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浴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导则
- 格式:doc
- 大小:281.50 KB
- 文档页数:24
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1.30•【字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7号•【施行日期】2018.11.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9月23日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月13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二十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3月30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九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8年11月30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管辖的海域以及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在本省管辖海域以外,造成本省管辖海域污染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海洋环境保护应当遵循海河统筹、海陆兼顾、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
第四条沿海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依法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对重点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海域实行严格保护。
第五条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湾长制,实现区域内重要海域全覆盖。
各级湾长应当分级分区组织、协调、监督海洋空间资源管控、污染综合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等工作,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海洋生态安全。
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关于印发《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导则》等3项技术文件的通知
【法规类别】海洋资源
【发文字号】海预减字[2017]17号
【发布部门】国家海洋局
【发布日期】2017.06.30
【实施日期】2017.06.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关于印发《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导则》等3项技术
文件的通知
(海预减字[2017]17号)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各分局、预报中心、信息中心、监测中心、技术中心、减灾中心:
为进一步规范海洋预警报工作,我司组织起草了《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导则》、
1 / 1。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目次1 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3)4.1论证原则 (3)4.2论证依据 (3)4.3论证内容 (4)4.4论证成果 (4)4.5论证程序 (4)4.6论证等级 (4)4.7论证范围 (6)4.8论证重点 (7)5论证基础资料 (7)5.1资料内容 (7)5.2资料基本要求 (7)5.3现场踏勘 (8)5.4海洋调查资料 (8)6项目基本情况与用海必要性分析 (10)6.1项目基本情况 (10)6.2项目用海需求 (10)6.3项目用海必要性 (10)7项目所在海域概况 (11)7.1海洋生态概况 (11)7.2海洋资源概况 (11)8资源生态影响分析 (11)8.1资源影响分析 (11)8.2生态影响分析 (12)9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 (12)9.1海域开发利用现状 (12)9.2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 (12)9.3利益相关者界定 (13)9.4相关利益协调分析 (13)9.5项目用海与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协调性分析 (13)10 项目用海与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 (13)10.1所在海域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区基本情况 (13)10.2对周边海域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区的影响分析 (13)10.3项目用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3)11 项目用海方案分析 (14)11.1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 (14)11.2用海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4)11.3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 (15)11.4岸线利用合理性分析 (15)11.5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 (15)11.6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 (16)12 生态保护修复和使用对策 (16)12.1项目用海主要生态问题 (16)12.2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与目标 (16)12.3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16)12.4生态保护修复实施计划 (16)12.5海域使用对策 (16)13 结论 (17)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格式和内容 (18)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格式与内容 (21)附录 C (规范性附录)资料来源说明 (25)附录 D (资料性附录)论证重点参照表 (27)附录 E (资料性附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摘要 (30)附录 F (资料性附录)论证报告重要图件名录 (31)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1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海域使用论证的内容、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和要求。
中美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比较研究王秋璐;许艳;杨璐;李潇;黄海燕【摘要】As increasing of commun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inter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cognitive ability of monitoring condition and development could be strengthened�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nagement, assessment method and index standard, the proposal can be put forward to better promote and perfect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ssessment of our country.%随着国际间海洋环境监测交流合作的逐渐增加,需要我们增强对国际海洋环境监测现状和发展的认知。
文章对中美两国在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完善中国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6(041)004【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监测管理;评价方法与标准;中国;美国;比较研究【作者】王秋璐;许艳;杨璐;李潇;黄海燕【作者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1.1 美国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美国负责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的直属机构是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以下简称“环保署”),环保署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行政机构,主要负责维护自然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不受环境危害影响;拟订重点海域污染防治规划;牵头协调重特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领导美国的国家环境科学、研究、教育和评估工作。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肃?但海洋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大朋友,时而温柔,时而狂野。
想想看,那些湛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还有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真是让人心醉。
但是,嘿嘿,海洋可不是只会给我们美丽的风景,它也需要我们的保护。
这里面就有个叫“环境影响评价”的事情。
说白了,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时候,不要把这位大朋友搞得伤痕累累。
大家知道吗,海洋生态系统可复杂了。
鱼、虾、贝类,还有那些海草、珊瑚,都是海洋大家庭的一部分。
每一个小生命都在这个大生态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就像一场交响乐,缺了哪个乐器都不行。
我们为了发展经济,可能就会忽视这些细节。
这就像做饭,盐放多了,菜就咸得让人难以下咽。
环境影响评价就是来帮我们掌握这个“盐”的分寸,让我们在海洋这个大锅里,做出最美味的佳肴。
说到评价,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其实不然!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可是一门艺术。
评估不仅仅是看数据、画图表,还得考虑很多人、很多事。
比如,当我们在海边建一座新的度假村,是不是会影响到附近的海鸟筑巢?那里的渔民又会受怎样的影响呢?每一个决定都像是在走钢丝,得小心翼翼,不能掉了大葱、丢了鸡蛋。
评估的时候,专家们就像海洋的守护者,仔细观察、细致分析,力求做出对大家都有利的选择。
评估过程也是个大团圆。
各路英雄齐聚一堂,相关部门、企业、科研机构,还有咱普通百姓,都可以把自己的声音放出来。
听到这些不同的声音,海洋的命运才能更明亮。
就好比大家一起唱歌,和声才好听。
如果大家都各唱各的,那可真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了。
通过大家的讨论和交流,才能让海洋在发展的同时,保持她的独特魅力。
然后,我们来聊聊技术。
现代科技可真是个好帮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这些词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们就像是海洋的“千里眼”,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海洋环境。
通过这些技术,专家们可以提前预测到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影响。
就像下雨天提前看天气预报,才能带上伞,不至于被淋成落汤鸡。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需求日益增强,海洋工程的发展也跟上了这一发展趋势。
然而,海洋工程的发展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利用谨慎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标准,必须得到加强。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旨在总结目前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提供给建设者和规划者一个全面且科学的认识,以保护海洋资源,同时发展海洋经济。
本导则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是指根据海洋工程项目所带来的可能影响,对其可能给海洋环境带来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防护和管理措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不良影响。
2、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1)建立海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流程;(2)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海洋环境中的物质,能量,生物等进行计算,得出项目影响的定量评价;(3)建立海洋环境受影响的主要因子的数量模型,从模型结果中推断出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4)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实地检测结果,对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进行价值评估。
3、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风险管理策略:环境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预防为主”,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1)在海洋项目建设初期,就应建立环境风险管理系统,以减少海洋项目所产生的环境风险;(2)在建设过程中,实施和维护海洋工程与环境的协调耦合关系;(3)在建设结束后,应进行审计检查,以确保所作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正确执行。
以上是《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它反映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也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本导则在实践中的正确贯彻,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落实技术指导,确保海洋工程的建设安全、顺利,同时保护海洋环境。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4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指对海洋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所遵循的技术指导原则和方法。
2014年发布的这一导则旨在为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价提供指导,以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合理评估和控制。
海洋工程项目包括海上风电、海底管线铺设、海底油气开发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要的,它可以评估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控制措施,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4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范围和内容:明确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如水质、水动力、底质改变等。
2. 评价指标和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海洋工程项目可能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如生物多样性指标、底质监测、水质模拟等。
3. 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监测和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4.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对于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建立保护区、限制施工时段等。
5. 参与与沟通:鼓励公众和利益相关方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发布和实施,为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导则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也将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的变化而进行,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海水浴场环境监测技术规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2.04.30•【文号】•【施行日期】2002.04.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海洋资源正文海水浴场环境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30日)目次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总则4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初步调查5 海水浴场开放前的系统监测5.1 监测参数5.2 监测时间5.3 采样站位5.4 样品的采集方法5.5 样品的分析方法5.6 海水浴场开放前环境质量评价6 海水浴场开放期间的常规监测6.1 监测时段6.2 监测参数6.3 监测频率、时间、站位布设6.4 综合评价6.5 监测数据传输7 应急监测8 海水浴场年度监测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海水浴场环境质量初步调查报告表附录B(规范性附录) 海水浴场系统监测数据报表附录C(规范性附录) 海水浴场常规监测数据报表附录D(规范性附录) 海水浴场监测报告格式与内容D.1 文本格式D.2 海水浴场监测报告章节内容1 范围本技术规程规定了海水浴场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和质量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海水浴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水文观测GB 12941-9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 17378.2 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GB 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GB 17378.7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海洋赤潮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3 总则海水浴场监测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浴场开放前,海水浴场环境状况的初步调查,主要为定性资料的获取;浴场开放前对浴场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监测;浴场开放期间,选择有代表性的水文气象和海水质量参数进行定期的监测;有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进行的应急监测。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导言:海洋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领域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制定和遵守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论证,以期为海域使用提供参考。
一、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拥有丰富的资源,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应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
例如,在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时,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生态保护,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
二、海洋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环境是海域使用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制定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时,应当着重考虑环境风险评估和生态修复措施。
例如,在进行海洋工程建设时,应当充分预测和评估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海洋法律法规海洋法律法规是指导海域使用的重要依据。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应当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并在实践中加以遵守。
例如,在划定海洋边界和海洋资源开发中,应当遵守国际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确保海洋利益的平衡和公正。
四、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科学研究是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重要支撑。
科学研究可以提供海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依据,为制定合理的海域使用政策和技术导则提供科学参考。
例如,通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海域的生态特征和生物多样性,为海域使用的论证提供科学依据。
五、海洋文化传承海洋文化传承是人类与海洋和谐共生的重要方面。
在制定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时,应当注重保护和传承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海洋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例如,海洋民俗、海洋传说等都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加以保护和传承。
六、国际合作与共享海域使用的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国际合作与共享。
在制定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时,应当充分考虑国际合作与共享的重要性,促进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
例如,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中,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海洋问题。
海水浴场水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提升我区域内海水浴场监测工作整体能力水平,为行使海洋环境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保障。
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范围行政区域内所有海水浴场纳入监测范围。
二、监测内容(一)监测指标。
水质指标:粪大肠菌群、肠球菌、漂浮物、溶解氧、透明度、石油类、色、臭和味、赤潮发生情况。
其他指标:同步开展水温监测;具备能力的地方开展浪高、天气现象、风向、风速、总云量、降水量、气温、能见度等监测。
采样当天,记录实时水文气象情况和浴场环境质量分析所需的相关信息(浴场人数、周边陆源排污情况、降雨量等)。
(二)点位布设。
根据海水浴场沙滩长度(或对外经营沙滩长度)确定监测断面数量。
沙滩长度不大于2 公里,布设不少于1 个监测断面;沙滩长度2~5 公里,布设不少于2 个监测断面;沙滩长度大于5 公里,布设不少于3 个监测断面。
海水浴场所设监测点位总数应不少于3 个,采样点宜布设在水深0.5 米、1.0 米和1.5 米处,相当于成年人身高的齐膝深、齐腰深和齐胸深处。
当海水浴场周边存在污染源时,应在污染源与海水浴场的交界处增设监测点。
(三)监测频次及时间安排。
于7月1日至9月30日开展监测。
海水浴场每周开展1 次,于周四前完成采样。
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监测时间或加大监测频次。
三、组织实施海水浴场监测由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实施。
四、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依据《海水浴场监测与评价指南》(HY/T 0276-2019)要求实施,其中粪大肠菌群采用发酵法分析,肠球菌采用滤膜法分析。
五、数据报送各地开展监测的其他海水浴场,于监测完成后1周内将监测数据按标准报表格式报送。
海水浴场水质常规监测数据按照各测站上报。
因天气原因无法开展现场采样时,可顺延至水文气象条件允许时进行现场采样作业。
六、评价及报告监测任务承担单位负责编制本市年度海水浴场水质分析报告。
海水浴场年度水质质量分析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概况、浴场水质概况、浴场水质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导言: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域的使用和管理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制定了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以确保合理利用海域资源并减少对海洋环境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相关内容,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一、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不合理的海域开发和利用会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日益突出。
2. 意义: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确保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基本原理1. 合理性原则: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要求海域使用计划必须符合科学合理性原则,即基于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确保海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综合性原则: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综合分析和评估海域使用计划的影响和风险。
3. 可操作性原则: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要求使用简单、易操作的技术方法,以便各国能够有效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三、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实施方法1.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相关海域的基础数据,包括海洋生态、物理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影响评估:对海域使用计划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环境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方面,以确定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 风险评估:评估海域使用计划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社会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4. 决策支持:基于评估结果,提供决策支持,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海域使用政策和规划。
四、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实际应用1. 海洋能源开发:在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指导下,各国可以评估海洋能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和环境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海水浴场管理制度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海水浴场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管理制度。
1. 严格遵守国家海洋局和地方政府关于海水浴场的管理规定。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技术标准《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编制组2012年6 月行业技术标准《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最频发的少数国家之一,海洋灾害对沿海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已成为沿海开发规划实施和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
近年来,超强台风、风暴潮、海浪、海冰等灾害频发,海平面持续上升,局部地面沉降量加大,海岸环境变化加速,而我国现行沿海大型工程防御海洋灾害的评价技术标准与海洋灾害风险面临的态势不相适应,严重制约着沿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1年日本“ 3?11”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严重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世界对海洋灾害的强烈关注。
沿海国家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海洋灾害的防御。
我国沿海地区集中了核电、油气、石化等大型工程和人口密集的滨海城镇,也存在海洋灾害风险考虑不足、特别是海啸灾害风险设防薄弱等诸多问题。
因此,开展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是有效提高海洋灾害防御能力和减少海洋灾害损失的关键技术方法之一,可为海洋灾害防御决策与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编制《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是落实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的具体要求,对科学论证和评价沿海大型工程的海洋灾害风险,提出减轻或防御海洋灾害风险的对策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沿海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导则》的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和防灾—1—减灾的要求,以保障沿海大型工程生产安全、减轻海洋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威胁为目的,以海啸、风暴潮、海浪、海冰为海洋灾害要素,以成熟、实用的技术方法为依据,以实现业务化评价为运行模式,结合海洋灾害的特点,采取数据资料收集、补充勘察、分析计算与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工程的海洋灾害设防技术参数和设防标准,分析判断工程的灾害风险脆弱性,提出预防或减轻海域灾害影响的对策措施。
备案号:25277-2009省地方海南标DB46/T150—2009准海南省海水浴场管理与服务规范HainanProvinceBathingBeachManagementandServiceStandard2009-05-27发布2009-06-30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6/T150—2009前言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海南大学旅游学院、三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三亚大东海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海口假日海滩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应民、杨宇飞、何彪、陈朝阳、赵宏、陈志勇、宋秀军。
本标准于2009年5月27日首次发布。
DB46/T150—2009引言为了规范海南省海水浴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海水浴场经营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创建海南省优质服务的海水浴场,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海水浴场游乐服务,根据《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等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DB46/T150—2009海南省海水浴场管理与服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南省海水浴场管理与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泳区管理、设施与环境服务、信息服务、购物与租赁服务、卫生服务、安全服务、投诉处理服务、管理与评价等各项服务规范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海南省辖区内海水浴场的经营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7海水水质标准GB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665公共浴室卫生标准GB/T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167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GB/T168商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B/T17775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19085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DB46/T149-2009海南省公共沙滩管理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2003年《海南省旅游条例》,海南省人民政府,2004年3术语和定义3.1海水浴场海水浴场是经审批划定功能以游泳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的海域和部分陆域。
海水浴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导则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2017年6月目录一、范围 (1)二、术语和定义 (1)(一) 海水浴场 (1)(二) 潮汐 (1)(三) 海浪 (1)(四) 有效波高 (1)(五) 海面水温 (1)(六) 预报时效 (1)(七) 水质等级 (2)(八) 游泳健康指数 (2)(九) 游泳适宜度 (2)三、海水浴场预报资料 (2)(一) 潮汐观测资料 (2)(二) 海水浴场监测资料 (3)(三) 数据质量要求 (5)四、预报产品的形式内容和预报要求 (5)(一) 预报要素 (5)(二) 预报时效 (5)(三) 发布频次 (5)(四) 预报产品发布要求 (5)五、预报技术方法 (6)(一) 潮汐预报方法 (6)(二) 海浪预报方法 (8)(三) 海温预报技术和方法 (12)(四) 海水浴场水质等级 (15)(五) 健康指数指标 (15)(六) 游泳适宜度指标 (18)六、预报产品的结果检验和预报评分 (18)(一) 检验和评分对象 (18)(二) 检验方法 (19)一、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海水浴场海洋环境预报的术语和定义、预报产品的内容格式和发布要求、结果检验与评分方法等内容。
本导则适用于海水浴场海洋环境预报产品制作发布等相关工作。
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一)海水浴场在沿岸海滩上建成的可进行游泳、日光浴和各种海上运动的场所。
(二)潮汐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习惯上把海面在垂直方向上的涨落称为潮汐。
(三)海浪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
(四)有效波高将波列中的波高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其中最大的1/3部分波高的平均值。
(五)海面水温海面水体冷热的度量,表示海洋表面水层的海水热状况的物理量。
(六)预报时效预报的有效期限。
(七)水质等级针对海水浴场的生物学要素(粪大肠杆菌、肠球菌、赤潮、水母)、物理和化学要素(色、臭、味、漂浮物、溶解氧、pH、盐度、石油类)等水质指标对海水水质进行分级。
(八)海水浴场健康指数体现海水浴场环境对游泳者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或影响程度。
(九)游泳适宜度综合水文要素、气象要素和水质要素的等级划分,得出海水浴场是否适宜游泳的最终结论。
三、海水浴场预报资料对于海水浴场海洋预报产品需有一定的基础资料,并在此基础分析形成预报产品,预报资料主要包括潮汐观测资料和海水浴场观测资料。
(一)潮汐观测资料1.海洋站潮汐观测数据在海水浴场附近有潮汐观测站的情况下,搜集不少于1年的连续潮汐观测资料以及验潮基准面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
2.临时观测潮汐数据在海水浴场周边无长时间潮位观测站的情况下,应建立临时验潮站,获取不少于1年的连续潮位观测资料以及验潮基准面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
(二)海水浴场监测资料每年4月至10月期间,每天下午由国家海洋局下属海洋环境监测站将各海水浴场监测要素通过传真传输至海水浴场预报承担单位。
具体数据见下表。
各单位将收集到的气象、水文、水质以及海滩环境状况等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制作海水浴场预报。
其中,天气现象及对应编码如下表:海水浴场总云量观测按云量分为10档,具体为数字1-10。
漂浮物质(定性描述):“油膜”用代码“1”、“浮沫”用代码“2”、“藻类”用代码“3”、“无”用代码“0”录入。
浴场游泳人数和浴场休闲人数:具体人数。
(三)数据质量要求海水浴场环境预报中使用的数据资料,应经过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按照《海滨观测规范》(GB/T 19414)、《海洋监测规范》(GB/T 17378)中数据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资料处理的方法和要求,处理后方可使用。
四、预报产品的形式内容和预报要求(一)预报要素海水浴场预报产品的预报要素为水质、水温、浪高、天文潮高潮潮时、低潮潮时、游泳健康指数、游泳适宜度和提示语。
(二)预报时效预报时效为不低于24h。
(三)发布频次每日发布至少一次。
(四)预报产品发布要求海水浴场预报产品于每日10时之前发布,或根据用户需求而定;发布渠道为网站,也可通过传真、邮件形式直接发送给浴场管理部门。
海水浴场预报产品格式:XX海水浴场海洋环境预报有效时间:YYYY年M月D日H时~ YYYY年M月D日H时XX海水浴场浪高X.X米-X.X米,浪向XX,水温XX.X℃-XX.X℃,高潮时:XX:XX和XX:XX,低潮时:XX:XX和XX:XX,水质优(良/差),适宜(较适宜/不适宜)游泳,提示语(例如海况较好、水温偏低、风大浪高等)。
电话:XXXXXXXXXXXX发布单位:XXXXXXXX五、预报技术方法(一)潮汐预报方法科学的潮汐预报是将潮汐观测曲线分离成许多周期不同、振幅各异的分潮(余弦曲线),这些分潮主要有太阴(月球)半日分潮、太阳半日分潮、太阴太阳合成日分潮、太阳日分潮、浅水分潮等等。
我国早期采用的是达尔文方法,对一个月的潮汐观测资料进行人工潮汐调和分析计算,求出各个分潮的振幅和角速度,用以潮汐预报。
1.潮汐调和分析潮汐调和分析的目标是从连续的观测资料中分离出各分潮的调和常数,即振幅和迟角。
根据潮汐资料时间长度,可采用长期、中期与短期观测资料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分潮调和常数。
长期潮汐调和分析一般需要1年以上的连续潮汐观测数据,中期潮汐调和分析需要半月以上连续潮汐观测数据,短期潮汐调和分析需要25小时以上的连续潮汐观测数据。
长期潮汐调和分析方法确定的分潮数量多,调和常数准确,可直接用于潮汐预报;而中期与短期调和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则需要利用邻近长期站进行订正及扩展处理。
2.潮汐预报通过调和分析得到各分潮调和常数后,潮汐预报则使用如下公式:8,,3,2,1),cos(H 0i1=-++=∑=i g u v t f i i i i nii ση其中,η为水位,Hi 、gi 为第i 个分潮的调和常数,σi 为分潮的角速度,t 为时间,fi 为分潮的交点因子,v0i 为分潮的天文初位相,ui 为分潮的交点订正角。
3.潮汐预报工具(1)U-tide 潮汐预报工具U-tide 是由罗德岛大学(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物理海洋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Oceanography )的Daniel L. Codiga 组织编写的一套标准调和分析和预报的工具包,包括m 文件程序包和学习手册。
Utide 专门处理分布不均匀或缺测值较多的时间序列的水位、潮流数据,给出了精确的节点、卫星修正,还可提供易于使用和全面的诊断来更好地挑选分潮,它集成了T_tide (Matlab functions )、r_t_tide (Matlab functions ) 和versatile tidal analysis (Fortran program ) 的优点,能更准确的对时间序列的水位、潮流进行调和分析和预报。
(2)TMD 潮汐预报工具TMD (Tide Model Driver )是一个Matlab 工具包,由Lana Erofeeva 编写,其数据源是来自OTIS (OSU Tidal Prediction Software )以及各种高度计卫星数据,例如Topex Poseidon, Topex Tandem, ERS, GFO ,也有一些实测潮汐、船舶的ADCP 数据也加入了同化计算。
可以用来获取中国海域及其他海域的调和常数,还可以预报潮汐和潮流,有着可视化的界面。
4.潮汐数值预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潮汐数值预报成为重要的潮汐预报方法,此方法可以计算出大面的潮汐潮流,对于一些没有建设潮汐观测点的海域,可以给出潮汐和潮流计算结果,弥补了其他方法因没有实测资料而无法预报潮汐的缺憾。
潮汐数值预报所需资料包括:研究海域的岸线、水深、用于验证模型的连续潮位观测资料等。
成熟海洋模式包括ECOM 、FVCOM 、POM 、ROMS 等。
(二) 海浪预报方法1.经验预报方法 (1) Bretschneider 经验预报方法0.4220.004gH gF V V ⎛⎫= ⎪⎝⎭, 0.2521.200.0772gT gF V V π⎡⎤⎛⎫=⎢⎥ ⎪⎝⎭⎢⎥⎣⎦, 式中H ,T 分别为有效波高和周期,g 是重力加速度,F 是风区长度,V 是10m 高度处的风速。
该方法是以Sverdrup-Munk 有效波理论为基础,Bretschneider 依据观测资料修订的一种经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使用较为方便,应用广泛。
(2) 井岛经验预报方法0.4220.004gH gF V V ⎛⎫= ⎪⎝⎭0.2620.0852gT gF V V π⎛⎫= ⎪⎝⎭式中H ,T 分别表示波高和周期,g 是重力加速度,F 是风区长度,V 是10m 高度处的风速。
这种方法是井岛等人以Wilson 经验方法为基础,提出的台风浪经验计算方法,该方法已被列入日本港湾建筑设计规范。
(3) 宇野木经验预报方法(){}()11030..100095011cos ..........7111.43..................950P P H a n r P rεθα⎧⎫-><+⎪⎪=+-⎨⎬⎪⎪+<⎩⎭ 48.525025250r P r T T =-=-- 其中H 是波高(m ),P 。
是台风中心气压(hpa ),r 是离开台风中心的距离(海里),θ是自台风中心移动方向的直线按顺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ε是台风中心到出现最大波高的距离,a 、n 、α和rо都是常数,它们因不同的台风而异。
该方法虽有不足之处,但有一定实用价值,至今仍是日本气象厅进行日常业务预报采用的方法之一。
2.半经验半理论预报方法(1) 有效波预报方法(也称SMB 预报方法)这是由Sverdroup 和Munk 最先提出的一种较系统的海浪预报方法,包括深水和浅水风浪与涌浪预报,后经Bretscheider 修正,所以简称为SMB 方法。
此法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1)海上风浪大小和周期是由风速、风时和风区决定的,Sverdroup等人把风时和风区分别考虑,即风区充分大时,海浪状态取决于风时;风时充分大时,海浪状态取决于风区;在风区和风时都有限时,上述两种情况都能求出可能的海浪上限,这时从两个预报值中取最小的一个。
2)把有效波高和周期作为海面复杂海浪状态的参数,但其基本方程是对海浪能量求解。
这种假定适应了目测海浪资料的统计规律,这是此方法成功的第一个原因。
3)在能量由风传递给海浪的过程中,不但考虑了垂直海面压力,也考虑了切应力效应。
4)为了预报海浪周期,用经验的方法求出了波陡与波龄的关系,并制成查算图。
图中实线表示SMB方法在实际海浪预报中应用的函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