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产业园区
- 格式:ppt
- 大小:297.00 KB
- 文档页数:10
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国优秀高新区典型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引擎。
全国各地纷纷设立了高新区,以扶持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些高新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全国优秀高新区的典型案例。
1.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创新中心。
自建立以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孕育了众多知名科技企业,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园区内拥有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园区,也是国家高新区示范区。
园区内涵盖了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和创新团队入驻。
园区不仅搭建了创新平台,还积极引入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3.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中国首个海关监管区,也是深圳打造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和新型城市中心核心区。
园区内集聚了金融、科技、文化、商务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和机构,打造了一个国际化、开放型的商务新中心。
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境外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成都天府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天府新区紧邻成都市中心,是以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为主导的国家级新区。
新区内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孵化器,涵盖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政府大力扶持创新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越的创新环境,吸引了国内外各类企业和人才投身创新创业浪潮。
5. 杭州西湖科技创新园杭州西湖科技创新园坐落于美丽的西湖畔,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园区内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团队,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
园区部分政策明细企业可以享受到无抵押大额贷款、风险投资对接、各类无偿基金的资助、企业市场推广补贴、研发补贴、企业高管个人所得税返还、员工租房培训补贴等等的优惠政策,我举几个例子:1、您的企业在发展中如需要贷款,只需用产品的专利证书或销售合同作为抵押,即可获得最高1200万元的贷款;2、基金的无偿资助,根据您的产品,通过申报后,可获得20—200万元的无偿资助基金,比如我们目前在为企业申报的张江配比基金,申报成功后,张江地区立即就拨付80万元的无偿资助基金,促进企业发展;3、创业补贴,您如果是留学生企业,我们将一次性补助10万元;4、推广补助,您的企业参加展会、论坛等推广活动,就可以获得2-5万不等的资助,几乎等于您推广的费用,基本都由政府买单了;5、研发补助,您的项目研发索发生的费用,政府最高可以补助30%;6、高管所得税补贴,作为企业的高管或技术骨干,最高可以享受到1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补贴;7、人才补贴,您的企业每招收一名博士后,就可得到10万元的补贴;员工租房,每人每月可以享受到200—400元不等的补贴,假设4-5名员工共租一套公寓,就可以每月享受到1000元以上的补贴了;8、专利补贴和资助,企业申请专利的费用可以全额得到政府的补贴和奖励,知识产权项目的转化,最高可以享受到200万元的无偿资助;具体的还有:1.投融资服务:另外还有众多的优惠政策,只要有符合您企业的政策,我们的服务人员将及时为您办理相关的申报。
税收方面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企业,经认定为高科技企业的,可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认定新建立的高科技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经认定的高科技企业出口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50%以上的,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软件企业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INDUSTRIAL INNOVATION 产业创新研究一、研究背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动人才的大量缺失,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承担着深化产业改革和科技改革排头兵的重要使命,各高新技术园区纷纷出台自己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作为高新产业和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武汉东湖、杭州滨江、深圳南山及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才引进和保障逐步趋向于完善,以人才的“高、精、尖、缺”为核心,重点解决当前产业技术发展的难题[1]。
二、四地人才引进政策特点分析通过分析武汉东湖、杭州滨江、深圳南山、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人才引进政策后发现,四地的人才发展战略从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保障等方面开展,并配套相关措施,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引才领域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武汉东湖以“3551光谷人才计划”为核心,聚焦光电子信息、生物、智能制造、新能源与环保节能、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数字经济等领域,打造宜居舒适的国际人才高地;杭州市作为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前沿,其人才引进重点主要围绕智慧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开展,同时加强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的创业人才的引进;深圳南山发力打造人才基地建设,在“领航2020人才发展计划”中将重点扶持和发展一批集人才资源开发、高新技术孵化、科技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于一体的人才产业基地;上海市在人才高地基础上紧抓“关键少数”,在原来的人才“20条”的基础上推行人才“30条”,重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领域招揽人才。
(二)采取强有力的资金扶持政策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对比四地的人才奖励政策,最大的核心点在于提供大量的资金用于加强对于人才的吸引,同时根据不同的人才特点,提供相应的项目启动资金。
武汉市通过“3551光谷人才计划”针对3551高层次创业人才采取无偿资助和股权投资相结合的资助方式;上海市自2005年起就已经开始实施“浦江人才计划”,目前已经资助总额近5.3亿元;杭州市根据《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杭州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人才团队项目经评审认定后给予60-200万元资助,对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深圳市深化和拓展“孔雀计划”,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用于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上海智慧园区建设案例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城市,在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上海对智慧园区建设进行了大力推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和人才聚集在这里。
下面将介绍几个上海智慧园区的建设案例,揭示上海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市政府打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科技园区之一。
园区内集聚了众多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是上海乃至全国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张江高科技园区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园区内的设施设备互联互通。
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园区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了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
园区还建设了智能化的交通系统和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有效提升了园区的运行效率和环境品质。
二、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上海市政府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上,打造的全新智慧园区。
该片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临港新片区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临港新片区建设了智能化的园区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整个园区的智能化管理。
园区内的企业和机构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临港新片区还建设了智能化的智慧园区公共服务体系,为园区内的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上海杨浦滨江智慧园区上海杨浦滨江智慧园区是上海市政府推动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之一,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滨江地区。
该园区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是上海市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
总结上海智慧园区建设的案例集展示了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进展和成果。
通过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上海智慧园区不仅提升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还提升了园区的环保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张江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的实施意见正文:---------------------------------------------------------------------------------------------------------------------------------------------------- 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张江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的实施意见为贯彻国家、上海市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落实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的决定(浦委[2006]1号)》,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实施“聚焦张江”战略,进一步提升张江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着力以制度创新促进自主创新,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以人才高地建设推进创新高地建设,以环境优势增强竞争优势,在张江园区率先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努力探索符合张江高科技园区特点、具有带动示范效应的自主创新“张江模式”。
(2)目标任务。
到2010年,把张江园区建设成为创新能力一流的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产业发展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及创新环境一流的科学城。
--创新能力目标。
到2010年,园区R&D投入占技工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0%以上;R&D人员占园区从业人员比例达到25%;自主知识产权申请量年均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5%;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年均增长25%。
--产业发展目标。
以集成电路、软件和生物医药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到2010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和技术能级具有国际水平;软件成为国内一流出口基地;生物医药在重大新药创制、中药国际化、医疗器械、研发外包等关键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意产业保持国内领先优势;围绕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科技进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基本形成。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扶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促进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创新成果产业化,扶持园区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发展,根据《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张江园区管〔2012〕7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园区产业扶持资金由园区管委会按照年度预算进行安排。
第三条(适用范围)工商注册地、财税户管地在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园(包括原有国家级高新区部分、原张江南区、康桥工业园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合庆工业园区、张江光电子产业园、银行卡产业园),且符合园区产业导向的企业,可申请本办法规定的扶持政策。
第二章支持措施第四条(重大产业专项配套)对与园区主导产业相关的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等给予配套支持。
对领衔承担企业,原则上按照1(企业实际所获国拨经费):1(含上海市、浦东新区匹配经费)的比例给予匹配资金;对参与企业,原则上按照1(企业实际所获国拨经费):0.5(含上海市、浦东新区匹配经费)的比例给予匹配资金。
单个项目的匹配额不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
对与园区主导产业相关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项目、信息化发展专项项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项目、文化产业发展项目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项目等给予配套支持。
对项目承担企业,原则上按照1(企业实际所获市拨经费):1(含浦东新区匹配经费)的比例给予匹配资金。
单个项目的匹配额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按照市级项目配套比例给予支持,且项目所获地方各级政府匹配资金总额应不超过国拨经费。
重大产业专项配套不含分包、转包项目;项目所获各级政府资金总额应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
第五条(企业并购资助)对园区企业开展吸收合并、资产收购时发生的法律、财务等中介服务费用,给予一定的资助。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了解科技创新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浦东新区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占地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
它是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科技园区之一,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典范之一。
该园区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创新生态和丰富的科技资源而闻名于全国。
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园区,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领域。
园区内有多个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智力资源。
园区内的企业涵盖了大中小型企业,包括了众多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和创新型企业。
无论是国内外知名的跨国公司还是初创企业,都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机遇。
园区积极引进国际和国内的投资者,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服务,助力企业成长。
在科技创新方面,张江高科技园区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和卓越的科研环境。
园区设有多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为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先进的研发设施和优质的科研条件。
园区还与多个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难题和挑战。
除了科技创新,张江高科技园区还十分重视产业升级。
园区积极引进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园区通过提供税收减免、科技创新奖励和产业转型基金等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张江高科技园区还注重创新创业环境的培育和孵化。
园区内设有多个创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供了办公场所、资金支持、法律咨询和创业导师等全方位的创业服务。
许多初创企业通过在园区内的孵化器中孵化成长,并逐步发展壮大。
这些初创企业的成功不仅推动了园区的科技创新发展,也为整个上海以及全国的创新创业生态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张江高科技园区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情况简介一、基本概况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位于浦东新区中部,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分为技术创新区、高科技产业区、科研教育区、生活区等功能小区。
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是我国和上海市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聚焦张江”是国家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十项任务之一。
经过16年的建设,张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高科技园区发展之路——“张江模式”,即“一个平台、两大动力、两类资源和两种能力”;探索了一条内生成长的发展之路,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软件三大核心主导产业,及文化创意设计、金融信息服务、信息安全、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产业布局。
二、产业状况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和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框架。
目前,园区建有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863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
在科技创新方面,园区拥有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建有国家火炬创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一批新经济企业实现了大踏步的飞跃。
“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自由竞争”和“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园区文化和创业氛围正逐渐形成。
截止2008年底,园区进驻企业达1540家。
2008年,园区工业总产值421.4亿元;经营总收入83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8.3亿元。
吸引投资总额13.25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1.52亿美元。
从业人员为12.56万。
园区累计申请专利14233件(2008年为5091件),授权专利3218件(2008年为1013件)三、融资投资面对经济危机冲击下的新期待,针对园区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情况,张江园区专门成立了上海张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下称“中心”),为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融资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