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的折射定律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能量和传播速度。
在物理学中,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学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
光的反射指的是光线遇到边界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而光的折射则指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一、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边界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线与边界垂直入射时,光线将会直接反射回去;而若光线与边界形成一定的入射角度,光线则会发生反射并改变方向。
光的反射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比如镜子和光的反射实验等。
二、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当光线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密度不同的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折射光线的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在看鱼缸中的鱼时,由于光在空气和水之间的折射,我们会误以为鱼在水中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高。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应用光的反射与折射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光的反射应用最为常见。
镜子的原理就是基于光的反射,我们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影像。
光的反射还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光的折射也有着诸多应用。
透镜的设计和制造同样基于光的折射,可以用于眼镜、相机镜头、放大镜等的生产。
光纤通信也是基于光的折射原理,通过光的折射将信号传输至远距离。
四、总结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学中基础而重要的现象。
光的反射指的是光线遇到边界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而光的折射则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光的反射与折射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镜子和透镜等光学仪器。
了解和掌握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光学原理。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光现象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多个知识点。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中的光现象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一、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以及透明介质中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约为3×10^8米/秒。
二、光的反射光线在与界面相交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可以用平面镜、曲面镜等来实现。
三、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
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四、光的色散光线在经过一个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因折射角不同而发生色散现象。
色散现象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所造成的。
常见的色散现象包括光的分光和彩虹的形成。
五、光的透射当光遇到透明介质的表面时,一部分光进入介质,称为透射光。
透射光的强度取决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性质。
六、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平面镜可以用于观察周围环境;曲面镜可以用于放大、缩小、矫正视力等;折射望远镜和显微镜则可以扩大远物和观察微小物体。
七、光的颜色和人眼人眼能够感知不同波长的光,从而识别出不同的颜色。
通过三原色理论,我们知道红、绿、蓝是人眼能够感知的三个基本颜色。
不同波长的光在人眼中的混合,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八、光的光程差和光程光程差是指光在两个点之间传播所经过的距离差,可以用来解释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光程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所需的时间或距离。
九、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根据干涉条纹的性质,干涉可分为等厚干涉和薄膜干涉。
十、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孔或绕过一个障碍物时发生的弯曲和扩散现象。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定律知识点详解光的折射定律是物理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定律,用于描述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的偏折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物理中与光的折射定律相关的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定律的基本概念光的折射定律是指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在两种介质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
根据实验观察和推演,我们得出了光的折射定律的基本表达式:光的入射角(θ₁)与光的折射角(θ₂)之间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即“光的入射角的正弦与光的折射角的正弦成比例”。
二、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与真空中传播速度的比值,通常用字母n表示。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我们可以得到计算折射率的公式:n = sin(θ₁) / sin(θ₂)。
其中,θ₁为光线入射到介质的角度,θ₂为光线折射出介质的角度。
三、折射率的特性和影响因素1. 折射率与介质的性质相关: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其数值大小与介质的光密度和光的传播速度有关。
2. 光从光密度较小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大的介质时,折射率大于1;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率小于1。
3. 折射率与入射角的关系:入射角越大,折射率越小,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
四、实验验证光的折射定律为了验证光的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一个透明介质的棱镜和一束入射光。
将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向棱镜,观察光线入射和折射时的角度。
通过测量角度并运用光的折射定律公式,可以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五、实际应用与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下面列举一些例子:1. 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实现光的色散效果。
2. 人眼中的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的折射也遵循光的折射定律,使我们能够看到清晰的图像。
3. 透镜是基于光的折射定律原理设计的,用于眼镜、相机镜头等光学装置。
4. 太阳光射入水面时,光线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美丽的色彩效果。
光的折射定律是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和光学器件的设计至关重要。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交界处发生偏折。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反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相同 ,折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不同。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玉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光的折射定律1、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与界面垂直)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三线两点一面)3、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角的性质:折射角(密度大的一方)小于入射角(密度小的一方);(在真空中的角总是大的,其次是空气,注:不能在考试填空题中使用)4、当光线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以上两条总结为:谁快谁大。
即为光线在哪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快,那么不管那是折射角还是入射角都是较大的角,在空气中的角度总是最大的)5、在相同的条件下,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6、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8、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P.S.:1、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传播方向不变,但光的传播速度改变。
2、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性的。
3、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不同的。
空气>水>玻璃(折射角度){介质密度大的角度小于介质密度小的角度}4、光从一种透明均匀物质斜射到另一种透明物质中时,折射的程度与后者分析的折射率有关。
5、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十一、光的反射和折射(一)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反射光线平行向一个方向。
3、漫反射:反射面是粗糙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
(二)平面镜、平面镜成像及其作图法1、平面镜:反射表面是平的镜子。
2、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等大的正立虚像,物S 和像S ′对平面镜是对称的。
3、平面镜成像作图法:根据物、像对称的特点,确定像的位置,再补画必要的入射线和反射线。
4、例题:讲义P 11、T 5解:由题意,画图可知,反射角为45o反射光线转过角度为45o -15o =30oB ′(三)折射定律、折射率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叫光的折射。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成正比,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i 的正弦跟折射角r 的正弦之比叫介质的折射率。
公式:ri n sin sin = 折射率的另一表达式:vc n =,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速度v 之比。
4、例题:(1) 讲义:P 11、T 15解:过入射点做法线NN ′,由图可知,入射角 i =90o -30o =60o折射角 r =90o -60o =30o3212330sin 60sin sin sin ====o o r i n ∴选A (2) 讲义P 11、T 18解:v c n = ∴s m s m n c v /1025.234/10388⨯=⨯== (四)全反射现象:临界角1、光疏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2、光密介质:折射率大的介质3、全反射:光照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全反射。
光的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光的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光的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光的折射初中物理知识点 1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店铺相信看过上面的初中物理知识点之光的折射定律,聪明的同学们一定可以顺利答题了吧。
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物理知识等着大家来记忆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光现象2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作图: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二、透镜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3条特殊光线)3、填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 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详细解释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详解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个规律,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指的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后,改变方向并返回原来传播的方向。
光的反射规律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来描述。
斯涅尔定律表明,光线照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入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角。
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光的反射规律。
当我们用镜子照看自己时,我们能够看到镜子中的像。
这是因为光线照射到镜子上后,按照反射规律发生反射,形成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像。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二、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而改变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可以用斯涅尔定律来描述。
斯涅尔定律表明,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间的比例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拿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光的折射规律。
当我们将一支笔放入一杯水中,我们会观察到一种现象:笔在水中似乎折断了。
这是因为光线经过入射、折射和再次折射后,使得我们看到的笔出现了偏移。
这个现象可以通过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
三、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1. 光的折射规律在光学仪器的设计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设计相机镜头时,需要充分考虑光的折射规律,以保证成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2. 光的反射规律在建筑设计和路标设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设计建筑物的外墙时,可以利用光的反射规律使建筑物更加明亮。
在路标设置中,可以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增加夜间的可见性。
3. 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在眼镜和光学仪器的设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折射和反射规律,可以矫正人们的视力问题,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总结:本文详细解释了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这些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光的行为以及应用光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物理光学公式
初中物理光学公式包括以下内容:
1.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α等于入射角i,即α=i。
2. 光的折射定律:绝对折射率n等于光在真空中的光速c除以光在介质中
的光速v,即n=c/v。
另外,光的色散现象中,可见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
3. 全反射的条件:当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C,则会发生全反射。
此时,sinC=1/n。
4. 电功率公式:P=W/t,其中P表示电功率,W表示电功,t表示时间。
另外,电功率也可以用P=UI来表示,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5.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6. 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实际电压是指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实际功率是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这些公式是初中物理光学的重要知识点,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和解决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需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单位换算等问题。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练习:☆课本p83图6-4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5、光的折射:在空气中的角度较大1.如图所示,其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2 B C D3.在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 )A.放大的字B.水中倒影C.手影D.森林中的太阳光4.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5.小明在东钱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
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船儿B.鱼儿C.白云D.青山6.阳光下,在平静水面上观察水中的鱼,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甲图能看到鱼B.只有乙图能看到鱼C.只有丙图能看到鱼D.四个图都能看到鱼7.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8.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
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
该光斑( )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B湖边夜景C筷子变弯折D汽车观后镜日偏食A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9.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一些(选填“深”或“浅”)。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归纳光是一种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而产生的。
在物理学中,光的折射与反射是光传播的两种基本现象。
通过对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行为和光学现象。
一、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是指光在遇到介质边界时,一部分光能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来的介质中。
光的反射遵循以下规律:1.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反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两者夹角相等。
2. 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平面内:在反射过程中,反射光线始终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平面内。
二、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是指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密度,光的传播速度改变导致光线发生偏折。
光的折射遵循以下规律:1. 斯涅尔定律:斯涅尔定律又称为折射定律,它描述了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
该定律表明,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为: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2. 光从光疏介质折射到光密介质时向法线弯曲,光从光密介质折射到光疏介质时远离法线弯曲。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变化,光线会在边界上发生偏折。
三、光的折射率与光速光的折射率是指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用n表示。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而光的传播速度与折射率成反比。
因此,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四、总结通过对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的反射规律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且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平面内。
2. 光的折射规律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3. 光的折射率与光速成反比,不同介质中的光速和折射率不同。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深入理解并应用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有助于解释一些实际现象,如镜面反射、折光现象等。
初中物理光的所有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
- 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
月亮不是光源,因为它是反射太阳的光。
2. 光的直线传播。
- 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能证明光的直线传播。
-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我们引入光线的概念,光线是一条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在开凿隧道等工程中,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
- 射击瞄准:“三点一线”,即眼睛、准星和目标在一条直线上,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瞄准。
-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3. 光速。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用c表示,c = 3×10^8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等于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
二、光的反射。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反射的类型。
-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例如,平静的湖面、镜子等对光的反射属于镜面反射。
-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 平面镜成像。
- 成像特点:- 像与物大小相等。
-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 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如穿衣镜。
- 改变光路:如潜望镜,利用两块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三、光的折射。
-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的折射定律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