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核设备焊接总体技术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7
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HAF603)《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HAF603)》已于2007年12月25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第四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995年6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及焊接操作工培训、考试和取证管理规定(HAF603)》同时废止。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主题词: 环保法规焊工焊接操作工令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HAF603)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三章考试内容和方法第四章考试结果评定、证书颁发与管理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的资格管理,保证民用核安全设备的焊接质量,根据《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的资格管理。
第三条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活动的焊工、焊接操作工依据本规定参加考核并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活动。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核准颁发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证书,其主要职责是:(一)选定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考核中心(以下简称“考核中心”);(二)组织制定焊工、焊接操作工考试大纲、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并组织焊工、焊接操作工基本理论知识考试;(三)监督检查考核中心的考核和管理工作;(四)审查考核中心的考试计划和考试结果,并向考试合格的焊工、焊接操作工颁发资格证书;(五)归档和保存持证焊工、焊接操作工的有关资料。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鉴定委员会,具体履行相关职责。
第五条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可以选定为考核中心:(一)建立了健全的焊工、焊接操作工考核质量保证体系,具有完善的考核和管理制度、考试细则、满足考试要求的焊接工艺规程和专项理论知识考试题库等;(二)具有5年以上的核级焊工、焊接操作工考核业绩,且考核焊工、焊接操作工不少于300人次;(三)具有与拟从事的焊工、焊接操作工考核活动相适应的场地,包括技能操作考试场地(至少20个工位)、理论考试教室、钢材库或者试件库、焊材库、检验场地、档案库或者资料库等;(四)具有与拟从事的焊工、焊接操作工考核活动相适应的设备,包括焊接设备、焊条和焊剂烘干设备、试件和试样制作设备、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设备、热处理设备及测量工具等;(五)人员组成至少包括:工程师职称以上的专职焊接专业技术人员3名,专职核Ⅱ级以上表面和体积无损检验人员各1名;(六)具备组织焊工、焊接操作工考试和管理焊工、焊接操作工焊接档案的能力。
附件1 操作技能考试要求1.1 焊接方法1.1.1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安装和维修中常用的焊接方法的分类和代号见表1,表1中的各类焊接方法之间不能互相代替。
1.1.2操作技能考试可以由一名焊工或者焊接操作工在同一个试件上采用一种焊接方法进行,也可以由一名焊工、焊接操作工在同一个试件上采用不同焊接方法进行组合考试;或者由两名以上焊工、焊接操作工在同一个试件上采用相同或不同焊接方法进行组合考试。
由三名以上焊工、焊接操作工的组合考试试件的厚度不得小于20mm。
每个焊工、焊接操作工焊接整体焊缝的有效长度不小于150mm。
表1 焊接方法的分类和代号注注:对于采用的焊接方法不属于表1的情况,考核中心应将新增的焊接方法分类代号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1.1.3组合焊接方法的代号可用每种焊接方法的代号并列表示。
例如: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其余层采用焊条电弧焊的组合方法表示为“HWS/HD”。
1.2 母材类别1.2.1 母材金属的分类和代号见表2。
表2的分类适用于轧制、锻造和铸造等材料。
1.2.2 焊工、焊接操作工在操作技能考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工采用同类材料中任一钢号考试合格后可免去该类其它材料的考试。
(2)焊工采用Ⅰ~Ⅳ类材料中类别较高的考试合格后,可免去类别较低材料的考试。
(3)焊工采用Ⅵ~Ⅸ类材料的考试不能由其它类别材料互相代替。
(4)对于异种材料的焊接,焊工若采用母材中的两类材料均包括在表2中第Ⅰ—Ⅳ类别内,并且对两者中较高类别的材料已考试合格,则可免考;若采用两类材料中有第Ⅵ类,且已对两类母材分别考试合格,则可免考,但焊接材料采用镍基合金材料时,仍须考试。
(5)焊接操作工采用某类别任一钢号经焊接操作技能考试合格后,适用其他类别钢号。
表2 母材金属的分类和代号1.2.3异种材料在考试项目代号中的表示方法用“X/Y”表示,X、Y表示母材金属的类别号。
1.2.4 当母材金属为表2之外的材料类别时,考核中心可根据材料焊接性能试验或者焊接工艺评定的结果对母材进行分类,并将分类意见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操作考试技术要求2019年12月二 修订思路 三 焊接人员操作考试技术要求 一 编制背景和依据 主要内容一编制背景和依据1、编制背景2007年版《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以下简称HAF603)不但包含了焊工资格许可的管理性要求,同时,也包含了操作考试技术要求。
2018年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根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的要求,修订了《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资格管理规定》(HAF603),2019年发布。
但:新修订的HAF603明确规定了资格许可的管理性要求,不再规定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操作考试的具体技术要求,操作考试技术要求将作为法规的配套性文件需要单独编制、发布并根据运行情况实时更新。
新版HAF603将于2020年1月1日施行,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完善法规体系,编制用于指导和规范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操作考试的技术要求。
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2)《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3)《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HAF603);(4)《关于加强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的通知》(国核安发 [2010]28号)(5)《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GZ 6002-2010);(6) Qualification testing of welders — Fusion welding —Part 1: Steels(ISO 9606-1:2012);(7) Welding personnel—Qualification testing of welding operators and weld setters for mechanized and automatic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ISO 14732:2013);(8)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IX 焊接 (2007版);(9)《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调研报告》(16-954);(10)《关于特种工艺人员资格管理优化调整方案的建议》(18-463);(11)《关于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考试典型试件考试方案的建议》(18-572);(12)《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核安全设备特种工艺人员资格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环办核设函[2018]499号)二修订思路落实简政放权、优化资格考核根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要求和国家核安全局特种工艺人员优化调整方案要求,精简考核焊接方法,优化资格考核管理。
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及焊接操作工培训、考试和取证管理办法(1995年6月6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HAF0900)第六条第三款和第七条第四款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规定了民用核承压设备的焊工及焊接操作工(以下简称“焊工”)的培训、考试和取证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国家核安全部门对主管部门从事民用核承压设备焊接活动的焊工培训、考试和取证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机构及其职责第四条由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负责审查和批准核承压设备焊工培训考试委员会和焊工培训考试计划与结果,并给考试合格焊工发证同时向国家核安全局备案。
第五条焊工培训和考试由核承压设备焊工培训考试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
从事核承压设备制造、安装和维修焊接活动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可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组织审查批准后,建立核承压设备焊工培训考试委员会。
焊工培训考试委员会的职责:(一)制定焊工培训、考试计划和安排焊工培训工作;(二)制定培训大纲、考试细则和有关的管理制度(如考试题库、试卷、试件和考场的管理制度等);(三)审查焊工考试资格,确定考试内容、评定考试成绩和审查持证焊工的复试及免试资格等;(四)颁发焊工钢印号,将考试结果报主管部门;(五)焊工培训考试委员会应将焊工培训和考试的计划(包括日期和地点)提前10天通知主管部门和国家核安全局。
第六条核承压设备焊工培训考试委员会应具备的条件:核承压设备焊工培训考试委员会的组成至少应包括:核承压设备的焊接的技术负责人,焊接工程师或以上职称人员,质保工程师,II级以上资格的射线检验人员,焊工技能教师或能指导焊工操作的焊接技师。
核承压设备焊工培训考试委员会应有焊工考试所需的场地、焊接设备、焊条和焊剂烘干设备、试件和试样加工设备,无损检验设备、理化检验和测量工具等。
第七条在承担核承压设备制造、安装和维修焊接活动的单位中,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身体健康、能独立担任焊接工作的焊工,均可向焊工培训考试委员会提出培训和考试的申请。
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开展全国民用核安全设备违规补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核安全局•【公布日期】2013.12.03•【文号】国核安函[2013]156号•【施行日期】2013.12.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核能及核工业正文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开展全国民用核安全设备违规补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国核安函[2013]156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全国民用核安全设备大检查成果,贯彻全国民用核安全设备经验反馈暨违规补焊专项整治行动动员会会议精神,落实核安全设备监管各项要求,消除违规补焊等不良作业习惯,提升民用核安全设备单位核安全文化和质量水平,确保民用核安全设备质量和可靠性,我局决定于2013年11月中下旬开始开展违规补焊专项整治行动。
现将《全国民用核安全设备违规补焊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印发你单位,请按照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特此通知。
附件:全国民用核安全设备违规补焊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国家核安全局2013年12月3日附件全国民用核安全设备违规补焊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为持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的各项要求,遏制违规补焊事件频发的势头,以点带面,推动民用核安全设备单位核安全文化和质量水平提升,确保民用核安全设备质量和可靠性,国家核安全局定于 2013 年 11 月中下旬开始组织开展违规补焊专项整治行动。
一、目的针对核安全设备大检查发现的违规补焊等不良作业习惯,聚焦质量瓶颈,破解违规补焊难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坚决消除违规补焊的行业顽疾,以专项行动来强化核安全设备制造行业质量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各单位管理水平,确保核安全设备质量和可靠性。
二、原则专项整治行动坚持“经验反馈全覆盖、不良习惯不放过、违规行为零容忍、依法处罚不放松”的原则。
突出重点、聚焦难点;攻坚克难、创新方式;多措并举、联防联动。
附件3《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核安全局)于2008年颁布了《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以下简称HAF603),明确对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进行许可管理,统一组织理论考试,监督操作技能考试,向考核合格人员颁发资格证书,并对持证人员开展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为提升焊工焊接操作工技能和意识,保证核设备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技术进步和理念的转变,HAF603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为贯彻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进一步优化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体系,突出资格许可的门槛作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2018年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修订了HAF603,新修订的HAF603中明确了资格许可的管理性要求,不再具体体现与焊工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有关的技术性内容。
根据HAF603修订的总体思路,焊工焊接操作工在取得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资格许可后,由聘用单位按照产品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焊工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
考虑到核电设备国产化和核电“走出去”的需要,同时便于聘用单位对焊工焊接操作工进行技能评定工作,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以原HAF603中的技术内容为基础,参照RCC-M、ASME等国际通用的标准规范,总结提炼了近十年的实践经验,在充分调研行业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要求》,指导和规范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工作。
二、主要依据和参考文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主席令第七十三号);(二)《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0号);(三)《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资格管理规定(HAF603)》(2018年修订);(四)TG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五)GB/T5185-2005《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六)GB/T3375-1994《焊接术语》;(七)GB/T16672-1996《焊缝-工作位置-倾角和转角的定义》;(八)ISO9606-1:2017《Qualification testing of welders —Fusion welding—Part1:Steels》;(九)ISO14732:2013《Welding personnel—Qualification testing of welding operators and weld setters for mechanized and automatic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十)ISO6947:2011《Welding and allied processes—Welding positions》;(十一)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IX卷(2017版)。
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印发《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操作考试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核安全局
•【公布日期】2019.11.22
•【文号】国核安发〔2019〕238号
•【施行日期】2019.11.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正文
关于印发《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操作考试技术要求(试
行)》的通知
国核安发〔2019〕238号各相关单位:
为规范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资格考核工作,根据《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资格管理规定》(生态环境部令第5号)的有关规定,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编制了《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操作考试技术要求(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核安全局
2019年11月22日附件: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操作考试技术要求(试行)。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2 有关法规,规范,文件 (2)
3 总则 (2)
4 焊接施工单位、人员与设备 (3)
5 材料 (4)
6 焊接工艺评定 (5)
7 焊接坡口及待焊面的加工和装配 (5)
8产品焊接的实施 (6)
9与焊接有关的热处理 (6)
10焊接接头的检验 (6)
11产品焊接见证件 (7)
12 焊接有关文件 (7)
民用核设备焊接总体技术要求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对焊接的总体技术要求。
当有关图纸、技术文件另有专门规定时,其规定亦应遵守。
2 有关法规、规范、文件
HAF601/01民用核承压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HAF602民用核承压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取证和管理办法
HAF603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及焊接操作工培训、考核、取证和管理办法RCCM(2000版含
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
2002补遗)
焊工考试和资格评定总体技术要求
焊接工艺评定总体技术要求
3 总则
3.1 总体要求
总体上, RCCM中与焊接有关的要求均应遵守。
3.2预先验证、评定和验收
实施某项焊接之前,应首先完成与焊接有关的预先验证、评定和验收。
与焊接有关的预先验证、评定和验收包括:
-材料焊接性能的预先验证;
-焊接材料的验收;
-焊接工艺评定;
-焊工考核;
-焊接材料的评定;
-焊接施工单位的评定。
与焊接有关的预先验证、评定和验收应符合RCCM S1110要求。
3.3焊接数据包、焊接工艺卡片
焊前应完成相应焊接数据包、焊接工艺卡片的编制。
焊接数据包包括:
-示有全部焊接接头位置的标记简图;
-示有部件安装焊接顺序及相关热处理与检验的图表;
-焊接接头目录表。
承包商应按RCCM S1120/S1121编制相应的产品焊接数据包、焊接工艺卡片。
3.4 焊接接头的标识标记
为在焊接接头与其相应文件记录之间建立清晰的关联,负责焊接的施工单位应按专门要求进行焊接接头的标识标记工作。
焊接接头的标识标记应符合RCCM B1300/C1300/D1300/G1300/H1600/J1600要求。
4 焊接施工单位、人员与设备
4.1 焊接施工单位
进行焊接的施工单位应按HAF601/01取得资格,并按RCCM S6000要求通过评定。
进行焊接的施工单位应有相应的施工经验,其技术力量必须与所承担的焊接工作相适应,包括拥有相应学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技师技工。
进行焊接的施工单位应保证其人力,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施工环境等方面的组织准备能充分满足所承担的焊接任务的要求。
需要时(例如计划调整或改变), 进行焊接的施工单位应能迅速灵活地作出适应性调整。
4.2 人员要求
从事核安全设备材料和焊缝无损检验的人员应按HAF602取得相应资格。
从事核安全设备产品焊接的焊工按********的要求进行焊工资格评定,经评定合格并持有按HAF603颁发的资格证书的焊工才能上岗施焊。
4.3 焊接设备及工艺装备
焊接设备及工艺装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 焊接设备及工艺装备必须与其承担的焊接任务相适应。
- 焊接设备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并完整配套。
新增设备及工艺装备应经验收、调试、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 当工艺要求控制焊接规范参数时,手工焊接用焊机必须配备电流表、电压表。
自动焊机必须配备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测量装置。
必要时,配备电参数自动记录仪,气体保护焊时还应有气体流量计。
测量仪表必须按规定定期检查和标定。
- 承包单位必须建立焊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使用、维护管理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建立
设备档案并定期鉴定。
对不合格的焊接设备应悬挂“禁用”标牌,严禁使用。
5 材料
5.1母材
5.1.1 母材焊接性能的控制
母材的焊接性能应经过必要的验证,以保证所采用的焊接工艺与得到的焊接接头的适用性。
母材焊接性能的验证可采用所涉及材料已有的试验结果或使用经验,或者必要时,应进行适当的焊接性试验。
承包商应在书面报告中说明母材焊接性能的验证状况(包括分析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及相应的对策措施)并论证所采用的焊接工艺是合适的。
母材的焊接性能应符合RCCM S1200要求。
5.1.2 母材验收
母材应按批号(或炉号)提供符合质保要求的质量合格证书,并按图样、专用技术条件或订货技术条件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2 焊接材料
5.2.1焊接材料的评定
焊接材料的评定是采购前选择确定焊接材料商标品牌的过程。
焊接材料评定试验包括按专门技术要求进行焊材(供货状态)试验,熔敷金属试验和焊接接头评定试验。
焊材(供货状态)试验和熔敷金属试验由供货商进行。
焊材(供货状态)试验主要包括:
-几何尺寸检查;
-焊条药皮,焊剂碱度测定;
-焊条药皮强度检验;
-焊条药皮耐潮性检验;
-焊条,焊剂含水量检验;
-焊剂颗粒度,机械夹杂物检验;
-药皮焊条,焊剂焊接工艺性能试验;
-焊条T型接头角焊缝试验。
熔敷金属试验主要包括:
-试件制备,取样;
-化学成分分析;
-力学性能试验;
-扩散氢测定;
-硬度试验(要求时);
-晶间腐蚀试验(要求时);
-铁素体含量测定(要求时)。
供货商应对所评定材料的每一牌号编制熔敷金属评定卡片。
焊接接头评定试验由安装承包商进行,当焊接工艺评定包括了焊接接头评定试验的内容时,可免去此项试验。
焊接接头评定试验主要包括:
-无损检验;
-金相检验;
-化学分析;
-力学性能试验。
焊接材料应按RCCM S5000进行评定。
5.2.2 焊接材料验收
焊接材料验收包括:
-外观和尺寸检验;
-试件制备、取样;
-性能检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
焊接材料应按RCCM S2000进行验收。
5.2.3 焊接材料的入库、存放和使用
焊接材料的入库、存放和使用应符合RCCM S7200要求。
6 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产品之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的要求。
7 焊接坡口及待焊面的加工和装配
焊接坡口及待焊面的加工和装配主要包括:
-坡口加工;
-焊接坡口及待焊面表面状态的检查;
-焊接坡口及待焊面的修补;
-坡口组对;
-组装前、后的尺寸检查,外观检查,表面检查。
焊接坡口及待焊面的加工和装配应符合RCCM S7300要求。
8产品焊接的实施
产品焊接的实施主要包括:
-定位焊要求;
-永久性和临时性附件的焊接;
-焊接的实施(焊接环境准备,熔池保护,焊道清根,清洁度保持等);
-焊缝表面的最后加工;
-外观和尺寸检验;
-补焊;
-焊接记录。
产品焊接的实施应符合RCCM S7400/ S7600要求。
9与焊接有关的热处理
与焊接有关的热处理包括必要的预热,后热,消除应力热处理等。
与焊接有关的热处理主要涉及下述内容:
-分析母材牌号的影响;
-确定等效厚度;
-分析焊接接头形式,拘束条件和焊接顺序的影响;
-分析采用的焊接工艺的影响;
-确定热处理方法,温度,时间,区域等;
-加热,保温措施的准备、实施;
-监控(温度)措施的准备、实施;
-编写有关文件。
与焊接有关的热处理应符合RCCM S1300/S7500要求。
10焊接接头的检验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验主要采用磁粉检验,液体渗透检验,射线检验,超声波检验等方
法。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验包括必要的焊前无损检验、焊接过程中的无损检验和焊后无损检验。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验主要涉及下述内容:
-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及取得相应资格;
-按产品要求编写操作规程,制作各种图表等;
-检验仪器设备的校验,标定,灵敏度控制等;
-焊接接头表面状态准备;
-有关检验材料(胶片,显象剂,清洗剂等)的准备;
-实施无损检验;
-判读检验结果,编写检验报告。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验应符合RCCM S7700/E4400/G4460/G5000/H4500/J4900要求。
11产品焊接见证件
产品焊接见证件的实施主要包括:
-见证件设置;
-见证件焊接;
-见证件取样,试验;
-编写报告。
产品焊接见证件应符合RCCM S7800/B4470要求。
12 焊接有关文件
焊接有关文件主要包括:
-焊接文件;
-有关检验的文件;
-不符合项报告和偏离报告;
-技术准备文件、跟踪文件与最终报告。
焊接有关文件应符合RCCM A3500、A3600、A3700、A3800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