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实验台综合实验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837.50 KB
- 文档页数:6
实验三、回转试验台振动测量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常用信号分析仪器的使用;2、了解一般旋转机械的结构;3、掌握旋转机械振动监测与诊断的基本过程及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对象1、列出所用振动分析仪器、软件、传感器的名称、型号、用途等;2、测试对象:振动试验台。
三、多功能振动实验台简介本实验所使用的MDT-3A型多功能振动实验台是集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联轴器传动于一体的转子实验台,专门从事振动测试、振动研究及教学、大专院校有关实验室等提供了有效而方便的实验手段。
该实验台可以通过改变转子转速、转子质量盘位置、齿轮啮合副及故障轴承组件等,惊醒多种转动机械常见故障的模拟,如转子不平衡、轴承座松动、皮带轮偏心、齿轮故障及轴承的早期故障等。
实验台采用直流调速电机,并配有转速指示表,可以在0到3000转/分的任意转速下工作。
实验台配有一级变速齿轮箱,有三种齿轮啮合方式,三个小齿轮采用固定工安装。
可模拟齿轮啮合频率、故障齿轮边带、断齿故障等。
轴承故障模块可快速方便地安装在齿轮箱轴上,通过加载螺钉进行径向加载,从而模拟出轴承的主要故障:外环故障、内环故障、滚动体故障等。
电机与齿轮箱输入轴之间采用皮带传动,并配有偏心皮带轮,可进行偏心皮带轮故障的模拟。
安装有两片质量盘的转子台模块,能模拟出更多的机械故障,如质量不平衡、力偶不平衡、动不平衡、轴承座松动等。
质量盘上沿圆周方向加工有16个M5的螺纹孔,可以通过调整螺钉的安装来进行单面或双面的现场动平衡模拟。
该实验台具体可模拟以下几种故障模式:●通过转子盘模拟不平衡故障转子的不平衡故障是在转子模块上,通过对两个质量盘进行质量的添加或减少来实现转动系统的不平衡。
通过联轴器可以把转子模块与齿轮箱分离,降低实验过程中外部因素的影响。
●模拟皮带轮偏心故障实验台配套有两个皮带轮,一个是正常的,一个是把皮带轮特别做成偏心的皮带轮。
皮带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实验时只要通过简单的更换就可以达到转子偏心的效果。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机转子指导书篇一:电机转子动平衡作业指导书转子动平衡作业指导书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低电压电机转子平衡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1.2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发电机、电动机及其对振动无特殊要求的派生系列电机的转子平衡。
2技术要求2.1 发电机、电动机的转子均需校平衡。
2、4极电机转子必须校动平衡,其他级数允许校静平衡。
2.2 转子单位质量许用不平衡e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2.2.1 转子单位质量的许用不平衡量e的关系式如下Gre = —W式中 e-----转子单位质量的许用不平衡量(又称偏心距)(μm);G-----不平衡量(g);r-----不平衡量离旋转轴线的距离(mm);W-----转子重量(kg)。
2.2.2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具体规格转子,其平衡精度可用重轻积G.r来表示。
2.2.3 当两个校正平衡与重心的距离相等时,则每个校正平衡面的许用不平衡量应为推荐值的 ?。
2.3 校转子平衡时,允许采用加重或去重法。
用加重法校平衡时,所加的平衡块应焊牢或铆牢在转子上。
2.4 多速电机转子平衡应以电机的最高工作转速为准。
2.5 校平衡时,在转子轴上的键槽中应安装半键。
当电机采用带键的工程塑料风扇时,则转子的风扇挡键槽可不需安装半键。
2.6 校好平衡后的转子,操作者再复核一次平衡精度。
3 质量检查3.1 从2.1规定的单位质量的许用不平衡量e的关系式所计算出不平衡量G的值,置于任一平衡柱上,其不平衡位置必须在该处。
3.2 每批抽查3%~5%,但不少于两件;若有不合格者,应加倍抽查;若再有不合格者,则应全部检查。
篇二:大型电机转子静平衡作业指导书大型电机转子静平衡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大型电机转子校静平衡。
二、静平衡架静平稳一般是在静平衡架上进行,如图1所示。
实验二汽轮机刚性转子振动测试综合实验汽轮发电机组是一种高速旋转机械,其转子的运转状态是机组技术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机组振动测试包含振动测量和振动试验两个方面,只有将振动测量和振动试验紧密地结合,才能深入了解机组振动特征。
本实验主要就在现有振动测量手段和试验条件下如何获取和分析振动信号、判断转子振动的类型,最终通过计算与实际操作,达到消除或降低转子的振动的目的。
振动的大小是机组安装、检修和运行等技术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转动机械不可避免地总有些振动存在,为了保证机组长期运行的安全,应努力将机组的振动降低到允许范围内,并力争达到优良标准。
振动的大小常以振幅的大小来表示,我国现在通用的轴承振动振幅大小的评价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中的振幅是指在轴承上测得的全振幅(亦称双振幅) 。
测量时应分别测量轴承顶部中间垂直方向轴承水平接合面中间的水平方向以及轴承端部轴的上方的轴向方向三个方向的振动,以三个方向中的最大的一个振幅值来评价。
近几年来国内先后制造了引进型300MW、600MW和1000MW机组,这些机组运行采用了美国西屋和GE公司轴振标准(如下表),这一标准目前国内在大机组上应用较为普遍。
注:R—转轴相对振动;abs—转轴绝对振动。
引起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原因很多,诸如:设备制造中留下的缺陷:如转子出厂时剩余不平衡质量过大,转子在热态下产生弯曲变形,以及某些部件刚度不足;有的是因为安装或检修上的问题:如基础垫铁、台板、滑销、轴承、机组找中心等工艺未达到规定要求;也有的是运行中的原因: 如机组启动操作不当,产生磨擦或水冲击,叶片的冲蚀、腐蚀与结垢,或者是部分叶片损坏;还有电气方面、油膜振荡等等原因。
首先要正确地分析和判断产生强烈振动的原因所在,以便妥善处理。
当汽轮机转子剩余不平衡质量过大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转子产生振动,转子通过轴颈传递到轴承上,从而形成轴承、基础和整机的振动。
尤其是在临界转速附近,振动更为剧烈,振幅明显增大。
编号:T-320-ET-411-007 版本号:1.0 状态:执行编制:审核:工程部:质保部:安环部:批准:日期日期日期日期日期日期生效日期:**电厂二期工程(2×900MW) #6 标段编号:T-320-ET-411-007 版本号:1.0 状态:执行1. 目的2. 合用范围3. 编制依据4. 试验项目5. 试验人员6. 试验条件7. 试验方案8. 试验方法9. 环境因素分析10. 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文件修改记录:1.0 创建版本号修改说明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1. 目的:为了保证**电厂二期工程(2×900MW) #6 标段发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质量,检验发电机设备和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程规定,保证发机电安全投运。
2. 合用范围:合用于**电厂二期工程(2×900MW) #6 标段发机电交接试验。
3. 编制依据:3.1.SIEMENS 施工图纸及安装手册3.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火力发电厂部份)3.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91)4. 试验项目:4.1.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4.2.测量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4.3.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4.4.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5. 试验人员:5.1.试验负责人5.2.试验人员6. 试验条件:1 名3 名6.1.发机电本体接地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
6.2.发机电附近的有关沟道施工完毕,现场已清理平整。
6.3.发机电附近应设置消防器材。
6.4.试验现场通讯联络顺畅。
6.5.试验现场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和可靠的施工电源。
6.6.参预试验人员证书齐全、有效,并经过安全、技术交底,试验设备合格有效。
6.7.发机电出厂技术文件和试验报告齐全。
6.8.安全措施已做好。
7. 试验方案:见附图一。
8. 试验方法:8.1.测量转子绕组直流电阻:8.1.1. 试验接线:按试验仪器的要求进行接线。
8.1.2. 试验仪器:速测欧姆计。
转子动平衡实验实验报告转子动平衡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转子动平衡是机械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寿命以及减少噪音和振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转子动平衡实验,探究转子不平衡对机械设备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动平衡调整。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动平衡仪器进行转子动平衡实验。
3. 掌握动平衡调整的技巧和方法。
三、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转子动平衡试验台、电动机、动平衡仪器等。
2. 实验步骤:a. 将待测试的转子安装在转子动平衡试验台上。
b. 连接动平衡仪器,并进行校准。
c. 启动电动机,观察转子的振动情况,并记录数据。
d. 根据动平衡仪器的指示,进行动平衡调整。
e. 重复步骤c和d,直到转子的振动降至合理范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试了不同转子在不同转速下的振动情况,并进行了动平衡调整。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转子不平衡会导致机械设备的振动增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转子存在不平衡时,其振动幅度明显大于平衡后的转子。
这种振动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加速设备的磨损和损坏。
2. 动平衡调整可以有效减少转子的振动。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用动平衡仪器对转子进行调整后,转子的振动幅度明显减小,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状态。
这表明动平衡调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机械设备的振动水平。
3. 动平衡调整需要耐心和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动平衡调整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次尝试和调整。
调整时需要根据动平衡仪器的指示,逐步调整转子的平衡状态,直到达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这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技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转子动平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学习并掌握了动平衡仪器的使用技巧。
我们发现转子不平衡会对机械设备的振动和运行产生负面影响,而动平衡调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降低振动水平。
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V3.21 1 过程设备与控制多功能综合实验台简介过程设备与控制多功能综合实验台由动力系统(电机和多级泵)、换热系统、加热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是一套实用性很强的实验装置,它不仅能够满足本科生教学实验的要求,还能为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性能检测、微机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的科研工作提供硬件及软件平台。
实验台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涉及到了变频控制技术;压力、流量、温度、转速及转矩的测试技术;微机数据采集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以及微机通讯技术等,是比较典型的集过程、设备及控制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实验装置。
过程设备与控制多功能综合实验台的特点包括:(1)实验功能多、综合性能强本实验台有机地结合了传统的化机实验(如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应力测定实验)、工艺性能实验(如换热实验、流体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压力降测试实验)和各种参数控制实验(如压力、温度、流量控制等),真正做到了一机多用。
另外,实验台各组件均为实物构件,学生通过实验也取得了对其中的设备、机泵、各种传感器及其它检测与控制仪器、仪表的感性认识。
(2)实验方案多、学生参与性强由于控制参数多、管路布置巧妙,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或设计实验方案,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性和实验内容的多样性。
(3)可拆换组件多,与科研的互动性强实验台上的泵、换热器、阀门及各种控制、检测元件可以自由拆换,因此,在实验台上可以进行多项科研工作。
研究结果反过来又可以用于本科教学。
(4)对学生开放实验,进行计算机数字直接控制(DDC)编程和实验。
过程设备与控制多功能综合实验台结构如图1 所示,过程设备与控制多功能综合实验台操作面板如图 2 所示,过程设备与控制多功能综合实验台实验流程图如图 3 所示。
图1 过程设备与控制多功能综合实验台结构图1——热流体管程入口阀;2——热流体管程出口阀;3——热流体回流阀;4——冷流体管程入口阀;5——冷流体管程出口阀;6——管程流量调节阀;7——冷流体壳程入口阀;8——冷流体壳程出口阀;9——热流体壳程出口阀;10——热流体壳程入口阀。
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课程的知识,结合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转子试验台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2)通过转子试验台课程设计,了解单跨转子试验台的各组成部分,熟悉电机及传感器选型原则,并了解测试系统,学习基本的采集程序。
(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整体熟悉和掌握转子平台系统的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
(4)了解转子系统的振动情况,尤其在其固有频率下的振动特点。
(5)培养学生独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基础及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6)培养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查阅和运用能力;以及编写技术报告和资料的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本次设计分为两大部分:机械部分设计和采集测控系统的设计,其主要内容及要求如下:图1机械部分图2采集测控系统(1)学习转子动力学基础知识,研习机械振动信号的分析理论与采集方法,确定试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其中包括系统结构和预计实现功能及实现途径;通过计算给出各部分尺寸;(2)机械部分设计,包括轴承、联轴器和电动机的选型,传感器安装支架、试验台座、转盘、传动轴及飞轮的设计;(3)采集测控部分的设计,包括驱动电机的调速电路设计、传感器选型及布置、信号调理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设计等(例可用Labview软件编写信号采集程序)。
(4)写出设计工作总结。
对在完成以上设计过程所进行的有关步骤:如设计思想、指标论证、方案确定、参数计算、元器件选择、原理分析等作出必要说明,并对所完成的设计作出评价,对设计工作中的经验收获进行总结。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机械设计部分:1.转盘和飞轮的设计,画出转盘零件图;2.轴承、联轴器和电动机的选择;3.传动轴的选择及强度校核;4.传感器安装支架、试验台座的尺寸设计5.装配图一份;6.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A4纸)。
实验技能考核报告姓名:专业:学号:实验题目:转子振动测试实验教师评语:实验成绩:优□良□合格□不合格□实验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①熟悉振动信号采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②掌握基本的振动信号测试的流程;③测试转子在不同的转速下轴的振动情况。
(2)实验内容①组装好实验设备。
实验中用到的设备有:电机(SSC-611(A)最大转速11000rpm)、脉冲编码器(型号OSS-05-1,500pr)、电涡流加速度传感器、示波器、直流电源。
其中脉冲编码器用来测量转速,电涡流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轴上X方向和Y 方向的振动,示波器用来显示脉冲编码器的脉冲信号,直流电源用来给传感器供电。
实验设备实物连接图如图1所示。
②调节电机在不同的转速,用实验室研发的Labview测试软件观察振动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
图1 实物连接图(3)结果归纳与分析当电机转速为2100r/min(频率35Hz)时,竖直Y方向的振动的时域图和频域图如图2所示。
图2 转速为2100r/min时的时域图和频域图由图2可知,频域上对于频率35Hz上,信号出现最大值,但此处频率对应的信号幅值却小于其他频率对应的幅值。
当电机转速为3300r/min(55Hz)时,X方向和Y方向振动信号的时域图和频域图如图3所示。
图3中上面的图(第一通道)为Y方向振动情况,下面的图(第二通道)为X方向振动情况。
图3 转速为3300r/min时的时域图和频域图由图3可知,频域上对应频率在55Hz处,信号出现最大值。
当电机转速为3600r/min(60Hz)时,转子振动的Y方向、X方向时域图和频域图如图4所示。
图4转速为3600r/min时的时域图和频域图由图4可知,X,Y方向在频率为60Hz时,幅值达到最大值。
Y方向能量大于X 方向的能量。
(4)实验结论①在不同的转速下,由于偏心块的左右,频谱上会在X、Y方向的转速对应频率处出现峰值。
②在不用的转速下,转速越大,对应的功率谱的幅值越大,说明振动的能量越大,偏心块引起的振动越剧烈,其他因素引起的振动较小;转速越小,对应的功率谱幅值越小,说明振动的能量越小,偏心块引起的振动越小,其他因素引起的振动较大。
本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各种实验前一定要仔细认真阅读以下注意事项1、在各种情况下试验台都应保持水平放置,并避免对轴系的强力碰撞。
通常要放在质量大而且坚固的桌面上,最好添加橡胶减震垫,放置由于桌面共振是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如条件不具备也可以在水平地面上进行实验)2、使用前要检查螺钉是否紧固,调速电机运行状态是否正确,运转是否平稳;3、由于实验台的轴承使用的是滑动轴承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油杯内有足够的润滑油,禁止再无润滑的情况下运行。
(如仪器缺少润滑油将对实验现象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对实验台造成极大的损害)4、平时实验仪器不用时应将试验台放在干燥处且用桌布盖好避免灰尘对以后的实验造成影响。
5、实验台的旋转轴属于精密加工部件,在每次使用实验台或搬动时,严禁在轴上施加任何力。
实验台在不使用时要用配重盘橡胶托件垫在配重盘下。
6、实验台的轴承支架已经过对中调整,在实验时除需要拆卸的部件外,其他轴承支架严禁拆卸,以免影响旋转轴的性能。
如需要拆卸,在安装轴时,要把轴的连接面全部插入连轴器的安装孔内检查并确保连轴器的紧固螺钉上紧,同时确保连轴器的附近有轴承支架,否则会对连轴器造成致命损伤。
7、在进行动平衡实验时,转子附加的配重必须确保拧紧,并且在转子运行过程中加号防护罩,转子的切线方向严禁站人以免物体飞出伤人。
8、调速电机调速时,应避免电机转速的骤升骤降。
9、应避免长时间使用仪器以造成转轴过热从而影响数据精确、损坏试验设备。
10、在不正确操作后或出现不明原因的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实验并报告指导老师。
转子实验报告实验一:测量转子临界转速实验目的:探究使用转子转动的振幅-转速曲线、轴心轨迹、波形图等判断并找出转子临界转速。
实验仪器:1. INV1612 型多功能柔性转子实验台及各种振动传感器2. INV1612U型采集分析系统实验原理:1. 转子转动角速度数值上与转轴横向弯曲振动固有频率相等。
2. 转子在临界转速附近转动时,转轴的振动明显变得剧烈,即处于“共振”状态,转速超过临界转速后的一段速度区间内,运转有趋于平稳。
——转子实验台振动和噪声测试综合实验机自22班第3组组长:王蒙组员:万旭任勇邢欢李聪明转子实验台振动和噪声测试综合实验转子实验台振动和噪声测试综合实验 (1)转子实验台振动和噪声测试综合实验 (2)一、实验简介 (2)1. 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要求 (4)二实验方案 (5)1、准备阶段: (5)2、实验阶段: (6)3、总结分析及报告准备阶段: (6)4、注意事项: (7)三、测试系统搭建 (8)3.1测试系统框架图 (8)3.2 传感器的位置选择与搭建 (8)3. 3 传感器通道连接 (11)四、信号采集与分析 (12)4.1 信号采集 (12)4.2通道的连接、选择与初始化 (12)4.3 转子轴心轨迹的测量 (15)4.4 不同转速下转子振动的时域分析 (15)4.5 不同转速下转子振动的频域分析 (19)4.6 不同转速下噪声的时域分析 (24)4.7 不同转速下噪声的频域分析 (27)4.8 转子振动与噪声相干分析 (31)4.9动平衡实验 (31)五、实验总结 (43)5. 1 实验结论 (43)5.2 实验心得 (44)一、实验简介1. 1 实验目的针对机械转子实验台,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机械动态信号如振动、噪声等的测试系统设计、测试系统搭建、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1.3 实验要求1.针对转子实验台对象,按照机械动态特性测试要求,完成机械振动和噪声的计算机测试系统设计。
2.选用合适的振动和噪声测试传感器及其信号调理装置 :3. 构建计算机测试系统,掌握振动和噪声信号分析软件使用方法 :4. 自主完成转子实验台振动和噪声的测量、信号采集 :5. 通过信号分析,得出转子实验台在不同转速下的振动和噪声的时域波形、频谱从转速 600rpm-1800rpm 每 200 转测一组转速、振动时域信号、振动频域信号、噪声时域和频域的信号数据);找出转速和振动及噪声的关系,并对转子实验台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评价。
转子实验台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引言:转子实验台是用于对转子进行综合实验的工具设备。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记录对转子实验台的综合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数据,以进一步评估转子的性能和适用性。
通过该实验,可以深入了解转子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转子提供参考依据。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子实验台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件;2. 掌握转子实验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 分析转子实验台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4. 评估转子实验台的适用范围和潜在应用。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转子实验台及其配套设备;2. 转子样本(多个类型);3. 数据记录仪。
三、实验步骤:1. 搭建转子实验台: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组装和安装转子实验台及其配套设备。
2. 探测转子的基本特性:选择一个转子样本,通过不同参数的设置,如转速、转子质量、转子长度等,探测转子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基本特性。
3. 分析转子的动平衡性:通过增重和削减操作,调整转子的初始平衡状态,记录当转子失去动平衡时的运行状况,并分析失衡量的大小和位置。
4. 探测转子的共振频率:在设定的转速范围内,逐渐调整转子的转速,并记录在不同转速下转子的共振频率。
5. 测试转子的振动特性: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转子的振动加速度,在不同工况下记录转子的振动特性曲线,并分析振动幅值和频率的变化规律。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1. 转子的基本特性: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转子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质量与转速的关系曲线,分析转子的惯量、刚度和动态特性。
2. 转子的动平衡性:记录不同失衡量下转子的振动情况,并计算对应的振动幅值和相位,评估转子的动平衡性能。
3. 转子的共振频率: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转子的共振频率与转速的关系图,并分析转子的共振特性和稳定性。
4. 转子的振动特性:分析转子的振动特性曲线,确定转子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幅值和频率,评估转子的振动性能和可靠性。
五、结论:1. 转子实验台是用于对转子进行综合实验的有效工具,可以从多个方面全面了解转子的性能和特点。
实验三 转子动平衡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
2. 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1. JPH —A 型动平衡试验台2. 转子试件3. 平衡块4. 百分表0~10mm三、JPH —A 型动平衡试验台的工作原理与结构1. 动平衡试机的结构动平衡机的简图如图1、图2、所示。
待平衡的试件3安放在框形摆架子的支承滚轮上,摆架的左端固结在工字形板簧2中,右端呈悬臂。
电动机9通过皮带10带动试件旋转;当试件有不平衡质量存在时,则产生离心惯性力使摆架绕工字形板簧上下周期性地振动,通过百分表5可观察振幅的大小。
通过转子的旋转和摆架的振动,可测出试件的不平衡量(或平衡量)的大小和方位。
这个测量系统由差速器4和补偿盘6组成。
差速器安装在摆架的右端,它的左端为转动输入端(n 1)通过柔性联轴器与试件3联接;右端为输出端(n 3)与补偿盘相联接。
差速器是由齿数和模数相同的三个圆锥齿轮和一个外壳为蜗轮的转臂H 组成的周转轮系。
(1)当差速器的转臂蜗轮不转动时n H =0,则差速器为定轴轮系,其传动比为:1311331-=-==Z Zn n i ,13n n -= (1)1、 摆架2、工字形板簧座3、转子试件4、差速器5、百分表6、补偿盘7、蜗杆8、弹簧9、电机 10、皮带图1这时补偿盘的转速n 3与试件的转速n 1大小相等转向相反。
(2)当n 1和n H 都转动则为差动轮系,传动比周转轮系公式计算:1311331-=-=--=Z Zn n n n i H H H ;132n n n H -= (2)蜗轮的转速n H 是通过手柄摇动蜗杆7,经蜗杆蜗轮副在大速比的减速后得到。
因此蜗轮的转速n H <<n 1。
当n H 与n 1同向时,由(2)式可看到n 3< –n 1,这时n 3方向不变还与n 1反向,但速度减小。
当n H 与n 1反向时,由(2)式可看出n 3>-n ,这时n 3方向仍与n 1反向,但速度增加了。
JCZS-Ⅱ型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一、主要结构的组成及调整:该实验台主要由控制(配件)柜、安装平板、驱动源、负载以及减速器、联轴器、传动支承组件、带、链、三角带轮、链轮库等组成。
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形式组合成13大类30几种机械传动系统。
其中底座控制(配件)柜、安装平板、驱动源、负载、减速器、传动支承组件为整体结构。
安装平板上加工了T型槽(横向4根纵向6根)可满足不同机械传动系统安装的需要。
减速器有蜗轮减速器、园柱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等三种。
可拼装组合的类型:1.摆线针轮传动2.圆柱齿轮传动3.蜗轮蜗杆传动4.带传动(1)三角皮带传动(2)平皮带传动(3)同步带传动5.滚子链传动6.带—链组合传动(1)三角皮带—链传动(2)同步带—链传动7. 带—齿轮传动(1)三角皮带—圆柱齿轮传动(2)三角皮带—摆线针轮传动(3)平皮带—圆柱齿轮传动(4)平皮带—摆线针轮传动(5)同步带—圆柱齿轮传动(6)同步带—摆线针轮传动8. 滚子链—齿轮传动(1)滚子链—圆柱齿轮传动(2)滚子链—摆线针轮传动9. 摆线针轮—圆柱齿轮组合传动10. 齿轮—带传动(1)圆柱齿轮—三角皮带传动(2)摆线针轮—三角皮带传动(3)圆柱齿轮—平皮带传动(4)摆线针轮—平皮带传动(5)圆柱齿轮—同步带传动(6)摆线针轮—同步带传动12. 齿轮—滚子链传动(1)圆柱齿轮—滚子链传动(2)摆线针轮—滚子链传动13.弹性柱销联轴器传动1、控制(配件)柜的组成(见图一):图一、控制(配件)柜的组成1.支撑脚2.定向轮3.控制(配件)柜体4.机械传动系统5.安装平板6.磁粉制动控制器7.变频器8.万向轮控制(配件)柜体(3)采用δ3优质钢板经弯曲成型后焊接而成,其框架内内框通过固定有四扇柜门,可自由开启方便零配件的存取。
其下布四角安装有四个支撑脚(1)和定向轮(2)、万向轮(8)各两个。
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平板(5),安装平板(5)作为组装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传动系统的安装基准和固定平台。
TS-ROT-6A多功能转子测控实验模块实验指导书深圳市鸥鹏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丽山路大学城创业园508室邮政编码:518055Tel:(0755)26985553Fax:(0755)26985037E-mail:open@●非常感谢您选购TS-ROT-6A多功能转子测控模块。
●在您使用之前请先仔细阅读此说明书,保证正常使用。
●请将此手册妥善保存,以便随时查阅。
申明深圳市鸥鹏科技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力深圳市鸥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鸥鹏科技)保留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修改本手册中的产品和产品规格等文件的权力。
鸥鹏科技不承担由于使用本手册或本产品不当,所造成直接的、间接的、附带的损失和责任。
目录多功能转子测控实验模块简介 (1)实验一熟悉Easymotion Studio软件环境 (5)实验二直流伺服电机电流环控制实验 (10)实验三直流伺服电机速度环控制实验 (17)实验四直流伺服电机速度环频率响应实验 (19)实验五电涡流传感器—轴心轨迹测量实验 (23)实验六振动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 (26)实验七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 (29)实验八光电开关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 (32)实验九磁电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 (35)实验十电涡流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 (38)实验十一数字式增量编码器角度测量实验 (40)多功能转子测控实验模块简介多功能转子测控模块是鸥鹏科技研发的新一代测控教学与研究平台。
它以转子为主要研究对象,集成了直流伺服电机、机械转子和转轴、各种相关传感器、智能控制与驱动模块以及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
对测控对象的运动状态进行精确测量,并将其通过数字采集卡实现模数转换,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后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反映到用户控制面板上面。
我们采用了虚拟仪器技术,以LabVIEW8.2软件为测控核心,在个人电脑上实现“软件即仪器”。
我们开发了一些实验供您学习和使用,您也可以在这些实验基础上,添加自己感兴趣的模块,构建自己的虚拟仪器。
DHRMT单跨教学转子实验台使用说明书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转子台系统说明 (1)产品简介 (1)系统组成和技术指标 (1)零部件安装 (2)运输与存放 (4)维护与保养 (4)第二章转子台控制器使用说明 (5)概述 (5)功能说明 (5)参考操作流程 (7)保护状态说明 (8)转子台控制器及电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8)第三章动态信号采集仪与分析软件的介绍 (11)动态信号采集分析仪 (11)分析软件介绍 (11)第四章单跨转子台实验 (14)实验一转轴的径向振动测量 (14)实验二旋转机械振动相位的检测 (21)实验三转轴的轴心轨迹、轴心位置测定 (24)实验四转子级联图及时间瀑布图 (28)实验五转速跟踪整周期采样、阶次分析 (32)实验六转轴启停机的波特图、极坐标图 (36)实验七转轴的临界转速测量 (39)实验八影响系数法进行单面转子动平衡 (42)实验九影响系数法进行双面转子动平衡 (48)实验十转子不平衡的故障机理研究与诊断 (50)实验十一转子不对中的故障机理研究与诊断 (59)实验十二转子动静件摩擦的故障机理研究与诊断 (70)实验十三油膜轴承的故障机理与诊断 (78)第一章转子台系统说明产品简介DHRMT教学转子实验台是本公司针对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中转子动力学及相关课程开发的。
该教学转子实验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
可以模拟转子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包括瞬态起停机机过程,稳态工况运行)和多种典型故障,和本公司开发的数采仪器和分析软件配套使用,形成一个多用途,综合型的实验系统平台,为从事转子动力学及相关课程研究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分析条件。
系统组成和技术指标本转子试验台采用高性能的调速电机,通过联轴节将电机和转轴连接并驱动转轴转动。
该电机额定电流1.95A,最大输出功率148W,控制器将220V AC输入电源通过控制器调压、整流后输出PWM信号供给调速电机,通过调节控制器,可以实现电机从0~8000RPM的无级调速。
实验三十一转子实验台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回转机械转速、振动、轴心轨迹测量方法,了解回转机械动平衡的
概念和原理。
二. 实验台简介
DRZZS-A型多功能转子试验台由:1 底座、2 主轴、3 飞轮、4 直流电机、5 主轴支座、6 含油轴承及油杯、7 电机支座、8 连轴器及护罩、9RS9008 电涡流传感器支架、10 磁电转速传感器支架、11 测速齿轮(15 齿)、12 保护挡板支架,几部分组成,如图 1 所示。
图1 DRZZS-A型多功能转子试验台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主要技术指标为:
可调转速范围:0~2500 转/分,无级
电源:DC12V
主轴长度:500mm
主轴直径:12mm
外形尺寸:640×140×160mm
重量:12.5kg
与DRVI软件平台结合,可以开设以下实验:
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实验
磁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
三点加重法转子动平衡实验
转子轴心轨迹测量实验
三.
实验内容
1、转子实验台底座振动测量实验
对于多功能转子实验台底座的振动,可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两种方式进行测量。
将带有磁座的加速度和速度传感器放置在试验台的底座上,将传感器的输出接到变送器相应的端 口,再将变送器输出的信号接到采集仪的相应通道,输入到计算机中。
启动转子试验台,调整转速。
观察并记录得到的振动信号波形和频谱,比较加速度传感器和
图 2、加速度和速度传感器振动测量
速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振动信号特点。
观察改变转子试验台转速后,振动信号、频谱的变化规律。
2、实验台转速测量
对于多功能转子实验台转速,可以分别采用光电转速传感器和磁电转速传感器进行测量。
1)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
将反光纸贴在圆盘的侧面,调整光电传感器的位置,一般推荐把传感器探头放置在被测物体 前 2~3cm ,并使其前面的红外光源对准反光纸,使在反光纸经过时传感器的探测指示灯亮,反 光纸转过后探测指示灯不亮(必要时可调节传感器后部的敏感度电位器)。
当旋转部件上的反光 贴纸通过光电传感器前时,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就会跳变一次。
通过测出这个跳变频率 f ,就可知 道转速 n 。
编写转速测量脚本,将传感器的信号将通过采集仪输入到计算机中。
启动转子试验台,调节
图 3 反射式光电转速传感器
到一稳定转速,点击实验平台面板中的“开始”按钮进行测量,观察并记录得到的波形和转速值,改变电机转速,进行多次测量。
2)采用磁电传感器测量:
将磁电传感器安装在转子试验台上专用的传感器架上,使其探头对准测速用15齿齿轮的中部,调节探头与齿顶的距离,使测试距离为1mm。
在已知发讯齿轮齿数的情况下,测得的传感
器输出信号脉冲的频率就可以计算出测速齿轮的转速。
如设齿轮齿数为N,转速为n,脉冲频率为f,则有:n=f/N。
通常,转速的单位是转/分钟,所以要在上述公式的得数再乘以60,才能转速数据,即n=60 ×f/N。
在使用60齿的发讯齿轮时,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转速公式n=f。
所以,就可以使用频率计测量转速。
这就是在工业中转速测量中发讯齿轮多为60齿的原因。
图4磁电转速传感器的工作方式
编写转速测量脚本,将传感器的信号将通过采集仪输入到计算机中。
启动转子试验台,调节
到一稳定转速,点击实验平台面板中的“开始”按钮进行测量,观察并记录得到的波形和转速值,改变电机转速,进行多次测量。
3、轴心轨迹测量
轴心轨迹是转子运行时轴心的位置,在忽略轴的圆度误差的情况下,可以将两个电涡流位移
传感器探头安装到实验台中部的传感器支架上,相互成90度,并调好两个探头到主轴的距离(约1.6mm),标准是使从前置器输出的信号刚好为0(mV)。
这时,转子实验台启动后两个传感器测量的就是它在两个垂直方向(X,Y)上的瞬时位移,合成为李沙育图就是转子的轴心运动轨迹。
图5轴心轨迹测量
P
5、刚性转子动平衡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人们通常用单面加重三元作图法进行叶轮、转子等设备的现场动平衡, 以消除过大的振动超差。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只需一块测振表。
但缺点是作图分析的 过程复杂,不易被掌握,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为此,我们在这里介绍一种文献中常见的简单易行 的方法——单面现场动平衡的三点加重法。
假设在假设转子上有一不平衡量m ,所处角度为α,用分量m x 、m y 表示不平衡量。
m x =mcos α m y =msin α
为了确定不平衡量 m 的大小和位置α,启动转子在工作转速下旋转,用测振设备在一固定 点测试振动振速,设振速为 V0,则存在下列关系
K m x 2 + m y 2 = V 0
式中K为比例系数
x
P 3 (
图 6 三点加重法示意图
在P 1(α=0 )点加试重M ,启动转子到工作转速,测得振动振速V 1,有如下关系:
K (m x + M ) 2 + m y 2 = V 1
用同样的方式分别在P 2(α=120o )和P 3(α=240 o )点加试重M ,并测得振动值V 2 ,V 3,有如 下关系:
K (m x 1 2 M ) 2 + (m y + 3
2 M ) 2 = V 2
K (m x 1 2 M ) 2 + (m y 3
2
M ) 2 = V 3
从以上三式推导可得:
K 2 = (V 12 + V 22 + V 32 3V 02 ) / 3M 2
m x = (V 12 V 02 ) / 2MK 2 1 2
M
m y = 1 2 3MK
2
(V 22 V 32 )
从而可以进一步推得:
m = m x2 + m y2
a = tg 1 (m y / m x )
即由m x,m y计算不平衡质量m和位置α。
实验时在转子实验台的配重盘上选取一个位置(比如贴反光纸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即P1 点),然后用转子实验台附件中的螺钉作为不平衡重,加在配重盘上。
然后按上面方法进行测量估算,得到不平衡重量和位置。
振动传感器
图7轴心轨迹测量
四. 实验仪器和设备
1.计算机
2. DRVI快速可重组虚拟仪器平台
3.打印机
4.转子试验台
5. USB数据采集仪1台1套1台1套1台
五.
六.
实验步骤
1.关闭DRDAQ-USB型数据采集仪电源,将需使用的传感器连接到采集仪的数据采集通道
上。
(禁止带电从采集仪上插拔传感器,否则会损坏采集仪和传感器)
2.开启DRDAQ-USB型数据采集仪电源。
3.运行DRVI主程序,点击DRVI快捷工具条上的"联机注册"图标,选择其中的“DRVI
采集仪主卡检测”或“网络在线注册”进行软件注册。
4.在DRVI地址信息栏中输入WEB版实验指导书的地址,在实验目录中选择“转子实验
台”,建立实验环境。
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目的和原理。
2. 拷贝实验系统运行界面,插入到Word格式的实验报告中,用Winzip压缩后通过Email
上交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