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1
1.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 、 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等几种类型。
2.一个己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耒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n tv3.不同的灭菌剂其灭菌的机理一般不一样,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都是利用分解产生 _________ 来杀菌的;升汞是靠 ________ 来达到灭菌日的。
4.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耍方法是 _____ 和_______ 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來脱毒效果最好5.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 __________ mm、带 ________ 个叶原基为好。
6.White培养基________ 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
7.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_____ 状态,并形成_________ 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8.BA/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 ________ 的生长,这时_________ 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 的生长,这时 _________ 占主导地位。
9.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_____ 。
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全能性。
2、组织培养实验室必要的设备有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器、空调机、夭平、显微镜、蒸饱水发生器等。
3、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碳源,而且还能维持培养菇渗透压4、培养基灭菌一般在-108 k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 °C ,维持20-30 min o5、在离体叶培养中,6・BA和KT利于芽的形成:24D利于愈伤纟FI织的形成6、在离体叶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屮,茎和芽的分化主要有4个途径:方•接产生不泄芽、由愈伤组织产工不定芽、胚状体形成、形成球状体或小鳞茎等途径。
7、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茎尖培养脱毒。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提纲(仅供参考,关键在于全面复习掌握!)一、主要专业术语细胞全能性: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脱分化:已经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当受到创伤或进行离体(也受到创伤)培养时,已停止分裂的细胞,又重新恢复分裂,细胞改变原有的分化状态,失去原有结构和功能,成为具有未分化特性的细胞。
愈伤组织:指切取植物体的一部分,置于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液中培养,诱导产生的无定形的组织团块。
人工种子: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括体细胞胚和性细胞胚),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植物快速繁殖:采取培养基配制,材料灭菌,无菌培养,幼苗转移到苗床,成苗转至大田栽种五步走的繁殖培养方式。
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1n)的个体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胚乳培养:将胚乳从母体上分离出来,放在无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使其进一步生长发育形成幼苗的技术。
连续培养:连续培养又叫开放培养,是相对分批培养或密闭培养而言的。
是采用有效的措施让微生物在某特定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生长状态的培养方法。
胚状体: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是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状类似物看护培养:将亲本愈伤组织或高密度的悬浮细胞同低密度细胞一起培养,以促进低密度细胞生长、分裂的培养方法。
植物种质保存: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贮存种质基因载体,使蔬菜种质保持生命力和遗传性的技术。
二、主要知识点1、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无毒无菌的环境2.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3.通常用固体培养基(琼脂)4.先进行植物组织或器官的脱分化5.长出根来后要保证根呼吸所需氧气2、植物外植体的表面消毒剂种类1、漂白粉(1%~10%的滤液)2、次氯酸钠溶液(0.5%~10%)3、氯化汞(0.1%~1%)4、酒精(70%~75%)5、过氧化氢(3%~10%)6、新洁尔灭等。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答案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生物技术,它涉及将植物的一小部分组织(如叶片、茎尖或根尖)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特定的营养培养基上,以诱导其生长和分化成新的植物体。
以下是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的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 植物细胞的分裂性C. 植物细胞的分化性D. 植物细胞的再生性答案:A2.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是什么?A. MS培养基B. LB培养基C. 酵母提取物培养基D. 血浆培养基答案:A3.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A. 无菌操作B. 培养基成分C. 光照条件D. 培养基的pH值答案:C二、填空题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外植体的消毒、诱导分化、生根与移栽2.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具有快速繁殖、遗传稳定性、避免病毒传播、节约空间和成本等优点。
2. 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外植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将外植体转移到含有适宜营养成分和激素的培养基中,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观察并记录生长情况,最后进行生根和移栽。
四、论述题1. 论述植物组织培养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植物组织培养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改良植物品种,增强植物的抗病、抗虫和抗逆性。
此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保护、药用植物生产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实验操作题1. 设计一个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方案。
答案: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和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每个3分,共24分)1、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又称植物离体培养。
2、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有完整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和产生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3、脱分化: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器官、组织、细胞,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过程。
4、外植体:从活体植物上切取下来,用以进行离体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5、单细胞培养:对分离的到的单个细胞进行培养,诱导其分裂增殖,形成细胞团,再通过细胞分化形成芽、根等器官或胚状体,直至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6、胚状体:亦称体细胞胚。
指在组培过程中,由植物体细胞所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
它具有根、茎结构,能够一次性形成再生植株。
7、平板培养:是将悬浮培养的细胞接种到未固化的薄层培养基中,使其与培养基充分配合,再倒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8、人工种子: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状。
9、次生代谢产物:指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非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以及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
10、再分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再次分化,进行器官形成,产丛生芽或胚状体,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1、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主要危害病毒的苗木。
二、不定项选择1、培养室里的湿度一般保持在____C_____.A 30~40%;B 50~60%;C 70~80%;D 80~90%2.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A D____。
A Kt;B IAA;C NAA;D ZT3. 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___A B C D__.A 琼脂的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的时间;C 高压灭菌的温度;D 培养基的PH4. 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______ABC_。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开卷考试)第一章导论【本章知识点】1.组织培养的含义2.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细胞全能性)3.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及特点4.植物组培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一.组织培养的含义:用无菌的方法使植物离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人为提供的条件下生长和发育的所有的培养技术的总称,也称为离体培养或试管培养。
二、植物组培的理论基础1、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都具有该物种全部的遗传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潜在能力。
2、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者潜在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3、脱分化:将以分化的不分裂的静止细胞放在培养基上培养,细胞重新进入分裂状态。
一个成熟的细胞转化为分生状态的过程成为脱分化。
(形成愈伤组织)4、再分化:经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可转化为不同的细胞类型,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5、外植体:由活体植物上切去下来的,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
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6、愈伤组织:外植体离体培养下经脱分化产生的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三、组织培养的类型及特点【类型】1.按培养材料分: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2.按培养器官分:叶培养、跟培养、花药培养等3.按培养成分分:固体培养、液体培养(也叫液体震荡培养)4.按是否有需要光分:光培养、暗培养5.按培养方法分:平板培养、微室培养、悬浮培养等6.按培养过程分:初代培养(外植体的最初培养)、继代培养(培养物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以后由于营养物枯竭,水分散失及代谢产物的积累,必须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培养,这种反复多次移植的组织培养称为继代培养)【特点】1.培养条件人为可控2.培养生长周期短,繁殖效率高3.管理方便,便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四、植物组培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用于种苗的快速无性繁殖2.用于种苗的脱毒(EG马铃薯)3. 用于某些植物的远缘杂交4.用于突变育种5.用于单配体育种6.种质保存7.基因工程8.植物性药物和生物制品的生产第二章植物组培实验室的构建和基本操作技术【本章知识点】 1.植物组培实验室结构设计及主要实验设备2.常用培养基MS 、B5、White 、N6、KM-8P 等3.母液的配制方法4.培养基成分及其配制、分装和高压灭菌过程5.有关灭菌、接种、培养、驯化和移栽的相关技术6.接种的无菌操作程序要点7.试管苗的特点及其不能成活的原因8.试管苗的驯化和移栽应注意的问题一、植物组培实验室构建和主要实验设备【实验室构建】【仪器设备与用具】1、 仪器设备与器皿用具:超净工作台、空调、除湿机或加湿机、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冰箱、天平、显微镜、水浴锅、摇床与转床、蒸馏水发生器、酸度计、离心机等2、 各类玻璃器皿:培养器皿(试管、三角瓶、培养皿、圆形培养瓶或果酱瓶等)分注器、离心管、刻度移液管、细菌过滤器、实验器皿(量筒、烧杯、容量瓶、试剂瓶、塑料瓶、酒精灯等)3、 器械用具:镊子、尖头镊子、枪形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钻孔器等。
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资料2011.05.19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植物得胚胎、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又称植物离体培养。
2、外植体:用于培养的植物胚胎、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通常称为外植体。
3 、愈伤组织:是指在植物受伤后的伤口处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切口处产生的一团不定形的薄壁组织。
4、初代培养:将外植体进行的第一次培养,称为初代培养。
5、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得到的培养体移植于新鲜培养基中这种反复多次移植的培养,称为继代培养。
6、植物细胞全能性:一个细胞所具有的产生一个完整植株的固有能力称做细胞的全能性。
7、细胞分化:是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的过程。
8、脱分化: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脱分化也称去分化。
9、再分化: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可以由脱分化状态重新进行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形成完整植株,这个过程(现象)称为再分化。
10、胚状体(或体细胞胚):在组织培养中,起源于一个非合资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形成具有双极性的胚状结构,叫胚状体或体细胞胚。
11、体细胞胚与合子胚的比较:(1)、体细胞胚是由愈伤组织或胚性细胞团的表面细胞起源的,所处的发育条件与合子胚不相同。
(2)、在自然界,不定胚早期分裂顺序与合子胚也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合子胚本身,他们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也常偏离正常的方式。
(3)、合子胚和不定胚一般都能发育成正常的成熟胚。
与合子胚相似,球形期后的体细胞胚呈现一种固定的极性,根极指向愈伤组织或胚性细胞团的中央,茎芽极朝外,与合子比,成熟体细胞胚的进一步发育过程及形态特征也是相当正常的。
(4)、多数情况下,体细胞胚并不具有一个明显的胚柄。
(5)、与合子胚不同的是,在培养中形成的体细胞胚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子叶。
总题库园艺植物组织培养-题库1、茎段培养用于快速繁殖的优点在于培养技术简单易行,繁殖速度(较快);芽生芽方式增殖的苗木质量好,且无病,性状均一;解决不能用(种子繁殖)的无性繁殖植物的快速繁殖问题等。
2、生根培养的目的是使再生的大量试管苗形成根系,获得完整的植株。
创造适于根的发生和生长的条件,主要是降低或除去(细胞分裂素)而加入生长素;MS培养基含盐浓度要适当加以(稀释),降低到1/2,1/3或1/4,甚至更低的水平。
3、翻译precocious germination(早熟萌发)4、翻译heterotrophy period(异养期)5、翻译autotrophy period(自养期)6、翻译endosperm culture(胚乳培养)7、翻译fertilization invitro(离体受精)8、翻译test tube fertilization (试管受精)9、翻译intraovarian pollination(子房内授粉)10、离体胚培养包括胚胎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期的胚,一般可分为(成熟胚)和幼胚培养。
11、成熟胚一般指(子叶期)后至(发育完全)的胚。
它培养较易成功,在含有无机大量元素和糖的培养基上,就能正常生长成幼苗。
12、幼胚是指(子叶期)以前的幼小胚,由于幼胚培养在(远缘杂交)育种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因此,其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13、幼胚培养,胚胎发育过程分为两个时期:一为(异养期),即幼胚由胚乳及周围的组织提供养分;二为(自养期),此时的胚已能在基本的无机盐和蔗糖培养基上生长。
14、在幼胚培养中,带有(胚柄)结构有利于幼胚的生长。
但一般较难与胚一起分离出来。
使用生长调节物质,如5mg/L(赤霉素)能有效地取代胚柄的作用。
15、根据无菌花粉授于离体雌蕊的位置,可将离体授粉分为三种方式,即离体柱头授粉、(离体子房授粉)和(离体胚珠授粉)。
16、子房内授粉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活体子房内)授粉和(离体子房内)授粉。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组织培养的类型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植物组织培养在技术上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一)定义(Definition):植物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是指用无菌方法使植物体的离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人为提供的条件下生长和发育的所有培养技术的总称,也称之为离体培养(In vitro culture)。
是指分离一个或数个体细胞或植物体的一部分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的技术。
也可定义为:利用植物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使之生长发育的技术称为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又俗称植物克隆Totipotency (细胞全能性)Each cell of a multicellular organism contains all of the genes needed to form the whole plant.——指细胞能够发展成为一棵完整植株的潜能(二)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1、植物基础学科研究良好系统2、生物技术的基础3、经济高效、管理方便、便于自动化4、生长周期短、速度快、试验重复性好5、技术含量高、实验误差小、人工控制能力强6、试验材料经济、来源单一7、缺点:设备复杂、耗费和技术要求高二、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按材料的类别分:愈伤组织培养:最为常见的组织培养细胞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单细胞培养器官培养:胚(Embryo)、胚乳(Endosperm)、珠心(Nucellus)、子房(Ovary)、根、茎、叶、花和幼果的部分组织的培养原生质体培养(Protoplast )1、愈伤组织:愈伤组织(callus)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上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状态的薄壁细胞。
几个概念:外植体(Explants)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可以用于组织培养的组织或器官。
初代培养(Primary culture)指外植体的最初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根据培养的外植体材料不同,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遗传转化。
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一般划分为洗涤室、培养基配置室、缓冲室、无菌接种室、培养室、观察室、驯化室等分室,其中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对无菌条件要求最严格的区域是无菌接种室。
4、培养基成分主要包水分、无机盐类、有机营养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天然物质、pH 、凝固剂。
5、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组培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
6、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物质,使用浓度在1%-5%常用3 %。
7、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减少外植体的褐变8、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高低决定着外植体的发育方向,其比值高则有利于根的形成:其比值低则有利于芽的形成。
9、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J兑分化_"10、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对其灭菌时不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而要进行过滤方法灭菌。
11、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压片镜检法。
12、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最主要的区别是: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了琼脂粉,而液体培养基一般不添加。
13、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有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
14、外植体灭菌常用的消毒剂是酒精,使用浓度一般为70—75%。
15、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抗坏血酸(维生素c)。
16、常用防止褐变的试剂有有机酸、硫代硫酸钠。
17、组培中按照污染的对象分,常见的污染类型有细菌性污染_、真菌性污染。
18、在使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先将借种器械放进超净工作台,并打开紫外线灯和风机组工作进行消毒20分钟左右。
19、配制培养基调节pH值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
20、某溶液在使用前已配制成100倍的母液,在使用时,若需要配制1/2 L的培养基,则需要吸取母液的量是5ml。
一、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2.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使用的各种器官、组织和细胞统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是指外植体因受伤或在离体培养时,其未分化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进行活跃的分裂增殖而形成的一种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
4.异质性:是指性质上的多样性或缺乏一致性的不同成分的组合。
异质性是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共同特征之一,也是生物在自然界中存活的重要保证,异质性是达尔文进化论及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5.褐变:是指外植体在诱导脱分化或再分化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向培养基释放褐色的物质,以致培养基逐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着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6.玻璃化现象:一种生理性病害,是植株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茎叶半透明、海绿色、水浸状或玻璃化等现象。
7.胚培养:是指对胚、子房、胚珠、胚乳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8.体外受精:是指将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的方式授以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的技术,称为体外受精。
9.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指对离体培养的小植株、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材料,采用限制、延缓或停止其生长的处理使之保存,在需要时可重新恢复其生长,并再生植株的方法。
二、简单、综述题1.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特点①整个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②在多数情况下是利用成分完全确定的人工培养基进行的,因此,在组织培养中的植物材料不需依靠自身的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而是处于完全的异养状态。
③起始材料可以是植物的器官、组织,也可以是单个的细胞,它们都处于离体状态下。
④组织培养物通过连续继代培养可以不断增殖,形成克隆。
⑤是在封闭的容器中进行的,容器内气体和环境气体可以通过瓶塞或其他封口材料进行交换。
⑥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等都是人为设定的。
2. 培养基配制(1)如何配置培养基?①取出培养基,按1、2、3······顺序从左到右排放好。
②取一个容器放在台面上,称取琼脂、蔗糖倒进容器。
③取1/3蒸馏水放入容器,按顺序分别放入母液1、2、3······。
④初步定容⑤将容器放入微波炉,让琼脂彻底溶解,再一次定容。
⑥调解PH值(NaOH或盐酸)至中性,分装培养基,封口。
⑦灭菌(121℃、15~20min)⑧灭菌后待温度降到40℃左右以下时,取出,加生长调节剂。
(2)如何配出母液?通常母液的浓度需要是培养基浓度的若干倍(10倍、100倍或更高),配制母液时需用蒸馏水。
①确定培养基②按照扩大倍数分别称量各元素表中的各化合物③分别充分溶解(溶解时溶剂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会导致溶液浓度太大,易产生沉淀,太多可能会会超过定容刻度线,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
)④按一定顺序分别倒入容量瓶混合⑤定容⑥母液分装(大量元素、钙盐、微量元素、铁盐、有机元素)⑦贴标签,保存于冰箱中(2~4℃)3.商业化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控制措施?(1)遗传稳定性问题提高稳定性、减少变异发生的措施:①减少继代次数,缩短继代时间②定期检查,剔除形态异常和生理异常苗③使用生长点和胚状体方式扩大繁殖④减少培养基中诱变因素和一些化学物质⑤尽量促进再生植株开花结实,以检查其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是否稳定(2)玻璃化问题解决玻璃化现象的措施:①增加琼脂浓度,减少水分吸收②增加蔗糖含量及加入渗透剂,降低培养基水势③减少培养基中的N含量④增强容器通风,降低瓶内湿度及乙烯含量⑤增强光照,适当降低培养室内温度⑥加入适量ABA4.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措施?①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工资②减少设备投资、延长使用寿命③降低器皿消耗、采用代用品④节省水电开支A尽量利用自然资源B充分利用培养室空间C减少水的消耗节省电能⑤降低污染率、减少次品、杜绝废品⑥提高繁殖系数和移栽成活率⑦简化培养基⑧发展多种经营、开展横向协作5.如何控制污染?①接种室的消毒:要用拖布清扫地面,酒精消毒操作台,用紫外线消毒15min,切断电源后5min方可进入工作室内;②无菌操作要求:工作试验人员要用肥皂洗手,并用干抹布擦干净,若手上有水分则用酒精清洗,使其水分挥发;③材料的切割、分离、接种:材料和实验工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双手避免交替使用,分工明确,材料消毒要先放置在水中浸泡,在用镊子取出放入Hgcl 消毒液中。
依次进行,一般放置位置与母液放置位置相反。
接种时要求接种瓶倾斜45度。
封盖。
6.商业型实验室设计:①②③④⑤⑥⑦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通常包括:准备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温室。
配有无菌操作设备、培养设备、药品储存、配制仪器设备、察分析仪器设备、其它仪器设备等。
7.试管苗移栽后死亡的原因?(1)根系结构:根系结构不完善的试管苗移栽后,易造成死亡。
①不生根②根与疏导系统不连接③根无根毛或根少④根无吸收功能或极低。
(2)叶表组织:叶表组织不发达或结构不正常的试管苗,移栽后易造成死亡。
①叶表角质层和蜡质层不发达或无②叶无标皮毛或极少③叶解剖结构稀疏④气孔开口大,不关闭⑤叶片存在排水孔⑥光合作用能力极地。
8.如何防止污染?①植物材料的选择及防止污染②人为污染的防止9. 细胞融合的原理。
细胞膜表面有稳定的疏水性基因,具有膜电位,因其静电排斥力使原生质体不能吸附在一起。
(1)化学法融合原理:带有阴离子的PEG分子等与原生质体表面的阴离子之间在Ca2+连接下形成共同的静电键,从而促进了原生质体间的黏着和结合。
在高Ca2+—高pH液的处理下,Ca2+和与质膜结合的PEG分子被洗脱,导致电荷平衡失调并重新分配,使原生质体的某些阳电荷与另一些原生质体的阴电荷连接起来,吸附聚合,最后融合在一起。
(2)物理法融合原理:对融合槽的两个平行电极施加高频交流电压,产生电泳效应,使融合槽内的原生质体偶极化并沿着电场的方向排列成串珠状,再施加瞬间的高压直流脉冲,使黏合相邻的原生质体膜局部发生可逆性瞬间穿孔,然后,原生质体膜连接、闭合、最终融为一体。
10.细胞融合的方法。
(1)融合类型细胞融合类型可分为对称融合、不对称融合和微原生质体融合。
(2)融合方法细胞融合方法主要分为化学融合法和物理融合法。
化学融合法是指以化学试剂作为融合诱导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主要有PEG融合法和高钙—高pH法等。
物理融合法是指用电激、离心、振动等机械方法来促使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主要有电融合法和超声波法等。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PEG 法、PEG结合高Ca2+—高pH法以及电融合法。
(3)融合产物的类型融合产物包括异源融合的异核体,含有双亲不同比例的多核体,同源融合的同核体,不同胞质来源的异胞质体。
11.细胞融合融合体的选择。
1)杂种细胞的选择⑴互补筛选法:该方法是利用双亲细胞在生理或遗传特性方面所产生的互补作用来进行选择的。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只有具互补作用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发育,非杂种细胞没有互补不能生长发育。
根据互补类型的不同,又分为五种:①激素自养型互补(生长互补)选择②白化互补选择③营养缺陷型互补选择④抗性突变体互补选择⑤基因互补选择⑵机械筛选法(分三种):①天然颜色标记分离②荧光素标记分离③荧光活性自动细胞分类器分类融合体2)杂种植株的选择⑴态学鉴定⑵细胞学鉴定⑶生物化学鉴定⑷分子生物学鉴定12.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方法。
(1)限制生长保存利用限制离体培养物的生长速度来保存种质的方法,是离体种质保存的一种常用策略。
限制离体培养物生长速度的方法很多,如低温、提高渗透压、加生长延缓剂(或抑制剂)、干燥、降低氧分压、矿物油覆盖等。
①低温保存法②高渗透压保存法③生长抑制剂(或延缓剂)保存法④降低氧分压保存法⑤干燥保存法(20超低温保存种质植物超低温种质保存是指将植物的离体材料包括茎尖(芽)、分生组织、胚胎、花粉、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等,经过一定的方法处理后在超低温(-196℃液氮)条件下进行保存的方法。
超低温保存有一套比较复杂的技术程序,基本程序包括:植物材料(培养物)的选取、材料的预处理、冷冻处理、冷冻贮存、解冻、再培养等。
13.花粉的分离及纯化方法。
(1)花粉的分离:将小孢子从花药里游离出来的主要方法有自然散落法、挤压法和机械游离法。
①自然散落法:将合适的花蕾消毒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花药,接种在预处理液或培养基上。
一段时间后,有些花粉囊会自动裂开,里面的小孢子从裂口处散落到培养基中,收集这些脱落下来的小孢子,用新鲜培养基制成一定密度后进行培养。
②挤压法挤压法分为两种:A、挤压法:消毒处理过的花药置于无菌培养皿或烧杯中,加入少量提取液,用注射器内管或一端压扁的玻璃棒轻压花药,将花粉挤到提取液中,经过联过筛,除去比小孢子大的组织碎片,然后低速离心,使小孢子沉淀,清洗几次后,制成小孢子悬浮液进行培养。
B、研磨过滤收集法:与挤压法相似,不同之处是把消毒过的花蕾置于无菌的研钵中研磨,挤出小孢子。
③机械游离法机械游离法也分为两种:A、磁搅拌法:是将花药接种于盛有培养液或渗透压稳定剂的三角瓶中,放入一根磁棒,置磁力搅拌机上,低速旋转至花药透明。
B、小型搅拌(超速旋切)法:通过旋转刀具的高速转动带动花蕾、穗子切断或花药高速运动而破碎,从而使小孢子游离出来。
(2)花粉的纯化采用级联过筛方法:第一级选用孔径较大的,以便使大杂质去除,最后一级应选用略大于小孢子直径的筛子。
14.花粉培养的方式有哪些?答:花粉培养的方式有平板培养、液体培养、双层培养、看护培养、微室培养和条件培养基培养六种。
①平板培养:花粉置琼脂固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诱导产生胚状体,进而分化成植株。
②液体培养:花粉悬浮液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由于液体培养基容易造成培养物的通气不良,影响细胞分裂和分化,可将培养物置于摇床上震荡,使其处于良好的通气状态。
③双层培养:花粉置固体-液体双层培养基上培养。
④看护培养:配制好花粉粒悬浮液和琼脂固体培养基后,将完整的花药和花药的愈伤组织放在琼脂培养基上,将圆片滤纸放在花药和愈伤组织上,然后将花粉置于滤纸的上方。
⑤微室培养:将花粉培养在很少的培养基上。
⑥条件培养基培养:在预先培养过花药的液体培养基中或在加入失活的花药提取物的合成培养基中,接入花粉进行培养。
15. 白化苗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1)白化苗产生的原因:内因:供体植株的基因型、花药和花粉本身的状态;外因:低温预处理、培养基成分、生长激素水平和种类、培养条件和方法、愈伤组织转分化时间等。
(2)白化苗的控制方法:①采穗时主要取主径和大分蘖穗,取花粉发育时期处于单核中晚期的幼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