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离骚节选原文翻译及注释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我一面擦泪一面长叹,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
翻译:他们既诽谤我佩带蕙草,又指责我采集苗兰。
翻译:这原是我一心追求的理想,虽然死九次我也不后悔。
翻译:我埋怨王上太肆无忌惮,始终不考虑人民的情感。
翻译:众女(诸臣)嫉妒我的美貌(才德),造谣诬蔑说我放荡不羁。
翻译:庸俗之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他们违反规矩,改变措施,翻译:违背标准,追求邪曲,争着取悦于人成为法度。
翻译:我忧愁抑郁失志无聊,现在我多么孤独穷困!翻译:我宁愿马上死去魂离魄散,也不愿采取这种态度取悦于人。
翻译:雄鹰不与燕雀同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翻译:方与圆怎能互相配合? 志向不同怎能彼此相安?翻译:只好暂时委屈心志,抑制感情,忍受责怪,容忍咒骂。
翻译:保持清白,死于直道,这本是前圣所称道。
我后悔没有仔细观察道路,长久站立后我又反回。
翻译:我调转车子走回原路,趁我迷途还不太远的时候。
翻译:我牵着马在滋生兰草的水边漫步,跑上椒木林立的小山稍事停留。
翻译:我进仕未成反遭怨尤,不如退休重修旧服。
翻译:我把菱叶制成上衣,并把荷花织就下裳。
翻译:没人了解我也就算了,只要我的感情真正芳洁。
翻译:我把帽子高高戴上,又把佩带增得长长。
翻译:芳洁(贤士)与污垢(佞臣)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败。
翻译:我忽然回头纵目远眺,将往观四面遥远的地方。
翻译:我佩戴五彩缤纷华丽服饰,它散发出浓烈的芳香。
翻译: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翻译:虽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会受到惩罚?。
《离骚》译文及注释离骚是一首“诗人的政治生涯传记”诗。
以浪漫抒情的形式来叙事是其主要的风格。
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是其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
以下是《离骚》译文及注释,欢迎阅读。
离骚先秦: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通: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离骚原文及译文离骚原文及译文人教版离骚大量比喻和丰富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中国文学上“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下面是离骚原文及译文,请参考!离骚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第15课离骚(节选)——屈原【注释】[1]高阳:传说中的古帝颛顼的称号。
[2]苗裔(yì):子孙后代。
[3]皇考:对已故的父亲的美称。
[4]摄提:是干支纪年法中寅年的别称。
[5]贞:正好。
[6]孟陬(zōu):夏历正月。
孟:开始,开端。
陬:夏历正月的别名。
[7]惟:句首语气词。
[8]庚寅(gēngyín):庚寅日。
这是屈原的生日。
[9]降:降生。
[10]览:观察。
[11]、揆(kuí):估量。
[12]初度:出生时的气度。
[13]肇:开始。
[14]锡:通“赐”,赐给。
[15]嘉名:美好的名字。
[16] 名:这里用作动词,取名。
[17]字:这里活用作动词,取表字。
[18]纷:繁盛的样子。
[19]、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
[20]重:加上。
[21]修能:优秀的才能。
一说美好的容态。
[22]扈(hù):楚方言,披。
[23]江离:香草名。
[24]辟芷:长在幽僻之处的芷草。
辟,通“僻”。
芷,白芷,香草名。
[25]纫(rèn):绳索,这里用作动词,连结。
[26]秋兰:香草名。
即泽兰,秋季开花。
[27]佩:古人佩戴在身边的饰品。
[28]汨(mì):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
[29]不吾与: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30]搴(qiān):摘取。
[31] 阰:土坡。
[32] 木兰:香草名。
[33]揽(lǎn):采摘。
[34]宿莽:一种经冬不枯的草。
[35]忽:迅速,过得很快的样子。
[36]淹:久留。
[37]代序:替代更换时序。
[38]惟:想。
[39] 美人:代指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
一说指楚怀王。
40]抚壮:把握壮年。
[41]弃秽:抛弃污秽的东西。
[42]度:法度。
一说是态度。
[43]道:通“导”,引导。
[44]先路:做前驱带路。
[45]三后:指传说中的三位古代贤君。
有说是夏禹、商汤、周文王,有说是古时楚国的三位贤君。
后,君王。
[46]纯粹:没有杂质,比喻品德纯正、完美。
离骚战国·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注释、译文【原文】《离骚(节选)》战国·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①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②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③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④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⑤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⑥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⑦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⑧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⑩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11)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14)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1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7)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18)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9)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0)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1)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22)何方圜之能周兮?(23)夫孰异道而相安?(2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2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6)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27)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28)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29)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30)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3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33)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34)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35)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3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8)【注释】①高阳:传说中的上古部族首领颛顼(zhuān xū),号高阳氏,相传是楚国开国君主的远祖。
春秋时,楚武王熊通有子名瑕,受封于屈邑,子孙因以屈为氏,屈原是瑕的后人。
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节选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原文翻译: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
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群臣都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诽谤说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把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翻译及注释: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帝高阳”指的是远古时代的帝喾,他是颛顼的父亲,颛顼是屈原的远祖。
“苗裔”意为后代,“朕皇考”指我的父亲,“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名字。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是远古帝喾的后代,我的父亲名叫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摄提贞”是指岁星运行至某个月份,“孟陬”是孟春之月,“庚寅”是指庚寅年。
这句话的意思是:岁星在孟春之月运行,我正是在庚寅年降临人间。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皇览”指天帝审视,“揆余初度”指审视我的初生时刻,“肇锡余以嘉名”指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帝审视了我的初生时刻,赐给了我美好的名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名余曰正则”意为我的名字叫正则,“字余曰灵均”意为我的字叫灵均。
正则和灵均都是美好的名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意为我已经拥有了这些内在的美质,“又重之以修能”意为再加上我修养的才能。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美质和才能的自信。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扈江离”和“辟芷”都是香草的名字,“纫秋兰以为佩”意为用秋兰编织成佩饰。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汨余若将不及兮”意为我恐怕要赶不上这些美好的时光,“恐年岁之不吾与”意为担心岁月不等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朝搴阰之木兰兮”意为在早晨采摘山中的木兰,“夕揽洲之宿莽”意为在傍晚采摘洲上的宿莽。
《离骚》原文及注释,译文《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属于《楚辞》的重要篇章。
以下为全文、译文及详细注释: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译文:我常常长叹掩面而泣,为百姓生活的多难悲伤。
虽然我喜欢修养品德、洁身自好,但直言规谏却被排斥贬黜。
既然被废黜,我仍以香草作佩,又采集茞草装饰其上。
这正是我内心所追求的,即便死上九次,也决不会后悔。
我怨灵修(君王)的昏昧愚昧,却始终不明察百姓之心。
众人嫉妒我的才德,散布流言污蔑我为放荡之人。
时俗习惯的确是善于作伪,违背规矩改变正道。
背离绳墨、追逐邪曲,竞相以逢迎为本分。
我忧郁惆怅、孤立无助,只能在这时代中穷困潦倒。
宁可早死飘零,也不忍忍受这等苟且的状况。
孤高的猛禽不合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圆的和方的,怎能调和?不同的道理又怎能共处?压抑自己的心志,忍受非议与污辱,洁身自好,正直而死,正是先贤的推崇之道。
注释:1.长太息以掩涕:长叹息以掩盖眼泪。
太息:长叹。
掩涕:擦拭眼泪。
2.姱(kuā):美好,这里指高洁的品德。
3.谇(suì):进谏,指向君王直言规劝。
4.替:被排斥,指被贬谪。
5.蕙纕(xiāng):香草作佩饰。
蕙,香草名。
纕,佩带的带子。
6.揽茞(zhǐ):采茞草,茞也是一种香草。
7.怨灵修:埋怨君王。
灵修,君王的美称。
8.谣诼(zhuó):流言蜚语。
9.偭(miǎn)规矩而改错:违背法度而改变原则。
规矩:比喻法度、原则。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离骚(节选)○屈原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於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
只要内心是真正的美好而又精纯,我就是长久地面黄肌瘦又有何可悲?我用木兰的根须把白芷拴上,再穿上带着露珠的薜荔。
我用菌桂的嫩枝连缀起蕙草,再绞起胡绳的一串串花蕊。
我是如此虔诚地效法古代的圣贤,绝非一般世俗之徒的穿戴。
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
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进谏,到傍晚就遭毁弃!他们毁坏了我蕙草做的佩带,我又拿芬芳的白芷花来代替。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创作背景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
”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后。
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写作时间当在秋天。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长太息①以掩涕兮,哀民生②之多艰。
余虽好③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④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⑤兮,又申⑥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⑦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⑧兮,终不察夫民心⑨。
众女嫉余之蛾眉⑩兮,谣诼⑪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⑫而改错。
背绳墨⑬以追曲兮,竞⑭周容以为度。
忳⑮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⑯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⑰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⑱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⑲。
伏⑳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⑴道之不察兮,延伫⑵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⑶兮,驰椒丘⑷且焉止息。
进⑸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⑹。
制芰⑺荷以为衣兮,集⑻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⑼兮,苟余情其信芳⑽。
高余冠之岌岌⑾兮,长余佩之陆离⑿。
芳与泽其杂糅⒀兮,唯昭质⒁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⒂兮,将往观乎四荒⒃。
佩缤纷⒄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⒅。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⒆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⒇?
①太息:叹气。
②民:人。
民生:即人生,作者自谓。
③好:喜欢。
一说
为衍文(见姜亮珍《屈原赋校注》引臧庸《拜经日记》)。
④谇(suì):
谏。
⑤蕙纕(xiānɡ):以蕙草编缀的带子。
⑥申:加上。
⑦九死:极言
其后果严重。
⑧浩荡:本义是大水横流的样子,比喻怀王骄横放纵。
⑨
民心:人心。
⑩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⑪谣诼(zhuó):楚方言,造谣诽谤。
⑫规矩:木匠使用的工具。
规,用以定圆,矩,用以定方,这里指法度。
⑬绳墨:工匠用以取直的工具,这里比喻法度。
⑭竞:争相。
周容:苟合取容。
度:法则。
⑮忳(tún):忧愁、烦闷,副词,作“郁邑”的状语。
⑯溘死:忽然死去。
⑰鸷鸟:鹰隼一类性情刚猛的鸟。
⑱圜:同“圆”。
⑲攘诟:遭到耻辱。
⑳伏:通“服”,保持。
⑴相:看;观察。
⑵延伫:长久站立。
⑶皋:水边之地。
兰皋:生有兰草的水边之地。
⑷椒丘:长有椒树的山丘。
⑸进:指仕进。
⑹初服:未入仕前的服饰,喻指自己原来的志趣。
⑺芰(jì):菱叶。
⑻集:聚集。
芙蓉:荷花。
⑼已:罢了;算了。
⑽信芳:真正芳洁。
⑾岌岌:高耸的样子。
⑿陆离:长长的样子。
⒀杂糅:掺杂集合。
⒁昭质:光明纯洁的品质。
⒂游目:纵目眺望。
⒃四荒:四方极远之地。
⒄缤纷:非常美好的样子。
⒅弥章:更加显著。
章:同“彰”,显著。
⒆体解:肢解,犹言粉身碎骨。
⒇惩:悔戒。
止不住的叹息擦不干的泪水啊,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不顺利。
我虽然爱好高洁又严于律己啊,但早上进献忠言晚上就被废弃。
既然因为我佩戴美蕙而遭斥退啊,但我还要加上芳香的白芷。
爱慕芳草是我内心的信念啊,虽九死也绝不悔恨停止。
怨只怨君王是这般放荡糊涂啊,始终不理解人家的心意。
众美女嫉妒我的娇容丰姿啊,说我善淫大肆散布流言飞语。
本来时俗之人就善于取巧啊,违背法度把政令改变抛弃。
他们背弃正道而追求邪曲啊,争相把苟合求容当做法则规律。
忧愁、抑郁、烦恼我是这样失意啊,只有我被困厄在这不幸的世纪。
宁愿立即死去变
成游魂孤鬼啊,我也不忍心以媚态立足人世。
凶猛的鹰隼不与众鸟同群啊,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方和圆怎能互相配合啊,不同道的人怎能相安相处?暂且委屈压抑一下自己的情怀啊,忍受承担起那耻辱和编造的罪过。
怀抱清白之志为正义而死啊,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嘉许的。
悔恨当初没有把道路看清楚啊,现在停下来我准备往回返。
掉转我的马头把车赶上原路啊,趁在迷途上还没走出太远。
让马儿在长满兰草的水边漫步啊,再奔向椒丘暂且在那儿休息。
入仕为官不被信用反获罪过啊,只好退身重整我当年的旧衣。
用芳洁的荷叶裁制上衣啊,用芬芳的荷花缝制裙裳。
没有人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内心真正高尚。
头上戴着高高的高山冠啊,长长的佩带我系在腰上。
芳草和美玉聚集我一身啊,峻洁的美质无一丝损伤。
忽然回过头来纵目四望啊,我打算去周游天下四方。
佩戴着五彩缤纷的佩饰啊,香气阵阵分外浓郁幽香。
人们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啊,我的心岂能因害怕而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