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_第三章考情、物权法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98.98 KB
- 文档页数:10
CPA考试《经济法》考点解读第03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三章物权法律制度(一)本章考情分析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16分,20xx年的分值为xx.5分。
自20xx年以来,均有两个案例分析题来自《物权法》和《合同法》的结合,希望考生高度重视。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题型20xx年20xx年20xx年单选题3题3分2题2分2题2分多选题2题3分1题1.5分1题1.5分案例分析题6分16分xx分合计xx分19.5分xx.5分20xx年教材的主要变化(1)20xx年教材对本章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主要变化是:删掉了“占有制度”、“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地役权”的全部内容;(2)根据《买卖合同司法解释》,对“无权处分”问题进行了全新阐述,其中涉及“善意取得制度”、“共有物的处分”等诸多内容。
20xx年教材对本章内容未进行任何调整。
20xx年教材的主要变化是:(1)新增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内容;(2)对“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本章对相关考点的讲解并未完全按照20xx年教材的顺序,而且加入了第四章的部分内容,希望考生理解。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单元物权法律制度概述【考点1】物的种类(P33)1.可替代物与不可替代物动产可分为可替代物与不可替代物。
交易客体为可替代物(如普通的可口可乐)时,可以同类物替代履行;不可替代物(如齐白石的字画,具有唯一性)一旦发生损害就只能转化为金钱赔偿。
2.主物与从物认定主物、从物关系,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二者在物理上互相独立;(2)二者在经济用途上存在主、从关系:A物脱离B物,不损害A物的独立用途,则A物为主物;B物脱离A 物,丧失其本来的用途,则B物为从物。
【案例】(1)房屋与窗户不属于主物、从物关系,因为窗户不具有物理独立性,只是房屋的组成部分;(2)鞋子与袜子均具有独立的经济用途,不属于主物、从物关系;(3)茶杯和杯盖属于主物、从物关系。
《经济法》第三章物权法律制度精讲考情分析:本章是《经济法》中理论性最强、最抽象的一章,考题分值平均为7-8分。
考试题型以客观题考核为主,偶见于跨章节主观试题。
本章内容可为物权法基础理论和具体制度两部分。
基础理论部分,侧重于理解、区分。
具体制度部分则较为重要,需侧重掌握某些制度的特殊性,灵活掌握,灵活运用。
目录:01物权法律制度概述02物权变动03所有权04用益物权05担保物权01 物权法律制度概述专题物的种类重要程度:★备考角度:选择题知识点:物的概念1、有体性我国物权法上的物,仅指有体物。
权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成为物权客体,例如:权利质押。
行为是债权的客体,例如:要求对方完成授课任务。
智力成果是知识产权的客体,例如:拥有“中华会计网校”注册商标。
2、可支配性能够成为物权客体的,必须能够为人力所支配。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或者不具有交易价值的,不能成为物权法上的物。
例如:北斗七星,一粒普通的大米等。
3、在人体之外人体器官脱离人体后,可成为物。
例如:捐献的眼角膜。
知识点:物的种类1.流通物、限制流通物与禁止流通物限制流通物:文物、黄金、药品禁止流通物:毒品、假钞2.动产与不动产不动产原则上以登记为生效要件不动产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3.可替代物与不可替代物不可替代物:康熙年间文物可替代物:普通大米4.原物与孳息天然孶息:熟透的果实法定孳息:房屋租金、银行存款利息5.消费物与非消费物消费物:水非消费物:自行车6.可分物与不可分物可分物:酒不可分物:汽车7.主物与从物主物:电视机从物:遥控器原则上,从物附属于主物【例题·单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物的种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海域属于不动产B.文物属于禁止流通物C.金钱属于非消耗物D.牛属于可分割物『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物的分类。
海域、土地、房屋、林木等都属于不动产;文物、黄金、药品等属于限制流通物;金钱、粮食等,使用之后就消灭掉,属于消耗物;牛、汽车,一旦分割,就会对物的价值造成比较大的减损,属于不可分割物。
第三章物权法律制度本章考情分析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平均分值为10分,2019年试卷一的分值为9.5分,试卷二的分值为22分。
在四个案例分析题中,肯定有一个题目来自物权法律制度和合同法律制度的结合,希望考生高度重视。
本章分为八个单元,共计31个考点。
绝大多数考点需要准确理解,只有几个数字需要死记硬背,复习难度其实并不大。
2020年教材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最近3年题型题量统计表题型2017年2018年试卷一2018年试卷二2019年试卷一2019年试卷二单选题2题2分1题1分1题1分1题1分2题2分多选题1题1.5分1题1.5分1题1.5分1题1.5分2题3分案例分析题 2.5分3分3分7分17分合计6分 5.5分 5.5分9.5分22分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单元物权法律制度概述【考点1】物的种类(★★★)(P41)1.物的概念《物权法》所称的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物权法上的物具有以下特征:(1)有体性物权法上的物仅指有体物,权利、行为、智力成果(包括电脑程序)等均不属于物权法上的物,因而不属于物权的客体。
行为属于债权的客体,智力成果属于知识产权的客体。
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权利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如以票据权利、股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等权利出质形成的权利质权。
(2)可支配性物权法上的物应具有可支配性,能为人力所支配并满足人的需要。
因此,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如太阳、月亮、星星等)或者不为人所需之物,不属于物权法上的物。
(3)在人的身体之外人是权利主体,不能成为物权的客体。
但人体器官脱离人的身体之后,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
【例题1·多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所有权客体的有()。
(2013年)A.月球表面B.药品C.土地D.计算机程序【答案】BC【解析】(1)选项A:月球表面不具有可支配性,不能成为物权的客体;(2)选项D:智力成果(包括电脑程序)属于知识产权的客体,不能成为所有权的客体。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知识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法律。
物权法作为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物权法,本讲堂将从物权法概述、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物权法概述1. 物权法的概念物权法是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
在我国,物权法是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等法律共同构成了我国民事法律体系。
2. 物权法的特点(1)物权法具有强制性。
物权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制力,义务人必须履行义务,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义务人履行义务。
(2)物权法具有相对性。
物权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只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其他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3)物权法具有独立性。
物权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受其他法律关系的影响,具有独立性。
三、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物权法在调整民事关系时,应当坚持公平、合理、公正的原则,使权利义务关系达到平衡。
2. 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是指物权法在调整民事关系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3. 诚信原则诚信原则是指物权法在调整民事关系时,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
4.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物权法在调整民事关系时,当事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四、物权法的主要内容1. 物权的概念和特征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物权具有以下特征:(1)直接支配性。
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无需他人协助。
(2)排他性。
权利人对物的支配具有排他性,他人不得干涉。
(3)绝对性。
权利人对物的支配不受他人限制。
2. 物权的种类我国物权法规定了以下几种物权:(1)所有权。
物权法考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物权法: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物的归属和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物的归属关系是指所有权关系,物的利用关系是指物的用益物权关系和担保物权关系。
总体来讲物权法是从静态调整关系的法。
物权法有广义(实质)和狭义(形式)之分,广义的物权法除包括物权法外,还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有关物权的规定都属于物权法的范畴。
2.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3.物权法定:是物权法体现法律的具体原则,指物权的种类和物权的内容(即权能)应由法律直接规定,不得由当事人基于自由意志而协商创设或者确定。
4.物权变动:物权变动是指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5.物权公信原则:物权的变动依法公示后,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从事一定的行为,即使公示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也不能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
公信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
其二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6.简易交付: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民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依法占有的形式多样,如借用、租赁、保管、运输等。
7.登记要件主义:不动产物权的变动除当事人之间合意外,还要进行登记。
未经登记,不仅不能对抗第三人,而且在当事人之间也不发生物权变动效力。
德民、瑞民、我国台湾地区民法采登记要件主义。
8.预告登记:是指为确保债权的实现,保障将来实现物权等目的,按照约定向登记机构申请办理的预先登记。
9.所有权: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0.国家征收: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在依法给予补偿的前提下将单位或者个人的财产转移给国家所有。
11.添附:是指数个不同所有人的物结合在一起,以及所有人以外的人将原物加工成新物的法律事实。
包括附合、混合、加工。
12.先占:是指最先占有无主动产。
《经济法》第三章物权法律制度知识点提要考情分析近年本章分值有所降低,预计分值在8分左右。
各种题型均可出现,注意《物权法》与《合同法》结合考案例分析题。
学习注重理解掌握重点法条。
重点关注物权变动、善意取得制度、建设用地使用权、担保物权内容。
专题概要专题一物权法律制度概述专题二物权变动专题三所有权专题四用益物权专题五担保物权专题一物权法律制度概述知识点物的特征习题演练【例题·多选题】物权法中,能成为所有权客体的有()。
A.土地B.存储程序的光盘C.云南白药D.人身体内的血液『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物的特征。
人是权利主体,不能成为物权客体。
知识点物的种类1.动产与不动产(1)不动产须登记,包括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
(2)动产以交付为原则。
2.主物与从物(1)主物和从物在物理实体上都独立存在,从物不是主物的组成部分。
例:旅馆设置的家具、房间的钥匙、汽车后箱中的备用胎等属于从物。
(2)在无法律特别规定或当事人特别约定时,从物的权利归属与主物一致。
3.原物与孳息(1)原物VS孳息:孳息必须与原物分离,为独立物。
例:母牛肚子里的小牛不是孳息,只有母牛生出来的小牛才是孳息。
(2)天然孳息VS法定孳息习题演练【考题·单选题】(2018年)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动产的是()。
A.房屋B.林木C.海域D.船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物的种类。
选项ABC属于不动产。
【考题·单选题】(2017年)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物的种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海域属于不动产B.文物属于禁止流通物C.金钱属于非消耗物D.牛属于可分割物『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物的种类。
文物属于限制流通物,选项B错误;金钱属于消耗物,选项C 错误;牛属于不可分物,选项D错误。
【考题·多选题】(2009年)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有关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意义上孳息的有()。
物权法知识点归纳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权法作为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对于保护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权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权法是指规定人对物的支配和利用的法律规则的总称,其目的是规定人们对于自己财产的权益和义务。
以下是物权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1.物权的定义与性质:物权是指人们依法拥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物的权利。
物权具有主体物的特性,即物和权利是主体物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2.物权的内容:物权的内容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占有权是指拥有物的实际控制权;使用权是指对物的合法使用和支配权;收益权是指拥有物所产生的利益的权利;处分权是指依法处分拥有物的权利。
3.物权的设立方式:物权的设立方式包括依法取得、产生和设定。
依法取得是指通过承担义务、达成协议、继承等方式取得物权;产生是指物权从无到有的过程,如法定取得、因物的自然生成和人工创造等;设定是指将已有的物权作为担保物设定为债权的担保物权,如抵押、质押等。
4.物权的限制和负担:与物权相对应的是物权的限制和负担。
物权的限制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物权的行使进行限制;物权的负担是指权利人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5.物权保护的原则和方式:物权保护的原则包括保护物权的目的和内容、保护物权的合法行使、保护物权的公平和保护物权的效力。
物权保护的方式主要有法律救济、行政救济和自助救济等。
6.不动产权的登记:不动产权的登记是指以登记方式确认和保护不动产权益的制度。
不动产权的登记包括不动产登记和不动产权证书的颁发。
7.动产交易:动产交易是指主体以物权为基础进行的交易行为。
动产交易主要包括出卖、转让、租赁和担保等。
8.动产抵押权:动产抵押权是指以动产为担保物设定给债权人的担保物权,债务人在不清偿债务的前提下对债权人有限制其支配该动产的权力。
9.担保物权的实现:担保物权的实现是指债务人未按期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法进行的对担保物的处分或以该物抵偿债权。
10.物权的保全和救济:物权的保全是指债权人请求法院采取措施保障其行使物权的正常活动;物权的救济是指债权人请求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保护其物权。
第三章物权法律制度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 1单元物权法概述
本单元考点框架
考点 1:《物权法》上“物”的概念(★)( P41)
1. 有体性
物权法上的物指的是有体物,权利、行为、智力成果等均不是物权法上的物;但权利在特殊情况下,经法律规定可成为物权客体(如以股权质押)。
2. 可支配性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如太阳、月亮、星星等)或不为人所需之物(如汽车尾气),因其不具有交易价值而不属于物权法上的物。
3. 在人的身体之外
人是权利主体,不能成为物权客体;但人体器官如脱离人的身体,则可以成为物。
【例题·单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物权法上物的是()。
(2019年)
A. 太阳
B. 海域
C. 月亮
D. 星星
【答案】 B
【解析】( 1)选项 ACD:不具有可支配性,不属于物权法上的物;( 2)选项 B:属于不动产。
考点 2:物的种类(★) (P41)
物,只是孳息物由原物产生而已。
即在界定主物和从物、原物和孳息物时,要求首先应均为独立物,例如“母牛腹中的小牛”,由于小牛尚未脱离母体,不属于独立物,此时尚不能界定为孳息物,出生后方可界定为孳息物。
【例题1·单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动产的是()。
( 2018年)
A. 房屋
B. 林木
C. 海域
D. 船舶
【答案】 D
【例题2·单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物的种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2017年)
A. 海域属于不动产
B. 文物属于禁止流通物
C. 金钱属于非消耗物
D.
牛属于可分割物
【答案】 A
考点 3:物权的种类(★) (P43)
【例题1·单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独立物权的是()。
( 2017年)
A. 地役权
B. 建设用地使用权
C. 质权
D. 抵押权
【答案】 B
【例题2·多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权利中,可以设定在动产之上的有()。
( 2019年)
A. 抵押权
B.
所有权C. 质
押权D. 留置
权
【答案】 ABCD
【解析】( 1)不动产上不能存在质押权、留置权;( 2)目前,动产上不存在用益物权。
考点 4: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P44)
【例题·多选题】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物权法基本原则的有()。
( 2015年)
A. 物权相对原则
B. 物权法定原则
C. 物权公示原则
D. 物权客体特定原则
【答案】 BCD
考点 5:物权取得的形态(★) (P47)
1. 继受取得
又称传来取得,是指权利自前手继(承)受(让)而来。
2. 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物权取得非自他人之手继受而来(物权取得不取决于前手的意志),典型的原始取得如基于对无主物的先占而取得所有权,依自己所有权而取得原物孳息,通过建造取得房屋所有权等。
考点 6:物权变动原因总述(★★★) (P47)
物权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二是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1.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债权行为(负担行为)和物权行为(处分行为),债权行为不足以导致物权变动,物权行为直接导致物权变动。
2.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 1)基于事实行为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 2)基于法律规定
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 3)基于公法行为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包括判决书、裁定书、裁决书以及调解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3. 公示要求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应当公示,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不必以公示为前提。
【例题·单选题】蔡永父母在共同遗嘱中表示,二人共有的某处房产由蔡永继承。
蔡永父母去世前,该房由蔡永之姐蔡花借用,借用期未明确。
2016年 5月,蔡永父母先后去世,蔡永一直未办理该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也未要求蔡花腾退房屋。
2019年下半年,蔡永因结婚要求蔡花腾退,蔡花拒绝搬出。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蔡永无权要求蔡花搬
出B. 因诉讼时效期间届满,蔡永的房屋腾退请求不受法
律保护
C. 蔡永已于 2016年 5月取得房屋所有权,有权要求蔡花腾退
D. 蔡永应当先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凭其产权登记要求蔡花腾退
【答案】 C
【解析】( 1)选项 ACD: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 2016年
5月)发生效力;( 2)选项 B:不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