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心理教育渗透

浅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心理教育渗透

浅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心理教育渗透
浅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心理教育渗透

浅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心理教育渗透荔湾区新东小学钟永祥荔湾区流花路小学黄穗瑶

摘要: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主张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科学教育形式。儿童在探究活动中习得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对于儿童参与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是个重要的基础。学会科学推理是大大提高孩子的智慧(思考力、明智的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力)的最有效方法,这对于他们谋求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关键词: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并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技能、方法与科学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价值观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是核心部分,它们不能靠外部灌输得到。国外科学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强调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许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已被列为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最关键和最基本的要素。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主张儿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科学教育形式。在这种教育形式中,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在探究教学活动中,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做实验,并放开束缚,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

到科学实验活动中去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他们运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记录、表达、交流等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活动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教育过程。通过探究活动的教育形式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具有自身特色,也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一、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至关重要。

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不亚于科学家,我们要给予精心呵护和大力培植,使他们得以保持和发展。我们要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尊重事实,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责任心,善于与人合作;有进取心,乐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制作鸡蛋保护器》的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科学探究激情高昂,每位学生都能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特别是对于那些曾经有过沉醉于探究之中的经历、体验的学生来说,探究活动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更可能在现在和将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享受探究这一人生乐趣,更敏锐地发现生活的美好,更充分地感受和珍爱生命之美,更深刻地体味人生的真谛和存在的价值。所以,如果学生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他们一定要对某个问题追根究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行,教师不应嫌烦或禁止,而应接受、肯定,甚至鼓励、赞扬,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要探究的问题以后,老师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行探究,让学生去做科学,而不是过去的去听科学、看科学、读科学。要让学生去经历科学、体验科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就发现的问题、现象,猜想产生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猜想假设是在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教育内容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有其鲜明、科学、可操作的特色和模式,即呈现问题——猜想假设(儿童假设问题解决方案或提出预设答案)——实验或收集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猜想(个人的、自己的猜想)——交流讨论自己的实验结果(儿童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印证假设猜想是否成立,并且互相质疑、交流、讨论问题是否解决,实验在原来猜想的基础上是否有新的发现,是否解决了其他问题等)——记录结果(儿童在探究活动的体验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象科学家一样对探索过程进行跟踪记录)。

问题的呈现激发了儿童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选择一个问题的切入点进行探索,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或通过设计情境引入,也可以由儿童自身提出。在这个环节中,儿童的认识误区、关注的问题、“习以为常”的科学现象及“意想不到的经历和经验”,都可以作为问题呈现出来成为探究的主题内容。假设猜想为儿童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当儿童确定研究的问题时,在兴趣的驱使下,他们都会积极地根据问题进行自己的猜想、假设。探究活动中允许儿童犯错,通过儿童亲身在实验、证明、交流、质疑中用真实的事实来纠正已往的认知错误,同时也是认识的更新与加强过程。实验证明的过程是儿童用设计的实验来证明自己原先的假设猜想。这是科学教育活动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儿童需要有足够时间去发现事物真相、去修正错误的猜想,更需要机智的教师为他们事先“备课”,对儿童可能的猜想、假设、实验做出判断,事先准备和提供好实验所需的材料。

实验是儿童自选完成的,教师的介入是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实验该怎样做,更不是教师已经设计好实验模式,让儿童机械模仿。教师的指导是适时、机智的提问,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儿童对问题的关注,提醒儿童遵循事先的假设进行验证。当出现问题时,教师还是用提问来帮助儿童发现问题所在,当发现有价值的思路时,教师仍用提问启发和鼓励儿童去深入探究。教师要理智地控制教学行为,尤其要关注儿童对实验过程的感受,培养事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交流讨论是为了提升科学学习质量。集中交流和讨论的环节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促进儿童大胆质疑。但当儿童讨论出现值得关注的想法或思路偏离时,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将这些想法或问题列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将讲座引向深入。当儿童的语言不明确时,教师要对其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科学实验记录是对儿童科学能力、科学习惯检验的环节。教师指导儿童将最关键的东西记录下来,实验记录提倡个性化的记录方式。教师为儿童提供记录表应该让儿童把“我的猜想”、“我的实验”、“我的发现”都记录下来。记录要伴随实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本记录着孩子思维过程,合理的记录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看到自己想法是怎样在变化,看到自己的成长,增强自信心。在《制作鸡蛋保护器》的教学活动中,以上各个环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探究教学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与人的素质塑造过程关系密切、水乳相融。问题的呈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猜想假设启迪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创造力;实验求证培养了学生追求真实、不畏挫折、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讨论质疑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交流、学会了互相的交往和反思,同时也学会了控制情绪;记录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书面符号表达能力等。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实验证明,对于有些概念来说,通过亲历探究过程而自主动建构,否则儿童无法真正理解和习得,

只有通过亲身探究和实践,这些知识才在儿童心中真正获得“深层理解”。由于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

三、探究活动对于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十分重要。

探究活动的核心是让儿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全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表达结论、交流质疑,以发展儿童初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儿童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引导儿童观察和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为儿童的探索发现铺路搭桥,促进其亲历发现过程;指导儿童学会使用科学探究记录本,记录探究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发展其书面语言组织能力;引导儿童进行讨论、交流、质疑,发展其交往、表达和反思等能力。儿童在探究活动中习得的科学过程与方法,对于儿童参与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是个重要的基础。学会科学推理是大大提高孩子的智慧(思考力、明智的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力)的最有效方法,这对于他们谋求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探究过程本身不仅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这对于儿童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十分关键。另外,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如在《制作鸡蛋保护器》的教学活动中,不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实验证明阶段,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昂。虽然有些学生的实验失败,但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欲望不减。验证后的成功与兴奋、挫折与失败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科学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四、研讨交流自主形成知识。

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交流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如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探究是研讨的起点,研讨则是探究的进一步深化,可以促进探究向更深一层次发展。兰本达教授说:“集体研讨的力量在于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使孩子们从学习的‘此岸’达到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解释现象的‘彼岸’。在这一点上,集中研讨成了从经历中探求意义,寻求结构的探求”。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收获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在教学中采取分组研讨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在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集中全班研讨,自己生成知识,这也是一种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五、探究活动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观念和行为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他应该是儿童科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不再简单地向儿童灌输和传递知识,给儿童一个现成的答案,而要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周围世界,独立寻找各种答案。老师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为学生准备丰富多彩的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喜欢参与。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指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的教学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究来发现问题。其次根据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提出问题,并设计出科学活动的主题,为儿童实验探索提供充分必备的实验材料。同时,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引

导儿童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导儿童设计相应的实验程序,并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假设。在活动中即使儿童的假设是错误的,教师也不必简单地急于纠正,而是通过机智的提问,启发和引导儿童自己通过再实验推翻错误的假设。让儿童在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守规则。

总之,科学课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教育。社会、生活、自然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大舞台,学习是为了应用,如果不应用那么他们学到的东西就是一堆毫无用处的死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自然界。探究活动这一科学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儿童尊重科学、崇尚实践、勇于探索、不怕挫折、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态度,还能培养儿童科学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因此,科学探究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形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教育心得 体会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1 在我教学的千万个日日夜夜中,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社会影响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有信心;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教师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都必须表现出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对学生一视同仁,要和每个学生的心理距离应是一致的、等距的。尤其是小

学生,他们模仿性很强,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教师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还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 一、首先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现在不管是数学还是语文教改理念都是遵循“生本”原则,遵循孩子年龄特点,生理特点,成长规律,还孩子快乐、健康的童年。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教师要当好导演、指挥家、和教练,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也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只有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与他们真诚的相处,才会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3篇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目标 (二)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师生 2、身心兼顾:在内容上做到生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4、知行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健康习惯 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关注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又关注健康行 为形成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互相促进:在目的上坚持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做到服从 大局、服务学生。 三、具体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内容 (一)水平一(小学1-2年级) 1、目标 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 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加入同 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 2、基本内容 (3)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与同学友好相处技能。 (二)水平二(小学3-4年级)

1、目标 2、基本内容 (3)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人的生命周期包括诞生、发育、成熟、衰老、死亡;初步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学会保 护自己。 (三)水平三(小学5-6年级) 1、目标 2、基本内容 (3)心理健康:保持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男性、女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女生月经初潮 及意义(月经形成以及周期计算);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变声期的保 健知识;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体温、脉搏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的意义。 四、实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组长:黄庆炎 副组长:周松林继林关秀英林红喜张庆寿 成员:胡志强黄玉平林新梅肖穗芬杨春燕翁俊玫姚心凡黄华明 一、指导思想 二、加强领导,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诸城市龙源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刘花兰 副组长:王建光王新屏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 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 水平令人担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 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过分夸大 当代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身心发展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容易形成某些不健康的心态。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是无可厚非的,但因此夸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小学 生的心理问题似乎己经到了耸人听闻的严重地步,也是值得怀疑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奇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小学生身上确实存在养某些心理与行为问题,但其中的许多问题 是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是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川。同时,由于人 们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把握不一,使用的检测工具不一,加之 统一取样不当,评价者的主观随意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统 计结果有许多是相互矛盾的,这不利于体现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也

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今年暑假,本人有幸捧读了赵建新教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书。读 完之后,我深受启发。我进一步理解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当今社会,我们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有些教师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仍有不少教师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类似思想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2016-2017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佐龙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的心理。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每一个人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在当今社会立足的根本条件。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广泛深入开展,促使这项现代化教育活动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它的内容已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观点、以及实际的生活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就必须兼顾他们的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确保学生健康发展。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

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教育目标 针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力度。首先,加强对心理教育领导者、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素质培训。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法的教师队伍,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努力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再次,充分发挥实验中学的“领头鹰”的作用,不断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实施方案 1.确定领导小组,组建教师队伍。 建议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成立以校长亲任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抓紧师资队伍培训,力求全员参与。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各种竞争的压力、社会生活的延伸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化解,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的行为产生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中小学生的健康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新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1.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1)性格孤僻,不适应集体生活。 当前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面对家长,而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无暇与孩子交流,或因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能与孩子很好交流,导致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解决,造成小孩性格孤僻、不善言谈,不愿与人交往或不善于与人交往,对集体生活出现严重排斥心理。 (2)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由于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分照料,容易形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另一方面学校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时时处处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 (3)逆反心理严重。 有的孩子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一切,自傲心理严重,听不进老师及家长的意见,

对老师及家长采取敌意态度。有的孩子不能够正视别人好的成绩或优越的家庭状况,即使是好朋友,他也会想方设法攻击他们,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途径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预防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有效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小学生的人格目的? (1)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支持帮助。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子女的态度和要求,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的影响,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影响。指引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形成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2)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中。 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除与教材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以借助活动课、班队活动、专题讲座、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3)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施个别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心里困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和研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服务。缺少了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也就谈不上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 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

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 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理的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会,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周总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大学区交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听了各位老师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 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学习中获得的体会。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 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 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 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 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 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 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 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 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 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 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 发展。 鱼池小学 高咪娜

2017学年度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方案

2017学年度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方案 2017学年度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落实《xx市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xx教委德〔2017〕59号)要求,切实加强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2017年度xx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以下简称“活动月”),计划以“以表达性艺术辅导”为主要载体,提升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活动月主题 创意表达放飞心灵 三、活动宗旨 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理念为主导,通过围绕主题广泛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校园心理氛围,提升学生对自身、对他人心理健康的觉察与关注,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衔接和共同发展。四、活动时间:

2017年5月1日——5月31日 五、活动要求: 1、各班级要认真动员,精心组织,积极参加本次活动月的活动,并推选优秀节目或作品参加各项赛事,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各班级在活动月期间要认真做好推进工作,注意时间节点,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3、所有参赛作品、节目要求内容健康向上,能够创意表达,放飞心灵。 4、根据参赛人数比例,各项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原则上所有参赛作品均可获等第奖,20%为一等奖,30%为二等奖,50%为三等奖。 5、据心理健康活动月项目得分情况,评选出团体一二三等奖比较合理, 六、活动月项目: 声乐项目 1)大合唱:以班级为单位选唱一首儿童歌曲,人数不少于班级80%,服装统一,队形合理,动作整齐,伴奏方式自选。 2)卡拉OK演唱(三—五年级):每班上报一个比赛节目,人数1--5人,演出时间不超过5分钟,伴奏方式、演唱形式自选,表演大方得体,具有感染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

关注细节成就完美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体会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关键字:小学、心理健康、学校、教师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心理素质良好的新时代人才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和有效接受完整教育的良好基础。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环境之一的学校及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应该首当其冲去为他们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值得我们去探讨。

首先,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健康的心理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事教 育二十多年来,我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保证、枢 纽和推动的作用,是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关键词: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核心 健康的心理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学习生活中,由于受到情感与需要、生理与心理等状态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了不 稳定。 心理学指出:人的情感和需要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当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一定 情感时,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需要心理。人的需要是非常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学习、工作、交往等等。可以说,人的生存和发展与需要心理息息相关。 根据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其素质,需要心理分为健康的、有害 的两种。学生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锻炼和成长是健康的;好逸恶劳,诸如不思成材,每每只顾玩耍,对学习及一些有益的活动只是应付,甚至违 法乱纪,则是有害的。 我们学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需要心理。早在1937年7月,毛主席就指出:“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学生有 了正确的思想,才能产生健康的心理需要,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晓之以理,激发兴趣,有利于学生健康需要心理的形成。往往有些学生不爱 读书看报,不会说话、作文,或是不完成作业,这说明他们还不明白读书学习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就不会有兴趣。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加强教育,做好耐心细致 的思想工作,务必使学生明白,今后学习需要会读书。将来当农民、当工人、解 放军、搞科研都需要文化知识,看看家中、社会上文盲所吃的苦头,想想旧中国 人民文化科技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巨大凌辱,看看当今教师及其他文化知 识丰富的人所作出的贡献、得到的欢乐,再与本校本班德、智、体、美、劳各方 面得到健康发展的同学比一比,并找出差距与原因,这些学生终会乐于学习,把 学习和进步视为第一需要。 学生的健康需要心理初步形成以后,在继续学习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的挫折,即使教师也难免。譬如学生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生难新词,有的借助词典也很难 理解,对许多词句应持怎样的语气把握不准等,教师就须及时查阅资料并给予指导;若是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对汉语拼音、字母以及拼音方法还掌握不好,教 师就须及时向他们讲明拼音的工具性,引导他们复习学过的拼音和大写字母表, 或是安排专门时间,或是互帮互学,或是自我补习、教师辅导。不仅要使学生明 确知识的科学性,而且要深知温故而知新、学无止境的道理,以利于学生学习需 要的心理得到保护和稳固。 学生经历了必要的学习实践活动,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同时必将产生相应的 健康需要心理,学生健康的争胜心随之增强,集体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思想会萌芽,去识别并憎恶世间假、恶、丑的东西,追求真、善、美的东西。这是提高学 生素质实在的重要因素,所以学习活动开展得越有意义、丰富多彩,越是经常扎实,就越有利于让健康需要占据学生的心灵。当然,教师爱业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也从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五十年代毛主席提出“又红又专”时,蔡尚思教授建议还要加上“又健”,就是 说又红又专都是必须建立在“又健”的基础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十八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健康的范畴在扩大,社会对每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有着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而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尤其对小学高年级十一、二岁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心理断乳期”,主体意识增强,认为自己经长大成人了,成熟了。另外,受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的情绪会躁动不安,需要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赏识与沟通。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看法: 一、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成就感;对差生要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 二、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绘画、唱歌、跳舞、体育竞赛、美化教室和校园的劳动、游览、参观、学习英雄事迹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理智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以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三、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想得开。 (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小学生还要培养自己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中获得快乐。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可爱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经常肯定他们,鼓励他们。 (4)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四.建立学校--家庭心理教育网络 学生生活在家庭的时间很多,家庭环境,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全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扬起你的笑脸》活动方案 形式:心理剧表演、舞蹈、三句半等 时间:2011年5月26日 一、活动目的:人生道路上人人都会遇到令人心烦的事,从而使得人的情烦躁。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心理转型期。如果他们懂得有勇气的扬起笑脸去寻找解决烦心事的最佳方式,就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二、活动内容: 本次班会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由主持人引出主题。辩论“发泄作用的好与坏” 第二部分:短剧——“贺卡风波”。让同学们面对现实生活; 第三部分:短剧《勇气》,敢于向父母表白。 第四部分:短剧《美丽的心事》,不自卑,全班是共同的朋友。 为了活跃气氛,每一部分插播舞蹈。 四、活动准备: 1、提前一周召开全班会议,确定主持人(男:张天浩女生:秦璐莹); 2、提前一周排练短剧《贺卡风波》、《勇气》、《美丽的心事》 3、会场布置:教室前排空出足够大的地方供主持人、舞蹈、短剧和辩论赛使用。黑板美化,书写主题,稍加装饰。

人际交往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静闭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让我们的心灵洒满阳光,拥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探讨研究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同学之间如何交往。先来看情境表演:(二)、情境表演《跳皮筋》 1.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红跳皮筋,怎么玩呢?小芳说:我不和小英一组,她那么胖,笨死了!”听到小芳说自己笨,小英顿时火了,他指着小芳的鼻子:“你才笨呢!你又胖又蠢,活像一个小母猪!”小英听到小芳骂她,伤心地跑到一边,哭了起来。 师:小芳她们为什么玩不到一块?小英又为什么会哭呢?谁来说说?(生充分说)生:小芳不合群,说别人。因为小芳说她,嘲笑她,她受不了。 师:面对这种情形,应该怎样解决呢? 生:小芳不应该说别人的缺点,同学之间应该和和气气。(生充分说)师小结:这几个同学说得很对,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不要嘲笑同学的缺点。要学会尊重别人,不侮辱他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继续看情境表演《上课铃响了》。 2.情境表演: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快进教室!王小燕和同学们从外面拥挤着走进教室,这时一位同学不小踩到她的脚后跟,王小燕大叫一声:“哎呀!踩我的脚干什么,你的眼睛长哪去了?”同时跺着双脚,大发脾气,用双手捂住眼睛哭泣,那个同学再三向她说对不起,其他同学都劝王小燕别哭了,王小燕不予理睬,继续发脾气,直到教师从外面走进来,王小燕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还在生气。师:孩子们看完了表演,大家来说说,王小燕做得对不对?为什么?(生充分说)生:她爱生气不好,对身体有害。 生:那个男同学已经说对不起了,她还生气,谁愿意和这样的同学玩呢!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6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深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相关内容 由于教学是教师的工作重点,教学能够为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教师必须要在学科的教学里找到和心理学相关的内容,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例如,在教授“理想的风筝”一课时,教师可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其充分地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假如大家身边也有如同刘老师那样的残疾人,那么其将会如何面对工作与生活呢?在思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坚强执着以及积极乐观的重要性,充分明白心态才是决定一切的重要因素,同时帮助学生表达出其心得体会,引导其怎样面对与处理在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多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开展班会等,从而使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其身心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发展。同时,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积极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借助于电教设备等手段定期向学生普及与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对师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美化生活以及陶冶其情操,使得师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与融洽。 三、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获得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及支持,必须要有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不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在极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持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有效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应该积极营造家校“心育”的优良环境,使家庭以及学校开展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借助于家长座谈会等方式,经常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让家长了解一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常识。帮助家长了解到和谐、轻松的家庭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让家

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教师都会感叹:“唉,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这句话从某个程度上说,有其合理性。因为现在的不少学生的心理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心理上的问题比以前的学生都要复杂多了。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引导学生走上成功的关键所在。而要能正确引导学生走出心理上困境,首先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困境是如何形成的。我觉得当代学生的心理困境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赏,才能被评为好学生,考上好学校,长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打骂。由于老是担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以至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问题。 第二,是由人际关系引起。由于教师、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伤害。另外,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令他们十分苦恼。 第三,家长疏于管教子女。很多家长由于本身婚姻的不和谐,或者为了生计,经常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以为有钱给子女用就是疼子

女、爱子女,从没想过,子女需要倾诉、关心、支持,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忙很辛苦了,再加上中国的家长本来就比外国的含蓄,从不轻易透露自己对子女的疼爱,所以,当子女需要家长关心时,总有一种缺失感。经常听到有家长说,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学校,你们教师就必须帮我教好我的儿子(或女儿),我哪有那么多时间看着他(她),我忙都忙死了。家长管教的缺失使得教师的教育更为重要。 第四,现在在校学生有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成了家长的“小太阳”,家长对子女往往有求必应。而且由于家中只有这么一个小孩,所以这些独生子女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别人合作交流。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现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难度加大了很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简要地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面对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素质就难以发展到较高水平。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缺少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这个素质教育就是不完整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做法:1、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老师,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教师要做好小学生的引导工作,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下文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 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 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 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 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柳斌 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谈到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中, 他指出:"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 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 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 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 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 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 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 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汪永康 (桃源中心学校)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学 校应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在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以保证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当代中小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师,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人格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 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偏僻农村,实在是太匮乏了,根本 跟不上当今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心理需求,当今的社会化心理问题多多,学生家庭问题、学校的教育等各种新时代所出现的问题,都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来谈谈开展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学校 1、校园主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 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 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 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 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 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 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 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 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 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 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 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 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 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3、教师要讲诚信。“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 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三、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学生 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