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王进喜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铁人王进喜,乃是我国著名的铁人三项运动员,他以其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运动能力,成为了众多人心目中的英雄。
他的优秀事迹感动着无数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
一、刻苦训练,冠军路上凯歌铁人三项包括游泳、自行车和长跑三项项目,对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
铁人王进喜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铁人三项运动员,从而展开了漫长且艰苦的训练之路。
王进喜每天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地在游泳馆、自行车馆和操场来回奔波,进行各项训练。
他在训练中总是全力以赴,丝毫不敢懈怠。
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王进喜终于在铁人三项比赛中脱颖而出,连续多次夺得冠军,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二、战胜困难,闯过艰难险阻在铁人赛中,王进喜总是面对着重重困难和险阻。
有时是天气恶劣,有时是比赛强手如林,有时又是体力不支。
但是,王进喜始终能够沉着冷静,迎难而上,战胜一切困难。
曾经,在一次铁人赛中,王进喜在游泳项目中出现了意外,差点被拖累出局。
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像一条鲨鱼般迅速恢复状态,最终奇迹般地完成比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样的壮举让人刮目相看,更让人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热心公益,传播正能量除了在竞技赛场上的出色表现,王进喜还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帮助更多的人。
他经常到学校和社区进行义务讲座,鼓励青少年勇攀高峰,激励大家不畏困难,坚定信念。
王进喜还组织各种慈善活动,为关爱儿童、助学扶贫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体育强身、热心公益”的理念,成为社会上的一面旗帜,受到人们的一致赞誉。
四、勇攀高峰,再创辉煌铁人王进喜虽已获得无数荣誉,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仍然在挑战更高峰的征程上不断努力奋斗。
他将继续磨练自己的技艺,不断超越自我,再创辉煌。
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激励着我们,他的坚持、勇气、努力、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受启发。
让我们一起向这位伟大的铁人致敬,向他学习,不忘初心,勇攀高峰!愿我们都能成为像铁人王进喜一样的英雄!。
王进喜的资料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6岁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
1950年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
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出席了全国工交群英会。
群英会期间,他得知东北发现了大油田,异常兴奋,找到当时的石油部领导,积极要求参加石油大会战。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
同年4月11日、4月29日,会战指挥部先后两次号召全体会战职工向铁人王进喜学习。
王进喜先后任1205钻井队队长、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大庆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务。
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9年4月,出席党的“九大”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7岁。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
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历届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评价。
建国40周年之际,他与雷锋、焦裕禄、史来贺、钱学森一起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
全国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全国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事迹全国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事迹范文全国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事迹有哪些?“铁人”王进喜用生命践行誓言的大无畏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
铁人王进喜演讲稿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这个名字在新中国的历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他是中国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楷模。
王进喜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但他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磨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成为了一名石油工人。
当时的中国,石油资源匮乏,工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然而,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没有退缩,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了石油开发的事业中。
在大庆油田的开发过程中,王进喜带领着他的钻井队,克服了重重困难。
那时候,条件极其艰苦,设备简陋,技术落后。
但王进喜坚信,人定胜天。
没有吊车,他们就用肩膀扛;缺少运输工具,他们就用脸盆端水。
王进喜曾说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记得有一次,井喷突发,情况十分危急。
如果不及时控制,不仅会损失大量的石油资源,还可能危及工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这关键时刻,王进喜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成功制服了井喷。
他的这种英勇无畏的行为,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王进喜的奉献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中,还体现在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上。
他心里始终装着国家的利益,为了早日为国家多出油、出好油,他日夜操劳,甚至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
他常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种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王进喜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他让我们明白,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需要王进喜的精神。
虽然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那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想想王进喜,他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创造奇迹,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当我们在生活中追求物质享受时,想想王进喜,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呢?让我们传承和发扬铁人王进喜的精神,以他为榜样,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拼搏,勇往直前。
王进喜的名人事迹故事各位了解王进喜的事迹吗?王进喜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玉门解放后成为一名新中国石油工人,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
这里山草香为大家分享了7篇王进喜的名人事迹故事,希望在王进喜的事迹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王进喜的故事篇一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母亲何占信,父亲王金堂。
40岁得子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个男孩子,心里非常高兴。
按照当地的习俗,父母把孩子和包孩子用的筛子放在秤上一称整好十斤,于是就给孩子起名“十斤娃”。
十斤娃名字听起来非常雄壮,可身材瘦小。
十斤娃长大后,按照王家的家谱往下排,起名王进喜,希望他欢欢喜喜去上学,学到本领后重整家业。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王进喜受尽苦难。
1929年,玉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灾荒。
为了活命,6岁的王进喜用一根棍子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
1932年,军阀马步芳要建羊毛厂,王金堂被强迫出劳役。
9岁的王进喜让父亲坐在牛车上,赶车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
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10岁的王进喜和几个穷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没、气候变化无常的妖魔山给地主放牛。
王家有几亩地被区长以借为名长期霸占。
12岁的王进喜不畏强权,前去讨要。
虽然只要回了几丈白土布,却是王进喜与恶势力抗争的一次胜利。
14岁时,为了躲兵役,王进喜淘过金、挖过油。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旧玉门油矿当童工,年龄虽小,却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还经常挨工头的打骂,但他不甘屈辱,奋起反抗。
王进喜常因反抗而受惩罚。
师傅知道后,给他讲骆驼“攒劲”的故事,告诉他要讲究斗争方法,培养“耐力”。
王进喜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正是这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炼就了他刚毅坚韧、倔强不屈的性格。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
1950年春,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进喜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
全国劳动模范人物王进喜事迹7篇>全国劳动模范人物王进喜事迹全国劳动模范人物王进喜事迹篇1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
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的帽子。
全国解放后,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
50年代前期美国石油年产量达3亿吨,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O万吨。
身为石油工人,王进喜等英雄的中国工人,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军事斗争一般的石油大会战。
为改变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在大庆油田创业初期,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那时,在茫茫大草原上,没有房住,没有菜吃,粮食不够。
他们就在野外露营,喝盐水,吃野菜。
缺少拖拉机、吊车,就用绳子、撬杠把60吨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没有水罐车,他带领工人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保证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
王进喜为大庆油田的建设,为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带领大家艰苦创业,群众称颂他为铁人。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好大油田。
干!干!干!这些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表现出了铁人王进喜是一个有血有肉、生龙活虎、全身充满精气神的民族英雄。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像铁人这样奋斗的工作岗位上的人和事。
在去年二月会战中,由于暴雪封路,订单骤增,大胎班组数天工作到三更天。
领导紧急开会制定措施方案,员工放弃公休齐上阵,各部门主管积极配合将人力充分调配到大胎班组。
在仓库现场,可以看到全体员工无论领导还是员工热火朝天的奋斗在第一线的场面。
大家拿出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王进喜的事迹简短范文六篇王进喜的事迹简短篇1“铁人”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感人的是王进喜不顾一切为我们挖石油,在我们中国石油短暂的局面,他以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之中。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们到大庆参加石油大战会,到达萨尔图车站,下了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而是询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记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出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面对极端困难和恶劣的环境,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竖立在荒原上。
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王进喜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就50多吨,保证按时开钻。
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过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
我看了这一段,王进喜只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们祖国有多少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为国出力,不怕牺牲自己的身体,他不怕苦不怕累,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国为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党的阳光下,我们要像王进喜一样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王进喜的事迹简短篇2“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这是铁人王进喜的话。
王进喜十五岁时当上了石油工人,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
后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又担任贝乌五队队长,带领工人为中国石油做出了大贡献。
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他说“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他乐于助人,勇于奉献,他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我一直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早晨,我会把同学们的椅子从桌子上搬下来,放学时,我会把教室里的灯和窗户关掉,班级里有东西打碎了,我会及时把它打扫干净,轮到我们组做值日时,因为我个子高,力气大,我会挑同伴够不到的活,如擦窗台、擦黑板、拖地等,在家里,我有时间了就会帮洗碗、洗衣服。
铁人王进喜演讲稿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要和大家说一说一位英雄,一位为了新中国的石油事业,不惜付出一切的伟大人物——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这个名字,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熠熠生辉。
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改变命运的决心。
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成为了一名石油工人。
那时候,我国的石油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外国专家曾断言,中国是个“贫油国”。
但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却不信这个邪,他们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打出石油,为祖国争光。
1960 年,王进喜率领 1205 钻井队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
但王进喜和他的队友们没有被困难吓倒。
他们人拉肩扛,硬是把几十吨重的钻机运到了井场。
在打井的过程中,又遭遇了井喷的危险。
王进喜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
他的这一英勇行为,被人们传颂为“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王进喜和他的队友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们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充足的物资,但他们有一颗炽热的心,有一份坚定的信念。
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打不出的石油。
“铁人”精神,也是一种无私奉献,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精神。
王进喜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
他常年奋战在一线,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多打井,多产油,让祖国早日摆脱“贫油”的帽子。
“铁人”精神,更是一种创新精神。
在工作中,王进喜不断摸索,不断创新。
他提出了许多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进喜的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在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铁人”精神。
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科技发达的时代,但我们依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铁人王进喜
大庆从当年的不毛之地发展成如今的现代化工业新城,铁人王进喜功不可没。
铁人桥、铁人街、铁人雕塑……,诉说着这位创业英雄的感人故事。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在旧玉门油矿当了10年的矿工。
1950年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他以朴素的报恩思想和极大的劳动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石油事业。
1956年入党后不久,担任贝乌5队队长(1205钻井队前身),当年打井进尺达万米,使“豆腐队”变成先进队。
在玉门矿务局1958年组织的钻井会战中,创出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被誉为“钻井闯将”。
到1959年,贝乌5队累计进尺7.1万米,相当于旧中国42年进尺的总和。
这年9月,王进喜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并被选为建国10周年国庆观礼代表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
在北京参加群英会时,王进喜看到北京街头的公共汽车因缺油背着煤气包,作为石油工人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1959年,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西北玉门转战大庆。
一到大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就出现在王进喜面前: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
想想首都的公共汽车还背着煤气包及现实中的“贫油国”帽子,王进喜和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他发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誓言。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竖立在荒原上。
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要开钻了,水管没有接通,王进喜带领工人从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水50吨。
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并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创造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大庆会战第一次战役打响了,王进喜的腿也被钻杆砸伤了,但他坚持不下火
线。
他总是刚刚被“押进”医院,很快又悄悄溜回到井场。
就在王进喜又一次“逃离”医院回到井场时,井喷发生了。
强大的高压液柱冲出井口,飞上几十米的高空。
重晶粉还没有运到。
“往泥浆池里加水泥!”王进喜大喊一声,丢掉拐杖,抱起两袋水泥。
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但水泥沉入水底,比重提不上来,上水管又被水泥糊住,井喷更厉害了。
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拼命搅拌,周围的同志也相继跳了下去。
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井喷被奇迹般地制服了。
但他们每个人都被碱烧掉了一层皮,而王进喜早已是累得站不起身来,他的伤腿自此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当时的房东赵大娘知晓此事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从此传开了。
付出就有收获,以铁人为首的创业者们奋战3年,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我国的头号大油田。
石油大会战当年的年底,大庆油田生产原油97.1万吨。
到1963年底,形成年产5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当年我国石油基本能自给自足。
1966年底,王进喜率队创造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超过了美国王牌钻井队和苏联功勋钻井队。
王进喜终因积劳成疾,于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以石油报国而献身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铁人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时代英雄。
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知识链接:
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奉献精神等。
“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
“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
“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