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粘法非织造布的粘合机理及热轧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321.00 KB
- 文档页数:4
纺粘非织造布强力的影响因素及工艺优化孟宾;马练兵;刘海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纺粘热轧非织造布粘合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其两相结构,明确了纤维长丝性能、铺网方式、热压辊的温度、压力、接触时间、纤网厚度以及花纹压辊中花纹的深厚与面积对纺粘非织遣布强力的影响,取热压辊温度、压力、接触时间3个因子各3水平,利用L.(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和极差分析.研究表明:热压辊温度对强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在试验工艺范围内,温度的提高使纤维表面熔融效果改善,增加了纤维间的粘度;接触时间对强力的影响最不明显.最优工艺应热轧温度为139.7℃,压辊压力为9MPa,轧机速度为31.8rpm.研究结果可为研发新产品以及提高和改善纺粘非织布的性能提供重要技术参考.【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3页(P141-143)【关键词】纺粘法;非织造布;强力;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作者】孟宾;马练兵;刘海文【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国家羊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非织造布对传统纺织行业来说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被视为纺织行业中的朝阳产业,纺粘法是非织造布生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产品在整个非织造领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从厚型到薄型、从工程用的土工布到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手提袋,纺粘非织造布可谓无处不在。
随着其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其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强力作为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有待优化[1-4]。
为此,本论文对影响纺粘非织造布产品强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
2 纺粘非织造布强力影响因素纺粘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流程为:切片—螺杆挤压机—熔体过滤器—计量泵—喷丝板—冷却吹风—气流牵伸—铺网—热压成布—卷取[5-6]。
对强力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纤维长丝的性能,其与切片质量、纺丝成型、拉伸条件有关;铺网方式;热压辊的温度、压力、接触时间;纤网厚度以及花纹压辊中花纹的深厚与面积[7-8]。
非织造材料的热粘合技术研究非织造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纤维材料,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热粘合技术作为非织造材料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非织造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非织造材料的热粘合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一、非织造材料概述非织造材料,也称为无纺布,是一种由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等方法而形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与传统的纺织材料相比,非织造材料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过滤、土工、服装、汽车等领域。
非织造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纤维原料、纤维排列结构和加固方法。
其中,加固方法包括化学粘合、针刺、水刺和热粘合等。
热粘合技术由于其高效、环保、产品性能稳定等优点,在非织造材料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热粘合技术的原理热粘合技术是利用热塑性纤维在受热时的软化、熔融特性,使纤维之间相互粘连,从而实现非织造材料的加固。
热粘合过程中,热量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在热粘合过程中,温度、压力和时间是三个关键的工艺参数。
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纤维的熔融程度和粘合效果;压力的大小决定了纤维之间的接触紧密程度;时间则关系到热量的传递和纤维的熔融状态的稳定。
三、热粘合技术的分类热粘合技术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热风粘合、热轧粘合和热熔粘合三种。
1、热风粘合热风粘合是利用热风穿透纤网,使纤维受热熔融而粘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蓬松、柔软的非织造材料,如婴儿纸尿裤的表层材料、卫生巾的表层和芯层材料等。
2、热轧粘合热轧粘合是通过热轧辊对纤网进行加热和加压,使纤维熔融粘合。
热轧粘合生产的非织造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常用于服装衬里、包装袋等产品的生产。
3、热熔粘合热熔粘合是将热熔纤维或粉末撒在纤网上,然后通过加热使其熔融并与其他纤维粘合。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粘合点的分布和数量,适用于生产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非织造材料。
四、热粘合技术的影响因素1、纤维原料纤维的种类、细度、长度和卷曲度等都会影响热粘合效果。
热轧粘合工艺参数对非织造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王孝锋;侯大寅;徐珍珍;汪浩;杨莉【摘要】采用正交试验法综合分析热轧粘合方式与工艺参数对非织造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热熔胶含量、纤网密度、热轧压力、热轧时间为影响因素,讨论采用同种热轧粘合方式时,纤网密度与热轧工艺参数对非织造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热轧粘合方式下非织造材料力学性能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表面粘合非织造材料的断裂强力与顶破强力随着纤网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热轧压力与热轧时间的增加先增后减,断裂强力随着热熔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顶破强力先增后减;面粘合非织造材料的断裂强力与顶破强力随着纤网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热轧压力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断裂强力随着热熔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热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顶破强力随着热熔胶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随着热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并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表面粘合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要优于面粘合.【期刊名称】《武汉纺织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2)004【总页数】6页(P14-19)【关键词】热轧粘合;工艺参数;纤网密度;力学性能;影响【作者】王孝锋;侯大寅;徐珍珍;汪浩;杨莉【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74.5热粘合是非织造织物生产中一种很重要的加固方法,此方法具有生产过程简单、速度快、无三废问题、产品性能变化多样、安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婴儿尿布、卫生巾面料、过滤材料、高档服装衬等领域[1-4]。
而热轧粘合又是热粘合加固方式中一种重要的方式,此方式虽然加工工艺简单,但工艺过程相对复杂。
当纤网进入钳口区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纤网被压紧加热、纤网产生形变、部分纤维熔融、熔融的高分子聚合物流动以及冷却成型等等。
纺粘非织造布制备工艺与性能的关系田伟;雷新;从明芳;祝成炎【摘要】为研究纺粘非织造布生产工艺、结构及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聚丙烯为原料,采用多种工艺制备了纺粘非织造布,测试了纺粘非织造布的结构和透气性能,并对其孔隙率进行计算.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当计量泵频率一定时,网帘频率增加,织物厚度、面密度减小,而孔隙率增大;当网帘频率一定时,计量泵频率增加,织物厚度和面密度呈变大的趋势,而孔隙率呈减小趋势;当计量泵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熔体输出量将不再对纤维直径变化产生明显影响;纺粘非织造布的透气率随试样孔隙率增大而提高,且二者呈幂函数关系.【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5(036)011【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非织造布;纺粘法;聚丙烯;透气性能;孔隙率【作者】田伟;雷新;从明芳;祝成炎【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1.8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空气中带有大量的悬浮颗粒,这些细小颗粒的存在已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人们日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空气过滤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空气过滤理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3]。
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对产物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摘要: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制造中,对产物热稳定性能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探究了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对产物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可以提高纺织品的热稳定性能,这对于提高纺织品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言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品加工工艺,通过纤维的机械成网和纺粘处理,可以制造出具有不同用途和性能的纺织品。
其中,产物的热稳定性能是纺织品在高温环境下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通过研究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对产物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提高纺织品的性能和品质。
2. 实验方法本研究选取不同工艺参数的干法成网机械进行实验,包括成网速度、纺粘温度和纺粘时间。
首先,选择不同的成网速度进行实验,纺织品样品经过干法成网机械成网后,进行热稳定性能测试。
然后,改变纺粘温度进行实验,记录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能数据。
最后,调整纺粘时间进行实验,分析不同时间对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3.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纺织品的热稳定性能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成网速度越快,纺织品的热稳定性能越好。
原因是高速成网可以使纤维更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从而提高热稳定性能。
另外,纺粘温度和纺粘时间的增加也能提高纺织品的热稳定性能,但是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导致产物的热稳定性能下降。
这是因为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纺粘时间会导致纤维的结构破坏,从而降低热稳定性能。
4. 影响机制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对产物热稳定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纤维的排列和结构来实现的。
成网速度的增加使纤维更紧密地排列在一起,降低了纤维间的孔隙度,从而提高了产物的热稳定性能。
纺粘温度和纺粘时间的增加可以改善纤维的结晶程度,增强了纤维的热稳定性能。
然而,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纺粘时间会导致纤维的结构破坏,出现反效果。
5. 应用前景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对产物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为纺织品制造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粘合机理及温度等对粘合质量的影响文章来源:《中外缝制设备》未经允许不得转摘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粘合的功能和条件等,如何正确地选择粘合衬不仅可以取代软衬、毛衬、棕衬等传统工艺用衬,并且可以充分显示出服装设计的特色,使穿着不变形,水洗、干洗也不变形,提出的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粘合衬布面料粘合机理剥离强度前言服装的造型是否优美,不仅与面料的选择、款式的设计及色彩的搭配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内衬的使用也是极其重要的。
合理地选择粘合衬能使服装轻盈、舒适、透气,并且大大简化了服装加工工艺。
随着现代高档服装材料的增加,服装制作中的内衬热加工工艺显得越来越重要。
粘合的功能和条件一、粘合的功能与使用热熔粘合衬布所使用的粘合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粘性树脂(烯烃类、聚酞胺类、聚胺脂类以及聚脂类等)。
粘合时是把附有粘性树脂的织物或非织物,通过控制温度、时间(或速度)和压力,使之与面料发生粘合的一种新工艺。
其主要性能:具有热塑性;熔融状态下具有一定的粘度;有一定的耐水洗、耐干洗性以及抗老化性。
前两种性能是粘合剂与面料粘合在一起的基本条件。
通过该工艺可使服装外观挺括、造型美,通过粘合处理的服装耐干洗、耐湿洗,水洗后平整、不起皱、不变形。
因此,粘合工艺是提高服装质量,美化款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为满足各种粘合衬布的需要,粘合机对温度、时间(速度)、压力具有足够的调节范围,但如何选择3个参数的最佳值,是有效利用粘合机、保证服装质量的关键。
如温度过高易引起衣料变质、热缩性大、粘合剂老化、粘合后脆裂;但温度过低,达不到粘合强度,效率低。
压力过大,粘合剂浸透面料、破坏手感而影响质量;压力过小,影响粘合强度;时间或速度选择不当,也易造成不良后果。
由于参数搭配方案多,粘合衬种类多,且要求不一,因此需要通过试验或实践加以优选。
常用的粘合器具和机器有熨斗、平板式粘合机、旋转式连续粘合机、高频粘合机、真空粘合机、静电粘合机。
这些设备分别适用于各种批量生产和特定的使用要求。
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对产物抗压性能的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对产物抗压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纺粘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对成网产物的抗压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以寻求提高产物强度和耐压性能的最佳工艺条件。
1. 引言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非织造布制备技术,广泛应用于纺织、建筑、医疗等领域。
产物的抗压性能是评价成网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研究纺粘工艺对产物抗压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实验方法2.1 纺粘设备与参数设置本实验采用X型干法成网机械进行实验,设置不同的纺粘工艺参数,如纤维浓度、纤维长度、纤维排列方式等。
2.2 产物制备及样品准备根据不同的纺粘工艺参数设置,采用相应的设备制备产物。
制备完成后,对产物进行抗压性能测试。
2.3 抗压试验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于万能试验机中,在一定的压缩速度和载荷条件下进行抗压试验。
记录产物的压缩变形和载荷响应,并进行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不同纺粘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抗压性能的产物。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纤维浓度对产物的抗压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随着纤维浓度的增加,产物的抗压强度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纤维浓度的增加会增加产物中纤维的相互连接,增强产物的内聚力和抗压能力。
(2)不同纤维长度对产物的抗压性能影响较小。
通过实验发现,无论纤维长度是长纤维还是短纤维,产物的抗压强度相差不大。
这是因为成网过程中,纤维间的相互交织和纤维与基材的结合对产物的抗压性能影响更大。
(3)纤维排列方式对产物的抗压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采用齐纺和互锁排列方式纺粘的产物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
这是因为这两种排列方式可以增加纤维的相互交织和内聚力,增强产物的抗压能力。
4. 结论经过对干法成网机械中纺粘工艺对产物抗压性能的研究发现,纺粘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可以显著影响产物的抗压性能。
纤维浓度、纤维排列方式是影响抗压性能的重要因素,而纤维长度对产物的抗压性能影响较小。
纺粘法制备非织造材料的工艺优化非织造材料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从医疗卫生用品到工业过滤材料,从家居装饰到农业覆盖物,其身影无处不在。
纺粘法作为制备非织造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应用领域,对纺粘法制备非织造材料的工艺进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纺粘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聚合物切片经过熔融、挤压、纺丝、拉伸和铺网等一系列过程,形成连续的纤维网,然后通过加固处理得到非织造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都会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产生影响。
首先,聚合物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同的聚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能,如熔点、粘度、分子量分布等,这些都会影响纺丝过程的稳定性和纤维的质量。
例如,聚丙烯(PP)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热性,常用于医疗卫生和包装领域;聚酯(PET)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工业用布。
在选择聚合物原料时,需要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熔融过程是将聚合物切片转变为可纺丝的熔体。
熔融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的控制直接影响熔体的均匀性和质量。
如果熔融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聚合物降解,影响纤维性能;而温度过低则会使熔体不均匀,容易产生断丝。
此外,熔融时间和压力也需要根据聚合物的特性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熔体充分熔融且质量稳定。
纺丝过程是将熔体通过喷丝孔挤出形成纤维。
喷丝孔的形状、尺寸和分布会影响纤维的细度和均匀性。
较小的喷丝孔可以得到较细的纤维,但也容易造成堵塞;而较大的喷丝孔则会使纤维较粗,影响产品的柔软性和透气性。
同时,纺丝速度也是一个关键参数。
纺丝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纤维拉伸不足,强度降低;速度过慢则会影响生产效率。
拉伸过程是赋予纤维一定的强度和取向度。
拉伸温度、拉伸倍数和拉伸速度等参数的控制对纤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较高的拉伸温度有助于纤维的拉伸,但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纤维过热而损坏;拉伸倍数越大,纤维的强度越高,但过度拉伸可能使纤维变脆。
非织造布主要工艺技术及特性1、纺粘非织造布技术纺粘非织造布是利用化学纤维纺丝成型原理,将聚合物挤出、拉伸而形成连续长丝后铺置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制成非织造布。
在纺粘非织造布中,丙纶纺粘布比重最大可占到70%左右,其次是涤纶纺粘布约占18%左右,另外还有锦纶纺粘布及少量的功能化纺粘布。
丙纶纺粘布的特性:〔1〕丙纶纺粘布以聚丙烯树脂为主要生产原料,密度仅0.91,较多元酯、锦纶等材质为轻;〔2〕同基重制品厚度较厚,具有蓬松性;〔3〕成品柔软度适中,具有舒适感;〔4〕拨水透气性好。
PP树脂不吸水,含水率零,制品拨水性佳,且由100%纤维组成,具有多孔性,制品透气性佳,易保持布面干爽;〔5〕无毒、无刺激性。
PP纺粘制品不含其他化学成分,无毒、无异味且不刺激人体皮肤;〔6〕抗化学药剂。
PP树脂属化学成分钝性物质,抗化学侵蚀强度佳,产品不受侵蚀而影响强度;〔7〕抗菌性较好。
不发霉并能隔离存在液体内细菌及虫类的侵蚀;〔8〕物理机械性能佳。
制品强度较一般短纤产品为佳,强度无方向性,纵横向强度相近;〔9〕加工容易。
PP树脂属热可塑型树脂,除可以用一般针车加工外,亦可以用高周波热熔缝合方式加工;涤纶纺粘布的特性:〔1〕高强度,具有较好的拉力强度;〔2〕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可在120℃环境中长期使用,在150℃环境中也可使用一段时间;〔3〕耐老化、抗紫外线、延伸率高、隔音;(4)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透气性;(5) 耐腐蚀性较好,对酸及一般非极性有机溶剂有极强的抵抗力;〔6〕无毒、耐微生物、能防蛀、不受霉菌等作用;纺粘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家庭用品、包装用品、装饰行业、农业用布、防水材料、高档透气〔湿〕防水材料基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电器、加固材料、支撑材料、汽车装饰材料、复合膜基布、婴儿和成人尿布、卫生巾、防护用品、一次性卫生材料等领域。
纺粘无纺布工艺流程聚合物〔聚丙烯+回料〕——大螺秆高温熔融挤出——过滤器——计量泵〔定量输送〕——纺丝〔纺丝入口上下拉伸抽吸〕——冷却——气流牵引——网帘成网——上下压辊〔加固〕——轧机热轧〔加固〕——卷绕——倒布分切——称重包装——成品入库纺粘无纺布的技术类型世界上纺粘无纺布技术主要有德国莱芬的莱科菲尔技术、意大利的STP技术、日本的神户制钢技术等。
丙纶纺粘法非织造布热轧工艺探讨非织造布生产的工业化程度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它在工业、农业以及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位置,而热轧粘合工艺在丙纶纺粘法非织造布的生产中则是比较常见的一项技术,发展前景非常的广阔,文章主要针对丙纶纺粘法非织造布热轧工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标签:丙纶纺黏法;非织造布;热轧工艺非织造布是对传统纺纱织布工艺的一种发展,它不需要将纱线进行编结,而且将纤维直接用物理的方法进行粘合,它是对传统纺织原理的突破,使得制造工艺的速度更快,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
丙纶纺粘法非织造布的用途非常广泛,而且具有较好的国内外的市场发展前景,热轧工艺的应用对于非织造布生产的进步是非常有帮助的,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增加对热轧粘合工艺的研究,促进非织造布性能的进一步完善。
1 丙纶纺粘法非织造布热轧工艺的机理分析在丙纶纺粘法非织造布的热轧工艺应用中,实际的工艺操作过程是非常简单的,主要就是把那些在室温下存放的纤网利用输送链运输到高温轧辊之中,使其承受一定的压力及温度加工之后,纤网就可以进行固结,从而就完成了非织造布的生产[1]。
在热轧工艺的应用中,主要有点粘合、表面粘合及面粘合三种生产方法,在第一种的粘合方法中,主要使用的部件是刻花辊与光辊两种,在纤网经过相应位置的时候,处于凸轧点位置的纤维就会进行熔融粘合,这种生产过程对于薄的非织造布的制作比较适用。
第二种粘合方法使用的是光辊与棉辊的部件组合,所谓的棉辊就是在钢辊上包裹一层棉布,这样在生产中就可以完成单面的表面粘合了,主要依靠的就是光辊面的纤维制造而成的。
第三种粘合方式是通过光辊之间进行组合来完成的,生产过程中在纤维交叉的位置进行粘合处理,这种方法中产生的粘合点比较多,生产的非织造布也具有面料硬、表面平滑的特点。
热轧粘合工艺的应用主要依托的是热塑性合成纤维这一性质,在设置好的粘合区域中对进入其中的纤网加热加压,进而使其原有的厚度与密度发生改变[2]。
非织造试题库名词解释:植针密度:也叫布针密度,指1m长针刺板上的植针数。
(枚/m)针刺深度:刺针刺穿纤网后,突出在纤网外的长度。
单位:mm针刺频率:每分钟的针刺数(次/min)针刺动程:等于偏心轮偏心距的两倍。
针刺密度:纤网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理论针刺数针刺力:针刺过程中,刺针的钩刺带着一小束纤维刺入纤网,该作用使刺针受到的阻力热熔粘合:热熔粘合是利用烘房加热纤网使之得到粘合加固ES纤维:一种双组分低熔点纤维,其芯层是聚丙烯,起主体纤维的作用,皮层是聚乙烯,起热熔粘合的作用驻极处理:提高非织造布过滤效率的重要后整理技术,具有过滤效率高,过滤阻力低等优点熔喷接收距离(DCD):影响熔喷纤网的蓬松度和纤维之间的热粘合程度1、试按我国国标给非织造材料给予定义。
P1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缠编纱线的续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2、试根据成网或加固方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P3(1)按成网方法分:1)干法成网(包括机械成网和气流成网)、湿法成网聚合物挤压成网(2)按纤网加固方法分:机械加固,化学粘合,热粘合3、试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①介于传统纺织品、塑料、皮革和纸四大柔性材料之间的材料。
②非织造材料的外观、结构多样性纤维排列 (1)纤维呈二维排列的单层薄网几何结构(2)纤维呈三维排列的网络几何结构外观:布状、网状、毡状、纸状等。
③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多样性手感刚柔性;机械性能;材料密度;纤维粗细;过滤性能;吸收性能;透通性……根据非织造材料的用途,来设计材料的性能,进而选择确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和原料。
4、试列出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P3医用卫生非织造材料;服装用非织造材料;日常生活用非织造材料;工业用非织造材料;农业用非织造材料;国防用非织造材料等5、举例说明差别化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应用。
热粘合工艺及其产品性能特点摘要:无纺布热枯合工艺由于它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所以近年来已使它逐步得到发展、扩大.热粘合工艺主要应用于纺粘型材料的加工。
在过去五年中,它一直是使用聚丙烯纤维加工尿布、卫生餐巾和医用产品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热粘合热轧粘合热熔粘合性能工艺原理1.引言热粘合是一项重要纤网加固技术。
它提供了高的生产效率,因为加固是通过加热的轧辊或烘箱以高生产率完成的。
它已经成功地与许多热塑性纤维一起使用。
它提供有效的热接触,并且因为在粘接之后没有水需要蒸发,因此对胶乳粘合具有显著的节能性。
它具有环境友好性,因为没有剩余的成分要处理。
广泛的纤维种类可用于热粘合。
这些包括单组份纤维和双组分纤维,可以获得广泛的织物性能和美观性。
2.热粘合工艺优缺点热粘合具有以下几个优点:节约能源一与传统的胶乳粘合工艺不同,热粘合不需要经过水蒸发工序,其能源消耗比胶乳粘合低5%-10%;清洁性好一热粘合生产线所需的停机清洗时间较少,而胶乳清洗则是一项耗时、肮脏、且增加污水处理负担的工作;占地面积小一与胶乳拈合相比,热粘合生产线的占地面积要小得多;物理性能优良一热粘合无纺布较胶乳粘合织物的强力高,柔软性好;纤维含量一热粘合无纺布完全是纤维成分。
然而由于下述原因,热粘合工艺又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1)附加投资除了购置热粘合设备之外,由于热粘合工艺比树脂粘合工艺要求更严格,故除购买主设备外,还必须安装精密的总控制系统。
(2)纤维混合要求精确-为保证织物具有均匀的强力和外观,进行热粘合的纤维量应精确控制.(3)原料费用高某些产品只能采用特殊或优质纤维,这将增加原材料的费用。
(4)特殊添加剂有些产品需要加入许多添加剂,这些添加剂要预先配好加入树脂粘合浴中.所以在热粘合生产中,使用这些添加剂需补充后处理流程。
3.热粘合加固的材料热粘合加固的材料可以是热熔纤维、热塑性聚合物粉剂和薄膜、膜裂非织造布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热溶纤维(对非织造布加工而言,凡是采用熔融纺丝工艺而制成的纤维网都可采用热粘合加固)。
热轧粘合三要素对非织造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张煌忠【摘要】热轧粘合技术通过加热加压、变形、熔融、流动和固化而达到固结目的,是热学一力学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安全、高效、低耗、灵活等特点,生产速度快,无三废问题,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生产工艺.在设备已定的条件下,热轧温度、轧辊压力、生产速度是影响热轧粘合非织造产品质量、能耗、生产效率的三个主要要素,在生产中需要调整好温度、压力、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期刊名称】《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4)003【总页数】4页(P5-7,11)【关键词】热轧粘合非织造产品;热轧温度;轧辊压力;生产速度【作者】张煌忠【作者单位】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三明3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74.5在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中,热轧粘合技术随着低熔点合成纤维的出现而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纤网固结方法,一般适合加工15~25 g/m2的薄型纤网,特殊产品甚至可以在10 g/m2以下,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用品、尿布、药膏基布和胶带基布等。
这种技术利用大多数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的热塑性,通过热轧辊对混有一定比例的低熔点热熔纤维或热熔粉剂的纤网进行加热,使热熔材料发生软化、熔融,并在高压下产生流动,将热熔材料与主体纤维以及热熔材料之间粘连起来,冷却后使纤网得到加固而成为热轧法非织造产品。
热轧粘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艺过程,是热学—力学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加热加压,促使纤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热轧辊热量的传递、纤网被压紧产生的形变、纤网中热熔材料发生的软化熔融、熔融高聚物的扩散流动以及冷却成形,具有安全、高效、低耗、灵活的特点,生产速度快、无三废问题,使产品更加符合卫生要求,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
热轧粘合加固的粘合材料可以是热熔纤维、热塑性聚合物粉剂和薄膜、膜裂非织造材料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低熔点热熔纤维,如聚丙烯、聚乙烯、共聚酯以及双组分纤维等。
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技术研究非织造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众多工业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医疗用品到汽车内饰,从环保过滤材料到家居装饰,非织造材料的身影无处不在。
而在非织造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粘合技术则是决定其性能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纤维或纤维网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性能的非织造布。
目前常见的粘合技术主要包括化学粘合、热粘合和机械粘合三大类。
化学粘合是利用化学粘合剂将纤维粘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粘合效果较为牢固,能够适应多种纤维材料。
然而,化学粘合剂的使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会增加生产成本。
此外,如果粘合剂的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影响非织造材料的性能一致性。
热粘合技术则是通过加热使纤维部分熔融或软化,从而实现纤维之间的粘合。
常见的热粘合方式有点粘合、面粘合和热风穿透粘合等。
点粘合能够在保证一定强度的同时保持较好的透气性和柔软性;面粘合则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但透气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热风穿透粘合适用于较厚的纤维网,能够实现均匀的粘合效果。
热粘合技术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能耗相对较低,但对于纤维的耐热性能有一定要求。
机械粘合主要包括针刺法和水刺法。
针刺法是通过带有倒刺的针将纤维网反复穿刺,使纤维相互缠结而实现粘合。
这种方法生产的非织造材料强度较高,但表面相对粗糙。
水刺法是利用高压水流对纤维网进行喷射,使纤维相互缠结和抱合。
水刺非织造布具有柔软、吸水性好等优点,但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粘合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非织造材料的用途、性能要求、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等。
例如,对于医疗用的非织造材料,对卫生性能和柔软性要求较高,可能会优先选择水刺法或化学粘合中的环保型粘合剂;而对于汽车内饰用的非织造材料,强度和耐热性能则是关键因素,热粘合技术可能更为合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