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期中试题(PDF,无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7.93 MB
- 文档页数:7
福州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高中语文学科试卷(完卷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座号姓名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样态。
既有器物的文明,也有制度的文明;既有物质的文明,也有精神的文明;既有以文学为代表的文明,也有以艺术为代表的文明。
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文明形态中超脱而出,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俯瞰中华文明的整体样貌,既需要宽容的心胸,也需要独到的眼力。
可以说,《伟大的中华文明》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
中华文明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的角度都可以给出答案。
但从哲学的角度来叩问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无疑是一个创新的想法。
该书作者认为,中华文明存在于神话叙事中,存在于历史叙事中,也存在于哲学叙事中;存在于过往的危机叙事中,同样存在于延续至今的现代化叙事中。
中华文明历史上出现的优秀人物,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中华大地上存在的文物古迹、文献古籍等,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物质标识。
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特别是那些能够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大事件,体现中华文明发愤图强精神的大事件,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中华思想文化中特有的哲理、文学艺术等语言产品,也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
在悠久的历史中,灿烂的文化、多元的风俗、革命的精神,乃至当代的社会主义文化等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
这种着眼于历史的思考,是该书的特色,但作者并没有停留于对历史上文明形式和内容的分门别类的归纳,而是试图阐释这些文明史上的闪光点所体现的精神价值。
中华文明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在中华文明所表现的独特精神标识上,而且表现在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上。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科学概括。
作者的论述,有力地论证了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何以成立。
2020-2021学年福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近日,一部关注老年手机市场的短片《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迅速爆红网络。
短片描述了独居老人与在外工作的儿子逐渐疏离的故事,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
影片走红的实质是对老年人内心诉求的深度解析。
老年人因为视力、记忆力、辨识力的衰退,难以操作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他们更需要一部操作简单、功能适合的老年智能手机。
据调查,大部分老年人对手机的需求除了停留在能轻松拨打电话、发送信息、拍摄照片等功能外,还希望手机能够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最好能够在疾病突发时依靠手机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
除此之外,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手机的真正智能之处在于能够随时与子女取得联系,子女也能通过手机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行动轨迹以及个人情绪等。
其实,老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一部手机,而是有“温度”的陪伴。
(摘编自《一部〈手机〉解剖空巢老人现状引争议》,2018年2月27日,中国网)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起关注。
《中国人口老年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自2001 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年化阶段;未来20年,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 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 亿人,老年化水平将超过30%。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老人会产生心理失调的症状,出现家庭“空巢”综合症。
其症状常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等。
据调查,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
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摘编自《中国人口老年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7)》)材料三:怎样减少子女离家对老人的心理冲击,避免出现空巢的情感危机呢?改善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子女的赡养、领取养老金、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重要途径。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对于文学研究来说,人类性是一种视角和意识。
不是简单地把阶级、民族、时代性解释为人类性,而是把它们置于“人类”的视野中看它的意义。
比如,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人在现代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过程的艺术表现,文学中的政治、阶级斗争内容。
这是“特殊”现象,但其中又包含人类“争取自由”的普遍意义,是文学人类性在中国的具体体现。
那些被解释为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的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其所表现的现代中国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宁死不屈的自由精神、为了民族利益牺牲个体的献身精神等等,与人类普遍的积极精神和人性追求是相通的,也具备人类性。
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反映着中国人精神中的许多本质特点,这些特点与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具有相通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性与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并不矛盾,但有意蕴和研究视角的区别。
现代中国文学所反映的中国人在现代历史进程中的主动精神、进取精神、抗争精神、自由精神等,就蕴含着人类性要素。
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真实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为自己的翻身解放而不屈不挠的战斗过程,它展示了人类的正义力量和反抗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中国现代历史的波澜壮阔及其人性情感起伏变化本身,中国历史从封建制度向社会主义的前进过程及其曲折本身,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的情感的变化,就极具世界性,也具有人类性。
它是独特的又是人类的。
在人类文学史上,很少有哪一种文学像中国20世纪文学在如此剧烈的历史变革中诞生演变,又曲折地反映了这种历史。
20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研究资源”异常丰富,是奉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但它们还未被世界所充分认识到,人类需要时间认识和消化它。
中国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得到延续的传统文明,这一精神现象本身就具有人类意义。
这一文明在20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汇过程中,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
2017-2018高三(上)福州一中语文期中考《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模块(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22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伶俜.pīng戏虐.xuè香醪.láo弄.堂lòngB、狷.介juān嘈.杂cáo搭讪.shàn揩.油káiC、聒.噪guā摒.弃bìng饷.银xiǎng蹩.脚biéD、回纥.hú笃.信dú怯懦.nuò裨.将pí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潇洒煽动糇粮嘘唏感叹B、编辑膺品畴备深恶痛决C、薪俸虔诚荟粹励经图治D、纨绔毡帽禁掖口密腹剑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奇瑞公司经过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②今年春季,合肥城区的快餐零售额迭3.68亿元,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
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营销策略,中式快餐销售仍然不温不火....。
③唐朝是诗的时代,但是唐人也非个个都擅长写诗,《全唐诗》中有的诗作就粗陋鄙薄,不忍卒读....,虽然多数诗歌清新别致,情韵悠长。
④这家工厂虽然也取得了某些经济效益,但他们的有些做法,却是不足为训....的。
⑤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⑥做生意就该有火中取栗....的魄力,一旦畏首畏尾,就可能错失良机。
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⑤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和决策失误。
B、本届校园心理节围绕“我爱我,放飞自我”为主题,就怎样有效缓解考前压力和增强学习专注度等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
福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下·厦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疟疾是世界三大传染性疾病之一。
20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常用奎宁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
1968年,中国正式启动相关项目,39岁的屠呦呦________,担任中药研究所该项目的组长。
在简陋的条件下,她带领团队,整理出600多种抗疟草药,又从中选出200多种方药,对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经过无数次反复实验,最终采用乙醚低温提取法,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发现青蒿素,攻克了世界难题。
青蒿素问世48年来,大大________了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
成为万众瞩目的公众人物后,________的屠呦呦仍默默坚守在科研一线,因为她深知自己的研究是数亿人健康的________,与几百万感染疟疾的生命密切相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临危不惧减少垂暮之年保证B . 临危受命降低耄耋之年保障C . 临危不惧降低垂暮之年保障D . 临危受命减少耄耋之年保证(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因为在治疗疟疾上做出了革命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B .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了在治疗疟疾上做出革命性贡献的屠呦呦C . 2015年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了屠呦呦,因为她在治疗疟疾上做出了革命性贡献D .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因为她在治疗疟疾上做出了革命性贡献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一下·集宁期末) 现代文阅读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一夜之间,官员直播“带货”风靡全国。
许多政府官员化身网红,为农副产品代言,成为老百姓眼中的“带货员”。
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背后,是一个包括物流、存储、包装、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的产业系统。
领导干部的直播间,对接起农户与市场。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这更是一场政府服务的变革。
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领导干部做工作不能只是文山会海、发号施令、签字审批、纸上来纸上去,还要走出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深入移动互联网世界,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实事儿。
不可否认,领导干部“直播带货”,兴起于疫情特殊环境,有其偶然性。
但其必然性,是新技术的滚滚浪潮对基层治理理念、方式和效能产生的根本性影响。
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也确实出现官员“直播带货”走样变形的情况。
部分领导干部将直播间当成秀场,有的地方专门发文搞摊派,有的地方“亏本赚吆喝”,搞成了形式主义。
然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任何一种新兴形式在初期都有利有弊,这并不妨碍基层治理理念更新与改革的大方向。
尤其是这种嵌入移动互联网、利用新技术手段优化行政生态、提高行政效能的有益尝试,拓宽了政府与民众互动的空间和渠道,增强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感,值得大力探索并给以一定的容错空间。
(摘编自翟永冠唐弢《要带货,更要带新思维》)材料二:前不久,南昌市民万女士向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称,自己在某电商平台直播间购买了深圳一家贸易公司销售的虾,收到后发现部分虾已经变质,“虾头都是黑的”,她在直播间向商家询问原因时,竟被污蔑为“专业差评”。
无独有偶。
今年,某明星主播一场直播下来销售额超1亿元,但其中多个产品此前涉虚假宣传曾被处罚过。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也显示,消费者对于虚假宣传和商品来源渠道不正等乱象颇为担心。
2021届福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刘卫平当长工刘三扛着石碓一喘一喘地爬上一道山梁的转弯处时,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降临。
石碓是用来舂糯米糍粑的那种,在湘中地区很常见,用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从一面凿空了,凿出一个凹陷的圆坑。
眼下,石碓的圆坑正像一个深得过了头的帽子戴在刘三的头上,刘三的脑袋就完全没入了碓坑之中。
碓坑的两侧边沿压在刘三的双肩上,刘三必须举起双手扶着石碓的边沿,用力把石碓的前方擎起一点,这样,他那没入碓坑里的眼睛才能勉强从碓坑的边沿下看到身前三四步远的地方。
刘三正要经过的这道山梁地形特殊。
这道山梁好比就是一个人的鼻梁,从左侧看不到右侧,从右侧看不到左侧。
那时候,当刘三沿着那条横贯山梁的小道从左侧向山梁的顶部前进时,一只华南虎也正从右侧窜来,就这样,刘三和老虎不可避免地在山梁拐角处不期而遇了。
人和虎在相距三四步远的地方骤然收住了脚步。
这个距离是由刘三的目光只能看三四步远所决定的。
刘三的眼睛从碓坑下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了一只老虎,胆一惊,心一跳,头一麻,腿就直了,一双僵脚立在原地牢牢地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能动。
那是一只黄乎乎的带着斑斓黑纹的华南虎。
一双硕大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像一对大灯泡似的看着刘三。
长工刘三是个一字不识的文盲,不知道有个成语叫“虎视眈眈”,但他现在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虎视眈眈的滋味。
从虎口里喷出的一股股腥臊气味让近在咫尺的刘三一阵阵晕眩。
好在老虎并没有立即扑向刘三,而是停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死死盯着刘三。
刘三在与虎对视的四五分钟时间里有过一阵快镜头似的回忆,这种回忆只有那极短极短的一瞬间,但通过文字描述出来则要冗长得多——今天早晨,长工刘三刚从他的茅屋里起床,谢德仁老爷就在门外喊:“刘三,你今天给我去东岭寨晏学光老爷家取样东西来。
”刘三应着:德仁老爷,要我去取什么呢?德仁老爷说:“喏,我写在这纸上,你拿给学光老爷一看就知道了。
2021届福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可谓卷帙浩繁。
但德国汉学家顾彬却如此评价:如果说中国现代文学是“五粮液”,中国当代文学则只能算“二锅头”。
网上更是广泛流传着“中国文学已死”的哀叹。
上述论断虽不无戏谑,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者与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不满与忧虑。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此时代,伟大作家理应层出不穷。
也许是时代的变革过于急骤,致使作家们茫茫然被时代洪流所裹挟,既迷失了自我,也迷失了文学理想。
当下的文学氛围显然是流行压倒了独创,文学成了商业奴隶、欲望附庸,大多文学作品沦为“速朽文学”。
自古以来,文学之独立品格在于反映“文化的真实”。
所谓文化的真实,就是在历史真实中提升出的有利于历史发展的合理因素。
对于文学来讲,纯粹的历史真实并不存在。
比如当下的历史阶段中,既有清水,也有污泥,对清水的显扬与赞颂和对污泥的揭露与批判,就是文学的真实原则,即反映出历史的文化真实。
而辨别清水与污泥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是否有利于人类总体的存在与发展。
无论哪个时代的哪一种文学,都应该符合这一原则。
丧失了这一原则,就丧失了文学的品格。
在目前林林总总的所谓文学创作中,有的作品一望便知不能算进文学范畴,但还有一类作品,颇具迷惑性,赢得了众多粉丝的追捧。
这类作品具有高强的叙事技巧,其剧烈的起承转合成为一种“阅读诱惑力”,令读者欲罢不能。
其中一些作品甚至颇具“文学性”。
比如风靡一时的“宫斗小说”,更是如此。
这类作品也许有一定文学性,却不能反映出文化的真实。
这类作品不是文学,而应该归为“狭邪”文本。
这类文本与影视剧的流行,不仅极大地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丧失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向上的动力,也极大地腐蚀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隐性的阻碍、破坏作用。
2021年福州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且举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
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