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东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政治下册 7.3 维护消费权教案 粤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5
《7.3 维护消费权》第2课时【学习目标】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学习重难点】一、重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二、难点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准备】【课前预习案】一:阅读教材完成问题:1.消费者应具备怎样的权利意识?(1)要注意避免在消费时自己的安全受到伤害。
(2)要注意商品质量是否、价格是否、计量是否;遇到强卖行为,要坚决。
(3)购买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索取、保留或其他有效票据。
2.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与经营者。
(2)请求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
(5)向人民法院提起。
二:预习评估【课中探究案】一:课内自主合作学习1、活动一消费者在购物时为什么要索取发票?2、活动二请说出下列投诉电话号码。
消费维权投诉热线:价格投诉热线:产品质量监督热线: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时,是不是非得上法庭?有哪些良好途径解决?二:课内探究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合法途径2014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新消法、新权益、新责任”,围绕这一主题,各地消费者协会在“3·15”前后开展了宣传、维权活动。
为配合“3·15”宣传活动,某中学的普法活动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进行一次法律咨询、宣传,解答消费者的有关问题。
假如你是该小组的一员,请你参与本次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某市民:“前天,我在某网店购买了一件名牌服装,后来经人鉴定是假冒产品,我该怎么办?”请你予以解答。
(2)请你就消费者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行友情提示。
【课后达标案】1.面对下边漫画中的情况,你应该()①不要发票,省得麻烦②不要发票,反正发票没什么用③要发票,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④要发票,这样便于出现纠纷时有购物凭证,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②B.③C.③④D.④2.右面的漫画《明星代言》揭示了名人广告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消费者应该() ①相信名人,相信他们代言的产品②学习有关商品的知识,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③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在比较中作出正确判断④保持警惕,防止自己的合法利益遭受侵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4汕尾)张大爷在菜市场购买三斤猪肉,之后发现只有2.8市斤,要求赔偿却被卖家告之:“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赔”,此时张大爷应该()①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②向工商部门申诉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忍气吞声,自认倒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 .(2014重庆)初中生小月是韩国人气组合“EXO”的粉丝。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7.3《维护消费权》活动探究型教学设计(粤教版)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的7.3节《维护消费权》介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内容,包括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权、诉讼权等,以及消费者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消费权。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提高消费者权益意识,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消费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消费活动,对消费者权益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消费者权益的认识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有限,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知道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途径,提高消费者权益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消费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益、公平交易的价值观,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内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途径。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的实际意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消费者权益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消费者权益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消费者权益案例。
2.制作PPT,展示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知识点。
3.准备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消费者权益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一)“情境研讨”(课本P64),小组讨论:(1)上述情景中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你还知道消费者还有哪些合法权益?(2)应当怎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图一: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受到了损害。
图二: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受到了损害。
图三: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或公平交易权)受到了损害。
图四:消费者的维护尊严权受到了损害。
应该怎样维护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1、有的人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认为是花钱买教训2、有的人怒不可遏,使用暴力手段报复经营者或销售者3、有的人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你赞成哪一种方式?为什么?(二)合作探究:(1)消费者要树立怎样的权利意识?(2)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1)要注意避免在消费时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伤害(2)要注意商品质量是否可靠、价格是否合理、计量是否准确。
2.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求解决的途径:(五种途径)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部门申诉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还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电话,这是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电话,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调解消费者权益纠纷,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违法行为,监督管理市场和行政执法。
(三)“角色扮演”(课本P65),同桌交流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吴该不该买书贩的书?为什么他买的书退不成?(2)如果你是小吴,你该怎么做?1.不该。
因为他贪一时的便宜,购买质量有问题的商品,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他购买的书很难退得成。
(2)当自己的消费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部门申诉④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小组讨论:如何看待“李刚打假”这一社会现象?(五)实践探究:(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7.3《维护消费权》教学设计(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分析教材】本课是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指出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八年级学生正是消费大军中的一员。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应享有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却对国家究竟在哪些方面对消费者的权利做出规定和给予的保护不了解, 所以也就不懂得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2、学生的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认识消费者权利的具体内容,懂得当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应怎样运用法律武器通过何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消费者的权利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懂得自己的消费权利受到侵害应大胆地维权,能运用各种方法,包括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认识到消费者首先应该知法、懂法,提高自己的素质,才可能增强消费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六个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就应该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各种法定的渠道和途径,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展示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并勇于同经济领域内的违法活动做斗争。
教学重点】1、重点:消费者的基本权利2、难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教学方法】本框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预习中搜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讨论侵害消费者的哪些权利?设计理念】导入新课)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 从小到现在有没有哪个同学不曾到过商店买过东西的吗?在 这一过程中你的身份是什么?然后问:消费者(顾客)=上帝?播放QQ 的特别购物经历(flash )(简介:QQ 因超市虚假广告“买一送一”的诱导, 购买了彩电。
粤教版思品八下《维护消费权》word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公民的合法经济权益受国家法律爱护,加深对国家爱护公民利益的明白得,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能够理性地、合理地看待和处理自己的财产继承权。
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情形体验、小组讨论。
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智力成果权,了解什么是公民财产继承权和两种实现方式。
明白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益,明白得合法的经济权益受法律的爱护。
教学重点: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智力成果权。
教学难点: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第一课时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一、自学提纲(一)公民的财产权1.公民私有财产的含义和范畴(P60第二段):公民私有财产是指: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通过所积存的财宝。
其范畴包括和其他财产。
2.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人依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权益。
3.法律对爱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有哪些规定?(1)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益。
那个地点的处分,是指公民在法律承诺的范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益。
(2)说明下列名词①占有权:指对财产的实际权。
②使用权:依照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的权益。
③收益权:使用财产取得的权益。
④处分权:在法律承诺的范畴内自己财产的权益,即公民决定其财产的命运的权益。
(3)国家法律爱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如何爱护?宪法…;刑法…;行政法规利…;民法…。
我国法律对财产所有权的爱护方式要紧有两种:①通过手段爱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普遍的做法。
②通过手段爱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这是最严格也是最有效的爱护方法。
二、教与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内.李某发觉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现在,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方法,因此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请问:1.你会如何样评判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2.若是你是丢款的王某,明白这件事后,还会索回这笔钱吗?什么缘故?(二)预习检查与交流(三)师生互动1.活动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要求越来越高。
7.3 维护消费权【分析教材】本课是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指出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八年级学生正是消费大军中的一员。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应享有的权益受法律保护,却对国家究竟在哪些方面对消费者的权利做出规定和给予的保护不了解,所以也就不懂得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2、学生的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认识消费者权利的具体内容,懂得当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应怎样运用法律武器通过何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重点:消费者的基本权利2、难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教学方法】本框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预习中搜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讨论侵害消费者的哪些权利?【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突破知识点,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法律。
在学习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情感体验。
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享有消费者的权利,中学生也不例外。
【教学过程】7.3维护消费者权(板书)主题词:消费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板书)(导入新课)(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从小到现在有没有哪个同学不曾到过商店买过东西的吗?在这一过程中你的身份是什么?然后问:消费者(顾客)=上帝?播放QQ的特别购物经历(flash)(简介:QQ因超市虚假广告“买一送一”的诱导,购买了彩电。
购买之后才知道“买一送一”的真正意思是买一台彩电就将这台购买的彩电送回家。
)问: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不愉快的购物经历?让学生举例说明(曾经买过假冒伪劣商品吗?你知不知道你的权利受到了侵害?有没有想过要索赔?你索赔是否顺利?)。
进而得出结论:消费者≠上帝。
(最后用一句话引入新课教学)当遇到类似情况,消费者是否应该认命?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7.3《维护消费权》教学设计(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分析教材】本课是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指出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八年级学生正是消费大军中的一员。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应享有的权益受法律保护,却对国家究竟在哪些方面对消费者的权利做出规定和给予的保护不了解,所以也就不懂得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2、学生的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认识消费者权利的具体内容,懂得当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应怎样运用法律武器通过何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消费者的权利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懂得自己的消费权利受到侵害应大胆地维权,并能运用各种方法,包括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认识到消费者首先应该知法、懂法,提高自己的素质,才可能增强消费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运用关于消费者的六个基本权利的知识来指导实际消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就应该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各种法定的渠道和途径,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展示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并勇于同经济领域内的违法活动做斗争。
【教学重点】1、重点:消费者的基本权利2、难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教学方法】本框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预习中搜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讨论侵害消费者的哪些权利?【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突破知识点,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法律。
在学习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情感体验。
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享有消费者的权利,中学生也不例外。
《维护消费权》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维护消费权》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消费权》是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消费者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消费权。
”因此,《维护消费权》这框题是第七单元整个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消费者的权利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正确辨别日常消费中的侵权行为。
2.能力掌握知悉真情权的概念、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相关情况知道侵犯知悉真情权的案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增强保护合法权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敢于依法维权。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难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应当享有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但是却对国家究竟在哪些方面对消费者的权利做了规定和给予保护并不了解,所以也就不懂得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学生有必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首先在消费时,要有消费者权利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其次,当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知道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三、教学方法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教学时可以采用图示法、信息收集法、材料法等方法展示案例,用最直观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1)学生准备:课前学生分组收集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欣赏的图片、故事等素材。
五、教学过程。
<<维护消费权>>自学参考提纲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懂得自己的消费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大胆维权。
懂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2.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并勇于同经济领域内的某某活动做斗争。
【学习重点】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学习难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学法指导:创设情景,问题法、讨论法相结合。
学习过程: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P66-67:“法律导航”,完成以下内容。
1、《》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2、消费者主要享有的权利有哪些?答:①②③④⑤⑥3、消费者应具备维权意识:(两个意识)答:(1)(2)4、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答:①②③④⑤小:还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这是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调解消费者权益纠纷,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某某行为,监督管理市场和行政执法。
二、情境探究:1、某消费者购买了一个压力热水瓶。
一次使用时发生爆炸,将其左眼刺伤,导致失明。
经鉴定该瓶存在设计缺陷。
消费者向销售者索赔,未果。
后又向法院提起诉讼。
获赔医药费和3.8万元损失费。
问:该材料说明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合法权利?2.X某在某某市“爱民珠宝首饰行”,花300元购买了一条18KGP “白金”项链。
由于太便宜,X便问:这是真的吗?营业员耐心地回答:绝对是18KGP“白金”项链,并承诺“一年包换,终身保养”,但X仍有疑虑,准备退货,多看几家商店再定。
不料,话一出口,刚才还是满面春风的营业员马上脸色变了,不仅不同意,还说很多难听的话。
其实GP代表的是镀金工业,含金量几乎为零。
问:这则案例中的营业员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知识结网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 消费者主要享有的权利(六项权利)1.消费者应具备维权意识(二个意识)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解决的途径(五种途径)。
7.3 维护消费权
【分析教材】
本课是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七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指出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八年级学生正是消费大军中的一员。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应享有的权益受法律保护,却对国家究竟在哪些方面对消费者的权利做出规定和给予的保护不了解,所以也就不懂得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2、学生的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认识消费者权利的具体内容,懂得当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应怎样运用法律武器通过何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重点: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2、难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教学方法】
本框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预习中搜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讨论侵害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认为课堂教学不仅要突破知识点,更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法律。
在学习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情感体验。
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享有消费者的权利,中学生也不例外。
【教学过程】
7.3维护消费者权(板书)
主题词:消费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板书)
(导入新课)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从小到现在有没有哪个同学不曾到过商店买过东西的吗?在这一过程中你的身份是什么?然后问:消费者(顾客)=上帝?
播放QQ的特别购物经历(flash)(简介:QQ因超市虚假广告“买一送一”的诱导,购买了彩电。
购买之后才知道“买一送一”的真正意思是买一台彩电就将这台购买的彩电送回家。
)
问: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不愉快的购物经历?
让学生举例说明(曾经买过假冒伪劣商品吗?你知不知道你的权利受到了侵害?有没有想过要索赔?你索赔是否顺利?)。
进而得出结论:消费者≠上帝。
(最后用一句话引入新课教学)当遇到类似情况,消费者是否应该认命?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教学)
设问: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是什么?(板书)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我国消费者主要享有哪些权利?(板书)
①安全保障权。
②知悉真情权。
③自主选择权。
④公平交易权。
⑤依法求偿权。
⑥维护尊严权。
(这两个问题要在前面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回答。
)
学生回答完后再让学生通过活动形式把内容融入到生活中遇到的事例中去,通过事例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学生的分析作最后总结。
(过渡):在现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我们的上述权利是否都得到尊重?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课本P65的案例研讨,我们有请刘ⅹⅹ、梁ⅹⅹ两位同学上台表演
这段情节。
老板: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过来瞧一瞧、看一看,所有图书跳楼大甩卖!一律3折优惠。
嗨,小朋友(闽南话),过来买本书吧!便宜又好看,来看看吧!过了这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小吴:真的那么便宜吗?
老板:当然,不惜血本大甩卖,还能不便宜吗?抓紧机会多买几本吧!
(小吴把书摊上的书随手拿起翻看)
小吴:《那小子真帅》,哼,我才帅呢!《惹我你就死定了》,对,千万别惹我,否则你就死定了。
《糖果屋里的小妮子》,好酸噢!咦!《那家伙好拽》,我喜欢。
小吴:老板这本书,多少钱?
老板:原价20元,打3折,6块。
(小吴此时把钱递给老板)
小吴:(边走边随手翻开《那家伙好拽》)“又是讨犬的周末,真不知道该怎么丁发?!”(再翻一页)看至没有什么发见,呆安太哥冬于很失望地说了声“子了,女了……”。
(再翻一页),我出去力一点事,我云尽量日点回来,……”。
什么跟什么呀!
小吴:老板,这书里面太多错别字,盗版的吧!老板,这……书我还是不要了!你把钱退给我吧。
老板:这是我卖的书吗?
小吴:不是刚刚才向你买的吗,你还说什么“跳楼大甩卖”、“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
老板:你有购书凭证吗?
小吴:什么购书凭证,刚才你可没有给我购书凭证啊。
老板:对不起,这不是我卖的书。
小吴:这明明就是你卖的书,怎么说不是呢?
老板:你有证据吗?
小吴:可是,我……
老板:小朋友,不要再可是了,一边凉快去,别影响我做生意!
小吴:我要拨打“12315”向消费部门投诉你!
老板:你去投诉啊,你尽管去啊!你不要以为我不懂得法啊!你有购书凭证吗?你凭什么去投诉我啊!
小吴:你……怎么办,算了吧!我又没有证据。
可是他明明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啊!
不行,不能让他逍遥法外,我就不信投诉不了你,我相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于是拿起手机拨打“12315”)喂,是消费者协会吗,我要投诉……
看完这段小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小吴买书记》中小吴的遭遇对我们有何启示?(讨论)
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虽然小吴投诉了,但因为他没有购书凭证,所以维权起来会比较困难,这告诫我们,作为消费者必须具备权利意识。
(课本P66-67)
为了避免掉进消费陷阱,我们应有正确的消费意识:
(1)要注意避免在消费时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伤害;
(2)要注意商品质量是否可靠、价格是否合理、计量是否准确;(购买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索取、保留发票或其他有效票据。
)
(消费警示)
①不要轻信经营者的商业促销广告;
②不要被经营者的虚假打折、降价或者有奖销售的宣传所诱惑;
③不要轻信经营者的口头承诺,双方约定的东西一定要有文字凭证;
④不要轻信经营者的“终身包修”、“终身免费服务”等宣传;
⑤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的三无商品;
⑥不要购买无明码标价的商品和接受无明码标价的服务;
⑦不要轻易购买上门推销的商品和街头无营业执照的地摊商品;
……
虽然我们提高了警惕,但所谓“客高一尺,商高一丈”,有时消费陷阱是防不胜防的,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为权益受到侵犯的消费者出主意。
(讨论)
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我国消费者主要享有的权利有: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
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维护。
【板书设计】
一、消费者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