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衍生法测定邻苯二胺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4
邻苯二酚的鉴别试验
邻苯二酚的鉴别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1. 呈色反应:将试样溶于硫酸后,加入溴试液,若出现蓝色,则证明含有邻苯二酚。
2. 荧光反应:将邻苯二酚在紫外光下照射,可观察到荧光反应。
3. 薄层色谱法:在薄层色谱法中,邻苯二酚的Rf值与标准品一致,且显蓝黑色。
4.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和测定邻苯二酚的组分和杂质。
5.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分离和测定邻苯二酚的组分和杂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邻苯二酚的书籍或者咨询化学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等染料的HPLC测定方法自1999年卫生部发布我国第一部《化妆品卫生规范》以来,到2007年7月1日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已是第三次修订《化妆品卫生规范》。
规范列出了染发类化妆品中允许使用的96种染发剂原料,并明确了它们的限制使用要求和标签标注规定。
染发产品的安全性极为重要,染发剂中一些染料的使用有可能对皮肤产生致癌作用。
如: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及它们的N位取代衍生物及其盐类,属于化妆品中禁用组分;对苯二胺及其N位取代衍生物均为化妆品组分中限用物质,其在化妆品中最大允许浓度为6%(以游离基计),限用于染发用氧化着色剂,一般使用时,产品标签上必须注明本品含“苯二胺类”。
2009年1月5日,央视曝光多个品牌的“一洗黑”洗发水,实际上就是添加但未标明加入了“对苯二胺”(可致癌)的染发剂。
由于洗发水的使用频率高,长期累积,很容易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采用《化妆品卫生规范》所规定的液相色谱标准检测方法,对氧化型染发剂中包括对苯二胺和邻苯二胺在内的八种染料进行检测。
仪器概况本实验使用岛津Prominence 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
具体配置为LC-20AB二元泵,DGU-20A3在线脱气机,SIL-20A自动进样器,SPD-M20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BM-20A lite控制器和LCSolution色谱工作站。
分析方法色谱柱:Shimadzu Shim-pack VP-ODS 4.6×150mm 5μm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乙腈:(水:三乙醇胺=98:1)=5:95流速:1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洗脱方式:等度洗脱。
试剂与标样对照品:a.对苯二胺 b.邻苯二胺c.对苯二酚 d.4-氨基苯酚 e.2,5-二氨基甲苯 f.间苯二酚g.4-甲胺苯酚试剂:a.乙醇b.磷酸c.三乙醇胺d.乙腈f.亚硫酸钠样品前处理方法分析结果1.标准品色谱图图1和图2为本方法检测对苯二胺和邻苯二胺标样的色谱图。
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珍珠粉中的氨基酸含量【摘要】目的测定珍珠粉中的氨基酸含量。
方法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荧光检测,梯度洗脱。
结果该法在28 min之内分离出15种氨基酸。
结论该法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适于分离大量样品。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氨基酸;珍珠粉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Amino Acids in Pearl Powder by RP-HPLC after Pre��column Derivation with O��Phthaldialdehyde (OPA)Abstract:ObjectiveIn this paper, we determined amino acids in pearl powder. Methods A manual pre-column derivation procedure has been developed by reversed-phase HPLC with O-phthalaldehyde and fluorescence detector. Results More than 15 amino acids were separated within 28 min.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ensitive, precise and shows good repeatability.Key words: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re��column derivation; Amino acids; Pearl powder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的发展,氨基酸作为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元,其分析方法受到重视。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氨基酸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分离时间缩短。
第49卷第7期2021年4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7Apr.2021检测一氧化氮的荧光探针研究进展吴志文,张振涛(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摘要:一氧化氮(NO)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各种分析NO方法中,基于荧光探针的图像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无创性和可视化的独特优势被认为是理想的检测方法。
本文对邻苯二胺、芳香仲胺、二氢毗睫等有机物NO荧光探针和铜(II)、铁(III)的金属络合物的NO荧光探针,在合成设计、灵敏度、选择性及在体内外实时定量检测外源性和内源性NO 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
关键词:一氧化氮;荧光探针;有机物;金属络合物中图分类号:R91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7-0017-05 Research Progress on Fluorescent Probes for Detection of NOWU Zhi-wen,ZHANG Zhen-tao(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Hohhot010110,China)Abstract:Nitric oxide(NO)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ny physiopathological processes,and among the various methods for NO analysis,the image technique based on fluorescent probes is considered ideal due to its uniqu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noninvasivenessand visualization.The application of NO fluorescent probes for organic NO such as o-phenylenediamine,aromatic secondary amines,and dihydropyridine and NO fluorescent probes for metal complexes of copper(II)and iridium(III)in terms of synthetic design,sensitivity,selectivity,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NO in vitro and in vivo were reviewed.Key words:NO;fluorescent probes;organic matter;metal complexes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分子,是通过三种不同的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将L-精氨酸转化为瓜氨酸而产生的⑴。
有机荧光探针在铀酰离子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HU Jia-ning;LIN Na;GAO Bo;FU Jun;LUO Wen-hua【摘要】荧光分析法是检测铀酰离子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它具有设备简单、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几年来有机荧光分子在铀酰离子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有机荧光染料、含氧酸等天然荧光/药物分子,以及利用席夫碱、卟啉、偕氨肟等官能团构筑的有机荧光分子和AIE型荧光分子等.这为后续性能优异的有机荧光探针的分子设计和铀酰离子检测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期刊名称】《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年(卷),期】2018(040)006【总页数】12页(P337-348)【关键词】有机荧光探针;铀酰离子;离子检测;聚集诱导发光【作者】HU Jia-ning;LIN Na;GAO Bo;FU Jun;LUO Wen-hua【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221.7;O657.3随着核工业的发展和对核能需求的不断增长,铀的消耗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1],从铀矿开采到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等任何环节均会使铀不可避免的流入环境中。
作为一种重金属元素,铀同时具有放射性和化学毒性,不但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2-4],还可以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肾脏、泌尿系统以及遗传等方面的疾病,威胁人类健康[5-7]。
我国河流中天然铀的径流量加权质量浓度为1.77 μg/L[8],铀矿和铀加工废水中的铀质量浓度一般在mg/L量级甚至更高[9-10],而《铀矿冶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11]指出,在没有受纳水体时,铀的允许排放质量浓度限值为0.05 mg/L。
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12]建议饮用水中总α活度不超过0.5 Bq/L(放射性),铀的质量浓度不超过30 μg/L(化学毒性),以确保不明显增加健康风险。
因此在核能与核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放射性废液中铀的检测与安全有效处置是目前环境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doi:10.19677/j.issn.1004-7964.2023.06.003木质磺酸钠基荧光碳量子点构筑皮革防伪层申佳露1,2,林炜1,2,张金伟1,2,陈嘉怡1,2,辜海彬1,2*(1.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2.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摘要:以木质磺酸钠(SL)为碳源,邻苯二胺(OPDA)为氮源,通过水热法制备得到了氮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N-CQDs)。
它具有类球形的微观形貌和良好的水溶性,在254nm和365nm紫外灯下分别发射出蓝紫色和青绿色的荧光,表现出双通道荧光发射性能。
将N-CQDs与阳离子型皮革涂饰剂以1∶4的体积比共混后得到荧光乳液(N-CW1-4),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平均水合粒径仅有42.3nm,且同样表现出双通道荧光发射性能。
N-CW1-4作为荧光防伪涂层被成功应用于皮革防伪,其构建的防伪点阵图案不论是在高温(65℃)、低温(-21℃)还是连续紫外辐射(365nm)下均表现出优异的荧光稳定性。
此外,在模拟淋雨和滚筒洗衣场景内,该防伪点阵涂层仍然具有牢靠的稳定性,并且N-CW1-4可被扩展到多种颜色皮革的防伪涂饰。
研究为皮革防伪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策略,对皮革市场的安全和良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碳量子点;木质磺酸钠;荧光;皮革;防伪中图分类号:TQ127.1;TS57文献标志码:AConstruction of Leather Anti-Counterfeiting Layer by FluorescentCarbon Quantum Dots Prepared from Sodium Lignosulfonate(1.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Clean Technology of Leather Manufactur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2.Key Laboratory of Leather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Abstract:N-Doped fluorescent carbon quantum dots(N-CQDs)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sodium lignosulfonate as carbon source and O-phenylenediamine as nitrogen source.N-CQDs exhibited a spherical micro-morphology and good water-solubility,and could emit blue-violet and cyan-green fluorescence under254nm and365nm ultraviolet(UV)light,respectively,indicating the dual-channel fluorescence emission properties.A fluorescent emulsion(N-CW1-4)was further prepared by blending N-CQDs with cationic leather finishing agent at a volume ratio of1∶4.N-CW1-4 possessed good stability and dispersion,and its average hydrated particle size was only42.3nm.Meanwhile,it could also exhibit the dual-channel fluorescence emission properties.N-CW1-4as a fluorescent anti-counterfeiting coating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leather anti-counterfeiting.The resulting anti-counterfeiting lattice pattern exhibited excellent fluorescence stability at high temperature(65℃),low temperature(-21℃),and continuous UV radiation(365nm). In addition,the fluorescent anti-counterfeiting coating was still stable in the simulated rain and roller washing scenes.N-CW1-4could also be extended to the anti-counterfeiting coatings with various colors of leather.This work provides a new method and strategy for leather anti-counterfeiting and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safety and benign development of leather market.Key words:carbon quantum dots;sodium lignosulfonate;fluorescence;leather;anti-counterfeiting收稿日期:2023-05-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978180)第一作者简介:申佳露(1996-),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质化学与工程。
荧光法测定水中邻苯二胺的研究侯家麒;杨明;曾小婷【摘要】在酸性介质中邻苯二胺与丁二酮反应生成2,3-二甲基喹喔啉,溶液反应温度为80℃,时间为60 min,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最佳激发波长为365 nm,发射波长为483 nm。
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存在下,荧光强度明显提高,邻苯二胺在10—2000μg/L浓度范围内与转化产物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期刊名称】《武汉轻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荧光法;邻苯二胺;丁二酮;衍生反应【作者】侯家麒;杨明;曾小婷【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邻苯二胺是精细化工里常用的化学原料,主要作为农药、助剂等生产中重要的中间体,如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生产原料,可以用于生产阳离子染料和还原染料,除此之外邻苯二胺还可以用于生产皮毛染料、橡胶防老剂、显影剂以及表面活性剂。
邻苯二胺是国际上公认的致癌物质也是环境污染监测的重要指标,可通过口服、吸入或者经皮肤吸收,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如引起皮疹和使肝脏受损等。
因此,对邻苯二胺的测定是环境监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目前,测定邻苯二胺常用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1]、动力学光度法[2-4]、探针法[5]、高效液相色谱法[6]、光谱滴定法[7]电化学法[8,9]等。
邻苯二胺本身无荧光特性因此不能采用荧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但邻苯二胺含有两个相邻的氨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其他化学物质生成具有荧光性质的物质,从而采用荧光法测定[10]。
本实验采用丁二酮与邻苯二胺反应生成具有良好荧光特性的衍生物,并研究其合适的反应条件,建立了对工业废水中邻苯二胺检测的新方法。
2.1 仪器和试剂荧光分光光度计(F4500, 日本日立公司) ,不锈钢电热恒温水浴锅(武汉市琴台医疗器械厂)。
邻苯二胺贮备液:准确称取1.000 g 邻苯二胺用热水溶解后,完全转移至1000 mL棕色容量瓶并用水定容,得到1.000 g/L 溶液。
新型萘酰亚胺类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染色应用秦传香;鲍志敏;戴礼兴;梅锋【摘要】为研究荧光染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含不同取代基的邻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了3种1,8-萘酰亚胺类荧光染料,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测定其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及单光子荧光光谱.在基态优化构型基础上,采用时间依赖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该类分散染料在二氯甲烷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吸收波长和单光子荧光光谱的发射波长.实验测试和理论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邻苯二胺上取代基(-H,-CH3,-OCH3)供电子能力的增强,染料吸收光谱发生红移的同时荧光强度会减弱.将3种染料应用于涤纶织物染色,对染色织物的荧光性能和色牢度进行比较测试,结果表明染料b的染色性能最佳.【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8(039)007【总页数】9页(P74-81,88)【关键词】萘酰亚胺染料;荧光染料;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染色;涤纶织物【作者】秦传香;鲍志敏;戴礼兴;梅锋【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215123;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228;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215123;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215123;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17.3;O641织物采用荧光染料染色(印花),颜色饱和度和鲜艳度较高,既具有安全警示的作用,又能满足着装者崇尚个性的需求。
1,8-萘酰亚胺衍生物[1-3]、半菁偶氮类衍生物、蒽醌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芘类衍生物等荧光化合物是研究较多的纺织用荧光染料。
市场上的分散型荧光染料多数应用于聚酯纤维染色[4-6],少量用于其他纤维染色[7-8]。
在这些荧光染料中,1,8-萘酰亚胺衍生物具备较高的荧光强度及良好的耐光性能,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结构公开的商品染料分散黄Ⅱ就是一种工业化的1,8-萘酰亚胺类荧光染料,可作为多种合成纤维的黄绿色荧光染料或者荧光增白剂。
食品中2,3-丁二酮形成机制和检测方法综述食品中2,3-丁二酮形成机制和检测方法综述本文关键词:综述,检测方法,机制,食品,丁二酮食品中2,3-丁二酮形成机制和检测方法技术手段综述本文简介:2,3-丁二酮又名双乙酰、丁二酮,是一种黄色至浅绿色且具有强烈奶油香味的突出香料。
2,3-丁二酮天然存在于发酵乳制品和啤酒啤酒等发酵橙汁中,1983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为GRAS级(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普遍用作焙烤食品、非酒精饮料、糖果、乳制品替代品食品中2,3-丁二酮形成机制和检测方法综述本文内容:2,3-丁二酮又名双乙酰、丁二酮,是一种黄色至浅绿色浓厚且具有强烈奶油香味的重要香料。
2,3-丁二酮天然存在于发酵乳制品饮品和啤酒等发酵饮料中,1983年被翌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规定为 GRAS级(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广泛用作焙烤食品、非酒精饮料、糖果、乳制品替代品、奶油等食用油的风味物质[1 -4]。
最近的研究表明,2,3-丁二酮具有细导至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诱导氧化应激等毒性作用,食品中 2,3-丁二酮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5 -6]。
本文综述了食品中 2,3-丁二酮形成机制和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
1 食品中 2,3-丁二酮形成机制在食品加工进程中,2,3-丁二酮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脂质氧化、糖类分解、美拉德反应、微生物发酵和核黄素光敏氧化等。
1. 1 脂质氧化富含脂肪酸的食品在烹调和热加工过程中能够产生 2,3-丁二酮等羰基化合物,其可能反应途径见图 1[4]。
不饱和脂肪酸在超氧阴离子( O-2·) 、单线态氧(1O2) 、羟自由基( ·OH) 等活性氧作用下发生过氧化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环氧化合物等中间产物,中间产物能能够集中精力反应并生成 2,3-丁二酮等活性烷基化合物[3,7]。
荧光光度法测定苯二酚异构体中的邻苯二
酚
苯二酚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有两种异构体: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
这两种异构体在结构上只有一个氧原子的位置不同,但在性质上却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邻苯二酚是一种很强的荧光物质,而间苯二酚则不具有荧光性质。
因此,通过荧光光度法测定苯二酚异构体中的邻苯二酚含量,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样品中的异构体组成。
荧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分子荧光性质的分析方法。
当分子受到激发后,会发生荧光现象,产生一定波长的荧光信号。
荧光信号的强度与分子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在测定苯二酚异构体中的邻苯二酚时,首先需要将样品中的苯二酚分离出来。
这可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来实现,例如将苯二酚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的酚酞苯二酚,然后用乙醇将其沉淀下来。
沉淀后的酚酞苯二酚可以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纯净的苯二酚。
接下来,将纯净的苯二酚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加入荧光试剂。
荧光试剂可以与邻苯二酚发生特异性的荧光反应,而对间苯二酚则没有反应。
因此,测定荧光信号的强度可以得到样品中邻苯二酚的含量。
荧光光度法测定苯二酚异构体中的邻苯二酚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样品的分析,例如环境水样、生物样品等。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与其他分析方法相结合,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荧光光度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苯二酚异构体中的邻苯二酚含量。
它具有许多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分析方法。
DNS-Cl对含氮药物的荧光标记方法及光学性质研究成昭;周磊;苗延青;梁飞【摘要】为了建立一种荧光衍生试剂丹磺酰氯DNS-Cl对含氮药物进行荧光标记与分析的方法,进行了DNS-Cl对一系列含氮物质的荧光衍生反应.通过紫外、荧光等光学检测手段分析荧光标记产物的光学性质,以间隔取样监测标记产物荧光强度随时间的稳定性,进行体外活细胞环境的细胞毒性评价与细胞荧光成像标记,评价荧光衍生产物在活细胞环境的适用性.结果显示,DNS-Cl与含氮药物或化合物的衍生反应条件温和、标记迅速、适用性广,且表现出荧光标记的稳定性及低毒性.DNS-Cl不仅可以实现药物分子半衰期内或代谢期内的荧光稳定标记,而且可以实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药物作用代谢示踪等,荧光标记产物在体外活细胞环境中安全有效,反应检测直观可视.【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8)005【总页数】7页(P686-692)【关键词】荧光衍生;光稳定性;细胞毒性:丹磺酰氯;含氮药物【作者】成昭;周磊;苗延青;梁飞【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1;西安医学院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1;西安医学院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1;西安医学院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7药物分子标记与示踪可实现药物代谢的可视化,对于药物浓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同位素标记法需借助于放射显影技术实现药物分布部位(定性)和分布量(定量)实时研究,或借助采集血样、尿样等代谢样本,再进一步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因而活体应用受限,更适用于血药浓度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排泄物分析等。
借助光学定性与定量分析手段示踪药物分子、研究其分布与代谢,能够有效避免活体损伤、简化分析手段。
将荧光衍生技术应用于药物分子的荧光标记、借助荧光成像即时示踪药物分子,直观可视地监测其分布、转运及利用的变化,可揭示药物作用路径、进行药理学分析,进一步评价药效,对研究药物作用的信号通路、进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邻苯二甲醛测定氨基酸原理邻苯二甲醛(OPA)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分析试剂,它能够与氨基酸反应生成荧光产物,通过测定荧光产物的荧光强度可以定量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邻苯二甲醛测定氨基酸的原理。
1. 反应机理邻苯二甲醛与氨基酸的反应机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邻苯二甲醛与氨基酸的活性基团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第二步是中间产物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荧光产物。
具体反应过程如下:(1) 亲核加成反应:邻苯二甲醛的醛基与氨基酸的氨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
这一步需要酸催化剂的存在,如盐酸 HCl 等。
(2) 水解反应:中间产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荧光产物。
这一步也需要酸催化剂的存在。
(3) 荧光产物的生成:荧光产物经过进一步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荧光强度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从而可以定量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2. 邻苯二甲醛与氨基酸的反应条件及产物性质(1) 反应条件:邻苯二甲醛与氨基酸的反应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一般使用盐酸 HCl等作为酸催化剂。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也会影响反应结果,通常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反应时间约为10分钟至2小时。
(2) 产物性质:生成的荧光产物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于定量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荧光产物的波长范围在340nm至400nm之间,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和寿命。
3. 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1) 样品准备:将待测氨基酸样品用适量的缓冲液稀释,加入适量的邻苯二甲醛试剂,充分混合均匀。
然后将样品在室温下反应一定时间,生成荧光产物。
(2) 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是测定荧光产物的关键步骤。
通常选择的激发波长范围为340nm至360nm,发射波长范围为400nm至450nm。
通过调整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可以获得最佳的荧光信号。
(3) 荧光强度的测量:使用荧光光谱仪或荧光光度计测量荧光产物的荧光强度。
在测量时需要注意仪器的校准和标准化,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