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贯水电站大坝裂缝处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大坝坝顶面坡面裂缝修补施工技术一、背景随着大坝的使用年限逐渐增加,坝顶面坡面裂缝成为常见问题。
裂缝的出现会对大坝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及时修补。
而修补大坝坝顶面坡面裂缝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以确保修补效果和大坝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大坝坝顶面坡面裂缝修补的施工技术。
二、修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审查裂缝:在进行修补施工前,首先需要对裂缝进行审查,确定裂缝的类型、大小、深度和位置。
同时还需了解裂缝的产生原因,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补。
2. 筹备设备和材料:修补大坝坝顶面坡面裂缝需要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如灌浆设备、填充材料、防水涂料等。
在施工前需要对这些设备和材料进行检验和准备,确保可以顺利进行施工。
3.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制定修补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步骤、顺序和要求。
同时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三、常用的修补施工技术1. 灌浆修补技术灌浆修补技术是修补大坝坝顶面坡面裂缝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灌浆修补可以有效地填充裂缝,提高大坝的整体密封性和稳定性。
灌浆修补施工的步骤如下:(1)打磨裂缝:对裂缝进行清洁和打磨,以便于灌浆材料的充分填充。
(2)喷涂防水涂料:在裂缝表面喷涂一层防水涂料,以增强裂缝的密封性。
(3)灌浆填充:使用灌浆设备将灌浆材料注入裂缝中,直至充满整个裂缝。
(4)养护保护:对填充好的裂缝进行养护保护,确保灌浆材料的凝固和固化。
嵌填修补技术是一种机械式的修补方法,适用于裂缝较宽和较深的情况。
嵌填修补施工的步骤如下:(2)嵌填填充:使用适当的嵌填材料填充裂缝,直至充满整个裂缝,并将嵌填材料进行压实。
3. 表面保护技术在对大坝坝顶面坡面裂缝进行修补后,还可以采用表面保护技术,增强裂缝的抗裂性和防水性。
常用的表面保护技术包括堵漏、喷涂防水涂料、覆盖防水材料等。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大坝坝顶面坡面裂缝修补施工时,安全是最重要的。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砼裂缝防治措施水利水电工程中,砼裂缝是常见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很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砼裂缝防治措施,供参考。
1.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砼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
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水泥、砂子、骨料的比例,并控制水灰比。
可以适当添加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 采用细碎骨料:细碎骨料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提高砼的密实性和细观结构的均匀性,从而降低砼的收缩性和开裂倾向。
通常可以选择破碎机碎石作为细碎骨料。
3. 控制浇筑温度: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度太高或太低。
可采用降温剂或保温措施,以降低温度梯度和温度差,减小混凝土的收缩量,从而减少砼裂缝的产生。
4. 引入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通过设置预应力或预应变,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开裂。
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或内部设置预应力钢筋、钢索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拉压荷载的控制,使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从而抑制裂缝的发生。
5. 增加砼强度和粘结性:增加砼的强度可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减少开裂倾向。
可以通过配合合适的水胶比、使用高强度水泥和添加剂等方法来提高砼的强度。
还可以采取提高粘结性能的措施,如使用粘结剂、改善骨料表面性质等,增强砼的内聚力,减少裂缝的产生。
6. 做好施工工艺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控制。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大面积连续浇筑造成的温度差和收缩差;在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振捣密实度;对混凝土养护要加强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和收缩变形。
7. 定期检测和维修:施工完工后,应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
可以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和裂缝测量技术,对砼结构进行检验,并根据裂缝情况采取合适的修补措施,以防止其继续扩大和影响工程安全。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砼裂缝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综合考虑的,需要从配合比、骨料种类、浇筑温度等方面进行合理控制,同时还需要加强工艺管理和定期检测维修,以确保砼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大坝坝顶面坡面裂缝修补施工技术大坝是水利、水电、防洪等行业的重要设施之一,对于确保其安全运行十分重要。
而在大坝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坝顶面、坝坡面会产生裂缝,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大坝整体结构不稳,威胁其运行安全。
该文将介绍大坝坝顶面、坝坡面裂缝的特点、修补的要点、处理方式以及维护方法等,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一、裂缝特点大坝的坝顶面、坝坡面因长期受水、气、温变等自然因素影响,会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裂缝。
这些裂缝可以总结为以下特点:1.形态多样:裂缝形态会因坝体结构、材质、使用年限、地形地貌等因素而异,如龟裂状、较细线状、宽度不一等。
2.发育方向多样:裂缝发育方向也较多元化,有垂直于坝顶面、平行于坝面、与坝体呈约45度夹角等多种情况。
3.深浅不一:裂缝深浅因裂缝发育方向,坝体质量、使用年限等因素而异,表面似浅实深,难于一时辨别。
4.前期缺乏发现:很多情况下,由于大坝平日实行定期检测,因此裂缝的形成往往在前期没有注意到。
二、修补要点将大坝坝顶面、坝坡面裂缝修补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以下效果:缝隙大小一致,裂缝填补充实,水泥粘结强度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维护其稳定性并提升整体利用增长。
1. 选择材料:修补材料的选择和搭配需要充分考虑裂缝位置、大小、深度以及裂缝处的受力情况等,以保证材料的充实性和粘结性。
2. 表面准备:在对裂缝进行填补之前,必须对其所在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以保证填补效果与固定牢固。
3. 填充:涂抹补补剂、快干沙浆、砂浆等材料进行填缝,要注意均匀浆料物理特性,尽量将坝顶面、坝坡面裂缝内部充实。
4. 抹平:裂缝修补完成后,用抹刀或石灰刀等工具,将表面的砂浆进行整平,使表面达到合适的光滑或棱角的收缩度,并防止表面粗糙不平。
三、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裂缝,大坝坝顶面、坝坡面裂缝修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下面介绍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 细缝处理:细缝的特点是裂缝宽度比较狭窄,通常采用冷补法,即把石灰汁和石英砂按照3:1的比例调成膏状,直接涂抹到裂缝内,晾干后用刀削平。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处理的方法
混凝土坝表面裂缝和内部裂缝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表面裂缝处理方法:
- 刮毛槽法:将裂缝部分刮除,重新填充新的混凝土,并在裂缝上方开槽,加入通过裂缝处的混凝土,以增强连接性。
- 粘结剂法:使用聚合物封闭剂等粘结剂填充裂缝,提高表面强度和密封性。
- 表面涂层法:在裂缝位置施加聚合物涂料或混凝土涂层,以增加表面保护和修复原裂缝。
2. 内部裂缝处理方法:
- 注射法:通过注入聚合物封闭剂、混凝土浆或膨胀胶等材料到裂缝处,填充裂缝内部空隙,增强结构的连续性。
- 粘结剂灌浆法:在裂缝内部灌注聚合物封闭剂,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 金属板补强法:在内部裂缝附近安装钢板或金属片,用螺栓或焊接方法固定,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3. 预防措施:
- 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干燥或过度湿润。
-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添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 定期维护和修补混凝土坝,检查并处理潜在的裂缝。
- 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裂缝的变化和扩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混凝土裂缝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应的工艺和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修复效果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大坝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说实话大坝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这裂缝可不是个小问题,要是不管它,指不定会闹出啥大毛病呢。
我最早尝试的方法是直接用水泥砂浆去填裂缝。
就像补墙一样,我以为把这东西往裂缝里一塞就好了。
可我错大了,水泥砂浆它和大坝的混凝土根本就结合不好啊,没几天那修补的地方就掉了,白费了我的功夫。
这就好比给鞋补个补丁,结果胶水不行,补丁一下子就掉了。
后来我又想,那能不能在裂缝两边先弄点处理呢。
我用工具把裂缝两边的一些松的、不牢固的混凝土给去掉了,想让新的修补材料能有个好的结合面。
然后我试过一种混凝土修补剂,看说明书感觉挺高大上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修补剂对施工的环境要求还挺高的。
温度和湿度稍微不合适,效果就大打折扣。
我那时候没太注意环境因素,所以又失败了。
再后来,我又试了个新方法。
我在清理裂缝之后,先在里面涂了一层粘结剂。
这就像给两个要粘在一起的东西先刷上一层胶水一样。
然后我把一种特制的快速硬化的混凝土塞进去。
我当时就盯着看它硬化,等它硬得差不多了,我又在表面刷了一层保护的东西,就像给它穿上了一层衣服。
这次总算成功了,裂缝被修补得挺好,至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还没有再出现问题。
不过这里面还有些地方我也不确定呢。
比如说要是裂缝特别深或者特别宽的时候怎么办。
我之前处理的裂缝还算是比较常规的。
要是那种超宽裂缝,我感觉可能得往里面加点什么加固的东西,像钢筋啥的,但我也没试过。
还有啊,如果大坝的混凝土裂缝是在有水的环境下,那就更麻烦了。
普通的方法可能就不行了,我也在想也许得用那种能在潮湿环境下工作的特殊材料,但这只是我的想法,还没实践过呢。
反正要是想做好大坝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就得不断地尝试,还得非常注意施工的过程和细节才行。
另外我觉得,在开始修补之前,好好检查裂缝的情况是特别重要的。
我之前就有一次没仔细看,结果有些小分支裂缝没处理到,得返工。
就好比要修一座房子,结果房子哪里坏了都没看全就开始修,肯定修不好。
水电站工程重力坝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发布时间:2022-09-23T09:51:18.76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5月第10期作者:马好敏[导读] 我国的水电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壮大,其整体的发展趋势迅猛。
工程项目中的重力坝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马好敏身份号码:45262419841029****摘要:我国的水电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壮大,其整体的发展趋势迅猛。
工程项目中的重力坝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为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工作以及下游居住的居民生命财产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这就需要工程单位通过制定科学的处理措施,结合多年在水电站工作经历,针对水电站重力坝工程中所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处理,确保重力坝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正常运行。
关键词:水电工程;重力坝;混凝土裂缝;处理措施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大坝所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会对重力坝的拉伸性能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使大坝自身的稳定性越来越差。
同时,一些对大坝有害的物质进入到混凝土内部,对工程结构的钢筋材料形成腐蚀效果,从而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破坏。
水电站在日常的生活生产过程中,起着防洪、灌溉以及蓄水发电等作用,如果水电站的挡水结构因为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引发水渗漏,进而造成水电站的蓄水功能无法正常使用;针对于水电站的重力坝来说,如果所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其宽度与深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就会对坝体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坝体的防滑性能降低,重力坝的抗震性也会随之降低,最终对坝体的结构产生直接的威胁,影响重力坝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现阶段,结合我国水电站整体的工程情况分析,所有的重力坝基本上都存在有混凝土裂缝的质量问题。
1.水电站工程重力坝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水电站工程的重力坝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基本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荷载过大所产生的裂缝,二是重力坝的结构发生变形所产生的裂缝。
结合案例分析可以得出,现阶段,我国大概约百分之八十的混凝土结构裂缝,都是由于其结构出现变形现象所产生的,而混凝土的结构出现变形的原因非常多,比如温度影响、混凝土结构发生收缩现象、基础沉陷不均匀等。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砼裂缝防治措施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过程中,砼裂缝是一个常见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防治,将会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砼裂缝防治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砼裂缝的形成原因砼裂缝主要是由内应力引起的,这些内应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和膨胀变形;2.施工后,混凝土和模板的弹性变形;3.周围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施加的压力差异,如温度、水分、荷载等;4.混凝土与钢筋之间存在应力差异,形成应力集中。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进而导致砼裂缝的形成,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治。
二、防治措施(一)预防措施1.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水泥,造成混凝土自然收缩过大;2.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特殊的缓凝剂和增塑剂,使混凝土变得柔韧,增加其韧性和抗拉强度;3.施工现场要控制好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在过早的水分蒸发和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产生过度的收缩变形;4.在砼浇筑中进行适当的加固,如钢筋加固等,以充分发挥其张力和拉伸的作用;5.采取适当的隔振措施,避免地震等外力对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处理方法1. 填缝剂法对于已经出现的砼裂缝,可以采用填缝剂法进行处理。
填缝剂通常由高性能聚合物、特种水泥和填充剂组成,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施工时先对砼裂缝进行清洁和处理,然后将填缝剂涂抹在砼裂缝处,填充至缝宽的80%以上,等待充分硬化即可。
2. 特殊补强措施钢筋补强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在砼裂缝处打孔并加钢筋进行补强。
钢筋通常为角钢或螺纹钢筋,加固效果比较好。
此外,还可以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增强砼裂缝处的抗裂能力,如使用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材料进行补强。
三、总结砼裂缝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进行防治。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控制水泥用量、加入增塑剂、尽量控制环境变化等;处理方法包括填缝剂法、钢筋补强等。
大坝坝顶面坡面裂缝修补施工技术大坝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十分关键。
坝顶面作为大坝承压面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大坝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坝顶面可能会出现裂缝,引起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因此,对坝顶面裂缝进行修补工作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大坝坝顶面坡面裂缝修补施工技术。
一、坝顶面裂缝形成原因1. 大坝自身沉降,造成裂缝2. 水文地质原因引起裂缝3. 大坝建造过程中施工质量问题导致裂缝4. 外力作用引起裂缝,如地震、强风、洪水等自然因素。
二、坝顶面裂缝修补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裂缝位置和大小2. 确认裂缝是否有开口,确定开口大小3. 清理裂缝周围杂物和起伏不平的表面4. 确保施工现场平稳1. 灰铸砂2. 沥青混凝土3. 聚合物树脂4. 钢筋网1. 使用灰铸砂和水混合成糊状物质填充坝顶面裂缝,并且紧压灰铸砂,达到平滑的效果。
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坝顶面裂缝的面积不可太大,否则不易填满,而且灰铸砂不易控制。
2. 使用沥青混凝土填充坝顶面裂缝,与方法一相同,需要对裂缝进行清理并且坡面应有倾斜度,施工时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混凝土体积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达到均匀、平滑的效果。
3. 使用聚合物树脂填充坝顶面裂缝,该方法需要在前期进行样本试验,为后期施工提供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案,通常需要在裂缝表面刷一层聚合物树脂粘合防止进一步开裂,再使用聚合物树脂填充裂缝,以确保填充物渗入裂缝内部,并且使其在裂缝表面成为一个整体。
然后,需要在施工现场使用锯片等工具将多余的聚合物切割掉。
4. 使用钢筋网加固坝顶面裂缝,钢筋网需要粘贴在裂缝表面并用特殊的粘合剂粘住,确保其紧密贴合,然后灌注混凝土进入网格中。
这种方法需要把钢筋网和混凝土配套使用,以确保锚定在浇注的混凝土内部。
五、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1. 每种填缝材料都有一定的混合比例和施工方法,必须按照规范施工。
2. 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使用必要的安全设备。
水电站大坝裂缝化学灌浆施工措施随着水电站大坝运行时间的增长,大坝出现裂缝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修补。
化学灌浆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地填充和修复大坝的裂缝。
下面将介绍水电站大坝裂缝化学灌浆的施工措施。
一、施工准备1.仔细检查大坝裂缝的位置、形态、长度和宽度等,确定灌浆工艺和灌浆剂的选择。
2.在施工前,应对裂缝进行清理,去除松散的杂物和灰尘,确保裂缝表面干燥和洁净。
3.根据施工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化学灌浆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合格。
二、施工步骤1.按照制定的灌浆工艺,选择合适的化学灌浆剂进行配制。
2.将化学灌浆剂注入灌浆泵中,并调整好出浆压力和流量。
3.从裂缝的一端开始,利用灌浆泵将化学灌浆剂注入裂缝中。
4.在注浆过程中,要均匀、缓慢地进行,以保证灌浆剂能够充分填充裂缝。
5.当灌浆剂注满裂缝后,需要进行压浆处理,使灌浆剂均匀地分布在裂缝内,提高灌浆效果。
6.待灌浆剂干燥固化后,进行检查,确保裂缝修复效果良好。
三、施工注意事项1.在进行化学灌浆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2.选择合适的化学灌浆剂,根据裂缝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剂类型和配方。
3.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4.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有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熟悉施工工艺。
5.定期检查灌浆剂的质量,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保证修复效果。
6.进行灌浆施工时,需注意裂缝的填充情况,防止出现漏浆和堵塞的情况,影响修复效果。
7.施工后应进行验收,检查修复效果,并及时修正和调整不合格的灌浆区域。
通过以上的施工措施,可以有效地对水电站大坝的裂缝进行化学灌浆修复。
化学灌浆不仅可以填充和修复裂缝,还能提高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在进行化学灌浆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水坝裂缝处理方案背景水坝是一种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用于控制水流、防洪和供水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水坝可能出现裂缝,这给水坝的安全性和功能带来了威胁。
因此,制定水坝裂缝处理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分析在制定水坝裂缝处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裂缝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裂缝的位置、类型、大小和影响范围等方面的调查。
通过对裂缝的分析,可以确定裂缝的原因,并评估其对水坝的安全性和功能的影响程度。
处理方案根据裂缝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可以制定以下处理方案:1. 修补裂缝: 对于较小且不会扩大的裂缝,可以采用修补的方法来解决。
修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以保证修补效果长久有效。
修补裂缝: 对于较小且不会扩大的裂缝,可以采用修补的方法来解决。
修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以保证修补效果长久有效。
修补裂缝: 对于较小且不会扩大的裂缝,可以采用修补的方法来解决。
修补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久性,以保证修补效果长久有效。
2. 加固结构: 对于较大或扩大趋势明显的裂缝,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来增强水坝的结构强度。
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补强和预应力技术等方法来加固裂缝位置的结构。
加固结构: 对于较大或扩大趋势明显的裂缝,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来增强水坝的结构强度。
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补强和预应力技术等方法来加固裂缝位置的结构。
加固结构: 对于较大或扩大趋势明显的裂缝,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来增强水坝的结构强度。
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补强和预应力技术等方法来加固裂缝位置的结构。
3. 监测和维护: 在处理裂缝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裂缝不再扩大或出现其他问题。
这包括定期检查裂缝的情况,及时修复新出现的裂缝,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新裂缝的发生。
监测和维护: 在处理裂缝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裂缝不再扩大或出现其他问题。
这包括定期检查裂缝的情况,及时修复新出现的裂缝,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新裂缝的发生。
监测和维护: 在处理裂缝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裂缝不再扩大或出现其他问题。
圆满贯水电站大坝裂缝处理方法
摘要:圆满贯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在坝体填筑至37 m 高时,由于洪水坝体被动挡水和全断面过流,导致坝轴线处和坝轴线左侧约30 m处出现2条性裂缝,需对裂缝进行处理。
由于裂缝产生在不同部位以及裂缝的性状不同,处理方式方法也存在着不同,有本文重点介绍圆满贯水电站大坝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裂缝化学灌浆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v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096-02
圆满贯水电站拦河大坝为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轴线长192.52 m,最大坝高82.5 m,坝顶高程519.50 m,建基面高程437.00 m;坝顶厚5 m,坝底厚20 m。
溢流坝段常态混凝土迎水面起始浇筑高程为el481 m,背水面起始浇筑高程为e476 m。
坝体碾压混凝土填筑到上升至el474.00 m高程之后,于2008年7月由于遭遇特大洪水,大坝被动挡水,全断面过流。
2008年8月在大坝仓面清理的时,发现大坝坝轴线处和坝轴线左侧约30 m 处出现2条性裂缝,两条裂缝基本垂直于坝轴线方向。
在坝体填筑上升坝顶工作面el479.8 m时,又遭遇洪水,虽未翻坝,但坝前最大水位已经达el478.46 m高程。
为让坝体应力释放和裂缝的发展情况趋于稳定,在大坝填筑到el481 m高程时,对裂缝进行了处理。
处理的裂缝最大的为上游面el443.2 m~el481 m,缝竖向长37.8 m,下游面el440.4 m~el474.4 m,缝竖向长34 m,
缝宽约0.5 mm~2.5 mm之间,为上、下游贯穿性裂缝。
1 裂缝成因情况分析
通过对裂缝产生时期、发展情况、裂缝位置进行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为。
(1)在遭遇特大洪水情况下,由于导流洞的导流能力有限,大坝开始挡水,最终全段面过流,新浇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混凝土块体内部温度较高,外部水温较低积聚温差变化出现裂缝。
另外,洪水水位的快速升降,坝体挡水受力,随后洪水消退,荷载释放,大坝坝体中部及拱端附近受力较大部位拉应力出现造成裂缝。
(2)裂缝出现在6~7月的高温季节,混凝土浇浇筑完成后,由于混凝土的温升造成的内外温度的差异,产生拉应力出现裂缝。
2 裂缝处理方法
根据裂缝不同部位以及裂缝的不同性状,裂缝处理的方法有采用缝口封闭、化学灌浆及加设止水缝口封闭等。
根据裂缝的类型,本工程采用钻孔进行化学灌浆的处理方式,分上、下游工作面进行。
裂缝处理原则必须满足坝体补强、防渗等技术要求,对坝体两条裂缝采取表面骑缝灌浆和内部钻孔灌浆相结合处理方法来消除
裂缝对坝体的危害。
其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1 布设灌浆盒及灌浆孔
根据裂缝表面张开度,在两条裂缝上下游表面较宽处布设灌浆盒,原则上每一米左右布设一个灌浆盒。
在两条裂缝上下游均布设
浅、深两排灌浆孔。
浅孔孔间距1 m且沿裂缝交错布设,深孔孔间距也为1 m且沿裂缝交错布设,浅孔和深孔之间间距为0.5 m。
灌浆盒与灌浆孔的布置见图2。
2.2 凿缝钻孔
沿裂缝凿一条宽、深约3~5 cm的“u”型槽(预留灌浆盒的部位不作处理),再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仔细清除,并清洗干净。
用钻径为φ32的风钻钻孔,钻进角度分别为60°和80°,孔口离裂缝距离分别为0.5 m和0.7 m,孔深根据孔所在高程控制。
2.3 冲洗与检查
钻孔结束后,用高压风水将钻孔及“u”形槽冲洗干净,吹净孔内(槽内)粉末,确保进浆孔、回浆孔穿过裂缝缝面。
在确定裂缝缝面通畅之后,用高压风将缝内积水冲干。
2.4 埋灌浆管和灌浆盒
钻孔结束后,用风水轮换将钻孔及钻孔周围吹洗干净,涂上环氧基液,然后将进浆管和排气管一并用环氧砂浆封牢。
将预留埋设灌浆盒处裂缝的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再用环氧砂浆将灌浆盒贴牢。
2.5 封缝待凝
用风、水轮换将裂缝吹洗干净,然后用环氧砂浆将裂缝封堵,让环氧砂浆固化达到一定强度,以防裂缝漏浆。
2.6 配浆灌浆
环氧砂浆固化24 h后,在施工现场配置浆液,用灌浆泵按自下而上原则逐孔逐盒进行灌浆,灌浆压力一般不超过0.3 mpa。
灌浆技术要求如下。
(1)浆液配制:由专人负责现配现用,严格配料程序,用量杯天平称量准确,并搅拌均匀。
(2)灌浆:每条裂缝灌浆时,按由低至高顺序进行灌浆,即先对灌浆孔进行灌注,待相邻孔排出浓浆时,将该孔扎管,逐孔进行,至该缝最后一孔灌浆结束,迸浆30 min,迸浆压力0.3~0.4 mpa。
(3)灌浆压力:应由由低至高,逐步升高,最高压力不超过0.3~0.4 mpa。
(4)灌浆结束标准:正常情况下,在达到最高设计灌浆压力下,如不吸浆或吸浆率≤0.01 lmin,持续迸浆30 min,即可结束灌浆。
(5)特殊情况处理:如灌浆时发现明显外漏,则应将外漏处进行快速封闭处理,然后继续进行灌浆处理。
2.7 迎水面防渗材料涂刷
坝体迎水面裂缝处采用涂刷环氧基液和贴玻璃丝布。
涂刷前先前混凝土表面灰尘、油污等除掉,清洗干净并湿润坝面。
按三油二毡方式处理。
2.8 灌浆质量检查
采用压水试验检查。
压水检测:造检查孔(孔径32 mm、孔深
10~15 cm)后,对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压水,压水检查压力为0.3 mpa。
压水试验稳定标准,在稳定压力下,每3~5 min测读一次压入注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 ml/min时,本孔段压水结束,取最终值为计算值,测记漏量,计算透水率(lu),合格标准为:压水检查透水率≤1lu。
3 灌浆材料
本工程化学灌浆采用改性环氧灌浆材料,该灌浆材料粘度低,可灌性好,抗压强度高达40 mpa以上,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高,一般都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并且有亲水性,对潮湿面的亲和力好。
该环氧灌浆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则见表1。
4 灌浆后成果检查
压水试验检测成果见表2。
通过检测,裂缝经处理后透水率普遍小于1lu,达到了一般态混凝土防渗的基本要求。
从后期大坝蓄水后观测,裂缝处没有任何漏水现象,说明防渗处理满足了设计要求。
4 结语
水工混凝土多为大体积结构,施工中由于混凝土配合比、气候条件、施工方法、养护不善等,极易造成裂缝,若不加以专项处理,将给大坝蓄水运行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出现裂缝后,施工中应根据不同裂缝的成因、裂缝特点及裂缝所处部位等情况,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裂缝进行必要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