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数字媒体城DMC发展模式的借鉴(doc 8页)(正式版)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7
韩国数字媒体城发展模式的借鉴摘要韩国的数字媒体城是一个以数字化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通过打造数字媒体产业集聚区,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价值。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重点。
韩国作为数字媒体产业的先行者,通过数字媒体城这一特殊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文将对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价值。
2. 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发展背景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建设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韩国政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为了吸引人才和投资,韩国政府决定建设一个专门的区域来集聚数字媒体产业,并为企业提供各种支持和便利。
这个区域就是后来的韩国数字媒体城。
3. 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基本特点韩国数字媒体城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产学研结合韩国数字媒体城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而企业则为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和经费支持。
3.2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韩国数字媒体城鼓励创新创业,提供创业支持和创新基金,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创新团队。
这种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为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3 优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韩国数字媒体城拥有优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包括高速网络、电力供应、办公场所等。
同时,还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如法律咨询、财务支持、市场推广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4 产业多元化韩国数字媒体城不仅仅关注传统的数字媒体产业,还积极培育新兴的技术领域,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
这种产业多元化的发展策略,有助于增加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4. 韩国数字媒体城的成功案例韩国数字媒体城的成功案例包括:4.1 目测目测是韩国数字媒体城孵化的一家创业公司,该公司开发了一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产品,用于智能手机上的3D建模和显示。
dmc调研报告DMC (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y)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DMC(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y)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市场需求,探讨DMC发展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调研:对DMC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了解DMC的定义、发展历程等。
2. 市场调研: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市场调研等方式收集DMC相关的市场数据,了解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
3. 专家访谈:与旅游行业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DMC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三、DMC的定义和发展历程DMC(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y)是专门为旅游目的地提供管理服务的公司。
其主要职责包括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协调并整合各类资源,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DMC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DMC开始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
如今,DMC成为了旅游行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导游服务到行程安排等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四、DMC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1. 市场需求: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
DMC可以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2. 旅游行业的影响:DMC通过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 发展趋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DMC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DMC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
五、DMC发展的建议1. 加强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旅游者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业务方向,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定制化服务。
2.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加强培训和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体验,树立品牌形象。
3. 创新业务模式: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和创造力,增强竞争力。
Samoo:韩国首尔数字媒体城大厦开建2009-10-30 10:42:41 作者:lwt 来源:互联网浏览次数:69 网友评论 0 条韩国首尔的数字媒体城大厦由韩国Samoo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楼高640米,仅比迪拜塔低180米,但到2015年4月建成时也堪称世界第二高度。
10月底该项目破土动工,造价约3.3万亿韩元(合19亿欧元),有133层。
韩国首尔的数字媒体城大厦由韩国Samoo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楼高640米,仅比迪拜塔低180米,但到2015年4月建成时也堪称世界第二高度。
10月底该项目破土动工,造价约3.3万亿韩元(合19亿欧元),有133层。
这座地标将成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地区的视觉“光塔”,并成为2000多家公司和12.1万员工的家。
大厦的总体规划是在2000年完成的,并建造在2002年世界杯体育场的旁边,也是韩国首都未开发的最后一个地块。
项目计划建造一座“城中城”,容纳了从音乐到动漫和计算机等所有和数字相关的产业。
首尔市市长Oh Se-hoon称其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认为数字媒体城大厦将通过商业、个人和社区生活的各个角度来挖掘数字媒体应用的可能性,实现创新的历练”。
大厦内部还将建造住宅、一座百货商店、会议中心、饭店等。
其“数字脊柱”是数字媒体街,长1.14公里,建造了交互式信息亭、智能照明设备和指引人们在“数字城”行走的立面。
这里聚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生态保护技术,可谓是明日生活方式的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
河畔的公共用地结合了生态花园、湖泊、山坡和溪流,证明21世纪城市人的生活也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和互相受益。
数字媒体城——首尔创意产业园区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东滩顾问阅读:次数字媒体城是由韩国首尔市政府开发和推广的,其具体实施建设工程计划是由政府专门成立的数字媒体城处负责。
首尔市开发公司负责执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002年,首尔开始在上岩洞兴建,并于2008年建成,以数字内容产业和ICT产业为重点,以建设世界最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主要任务,届时韩国文化内容产业将全部迁入,成为韩国信息城的核心,形成以软件产业为主的信息中心。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数字媒体中心(DMC)简介及其启示
张胜利
【期刊名称】《天津电大学报》
【年(卷),期】2010(014)003
【摘要】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数字媒体中心(DMC)在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组织框架中属于教学辅助机构,是制作高质量媒体资源和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重要部门.其职责地位、制作媒体资源种类和策略、组织机构、国际交流等方面各具特点,对于我国远程教育机构的媒体资源制作以及技术支持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张胜利
【作者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天津3001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8
【相关文献】
1.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现状、特色与发展 [J], 王雪双
2.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发展建设以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J], 刘月圆;张行才
3.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的发展建设以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J], 刘月圆;张行才;
4.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校长访谈录——韩国的开放教育 [J], 刘敏
5.韩国数字媒体中心(KDMC)为其数字网络选用NDS OpenCable解决方案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领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案例研究报告目录一、纽约SOHO区:世界十大创意艺术区之一(一)园区简介(二)园区形成基础和发展历程1.SOHO艺术区形成的基础2.SOHO艺术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三)园区产业定位1.以艺术品经营为龙头2.以时尚产业为特色(四)入驻机构情况分析1.SOHO区现驻绝大多数为商业机构2.现驻画廊情况3.现驻博物馆情况4.现驻影剧院情况5.现驻商铺情况(五)功能区分布与规模现状1.以第六大道为界,SOHO区东部入驻机构较西部密集2.画廊集中分布在东部中心地段3.博物馆分散在四个区域4.影剧院集中分布在百老汇街和第六大道5.时装等时尚店铺沿主干道集中分布6.SOHO区的代表性建筑:铸铁建筑(六)园区配套1.SOHO区基础设施2.SOHO区商业配套(七)园区运作模式与政策保障1.纽约市为SOHO区制定了严格的改造方案2.纽约市政府为SOHO区充当“把关人”3.曼哈顿第二社区委员会负责规划SOHO区社区服务4.SOHO联盟具体承担社区服务5.社区居民通过选举和志愿服务参加SOHO区管理(八)园区经验1.工业遗产再利用使SOHO区保留了独特的历史风貌2.非政府组织对SOHO区的存留和发展至关重要3.政府通过严格的审查机制保持SOHO区的艺术性4.入驻商家对艺术性的自觉保持使SOHO区成为独特的艺术商业区二、韩国HEYRI艺术村:世界十大创意艺术区之一(一)HEYRI艺术村发展概况1.HEYRI艺术村简介2.HEYRI艺术村重要的文化地位3.HEYRI艺术村的三阶段发展历程(二)HEYRI艺术村发展主体分析1.产权开发方:HEYRI艺术村数百位艺术家2.建设规划方:HEYRI艺术村规划中心-设计协会3.管理运营方:HEYRI艺术村投票选举产生的理事工会(三)HEYRI艺术村产业业态分析1.HEYRI艺术村产业总体业态2.HEYRI艺术村核心艺术产业3.其他与艺术相关的产业(四)HEYRI艺术村空间布局1.设施构成2.功能分区3.代表性建筑(五)主要艺术家与机构入驻情况1.入驻艺术家工作坊创作机构情况2.入驻博物馆/展览馆展示机构情况3.入驻音乐厅/剧院演出机构情况4.入驻画廊/艺术商店交易机构情况5.其他机构组织入驻情况(六)HEYRI艺术村的营销平台与服务平台1.举办国际性的艺术节庆和盛会,吸引国内外艺术爱好者集聚2.召开各种文化艺术研讨会开办艺术学校,促进文化艺术交流学习3.建立旅游服务中心、规划设计中心、出入境管理处等服务平台(七)政府政策支持与组织机制保障1.韩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在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扶持文化艺术产业发展2.韩国政府鼓励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建设,给予艺术家联盟土地开发权3.韩国坡州市政府设文化观光科、HEYRI事务局等机构负责HEYRI艺术村的发展工作4.HEYRI艺术村设立理事会和文化教育委员会等组织,采取会员制管理(八)HEYRI艺术村的成功关键要素分析1.具有艺术气息的不同风格的建筑成为HEYRI艺术村的重要吸引力之一2.全年无休的艺术节庆和文化活动成为艺术爱好者学习和交流的集聚地3.签约众多知名艺术名家,形成品牌效应,提升了集聚区的影响力4.艺术全产业链模式、产业研一体化的保障机制,提升了园区的整体实力5.艺术村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平台,推动了区域内文化企业与艺术机构的发展6.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大力支持HEYRI艺术村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三、台北华山1914:台湾最着名的创意艺术区(一)发展概况1.园区简介: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旗舰基地和重要地标2.发展历程:由废弃酒厂变身文化园区(二)主体分析1.园区产权方和管理主体: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文化创意产业引入空间(ROT项目)改建经营主体:台湾文创发展公司3.华山文化创意产业旗舰中心(BOT项目)建设运营主体:华山文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电影艺术馆(OT项目)经营主体:台湾电影文化协会(三)产业定位1.核心产业是艺术展览、文艺表演2.关联产业是创意设计3.配套文化情景商业和特色餐饮(四)规模现状与功能区分布1.园区规模:占地7.21公顷2.功能分布:10余栋各具特色的建筑和4处户外文化空间3.标志性建筑:台北之家、果酒大楼等建筑(五)入驻企业与机构1.创意设计店铺入驻情况2.文化情景体验入驻情况3.特色餐饮店铺入驻情况(六)招商与营销策略1.采取商家入驻加空间租赁的经营模式2.严格筛选入驻商家,每家店铺都有独立策展能力3.减免租金支持非盈利性文化机构在园区举办活动4.媒体营销与活动营销相结合,增加园区知名度5.时间与空间的合理规划,提高空间利用率(七)园区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1.政府明确园区的定位,引导园区发展方向2.政府多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改善与基础设施建设3.政府与经营方签订详细合约,评估园区经营绩效4.政府每年主办为期一个月的华山生活艺术节,营造艺术氛围5.园区实施多个项目,培育扶植创意团体(八)园区经验1.城市中心区域怀旧的建筑与环境,实现了新与旧的完美结合2.全年无休、种类多样的表演和展览,成为园区的人气发动机3.以“酷”“玩”为主的精准定位,吸引大量具有玩咖精神的人群4.众多明星在园区开设店铺、举办发布会,带来明星效应5.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保证了园区以艺术为主的发展方向四、纽约百老汇演艺集聚区: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一)百老汇简介(二)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1.形成模式:自发长期缓慢形成的戏剧区2.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三)运营主体1.产业链主体2.剧目制作公司3.剧目经纪商4.剧院设置5.演出消费者6.服务平台(四)演出内容1.剧目类型2.剧目内容特点3.品牌剧目介绍(五)运作模式1.集聚效应:由剧院集聚带动戏剧产业集聚再带动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2.映射模式:剧院与剧目联动发展3.活动吸引模式:举办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六)经营业绩1.经济效益:每年票房收入近11.4亿美元,为纽约市贡献98亿美元2.社会效益:为纽约市创造84000多个就业岗位,且每年吸引近70万外地游客来纽约观光(七)经验总结1.纽约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园区发展的土壤2.产业链聚集优势演出资源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3.剧场梯度分布所产生的双轮效应促进运营模式的完善4.各类协会与奖项的设置激发了园区的活力5.政府的扶持和推动政策是百老汇顺利发展的保障五、伦敦西区演艺集聚区: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一)伦敦西区简介(二)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三)运营主体1.产业链主体2.剧目制作商3.剧目经纪商4.剧院设置(四)演出内容1.剧目类型:音乐剧、舞台剧是伦敦西区剧院的主要演出类型2.西区音乐剧的特点:“主流”与“多元”的平衡(五)演出消费者1.西区的观众主要是英国人,占到观众总数的81%2.年龄越高越喜欢看经典、严肃的剧目3.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喜欢到西区观看演出(六)运作模式1.安全演出经营管理模式:通过中层“制度管理层”对剧场进行统一协调管理2.版权交易模式:通过原创音乐剧的版权交易进行全球推广3.“一臂之距”(THE ARM'S LENGTH)模式:政府通过中间组织干预戏剧产业的发展(七)经济和社会影响分析1.西区剧院收益:每年吸引观众1400万人次,票房收入达5亿英镑2.对伦敦的贡献:提供41000份工作机会,每年直接经济贡献10亿英镑(八)经验总结1.政府的大力支持使西区剧院获得了快速稳定的发展2.优秀人才、企业与协会等资源的聚集壮大了西区剧院的产业3.西区剧院的剧目实验性演出体制降低了演出产业发展的风险4.西区剧院与百老汇的良好合作关系六、美国好莱坞:全球最大的电影工业生产基地(一)好莱坞发展概况1.好莱坞简介2.好莱坞重要的全球地位3.好莱坞三阶段发展历程(二)好莱坞电影发展基础1.好莱坞优美的自然风光为电影拍摄和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爱迪生电影组织垄断了美国东部电影市场促使独立制片商向西部逃离3.洛杉矶种族较多,文化源流最为多样化,使之成为一个永恒的故事之源(三)好莱坞产业业态分析1.好莱坞产业总体业态2.好莱坞核心电影产业3.好莱坞着名的旅游业4.与好莱坞电影相关的产业(四)好莱坞空间布局1.好莱坞设施构成2.标志性建筑(五)主要企业与机构入驻情况1.好莱坞入驻电影公司情况2.好莱坞入驻中间机构情况3.好莱坞入驻学院组织情况4.美国电视台进入好莱坞(六)好莱坞发展的资本平台与营销平台1.金融资本与好莱坞电影公司的结合2.奥斯卡金像奖成为好莱坞电影营销品牌活动3.电影公司结合传媒集团,进行大营销整合(七)政府支持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1.政府出台了减税政策以吸引资本投资国内的电影业,应对“外逃制片”2.相关部门直接提供资金和设施帮助好莱坞搭建市场平台,提高制作水准3.政府颁布法律支持好莱坞面向海外市场的联合和垄断4.AMPAS、行业协会、基金会等相关组织管理和推动电影产业发展(八)好莱坞成功的七大关键要素分析1.好莱坞电影的垂直整合经营模式使电影的产量与质量得到了保证2.好莱坞演员明星制促进了电影的流行,影片的票房收入得以相对稳定3.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导演创作了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轰动效果的经典影片4.精良的制作和先进的电影技术,以及多国家为其电影后期制作提供支持5.华尔街金融资本的介入为好莱坞电影制作方提供最重要的资金支持6.奥斯卡金像奖对好莱坞电影的宣传和展示,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7.美国政府在帮助好莱坞抢占海外市场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七、首尔数字媒体城(DMC):韩国最大的数字媒体制作基地(一)首尔数字媒体城(DMC)发展历程与原因1.首尔数字媒体城分三个开发阶段,目前处于快速发展初期2.数字媒体园区两个战略发展阶段3.项目开发原因(二)园区发展主体分析(三)园区产业定位1.以亚太为全局进行核心产业定位2.围绕核心产业定位次核心产业3.MC进入业态的细分(四)功能区分布与规模现状1.园区规模2.空间布局3.DMC规划设计指导思想4.园区功能定位5.重要建筑举例(五)园区招商与营销1.DMC已入驻企业(部分)2.土地供应情况3.招商引资(六)园区配套1.主要配套设施2.园区基础设施统计3.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七)园区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1.土地供应激励机制2.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激励机制3.针对外国投资者的补充激励机制4.政府支持5.土地利用要求(八)园区经验1.建立发达的交通设施使出入DMC高效便捷2.新颖的城市规划使DMC各区位功能完善3.树立全球化的项目运作意识为DMC开拓国际市场4. 大量引进技术人员为DMC奠定人才基础5.准确的产业定位使DMC在媒体娱乐市场独占鳌头八、首尔忠武路: 韩国电影的“心脏地带”(一)忠武路发展概况1.忠武路是韩国电影的摇篮和风向标2.忠武路经历了萌芽期、快速成长期,进入了调整期(二)业态分析1.忠武路集电影、商业、生活与一体2.忠武路电影产业的核心环节是电影放映和电影制作(三)功能区分布(四)主要企业与机构入驻情况1. 20多家电影制作公司和10多家电影院2.入驻电影制作公司情况3.入驻电影院情况4.入驻中介服务机构情况(五)营销和推广1.充分利用地铁空间进行营销推广2.举办韩国首尔忠武路国际电影节(六)政府支持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1.韩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三度启动政策调控振兴民族电影2.风险投资机构为忠武路电影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七)存在的问题1.首尔市江南区和京畿道高阳市相继发力电影产业,忠武路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2.随着传统大型影院的衰落和电影制作企业的搬迁,忠武路开始出现衰退迹象九、德国汉诺威博览中心:世界最大的博览中心(一)园区简介(二)园区发展历程和原因1.汉诺威博览中心的三个形成条件2.汉诺威博览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三)园区主体分析1.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DEUTSCHE MESSE)是汉诺威博览中心的拥有者和管理者,也是大型博览会的举办者和实施者2.下萨克森州政府和汉诺威市政府是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的两大股东(四)园区产业定位1. 会展业是汉诺威的支柱产业2. 汉诺威博览中心已形成完整的会展产业链3. 汉诺威展览公司已培育起世界着名的品牌展会(五)功能区分布与规模现状1.汉诺威博览中心拥有27个展馆,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2.展示区围绕会议中心和赫尔墨斯塔成环形分布3.会议中心所在区域是博览中心的多功能聚集区4.赫尔墨斯塔是汉诺威博览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六)园区运作模式与营销1.汉诺威博览中心管理方式:政府出资、协会监管、企业运营2.汉诺威博览中心运营方式:展馆经营与自办展相结合3.汉诺威展览公司营销策略:扩展国际营销、拓宽海外市场(七)园区配套1.汉诺威博览中心硬件设施先进2.汉诺威博览中心软件服务完备(八)园区政策与组织机制保障1.德国政府大力支持展览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2.德国政府授权专业协会对进行监管、协调,保障会展业的健康、有序发展3.德国政府和协会建立了完善的会展人才培训体系和认证制度4.汉诺威市政府协调全城之力确保展会顺利举办(九)园区经验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是汉诺威博览中心的重要保障2.将会展上升到城市主题文化的高度以确保汉诺威博览中心的长久不衰3.高素质会展业人才的大批培养为汉诺威展览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4.优质的服务和完备的配套设施为汉诺威展览中心赢得了良好的口碑5.展会内容的高专业性使汉诺威展览获得了全世界商家的青睐6.树立国际战略意识为汉诺威展览争取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十、新达城国际会议与展览中心SICEC:新加坡三大会展中心之一(一)SICEC发展概况1.SICEC简介2.SICEC在会展业重要的地位3.SICEC三阶段发展历程(二)SICEC发展主体分析1.开发方:新达城发展公司SUNTEC?CITY?DEVELOPMENT?PTE?LTD2.产权方:SUNTEC新达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3.运营方:ARA新达信托管理有限公司4.管理方:APM新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SICEC产业定位与产业业态分析1.SICEC产业总体业态2.SICEC核心产业会展业3.SICEC支撑产业广告业4.SICEC其他配套产业(四)SICEC规模现状与空间布局1.规模现状2.设施构成3.功能分区(五)主要举办展会与合作机构情况1.举办的知名展会情况2.合作的主要展览公司情况3.签约的会展服务供应商情况4.加盟的协会与联盟机构情况(六)SICEC发展的营销平台与招商策略1.加盟国际会展协会以及联合营销联盟等机构,发挥协会成员的资源优势2.持续赞助新加坡艺术节等活动,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3.借助新达城杂志、数字媒体等广告资源媒介进行渠道营销(七)政府支持与组织机制保障1.政府采取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进行展览业务无需经特殊审批程序2.政府设展览与会议署,负责协调协助、配合会展公司开展工作3.新加坡展览会议协会、国际展览业协会联盟等组织管理和推动会展业发展4.政府为新达城项目提供了最好的位置,且为项目前期的展开做了大量工作(八)SICEC成功的五大关键要素分析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区位条件,为举办国际性会展活动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2.集金融、观光、购物及娱乐等功能为一体,为SICEC发展会展业奠定了基础3.与有成熟经验的展览公司、会展服务供应商合作,保障每场展会的顺利进行4.利用丰富的广告媒体资源,持续赞助新加坡文化艺术节,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5.国家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对于新达城会展中心项目做了大量前期支持工作附件一:SOHO区入驻机构概览(部分)附件二:DMC进入业种附件三:2014年汉诺威博览中心会展一览(部分)。
韩国产融结合:模式、经验与启示王波;郑联盛;王兴帅【摘要】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新兴经济体促进产业要素集聚、产业升级发展和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韩国作为政府主导产融结合的代表,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大型企业财团为中心主体、以金融体系为支撑、以中小企业为外围的"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韩国以"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促进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通过产融结合助力其"文化立国"战略的实现.但是,政府主导的"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亦存在政府失效、中心企业投资饥渴、政策缺乏独立性以及资源配置扭曲等问题.整体而言,韩国政府主导的"中心—外围"产融结合模式对于我国构建产融结合新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功能和政府的指导性功能具有较好的经验启示.【期刊名称】《金融发展研究》【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8页(P37-44)【关键词】产业金融;产融结合;政府主导型;市场机制【作者】王波;郑联盛;王兴帅【作者单位】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北京 100028;韩国忠北大学经营学院,韩国忠北 286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产融结合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实体和金融部门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前提,以信息、技术、资本和服务为纽带,以实现产业实体与金融资源有效融合为目标的一种内在联合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产融结合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产业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高度,其过程通常被视为一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过程的缩影。
一个国家产融结合模式的选择与其既定的融资方式、制度结构密不可分,亦受其经济发展现状、金融体制、法律及制度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不同的产融结合模式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率。
韩国数字媒体城DMC发展模式借鉴
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有知识产权培养、节约能源、推动就业都有着促进作用。
建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首先需要投资观念变化,其次是投资方向改变,然后是投资方式的变革。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
在各国发展实践中,它发挥了主要作用。
由于其对产业发展拥有聚合效应、综合服务功能、以及人才和物流优势,使得各国和各地区非常重视它建设和规划。
并且把作为促进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突破口。
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韩国正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基地DMC(数字媒体城)的情况和设想。
帮助国内有关部门了解其运作基本状况。
1)项目发起者
数字媒体城(简称DMC)是由韩国首尔市政府开发和推广的。
具体实施建设工程计划是由政府专门成立的数字媒体城处负责。
首尔市开发公司负责执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DMC组织机构
3)DMC位置图
4)DMC项目
目标:建立一个群体数字媒体城
主承包商:SMG (由SH 公司协助)
开发机制:开发-转让
地点:在汉城Mapo-gu城的Sang-am新千禧城内
规模:569,742 平方米
施工时间:2002年5月到2010全部完工
5) DMC规划前景
○ 世界数字媒体内容制作基地;
○世界第一个数字媒体技术研发中心;
○ 包括世界各高校间的合作;
○ 媒体研究和业务中心;
○ 亚洲东北部最好的商业港湾。
6) DMC目标业务
○ 重点集中在媒体娱乐广播、游戏、电影/动画制作、音乐和Cyber教育,○ 以使数字媒体城的业务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媒体行业形成差异化竞争;7)DMC成功要素
(1)汉城的地理位置
亚洲通向世界的门户;
汉城离与43个大城市仅有3小时的飞行时间,所有城市的人口达100万;
(2)便利的交通
距市中心商业区20分钟路
往返首尔机场仅需30分钟
韩国国内铁路线起始点正在考虑重新修建
(3)成熟的IT环境/基础设施
(4)先进的通讯网络
(5)高度技术熟练的人力
8)DMC土地供给情况
2002年5月: 核心/推荐功能批量供应
第2轮
2003年5月: 推荐功能没能批量供应,第一轮可供出售。
9)DMC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
(1)国内激励机制
○ 差异化定价
○ 安装付款
○ 提早付款有折扣
○ 强调激励价格机制
(2)外商投资激励机制
○ 土地供给
○ 办公室出租提供
○ 出租楼和外国学校
○ 以外商投资相关法律为准提供相应支持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
而从国际经验和实践来看,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有知识产权培养、节约能源、推动就业都有着促进作用。
建立中
国文化创意产业首先需要投资观念变化,其次是投资方向改变,然后是投资方式的变革。
由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从概念提出到开始实践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因此从产业本身发展来说是完全新兴的。
其中一些国家的经验和历程,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将韩国文化产业推入濒临破产的境地,迫使韩国政府必须重新思考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点。
制定专门法律法规确立“文化立国”的国家方针,从国家意志高度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
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和具体计划,明确发展目标。
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支持。
在政策侧面构建发展文化产业的法律支持及服务体系。
制定法律法规保障文化产业发展。
一、政府是开创创意产业的急先峰
1、韩国政府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层面的宏观构架
2、韩国政府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构思
3、韩国政府专门成立机构组织协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4、韩国政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资金体系构成:
(1)产业预算
(2)专项基金
(3)投资组合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2000年至2001年两年期间,成功运作“投资组合”17项,共融资2073亿韩元(政府350亿,民间1723亿)。
2001年韩国电影振兴公社通过“电影专门投资组合”融资3000亿韩元,保障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5)韩国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政策
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实行多种优惠政策。
其他相关措施及服务
6)韩国政府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规划:1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1-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
目的: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定位:文化产业园区是产、学、研联姻,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的“集合体”。
建设方针: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支持,动员民间参与。
国家为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200亿韩元(在2至3年内分期拨款),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50亿韩元,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300亿韩元。
7) 韩国政府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机制:“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
主要措施: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院校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培养,鼓励创新。
8)韩国政府注重文化创意产品国际市场拓展
基本战略:瞄准国际市场,以中国和日本为重点的东亚作为登陆世界市场舞台的台阶。
主要措施:
* 针对亚洲、美洲等地区的区域差异开发针对性产品;
* 挖掘品牌对韩国形象和韩国文化产业的市场效应;
* 在文化出口地区建立“前沿据点”。
通过前沿据点开展区域市场调查、研发和宣传;
* 积极开展跨国合作;
* 集中资金支持重点出口项目。
9)韩国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发展框架: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由事业性质项向产业性质的嬗变。
在具体实施上,制定五年发展计划,分三步走构筑文化产业发展框架:
第一阶段法律、资金、人才、组织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打基础;
第二阶段重点发展外向型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三阶段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经营。
具体措施:
集中力量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
重点培育战略性文化产业。
由于资源和资金有限,不搞平均主义,实行“选择与集中“的基本政策,集中力量支持重点产业和重要项目;
力争使国家扶持政策产生最大的整体实效。
企业经营模式:
成立专项基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推广企业全球化意识,产供销立足全球;
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制定缜密的计划;
重视国际性经营人才的培养人才,引进先进技术。
项目运作模式:
由国家、企业和私人等成立资金进行项目运作;
选择优秀的综合实力强的企业作为项目的实施主题;
树立全球化项目运作意识,着重产品的营销;
建立严格的项目评估体系,对项目立项,执行和效果组织评估,并重视对项目经验的总结。
二、韩国数字媒体城(DMC)的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