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态势探析_兼与美国_印度的比较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态势探析_兼与美国_印度的比较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态势探析_兼与美国_印度的比较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态势探析_兼与美国_印度的比较

国际经济与贸易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 2009年第6期(总第104期)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态势探析

兼与美国、印度的比较

孟秀惠

(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在对比中国与美国和印度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借助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劳伦斯指数等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态势进行深入探讨,得出结论认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力量不均衡、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均衡等成为中国横向贸易逆差,以及与美国、印度等纵向差距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服务贸易;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劳伦斯指数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6-0058-06

[收稿日期]2009-09-08

[作者简介]孟秀惠,女,山东高青人,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数据来源于W TO 官方网站及中国商务部网站,作者计算整理。 同上。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服务贸易总量上看已经步入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国行列。尽管面临

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我国服务贸易增长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08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排名中中国由2007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5位,在发展中国家中遥遥领先。但是考察相对水平,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还比较小,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同时,贸易结构也有失均衡,一度出现连年逆差的局面。通过与美国、印度两个服务贸易大国的比较,不难发现这种不利局面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我们明确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及竞争态势。

一、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及与美国、印度的比较(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总量增速快,发展水平低。从总量上看,1982至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43.4亿美元增长到3044.5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近70倍。其中,2008年服务贸易出口1464.5亿美元,增长近60倍;出口额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5位;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

贸易的比重不足0.6%,2008年提高到4.2%。

与货物贸易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偏低。2008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3.6%

,而中国这一比重尚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近几年,随着中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承诺,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世界服务贸易相比,总体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如表1所示)。

2.贸易结构不合理,逆差持续扩大。服务贸易从结构上看,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咨询、会计、法律、广告及文体娱乐服务等)三大类。其中,以新兴服务为代表的其他商业服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目前已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而当前中国仍以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等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体,2008年中国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出口分别为408.4亿美元和384.2亿美元,两项出口占比54.12%,而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

58

占比不足4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表1中国1982、1998~2008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服务贸易额服务贸易出口比重

进出口出口占世界占中国

出口世界排名

198243.424.60.5711.0228 1998529.0241.02.0211.5914 1999578.4262.52.0912.0613 2000664.6304.32.2610.9012 2001726.1333.42.4611.1411 2002862.7397.42.7710.8811 20031020.4467.32.919.639 20041345.60624.33.229.539 20051570.8739.03.308.848 20061917.0914.03.608.628 20072509.01216.04.009.107 20083044.51464.54.2310.255 数据来源:根据h ttp://www.w https://www.doczj.com/doc/6d11797972.html,/数据整理。表21998~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差额及出口比重

年份中国差额

(亿美元)

中国出口比重(%)世界出口比重(%)

旅游运输其他旅游、运输其他

1998-47.052.89.637.656.243.8 1999-53.453.79.2236.855.844.2 2000-56.053.312.133.755.444.6 2001-59.353.413.931.454.445.6 2002-67.951.314.433.453.146.9 2003-85.837.216.945.151.848.2 2004-97.041.219.338.852.347.7 2005-93.039.620.939.552.247.8 2006-89.137.12339.949.950.1 2007-7730.6

25.743.749.350.7

2008-115.627.926.245.948.251.8(a) 数据来源:1)根据htt p://www.w to.o rg/数据整理;

2)(a)为W TO秘书处估算值。

另外,自1992年中国服务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后,除1994年外一直是逆差。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呈逐步扩大趋势,2004年达97亿美元,之后截止到2007年逆差逐年下降,但是2008年又高达115.6亿美元(如表2所示),比上年增长51.9%,是自1997年以来逆差最大的一年。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四个行业。其中,运输逆差为119.1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保险逆差为1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为97.5亿美元,同比增长24.2%;金融逆差为2.5亿美元,同比减少23.9%。

(二)中美服务贸易发展比较

美国是当今服务贸易发展的头号大国,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增速上看都位居世界首位,其提供的服务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比较合理,基本连年顺差。2008年,美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出口的比例仅为2.37:1,低于世界4.23:1的水平,而中国这一比例则远高于世界及美国的水平,为9.76:1。2008年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9491.3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13.18%,占美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1.8%;出口总额5444.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贸易顺差1396.9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8% 。从图1亦可以看出,1995~2008年间,美国服务进出口总额明显高于中国,除2001年受 9.11 影响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基本呈强劲的增长趋势。

图1 中、美、印三国服务贸易总额变化趋势就服务贸易总量而言,中美之间差距很大,2008年美国服务贸易总额是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3.1倍。其中,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差距呈缩小趋势。旅游业从1995年的8.6倍缩小至2007年的2.6倍。资本密集型的交通运输业差距起伏较大,从1995年的15倍升至1999年的20倍,又缩减为2007年的1.7倍 。就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而言,通讯业、金融和保险服务业及许可证等行业差距亦呈不断扩大之势。因此从横向比较,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当滞后。旅游业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2006年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也只有4.6%,而美国这一比重为11.7%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业的发展水平偏低,这也是中国服务

同上。

资料来源于美国商务部网站,作者计算整理。

数据来源于 Recent Trends i n U.S.Services T rade,2009,Annual Report ,作者计算整理。

数据来源于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报告,2007 。

59

贸易连年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

(三)中印服务贸易发展比较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在服务贸易方面有很大的可比性。据世贸组织统计, 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3.41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0.57%,印度服务贸易进出口62.27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0.81%[2],两国服务贸易的世界市场份额均较低,且印度服务贸易的总体规模大于中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逐渐上升,199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已经超过印度(如图1所示),随后两国服务贸易都是稳步增长。2008年,印度服务贸易进出口197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2%,略低于中国21.3%的增长率。但是,印度服务贸易出口在其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比较高,2007年为38.2%,是世界同期水平19%的两倍之多,并且高于美国同期水平30.2%,也远远高于中国9.1%的水平。

表3印度服务贸易差额及其出口比重情况

年份

差额

(亿美元)

服务贸易出口比重

运输、旅游(%)其他(%)占总出口(%)

1998-31.342.757.3----1999-30.434.665.427.5

2000-28.73466.026.3

2001-29.931.268.825.8

2002-16.529.170.925.9

2003-24.230.169.928.2

2004 1.325.574.532.8 200538.821.978.137.1 2006101.422.377.738.3 200712522.277.838.2

数据来源:根据http://www.w https://www.doczj.com/doc/6d11797972.html,/数据整理。

从出口结构上看,印度服务贸易进出口也存在不平衡问题,2004年之前服务贸易一直逆差,但之后开始出现顺差,如表3所示。从绝对量看,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远大于印度,2004年,印度服务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而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仍然高达97亿美元;之后的几年印度服务贸易顺差明显增加,我国仍然逆差。

在世界服务贸易整体上呈现出运输、旅游比重下降,其他服务比重上升趋势时,印度的服务贸易结构变化与之相吻合。2007年印度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和旅游两项所占比重下降为22.2%,远低于世界49.3%的水平,而中国仍然维持在56.3%的高水平。由于软件业等其他商业服务的快速发展,印度服务贸易结构已基本完成了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出口为主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出口为主的转变,服务贸易结构优于我国。

二、中国服务贸易竞争态势

及与美国、印度的比较

上述分析表明,总量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规模较大,但是横向比较来看,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尽合理,且与美国、印度差距较大。下面分别借助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劳伦斯指数对中国及美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竞争态势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3-5]

(一)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是分析行业结构(或商品结构)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常用的指标之一,能够反映考察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它表示某行业(或某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

TC=(X ij-M ij)/(X ij+M ij)

其中,X ij、M ij分别为i国家第j种商品的出口和进口额。该指数是一个相对变量,其值介于-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竞争力越薄弱,等于-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对中、美、印三国服务贸易总体和主要部门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进行测算,可得出以下结果(见表4)。

首先看总体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如表4所示,中国数值全部为负,说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上竞争力水平较低。尽管服务贸易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变化比较平缓,说明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水平增长较慢。印度的总体贸易竞争优势指数2004年之前也为负值,但是由图2可知,印度的TC指数增长率明显快于中国,且逐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和2001年中印两国竞争指数持平,2002年以后印度的TC指数开始远远超过中国,并且2004年以后呈现为正值,说明印度服务贸易开始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而美国的TC 指数则一直为正值,远远高于中国。不过由图2可以看出,中美两国TC指数变化趋势的差距逐渐缩小,说明两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水平差距亦有缩小

数据来源于W TO官方网站及 中国统计年鉴,2008 ,作者计算整理。60

趋势。

表4

中国、美国、印度三国T C 指数分布情况表

年份项目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

中国

总体

-0.09-0.14-0.08-0.08-0.08-0.08-0.07-0.06-0.05-0.03运输-0.57-0.53-0.48-0.42-0.41

-0.40-0.34-0.30

-0.24-0.16旅游0.160.130.110.120.140.070.150.150.170.11其他-0.08-0.12-0.09-0.14-0.13-0.01-0.07-0.06-0.07-0.03美国

总体0.180.17

0.15

0.130.130.12

0.11

0.12

0.110.14运输-----0.07-0.12-0.15-0.12-0.16-0.16-0.17-0.14-0.11旅游----0.170.200.180.170.170.170.170.150.19其他----0.310.290.330.240.200.190.230.220.24印度

总体

-0.12-0.10-0.08-0.08-0.04-0.05-0.0020.040.080.08运输-0.60-0.58-0.63-0.61-0.55-0.51-0.50-0.55-0.53-0.56旅游0.270.200.130.030.020.050.030.060.110.12其他

0.08

0.06

0.17

0.16

0.19

0.12

0.16

0.24

0.30

0.30

资料来源:htt p ://www.w to .o rg /及中国商务部,作者计算整理。

图2 中国、美国、印度总体TC 变化趋势

图3 中、美、印运输贸易T C 指数变化趋势

再看行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由表4可知,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为旅游业,其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一直为正值;由于中国在资本和技术方面基础薄弱,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都为负值,竞争力不强。而美国和印度旅游业及其他服务业都为正值,说明两国在这两大行业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且竞争力水平高于中国。由图3可知,中国、美国、印度三国的运输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均为负值,说明三个国家均不具备运输业的竞争优势。美国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且呈不断下降趋势,说明运输业在美国服务贸易中的地

位逐渐让步于其他产业。而中国和印度贸易竞争优

势指数变化趋势明显上升,且中国水平和增速都高于印度,说明中国相对美国和印度来讲劳动力资源优势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4 中、美、印旅游贸易TC 指数变化趋势

图5 中、美、印其他服务贸易TC 指数变化趋势

由图4可知,中国旅游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且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介于美国和印度之间,竞争力

水平高于印度,而低于美国。2000年以前印度旅游贸易竞争优势指数高于中国,但是呈下降趋势,之后开始低于中国。2000年以来中国旅游竞争指数开始稳步上升,2003年受 非典 影响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是之后又开始出现增长,甚至在2006年超过美

61

国。美国的旅游业自2001年以来受 9.11 影响较为严重,申请签证的困难和海外形象的恶化,都使得美国旅游业增长乏力,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低幅下滑,虽然略高于中国,但是两国差距逐渐缩小。

以资本和技术为依托的其他服务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如图5所示,中国表现出明显的劣势,竞争指数基本全部为负值。而美国和印度都为正值,说明两国的其他服务业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且印度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有上升趋势,甚至从2005年开始超过美国,这与印度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另外,对中国其他服务业逐一分析表明,近年来中国建筑行业、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多数年份为正值[1],说明这些行业由于具备劳动力资源优势及政府垄断特点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金融、保险、专有权等其他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多为负值,说明中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 A)是分析行业结构问题常用的另一指标,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与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值与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产品或行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用公式表示为:

RCA=(X ij/X it)/(X W j/X W t)

本文中,RCA表示i国j种服务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 ij代表i国j种服务的出口额,X it代表i国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总额;X Wj代表世界j种服务的出口额,Y W t代表世界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总额。该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一般而言,RCA取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大。若RC A>2.5,则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1.25 RC A 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0.8 RC A 1.25,表明该国服务贸易具有中等水平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 A<0.8,则该国服务贸易处于比较劣势,竞争力较弱。[6]对中美印三国服务贸易总体和主要部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5中国、美国、印度三国RCA指数分布情况表

年份

项目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中国总体0.580.660.580.570.550.500.500.500.470.48运输0.520.390.520.610.650.770.830.880.470.54旅游1.611.64 1.69 1.741.681.311.41 1.460.640.55其他0.860.840.760.700.720.940.810.820.380.41

美国总体1.291.38 1.40 1.381.431.451.44 1.49 1.491.48运输----0.830.800.760.750.740.760.76 1.171.10旅游----1.05 1.14 1.081.020.991.03 1.02 1.501.46其他----1.05 1.00 1.071.101.121.10 1.11 1.631.67

印度总体1.261.43 1.47 1.441.421.491.82 1.93 2.092.01运输0.700.570.520.520.570.590.520.860.940.87旅游0.820.640.690.610.520.590.480.760.920.94其他1.301.48 1.47 1.501.511.461.54 1.62 3.273.08

资料来源:http://www.w https://www.doczj.com/doc/6d11797972.html,/及中国商务部,作者计算整理。

由表5不难看出,中国总体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RCA指数均小于0.8,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旅游业是中国服务贸易中相对竞争优势最强的产业,所考察年份中,2006年之前RCA均大于1.25,且大于美国和印度的RC A指数,说明中国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RCA 在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且在2006、2007两年降幅明显增大,说明中国旅游业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地位逐渐下降。中国运输业和其他商业服务行业RCA指数基本都是先增后减,且有些年份超过0.8,说明二者正逐渐摆脱竞争劣势,接近中等水平的国际竞争力;不过由于劳动力优势的逐渐衰减,中国的运输业和其他服务贸易相对世界整体水平来讲,竞争力还很低。

再看美国,其各项RCA指数基本都是稳中有升。服务贸易总体RCA指数均大于1.25,反映出美国服务贸易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同时,由行业RCA指数亦知,美国旅游及其他服务业全部大于0.8,甚至在近几年超过1.25,进一步表明了美国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运输业2001年以来一直徘徊在0.75左右,这与该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有关,且与世界服务贸易整体上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倾斜

62

趋势相吻合。

印度各项指数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服务贸易总体RC A指数都大于1.25,说明其服务贸易整体上也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其他服务贸易RCA 指数亦呈现出强劲增长,甚至从2006年开始超过2.5,说明印度的其他服务贸易已开始具备超强竞争力。但是印度运输和旅游处于相对劣势状态,可见印度虽然也是人口大国,但是竞争优势并不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聚集在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其他服务业。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三个国家中中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水平最低,且竞争优势分布失衡,主要集中在旅游业,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其他服务业竞争力水平不高。美国在总体服务贸易和主要行业都引领了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竞争优势明显。而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总体服务贸易竞争力也比较强,且贸易结构比较合理,其他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较高,甚至高于美国。

(三)劳伦斯指数

劳伦斯指数(L)是用来反映贸易结构变化的指标。[3]其变化范围从0到1,指数越接近于1代表一国贸易结构的变动幅度越大,越接近于0说明贸易结构变化越不明显。用公式表示为:

L=(1/2) ∣s i,t-s i,t-1∣

其中s i,t=x i,t/ x i,t,即s i,t为i产品或行业在t 年在一国总出口中所占的份额。考察1998~2005年的数据,测算中国、美国、印度三国总体服务贸易及各行业的劳伦斯指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6中国、美国、印度劳伦斯指数比较

1999~2005总体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其它服务中国0.018310.003660.019550.01306

美国0.019350.005190.009390.02874

印度0.042800.005610.012160.03813

由表6可知,从横向上看,中国总体服务贸易结构变动幅度非常小,其中运输服务业变化最不明显;竞争力比较强的旅游业劳伦斯指数相对最大,接近0.02,表明中国服务贸易中旅游业结构变动最为明显,相关的资源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是其他服务贸易。总体而言,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呈现缓慢的优化趋势,并且服务贸易出口中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同时辅之以低技术密集型产业。

纵向上看,美国除旅游业外,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劳伦斯指数都高于我国;其他服务业指数最大,接近0.03,与美国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现实相符;总体结构变动指数高于我国,说明美国服务贸易结构变化幅度大于中国,结构优化比较快。印度服务贸易结构总体变动指数在三个国家中最大,说明印度服务贸易结构变化最明显;同时,印度的运输业和其他服务业劳伦斯指数都超过了中国和美国,其他服务业贸易结构变化幅度最大,印度也已经摆脱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阶段,正在向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变化的主导方向发展。

三、结论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美国、印度三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服务贸易的世界地位,中国是服务贸易大国,但不是服务贸易强国。探究其原因,服务贸易结构失衡、传统产业优势递减、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等是阻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文章所用三种分析方法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基本结论是一致的。当前中国服务贸易中最具竞争力的是旅游业,发展最缓慢的为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力量不均衡、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均衡等成为中国横向贸易逆差,以及与美国、印度等纵向差距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贸易结构是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进程中,应当时刻关注这一指标,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逐步缩小横向及纵向差距,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合作,在竞争中寻求发展,使服务贸易竞争力稳步、快速、有效地提升。

参考文献:

[1]伍再华.基于竞争力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11):14-18.

[2]杨荣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J].经济前沿, 2006,(12):7-10.

[3]程南洋,杨红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8):115-119.

[4]杜莉,谢皓.中国与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国际商务,2006,(6):35-46.

[5]董小麟,董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11):44-50.

[6]郑吉昌,周蕾.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J].经济问题,2005,(11):18-20.

(责任编辑:高 琼)

63

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二、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我国留学服务贸易出口时以跨境消费方式实现的,若对中国留学服务贸易近年的输出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一些特点:首先,近年来华留学生以自费生为主,留学期限以长期留学生为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国留学教育主要是以公派进修和访问学者居多,占到当时出国留学人数的 80%,而研究生教育不足10%;到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随着出国留学政策的放宽,出国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留学生逐渐增加。目前,留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已经占到了绝大多数。随着自费留学的升温,我国自费留学的比重越来越大,2012 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 14.4 万人,其中,国家公派 8853 人,单位公派 6957 人,自费留学 12.9万人。同时,我国出国留学生所学专业基本涵盖了国外学校开设的所有学科。其次,中国留学服务贸易输出内容较单一,我国除汉语言学科外,在国际留学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例如,2011年来华留学生94962人,其中学科选择汉语类占69.72%。;2012年来华留学生102991人,其中选择汉语类占比71.03%。第三,中国留学服务贸易总体呈现逆差。例如,但就正规留学生而言,中国目前输出的留学生约占全球总数的20%,在主要留学生接受国中几乎都名列第一。2011年和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是339700人和399600人,但接纳留学生人数分别是9.5万和14万。而与世界6个主要留学生接受国相比,我国留学收费是最低的,低收费加上人数差异说明的确存在服物贸易逆差。第四,我国出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涉及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集中在少数教育发达的西方

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是出国留学的主要地区。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向这七个国家派遣的留学生占到所有海外留学生人数的 96%以上。其中,美国是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国。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自 1989年起曾连续五年位居在美外国留学生人数榜首,1995年到1998年被日本超过,1999年到2001年又再次名列第一,2012年留学美国的中国大陆学生为9.79万人。来华留学的地区结构按照洲际统计,五大洲都有在华留学生,但亚洲占了绝大部分,稳居第一。以2011 年为例,来华留学生共计 195503 人,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共计 141689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2.47%;按照国别统计,近十年来,韩国、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一直排在前几位。 2012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为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泰国,其中,在华韩国留学生最多,共计64481 人,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 1/3。 由于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服务业追求规模效益意义较小,并要求服务提供者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优势和和专业素质优势,例如,2013年世界留学生总量超过450万,其中约有70%的外国留学生集中在7个发达国家,市场分布极不均衡。 但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看,据IMF统计,2009年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6597.6亿美元,到2011年出口额扩大到7203.7亿美元,是1990年的1.42倍,而2009年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出口2062亿美元,到2010年增加到3944亿美元,是2009年的1.91倍,高于发达

分析印度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分析印度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印度,全称是印度共和国。位于亚州南部,是南亚次大陆上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七大国。陆上邻国一共七个,分别是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和缅甸。东、西、南、三面临海。北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人口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人口大国。 地理因素对工农业布局的影响 工业布局:印度有五大工业区(1)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胡格利河下游区,以麻纺织和机械工业最为重要,其它轻工业规模也较大。(2)孟买---浦纳区长期一纺织业占绝对优势,孟买是靠周围广大地区的棉花生产发展起来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现在化工、机械两大部门在国内地位也很突出。(3)阿莫达巴得—巴罗达区,以棉纺织业为主,其他轻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4)乔塔纳普尔高原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煤、钢产量均占印度全国的四分之三,电力、重型机械、化工、非金属产品也突出。(5)马德拉斯—班加罗尔—科因巴托尔区,过去以纺织等轻工业为主,独立后新兴部门发展很快。工业集中度高,呈点状分布,主要布局类型是煤铁复合型和临海型及新兴的“临路型”。 分析:印度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铁、锰。储量丰富,因此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即印度东北部切蒂斯格尔邦的比莱及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等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热带气候为纺织业原产品棉花及黄麻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印度工业的区位布局属于靠近资源型的。但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印度的工业起步较晚。印度政府独立时,手工业在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高达74%,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政府独立后,政府着重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方针。经过50多年的持续努力,使得印度的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印度独立之初,工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工业带有所南移。 农业布局的分析:印度国土辽阔,主要以平原、高原为主的地形,高温干湿两季的气候。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尽相同,降水状况相差尤大,故农业布局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谷物主要分布在常年降水量为1200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这里的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适合谷物的生长;小麦主要种植在国土的东北部,那里都冬季气温较低,灌溉条件好,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生长;高粱、谷子、玉米、棉花等作物则种植在德干高原,那里有肥沃的黑土,虽然炎热但降水量大,主要种植谷子等杂粮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黄麻集中分布在印度的下游,那里的湿热气候适合黄麻的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于浸泡黄麻。加以周密的河网为黄麻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历史上这里就是黄麻的集中产区;茶园大多分布在布拉马普特啦河两岸气候湿润、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料作物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此外,印度的各种热带作物,如橡胶,咖啡,腰果、胡椒、豆范、椰子等,几乎都集中在印度唯一的一块热带雨林气候区,即西南部地区。 畜牧业的分析:在热带喜马拉雅山地区,降水量较多,夏季温暖多雨,在高山草地放牧家畜。冬季寒冷,多冰雪则专场到丘陵地带越冬,进行垂直专场放牧或舍饲。主要是绵羊和山羊。绵羊生产羊毛,是世界闻名的开斯米线的原料。地理因素对进出口商品种类和结构的影响 印度进口商品的种类是:纺织业的机器、水泥、铝、锌等资本货物,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羊毛、原棉、石油制品、化肥、钢铁、钻石配料、食用油等原料

中国与印度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

中印对外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 最近几年随着中印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印度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各种经济利害关系也不断突出,印度频频对涉华商品设置贸易障碍,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小组对中印两国贸易摩擦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从双方历史原因以及各自的政治、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贸易摩擦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相应的建议。 一、中印贸易摩擦及其现状: 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甚至被誉为是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的一个奇迹,其GDP增长率在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左右。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使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由1978年的进出口总额206.4亿美元、逆差11.4亿美元发展为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5933.2亿美元、顺差320.9亿美元。这其中服务贸易总额由1985年的55.8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8.2%,然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并且最近几年有加大的趋势。而亚洲的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改革之后,也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在印度的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250亿美元,占当年印度贸易出口总额的31.4%,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 印度跟中国一样GDP保持在8%以上.它也拥有着庞大的人口.也拥有着从那个相似的历史.从殖民地到被帝国主义统治到经济困难年代,到经济初步发展,到政府开始改革经济.制定经济改革计划.但是各自发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印度在美国的支持下承接着美国的软件等第三产业的转移.过去30年中国抢先占领制造业的时候,印度也类似的占领了服务业.在中国强大的同时也有着一个同样聪明的国家以对手的角色与我们竞争,合作. 随着中国与印度在经济上的崛起,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同时,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2000年不到20亿美元,2009年上升到433.8亿美元,年均增长33%,经济上的亲密度与日俱增。两国经济贸易显示了很强的互补性,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在对中印贸易规模、商品贸易结构、贸易摩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分析影响中印贸易有关的因素,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边界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两国的交通状况会得到改善,以及两国都有加强经济往来的愿望都会使得中印贸易进一步发展。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然而服务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虽然印度的服务贸易在绝对数量上还比不上中国,但其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不可小视。但另一方面,两国贸易的发展之中还有一股阻碍的力量,印度的大国意识、竞争意识、两国国内的一些问题等因素妨碍了两国经贸的快速的发展

印度 海外市场国别资料

印度 印度共和国(以下简称“印度”)拥有将近12亿人口,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人口大国。82%的居民信仰印度教。近年来,印度政府实行全面经济改革,经济发展速度引人注目。中 印两国领导人互访密切,双方在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2005年4月,中印两国签署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1月,印 度总理辛格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 印度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印度政府已将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作为振 兴经济的重要手段。印度第11个五年计划(2007年4月~2012年3月)期间,预计用于基 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将达到5140亿美元。 依据政府发展规划,印度承包工程市场中交通运输、能源电力、电子通信、水利工程、石油化工和纺织业等领域存在较大的市场机会。 中国企业已经参与到印度工程承包市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交通建设、石油化工和电 子通讯等领域已经有较好的市场表现。目前,印度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未来几年将以 每年5%-6%的速度增长,在今后10年内,印度将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为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遇。

第一节 宏观环境 概念数据: 面积 297.47万平方公里 人口 1,186,200,000 (2008年) GDP 1.16万亿美元(2007/08财年) GDP 增长速度 9.0%(2007/08财年) 汇率 1美元=48.78印度卢比 (2009年8月28日) 外汇储备 2908亿美元 (2008年2月) 资源优势: 印度资源丰富,拥有云母、煤、铁、铝、铬、锰、锌、铜、铅、磷酸盐、黄金、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云母的产量和储量均为世界之首,铝土产量和煤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产业特点: 农业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 比重逐年 上升,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 重要出口国。 一、 政治环境 印度实行议会民主制,联邦议会由总统和两院组成。现任总理是曼莫汉·辛格(Manmohan

论印度服务贸易的现状

论印度服务贸易的现状 印度自1991 年经济改革以来,服务贸易一直高速发展,堪称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总体上看,印度服务贸易具有规模大、增速快、顺差可观等特点。从各服务贸易产业来看,其软件服务业一枝独秀,在全球软件服务出口中排名第一;金融和保险业稳健增长,并略有顺差;通讯等其他商业服务也具有垄断竞争力;但旅游、运输等两类重要的服务贸易发展较为缓慢,与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较大。 印度服务贸易的大发展得益于世界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和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大趋势,得益于印度国内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印度政府着力营造的有利政策环境,也得益于一大批优秀的印度企业和企业家充分发挥了印度的比较优势。印度服务贸易反过来又推动了印度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就业人口,并成为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为印度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印度服务贸易概况 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可以简要概括为规模大、增速 快、顺差可观 规模大根据印度储备银行(RBI)外汇收支统计,2006?

2007 财年,印度服务贸易总额达1299 亿美元,其中出口813 亿美 元,进口486 亿美元。按照WTO 的统计,2006 年印度服务出口额为738 亿美元,在全球名列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则仅次于中国居第2 位。相比之下,印度货物贸易排名相当落后,据WTO 统计,印度货物出口全球排名第28 位。 在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量(货物与服务贸易之和)的比重这一“相对规模”指标上,印度超过了绝大多数发达国家。2006?2007 财年,印度服务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例为28.9%,服务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则高达为39.0%。而 根据WTO 的统计数字,2006 年服务贸易强国――美国的该两项指标分别为19.1%和27.2%,德国分别是16.1%和13.2%,日本分别是17.8%和15.9%。 增速快根据RBI 统计,印度2006?2007财年服务贸易总额比上财年增长了31.3%,其中出口增长了32.4%。而据WTO 统计,2001?2006 年,印度服务出口年均增长29%(后三年平均增长49%),同期,全球服务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不到11%(后三年平均增长14%)。 顺差可观2006?2007 财年印度服务贸易顺差为327 亿美元,比上财年增长了37.4%。对照2006 年德国服务贸易逆差603 亿美元、日本逆差215 亿美元、韩国逆差194 亿美元、中国逆差89 亿 美元,印度这一顺差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印度服务贸易的主要产业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问题探析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问题探析 近十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增长近四倍,重要性日益提升。但是长期的服务贸易逆差问题与最近几年的增速回落需要高度重视,这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存在的结构问题逐渐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传统的运输与旅游服务部门规模大但竞争力持续下降,新兴部门中的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部门成长迅速,使得服务贸易结构有所改善,但金融、保险、通讯等高附加值服务部门依旧竞争力不足发展迟滞。对这些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服务贸易;结构;逆差;发展 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仅为46亿美元,2012年则达到了472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6.7%,远高于同期全球服务贸易平均增长速度。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服务贸易失衡日益严重,尤其最近三年服务贸易逆差呈现急剧扩张态势,从前高速增长过程中所掩盖的结构性问题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可持续增长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已刻不容缓。 1中国服务贸易近十年的总体发展状况 1.1服务贸易规模十年间总体呈现增长 近十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3年的102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726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从468亿美元增长到1914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4%,居世界第5位;服务贸易进口额从553亿美元增长到2812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为6.7%,居世界第3位。不过,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水平与货物贸易相比仍有显著的差距,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11.1%,而服务贸易出口额仅占4.4%。 图1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趋势图 (2003-2012)(单位:亿美元)1.2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出现下滑迹象 近十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长率18.5%,依旧远高于全球服务贸易平均增长率,但需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出现的增长率下滑的迹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一系列问题,我国服务贸易当年增速即出现下滑,而2009年则更是首次出现负增长。在2010至2011两年恢复增长之后,2012年再度出现增速下滑,当年服务贸易总额仅增长9%,远低于十年平均增长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已经持续下滑两年,2012年仅增长2.9%。如果说2008至2009的增速下滑是受全球金融危机拖累,2012年的增速下滑则显得不那么简单。 表12003-201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单位:亿美元)

浅析国际服务贸易(doc 9页)

浅析国际服务贸易(doc 9页)

国际服务贸易浅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己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竟争力低下。本文就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对策。首先,论文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提供方式和特点,然后,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国际服务贸易方式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辅助项目是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通过四种提供方式被定义:过境服务 (Cross Border supply),即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 broad),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接受服务;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到另一成员方境内建立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到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其特点鲜明:第一,服务贸易是一种无形贸易,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服务出口方式多样化;第二,服务贸易的生产与消费往往同时发生,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第三,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如专利、版权、法

印度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xx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xx大学 xx学院 国贸07Q1 一、xx经济现状概述 (一)xx国内经济状况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正在创造“印度崛起”的神话。印度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8%,但基于印度沉重的人口负担、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巨额的财政赤字、悬殊的贫富差距、落后的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国内种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长存等现实情况分析,这一目标的实现颇为不易。 1.xx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总述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 3.5%,80年代提升为 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 10.4%。2004-2005财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 6.6%,其中建筑业增长率为 5.2%,工业增长率为 9.3%,第三产业增长率为 8.25%。第二季度的商品贸易增长 53.5%,较第一季度的

24.6%增长了一倍多,外国直接投资则增长 26.8%,印度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 (1)第一产业现状: “绿色革命”使农业增产增收但科技兴农仍然任重道远。 今日的印度已彻底改变了“带着讨饭篮子”的形象,粮食产量从独立之初的1500万吨增至2003年的 2.2亿吨,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粮食产量目标为 2.251亿吨但由于降雨量下降,产量预计会减少到 2.06亿吨。现在印度的许多农产品如大米、小麦、豆类、棉花、甘蔗、茶叶、烟草和黄麻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归功于1964年-1970年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90年代后印度又开展的“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促进了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现在印度正朝着2010年粮食产量翻番的目标前进,预期届时粮食市场将超过25,000亿卢布。但是客观来讲,印度农业生产率仍然很低,每公顷 1.7吨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 2.6吨的世界水平和5吨多的发达国家水平还相差甚远。所以2005印度政府在预算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改善农业领域的投资环境,其中包括允许国内农产品出口商免税进口种子和农用物资等。 印度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开垦荒地、选育良种、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网增加灌溉面积、保证电力供给、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第二产业现状: 新兴工业实力渐强,但协调发展不容忽视。 印度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其中制药、汽车等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雄厚。印度的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发展也较迅速,煤炭是

2018-2019-关于印度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中印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实用word

2018-2019-关于印度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中印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关于印度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中印旅游服务贸易合 作 本文是印度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中印旅游服务贸易合作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现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28处,数量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中国、德国和法国。旅游业是印度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是仅次于软件外包的第二大服务产业,其收人占印度gdp比重的6,为印度提供了4,200多万个就业岗位,并带动了酒店、航空等相关行业的发展。①近年来,印度入境旅游人数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但是,长期以来印度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处于与其旅游资源和经济实力不相称的状态,而且由于印度的出境旅游人数远远大于入境人数,使印度旅游服务贸易对缓解建国60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巨额进出口贸易逆差贡献不大。 一、印度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1.印度旅游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无论是从入境游客数量还是所赚外汇收入来看,印度在全世界所占份额都比较小,旅游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与其拥有的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不成比例。根据印度旅游局的相关统计,印度入境旅游人数从xx年的273万增长至xx年的528万,占世界国际旅游人数的比例从0.39增长至0.57,国际排名也由51位上升至41位。从世界国际旅游收入和印度入境旅游收入对比来看,印度的人境旅游收入也呈上升趋势,从xx年的44.63亿美元上升到xx年的117.47亿美元;在世界国际旅游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0.84上升到1.25,04,国际排名也由37位上升到第23位。②从统计数据中,我们看到印度近几年来的进步,尤其是国际入境旅游收入增长迅速;同时我们也看到,印度旅游服务贸易总体仍然比较落后。 2.印度旅游服务贸易受季节影响明显印度大部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由于暑季酷热难耐,有时气温高达50℃以上,时有热死现象发生,不适合户外旅行,因此4—6月为旅游淡季。雨季虽然温度有所降低,但连绵的雨水造成洪水肆虐、道路中断和疫病流行。7—8月为国际旅游旺季,但雨季的存在使印度入境游客数量受到明显影响。lo月到次年3月是印度一年中最好的旅游季节,人境游客一般占到全年的约6o。③旅游的季节性是制约印度旅游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3.印度入境旅游对英、美两国的依存度过高印度的主要客源地为西欧、北美以及邻近的南亚诸国。由于历史文化的联系以及存在大量印度移民等原因,英、美两国长期以来是印度的主要客源国。xx年到xx年,西欧和北美等经济

精品范文-论中国服务贸易浅析

精品范文-论中国服务贸易浅析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关键词] 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己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竟争力低下。本文就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对策。首先,论文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提供方式和特点,然后,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际服务贸易方式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辅助项目是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多边贸易的谈判重点也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of Services,简称GATS),服务贸易被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对各国服务贸易,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通过四种提供方式被定义:过境服务(C rossB orderS upply),即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ConsumptionA broad),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接受服务;商业存在(mercialP resence),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到另一成员方境内建立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Movemento fP ersonnel),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到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其特点鲜明:第一,服务贸易是一种无形贸易,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服务出口方式多样化;第二,服务贸易的生产与消费往往同时发生,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第三,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如专利、版权、法律和会计等,且贸易过程中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仅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有关;第四,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密切相关;第五,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一般只在各国的国际收支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没有显示;第六;对服务贸易的监控不能通过海关监督和征收海关关税的方式进行,而只能通过国家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来达到目的。 (二)、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入世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在履行我国对WTO有关金融、通讯、旅游、教育和咨询等方面的各项承诺的过程中,我国服务贸易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各种制约因素的限制,整体竞争力较弱。 (1)、发展速度快,但整体水平低下 (2)、发展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我国服务贸易体系基本形成,从服务贸易进口看,已形成了以金融业、零售商业、旅游业民用航空运输业、房地产业、租赁业等为主的服务行业;从服务贸易的出口上看,已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业、国际金融业与保险业、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运输业为主的行业。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结构很不合理,我国目前仅能提供40多种服务,其中大部分是传统的消费性服务,如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等,生产性服务很不发达,许多种类的服务尚难以提供,特别是一些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尚属空白。我国服务贸易收支中规模最大的三个项目仍然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居主导地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所占比重十分低,以至于人们习惯于把服务业就业视作解决企业富余人员的渠道,其实这是我国服务业行业水平低给人们造成的误解。 (3)、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思路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思路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发展加速化、高科技化、非平衡化、结构优化和贸易壁垒的隐蔽化。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出口有限、结构不合理和竞争力弱,应该从加强政府扶持、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立法等方面入手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 【摘要题】服务贸易 【英文摘要】The essa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service trad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which include acceleration trend,high technology trend,unbalancing trend,structural optimizing trend and trade barrier enshrouding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iesand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 s for the service sector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WTO entry. 【关键词】全球化/服务贸易/中国经济 globalization/service trade/China’s economy 【正文】 一、全球化进程中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贸易与市场的全球化。各国的商品不仅在本国,而且在国外与本国及其他国家的竞争者进行竞争。这种竞争最初是在有形商品之间展开的,随着经济与贸易的不断发展,进而在无形商品之间展开。贸易的全球化首先是货物贸易的全球化,然后才是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其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独特趋势。 (一)服务贸易发展的加速化趋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服务贸易的限制,国际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仅为710亿美元,而1999年则高达13400亿美元,29年间增长了倍,年平均增长率为%,不仅高于同期世界GDP的平均增长率,而且高于同期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长率。服务贸易的增长不但快,而且还有不断加速的趋势。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约为20%,但在90年代则上升到25%左右。从各国国内的情况来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就一直在60%以上。1996年,服务业在国

浅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浅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对中国之后的服务贸易发展给出可行的建议,提出从教育改革、法律完善、政策鼓励等几个方面着手,加快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建议 一、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状况 自2001年入世以来,在技术、知识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之下,中国服务行业发展呈现出新的走向,主要表现为:服务业在经济交易中渐渐占有主导地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全年GDP达到了74.4万亿元,比去年增长了6.7%。第三产业增加额在GDP中的比例远远领先于第二产业,达到46%,说明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标志着全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D型站上了新平台。由于第三产业可以解决更多就业人口,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更小,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优化中国未来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也正在酝酿一个趋势:中国的消费提升速度在将来会上升,政府公共服务将逐步完善,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型社会又能进一步刺激消费,升高消费对GDP的拉动程度,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从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来看,中国2002年的总额为855亿美元,到2015年总额增长到7130亿美元,这十年间增长额为6275亿美元,增长率为740%。就服务贸易出口额而言,2002年中国出口额为394亿美元,2015年出口额为2881.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9.2%。对服务贸易进口额而言,2002 年中国进口额为461亿美元,2015年进口额为4248.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8.77%,高于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 另外,自2002年到2015年这十三年之间,除2009年外,中国服务贸易基本上都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同2008年相比,降低了5.8%。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下降12.2%,服务贸易进口额则几乎停滞不前,仅仅增加了1亿美元。这主要是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作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服务贸易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各国陷入了经济衰退阶段,各国的服务贸易需求减少,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形成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国内需求减少,对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口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才呈现出中国服务贸易不增反减的现象。再看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又回到了持续增长的快速列车上,服务贸易总体增长26.4%。那么,这又是为何呢 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利用宏观经济调控,使用了政府这一只“有形的手”,实施了以扩大内需为核心的经济刺

印度对美国贸易情况分析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学号: 201 024053 姓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于贸易 指导教师: 指导成绩: 2017年10月04日

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20150240539 王朝阳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印度国情简绍 位于10°N-30°N之间,最大国家。东北部同、、接壤,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为邻,东南部与隔海相望,西北部与交界。东临,西濒,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是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中的一支进入,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小国,确立了,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成员国。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1] ,是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问题较为尖锐。2017年6月9日,印度正式加入。 二、印度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但是若以美元汇率评估,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万的已发展国家澳洲相差无几。印度年成长率为5.8%,并于2011年至2012年间达6.1%。社会财富在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极度不平衡,全国10%的人口掌控全国33%的收入。 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经济政策采行贸易保护主义,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政府使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借由外国贸易及直接投资,逐步转型为自由市场,印度的经济规模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出口竞争力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出口竞争力分析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通信、旅游、保险等服务部门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的地位逐渐提升。为分析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主要采用2009年—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数据,从贸易规模、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等角度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并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贸易规模相对货物贸易较小,竞争力整体较弱。最后再根据结果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标签:中国服务贸易;贸易结构;竞争力指数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国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业起步较早,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5%。2013年英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79.2%,德国为68.4%,而中国服务业起步较晚,该比重只有46.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亦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服务贸易有三大基本特点:第一,国际服务贸易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2014年,世界服务出口总额为4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其中,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达68.14%。第二,服务贸易对各国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占GDP的比重逐年递增。2013年,德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602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57%,比2012年增长了0.7个百分点,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服务贸易结构将得到调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个国家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随着经济的复苏,金融、通信等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发展,再加之保险、计算机和信息等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传统服务贸易部门,如旅游和运输,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将会下降。因此,本文将结合中国服务贸易的实际情况,采用2009年至2014年的数据,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和结构,并利用相关指数测算目前中国的服务贸易是否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再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及结构分析 200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1021亿美元,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9大服务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升至5365亿美元,仅次美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三。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68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89%。在2009-2014年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和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仍落后于货物贸易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理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球贸易结构正在不断向服务贸易倾斜,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日益成为衡量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快速的领域。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服务贸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整体竞争力低下。本文主要主要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及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而提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 竞争力 措施 1.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1.1 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及形式 国际服务贸易指国家之间的服务的交换,表现为国家之间的服务的提供与消费。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表现为提供,进口表现为消费。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则是以服务提供的地点和消费的地点划分,一般而言,他们主要是发生在一国关境以内的地区。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提供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 (1) 跨境交付:从以成员国境内向其他任何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 (2) 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国境内向其他任何成员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3) 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通过建立营业企业或者其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 (4) 自然人流动:来自于一方成员国境内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在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 1.2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由于服务本身存在的一些独特特点,导致国际服务贸易也呈现出与国际货物贸易不同的特点。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比较,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服务是无形的,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往往具有同时性 ,其生产过程常常也是消费过程。 (2) 国际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国际间的服务交换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它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紧密相关。在服务贸易中,提供的只是使用价值而价值载体通常并不提供给服务的消费者,这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中货物价值载体与货物的使用价值一起提供给买方的交易方式有显著的区别。 (3)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和货物贸易的统计数据一样,在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得到体现。但是,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却无法像货物贸易的统计数据那样,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上显示。 (4) 国际服务贸易所涉及的服务行业常常涉及一些诸如跨国银行、通讯工程、航空运输、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方向) 班 级: 2012级02班 姓 名: Xxx 学 号: 惺惺惜惺惺xx 调研报告成绩(百分制)

外贸人必看!!国际商务礼仪——印度篇

外贸人必看!!国际商务礼仪——印度篇 印度是一个讲礼节的民族,在上期商务礼仪推送中讲了一些关于与印度人接触时所注意的一些礼节礼仪等,那么在印度商务礼仪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交往 ? 在印度的孟买,60% 的人是素食主义者因此,宴请印度商人时,事先必须确认对方的习俗,是否是素食主义者。 ? 容易引人误会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动作是摇摇头,或先把头稍微歪到左边,然后立刻恢复原状,表示“Yes ”、“知道了”、“好的”,与我们点头表示差别很大,易使人误会。 ? 切莫抚摸小孩的头,在印度如摸小孩的头,对方一定翻脸。 习俗 ? 在印度,你若要进入印度教的寺庙,身上绝不可穿以牛皮制造的东西,穿上牛皮制造的东西,会被视为犯了禁戒,皮鞋、皮表带、皮带、手提包等牛皮制品,都不得入其寺门。 ? 印度人走进寺庙或厨房之前,先要脱鞋。他们认为,若穿鞋进去,既不礼貌,也不圣洁。不论男女老幼,统统把鞋放在门口,赤脚进去。 ? 印度人吃饭大多使用盘子,千万注意,吃饭时,只准用右手递接食物,另别用左手。与印度人接触时,切忌用左手递东西给他。 因为他们认为左手肮脏,右手干净。吃饭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饭用手抓,就连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 在印度,除上洗手间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对别人的侮辱,弄不好他们会把你用左手递的东西砸烂,盛怒之下,还可能臭驾你一通。 喜好 ? 印度人爱喝茶,大多是红茶。各种集会,中间休息时也备有茶水,招待客人自不必说。 ? 印度人喜爱3 、7 、9 数字。他们认为红色责示生命、活力、朝气和热烈,蓝色表示真诚。阳光似的黄色表示光辉壮丽。绿色责示和平、希望。紫色表示心境宁静。 ? 印度人在生活和服装色彩方面喜欢红、黄、蓝、绿、橙色及其他鲜艳的颜色。黑、白色和灰色,被视为消极的不受欢迎的颜色。 ? 不喜欢玫瑰花,在办公室和商业机关,写字台喜欢放在东北角或西南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