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老年病病房护理常规一、患者入院接待和登记1. 患者入院时,护士应热情接待,并引导患者及家属前往接待处进行登记。
2. 登记时,护士应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描述、过敏史等,并记录在病历中。
二、患者基本护理1.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
2. 护士应帮助患者进行洗漱、更换干净的衣物和床单,并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3. 护士应定期为患者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4. 护士应帮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起床、坐起、站立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三、饮食护理1.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并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
2. 护士应确保患者的饮食安全,包括遵守食品卫生规范、正确储存和处理食物等。
3. 护士应关注患者的饮食偏好和食欲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四、药物管理1. 护士应按照医嘱准确给予患者药物,并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
2. 护士应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3. 护士应妥善存放药物,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疾病护理1.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护理措施。
2. 护士应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3. 护士应及时处理患者的疼痛、不适和其他症状,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支持。
六、心理护理1.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关心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2. 护士应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提高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3. 护士应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协助患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七、安全护理1. 护士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包括防止跌倒、滑倒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护士应定期检查病房设施和器材的安全性,如床栏、轮椅、拐杖等。
3. 护士应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八、病情观察和记录1. 护士应定期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结果。
老年护理科普
老年护理是针对老年人需求的综合性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生活护理:包括起床、洗漱、进食、如厕、翻身、更换卧
位等。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确保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得到照料。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老年人恢复身体功能,护理人员
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物理治疗服务。
3.康复护理: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需要为老年
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帮助老年人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心理慰藉:老年人的心理慰藉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非常重
要,护理人员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慰藉服务,帮助老年人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5.紧急处理:当老年人出现紧急情况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
处理,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老年护理需要全面考虑老年人的身心需求,提供个性化、贴心的服务。
同时,老年护理还需要注意防止老年人跌倒、褥疮等问题,积极预防和应对老年人面临的各种健康问题。
老年患者的护理重点与病情观察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患者的护理和病情观察显得尤为重要。
老年患者因为生理功能的退化和慢性病的增多,需要特别的护理关怀和病情监测。
本文将探讨老年患者护理的重点和病情观察的方法,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参考。
一、老年患者的护理重点1.生活方式的调整老年患者在生活方式上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他们的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和情绪状态都可能出现改变,因此需要关注饮食、运动、休息、社交等方面的调整。
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老年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2.药物管理老年患者常常存在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因此,正确管理和使用药物变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在给予药物时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药物清单,了解药物的剂量和时间,并及时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防止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的发生。
3.日常护理老年患者的日常护理需要特别关注。
例如,他们可能存在睡眠问题,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为其安排合适的睡眠环境和作息时间;老年患者还容易出现皮肤问题,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另外,老年患者的个人卫生也需要特别关注,护理人员应帮助老人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老年患者病情观察方法1.体温观察老年患者的体温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出现波动,甚至一些慢性疾病或感染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及时发现体温的异常变化。
2.脉搏和血压观察脉搏和血压是老年患者常用的生命体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患者的循环功能和生命体征状态。
护理人员应当定期测量老年患者的脉搏和血压,并记录下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症状观察老年患者的疾病症状可能表现得比较隐蔽,特别是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症状,包括疼痛、呼吸困难、恶心等,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及时进行处理。
4.意识状态观察老年患者的意识状态容易受到药物、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老年病患者的护理要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老年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他们能够得到适当的照料和关爱。
本文将详细介绍老年病患者护理的要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日常生活照料老年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照料是护理的基本任务之一。
在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完全丧失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帮助他们完成洗漱、更衣、进食等基本生活活动。
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应尽量保持温和、耐心,照顾他们的感受,避免造成任何身心上的伤害。
二、定期身体检查老年病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复杂性和易受疾病侵袭的特点,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的变化。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药物管理老年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
护理人员应确保药物按时按量给予患者,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在给予药物时,应仔细查看医嘱,正确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定期检查药物的有效性和副作用。
同时,还应帮助患者理解和遵守医嘱中关于饮食和运动的建议。
四、营养饮食老年病患者的饮食要求特殊,需要提供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并避免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
此外,还应关注患者的饮食偏好和口味,尽量提供符合他们偏好的饮食。
五、心理支持老年病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困扰,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和孤独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积极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与他们进行交流、陪伴、开展娱乐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六、卫生环境管理老年病患者对卫生环境的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洁病房和护理用具,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干净。
此外,还应随时检查和更换床上用品,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和舒适。
老年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措施】
1. 做好患者护理评估包括ADL评估、系统评估、疼痛评估、心理状态,对临终患者要评估社会、情感、宗教等,根据护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掌握老年疾病特点: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起病隐潜、病程迁延、恢复缓慢、易出现合并症),严密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了解诊疗计划。
3. 合理选择与搭配老年病人的饮食,食物加工要细软,并给予适量的纤维素,进食时嘱老人细嚼慢咽,每餐不宜过饱。
喂饭时宜慢,以免呛咳。
4. 加强安全防护,增加巡视次数,查找不利于老年人行动的因素,防跌倒、防压疮、防走失,保证病人安全。
5. 加强皮肤护理,衣裤宜宽松、柔软、透气吸湿性强。
对卧床老人应重点预防压疮。
6.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患者个人卫生清洁,落实生活护理。
7. 注意观察药效、副作用,保障给药安全。
保证给药途径,合理地应用和保护静脉。
8. 根据评估的心理状态及需求,针对个人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1. 做好老年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指导材料,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老人感到宽慰,促进疾病
恢复。
2. 向老年患者介绍疾病知识,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3. 对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等进行耐心讲解,告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避免误服、错服。
4. 进行饮食指导,使老年患者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选择有利于健康的食品。
5. 使用特殊仪器的患者告知注意事项。
6. 告知老年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按时服用止痛药物。
7. 指导患者合理运动,功能锻炼,告知康复方法。
一、生活护理常规1.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通风。
3.根据老年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
4.注意个人卫生,帮助老年患者进行洗漱、换洗衣物等日常生活活动。
5.定期协助老年患者进行身体活动,如散步、体操等,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6.给予心理关爱和支持,关注老年患者的情绪波动和精神状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7.留意老年患者的尿频、尿急、尿失禁等问题,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尿路感染。
8.定期为老年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包括洗浴、按摩、保湿等,防止皮肤干燥和损伤。
9.帮助老年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疾病。
10.给予老年患者适当的安全教育,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疾病护理常规1.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定期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评估,评估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2.执行医嘱,确保老年患者按时服药,掌握药物的用量、频次和用法。
3.监测老年患者的疾病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帮助老年患者缓解症状,恢复功能。
5.密切关注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整饮食,加强营养补充,防止营养不良。
6.针对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相关的宣教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7.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促进老年患者的恢复和功能增强。
8.留意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应的并发症。
9.配合医生进行疾病的观察和治疗,定期向医生汇报病情和治疗效果。
三、安全护理常规1.保障老年患者的基本安全,定期巡视病房,严防跌倒、滑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提供合理的睡眠环境,确保老年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注意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避免药物的滥用和误用。
老年患者住院护理诊断及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的住院护理需求也越来越大。
老年患者因为身体的衰老和慢性疾病的增多,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护理。
本文将就老年患者住院护理的诊断及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老年患者住院护理的诊断。
1. 营养不良。
老年患者常常因为食欲不振、吸收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身体的功能和康复。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营养补充方案。
2. 姿势性低血压。
老年患者常常因为体位改变过快而导致姿势性低血压,容易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位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3. 肺部感染。
老年患者因为免疫力下降、活动能力减弱等原因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严重影响康复和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肺部感染的迹象。
4. 心血管疾病。
老年患者常常伴随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5. 疼痛。
老年患者常常因为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疼痛,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需要对老年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二、老年患者住院护理的措施。
1. 营养支持。
针对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补充方案,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营养素的补充等措施,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
2. 体位调整。
护理人员需要对老年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避免快速改变体位导致的姿势性低血压,包括起床、入床、翻身等操作要轻柔缓慢进行。
3. 呼吸道护理。
针对肺部感染易发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呼吸道的护理,包括定时翻身、咳痰、呼吸康复操等措施,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4. 心血管监测。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5. 疼痛管理。
老年患者护理的工作特点
老年患者护理的工作特点
老年患者护理是指在临床实践中,以服务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为核心,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特点,采取一系列适合老年人的护理措施来保障老年人健康的护理活动。
其工作特点包括:
一、关注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成年人不同,其代谢减慢、血液循环减弱、抗病能力减退、体内激素水平低、神经系统受损等,因此在护理上要特别关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病情的发展,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
二、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会感到失去了自主权,有的会产生孤独感,有的甚至出现抑郁等情绪,在此情况下,护理者应当尊重老年人的感受,给予适当的关怀,使其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给予老年人适当的心理支持,使其精神振奋,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希望和动力。
三、关注老年人的社会特点
老年人处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既要承担家庭责任,又要面对社会的孤独,这就需要护理者给予老年人专门的社会关怀,如家庭财务、社会活动、家庭成员关系等,使
老年人可以得到关爱,使老年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
以上是老年患者护理工作特点的总结,老年患者护理需要护理者细心护理,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特点,以便更好地护理老年人,使老年人得到尊重、幸福、满足,从而获得健康。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年人的身体机
能逐渐减退,需要更加细心的照料和关爱。
以下是一些关于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建议。
首先,老年人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
他们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容易出现消化
不良和营养不良的问题。
因此,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和白肉,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另外,老年人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其次,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也需要合理安排。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身
体健康,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
但是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定期进行散步、太极拳、简单的体操等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关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孤独、失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因此,家人和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多陪伴他们,多和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最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还包括身体清洁、睡眠充足、定期体检等方面。
保持身体的清洁和整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需要家人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和照顾。
只有给予他
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时光。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老年人的生活护理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务。
对于重症老人的护理,有以下几个要点: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老人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意识、瞳孔等变化。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保持舒适:为老人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包括调整床位、使用柔软的被褥和枕头等。
同时,定期为老人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合理饮食:根据老人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对于不能自行进食的老人,应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和温度,避免引起消化不良或烫伤。
心理支持:重症老人常常伴有焦虑和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与其建立信任关系,给予情感支持和安慰。
同时,通过讲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安全护理:对于意识不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如使用床栏、约束带等。
同时,要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干燥,防止老人跌倒或受伤。
保持沟通:与老人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同时,及时向家属反馈老人的病情和护理情况,共同为老人的康复努力。
总之,重症老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病情观察、舒适护理、合理饮食、心理支持、安全护理和沟通等。
护理人员应以老人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老年患者的护理
作者:吴立静那丽秋李杰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04期
【关键词】老年;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发达国家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则将60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
老年护理学(geirontologicalnursing)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既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1 一般资料
针对老年人的患病特点:对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共200例,其中超过60
岁以上128例,65岁以上7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如下护理体会。
2 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
2.1 安全护理①防跌倒。
在老人走动的的范围内,应有足够的采光,地面或地毯保持平整、无障碍物,水泥地面应避免受湿; ②防呛防噎。
食物少而精,软而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进食的体位要合适,要求老人注意力集中; ③防坠床。
意识障碍的老人应加床档,以防老人坠床摔伤;④注意给药安全。
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标记鲜明,发药时向老人讲解清楚,使其确实明白;耐心细致地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在服用有过敏反应的药物时应注意其延缓反应;⑤防止交叉感染。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应预防感染上新的疾
患。
所以不宜过多会客,必要时可“谢绝会客”。
2.2 饮食护理①限制热量:老年人因活动量减少,需要的热量相应减少,一般为青年人的70%,为避免热量过剩而身体肥胖引起疾病,每人每日的总热量为1500~2000 kcal;②优质蛋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优质蛋白的来源主要由鱼虾、瘦肉、蛋类、奶类和豆制品等。
③限制脂肪:老年人对脂肪消化吸收较慢,过多的脂肪可在血和组织里堆积,不利于健康长寿,每日烹调油以25 g为宜,是脂肪供热量的25%;④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维生素在人体内基本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应。
为老年人补充维生素A、C、E及复合维生素B很重要,维生素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⑤无机盐:老年人对钠的摄取不宜过多,以防钠潴留,血管阻力增加性高血压,一般每日的量不超过8 g,患高血压的老人应控制在5 g以内;⑥补充水分:水是生命最重要的营养物质,约占老人体质量的45%。
水可维持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量,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同时预防便秘。
每天饮水总
量为2000 ml 左右,以饮用白开水或茶水为主。
2.3 皮肤护理①定期清洗。
清洗过程是皮肤含水量最多的时候,每天至少洗脸两次(早、晚),每晚睡前洗脚。
每周洗澡一次,夏季可适当增加,浴水温度以35℃~40℃为宜;清洗用毛巾质地柔软,洗时轻擦,以防损伤角层脱水。
皮肤瘙痒时尽量避免搔抓或烫洗等强刺激损伤皮肤,引起感染;②按摩皮肤。
翻身前后,用50%酒精或按摩乳按摩受压局部,以减轻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状况;④有皮肤黏膜破溃、糜烂的老人,应补充B族维生素食物,如豆类食品。
有皮肤瘙痒症的老人,除查明病因症治疗外,应避免酒、葱、蒜、姜、辣椒等有刺激性的食品;⑤依老人皮肤的特点,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
一般压迫不应超过2 h,常用翻身、变换体位的方法达到分散压力,控制皮肤的干湿度。
由于粪便、尿液或汗液的潮湿,使褥疮形成的危险可增加5倍,需按老人大小便失禁的护理原则给以护理;⑥避免摩擦。
注意床铺平整无皱褶,翻身或搬动时,应托起老人,禁忌拖、拉,防止衣扣、碎屑损坏皮肤。
2.4 老年人便秘护理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很多,但增龄使排便的生理功能衰退是其主要原因。
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预防、护理措施如下:①解除老人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尽量与医疗护理配合;②生活规律化,使消化道的活动有节奏地控制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③调整饮食,增加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刺激肠壁加强蠕动。
含纤维多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菠菜、豆芽菜、生拌蔬菜、水果等均有通便作用;增加进水量,多喝饮料。
每天清晨饮一杯淡盐水,可促进肠蠕动,保持胃肠道足量的水分,软化粪便;适当增加脂肪食物。
油脂可润肠,如花生油、芝麻油等。
多食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粗粮、麦麸、瘦肉等。
以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胃肠正常蠕动,有利于粪便的排泄;④腹部按摩,用双手顺结肠蠕动的方向揉动腹部,每天起床前和入睡前进行。
2.5 心理护理①首先要有同情心,尊重和宽慰老年患者,并给予鼓励和安慰,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②要有爱心,与患者沟通、交谈时,不要直呼患者的名字,要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份、地位、职业、年龄称呼尊称,使患者感觉到自己年龄大,还能被别人尊重,以满足心理需求;③要有耐心,老年患者对护士的话很重视,所以护士在和患者交谈时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言的艺术,以免给患者造成误解,讲解时,要用恰当易懂的语言,使患者能够愉快的接受治疗和护理。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及老年人的护理,不能单一地理解为疾病的护理和生活的照顾,还应向更深的层面发掘和探讨。
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老年护理问题。
护士要正确理解、判断患者的需求,给予最大的满足。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需呼唤真情。
作为一名护士,应当再三反省,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是否做到确确实实地倾听每一个患者的心声,认同他们的心愿,献上一片真情。
使他
们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昌杰.浅谈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邵永春.内科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1999: 49-[3]张梅钦.浅谈内科疾病社区护理实践.福建医药杂志,2002,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