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营养指导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 ,定时进餐。根据病 人的口昧适当调整饮食 保证营养素的供给。鼓励病人多饮水 ,增 加膳食纤维 , 防止便秘。
十一 功能锻炼
根据骨折愈合的进程 , 指导病人循序渐进 地进行功能锻炼 , 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 缩、废用综合征等的发生。
1. 胫腓骨干骨折的锻炼
伤后早期进行髌骨的被功活动和趾间 关节活动。夹板固定期练习膝、踝关节 活动 。 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旋转大 腿 , 以免影响骨折的稳定 。 待除去外固 定后,全面进行关节活动,逐步下地行走 。
七、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是长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发病 率高,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及 青状年多见。胫骨干1/3横断面呈三角形,下 1/3呈四方形,中下1/3交界处最细,易发生骨 折(见图)。胫骨内侧面无肌肉附着,开放性 骨折时易形成骨裸露。胫骨上端后面,有胫前、 胫后动脉贴骨表面下行,胫骨上端骨折移位, 易发生动脉损伤。腓骨近端有腓总神经走行, 腓骨近端骨折移位,或外固定物压迫,可造成 腓总神经损伤。
四肢骨折病人所采取的体位与病人的年 龄、骨折部位和类 型、治疗方式及有无 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有关。适当抬高患肢 , 促进静脉回流 , 可减轻患肢 肿胀和疼痛。 股骨颈骨折者 , 应保持肢体于外展中立 位 , 防止因髋关节内收、外旋造成穰 关 节脱位 ; 股骨干骨折者保持患肢外展、抬 高位 ; 长期肢体固定及关节内骨折 , 应置 患肢于 功能位。
④感染引起组织肿胀者 , 应加强换药、引流和 抗生素的应用.
七 患肢的观察
患肢血液循环障碍与骨折合并动静脉损伤包扎 过紧 ,不正确使用止血带及局部肢体肿胀有关。 应严密观察四肢骨折病人肢端有无剧痛、麻木、 皮 温降低、苍白或青紫等征象 ; 有无肢端甲 床血液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或消失等动脉 血 供受阻征象。对血液灌注不足的肢体 , 除 积极对症处理 , 如松解压迫 , 更换石膏外 , 适当抬 高患肢 ( 以略高于心脏水平为宜 ), 但需防位置过高加重缺血症状。严禁局部按摩、 热敷、 理疗 , 以免加重组织缺血、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