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多重定语修饰词的排列顺序
- 格式:doc
- 大小:25.51 KB
- 文档页数:3
多重定语状语一般顺序:一.多重定语一般顺序:①领属、时间、处所②指称、数量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注意:带“的”的放在不带“的”的之前修改:1.花园里红色的那几朵美丽的盛开着的玫瑰花被人摘走了。
2.她是正确的顺序(只填序号)教练。
①一位②篮球③优秀的④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⑤女⑥国家队里的3.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岚山一中的语文教师。
二.多重状语一般顺序: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短语④表情感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为了什么—何时—何地—范围—怎样---同谁修改:1.许多教师今天上午都同他在会议室里热情的交谈。
2.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发现了镭。
三.指出并修改语病1.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3.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4.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5.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四.高考链接15.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
在有关的词语下红线,使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
(2分)a.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b.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
)16.说话时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
参照例句,用“/”标出句中该停顿的地方,使句子的意思与括号里的提示相符(每句只能有一次停顿)。
(3分)(例)(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没有把握)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两个人都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一个人说)17.有的话如果孤立起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放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就明确了。
参照例句,在句前或句后的横线上加些话,使原句的意思变明确。
(3分)(例)我要炒肉丝,你把油拿来。
多重定语修饰词的排列顺序多重定语修饰词是指在句子中由两个或多个修饰词组成的修饰结构。
为了保持句子的清晰和准确,正确的排列顺序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多重定语修饰词的排列顺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1.限定词在多重定语修饰词中,限定词(如冠词、数量词、指示代词等)通常位于修饰结构的最前面。
限定词的作用是限制修饰词的范围或数量。
形容词修饰名词,通常位于名词的前面。
多个形容词依据其修饰的名词的不同特征,可以按照顺序排列。
不定代词(如some。
any。
each等)和指示代词(如this。
that。
these。
those等)通常位于形容词之后,修饰名词。
形容词性从句和名词从句可以作为定语修饰名词。
它们通常位于名词之后。
分词短语也可以作为定语修饰名词。
它们通常位于名词之后。
1.排列逻辑在排列多重定语修饰词时,需要考虑修饰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修饰的对象。
确保修饰词按照合理的顺序排列,使得句子结构清晰易懂。
在排列多个形容词时,要注意保持语法一致性。
形容词之间应该保持一致的时态、人称和单复数等特征。
在使用多重定语修饰词时,要避免过度修饰,以免使句子过于复杂和难以理解。
只选择最需要的修饰词进行排列。
多重定语修饰词的排列顺序对于句子的清晰和准确非常重要。
正确的排列顺序应遵循限定词、形容词、不定代词和指示代词、形容词性从句和名词从句、分词短语的顺序。
排列时需考虑修饰词的逻辑关系和语法一致性,并避免过度修饰。
通过正确的排列顺序,可以使句子更加准确和易懂。
此文档根据我的理解和专业知识编写而成,仅供参考。
多重定语状语一般顺序:一.多重定语一般顺序:①领属、时间、处所②指称、数量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注意:带“的”的放在不带“的”的之前修改:1.花园里红色的那几朵美丽的盛开着的玫瑰花被人摘走了。
2.她是正确的顺序(只填序号)教练。
①一位②篮球③优秀的④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⑤女⑥国家队里的3.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岚山一中的语文教师。
二.多重状语一般顺序: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短语④表情感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为了什么—何时—何地—范围—怎样---同谁修改:1.许多教师今天上午都同他在会议室里热情的交谈。
2.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发现了镭。
三.指出并修改语病1.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3.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4.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5.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四.高考链接15.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
在有关的词语下红线,使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
(2分)a.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b.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
)16.说话时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
参照例句,用“/”标出句中该停顿的地方,使句子的意思与括号里的提示相符(每句只能有一次停顿)。
(3分)(例)(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没有把握)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两个人都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一个人说)17.有的话如果孤立起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放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就明确了。
参照例句,在句前或句后的横线上加些话,使原句的意思变明确。
(3分)(例)我要炒肉丝,你把油拿来。
多重定语状语一般顺序:一.多重定语一般顺序:①领属、时间、处所②指称、数量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注意:带“的”的放在不带“的”的之前修改:1.花园里红色的那几朵美丽的盛开着的玫瑰花被人摘走了。
2.她是正确的顺序(只填序号)教练。
①一位②篮球③优秀的④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⑤女⑥国家队里的3.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岚山一中的语文教师。
二.多重状语一般顺序: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短语④表情感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为了什么—何时—何地—范围—怎样---同谁修改:1.许多教师今天上午都同他在会议室里热情的交谈。
2.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发现了镭。
三.指出并修改语病1.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3.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4.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5.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四.高考链接15.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
在有关的词语下红线,使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
(2分)a.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b.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
)16.说话时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
参照例句,用“/”标出句中该停顿的地方,使句子的意思与括号里的提示相符(每句只能有一次停顿)。
(3分)(例)(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没有把握)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两个人都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一个人说)17.有的话如果孤立起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放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就明确了。
参照例句,在句前或句后的横线上加些话,使原句的意思变明确。
(3分)(例)我要炒肉丝,你把油拿来。
定语叠加顺序
1、皇家马德里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一家俱乐部。
2、皇家马德里是一家世界上最有钱的俱乐部。
3、皇家马德里是世界上一家最有钱的俱乐部。
这三个句子读起来觉得都很通顺,但是语文中既然有多重定语的顺序问题,那么显然这三句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哪句才是正确的,为什么呢
汉语学术界普遍认为,多重定语的排序如下:
范围(领属)+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据此,上句话的第三句是正确的,即皇家马德里是世界上一家最有钱的俱乐部。
多重定语的语序排列一般是: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离中心词最远;其次是表示中心词“怎么样的”动词、动词性短语;再次是表示中心词“什么样的”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即:范围(领属)+数量+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名词(名词性短语+中心词)。
例如:
1、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
1,什么是多项(多层)状语
所谓“多项状语”,是指一个句子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语法意义的状语,这些状语从不同的语法意义上对中心语进行修饰或限制。
例如:。
多项定语是指一个中心语前有多个定语,这些定语的顺序通常遵循以下规律:
1. 领属性定语:通常是表示所属关系的词语,如“我的”、“他的”、“我们班的”等。
这类定语一般放在最前面。
2. 数量定语:表示数量的词语,如“一个”、“两位”、“三头”等。
这类定语通常放在领属性定语之后。
3. 形容词定语:表示性质、状态等的词语,如“美丽的”、“聪明的”、“善良的”等。
这类定语通常放在数量定语之后。
4. 名词定语:表示所属类别、用途等的词语,如“汽车”、“手机”、“书本”等。
这类定语通常放在形容词定语之后。
5. 动词定语:表示动作、状态等的词语,如“跑的”、“笑的”、“写的”等。
这类定语通常放在名词定语之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律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根据语境和表达的需要,定语的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多项定语之间的顺序也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逻辑关系、强调重点等。
例如:
- 我的一位美丽的女同学
- 两位善良的老师的建议
- 三头聪明的小猪的故事
在这些例子中,多项定语的顺序都是按照上述规律排列的。
汉语多重定语的顺序口诀汉语多重定语的顺序口诀为:“限定描述大长高,形状年龄和新老,颜色国籍出材料,用途类别往后靠。
”
具体解释如下:
1.限定词+一般形容词+大、小、高、低等形容词+性状形容词+年龄、新旧形容词+颜色形容词+国籍、出处形容词+材料、质地形容词+用途、类别形容词+名词。
2.例如:限定词“那”+一般形容词“漂亮的”+大、小、高、低等形容词“高高的”+性状形容词“圆柱形的”+年龄、新旧形容词“古老的”+颜色形容词“棕色的”+国籍、出处形容词“中国制造的”+材料、质地形容词“木质的”+用途、类别形容词“桌子”。
多重定语的顺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掌握和运用。
1。
多重定语修饰词的摆列次序(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地方的;② 指称或数目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别的,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比方:一位优秀的有 20 多年教课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目)有 20 多年教课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边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妥的例子:① 好多周边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表数目的“好多”应紧靠中心短语)②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量的储藏着的力量。
(表性质的“无量的”应紧靠中心词)③ 里面陈设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边是定语误放状语地点的例子:① 更深夜静,想起今日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修饰“事情”)② 这类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民众中广泛地惹起了谈论。
(“广泛”应修饰“谈论”,“地”改为“的”)下边是定语和中心语地点颠倒的例子: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多层状语的排序取决于状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义的需要。
多层状语的一般摆列次序是:表示时间的名词、表示地方的介词短语、表示范围的副词、表示神态的形容词、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① 先时间后地方;②先介词结构后神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边的例子:① 在这片奇异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苦战。
(“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奇异的土地上”前)②我们不再是任意被列强侮辱的国家。
(“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整消逝以行进行研究。
( “对兰花”应放“进行”前 )④美国有 15 个洲严禁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同样的地位。
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的语序
多重定语的语序排列一般是:
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离中心词最远;
其次是表示中心词“怎么样的” 动词、动词性短语;
再次是表示中心词“什么样的”形容词、形容词短语;
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即:
范围(领属)+数量+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名词(名词性短语+中心词。
例如:
1、国家队里/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描写洋车夫生活的/催人泪下的/长篇/小说。
多重状语按照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它们的排列顺序一般是:
离中心词最远的应该是表示时间的或表示原因、目的的词语;
接着是形容词或一般副词;
再次是表示地点或方向的词语;
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即:条件+时间+处所+范围或否定+程度+情态+对象+中心词。
例如:
1、这个名字早已/在他心里/深深地/留下了痕迹。
2、他星期天/又/在图书馆里/埋头/钻研了一整天。
和多重定语一样,多重状语也有较强的强制性,如果排列不当,不但会表达不清,还会引起歧义。
例如:
1、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搞”前头有两个状语:“把国民经济”和“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两个状语语序排列不当,应颠倒过来。
2、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应把状语“任意”移到“列强”之后。
1。
语文多层定语的排序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多层定语的排序是一个重要但又容易让人感到困惑的知识点。
理解和掌握多层定语的正确排序规则,对于我们准确、清晰地表达意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层定语,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名词前有多个修饰成分。
这些修饰成分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才能让句子通顺、表意明确。
那么,它们到底是依据怎样的规则来排序的呢?一般来说,多层定语的排序遵循这样的原则:首先是“表领属关系(谁的)”的定语要放在最前面。
比如说“我的书包”“他的朋友”,这里的“我的”“他的”就是领属关系的定语。
接下来是“表数量的词语(多少)”。
比如“三个苹果”“一本词典”,其中的“三个”“一本”就是数量定语。
然后是“动词性短语(怎样的)”。
像是“正在奔跑的运动员”“刚刚升起的太阳”,“正在奔跑”“刚刚升起”就是动词性短语充当的定语。
再往后是“形容词性短语(什么样的)”。
例如“美丽的花朵”“聪明的孩子”,“美丽”“聪明”就是形容词性的定语。
最后是“表性质、类别或范围的名词、代词(什么)”。
比如“玻璃杯子”“女教师”,“玻璃”“女”就是这类定语。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规则,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这个短语中,正确的排序应该是“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性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性短语)篮球(名词)女(名词)教练”。
如果定语的排序不当,就会造成语句的混乱,让人难以理解。
比如“三个刚买的漂亮的绿色的塑料文具盒”,正确的应该是“三个绿色的塑料的刚买的漂亮文具盒”。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情况。
比如数量词和形容词的顺序,有时候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解。
还有一些复杂的短语,需要仔细分析其成分和功能,才能正确排序。
掌握多层定语的排序规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避免语病,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流畅,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文章,提高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总之,语文多层定语的排序虽然有一定的规则和难度,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多加练习,就一定能够熟练掌握,从而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优美、清晰、准确。
多重定语与多重状语的语序定位(转载)多重定语的语序排列一般是: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离中心词最远;其次是表示中心词“怎么样的” 动词、动词性短语;再次是表示中心词“什么样的”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即:范围(领属)+数量+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名词(名词性短语+中心词。
例如:1、国家队里/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描写洋车夫生活的/催人泪下的/长篇/小说。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有很大的强制性,由远及近层层递加至中心语上。
如果排列不好,就会造成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如:1、德国一位外宾不慎遗失了1500元人民币。
本句主语有歧义。
一种意思,外宾不是德国人,事情发生在德国,另一种意思,外宾是德国人,事情发生在中国。
这是由于“德国”、“一位”两个定语的语序排列不当而产生的歧义。
原句应是后一种意思,把“一位”挪到“德国”的前头就不会有歧义了。
2、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我校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本句属于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把表领属的“我校”移到最前面,将“优秀的”放在“教龄的”之后。
多重状语按照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它们的排列顺序一般是:离中心词最远的应该是表示时间的或表示原因、目的的词语;接着是形容词或一般副词;再次是表示地点或方向的词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即:条件+时间+处所+范围或否定+程度+情态+对象+中心词。
例如:1、这个名字早已/在他心里/深深地/留下了痕迹。
2、他星期天/又/在图书馆里/埋头/钻研了一整天。
和多重定语一样,多重状语也有较强的强制性,如果排列不当,不但会表达不清,还会引起歧义。
例如:1、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搞”前头有两个状语:“把国民经济”和“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两个状语语序排列不当,应颠倒过来。
2、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多重定语状语一般顺序:多重定语状语一般顺序:一.多重定语一般顺序:①领属、时间、处所②指称、数量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注意:带“的”的放在不带“的”的之前修改:1.花园里红色的那几朵美丽的盛开着的玫瑰花被人摘走了。
2.她是正确的顺序(只填序号)教练。
①一位②篮球③优秀的④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⑤女⑥国家队里的3.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岚山一中的语文教师。
二.多重状语一般顺序: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短语④表情感的词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为了什么—何时—何地—范围—怎样---同谁修改:1.许多教师今天上午都同他在会议室里热情的交谈。
2.居里夫人艰辛地在简陋的工作室里经过漫长的研究发现了镭。
三.指出并修改语病1.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3.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4.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5.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四.高考链接15.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往往也不同。
在有关的词语下红线,使括号内外的句意相吻合。
(2分)a.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b.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
)16.说话时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
参照例句,用“/”标出句中该停顿的地方,使句子的意思与括号里的提示相符(每句只能有一次停顿)。
(3分)(例)(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没有把握)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两个人都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一个人说)17.有的话如果孤立起来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放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就明确了。
参照例句,在句前或句后的横线上加些话,使原句的意思变明确。
(3分)(例)我要炒肉丝,你把油拿来。
(详细版)多重定语修饰词组的排列顺序简介本文将会讨论多重定语修饰词组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问题。
多重定语修饰词组是指一个名词或代词被多个定语修饰的情况。
正确的排列顺序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避免产生歧义。
问题背景多重定语修饰词组的排列顺序是一个常见的语法问题。
在组织句子时,我们需要注意将修饰词组按照正确的顺序安排,以保证句子的逻辑准确性和清晰度。
错误的排列顺序可能会导致读者产生困惑或误解。
排列顺序原则在多重定语修饰词组的排列顺序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限定词(如冠词、指示代词)应该排在修饰词组的最前面。
2. 大小、形状、颜色等描述特征的修饰词组应该排在限定词之后。
3. 表示来源、材料、用途等修饰词组应该排在描述特征的修饰词组之后。
4. 表示数量、大小、程度的修饰词组可以放在任何位置,通常可以放在修饰词组的最后。
示例以下是一些关于多重定语修饰词组排列顺序的示例:- 例句1:我买了一本漂亮的红。
- 正确排列顺序:冠词(一本) + 形容词(漂亮的) + 形容词(红色) + 名词(小说)- 例句2:她是一个来自英国的聪明学生。
- 正确排列顺序:冠词(一个) + 名词(学生) + 来源修饰词组(来自英国) + 描述特征修饰词组(聪明)- 例句3:这是一杯由玻璃制成的冷饮。
- 正确排列顺序:冠词(一杯) + 描述特征修饰词组(由玻璃制成的) + 名词(冷饮)结论多重定语修饰词组的排列顺序在语法学中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了解正确的排列顺序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造清晰的句子,避免歧义和误解。
当出现多重定语修饰词组时,我们应该根据排列顺序原则来组织句子,使其更具可读性和准确性。
请注意,本文所述为一般规则,具体语境和表达目的可能会有例外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多重定语与多重状语的语序定位一、多重定语的语序定位:多重定语的语序排列一般是: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离中心词最远;其次是表示中心词怎么样的动词、动词性短语;再次是表示中心词什么样的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即:范围(领属)+数量+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名词(名词性短语+中心词)。
例如:1、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描写洋车夫生活的/催人泪下的/长篇/小说。
注意: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有很大的强制性,由远及近层层递加至中心语上。
如果排列不好,就会造成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如:1、德国一位外宾不慎遗失了1500元人民币。
本句主语有歧义。
一种意思,外宾不是德国人,事情发生在德国;一种意思,外宾是德国人,事情发生在中国。
这是由于德国、一位两个定语的语序排列不当而产生的歧义。
原句应是后一种意思,把一位挪到德国的前头就不会有歧义了。
2、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我校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本句属于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把表领属的我校移到最前面,将优秀的放在教龄的之后。
(详细版)多项定语的顺序:如果中心语前面的定语不止一项,也就是说一个中心语前面有多个定语,这些定语并不是随便叠加在一起的,那么这层层叠加的定语就存在一个排列顺序的问题。
关于多项定语的顺序留学生的偏误如:*那家工厂生产了塑料的优质的很多产品。
*我很喜欢精美的那本我的汉语词典。
*一辆刚买来的我的自行车被偷走了。
多项定语的顺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规则是限制性定语在描写性定语的前面。
例如姐姐的那条漂亮长裙非常贵。
(领属+性状)*漂亮的姐姐的那条长裙非常贵。
(性状+领属)那所校园里高大的树木很多。
(处所+性状)*高大的那所校园里树木很多。
多重定语修饰词的排列顺序
(1)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
①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修饰“事情”)
②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
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多层状语的排序取决于状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和表义的需要。
多层状语的一般排列次序是:表示时间的名词、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表示范围的副词、表示情态的形容词、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
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
①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
(“对兰花”应放“进行”前)
④美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与白人”应修饰“平等”)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广泛”应修饰“交换”)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
(“陆续”应修饰“有”)
(3)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
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进行句式的变换,在高考中时有考查,能力层次属D级。
此类题目都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的变通和运用能力。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句式的变换主要是长短句的互换,而又以“长句变短句”最为常见。
本文就如何变长句为短句,谈一下解答策略。
长句变短句,可以分四步走。
下面以2005年广东卷第22题为例来说明: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1、把长句的主干成分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短句——提取主干法。
无论多复杂的长句,总是只有一套大的主谓宾结构,即使里边还有其他主谓宾结构,它们也只是充当了大主谓宾结构的句子成分,所以长变短首先要提取句子的主干。
据此,不难得出此句的主干——大主谓宾结构是:俄罗斯科学家设计出新型星际“指南针”。
2、将复杂的修饰语(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根据表达的意思切分成几个短句——梳理枝叶法。
多层定语、状语的排列是有一定顺序的:①多层定语的一般排列顺序是: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词;②多层状语的一般排列顺序是:时间+地点+副词+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根据可操作性原则,复杂的修饰语一定是由至少一个主谓短语、动宾短语或复句分句形式构成,因此本句我们至少可以切分出这样两个意义相对独立的语句,即“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小主谓宾结构)和“具有重量轻、能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小动宾短语)。
3、将并列成分拆分,且重复跟并列成分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叠用句式,变成并列的分句——拆分组合法。
据第二步可知,切分出的第二个短句比较长,其中的谓语中心词“具有”支配了两个宾语“特点”和“功能”;若进行进一步拆分,让“具有”与两个宾语“特点”和“功能”分别搭配一次,还可得出两个短句:“具有重量轻、能小、精确
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
4、借助复指,把长句附加成分变成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复指置换法。
为保持话题一致,使内容衔接自然顺畅,根据不改变长句原意的原则和不一一对应原则,有时需添加必要的主语和必要的“润滑剂”——上下文间的衔接词语,如“这样”“它”“因而”“却”等必要的复指代词或关联词;有时还可改变词序句序,重新排序组句;有时还需重复某些词语或者删去一些不必要的虚词、重复性词语,然后组合成符合要求的语段。
这样此句变换的结果可为:①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
②这种新型星际“指南针”的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
③它具有重量轻、能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④它还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