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 格式:pdf
- 大小:8.39 MB
- 文档页数:61
1.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分类?①多孔材料,板状材料,穿孔板,成型顶棚吸声板,膜状材料,柔性材料吸声结构:共振吸声结构,包括1。
空腔共振吸声结构,2。
薄膜,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其他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强吸声结构,帘幕,洞口,人和家具,空气吸收(空气热传导性,空气的黏滞性和分子的弛豫现象,前两种比第三种的吸收要小得多)。
吸声与隔声有什么区别?吸声量与隔声量如何定义?它们与那些因素有关?答:吸声指声波在传播途径中,声能被传播介质吸收转化为热能的现象。
隔声指防止声波从构件一侧传向另一侧。
吸声量:指材料的吸声面积与其吸声系数的乘积,单位为m2。
隔声量:指建筑构件的传声损失,,单位为(dB)。
它们主要与构件的透射系数有关,和构件的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有关。
2. 衍射的定义: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影响因素:障碍物的尺寸或缝孔的宽度与波长接近或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是使衍射现象明显表现的条件,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3.解释“波阵面”的概念,在建筑声学中引入“声线”有什么作用?答:声波从声源发出,在某一介质内向某一方向传播,在同一时刻,声波到达空间各点的包迹面称为“波阵面”,或“波前”。
“声线”主要是可以较方便地表示出声音的传播方向;利用作图法确定反射板位置和尺寸。
波阵面为平面的称为“平面波”,波阵面为球面的称为“球面波”。
4.什么是等响线?从等响线图说明人耳对声音的感受特性。
答:等响线是指响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频谱特征曲线,从等响线图可知:1.人耳在高声压级下,对声音频率的响应较一致;2.在低声压级下,人耳对于低于1000Hz的声音和高于4000Hz的声音较不敏感,而对1000Hz~ 4000Hz的声音感受最为敏锐;3.在同一频率下,声压级提高10dB,相对响度提高一倍。
常用的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一、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在没有进行声学处理的房间里,人们听到的声音,除了由声源直接通过空气传来的直达声之外,还有由房间的墙面、顶棚、地面以及其它设备经多次反射而来的反射声,即混响声(reverberant sound)。
由于混响声的叠加作用,往往能使声音强度提高10多分贝。
如在房间的内壁及空间装设吸声结构,则当声波投射到这些结构表面后,部分声能即被吸收,这样就能使反射声减少,总的声音强度也就降低。
这种利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来降低室内噪声的降噪技术,称为吸声(sound absorption)。
1.吸声材料材料的吸声性能常用吸声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来表示。
声波入射到材料表面时,被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吸声系数,用α表示。
一般材料的吸声系数在0.01~1.00之间。
其值愈大,表明材料的吸声效果愈好。
材料的吸声系数大小与材料的物理性质、声波频率及声波入射角度等有关。
通常把吸声系数α>0.2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absorptive material)。
吸声材料不仅是吸声减噪必用的材料,而且也是制造隔声罩、阻性消声器或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所不可缺少的。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效果较好,是应用最普遍的吸声材料。
它分纤维型、泡沫型和颗粒型三种类型。
纤维型多孔吸声材料有玻璃纤维、矿渣棉、毛毡、苷蔗纤维、木丝板等。
泡沫型吸声材料有聚氨基甲醋酸泡沫塑料等。
颗粒型吸声材料有膨胀珍珠岩和微孔吸声砖等。
表10-2如前所述,多孔吸声材料对于高频声有较好的吸声能力,但对低频声的吸声能力较差。
为了解决低频声的吸收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利用共振原理制成了一些吸声结构(absorptive structure)。
常用的吸声结构有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和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1)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把不穿孔的薄板(如金属板、胶合板、塑料板等)周边固定在框架上,背后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这就构成了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吸声材料有哪些
吸声材料是用于消除声音反射和减少噪音传播的建筑材料。
常见的吸声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1. 吸音棉:吸音棉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通过其多孔结构,吸音棉能够吸收声音的能量,减少声波的反射。
吸音棉通常用于各类音频室、工业厂房、录音棚等场所。
2. 吸音板:吸音板的主要成分是硬质纤维板,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成。
吸音板能够利用其多孔结构吸收空气中的声波能量,减少声音的反射。
吸音板常用于会议室、电影院、音乐厅等场所。
3. 吸音砖:吸音砖是一种以橡胶为主要原料的吸声材料。
其独特的结构和材料能够有效消除声音的反射和传播,减少噪音污染。
吸音砖通常用于家庭装修和商业建筑中。
4. 吸音泡沫:吸音泡沫是一种具有开放细胞结构的发泡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
吸音泡沫能够有效吸收声波能量,降低噪音传播。
吸音泡沫常用于电视录音棚、办公室、家庭影院等场所。
5. 铝蜂窝板:铝蜂窝板是一种由铝合金制成的板材,表面带有蜂窝状的结构。
铝蜂窝板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和轻质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以及建筑墙体和隔音材料。
6. 声学玻璃:声学玻璃是一种特殊结构的玻璃材料,具有良好
的吸声性能。
声学玻璃的结构能够有效阻挡和折射声波,减少噪音的传播。
声学玻璃常用于大型建筑物和音响设备中。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吸声材料,它们通过吸收、折射声波能量和降低声音反射来实现减少噪音传播和改善音质的效果。
不同的场所和应用需要选择适合的吸声材料来达到最佳的吸音效果。
建筑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引言:在现代建筑中,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问题。
无论是住宅、办公室还是公共场所,都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噪音对人们的影响。
建筑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对室内的传播,提供更加舒适和安静的环境。
一、建筑吸声材料的分类1.打孔板:打孔板是一种由金属、木材或塑料等制成的材料,表面有均匀分布的孔洞,通过孔洞来吸收和分散噪音的能量。
打孔板通常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可以有效降低声波的反射和传播。
同时,打孔板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比如金属打孔板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耐火性能,适合用于室外环境。
2.纤维吸声材料:纤维吸声材料通常由岩棉、玻璃棉等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吸声和隔声特性。
它们可以通过增加表面积来提高吸声效果,比如采用薄纤维纤维板或纤维毡,使得声波在纤维间反复散射和吸收。
此外,纤维吸声材料还可以用于构建隔音墙体,从而将噪音隔离在不同区域。
二、建筑吸声结构的设计与应用1.吸声天花板:吸声天花板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吸声结构。
它可以通过在天花板上覆盖吸声材料,如吸声板或纤维吸声材料,来降低室内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此外,吸声天花板还可以选择具有不同形状和表面纹理的材料,以达到更好的吸音效果。
2.吸声墙壁:吸声墙壁是另一种常见的吸声结构。
它可以采用纤维吸声材料或打孔板等材料进行覆盖,从而减少室内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吸声墙壁可以用于隔音室、电影院等需要严格控制噪音的场所。
3.吸声地板:吸声地板是通常被忽视的一种吸声结构。
它可以通过选择有弹性的材料,如橡胶地板或软质木地板,来减少脚步声和其他噪音的传播。
吸声地板还可以通过在地板下铺设隔音层,如隔音绒或泡沫塑料,来降低噪音的穿透。
4.隔音窗户:隔音窗户是一种专门设计的窗户结构,旨在减少室外噪音的传播。
它可以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窗,并在中间填充空气或隔音膜,以提高窗户的隔声效果。
此外,隔音窗户还可以采用特殊的框架和密封材料,以防止噪音通过窗框和缝隙进入室内。
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绝热与吸声材料在建筑领域,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建筑物的性能和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建筑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是两个关键的类别,它们能够有效地改善建筑物的热环境和声学环境,提高居住和使用的质量。
建筑绝热材料,顾名思义,其主要作用是减少热量的传递,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降低能源消耗。
常见的建筑绝热材料包括无机绝热材料、有机绝热材料和金属绝热材料等。
无机绝热材料中,最常见的是岩棉和玻璃棉。
岩棉是以天然岩石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后制成的纤维状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防火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建筑外墙、屋面和管道的绝热保温。
玻璃棉则是以玻璃为主要原料,通过离心法或喷吹法制成的纤维状材料,其绝热性能与岩棉相似,但在柔软性和吸声性能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有机绝热材料中,聚苯乙烯泡沫板和聚氨酯泡沫板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品种。
聚苯乙烯泡沫板具有质轻、保温性能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常用于建筑外墙和屋面的保温。
聚氨酯泡沫板则具有更高的绝热性能和粘结强度,但价格相对较高,常用于冷库、管道等对绝热要求较高的部位。
金属绝热材料,如铝箔和不锈钢箔等,虽然绝热性能相对较弱,但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能够有效地反射热量,常用于建筑的辐射绝热系统。
在选择建筑绝热材料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绝热性能,这是衡量绝热材料优劣的关键指标。
其次是防火性能,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防火性能至关重要。
此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施工性能、环保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与建筑绝热材料不同,吸声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声音能量,降低室内的噪声水平,提高声学舒适度。
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通常用吸声系数来表示,吸声系数越大,吸声性能越好。
常见的吸声材料包括多孔吸声材料、共振吸声结构和特殊吸声结构等。
多孔吸声材料,如玻璃棉、岩棉、泡沫塑料等,内部具有大量微小的孔隙,声音在这些孔隙中传播时,会引起空气和材料的摩擦,从而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吸声的效果。
五大类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简介五大类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简介1、多孔吸声材料(1)多孔吸声材料的类型包括:有机纤维材料、麻棉毛毡、无机纤维材料、玻璃棉、岩棉、矿棉,脲醛泡沫塑料,氨基甲酸脂泡沫塑料等。
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不属于多孔材料,用于防震,隔热材料较适宜。
(2)构造特征:材料内部应有大量的微孔和间隙,而且这些微孔应尽可能细小并在材料内部是均匀分布的。
材料内部的微孔应该是互相贯通的,而不是密闭的,单独的气泡和密闭间隙不起吸声作用。
微孔向外敞开,使声波易于进入微孔内。
(3)吸声特性主要是高频,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流阻,孔隙,结构因素、厚度、容重、背后条件的影响。
a.材料厚度的影响任何一种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一般随着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低频的吸声效果,而对高频影响不大。
但材料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吸声效果的提高就不明显了,所以为了提高材料的吸声性能而无限制地增加厚度是不适宜的。
常用的多孔材料的厚度为: 玻璃棉,矿棉50—150mm毛毡4---5mm泡沫塑料25—50mmb.材料容重的影响改变材料的容重可以间接控制材料内部微空尺寸。
一般来讲,多孔材料容重的适当增加,意味着微孔的减少,能使低频吸声效果有所提高,但高频吸声性能却可能下降。
合理选择吸声材料的容重对求得最佳的吸声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容重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c.背后空气层的影响多空材料背后有无空气层,对于吸声特性有重要影响。
大部分纤维板状多孔材料都是周边固定在龙骨上,离墙50—150mm距离安装。
材料空气层的作用相当于增加了材料的厚度,所以它的吸声特性随着空气层厚度增加而提高,当材料离墙面安装的距离(既空气层的厚度)等于1/4波长的奇数倍时,可获得最大的吸声系数;当空气层的厚度等于1/2波长的整数倍时,吸声系数最小。
d.材料表面装饰处理的影响大多数吸声材料在使用时常常需要进行表面装饰处理.常见的方法有:表面钻孔开槽,粉刷油漆,利用织布,穿孔板和塑料薄膜等。
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原则建筑中的声学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布局、材料选择和声学处理等手段,达到优化室内声音环境的目的。
良好的声学设计可以提高室内声音的清晰度和品质,降低噪音干扰,提供更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介绍建筑中的声学设计原则,包括吸声、隔声、抗噪和音乐厅设计等方面。
一、吸声设计原则吸声设计旨在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声,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可听性。
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则:1. 合理选择吸声材料:利用吸声材料,如吸声板、吸声砖等,在房间内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进行装饰,以吸收声音的能量,减少声音的反射。
需要根据房间的用途和装饰风格选择适当的吸声材料。
2. 控制房间的回声时间:回声时间是指声音从发声到消失所需的时间。
通过在房间内设置适当的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控制回声时间,避免声音过长时间持续反射而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3. 控制房间的噪音传播: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装隔音设施,减少声音的传播和泄漏,控制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二、隔声设计原则隔声设计旨在降低外界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提供一个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则:1. 选择隔声材料:使用密封性能好、隔音效果好的材料,如隔音玻璃、隔音门窗等,有效隔绝外界噪音的传播。
2. 合理布局:通过合理地规划房间的功能区域,使会议室、办公室等需要安静环境的区域远离噪音源。
3. 增加隔音结构:在房间内部设置吸声隔板、吸声墙体等,增加隔音效果,减少噪音传播。
三、抗噪设计原则抗噪设计旨在减少室外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干扰,提供一个安静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则:1.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使用密封性好、隔音效果好的材料,如双层玻璃窗、隔音板等,减少外界噪音的传入。
2. 设计合适的通风系统:合理设计通风系统,选择低噪音的通风设备,减少室外噪音通过通风系统传入室内。
3. 规划室外环境: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和绿化的布局,建立起一道有效的隔音屏障,减少室外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