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中级)教学大纲(2010)
- 格式:pdf
- 大小:189.28 KB
- 文档页数:9
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发展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应用案例,旨在培养学生对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理解和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理解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3. 熟悉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4. 能够分析和解释城市经济现象,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5.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城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做出贡献。
三、课程内容1. 城市经济学概述1.1 城市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理论框架1.3 城市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2. 城市发展理论与模型2.1 都市化与城市化过程的理论解释2.2 博弈论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2.3 城市增长模型及其解释力分析3. 城市劳动市场与人口流动3.1 城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分析3.2 人口流动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3.3 城市居民收入与福利分析4. 城市地理经济学4.1 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选择模型4.2 城市交通与交通拥堵的经济学分析4.3 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的研究5. 城市政策与规划5.1 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5.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5.3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项目等。
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将获得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将锻炼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城市经济问题。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占总成绩的20%2.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3. 实践项目报告:占总成绩的30%4.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20%六、参考教材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经济学,李华敏,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 城市经济学导论,王小为、张小明,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3. Urban Economics and Real Estate: Theory and Policy,James C. Vanderbeck and John C. Knight,Publisher: John Wiley & Sons七、参考文献1. Glaeser, E. L., & Gottlieb, J. D. (2009). The Wealth of Cities: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Spatial Equilibrium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7(4), 983-1028.2. Duranton, G., & Puga, D. (2004). 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J. V. Henderson & J-F. Thisse (Ed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Vol. 4, pp. 2063-2117). Elsevier.以上即为《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的内容,本课程将着重培养学生对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的理解和能力,以期为学生今后在城市发展和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基础。
《城市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2. 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3. 掌握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等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4. 能够运用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3. 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产业结构;4. 城市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有:1. 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3. 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城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核心要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城市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城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理解。
五、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 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入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30分钟)2.1 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解释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等2.2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介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解析城市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如城市规模效应、交通运输成本等2.3 城市经济学的核心要素- 城市人口: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 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规划等- 产业结构:城市产业发展、产业集聚等3. 分组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一具体的案例,讨论城市经济学的应用,并提出解决方案。
城市经济学1城市经济学概况课时:本学期第1~8周,每周一次课3学时,共24学时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城市经济学》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内容及安排周次日期大纲主要内容12-21概论城市与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3-14城市化相关问题城市化进程及相关规律32-28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产业机构划分体系43-07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及发展战略选择53-21城市人口经济城市人口的经济关系,包括城市人口就业、贫困等问题63-28城市土地经济土地的概念和特性、城市土地的区位选择、土地价格特征及土地制度等74-07城市住宅经济住宅的特征与属性,住宅的需求与供给,住宅的流通等84-14新城市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相辅相成考核形式:学期中一篇课程论文,期末课程考试,各占50%[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英文版,中文版)中信出版社,2003,ISBN:780073619[美]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译本,1990[美]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译本,1984[美]马尔科姆·吉利斯等著:《发展经济学》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美]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德]奥古斯特·勒施著:《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贸与地理间的关系》,王守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日]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中译本,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苏]N.A伊利英:《城市经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译本,1987饶会林著:《城市经济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饶会林著:《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饶会林、郭鸿懋主编:《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王雅莉著:《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4.11蔡孝箴主编:《城市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郭鸿懋主编:《城市宏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谢文蕙、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Chicago Press,Chicago 1988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与政府组织机构》,中译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萨谬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6版,中译本,北京,张曾芳、张龙平著《运行与嬗变-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李其荣著《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辜胜阻著:《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2 张文忠著:《经济区位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于志熙著:《城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日]研究组:《城市开发与证券化》,中译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崔功豪主编:《中国城镇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沈建法著:《城市化与人口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柴彦威著:《城市空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魏后凯编著:《区位决策》,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陈建军著:《中国高速增长地域的经济发展——关于江浙模式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顾朝林等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夏书章主编:《市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陈建军著:《中国高速增长地域的经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王辑慈等著:《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冯云廷著:《城市集聚经济》,大连,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C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Dawn of history to the Presewt Pawl Bairoch,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The Zniversity of概论城市与城市经济学城市城市的产生、界定及特征城市系统的构成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资源利用生产污染消费需求经济收入生活污染生态需求价值流物质流、能源流城市的基本经济特征经济功能主体性经济活动密集性非农产业化功能多元化城市的经济地位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物质财富最主要的创造地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阵地在国民经济生活中起中心作用、起主导地位作用什么是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城市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社会生产发展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问题住房困难交通混乱环境破坏……经验工业化城市化经济中心……城市经济学诞生《城市经济学导言》威尔伯?R?汤普森,1965时间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主要观点1776年Adam Smith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有关城市商业、金融及城乡关系的精彩观点1826年Von Thunen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通融、城市增长对耕地的影响、城市及商业活动对地租及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土地类型划分等内容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1868年W.Roscher关于自然规律的研究:工业部门区位何处提出的“区位”概念:即为了“生产上的利益”而选择空间场所,它受原料、劳动力、资本等制约1909年 A.Weber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提出“工业区位论”,其核心是认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1924年 F.A.费特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论述了城市区位,加深了城市经济的研究时间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主要观点1924年R.M.Hurd提出“楔形理论”,又称“扇形地带理论”。
城市经济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 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 掌握城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技巧
- 理解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 培养学生对城市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城市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2.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如城市中心理论、城市增长理论等)
3. 城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技巧
4.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如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
5. 城市经济问题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思路
三、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
- 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城市经济问题;
-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提高实证研究能力;
-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具体了解城市经济问题的解决思路。
四、教学评价
-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问题提出能力;
- 作业和报告:分析城市经济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
- 教材:选用相关的城市经济学教材;
- 影音资料:结合城市经济案例,使用相关的影音资料;
-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城市经济现象。
以上是《城市经济学教案》的内容。
通过该教案的教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城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技巧,培养对城市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分支,研究了城市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它涉及到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一、引言城市经济学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通过引言,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重要性。
二、城市发展理论城市发展理论是城市经济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城市的发展模式和演变过程。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城市发展的不同理论,如中心地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通过对城市发展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
三、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了城市内不同产业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城市经济结构的分类和变化规律,以及不同产业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还可以探讨城市经济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是城市经济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它研究了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发展。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城市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还可以探讨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和挑战。
五、城市经济政策城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政策。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不同类型的城市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并分析它们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讨论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城市经济政策,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城市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部分,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城市经济案例,如某个城市的产业升级、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等,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2122134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课程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51学时总学分:3分先行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基础课程简介:《城市经济学》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推荐教材: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1] 周伟林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3]夏南凯等.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城市规划学刊[J]。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深入进行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经济的概念界定、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城市规划关系描述。
教学目标:重点掌握城市经济、城市开发的概念;熟悉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城市经济基本内容教学内容:城市经济学的含义、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经济学涵盖内容与考察对象、城市经济的地位。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城镇规划学时:36 学分:2 适用08 级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属性城市经济是指发生在城市中的经济活动。
城市经济学则是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这些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关系,它主要考察城市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一般规律。
2.教学对象城镇规划专业三年制08级3.教学目的与任务本教材讲述城市经济和城市开发的内容,本书编写主要根据规划师考试大纲要求,将一些其他教材没有编写的内容经济学和开发方面的内容,例如外部性问题、公共经济与公共空间、开发组织管理、项目博弈、资金筹措等内容系统编写在一起,有大量最新实例和复习思考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关系,并且为以后的规划实习提供普遍性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一)绪论1学时1、概念界定2、城市经济、城市开发、城市规划关系描述(二)城市经济学基本内容1学时1、概述(三)城市经济结构2学时1、城市经济结构概述2、城市产业结构3、城市公共经济(四)城市经济发展机制2学时1、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2、城市经济发展动力机制3、城市经济的“自组织”发展与集中4、城市经济增长5、城市经济的新陈代谢(五)城市经济效益分析2学时1、城市经济整体效益2、城市规模效益3、城市发展水平的考量(六)城市开发概述4学时1、城市发展主导力量2、城市开发的经济动因3、城市开发的相关原理和方法4、城市开发规划的目标、对象、任务和原则(七)城市空间的需求与市场分析4学时1、城市空间需求的影响因素2、城市空间需求类型3、城市空间需求曲线4、城市空间需求预测(八)城市空间开发的投入和产出4学时1、城市空间供给2、城市开发的投入3、城市空间开发的经济收益(九)城市开发的外部效应4学时1、外部效应概述2、城市开发中的外部效应3、城市开发中的外部效应的评价与调控(十)城市基础设施开发4学时1、基础设施概述2、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开发现状3、城市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职能定位(十一)城市土地开发4学时1、城市土地开发概述2、城市土地开发模式3、城市土地经营4、城市地下开发概述(十二)城市功能区开发4学时1、城市生活区开发2、城市产业区开发3、城市中心区开发4、城市边缘区开发三、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学生要了解城市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关系。
《城市经济学》(中级教程)(教学大纲)一、 任务与要求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成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深入研究城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发展中出现的城市问题及其对策,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的迫切需求。
对于经济工作者,特别是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和未来建设管理者来说,研究城市经济运行的理论和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地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了解城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重大城市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深入阅读城市经济学的经典著作,理解和掌握城市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3.熟悉城市经济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分四个专题讲解,共计十二章。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导论: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1.1 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1.2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1.3 城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1.4 城市经济学研究范式与方法本章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 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2.藤田昌久等著:《集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3.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思考题]1.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学理论流派在我国和国外的发展各有何特点?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有何特点?请比较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侧重点?专题一、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Market For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第二章 城市集聚经济2.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模型假定、模型结论)2.2 集聚经济与城市向心力2.3 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与政策涵义2.4 城市发展:专业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阅读与讨论1 主题:专业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对地区创新的影响专业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本章主要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 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2.克鲁格曼著:《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3.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城市经济学》(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 费希尔等著:《大都市创新体系—来自欧洲的三个都市地区的理论和案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5. 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6. 王雅莉主编:《城市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思考题]1.用规模经济和地区比较优势原理如何解释城市的形成过程?2.农村向城市移民的经济分析中如何解释聚集经济的影响?3.克鲁格曼(Krugman,1992)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如何解释聚集经济的向心力?其模型的前提假设条件变化后将出现什么情况?4.请你收集和评论国外城市集聚经济的实证检验研究案例与政策涵义。
第三章城市化与城市体系3.1 城市的数量与规模:几种解释模型3.2 城市化含义与机制:基本原理3.3 城市化进程回顾:模式与政策3.4 城市体系的结构与演化:理论及其发展阅读与讨论主题: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的关系中国城市化政策回顾与反思本章主要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2.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3.蔡孝箴主编:《城市经济学》(修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4.谢文惠、邓卫编著:《城市经济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城市经济学》(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6.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增订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7. 王雅莉:《城市化经济运行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思考题]1.城市化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2.如何理解城市化的机制?(提示:前提、动力、调节机制等。
)3.中国沿海地区“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经济动力有何变化?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其城市政策的主要依据和演变。
5.城市性质、功能与城市数量和规模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6.中心地理论对城市体系的结构如何给出解释?7.如何理解适度城市规模理论?8.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践意义有哪些?第四章城市的经济增长4.1 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4.2 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模型4.3 城市发展政策:城市经济增长的量与质阅读与讨论主题: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究竟是什么?(我们从城市发展中得到了什么?)本章主要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2. 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城市经济学》(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3. 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商务印书馆,1984年4. 郭鸿懋:《城市宏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思考题]1.城市性质、功能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2.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增长?3.请你评述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理论模型。
4.分析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内城衰退的主要政策及其经济原理,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政策有何借鉴意义。
[问题讨论]1.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对城市聚集经济和城市发展有何影响?2.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其涵义?如何看待城市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大都市圈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其中心城市的相互影响关系?(如:长三角与上海,珠三角与广州、深圳,环渤海与京、津等。
)4.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及其比较研究带来哪些启示?5.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看待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6.老工业基地(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与对策。
专题二、城市土地利用与内部空间结构(Land Use and Location Theory)第五章城市土地利用:微观基础分析5.1 地租、地价与城市土地利用模式5.2 单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型5.3 郊区化的事实与多中心城市5.4 城市土地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5.5 理论研究进展:从Alonso、Muth到Krugman、Fujita阅读与讨论3 主题:区位选择与城市土地利用格局转变的关系本章主要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2.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年9月3.藤田昌久等著:《集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4.丁成日著:《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思考题]1.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如何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2.单中心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均衡条件?3.居民收入变动、出口销售增长将如何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4.假定政府建设市内有轨电车系统,并通过一项阻止城外居民向内迁移的法律。
请分析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均衡的影响?5.公路运输和高速铁路运输的发展对城郊化有何影响?土地利用格局如何变动?6.分析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影响因素的变动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
第六章城市土地利用:宏观政策研究6.1 城市政府的作用与城市土地利用管制6.2 城市蔓延、经济增长与城市规划的经济分析6.3 分区制的福利经济效果与经验检验6.4 城市土地储备与城市精明增长(从经验到理论)6.5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调控政策阅读与讨论4 主题:城市增长控制与土地价格的关系本章主要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丁成日著:《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2.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3.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4.郭鸿懋等:《城市空间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思考题]1.城市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机制是什么?2.城市土地开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动态调控如何进行?第七章城市住宅经济7.1 城市劳动力市场与城市经济发展7.2 城市住宅市场:需求、选址、住宅区位7.3 城市住宅价格与土地区位租金7.4 邻里效应、空间隔离与衰退地区复兴政策7.5 城市住宅政策的经济分析:理论与经验阅读与讨论5 主题:城市土地市场与住宅市场的互动关系?城市住房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作用点是什么?如何看待我国大都市住宅廉租房政策?本章主要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 .Arthur O’Sullivan:《Urban Economics(4e)》,中信出版社,2003年2. 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3. 伊文思:《城市经济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4. 保罗·切希尔等主编:《应用城市经济学》(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5. J. Harvey:《Urban Land Economics: The Economics of Real Property!》 (4th)6. 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思考题]1.说明城市住房市场的作用及其缺陷。
2.城市住房类型与城市住房区位的关系?3.举例说明我国城市住房问题及相关的住房政策。
4.评价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对城市住房市场的影响。
[问题讨论]1、我国城市一级土地市场的作用?城市政府土地供应计划的制定依据和实施途径?2、我国城市土地产权与房地产产权如何明晰?3、就业结构的变动对住宅建设有何影响?4、分析我国城市住房市场结构对住宅建设的影响(不同城市的对比分析)。
专题三、城市基础设施经济分析(Analyzing a Local Establishments Economy )第八章城市交通经济8.1 城市交通:构成及其发展8.2 城市交通运输与城市经济发展8.3 城市交通问题的经济分析(拥挤、安全、污染等)8.4 城市公共交通:融资与管理8.5 城市交通政策:理论与实践阅读与讨论6 主题: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政策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本章主要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参阅文献]1..Arthur O’Sullivan:《Urban Economics(4e)》,中信出版社,2003年2.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3.丁成日著:《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4.藤田昌久等著:《集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思考题]1.说明城市交通拥挤的经济原理,并提出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