有3.3%~16%发生低血糖,巨大儿、低体重儿、早产儿、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达20.6%~36.9%,而且监测血糖,并要观察母亲的泌乳情况。
如盲目认为母婴同室,母乳量一定能够满足新生儿的需要则是脱离实际的、不科学的,母乳量足够与否需实行个体化观察,切忌教条执行。
本科采取个体化观察,若母乳不够,可以加喂糖水或配方奶,需要强调的是每次喂奶前必须先喂母乳,等3~4天后母乳大量分泌时,立即停喂代乳品,刺激乳汁分泌。
这样,不仅有利于母亲身体健康的恢复,还提高了母乳的喂养率。
【参考文献】
1 王丽雅,张翠玉,孙秀利.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中国医药导报,2008,(8):160.
2 刘爱东,翟凤英,赵丽芳.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国外医
学·卫生分册,2004,(4):252.
3 董福海,祝春红,郭会平.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家庭护士,2008,(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