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转化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155
生物转化的四种方式
生物转化是指生物体内或外部环境中发生的物质的转化过程。
常见的生物转化方式有以下四种:
1. 新陈代谢:生物体通过代谢作用将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和生物体所需的物质。
新陈代谢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产生大量能量;无氧呼吸则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产生较少能量。
2. 发酵:发酵是一种无氧代谢过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其他有用的物质。
常见的发酵过程包括酒精发酵、乳酸发酵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
3.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光合色素吸收,并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转化为化学能,最终用于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4.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指生物体内或外部环境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酶等生物体降解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生物降解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助于环境中有机物的循环利用。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肥料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无机养分。
微生物转化的特点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形态上,个体微小,肉眼看不见,需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大小以微米和纳米计量。
2.繁殖快生长繁殖快,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细菌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可以繁殖一代。
3.代谢类型多,活性强。
4.分布广泛有高等生物的地方均有微生物生活,动植物不能生活的极端环境也有微生物存在。
5.数量多在局部环境中数量众多,如每克土壤含微生物几千万至几亿个。
6.易变异相对于高等生物而言,较容易发生变异。
在所有生物类群中,已知微生物种类的数量仅次于被子植物和昆虫。
微生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所以微生物是很好的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用途。
微生物有哪些特点1、体小面大一个体积恒定的物体,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
微生物体积很小,如一个典型的球菌,其体积约1mm??,可是其表面积却很大。
这个特征也是赋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谢快等特性的基础。
2、吸多转快微生物通常具有极其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
据研究,乳糖菌在1个小时之内能够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产朊假丝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3、生长繁殖快相比于大型动物,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繁殖速度。
4、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
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
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
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
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简述微生物的基本特点我是学生物的,本来想就我自己的知识告诉你的,后来一查发现,百度上结实得很具体。
微生物细胞转化是指受体细胞从外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与其染色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换,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的过程。
转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制备培养系统:准备适合微生物生长和转化的培养基。
2. 加入底物:将需要转化的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
3. 加入效应物: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效应物来促进转化反应。
4. 保温反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让转化反应进行。
5. 监测反应过程:通过适当的方法监测转化反应的进度和效果。
6. 终止反应:当转化反应达到预期效果后,停止反应。
7. 产物分离:将转化生成的产物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
微生物细胞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在进行转化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转化的成功率和产物的质量。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微生物的一大特点,是代谢类型的多样性,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物质,特别是有机化合物,几乎都可找到使之降解或转化的微生物。
就是随着工业发展,排入环境引起环境污染的许多人工合成物,由于微生物繁殖迅速,个体微小,比表面大等特点,它们较其他生物更易适应环境,已有不少证据表明,微生物“正学着”对付众多的“陌生的”人造化合物。
可见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具有巨大的潜力。
(1)微生物对无毒有机物的降解无毒有机物主要是生活废弃物。
很多微生物都有能力降解这为在污染物。
微生物通过好氧分解或厌氧分解来分解有机物。
(2)微生物对有毒有机物的降解有毒有机物一般属于难生物降解性物质和不可生物降解性物质。
研究这些有机物的可溶解性,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①农药农药是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的总称。
由于农药对粮食生产的重要,目前全世界农药的总产量已达200多万吨,品种约有500余种,常用的也有100种。
而当前使用的农药多是有机氯制剂、有机磷制剂和有机汞制剂。
这些有毒化合物在环境中的存留时间一般较长。
因此,大量农药累积于自然环境中,对人和动物具有严重的危害。
微生物与农药之间的关系可概括成两个方面。
一方面农药抑制土著种群的数量和作用可用于杀害和抑制某些有害种类;另一方面,几乎全部现代农药都是有机的,因而可以想象微生物可以代谢这些药物,改变和破坏它们的毒性。
现已了解,环境中有机农药的消失,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并已从土壤、水体、污泥、污水中分离到能降解农药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
由此,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以两种方式降解农药,一种方式是以农药作为生长的唯一碳源和能源,有时还作为唯一的氮源,而使农药降解,具有这种能力的微生物很多,其中假单胞菌属、诺卡氏菌属及曲霉属中的一些种类最为突出;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共代谢作用,即微生物从其它化合物获得碳源和能源后,才能使农药转化甚至完全降解。
微生物转化、转导和接合的异同微生物转换、转导和接合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方法。
它们之间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地方。
微生物转换是把一种或多种外源DNA中的基因导入到一个微生物细胞中,使它们在微生物体内得到表达。
在微生物转换过程中,DNA以质粒的形式通过离子电压、热或其它力学方法把DNA片段的表达基因导入到微生物体内,从而使它们赋予目标基因在特定微生物中的表达功能。
微生物转换不仅能用于表达新型基因,还能用于分析和研究几乎所有微生物等基因表达及其功能子程序之间的关系。
微生物转导是一种在没有改外源DNA的情况下,通过引入生物体本身的某种影响因素,如药物、磷酸化或程序化的遗传基因表达水平而改变微生物特性的过程。
在微生物转导过程中,可以把特定的药物、磷酸或其它影响因子用于程序控制遗传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
例如,通过使用不同药物,可以改变含氮代谢、光合物质合成和毒素生物合成等特定细胞过程中的微生物表现。
微生物接合是把外源DNA和微生物体细胞中存在的DNA共同组成“复合体”,从而使外源DNA得到表达的过程。
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基因改造过程,通过蛋白质-酶介导的组合反应将外源DNA(基因)“接入”到复合体,从而改变了原来的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从本质上来说,微生物转换和微生物转导都是改变基因表达,使其获得某种特定表现的过程,但他们的区别在于对外源DNA的要求不同:微生物转换要求有一定的受体载体(一般是质粒),而微生物转导则没有这种要求。
有很多种微生物接合,也有很多种转换和转导技术。
不过,无论采用哪种技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共同的性质,都是为了改变一种生物体的特定表现而对其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改造的过程。
微生物转化名词解释
微生物转化是指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将某些物质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微生物转化可以用于产生化学品、药物和酶等工业产品。
通常采用微生物发酵、微生物代谢和微生物合成等技术实现对原材料的转化。
微生物转化的目的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天然代谢过程或利用人工生物反应器等工具,将一些低价值的废弃物和副产物转化成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药物。
常见的微生物转化方式包括发酵、生物降解、脱色、产酶、生物脱硫、生物除臭和生物防腐等。
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积累转化过程与稳定机制微生物残体是指微生物死亡后留下的残留物质,包括细胞壁、胞质等。
这些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积累转化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
首先,当微生物死亡后,其残体会迅速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降解。
一些真菌和细菌会分泌酶类物质,将微生物残体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
这一过程可以释放出有机氮和磷等养分,为土壤中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其次,微生物残体的分解过程也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如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作为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提高土壤的肥力。
同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也可以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进一步促进微生物残体的降解。
另外,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稳定机制也非常重要。
一些土壤微生物残体会形成持久的有机质组分,与土壤矿物颗粒结合形成团聚体。
这些团聚体可以增加土壤的结构稳定性,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此外,微生物残体还可以通过与土壤中的黏土矿物发生吸附作用,形成固定态,延缓其降解速率。
这种稳定机制可以使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长期存在,为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丰富的碳源和养分。
总的来说,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积累转化过程与稳定机制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既包括了微生物残体的分解和降解过程,也包括了微生物残体的稳定和积累过程。
这些过程不仅影响着土壤中的有机质循环和养分转化,也对土壤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中,应该充分考虑微生物残体的作用,促进其有机质的稳定和循环利用。
微生物转化的特点微生物转化是一种技术,可以将微生物用于合成大分子,改变活体中蛋白质,尤其是重要药物和抗原体的合成。
微生物转化最初被用来培育菌种,但是后来发现它可以被用来制备各种蛋白质,改变它们的功能和结构,以及用于拆分复杂物质。
这种技术比传统方法更加安全,更易于控制,仅仅需要许多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任务。
微生物转化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迅速、低成本地生产蛋白质,并可以有效地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这种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用于研究定量分析,蛋白质表达,药物研发,细胞分离等。
微生物转化可以把一种蛋白质转换成另一种蛋白质,例如把细胞壁生物膜蛋白转换成可溶性蛋白,也可以把一种活性蛋白转换成另一种活性蛋白,从而可以获得更加特异性的活性蛋白,有助于研究各种基因功能以及药物开发。
此外,微生物转化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不会像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那样有辐射污染和介入细胞的基因干扰的危险。
相反,这种技术大部分是在低温环境下完成的,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并且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短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
最后,微生物转化可以迅速而有效地生产目标蛋白,也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更低的成本,更少的废物。
然而,由于微生物转化需要严格的操作流程,因此研究人员需要正确的培养条件来确保微生物的生长,而且必须谨慎选择转化载体,以确保其正常表达。
总而言之,微生物转化是一种高度可控的,低成本的技术,为药物研发,研究定量分析和蛋白质表达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
综上所述,微生物转化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迅速、低成本地生产蛋白质;(2)可以有效地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具有更高的安全性;(4)可以迅速而有效地生产目标蛋白;(5)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更低的成本,更少的废物。
因此,微生物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科学实验的效率,为各种生物技术提供便利。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有机污染物生物净化(天然物质、人工合成物质)•无机污染物生物净化第一节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机理•净化本质——微生物转化有机物为无机物•依靠——好氧分解与厌氧分解一、好氧分解•细菌是其中的主力军•原理:好氧有机物呼吸• C → CO2 + 碳酸盐和重碳酸盐•H → H2O• N → NH3→ HNO2→ HNO3•S → H2SO4•P → H3PO4•二、厌氧分解•厌氧细菌•原理:发酵、厌氧无机盐呼吸C → RCOOH(有机酸)→CH4 + CO2•N → RCHNH2COOH →NH3(臭味) + 有机酸(臭味)•S →H2S(臭味)•P → PO3-4•水体自净的天然过程中厌氧分解(开始)→好氧分解(后续)第二节各类有机污染物的转化一、碳源污染物的转化•包括糖类、蛋白质、脂类、石油和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等。
1.纤维素的转化•β葡萄糖高聚物,每个纤维素分子含1400~10000个葡萄糖基(β1-4糖苷键)。
•来源:棉纺印染废水、造纸废水、人造纤维废水及城市垃圾等,其中均含有大量纤维素。
A.微生物分解途径B.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好氧细菌——粘细菌、镰状纤维菌和纤维弧菌•厌氧细菌——产纤维二糖芽孢梭菌、无芽孢厌氧分解菌及嗜热纤维芽孢梭菌。
•放线菌——链霉菌属。
•真菌——青霉菌、曲霉、镰刀霉、木霉及毛霉。
•需要时可以向有菌种库的研究机构购买或自行筛选。
2.半纤维素的转化•存在于植物细胞壁的杂多糖。
造纸废水和人造纤维废水中含半纤维素。
•分解过程•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多数能分解半纤维素。
•许多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节细菌及放线菌能分解半纤维素。
霉菌有根霉、曲霉、小克银汉霉、青霉及镰刀霉。
3.木质素的转化自然界中哪些微生物能够进行木质素的降解呢?•确证的只有真菌中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疑似的有软腐菌。
黄孢原平毛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rium)是白腐真菌的一种,隶属于担子菌纲、同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丝核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