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连轧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
- 格式:xls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连铸点检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方案(一)大包回转台、甘油站动火作业较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一、安全风险评价与辨识1、风险评价1.1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1.2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等级,综合确定风险等级;1.3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2、评价方法本单位风险评价采取LEC法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危险性以下式表示:W=L×E×C式中,L-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W-危险性。
二、安全风险描述1、风险名称:大包回转台、甘油站动火作业2、风险部位:大包回转台、甘油站3、风险等级:B(较大)4、风险失控表现:火灾三、安全风险管控1、管控部门及人员1.1厂部:总经理xxx、书记xxx、副总经理xxx、副总经理xxx1.2科室:安全科xxx、设备科xxx、技术质量科xxx1.3作业区:连铸点检作业区xxx1.4班组连铸点检班组xxx、xxx、xxx1.5岗位:连铸点检点检员2、管控措施:大包回转台、甘油站较大风险管控措施2.1.连铸区域2.2.2动火作业程序①提前办理《检维修作业票》、《动火作业票》、《停送电作业票》,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
②清理动火区域附近的油污、易燃物等杂物,确保动火区域附近安全通道可靠无阻碍,并且双方在配电室和现场操作箱上双方停电挂牌确认。
③严格落实动火作业票中各项安全措施,动火人持证上岗,保证整个作业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④现场无法清理的易燃物、油污等易燃物必须做好有效隔离。
⑤现场配置足够的灭火器器材(不少于两瓶)和消防水桶。
⑥现场专人监护,监护人员应随时监视现场作业状况,不得离岗,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作业长和调度室,严禁盲目施救。
⑦作业结束后清理现场、确保无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四、现场监测、报告、预警、报警1、监护与报告1.1大包回转台、甘油站动火作业较大风险项目在作业时,现场必须设专人对风险项目进行全程监护,值班人员要进行交接班,确保监护连续性。
河北省机械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二○一六年六月目录一、铸造工艺 (1)二、锻压工艺 (4)三、焊接工艺 (6)四、机械加工工艺 (7)五、热处理与电镀工艺 (12)六、涂装工艺 (16)七、电气设备 (21)八、特种设备 (25)九、公用辅助设备设施 (31)十、建筑及消防 (34)河北省机械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一、铸造工艺序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风险分级/风险标识主要防范措施依据责任部门/责任人(一)造型1 高(低)压造型机冷却水管漏水、液压管漏油,接触高温溶液而引起爆炸。
其他爆炸C级/黄色(1)应设置水冷却系统及液压系统检测和报警装置。
(2)应设置防治水进人型腔的安全设施。
(3)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或设置专人监护。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20905)第10.2条2 高压造型机合型区防护罩强度不够,开口处未与控制系统耦合导致溶液飞溅伤人。
机械伤害灼烫D级/蓝色(1)应在合型区前设置移动式防护罩,其开口处应通过两个机械限位开关与控制系统相耦合。
(2)防护罩应有一定强度,并能抵抗溶液飞溅。
《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GB20906)第5.2.2条(二)熔化与浇注1 冲天炉炉体炉体腐蚀严重,连接部位不牢固及泄爆口损坏,导致铁水泄漏和炉体爆炸。
物体打击灼烫其他爆炸B级/橙色(1)应经常定期检查炉底门两套机械闭锁装置是否正常、闭锁是否牢固、炉底板是否有裂纹等。
(2)泄爆口应确保释放压力的速度能保证炉体结构不受损,设置部位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冲天炉与冲天炉加料机安全要求》(GB21501)5.6.5/5.2.4条2 电弧炉金属炉壳接地装置不良引起金属炉壳带电,导致周边操作者触电。
触电D级/蓝色(1)应将金属炉壳和部件直接接地,或将部件与接地的炉壳机座相连接;并安装过电压继电器,当炉壳与大地之间出现危险电压时,能切断电弧炉供电。
《电热装置的安全第2部分:对电弧炉装置的特殊要求》(GB5959.2)第号场所/环节/部位风险辨识事故类型风险标识主要防范措施依据责任人(2)各运动部分应采取机械限位装置,且灵敏可靠。
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识别风险、评价分级、管控措施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本文旨在为冶金企业(炼铁系统)提供一套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的工作指南。
该指南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风险辨识方法、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与分级、安全措施制定、风险公告与培训、风险监控与整改以及评估与更新。
1.风险辨识方法2.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在进行风险辨识时,应采取以下步骤:●全面了解炼铁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以及作业环境。
●找出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因素。
●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并详细描述其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危害。
●根据风险和危害程度对各种因素进行排序。
1.危险源识别2.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常见的危险源包括:●火灾:由于设备过热、易燃物泄漏等原因可能导致火灾。
●爆炸:设备故障、化学物质泄漏等可能引发爆炸。
●职业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可能导致职业病,如尘肺病、中毒等。
●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可能导致人员受伤、设备损坏。
●触电:设备漏电、误操作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机械伤害: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1.风险评价与分级2.根据辨识出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危害,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应进行风险评价与分级。
一般而言,风险评价应考虑以下因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频率;●事故导致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国内外同行业或类似企业的风险水平比较。
●根据评价结果,将风险分为不同等级,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1.安全措施制定2.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冶金企业(炼铁系统)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对于火灾和爆炸风险,应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火源,合理配置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对于职业病风险,应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和尘毒监测,提供防护用品,并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对于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应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改善作业条件,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完好性。
炼钢厂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连铸区域随着炼钢厂的不断发展,环节越来越多,危险也越来越多。
炼钢生产过程中的连铸区域,是一个危险的环节。
为保证工作人员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炼钢厂应该采取科学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以保障生产的安全和顺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炼钢厂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连铸区域的相关内容。
炼钢厂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炼钢厂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面对各种不同的风险。
风险清单可以帮助炼钢厂将风险进行归类、排除、控制,从而达到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的目的。
炼钢厂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内容如下:风险等级描述一级风险此类风险可能导致工作人员或重要设备的损毁、意外伤亡等,需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处理。
二级风险此类风险可能导致工作人员或重要设备的损坏、轻微伤害等,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三级风险此类风险可能没有直接危害,但有可能对其他环节或工作人员造成影响,需加以防范和处理。
对于不同等级的风险,炼钢厂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炼钢厂是否能够有效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直接关系到炼钢生产过程的安全与顺畅。
连铸区域的特点炼钢生产过程中,连铸区域是一处比较危险的环节,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监控。
以下为连铸区域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高温环境,会对员工的身体造成损害。
•液体金属溅落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液体金属泼洒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甚至伤亡。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机器故障,导致生产受到影响。
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处理上述风险,保证炼钢生产过程中连铸区域的安全和顺畅?下面是针对以上问题的措施建议。
连铸区域风险防控措施一级风险1.编写详细、完整的风险清单,对连铸区域进行细分。
2.在连铸区域附近设置警示牌,在明显位置罗列可能存在的风险。
3.建立完整的现场安全警示标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4.建立符合安全规范的连铸区域内部通道和工作场地,杜绝随意通行。
5.对连铸区域内部作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做到岗位责任明确。
二级风险1.对进入连铸区域人员,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连铸作业区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方案(一)连铸作业区加缸平台、大包回转台区域熔融金属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一、安全风险评价与辨识1、风险评价1.1对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1.2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等级,综合确定风险等级;1.3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2、评价方法本单位风险评价采取LEC法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危险性以下式表示:W=L×E×C式中,L-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W-危险性。
二、安全风险描述1、风险名称:熔融金属2、风险部位:加缸平台大包回转台区域、浇注位3、风险等级:A(重大)、B(较大)4、风险失控表现:其他爆炸、灼烫三、安全风险管控1、管控部门及人员1.1厂部:总经理xxx、书记xxx、副总经理xxx、副总经理xxx1.2科室:安全科xxx、设备科xxx、技术质量科xxx1.3作业区:作业长xxx1.4班组:甲班xxx、乙班xxx、丙班xxx、丁班xxx1.5岗位:钢包浇注工2、熔融金属重大/较大风险管控措施2.1、受包前确认钢包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与调度室联系。
2.2、开浇前确认浇注区无积水。
2.3、连铸浇注区,应设事故钢水罐、溢流槽、中间溢流罐、钢水罐漏钢回转溜槽、中间罐漏钢坑。
应保持以上应急设施干燥,不得存放其它物品,以保证流通或容量。
2.4、冶金企业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聚集场所应当设置在安全地点,不得设置在高温液态金属的吊运影响范围内,不得设置在煤气危险区域和粉尘易燃易爆区域。
2.5、吊运满罐钢水,应有专人指挥;吊放钢水罐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时,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2.6、钢水罐回转台应配置安全制动与停电事故驱动装置;应在操作岗位及临近安全位置配置事故紧急按钮,并定期检验与演练。
冶金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基本要求,对于冶金行业来说尤为重要。
冶金行业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风险,因此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分级管控是必要的。
本指南旨在为冶金行业企业建立科学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提供实施指导。
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意义1.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明确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3.加强企业对安全风险的认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4.为企业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三、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具体内容1.风险识别与评估通过对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影响因素,确定重大风险点和重要风险源,为后续风险管控提供基础。
2.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通常可以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轻微风险等四个等级。
每个等级的风险都对应着相应的管控措施和管理要求。
3.管控措施制定根据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对于重大风险,要采取最严格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设备更新、操作规程制定等;对于较大风险,要加强管理,完善工艺流程,提高操作规范性等;对于一般风险,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对于轻微风险,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管理要求规定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
包括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控制措施的操作方法和要求;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提高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过程1.明确组织机构设立由高层领导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责任人和职责,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2.风险评估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影响因素,制定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并进行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定期复评。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安全生产事故是企业最不愿发生的事情,然而在现实生产过程中,安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建立高效的风险管控体系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帮助冶金企业建立一套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以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安全。
一、风险分级1. 风险识别企业需要通过风险识别,明确生产活动中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包括人员的操作失误、设备的故障、物资的泄漏、自然灾害等等。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事故、总结经验教训、系统排查等方式来识别风险。
2. 风险评估企业需要基于风险识别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概率,确定相应的级别等级。
3. 风险分级企业需要将评估结果分级,根据风险的性质、概率、影响范围等因素,将风险分为严重、较重、一般三级。
根据风险级别,确定应对措施和责任人。
二、领导责任企业高层应当认真履行领导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领导和指导,并通过落实工作任务、提供必要支持等方式,确保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立各级职责,明确责任,落实管理安全责任。
三、风险控制针对风险分级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1. 严重风险:立即采取决策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处置流程,确保人员安全。
2. 较重风险:在现有的安全措施和管理基础上,加强风险监测、防范和控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强人员培训。
3. 一般风险: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和监测,强化安全意识教育,保证日常生产活动的安全。
四、安全教育企业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水平。
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开展安全宣传等方式,使员工能够深刻认识到安全风险,学会正确应对危险场景。
五、评估与改进企业应定期评估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实施和效果,对于整个风险管控体系中存在的弱点和不足,及时开展改进和完善工作。
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冶金企业提升生产安全、降低风险发生率、保障员工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炼钢安全指引: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炼钢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本指南旨在为炼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控制、监控、报告以及培训、应急管理和持续改进提供全面的指导。
通过本指南,希望能够提高炼钢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稳定。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炼钢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的第一步,主要涉及对整个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风险识别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原料与辅料:识别可能的化学危害、放射性危害以及生物危害等。
●生产工艺:了解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熔融金属等危险因素。
●设备设施:识别设备设施的缺陷、不良作业条件等。
●人员操作:识别因操作不当或失误引发的潜在风险。
●环境因素:考虑气候、地震、地质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每一种危险源进行量化评估,以确定其对安全性的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概率-后果评价法:根据危险源引发事故的概率和后果进行评估。
●风险矩阵法:将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后果进行分级,形成风险矩阵。
●其他评估方法:如LEC法、风险矩阵+法等。
1.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炼钢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设施,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营造安全文化,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对炼钢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风险监控可采用以下手段:●安全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和整改潜在风险。
●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发现异常情况。
●在线监测:对关键设备、部位进行在线监测,及时发现设备设施的异常情况。
1.风险报告风险报告是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报和总结的过程。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冶金企业的冷轧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
下面是一个冶金企业冷轧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供参考使用。
一、安全风险辨识工作1.成立安全风险辨识小组: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成立,包括冷轧系统相关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2.收集资料:收集冷轧系统的相关资料,包括设备参数、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
3.组织现场勘察:通过对冷轧系统进行现场勘察,查看设备状况、操作环境等,了解潜在的安全风险。
4.进行设备安全评价:对冷轧系统的设备进行安全评价,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
5.分析工艺流程:对冷轧系统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设备间的危险接触、材料的高温、高压操作等。
6.识别潜在的危险源: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未经控制的能量释放等。
7.列出安全风险清单: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列出冷轧系统的安全风险清单,明确各种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二、安全风险分级工作1.制定安全风险等级准则:根据冷轧系统的特点和相关法规,制定安全风险等级准则,明确安全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
2.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准则,对冷轧系统的各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等级。
3.划分安全风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等级分为一般风险、重大风险和特大风险三个等级,其中特大风险要进行专家论证和上级部门审批。
4.制定相应安全控制措施: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5.制定风险管控责任制:明确冷轧系统的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安全风险管控职责,确保责任的落实和执行。
三、安全风险管控工作1.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2.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冷轧系统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炼铁系统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引言炼铁系统是一个极具复杂性和危险性的系统,其关系到工业生产领域的许多方面。
为了保证炼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措施,以便及时识别和控制可能造成的灾害危害。
为此,本指南旨在为炼铁系统中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以此确保炼铁系统在运行时达到最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风险辨识的定义和重要性安全风险辨识,一般指的是通过识别、分析和评估可能对安全性产生潜在影响的因素,来确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范围的过程。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机构识别和管理潜在的安全威胁;•帮助机构进行快速的反应和恢复,当事故发生时;•帮助机构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对于炼铁系统而言,安全风险辨识的工作必不可少。
安全风险辨识流程第一步:确定工作目标安全风险辨识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和应考虑的因素。
在炼铁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工作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生产安全。
同时,我们需要确立我们的分级管理标准,根据不同级别的危险等级,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第二步:收集关键信息在本步骤中,我们需要收集与炼铁系统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系统组成部分;•系统操作流程;•设备运作情况;•安全生产记录。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还需要对组成部分、运作情况、人员配置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能够准确地识别存在的风险。
第三步:识别潜在风险在本步骤中,我们需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炼铁系统中潜在存在的风险。
具体地,我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对风险进行识别:•风险溯源法;•事件树分析法;•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HAZOP法。
第四步:评估风险在本步骤中,我们需要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能够确定安全风险的等级。
评估安全风险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定量评估法;•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