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西政府工作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53.87 KB
- 文档页数:27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双语全文【解读】ses reversed the previous year's negative growth of 2.3 percent.就业增长超出预期;Employment growth exceeded projections.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A total of 13.14 million new urban jobs were added.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来最低;The registered urban unemployment rate stood at 4.02 percent at year-end 2016, the lowest level in years.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Initial success was achieved in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1.6%;The value created by the service sector rose to 51.6 percent of GDP.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People were busy launching businesses or making innovations.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Personal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increased by 6.3percent in real terms.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The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in poverty in rural areas was reduced by 12.4 million.出境旅游超过1.2亿人次;Overseas trips exceeded 120 million.广义货币M2增长11.3%,低于13%左右的预期目标;The M2 money supply increased by 11.3 percent, below our projected target of around 13 percent.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We took further steps to implement the Internet Plus action plan and the national big data strategy.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A 9.1-percent drop in the annual average density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was seen in 74 major cities.二、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What the government will do in 2017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Key projected targets for development this year: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GDP growth of around 6.5 percent, or higher if possible in practice.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CPI increase kept around 3 percent.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Over 11 million new urban jobs, and a registered urban unemployment rate within 4.5 percent.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十六届政府工作回顾**乡第十六届政府履职五年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推动跨越发展、加快绿色崛起”为工作主线,按照建设“两富”、“两美”**的总要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务实攻坚,实现了全乡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六届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三产融合”,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生态农业提质增效。
一是进一步做强优势传统农业。
通过加强农技培训、培育农业大户、扶持品牌创建,茶叶等优势农产品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一以上。
磐溪系列农产品、桃石尖白茶、小春无公害果蔬、**魁栗等品牌效应逐步呈现。
老傅农庄“磐溪”龙井针形茶、扁形茶分获**首届斗茶大赛一等奖、二等奖。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设施农业。
新发展生态设施农业基地8个,盘活流转土地2600余亩,新种植香榧600亩、油茶500亩、果蔬800亩、旱粮200亩、花卉200亩、白茶240亩、黄金茶60亩。
加强畜禽养殖场规范化设施改造,推广“猪—沼—作物”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实现存栏生猪5000头的生产能力,能为周边900余亩茶园和果蔬基地提供沼液有机肥,为500余户农户输送家用沼气燃料。
三是优先发展体验式、观光型农业。
史姆蔬菜精品园区投资260万元,引进果蔬深加工设备,推动**优质农产品“进超市、上货架”;并利用原有果蔬大棚,改造建设成农产品展销区、采摘区、休闲区,着力创建“可看可采、可玩可游”的现代农业观光精品园区。
——乡村旅游初显成效。
一是推进重点项目。
抢抓县委、县政府确立休闲养生旅游“一号产业”、实施“百里樱峡”重点项目的新机遇,快速启动“樱花谷”建设,以**为轴,突出三江口、后山岩脚、东岩山、潭上、乌炉田等区块,首批栽种樱花7000余株,因地制宜打造“**樱花长廊”特色景观。
经过积极争取,县里将“樱花谷”核心景区“樱花主题公园”选址在**庙、下山、王庄、后山岩、傅庄之间,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
考点化石燃料1.(2017·金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C.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D.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答案】D2.(2017·攀枝花)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方向。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天然气B.核能C.太阳能D.风能【答案】A3.(2017·牡丹江)现代社会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倡大量使用塑料袋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C.提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D.提倡使用含硫煤作燃料【解答】A、大量使用塑料袋,会加重白色污染,故错误;B、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正确;D、燃烧含硫煤会加重空气污染,故错误.故选C.4.(2017·南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黄铜和不锈钢都属于合金B.羊毛和涤纶都属于合成纤维C.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清洁能源D.石油和煤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解析】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不锈钢一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故A正确;B.羊毛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故B错误;C.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都属于清洁能源,故C正确;D.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故D 正确。
【答案】B5.(2017•本溪)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氢气B.煤C.石油D.天然气【解答】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而非人工合成的.A.氢气可以人工制造,不属于化石燃料.B.煤属于化石燃料.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故选A6.(2017甘肃省兰州市,题号3,分值1)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核能B.天然气C.可燃冰D.风能【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能源的分类,新能源是指近年来刚开始开发使用的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三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而言的。
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1讲空气氧气命题点1空气的成分和用途1.(2017·山西)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侯德榜C.门捷列夫D.道尔顿2.(2017·郴州)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A.N2B.CO2C.稀有气体D.O23.(2017·呼和浩特)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C.氮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命题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2017·邵阳)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5.(2017·徐州)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
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命题点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6.(2017·天津)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7.(2017·青岛)“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8.(2017·山西)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坚持( )、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2017中国经济新气象】光明日报记者张蕾今年全国两会提出“蓝天保卫战”后,旋即成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新词。
“蓝天保卫战”的目标是什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
”保卫蓝天的攻坚战怎么打?《政府工作报告》也给出了明确的方案——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直击民生痛点,向大气污染宣战。
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
如今,年近尾声,各地“蓝天保卫战”的战果如何?河北因“病”施治,才能让天真正蓝起来在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中,河北无疑背负的压力最大。
只有因“病”施治,才能让天真正蓝起来。
对于年年顶着雾霾“锅盖”的河北来说,产业结构偏化工、能源结构偏煤炭、运输结构偏公路,是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
为此,河北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作为治本之策:2013年以来,累计压减钢铁产能逾1.3亿吨、水泥产能6718.5万吨、平板玻璃产能6406万重量箱;针对能源结构“一煤独大”带来的污染痼疾,先后开展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关停取缔实心黏土砖瓦窑、“拔烟囱”等专项行动,近5年累计削减煤炭4468万吨;此外,还启动了“车、油、路”一体化治理,淘汰黄标车、老旧车、强制报废机动车186万辆,积极推动进省煤炭专线运输、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等。
今年4月,环保部督察组在保定市清苑区发现了三家“散乱污”企业,责成当地立即整改。
“这些‘散乱污’企业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却非常恶劣地污染着环境,我们决定当天就干,立即取缔。
”回忆当时的情形,孙村乡乡长吴国立说。
事实上,类似“散乱污”企业,2017年1月至10月,河北省一共整治了20850家。
治理大型企业违规超标排污,河北省也毫不手软。
[2017年政府工作报]2017年政府工作心得体会3篇2017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2017年十三届二次全国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正在举行,各个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会议中代表人民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和意见。
从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全文中的语言用词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总理的诚恳和信念,报告全文共77次提到改革,在总结2013年工作成果和不足的情况下,对2017年提出了工作目标和工作部署,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2017年工作部署中提出了9项重点工作,涉及面广,突出重点,而且突出主要矛盾。
自己作为一名在校硕士研究生,在看到统筹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这一项时,心情尤为激动。
李克强总理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
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
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
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收入是民生之源。
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绩效工资,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
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
社保是民生之基。
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为人们创业奋斗解除后顾之忧。
24胡倩(中共重庆市铜梁区委党校 重庆铜梁 402560)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学习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摘 要:政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承担着当地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责,切实“为人民服务”,必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为此,2017年政府工作中强调,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必须坚持依法全面履职、始终保持廉洁本色、勤勉尽责干事创业。
关键词:政府自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DOI】10.19312/ki.61-1499/c.2017.05.00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改革进入深化期,精准扶贫脱贫任务艰巨,必须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
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一、坚持依法全面履职,建法治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利来自人民、源自法授。
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校、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法治思维是一种工作能力,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遵守宪法、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行政,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一是要认真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按照程序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履行宪法使命;二是用法治思维搞好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强化目的、确定任务、规范程序、理顺要素间关系进而提高质量;三是更新法治观念,摒弃“以权压法”、“权大于法”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仅要有“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规则意识,也要有“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提高用法治思维谋划全局的能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四是在群体矛盾纠纷事件中善用法治思维理性解决,贵州“翁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吉林“通钢事件”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显现了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五是要用法治思维指导和规范工作,防止“颠覆性错误”;六是要树立权利义务思维、公平正义思维、责任与后果思维,理清权与责、公与私、情与法的关系,提醒干部权力姓“公”不姓“私”,消除审批的“灰色地带”,使行政审批各项工作都在制度的笼子里进行。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全面深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全面依法治国深入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长8.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就业增长超出预期。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再创新高。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来最低。
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就业比较充分,十分不易。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对外开放推出新举措,“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一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
——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1.6%。
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
农业稳中调优,粮食再获丰收。
——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科技领域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
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
山西省深化拓展“13710”工作制度作者:闫剑利来源:《科学导报》2017年第41期“1天内研究部署、3天内向省政府反馈办理情况、一般性问题原则上7天内落实,重大、复杂问题1个月内落实解决,所有事项要销号清零……”6月15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副秘书长闫晨曦介绍,山西省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延伸“13710”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工作效能效率,确保政令畅通,去年山西省建立了“13710”工作制度,这项工作制度确立以来,有力促进了政府工作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成为治理庸政、懒政、怠政的利器。
目前,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电子督办平台已经全部建成,同时,全省近期连续出台12个文件,其中有的是为了规范系统管理运行,有的是引导和激励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有的是为解决决策部署执行不力等问题。
“13710”内容是什么?“13710”工作制度,即政府各级各部门对省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省长办公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等的工作部署,及省政府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实行“13710”电子台账管理。
“1”即当天要研究部署;“3”即3天内要向省政府反馈办理情况;“7”即一般性问题原则上7天内要落实解决;“1”即重大问题包括一些复杂问题要在1个月内落实解决。
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拿出解决的时间节点和方案;“0”即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13710”跟百姓有什么关系?“13710”信息督办系统目前已经联接全省11个市、106个省直部门和单位,纳入了这些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以及具体操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并针对系统交办事项推进的时间节点,自动短信提醒到以上人员。
截至目前,省政府“13710”信息督办系统已交办各类事项746项(其中2016年380项、2017年366项),系统的运行管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通过科学化、分级化、精细化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有力推动了各项决策部署在山西省的快速落实。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省重点工程项目的通知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省重点工程项目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2017年省重点工程项目名单已经省人民政府研究确定,共175项,其中产业转型项目109项,涵盖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引领带动作用强;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66项,前期工作成熟,投资规模较大,是我省补短板的标志性项目。
现将项目名单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投资有效性,释放有效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发展。
二、充分发挥省重点工程的引领性和导向性。
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要结合推进“六大工程”,采取有力扶持措施,切实抓好实施。
各市要确定50个左右的产业转型项目作为2017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在全省形成促进转型升级的合力。
要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补短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三、主动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计划新开工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工建设,形成有效投资;已开工项目要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建成,发挥投资效益。
要规范项目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监管,保证工程质量。
四、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
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和运营机制。
山西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1月14日在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2016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孕育希望的一年。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在压力下砥砺前行、在困难中奋力开拓,全省经济实现了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的目标。
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低于预期1.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左右,低于预期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高于预期1.5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5.2%,好于下降7%的预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6%以上,实现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46.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2%,控制在预期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1%,控制在预期3%以内。
约束性指标中,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幅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用水量下降幅度,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烟尘、粉尘减排幅度,劣V类水体比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数量等指标均完成年度任务。
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未完成年度任务,其中,大同、吕梁、忻州三市完成年度任务,阳泉、长治、晋中、太原、晋城、临汾、朔州、运城八市未完成年度任务。
综观2016年,全省经济仍未进入合理增长区间,增速已连续三年低位徘徊,但标志性、转折性、趋势性变化显著增加。
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分别增长3%、3.4%、4%、4.5%左右,呈现逐季加快、逐步向好的态势。
农业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31.85亿公斤,夺得历史第二丰收年。
从9月份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下降趋势,扭转了与购进价格长达66个月的倒挂状态;从10月份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负增长,企业效益结束了连续16个月的累计净亏损。
这些积极变化,有效改善了市场预期,支撑了经济企稳向好。
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工作:——坚定推进煤炭钢铁去产能。
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淘汰钢铁产能82万吨,率先实施煤炭减量化生产,全年压减煤炭产量1.43亿吨,占全国煤炭减量的40%左右,为促进工业止跌回升、企业扭亏为盈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改善全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倾力开辟转型综改主战场。
破解转型综改空间布局、平台载体等瓶颈制约,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按国土面积的2%左右谋划布局全省开发区建设。
整合太原都市区的8个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和高校新区,成立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打造开发区建设和转型综改的排头兵。
——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
抢抓新经济布局、区域竞争力重构机遇,加快布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云计算、轨道交通装备等楼阳生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李兆民摄一批转型新项目。
推进文化旅游、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城建设,实施T800高端碳纤维、10兆瓦级锂电池储能技术等科技重大专项,引进中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团队,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开展同煤、焦煤等国企改革试点,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成功争取国土资源部委托我省实施煤层气矿业权审批登记。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设立煤炭供给侧改革基金。
全面实施企业“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
——努力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实施“东融南承西联北拓”对外开放战略,主动对接京津冀,在科技人才、新兴产业、文化旅游、能源供应、现代农业等方面达成一批重大合作事项。
与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实施战略合作,与华为、阿里巴巴、中铝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项目合作。
成功举办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民企助推转型创新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
——千方百计扶持实体经济。
开展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和各类项目受理大起底,实施工业提质增效“20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44条”,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开展电力直接交易,落实铁路公路运费优惠政策,缓缴资源价款,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开展煤企京城路演,推动金融机构通过贷款重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方式,帮助企业降杠杆、防风险、渡难关。
——夺取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加大特色产业扶贫力度,提前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1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900个贫困村有序退出。
——持续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安置煤炭钢铁去产能转岗职工3.16万人。
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低保标准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
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年度任务。
义务教育“全面改薄”与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
——狠抓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
在全国率先对永久性公益林进行立法保护,扎实推进汾河流域综合治理,完成营造林400万亩。
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7.2万辆。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46%、2.14%,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32.9%。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着力改善发展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6件,制定政府规章5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继续取消、下放、清理规范一批行政审批和中介服务事项。
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平台、省市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全面推行。
建立“13710”工作制度。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山西经济正处于一个重大历史拐点。
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标志,山西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全省上下进一步强化了新发展理念,深化了对省情特点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坚定了转型综改、创新驱动的信心和决心。
摆脱煤炭过度依赖、加快战略重点转移、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正在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山西已经开启转型综改、创新驱动、全面小康、振兴崛起的新征程!困难中的转机来之不易,压力下的收获弥足珍贵。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攻坚克难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晋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中央驻晋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山西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经济虽然呈现低位企稳、稳步向好的态势,但仍没有走出困难时期,多年积累的“一煤独大”结构性矛盾、“一股独大”体制性矛盾、创新不足素质性矛盾远未从根本上解决,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也是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特别是经济增长还缺乏大项目支撑、新要素新动能支撑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短期很难实现跳跃式增长;企业负债率偏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较大、财政收支不平衡、就业增收困难等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脱贫攻坚难度大,民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补短板任务十分艰巨;安全生产隐患较多,社会管理粗放,维稳压力较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尤其是雾霾问题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发展环境不优,一些干部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一些部门和地方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效率不高、工作落实不力,等等。
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唯有加快转型综改、创新驱动,舍此别无他途!二、2017年工作安排2017年是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的深化之年,也是山西走出经济困难局面的攻坚之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全力促进经济稳步向好、民生不断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根据新的统计口径设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负转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和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约束性指标是:资源节约方面,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3%。
环境质量方面环境质量方面,,包括设区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比例,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劣V类水体比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幅度,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民生改善方面民生改善方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6万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13万套。
2017年指标体系的设定,考虑了转型需要,突出了转型导向,体现了稳中求进。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期5.5%左右,旨在为转型和改革留出空间,夯实全面小康、振兴崛起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目标。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负转平,主要考虑我省实体经济依然困难,财政增收因素不多,尽管是零增长,但增速要比去年提高5.2个百分点,是一个积极进取的目标。
同时,要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