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投资环境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6.00 MB
- 文档页数:76
张江高科技园规划案例项目情况张江高科技园区约36平方公里,园区规划范围内可建设用地约17.1平方公里,已建用地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占可开发建设用地的72%;已建成各类建筑1350万平方米,其中,办公、研収、商业等公共建筑430万平方米,工业建筑440万平方米,居住建筑450万平方米。
2009年,上海市政府“南汇撤销、并入浦东”的方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
2011年11月,张江高科技园区抓住两区合并机遇,扩大园区规模为75.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北区和中区、张江南区、康桥工业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合庆工业园区、张江光电子产业园和银行卡产业园。
其中,核心区总占地25平方公里,由各功能区组合而成。
2014年12月29日,国务院决定上海市自贸区扩区至张江片区,面积37.2平方公里,东至外环线、申江路,南至外环线,西至罗山路,北至龙东大道。
产业情况以产业链带动园区产业发展,通过设计和制造整合产业链发展,形成设计+代工的产业整合发展模式。
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物医药创新链和集成电路产业链。
其中,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目前张江已经成为国内最集中、技术水平最高、产业能级最优的集成电路研发与制造一体化产业基地。
园区内已经形成以芯片设计、晶圆制造业为龙头的“设计+代工”的产业模式,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制造在内的国内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园区形成了包括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探索形成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的医药产业发展模式。
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医药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服务能力最强、新药创制潜力最大的生物医药基地之一。
细分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一期:龙东大道以南、科苑路以东、祖冲之路以北、金科路以西,面积约1.5平方公里。
生物医药产业区二期:背面靠高科路,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张江集电港一期:龙东大道以南、金科路以东、祖冲之路以北、张江路以西,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园区部分政策明细企业可以享受到无抵押大额贷款、风险投资对接、各类无偿基金的资助、企业市场推广补贴、研发补贴、企业高管个人所得税返还、员工租房培训补贴等等的优惠政策,我举几个例子:1、您的企业在发展中如需要贷款,只需用产品的专利证书或销售合同作为抵押,即可获得最高1200万元的贷款;2、基金的无偿资助,根据您的产品,通过申报后,可获得20—200万元的无偿资助基金,比如我们目前在为企业申报的张江配比基金,申报成功后,张江地区立即就拨付80万元的无偿资助基金,促进企业发展;3、创业补贴,您如果是留学生企业,我们将一次性补助10万元;4、推广补助,您的企业参加展会、论坛等推广活动,就可以获得2-5万不等的资助,几乎等于您推广的费用,基本都由政府买单了;5、研发补助,您的项目研发索发生的费用,政府最高可以补助30%;6、高管所得税补贴,作为企业的高管或技术骨干,最高可以享受到1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补贴;7、人才补贴,您的企业每招收一名博士后,就可得到10万元的补贴;员工租房,每人每月可以享受到200—400元不等的补贴,假设4-5名员工共租一套公寓,就可以每月享受到1000元以上的补贴了;8、专利补贴和资助,企业申请专利的费用可以全额得到政府的补贴和奖励,知识产权项目的转化,最高可以享受到200万元的无偿资助;具体的还有:1.投融资服务:另外还有众多的优惠政策,只要有符合您企业的政策,我们的服务人员将及时为您办理相关的申报。
税收方面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企业,经认定为高科技企业的,可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认定新建立的高科技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经认定的高科技企业出口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50%以上的,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软件企业自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上海智慧园区建设案例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城市,在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上海对智慧园区建设进行了大力推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和人才聚集在这里。
下面将介绍几个上海智慧园区的建设案例,揭示上海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上海市政府打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科技园区之一。
园区内集聚了众多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是上海乃至全国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张江高科技园区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园区内的设施设备互联互通。
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园区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了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
园区还建设了智能化的交通系统和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有效提升了园区的运行效率和环境品质。
二、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上海市政府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上,打造的全新智慧园区。
该片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临港新片区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临港新片区建设了智能化的园区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整个园区的智能化管理。
园区内的企业和机构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临港新片区还建设了智能化的智慧园区公共服务体系,为园区内的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上海杨浦滨江智慧园区上海杨浦滨江智慧园区是上海市政府推动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之一,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滨江地区。
该园区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是上海市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
总结上海智慧园区建设的案例集展示了上海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进展和成果。
通过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上海智慧园区不仅提升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还提升了园区的环保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研究报告1、研究时间报告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
2、研究范围报告分析的地域范围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东区)现代医疗器械园”、“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和“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
3、数据说明报告中未标明来源的图表、相关数据均取自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统计年报》2003-2006年。
目录一、张江高科技园区整体发展情况 1(一)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张江模式” 1(二)敢于领先,走出了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 4(三)主动升级,研发创新能力快速提升7(四)引育结合,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9(五)营造环境,产业配套体系日趋成熟11(六)适用培养,高科技“人才谷”逐渐形成15二、张江高科技园区具体产业发展分析17(一)集成电路产业17(二)生物医药产业20(三)软件产业26(四)文化科技创意产业29(五)金融信息服务产业31(六)光电子产业32(七)其它新兴产业34前言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过十五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1999年实施“聚焦张江”战略以来,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张江园区实现了快速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迅速崛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完善,研发能力持续增强,正在成为创新创业的密集区域、高科技人才的汇集区域、高科技企业的富集区域,成为产学研一体化初具规模的高科技园区。
2006年底,园区内经营企业达1123家,注册企业4862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981家,吸引外商投资总额162.91亿美元;内资企业2881家,吸引注册资本153.12亿元人民币。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819.05亿元人民币, 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就达123.58亿元。
园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70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活动经费投入达43.6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项目突破1000个,其中进入成果应用阶段的科研项目达355个。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1.22•【字号】沪府办规〔2023〕23号•【施行日期】2023.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规〔2023〕2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1月22日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张江高新区”)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和上海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主阵地。
为进一步推动张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更好落实创新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就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提出若干意见如下:一、明确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新区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科技事业发展“四个面向”,围绕科技创新工作“四个第一”,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规律,紧紧围绕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以特色化发展为核心,以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为支撑,全力推动张江高新区从全国创新中心加速迈向全球创新高地,为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动力引擎。
(二)基本原则1.改革创新。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深化张江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创新服务模式,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统筹联动。
坚持全市“一盘棋”,强化市、区联动,完善张江高新区所属园区联动,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园区的协调机制,加快集聚资源、政策、项目、资金,为张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合力。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张江高科技园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中部,有多条地铁线路直达,且与外环路相接,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该园区成立于1992年,规划面积25 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2 万,主导产业为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等.截至2008 年底,张江高科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421.4 亿元,经营总收入839.7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98.3 亿元,吸引投资总额13.25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1.52 亿美元;注册企业数为1540 家,从业人员达到12.56万.○1 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产业发展战略:以产业高地带动人才高地建设,以人才集聚提升产业等级;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开发模式:公司建设——政府回租——授权经营○2 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业态主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链”带动园区产业发展,通过设计和制造整合产业链发展,形成“设计+代工”地产业整合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地生物医药创新链和集成电路产业链.其中,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目前张江已经成为国内最集中、技术水平最高、产业能级最优地集成电路研发与制造一体化产业基地.园区内已经形成以芯片设计、晶圆制造业为龙头地“设计+代工”地产业模式,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制造在内地国内最完整地集成电路产业链.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园区形成了包括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在内地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探索形成“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 地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医药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服务能力最强、新药创制潜力最大地生物医药基地之一.b5E2RGbCAP产业业态:信息产业集群,包括独栋高端办公楼、组合式商务中心、花园式办公;生物医药集群,包括公园式制药园区、集中式中低层研发区;创意产业园区,包括低层多样化园区、特色化低层办公楼;休闲服务业,包括酒店式公寓、商务型酒店、分散式度假型酒店、主题酒店.p1EanqFDPw○3 空间布局图5-10 :张江高科技园区空间布局图张江高科技园区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空间布局.形成了多个产业基地,包括技术创新区、高科技产业区、浦东软件园、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科研教育区,以及居住区和扩展地区等功能区.DXDiTa9E3d1.1.1 案例启示(1)发展阶段:园区地发展都经历了从工业发展主导到综合新城地过程通过对园区发展阶段地分析,可以发现,园区发展具有一定地阶段性.先进园区地发展基本都经历了从‘纯工业工业+配套综合新城'地过程:发展之初以纯粹工业主导,随着工业地发展,相应地配套日益完善,产业发展向高端化拓展,人口不断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发展和生活性服务业地需求不断加大,从而生产生活结合地综合新城逐渐形成.RTCrpUDGiT(2)产业结构:二三产业均衡发展,是先进园区地重要特点比较先进产业园区地产业结构发现,较为成熟地园区地产业结构都相对均衡,即二三产比重较协调,三产为区域产业地重要组成,且有较大比重地三产业从业人员.5PCzVD7HxA张江科技园地三大产业生产总值比重为0.1:58.6:41.3,三产比重超过30%,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产业结构地重要组成部分.jLBHrnAILg(3)产业效率:高产出、集约化是先进园区发展地共同特征(4)产业链:形成强而有带动力地产业链是先进园区地产业发展地特点以少量强大地带动作用地产业为主导,并形成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地产业链是先进园区地共同特色.最终形成为主导产业为带动,周边产业协调发展地集群化、规模化、规模化产业发展格局.张江科技园区地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地四类产业链发展模式:技工贸一体化模式、技工贸分离模式、“研发+技术转让”模式以及研发服务外包模式.xHAQX74J0X(5)人才结构:高素质、创新能力强地人才结构是保证新区领先地必要支撑6)园区布局:围绕中心地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是先进园区地共同特点如下图所示,张江高科技园空间布局围绕有活力地、中心地、居住与公共服务区,形成环绕式布局,外围是由主导产业园区构成地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中心也为居住与公务服务区,周边布局主要产业区,并在不同地产业园区中形成一定地服务配套,构成次级组团.LDAYtRyKfE图5-16 :张江高科技园区空间布局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 Zzz6ZB2Ltk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dvzfvkwMI1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rqyn14ZNXI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EmxvxOtOco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SixE2yXPq5。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概要日期:1996-03-29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概要本招股说明书概要的目的仅为尽可能广泛、迅速地向公众提供有关本次发行的简要情况。
招股说明书概要本身不是发售股票的法律文件。
投资人在作出认购本股票的决定之前,应先仔细阅读本招股说明书全文,并以全文作为投资决定的依据。
一、释义:在本招股说明书中,除文义另有所指外,下列词名之涵义应由以下释义规范:发起人指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上海久事公司发行人指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筹)本公司指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筹)公司筹委会指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委员会开发公司指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股票指本公司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普通股社会公众股指本公司按照本招股说明书而向中国境内投资者发售并申请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买卖的本公司股票股份指本公司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股份华夏指华夏证券有限公司上海证交所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监会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承销商指华夏证券有限公司股票承销协议指本公司与主承销商于1996年3月18日达成之承销协议元指人民币元二、绪言本招股说明书依据《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中国现行有关证券管理法规和行政规章编写并公布,旨在向公众人士提供有关本公司的情况和股票发行认购手续等资料。
本公司筹委会已批准该招股说明书并就其所知而确信,本招股说明书不存在任何重大遗漏或者误导,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公司本次新发行的股票是根据本说明书所载明的资料申请发行的,除本公司筹委会和主承销商外,没有委托或授权任何其他人提供未在本说明书中列载的信息和对本说明书作任何解释或者说明。
本公司股票之买卖,应由投资者按规定负担相应的税款,发行人、承销商和推荐人对税款不承担责任。
三、发售新股有关当事人1、发行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筹)筹委会负责人:钱人杰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龙东大道200号电话:(021)58913456传真: (021)58914492本次股票发行联系人:林苑张义华潘桂芳2、承销机构:主承销商:华夏证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黄玉峻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63号电话:(010)8272277传真:(010)8286848联系人:沈中华王国光张国雄副主承销商: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鲍友德地址:上海市九江路111号电话:(021)63231111传真:(021)63236119联系人:席翔德分销商:航空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池耀宗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21号电话:(010)4951702传真:(010)4928268联系人:任一夫分销商: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邹泽锦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51号电话:(010)8582892传真:(010)8582892联系人:阎为民高振营3、律师事务所和经办律师发行人法律顾问:上海市第一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宝琛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1285弄8号电话:(021)64311118传真:(021)64315436经办律师:傅玄杰吴宝琛联系人:包伟4、评估机构:上海中华社科会计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 :王文彬地址:上海市浦东大道288号东信大厦7楼电话:(021)58799970传真:(021)58872507经办评估人员:王永康联系人:王永康上海市房地产估价所法定代表人 :杨国诚地址:上海市新闸路218号中泰公寓2003室电话:(021)63586034传真:(021)63586124经办评估人员:庄幼绯邓效群联系人:杨国诚5、评估确认机构: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人:张佑才地址:北京市万泉河路66号电话:(010)2567744传真:(010)2541817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负责人:蔡育天地址:延安东路2号电话:(021)63236191传真:(021)632911236、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 :石人瑾地址:上海市昆山路146号电话:(021)63252134传真:(021)63243522经办注册会计师:朱澍萼陆国豪联系人:周渭明7、股票登记机构: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法定代表人:俞建麟地址:上海市闵行路67号电话:(021)63566657传真: (021)632574548、收款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818号9、上市推荐人: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同上)四、股票发行情况1、承销方式:本次发行的2500万股(含250万股公司职工股) 社会公众股由主承销商组织承销团采用余额包销方式承销;2、股票种类: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人民币;3、发行方式:采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网定价发行;4、发行期:1996年3月29日至1996年4月11日;5、发行地区: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联网的证券交易网点;6、发行对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股东登记的境内自然人、法人和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的基金等(法律、法规禁止购买者除外);7、每股发行价格:6.15元人民币8、1996年税后利润预测:4270万元(所得税率按15%计算)3366万元(所得税率按33%计算)9、每股税后利润预测:0.43元(所得税率按15%计算)0.34元(所得税率按33%计算)10、预计市盈率:14.3倍(所得税率按15%计算)18.1倍(所得税率按33%计算)11、预计本次发行后每股净资产:2.68元12、本公司本次发行的股票已申请近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上海张江集电港B区4-15地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上海张江集电港B区4-15地块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58781万元项目建设单位: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1.1 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选址于上海张江集电港B区4-15地块,地块东至盛夏路,南至高科东路,西至创新河,北至规划三路。
本地块原为空地,因此对地块无原有环境污染。
目前张江集电港B区内仍有相当的居民住宅,主要集中在规划芳春路、银东路、盛夏路、祖冲之路围成的矩形区域内,一方面居民本身不接受远距离安置(唐镇、孙桥等地区),另一方面目前附近地区无能力接受这部分居民,因此制约了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进一步开发集电港产业区B区,制约了集电港乃至张江的整体发展,因此迫切的需要建设一个动迁基地来满足这部分居民的动迁需求。
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08年12月),本项目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专门为集电港B区内的居民作为动迁基地用地。
因此从规划和项目的建成意义来说,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
1.2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选址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内,项目东至盛夏路,南至高科东路,西至创新河,北至规划三路。
根据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意见(沪张江园区管备[2009]014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造高层商品住宅及共建配套设施。
项目占地面积42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62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9262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
项目预期竣工时间为2012年3月。
2 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确定项目周边有4个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分别为项目南面的玉兰香苑、项目西侧的创新河,西侧跨申江路的春港丽园以及项目本身的居民楼。
3 环境现状3.1 自然环境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简称张江集电港)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基地园区之一,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核心区,紧靠中环线,毗邻风景如画的汤臣高尔夫球场和东郊别墅区,西靠张江居住区,东邻500米宽外环绿化带和高速外环线,南依川杨河自然景观,规划面积约2.91平方公里,规划地铁二号线贯穿其中,北面的龙东大道是连接内环线和浦东国际机场的交通要道。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基本概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指性质和功能相似的一类地域组织,即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一定地域内的相对集中,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技术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我们把这类科技——工业综合体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
世界各国高新区呈现千姿百态,名称也不尽相同,有的称为科学园、技术园、科技园、研究园、发展园;有的称为工业园、科学工业园、科技工业园、高技术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带;有的称为科学城、技术城、文化学术研究城;有的甚至根据园区的技术开发内容和地理位置特点而称为硅谷、硅山、硅岛、硅廊、硅漠、硅原等等。
2.高新区发展历史美国是高新区的发祥地。
1 951年美国在东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兴建了占地只有5O英亩的斯坦福研究园(S t a n f o r dR e s e a r c h P a r k),开创了世界高新区的先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斯坦福研究园为起点,逐步形成了今日闻名于世的硅谷。
与斯坦福研究园起步发展的同时,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地区从林肯实验中心,沿128号高速公路两侧也出现了几百家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公司。
如今,这一半环形走廊地带已有700家与计算机相关的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基地之一。
到1992年在美国的5O 个州中有42个州建立了科学园、技术园、工业园等258个。
法国:1969年开始在南方城市尼斯附近筹建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学城,经过2O多年的建设,该科学城现己成为重要的国际性高科技中心;1983年法国开始筹建法兰西岛科学城,它是一个典型的科研、教学和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此外,还分别兴建了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布列塔高技术园,以航空航天技术为主的图卢兹科学园,以电子技术、计算机为主的格勒诺布尔(G r e n o b l e)高技术区等各种类型的高新区。
英国:具有几百年学术研究传统的剑桥大学是英国创办高新区的先行者。
张江高科 - 公司简介张江大厦作为发起人的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于1992年7月28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是继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之后建立的浦东第四个重点开发公司,统一负责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土地成片开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转让及综合经营。
作为发起人的上海久事公司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投资、参股、综合经营开发,曾投资建设了南浦大桥、地铁一号线、虹桥机场候机楼、二十万门程控电话、河流污水治理工程等上海市政重点工程,先后支持了300多个项目的建设,直接参资的内联、中外合资企业40多家,1994年实现利润7.09元。
张江高科技园区既是浦东新区的重点开发区,又是国家级高技术重点开发区之一。
园区的规划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规划为科技产业区、科研教育区、高级商住区、住宅区四大功能区。
优越的园区投资环境,将提供水、电、热、煤气、通讯、道路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发展以生物医药工程、徽电子、机电一体化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集开发、生产、销售、科研、教育、博览于一体的中国新一代的高科技城区。
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成立以来,发展极为迅速。
提前完成了浦东重点工程龙东踟5。
2公里段50米拓宽的施工建设任务,完成了园区李时珍路等8公里长区内道路的峻工通车,顺利实现了园区内污水泵站、桥梁工程、标准厂房、动迁用户、过渡办公楼、商务楼等项目建设的预定目标。
在引进高科技术项目建设和利用外资方面,相继与一些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企业集团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西欧等国的跨国公司建立了多种的合作关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浦东外国语学校等一批教育和科研机构也相继确立进入园区,截至1995年10月,园区开发公司已累计引进项目33项,协议投资总金额人民币36亿元、外汇2.4亿美元,其中已有九个项目开始进区建设。
园区开发公司投资或参股建立了各类全资、合资企业,包括上海信源张江有限公司及经国家经贸部批准设立的张江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公司等七家公司,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