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使用基本学习知识资料介绍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1.02 KB
- 文档页数:23
常识化肥知识点总结一、化肥的定义和分类1. 化肥是指经工业方法或化学合成的肥料,其主要作用是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2. 根据化肥的来源和制备方法,可以将化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
3. 有机肥主要有畜禽粪便、秸秆、藻类、菌类、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机物等。
4. 无机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
二、化肥的主要成分和作用1. 氮肥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磷肥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促进根系的发达和促进果实的形成。
3. 钾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抗病虫害性和耐贮藏性,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复合肥是混合多种营养元素而成的肥料,可以为植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合理使用化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 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品种、生育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施肥剂量和时机。
2. 施肥前要做好土壤测试,确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pH值,合理调配施用适宜的化肥。
3. 施肥应根据不同的作物要求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化肥,根据作物的需要来确定氮磷钾的比例。
4. 施肥后要及时覆盖土壤,以防养分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养分的吸收利用。
四、化肥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1. 优点:化肥能够迅速为作物提供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2. 缺点: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和病虫害发生。
3. 发展趋势:未来化肥的发展趋势将是生产高效、低污染、可持续性的绿色化肥,通过优化肥料配方、改进施肥技术和提高施肥效率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化肥的应用1. 农业生产: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养分不足问题。
2. 园林绿化:化肥能够促进植物生长,使花草更加繁茂,景观更加美丽。
3. 造林育苗:化肥能够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初中化学肥料知识点归纳一、化学肥料的定义和分类1. 化学肥料的定义2. 化学肥料的分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等二、氮肥1. 氮肥的特点和作用2. 氮肥的种类及其化学性质3. 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磷肥1. 磷肥的特点和作用2. 磷肥的种类及其化学性质3. 磷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四、钾肥1. 钾肥的特点和作用2. 钾肥的种类及其化学性质3. 钾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五、复合肥1. 复合肥的特点和作用2. 复合肥的种类及其化学性质3. 复合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六、微量元素肥料1. 微量元素肥料的特点和作用2. 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及其化学性质3. 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七、化学肥料的优缺点1. 化学肥料的优点和作用2. 化学肥料的缺点和影响3. 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八、化学肥料的发展趋势1. 生物肥料的兴起和应用2. 绿色化学肥料的研发和推广3. 化学肥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九、化肥与农业生产的关系1.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2. 化肥的合理施用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3. 化肥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十、化学肥料的安全使用和管理1. 化学肥料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措施2. 化学肥料的储存和运输管理3. 化学肥料的废弃物处理与环境保护结语:化学肥料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和推广绿色肥料也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读者对初中化学肥料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第一部分肥料基本知识1、什么叫做肥料?凡是施于土中或喷洒于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地力的物质,都叫肥料。
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一类。
而另一些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肥料称为间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细菌肥料等就属于这一类。
2、肥料有哪些种类?按化学成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按养分分:单质肥料、复混(合)肥料(多养分肥料);按肥效作用方式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按肥料物理状况分: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按肥料的化学性质分:碱性肥料、酸性肥料、中性肥料;3、什么是化学肥料?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
所以一些人只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4、什么叫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农村利用各种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或人畜排泄物等有机物料,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习惯上也称作农家肥料。
5、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有什么差别?(1)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作用;化学肥料只能提供作物无机养分,长期施用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使土壤“越种越馋”。
(2)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所含养分全面平衡;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和食品中的养分不平衡。
(3)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需要大量施用,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施用量少。
(4)有机肥料肥效时间长;化学肥料肥效期短而猛,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污染环境。
(5)有机肥料来源于自然,肥料中没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属纯化学合成物质,施用不当能降低农产品品质。
(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维持作物生长,容易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
中国化肥知识点总结一、化肥概述化肥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提取天然矿物等方式得到的一种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化肥通过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化肥的分类化肥按其化学成分和功能可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等几类。
1. 氮肥:氮元素是植物生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氮肥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植物的绿叶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磷肥:磷元素是植物生长中的必需元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磷肥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3. 钾肥:钾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具有重要影响,钾肥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抗病性和产量。
4. 复合肥:包含多种元素的肥料,能够满足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养分需求,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施肥成本。
5. 微量元素肥:包括锌肥、硼肥、铜肥、锰肥、铁肥等,能够满足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
三、中国化肥生产和消费概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化肥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化肥生产:中国的化肥生产主要集中在氮肥、磷肥和钾肥三大类。
以氮肥为例,中国的氮肥产能居世界榜首,覆盖了多种生产工艺和设备类型,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2. 化肥消费:中国的化肥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较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之一,中国对化肥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导致了中国化肥需求的不断增加。
四、化肥的使用原则1.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的,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采取不同的施肥策略。
2. 根据作物需求: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需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进行施肥。
3. 调节施肥量:施肥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同时注重养分的平衡,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4. 善待土壤生态:施肥要结合土壤生态,保护土壤微生物,降低化肥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肥料基础知识第一节植物营养与肥料一、什么是肥料肥料是指能够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
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
二、肥料的发展历史中国早在西周时就已知道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有促进黍稷生长的作用。
《齐名要术》中详细介绍了种植绿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等;还提到了用作物茎秆与牛粪尿混合,经过践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
在施肥技术方面,《氾胜之书》中有详细叙述,强调施足基肥和补施追肥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唐、宋以后随着水稻在长江流域的推广,施肥经验日益积累,从而总结出“时宜、土宜和物宜”的施肥原则,即施肥应随气候、土壤、作物因素的变化而定。
随着近代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各种化学相继问世。
18 世纪中叶,磷肥首先在英国出现。
1870年德国生产出钾肥。
20世纪初合成氨研制成功。
随后,复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长效肥也先后出售。
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1、所谓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根据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把他们分为两大类:①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
其中C为最基本元素,C、H、O、N为基本元素,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原生质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
②微量元素约占植物体干重的10-5%~10-3%。
包括Fe、B、Mn、Zn、Cu、Mo、Cl等。
植物对这类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缺乏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若稍有逾量,反而对植物有害,甚至致其死亡。
2、必需元素的作用及缺乏症状(1)氮【N】:氮是构成蛋白质、核酸、磷脂、叶绿素、植物激素、维生素的重要成分。
氮元素占蛋白质分子重量的16%~18%。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细胞核、各种细胞器的主要成分。
植物缺氮时,老器官首先受害,随之整个植株生长受到严重阻碍,株形矮瘦,分枝少、叶色淡黄、结实少,子粒不饱满,产量也降低。
肥料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肥料的类型根据其来源和成分,肥料一般可分为化肥、有机肥和生物肥料。
1. 化肥化肥是利用化学方法经过工业生产的肥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根据氮、磷、钾三种养分的比例不同,化肥又可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2. 有机肥有机肥是指来源于动植物、人畜粪便、秸秆、菌渣、渣滓、腐熟副食品、农作物秸秆等,通过发酵、腐熟、堆肥等过程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具有有机质高、养分全、肥效持久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肥料。
3. 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微生物转化作用来改进土壤环境和提高植物营养状况的一种特种肥料。
如液体有机肥、腐植酸肥、微生物菌肥等。
以上三种肥料各有其特点,不同类型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二、肥料的成分肥料的成分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
1. 氮肥氮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它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过程,能促进植物的叶面生长,增加植物的光合产物。
氮肥的主要种类有尿素、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等。
2. 磷肥磷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元素,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转移和物质代谢等过程。
磷肥的主要种类有磷酸二铵、磷酸氢钙、磷酸三铵等。
3. 钾肥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植物抗病能力等。
钾肥的主要种类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铵钾等。
4.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植物中需求量较少的元素,包括铁、锌、锰、铜、硼、钼、镉、镧等多种元素,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肥料的成分种类繁多,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合理选择肥料成分比例,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肥料的施用方法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周期开始前,将化肥和有机肥等施入土壤中,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适当的基础施肥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 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肥料施用,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化肥的基本知识与作用化肥是一种用于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物质。
它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粮食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化肥的基本知识和作用,以帮助读者对这一话题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一、化肥的基本知识1. 化肥的定义:化肥是指人工合成的有机或无机物质,以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为目的。
2. 化肥的分类:a. 有机肥: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的废弃物,如腐熟的有机物、动物粪便等。
b. 无机肥: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制成,如氮、磷、钾等化合物。
3. 化肥的营养元素:a. 氮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促进叶片和茎的生长。
b. 磷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促进根系和花果的发育。
c. 钾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钾元素,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二、化肥的作用1. 提供养分:化肥中的营养元素可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促进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2. 提高产量:合理使用化肥可以调节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3. 改善土壤质量:化肥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结构。
4. 节约资源:通过科学使用化肥,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浪费,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5. 调节作物生长:不同类型的化肥可以影响作物不同部位的生长,通过调节不同营养元素的供应,可以促进特定部位的生长和发育。
三、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1. 根据作物需求进行施肥: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选择化肥种类和施肥时间。
2. 控制肥料用量:遵循科学施肥原则,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控制化肥的用量,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作物生长异常。
3. 注意施肥技术:合理选择施肥方式和施肥工具,保证化肥均匀分布在作物根系周围,避免化肥浪费和局部肥力过高。
四、对化肥的观点和理解化肥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然而,过量施肥和不当使用化肥也会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和土壤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肥料科普知识2007年11月目录第一篇作物营养物质1. 作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2. 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 作物对营养有什么特殊的喜好?4. 营养元素发挥作用的原理是什么?5. 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和作用?第二篇施肥基本原理6. 专家提出目前我国平衡施肥的原则是什么?7. 什么叫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它与施肥有什么关系?8. 什么叫肥料的最大效率期?施肥最关键的时期是什么时候?9. 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法10. 根据作物,肥料施在不同深度第三篇主要作物施肥技术小麦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1. 玉米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2. 水稻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3. 棉花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4. 花生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5. 果树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6. 油菜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7. 黄瓜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8. 冬瓜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9. 南瓜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10. 叶菜类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11. 茄果类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12. 西红柿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13. 茄子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14. 辣椒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15. 大葱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16. 大蒜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17. 薯类的需肥量和需肥规律是什么?第一篇作物营养物质一、作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作物从种子发芽到最后成熟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需要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条件外,还需要多种营养元素,目前确定的有16种化学兀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他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钼、锌、铜、氯。
根据作物对他们需要量的多少,可分为:“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铁、硼、锰、钼、锌、铜、氯。
二、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氮的作用:是蛋白质的重要构成成分。
是一切生命的基本物质。
“磷的作用:是组成细胞核的主要成分。
第一部分肥料基本知识1、什么叫做肥料?凡是施于土中或喷洒于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地力的物质,都叫肥料。
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一类。
而另一些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肥料称为间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细菌肥料等就属于这一类。
2、肥料有哪些种类?按化学成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按养分分:单质肥料、复混(合)肥料(多养分肥料);按肥效作用方式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按肥料物理状况分: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按肥料的化学性质分:碱性肥料、酸性肥料、中性肥料;3、什么是化学肥料?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
所以一些人只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4、什么叫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农村利用各种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或人畜排泄物等有机物料,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习惯上也称作农家肥料。
5、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有什么差别?(1)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作用;化学肥料只能提供作物无机养分,长期施用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使土壤“越种越馋”。
(2)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所含养分全面平衡;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和食品中的养分不平衡。
(3)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需要大量施用,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施用量少。
(4)有机肥料肥效时间长;化学肥料肥效期短而猛,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污染环境。
(5)有机肥料来源于自然,肥料中没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属纯化学合成物质,施用不当能降低农产品品质。
(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维持作物生长,容易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
(7)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过程,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导致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
6、什么是BB肥?BB肥特点是什么?BB肥又称掺混肥,它是把单质肥料(或多元肥料)按一定比例掺混而成。
BB肥特点是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比例容易调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出各种规格的专用肥,比较适合测土配方施肥的需要。
7、氮肥主要有哪些品种?各类氮肥主要品种如下:(1)铵态氮肥: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2)硝态氮肥:硝酸钠、硝酸钙;(3) 铵态硝态氮肥: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4)酰胺态氮肥: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
8、常用的磷肥品种分为哪几类?(1)水溶性磷肥。
主要有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2)混溶性磷肥。
指硝酸磷肥,也是一种氮磷二元复合肥料。
(3)拘溶性磷肥。
包括钙镁磷肥、磷酸氢钙、沉淀磷肥和钢渣磷肥等。
(4)难溶性磷肥。
如磷矿粉、骨粉和磷质海鸟粪等,只溶于强酸不溶于水。
9、什么是缓效肥料?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
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效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
10、什么是复合肥?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
含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二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三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叫多元复合肥料。
11、复合肥的养分含量如何表示?复合肥料习惯上用N-P2O5-K2O相应的百分含量来表示其成分。
若某种复合肥料中含N10%,含P2O520%,含K2O10%,则该复合肥料表示为10-20-10。
有的在K2 O含量数后还标有S,如12-24-12(S),即表示其中含有K2SO4。
三元复合肥料中每种养分最低不少于4%,一般总含量在25%~60%范围内。
总含量在25%~30%的为低浓度复合肥,30%~40%的为中浓度复合肥,大于40%的为高浓度复合肥。
12、什么是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具有活性微生物的制剂。
它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特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力能增加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13、作物必需哪些营养元素?凡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叫做必需营养元素。
现在在植物体中已发现了70种以上的元素,但并不都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根据研究,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C)、氢(H)、氧(O)、氮(N)、钾(K)、磷(P)、钙(Ca)、镁(Mg)、硫(S)、铁(Fe)、锰(M n)、锌(Zn)、硼(B)、钼(Mo)、铜(Cu)、氯(Cl)。
14、哪些营养元素叫做大量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必需上述16种元素,但对其需要量有很大差别,习惯上把碳、氢、氧、氮、磷、钾称为大量元素。
15、哪些营养元素叫做中量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必需上述16种元素中,把需要量中等的钙、镁、硫称做中量元素。
16、哪些营养元素叫做微量元素?把需要量少的,含量在0.01%以下的其余7种元素铁(Fe)、锰(Mn)、锌(Zn)、硼(B)、钼(Mo)、铜(Cu)、氯(C l)称为微量元素。
17、什么是生物有机肥?在有机肥上接种有益微生物而成的肥料。
兼具精制有机肥和生物肥的特点。
18、什么是精制有机肥?一般由农作物秸秆或禽畜粪便经腐熟、发酵、灭菌、混拌、粉碎等工艺加工而成。
原料多来自于农业废弃物。
主要功能成分为有机物,含量多在50%以上。
19、什么是有机无机复合肥?在充分腐熟、发酵好的有机物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化肥,充分混匀并经工艺造粒而成的复混肥料。
主要功能成分为有机物、氮、磷、钾养分。
一般有机物含量20%以上,氮、磷、钾总养分20%以上。
20、什么是叶面肥?在作物生长期间施于作物叶面的肥料。
一般分为大量元素叶面肥、微量元素叶面肥、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
21、叶面肥有那些特点?叶面直接吸收见效快、养分利用率高、能迅速改善作物养分供应状况。
腐殖酸类、氨基酸类叶面肥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明显改善产品品质。
22、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从哪里来?植物所需的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氮素主要来自空气,经过根瘤菌的固定作用进入土壤,其余元素来自土壤。
所以除了碳、氢、氧外,植物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这些养分。
23、作物主要从土壤中吸收什么形态的养分?作物主要是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态离子,如:K+、NH4+、NO3-、Ca2+等等;但也能吸收某些可溶性有机物,如尿素、氨基酸、酰胺、核酸和磷酸甘油酸等。
化肥主要供给无机态离子养分,容易溶在水中的,肥效就快;有机肥既能供给离子态养分(分解后)又能供给部分有机态养分。
24、什么叫做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就是要求施肥能达到下列三方面的目的:①施肥能使植物获得高产和优质;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③改善土壤条件为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基础,即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25、合理施肥主要依据是什么?首先,要考虑作物的营养特性。
不同作物或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其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
其次,施肥必须根据土壤性质来进行,其中,着重要考虑的是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保肥供肥能力和是否存在障碍因子等情况。
再次,就是考虑气候与施肥的关系。
气候影响施肥效果,施肥影响作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与利用。
此外,施肥必须考虑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的配合。
26、什么叫做作物营养临界期、临界值和营养最大效率期?营养临界期是指作物在某一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缺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显著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
对大多数作物来说,临界期一般出现在生长初期,磷的临界期出现较早,氮次之,钾较晚。
临界值是作物体内养分低于某一浓度时,它的生长量或产量显著下降,并表现出养分缺乏症状,此时的养分浓度称为“营养临界”值。
在不同时期所施用的肥料对增产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一个时期肥料的营养效果好,这个时期称为营养最大效率期。
27、什么叫做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利用率可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按下列公式求得:在目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下,化肥的利用率大致在以下范围:氮肥为30—50%,磷肥10—15%,钾肥40—6 0%。
28、什么叫做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率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来的。
他曾说过:如果土壤中某一种必需养分不足,或者缺乏的时候,即使其他养分都存在,这种土壤仍将成为不毛之地。
也就是说,在某种土壤中限制产量的因子是其中最为不足的一种养分。
最小养分律提醒我们,在施肥时应找出最影响作物产量的缺乏养分,以及各种必须养分之间的适当比例的关系。
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解决了某种最小养分之后,另外某种养分可能上升为最小养分。
第二部分肥料购买注意事项和鉴别方法1、购买肥料产品时应注意些什么?(1)包装材料:外袋为塑料编织袋,内袋为薄膜袋,也可用二合一复膜袋,碳铵不用复合袋包装。
凡包装材料不符上述要求都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2)包装袋上的标志:包装袋上应标明有肥料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净重、执行标准号、生产厂名、厂址、质量合格证,有的还应有肥料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号等。
如果上述标志没有或不完整,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3)养分含量:养分含量主要指氮、磷、钾含量,如果产品中添加中量元素(硫、钙、镁、钠)或微量元素(铜、锌、铁、锰、钼、硼),应分别单独标明各个中量元素的含量及总含量、各个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总含量。
不能出现氮+磷+钾+硫+钙+镁+钠+铜+锌+铁+锰+钼+硼≥58%、85%等标法。
(4)产品中有添加物时,必须与原物料混合均匀,不能以小包装形式放入包装袋中。
(5)应注意保留购肥凭证,购肥凭证是发票或小票,票中应注明所购肥料的名称、数量、等级或含量、价格等内容。
如果经销单位拒绝出具购肥凭证,农民可向农业行政执法部门或工商管理部门举报。
(6)如果购肥半吨以上,最好留有一袋不开封作为样品,等待当季作物收获后没有出现问题再自行处理。
2、怎样正确的购买肥料?(1)尽量购买大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大的产品;(2)认清外包装标识,认清氮(N)—磷(P2O5)—钾(K20)各养分含量,购买时你算好,每吨一个养分45元左右,包装上氮磷钾以外的中微量元素只做购肥时的对比参考,不必计算。
(3)尽量不要购买企业标准的产品。
肥料是商品,所以按照标准化法的要求,每种产品都要有自己的产品执行标准,标准分四个水平:国、行、地、企业,标准又分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标准分类分别为:国家标准(GB),行标(NY或HG ),地标(DB/),企标(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