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细则(青海省)01
- 格式:pptx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49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采样密度阳明山地区以中低山—丘陵为主,雨水充沛,河沟极为发育,大部分地区水流速度中等,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密度定为4~5点/ km2,在1:20万区化浓集中心地带、多元素异常复合部位或矿点分布较集中的地带,采样密度可适当增加,以每小格(0.25km2)不超过2个采样点为原则。
2、采样物质与采样部位本次调查的采样物质以淤泥和粉砂为主,粒度要求取-0.216mm(≤60目)筛孔粒径的物质。
为减少测区内元素的跳动,采样物质要尽量保持一致,要避免采集表层物质,以减少有机物质及铁锰类物质的影响。
样品装入布样袋后,应用手缓慢挤干,以避免某些元素以溶液形式相互渗透造成样品的污染。
过筛后的样品重量应保证不少于120克。
水系沉积物采样部位应选择在河流底部或河道岸边与水面接触之处,在间歇性水流地区或很少水流的干河道或沟谷中应主要在其底部采样。
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中要选择在水流变缓处,转石后或河道拐弯的内侧有较多细粒物质聚集之处采样。
如果采样小格中实无水系,则可在较小的干沟底部采样。
为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应在采样点水系上下20~30m范围内进行多点取样,然后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样品。
3、采样点的布置与定点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采样点位采用GPS与1:5万地形图结合确定。
先在地形图上将工作范围框出,然后在工作区范围内将整数公里网加密成长宽都为0.5km的方格网。
以四个小方格作为一个大格(1km2),为便于资料整理和数据处理,大格编号顺序按一个1∶5万图幅为一个单元,单元号冠于大格编号的千位,每幅1∶5万图幅的大格编号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
每个大格的四个小格编号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标为a、b、c、d,每个小格中采集的第一个样品为1,第二个样品标为2(如1001a1),每个采样点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按上述规定进行编号。
采样点位预先按设计采样点位布置在地形图上,在野外采样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的修改,并将实际采样位置标注在图上。
青海省红石山地区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蔡成龙;于小亮;蓟尚文;陶志华;薛长军【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22(13)7【摘要】红石山地区金矿床位于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研究区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4处以As、Sb为主的综合异常;通过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圈出4处以Au、As、Sb为主的综合异常。
不同比例尺的化探异常位置基本吻合,而Au异常最为明显,且与断裂构造关系最为密切,为本区金矿找矿提供了依据。
进一步对3处以Au、As、Sb为主的1∶2.5万综合异常实施地化剖面、槽探、浅钻工程,圈出含金构造破碎蚀变带4条,带内圈定8条金矿体、6条金矿化体。
区内矿化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洪水川组和闹仓坚沟组地层之间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化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主要赋矿岩性为构造碎裂岩及强硅化蚀变岩。
综上所述,研究区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经检查发现了较好的金矿找矿信息,充分展示出本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
【总页数】10页(P1007-1016)【作者】蔡成龙;于小亮;蓟尚文;陶志华;薛长军【作者单位】青海省有色第二地质勘查院;青海省地质调查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相关文献】1.广东阳春石岐顶地区金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2.金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以青海省曲麻莱县龙然加日苟地区为例3.青海省黑刺沟地区金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找矿潜力4.甘肃西秦岭地区当庆沟脑金钨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5.青海三岔河北金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都兰县阿拉克湖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青海省都兰县阿拉克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一处典型的湖盆区域。
该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于矿产资源的寻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地区沉积物以富钾、富铝为特征。
钾元素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营养元素,也是利用广泛的工业原料,其在地壳中广泛分布,但形成富集的主要原因是由地壳的变质作用或火山活动所造就。
阿拉克湖水系沉积物富钾的地质背景是该地区存在大规模火山岩的形成,因此红壤土中含有高量的富钾无机盐,满足了钾肥制作的原料需求。
而富铝的成因则与地质特征密切相关,相对于其他元素,铝元素的化学和矿物学性质变化较小,因此在地球物质中分布情况较为稳定。
而在该地区,随着阿拉克湖水系的沉积作用,铝的富集成为了地球化学特征之一。
其次,该地区还具有一定的金属元素含量。
据地质勘探相关机构调查统计,地区中铜、锌、铅等多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成为了可能的找矿方向。
矿产资源的成因一般是由地球内部造山活动、岩浆侵入、热液活动等作用形成,而这些作用可以在区域地质历史的成因过程中留下痕迹。
阿拉克湖地区水系沉积物中富含金属元素,暗示了该区域存在着与金属元素有关的地质作用过程。
因此,寻找区域内可能存在的矿产资源,并取得其有效开采和利用,对于提高阿拉克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益具有明显的战略意义。
总之,阿拉克湖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开展该地区矿产资源的相关勘探和潜力评估。
针对阿拉克湖地区的地质特征,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其寻找金属矿产资源的方向和方法。
未来,相关地质勘探机构可以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发挥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专业知识的综合作用,深入了解阿拉克湖地区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为相关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和理论支持。
数据分析是通过对实际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发现的过程。
下面列出一些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1. 全国各地区人口数量和出生率数据显示,中国人口数量分布不均,东部发达地区总人口数量大于西部地区。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工作方法一.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布点原则以区内景观条件、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并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本次布点:⑴以1:5万地形图为工作手图,采样密度控制在6-8个点/Km2以内,一般按每平方公里不少于7个点/Km2布置。
主水系中均不布点,特别难以通行区可适当放稀布点。
样点分布力求最大限度控制汇水域,兼顾样点均匀一、水系沉积物布点原则合理布设。
⑵采样点主要布置在地形图上可以辨认的最小水系(>300m)即一级水系口上,对长度大于500米的水系,应溯源追加布点,二三级水系可适当控制。
对原1:20万区域化探采样点应进一步布点。
⑶最上游的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不小于0.125km2,不大于0.25km2,要求每个样点都应控制一片特有的汇水域,力求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的均匀性。
⑷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控制及机械布点,布点时尽量兼顾减轻劳动强度,采样点尽量布置在易通行处。
⑸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95%以上的小格内都有样点分布,不得连续出现五个以上的空白小格。
⑹综合考虑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剔除不布样点格子之后,布点大格总数135个。
测区平均采样密度7。
1/km2,采样总面积113km2。
设计采样点805个,样品931件(12元素),布点情况见表12。
采样大格编码、布点、分配一览表表12二、样品编号1、在放大1:5万地形图上,以高斯坐标网线划分成1Km2的采样大格,大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编排;每个大格再以奇数方里网为界,划分成0.25Km2的四个小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划分为a、b、c、d,每个小格有两个样点时,按从上而下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脚注,如8A2 为第8大格A小格2号样品。
采样点预先设计标绘于地形图上。
2.含重复采样格子确定,在考虑图幅中均匀分布和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前提下,预先随机确定重复采样格且随机确定一重复样点。
实际采样43个样品为一批,其中随机留取7个号,3个插入重复分析样品,4个供实验室插入二级标样作质量监控,以衡量各批次间的分析偏差,每个1:5万图幅内随机抽取一批,供实验室插入12个一级标样。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工作方法一.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布点原则以区景观条件、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并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本次布点:⑴以1:5万地形图为工作手图,采样密度控制在6-8个点/Km2以,一般按每平方公里不少于7个点/Km2布置。
主水系中均不布点,特别难以通行区可适当放稀布点。
样点分布力求最大限度控制汇水域,兼顾样点均匀一、水系沉积物布点原则合理布设。
⑵采样点主要布置在地形图上可以辨认的最小水系(>300m)即一级水系口上,对长度大于500米的水系,应溯源追加布点,二三级水系可适当控制。
对原1:20万区域化探采样点应进一步布点。
⑶最上游的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不小于0.125km2,不大于0.25km2,要求每个样点都应控制一片特有的汇水域,力求采样点控制汇水域面积的均匀性。
⑷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控制及机械布点,布点时尽量兼顾减轻劳动强度,采样点尽量布置在易通行处。
⑸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95%以上的小格都有样点分布,不得连续出现五个以上的空白小格。
⑹综合考虑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剔除不布样点格子之后,布点大格总数135个。
测区平均采样密度7。
1/km2,采样总面积113km2。
设计采样点805个,样品931件(12元素),布点情况见表12。
采样大格编码、布点、分配一览表表12二、样品编号1、在放大1:5万地形图上,以高斯坐标网线划分成1Km2的采样大格,大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编排;每个大格再以奇数方里网为界,划分成0.25Km2的四个小格,编号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划分为a、b、c、d,每个小格有两个样点时,按从上而下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脚注,如8A2 为第8大格A小格2号样品。
采样点预先设计标绘于地形图上。
2.含重复采样格子确定,在考虑图幅中均匀分布和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前提下,预先随机确定重复采样格且随机确定一重复样点。
实际采样43个样品为一批,其中随机留取7个号,3个插入重复分析样品,4个供实验室插入二级标样作质量监控,以衡量各批次间的分析偏差,每个1:5万图幅随机抽取一批,供实验室插入12个一级标样。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凉城地区的应用效果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利用水系沉积物中的化学指标来研究地质环境演化和
水资源变化的方法。
在凉城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的应用可以为该地区的资源开
发利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以下是水系沉积物地
球化学测量在凉城地区的应用效果的简要介绍。
1. 资源开发利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可以对水系沉积物中的矿产资源进行评
估和开发利用的预测。
通过对水系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矿物组成和赋存状态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地下矿化体的类型、规模和分布特征,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保护: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可以对水系统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水系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放射性元素等进行测量,可以判断水环境的污染
程度和来源,并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指导。
3. 地质灾害预测: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进行预测。
通过对水系沉积物中的颗粒组成、颗粒大小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地质灾
害形成的原因和机制,预测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并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 水资源变化研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可以对水资源的变化进行研究。
通过
对水系沉积物中的主要元素含量和同位素组成进行测量,可以揭示水资源的起源、水文过
程和水文特征,评估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青海省1:25000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细则(试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2017年4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总则 (2)4 设计书编写 (3)5 野外工作方法 (4)6 野外样品加工 (9)7 野外工作质量检查 (11)8 样品分析及质量监控、质量评估 (12)9 数据处理与地球化学图件编制 (16)10 异常查证与异常评价 (20)11 成果报告编写 (23)12 汇交资料要求 (24)附录1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采样记录卡 (25)附录2 采样点变更登记表 (26)附录3 样品交接清单 (27)附录4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样品登记表 (28)附录5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质量验收情况汇总表 (29)附录6 地球化学测量原始资料自(互检)记录表 (30)附录7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野外观测部分)质量抽查记录表 (31)附录8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采样记录卡(室内部分)质量抽查记录表 (32)附录9 1∶2.5万地球化学测量样品加工质量抽查记录表 (33)附录10 航迹监控质量汇总表 (34)附录11 地球化学异常登记卡 (35)参考附录A(规范性附录)野外GPS定点与航迹管理要求 (36)参考附录B(资料性附录)1:25000地球化学测量样品可供选择的分析配套方案 (38)前言位于我省阿尔金、柴北缘及东昆仑等地区的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及干旱荒漠戈壁残山区,水系沉积物元素异常流长偏短,1:5万地球化学普查不能满足地质找矿的需要。
通过近年来开展1:25000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发现了果洛龙洼大型金矿、按纳格、瓦勒尕中型金矿、浪木日铜镍矿点等一系列矿床点,积累了一定的勘查经验。
为进一步规范青海省1:25000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特制定《青海省1:25000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是在近年来开展的青海省1:25000地球化学测量项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Z/T0167-2006)、《地球化学普查规范》(DZ/T 0011-2015)和《青海省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细则》(试行)编写而成。
地球化学普查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卡图幅名称(或地区):青海称多县托洛涌地区图幅号: □I47E011002 □I47E011003 □I47E012003 采样日期:2014年月日记录:采样:审核:第页记录卡填写说明1地球化学普查水系沉积物测量记录卡填写说明图幅代号:√。
1:50000地形图图幅号,在相应的图幅号前□内“打勾”。
A 样品号:N7。
图幅名拼音代码+采样大格编号+小格代码+小格样号,如:MP234B1。
该样品号中:MP-茅坪幅代码;234-大格号;B-小格号;1,B小格第一个样号)。
B 样袋号:野外实地编号。
C 横坐标: N8。
统一确定为高斯6度带,记录带号+横坐标精确到m。
如17428303D 纵坐标:N7。
高斯6度带精确到m。
如3395158E 海拔高程:N4。
采样点高程坐标,以米为单位。
从地形图等高线或通过GPS直接读取。
F 水系级别:C1。
记录代码:1 、一级水系;2、二级水系;3、三级水系。
G 采样部位:C1。
采样点位于水系的位置,用代码表示:1:河底;2:水线附近;3:河漫滩上;4:水塘入口处H 样品组分:C3。
记录3位数:分别代表样品中粗砂(第1位)、细砂(第2位)和淤泥及有机物(第3位)含量。
此三项为样品的沉积物组分,以编码方式分级填写,分为:0:无;1:少量(<30%);2:中量(30~70%);3:大量(>70%),三者之和不能超过100%。
I 样品颜色:C2。
1、灰黑色;2、灰色;3、褐色;4、灰黄色;5、红色;6、砖红色;7、灰绿色。
J 地质时代:C4。
记录所控汇水域内地质时代。
记录地质时代符号。
沉积地层按出露情况适当并层;侵入岩记录主要侵入期。
(Q、E3y、T1-2gd、T3q、ηγT3、γδT3、δοT3等)K 岩石类型:C4。
填写该点所控制汇水面积内占优势的基岩类型,参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附录B表B2。
L 矿化蚀变:C1。
记录矿化蚀变程度。
西昆仑东段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粒度试验李博秦;刘铭涛;刘志军;郭鸿军;郑丽;李小永【摘要】为了更好地在西昆仑和田东三县一带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并使其取得明显的找矿效果,课题组在塔木其铜锌矿点附近选择一条剖面做了粒度试验工作.通过采样路线选择、步长确定、水系沉积物介质采集、样品预处理、5个粒级过筛、样品分析、结果研究等方法完成了该项试验工作.结果显示,-4~+20目的水系沉积物粒级更能反映该区的找矿信息.因此,以后在西昆仑地区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时将-4~+20目的水系介质作为采样的首选粒级.【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6(007)004【总页数】9页(P667-675)【关键词】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粒度试验;西昆仑;塔木其铜锌矿点【作者】李博秦;刘铭涛;刘志军;郭鸿军;郑丽;李小永【作者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300170;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300170;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300170;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300170;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300170;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30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之一,而粒度试验是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开展前的必要程序。
在西昆仑虽然做过1∶50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但水系沉积物的粒度一般都选用经验值:-10~+80目。
而针对大比例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一直没有做过粒度试验,且-10~+80目的数据范围显宽,影响样品的针对性。
为了更好地在西昆仑和田东三县一带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以便取得明显的找矿成果,有必要在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前先进行粒度实验。
在西昆仑,主要存在两个地貌景观,即:西昆仑山山地景观区和疆南藏北高原北缘的山地景观区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昆仑尼雅河中上游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2002.。
(一)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工作布置是在充分研究区域地质矿产资料,根据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及已知矿化点分布情况进行的。
其基本原则是:在区域上有足够的采样点控制异常范围,圈定异常位置,查明异常分布及组合特征。
根据《地球化学普查规范》和《关于〈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补充规定〉的通知》要求,结合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区域成矿规律、通行难易程度,围绕测区地质矿产调查目标任务,在本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合实际情况布设样点。
化探采样工作采用GPS全航迹管理,GPS定位数据采用随机配备的软件进行处理。
成果中的坐标单位一律以米计。
样品布设、采样要求和样品加工与测试分析按《地球化学普查规范》、《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补充规定》(中地调发[2007]220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化探方法技术问题的函》等执行,样品分析单位选择具有“CMA”计量资质的检测单位承担。
样品的采集关系到化探质量的好坏,从采样点的布置、取样介质选取和采集、样品编号、加工、包装、送样到测试各个环节必需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1、采样点布置原则1.采样密度:采样点布设密度为4-8个点/km2,平均密度不小于4个点/km2。
采样布局应兼顾均匀性与合理性,根据测区实际情况,以最大限度控制汇水域面积和取得具有代表性样品为原则。
2.采样点的布设以4个小方格(1km2)作为采样大格,在全区范围内分布基本均匀,大格中样品一般应兼顾控制效果和样点基本均匀两方面。
3.采样点尽量布设在最小水系(大于300m)—即一级水系末端和分支水系口上。
如果水系较长(大于1km),在水系首尾之间增加采样点,使每一个采样点控制的汇水盆地面积大致在0.25km2之间。
青海玛沁县曲赫地区地球化学方法找矿效果分析谭渭源,肖 东,任 潇,罗光华(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〇四大队,四川 广元 628017)摘 要:青海玛沁县曲赫地区实施了1:20万水系沉积物工作,通过少量样品分析成果,快速掌握了元素富集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1:5千土壤-地质剖面,结合地质、少量槽探圈定多条金、钨、铜矿体,表明了地球化学方法在该地区寻找金、钨、铜矿的有效性、准确性。
关键词:青海玛沁县;地球化学;找矿效果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7-0214-2Analysis of the prospecting effect of geochemical method in Quhe area, Maqin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TAN Wei-yuan, XIAO Dong, REN Xiao, LUO Guang-hua(SICHUAN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BUREAU 604 BATTALION,Guangyuan 628017,China)Abstract: In Quhe area of Maqin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1:200000 stream sediment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a small number of samples, the information of element enrichment has been quickly grasped. On this basis, further 1:50000 stream sediment survey, 1:10000 soil geochemical survey and 1:5000 soil geological profile have been carried out. Combined with geology and a small amount of trenching, many gold, tungsten and copper deposits have been delineated, which shows that The validity and accuracy of geochemical methods in searching for gold, tungsten and copper in this area.Keywords: Maqin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geochemistry; prospecting effect青海省玛沁县曲赫地区位于西秦岭成矿带之苦海~作母沟Hg(Sb、W、Au)成矿亚带内,该带是青海省内重要的金、汞矿成矿区之一,已知矿产地有55处。
1:50000地球化学⽔系沉积物测量⼯作细则1:50000⽔系沉积物测量⼯作细则⼆○○三年三⽉1:50000⽔系沉积物测量⼯作细则⼀、⽬的根据在区域化探阶段已圈出的各类地球化学异常,以及根据化探、物探、地质资料所划定的找矿远景区,优选1:50000化探测量图幅,通过1:50000化探测量⼯作,进⼀步缩⼩寻找⾦、铜、镍成矿带找矿靶区,查明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有关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进⼀步开展地、物、化⼯作的详查地区。
⼆、⽅法的选择依据北⼭地区地球化学景观特征和前⼈1:200000化探⼯作⽅法,⼯区选择1:50000⽔系沉积物测量⼯作⽅法。
⼯作区为为⼲旱荒漠丘陵区,基岩裸露、⽔系较发育,因此⼯作中采⽤与该景观区相适宜的⽔系沉积物测量⽅法。
采样粒度采⽤-4—+20⽬粒级,⽤“套筛取样法”取样。
三、测⽹的布设在1:50000地形图上框出⼯作范围,在此范围内以公⾥⽹为基准,划出长宽各为0.5千⽶的⽅格,在每⼀平⽅千⽶⼤格⼦中划成四个0.25平⽅千⽶的⼩格。
四、编码原则1、样品编码⾸先在1:5万地形图上框出⼯作范围,在范围内划出长宽各0.5千⽶的⽅格⽹,以四个⽅格(1平⽅千⽶)作为1个采样⼤格编号,各⼤格编号顺序⾃左⽽右再⾃上⽽下。
每个⼤格中有四个为0.25平⽅千⽶的⼩格,编号顺序⾃左⽽右,⾃上⽽下标号a、b、c、d,在每⼀⼩格中采集的第⼀号样品右下⾓标注1,第⼆号样品标注2。
采样点预先标在地形图上,在采样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修改,并将实际采样点标在图上,定点误差在图上不⼤于 2.0mm。
每个采样点留有标志。
2、监控样、重复采样及重复分析号编码监控样、重复采样及重复分析号的编码以采样⼩格为基础,每50个分析号码为⼀批,在其中任取⼀个号码为重复采样⼩格,并进⾏重复分析,取3个号码作为此⼤格内重复取样及重复分析编号,另任取4个号码,作为插⼊监控样(⼀级标样)编号之⽤,并在图上注明重复样及监控样号码。
重复采样及重复分析样的编码右下⾓标注为3,监控样的编码右下⾓标注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