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莲”——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摧残
- 格式:pdf
- 大小:636.83 KB
- 文档页数:2
三寸金莲的故事
三寸金莲是一种裹足行为,通常是指女性用布将脚紧紧缠绑在鞋子里面,使脚畸形变小。
这种做法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但实际上是一种对女性的压迫和虐待。
以下是一些与三寸金莲相关的故事:
1. 缠足起源:关于缠足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是认为缠足起源于南唐后主李煜时期。
当时,他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要求宫女们用布将脚紧紧缠绑在鞋子中,使其形成弓形的小脚,以此作为美妙的装饰品。
这种做法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一种陋习。
2. 小脚文化:除了对女性的身体造成了伤害外,三寸金莲还被视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标准。
在一些地区和文化中,小脚被视为美丽、优雅和高贵的象征,因此形成了以小脚为美的文化观念。
3. 历史上的批判: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学者都对三寸金莲进行了批判。
例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他的小说《警世通言》中就描写了一个名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和人性的扭曲。
清代诗人梁绍壬也在他的作品《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表达了对缠足的谴责和批判。
总之,三寸金莲是一种对女性的压迫和虐待,我们应该摒弃这种陋习,尊重每个人的身体权利和人格尊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寸金莲的来历小脚,又叫三寸金莲,俗称为裹小脚,是把女子的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的一种封建陋俗。
这种经过紧密缠裹导致筋骨畸形的小脚竟被古人美化为“三寸金莲”面受到广泛赞美,乃至男子为这颤倒,女子为之痴迷。
难以想象,如果中国女子没有缠足是不是会出现更多的武则天与太平公主?中国女人缠足,到底始于何时?文献和传说都不为少。
别的不讲,咱们骂人写文章又臭又长,称之为“王母娘娘的裹脚布”。
传说王母娘娘可是黄帝时期人物,说那时已裹小脚,无疑有点“古已有之”的阿Q遗风。
其实,据史家考证,中国缠足之俗,约始于五代末年“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李后主时代。
早在盛唐之世,人们对妇女的“弓鞋”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时真想不明白,过去小脚女人走起路来已然是摇摇晃晃,弱不禁风了,还要嫌自己的一双小脚不够小,你一定会认为她这是“有病”。
然而现在,我们不是一样看到身边的一些女孩子明明已是标准身材了,还要天天嚷着喊肥健身,这与古代迷恋小脚的女人是不是同一种心理呢?清代,妇女缠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在山西、河北、京津、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最为流行。
其中又尤以山西小脚为最,并有“从来小脚说山西”之誉。
山西小脚又以大同为第一。
清朝统治者本来反对汉族女子缠足,康熙年间曾经诏禁之,违者拿其父母家长问罪。
当时有某大员以“奏为臣妻先放大脚事”上疏,结果传为全国笑谈,可见缠足“魅力”之强大。
最后闹得康熙皇帝在禁止缠足的禁令仅颁布了几年便自动撤销。
不惟如此,旗人女子也开始东施效颦,直到乾隆皇帝屡次下旨严禁,才刹了些旗女缠的风气。
格格们无可奈何,只得穿上底部类似金莲形状的木屐充充门面。
眼见皇帝老儿拿汉人的缠足没办法,小脚狂们自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于是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女子的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
缠足之所以能够广泛兴盛而且历时弥久、蔓延极广,无疑是宋代以后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对女性禁锢的直接后果。
小脚女人不仅迎合了封建统治者与士大夫视女性为玩物的低级趣味,满足了封建时代性变态男子所谓小脚“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的病态性意识与奇特审美观,而且还成为封建时代禁锢女人走向社会的一种压迫手段。
三寸金莲诗词
三寸金莲,又称“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通过对女性脚部的强制束缚,使其变成畸形的小脚。
这种陋习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数百年,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在古代,由于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而三寸金莲则是男性对女性身体的一种束缚和摧残。
这种陋习不仅对女性的身体造成了伤害,更严重地影响了她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地位。
在文学作品中,三寸金莲常常被用作一种象征,代表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
许多诗人通过诗词来表达对这一陋习的痛恨和对女性的同情。
以下是几首关于三寸金莲的诗词:
《金莲叹》
三寸金莲步轻摇,玉碎花容泪满袍。
苦海无涯终有尽,谁言缠足无妙招。
《缠足吟》
红颜血泪染金莲,玉足蜷曲似弓弯。
莫道人间无正义,缠足自缚是何年。
《叹金莲》
小脚伶仃步若飞,红颜血泪染香泥。
金莲缠足悲无尽,千古恨事有谁知。
这些诗词表达了对三寸金莲这一陋习的痛恨和对女性的同情。
三寸金莲不仅仅是对女性身体的摧残,更是对女性精神的压迫和束缚。
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历史上的这一陋习,尊重女性的权利和尊严,努力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寸金莲的成语解释
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三寸金莲”这个词。
您听说过“三寸金莲”吗?这可不是什么夸赞的好词儿哟!它指的是
过去封建社会里,女性被迫把脚裹得小小的,只有三寸左右。
想想看,那得是多残忍的事儿!好好的脚,硬给弄成那样。
就好比
把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非要给它绑得死死的,不让它正常生长。
这“三寸金莲”啊,说是一种所谓的“美”,可实际上,那是对女性身
体和心灵的巨大伤害。
脚被裹得变形,走路都困难,还能做啥事儿呢?这不就像给鸟儿折了翅膀,还指望它飞得高吗?
在那个荒唐的年代,这种畸形的审美居然还被推崇。
女性为了迎合
这种所谓的“美”,遭受了无尽的痛苦。
这哪里是美,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咱再想想,要是现在还有人让您把脚裹成那样,您愿意吗?肯定不
愿意啊!谁不想自由自在地走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呢?
“三寸金莲”这四个字,背后藏着的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就像一把枷锁,锁住了女性的自由和权利。
如今,咱们生活在一个开放、平等的时代,可不能忘了过去的这些
教训。
女性有权利追求真正的自我,展现自己的力量和魅力,而不是
被那些荒唐的标准所限制。
所以说啊,“三寸金莲”这个成语,是历史的一个痛点,提醒着咱们要珍惜现在的自由和平等,坚决不让那些落后、残酷的东西再有机会出现。
咱们得让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古代人的恶趣味三寸金莲的起源(它起源于哪个朝代)在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他们生下来就是为了依附于男人,以男人为天,而那时候的女子,除了在精神上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之外,身体上,也要经历一种极其痛苦的“手术”,那就是“裹足”,也叫“缠足”。
这种封建陋习是为了约束古代女子的脚自然生长的,“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古代女子的“缠足”是要经历极其痛苦的过程。
在女子四五岁的时候,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
先把大拇指以外的四个指头向下弯曲,然后用白棉布条裹紧,等脚型固定后,穿上“尖头鞋”。
白天行走都是家人扶着走的,以此来活动血液。
而到了晚上,就用线把裹脚布缝起来,防止裹脚布脱落。
到了七八岁时,再将趾骨弯曲,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缝补,每天都是同样的方式,日复一日,直到脚彻底变形,最后只能靠大拇指行走。
缠到“小”、“瘦”、“尖”、“弯”、“香”、“软”、“正”,才算真正的大功告成。
这就是中国古代所谓的“三寸金莲”之说。
这一“陋习”直到民国时期才被明令禁止,但女子的双脚真正得到解放,是在解放前夕,国家才真正颁布政策解放女子的双脚,明令女子不准缠足。
现在,年轻女孩子的身体彻底得到解放,已经不会再有人缠足了,但是,如果你生在农村,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特别是活到90岁左右的老人,有机会的话,你可以看看她们的脚,可能会遗留下当年裹脚的痕迹。
缠足开始于中国古代的上层社会,而后传播到了所有普通的家庭。
那么,女子裹脚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为什么会出现女子裹脚这样的陋习呢?这在正史中是很少记录的,但很多的野史是有记载的,有几种不同版本的说法。
一:传言商纣王最喜欢的妃子妲己,她生来脚就是畸形的,而商纣王本身就是个变态狂,他正好喜欢这种畸形小脚。
妲己虽然高兴于纣王的欢喜,但生来与别人不一样,心里还是有芥蒂的,所以她命令宫女们把自己的脚绑起来,裹成跟她的脚一样的形状,这样她们的脚就会像她的一样又小又漂亮。
后来商朝灭亡,妲己也被处死,但这个风俗却从皇宫里流传了开来,自那时候起,女子都以脚小为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寸金莲是什么审美中国古代女人裹脚的由来导语:中国女子缠足之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说法不一,中国古代女人裹脚的由来较常见的说法是,南唐后主有宫女嫔娘,纤丽善舞。
乃命作金莲,高六中国女子缠足之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说法不一,中国古代女人裹脚的由来较常见的说法是,南唐后主有宫女嫔娘,纤丽善舞。
乃命作金莲,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璎珞,中作品色瑞莲,令嫔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着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以后,此风从宫内传向宫外——有些人认为这就是女子缠足之始。
到了宋代,女子缠足就逐渐从宫廷推广到了民间,到了宋朝末年,社会上还兴起了一股“以大足为耻”的风气。
到了明代,女子缠足的风气更盛,都认为这是时髦,坊曲中的妓女无不以小脚为媚男子之具。
可是,到了清代,却禁止女子缠足了,因为满族统治者认为这是一种陋俗。
顺治元年(1644年),孝庄皇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
顺治二年后,民众所生女子禁缠足。
以后,到了康熙七年(1668年),却对女子缠足开禁,于是缠足又风靡全国,不仅汉族女子缠足,连不少满族妇女也纷纷学样了。
女子缠足以后,她的三寸金莲就变成了一个最隐私的部位,绝不可让陌生男子看见。
除了丈夫以外的男子,如果不小心碰了女子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胸部)还不大要紧,如果碰到小脚是万万不行的。
中国古代有许多春宫画,有的画是男女双方全裸交合,身体的一切都可以露,但是从未见到女子露双足的,即使在性交也穿着三寸金莲鞋,可见这个地方是最大的隐私。
《金瓶梅》中描写西门庆看上了潘金莲,去求王婆拉皮条,王婆说:“她有没有这个心思,实在不好说。
你可到我家来吃饭,我请她也来,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男性为何喜爱三寸金莲小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为人诟病的毒螫之一。
上至王公贵族、豪门深宅,下至寻常巷陌、平民娼妓,无不以缠足为是,甚至以不缠足为耻。
虽然缠足的弊病昭然若著,缠足的风气却屡禁不止,久盛不衰。
缠足,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正随着它的最后一代实践者的减少走向消亡。
过去的女孩一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
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
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之所以能广为流行,事实上包含了浓厚的性意识,清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甚至公然声称,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人的性欲。
由于小脚“香艳欲绝”,玩弄起来足以使人“魂销千古”。
在古典名著《金瓶梅》中就有“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坑时破土的锹锄”之类的说法。
甚至穿在小脚上的绣鞋也被赋予了性的内涵。
清朝时,一位中国留学生被日本海关官员要求解释为什么携带一些小巧的编织绣鞋,这位学生有点害羞地说他希望在空闲时间能欣赏到他爱人的脚。
除此以外,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
由于脚小不方便行走,让女人缠了足就可以防止“红杏出墙”。
这类似于古代埃及的男人不给妻子鞋穿,中世纪的欧洲男人为女人制作贞操带。
事实上,在贫穷落后的中国,除了少数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数小脚女人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她们付出的艰辛,要远远超过一个正常的女人。
缠足作为一种习俗,也造成了另外一些习俗的形成,如古时山西大同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的赛脚会,在这一天,女人们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小脚,以博得好评为荣。
缠足在历史上也曾被禁止过。
清康熙帝曾明令禁止,太平天国也曾颁布过类似法令。
直到清末,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洞开后,在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知识分子的不断呼吁声中,缠足的风气才非常缓慢地走向灭亡。
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从城市到乡村缠足才逐渐被废除。
“三寸金莲”卷土重来_2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有报道说武昌的一家美容院准备引进美国一家整形中
心的截趾术“美脚”。
据称,花上数万元,女性将脚趾截短,使双脚变小,便可穿上美国专家设计的一种小小的、迷人的高跟鞋,之后便可“充分展现女性的性感与魅力”。
自宋代以后,女性脚小一直被封建社会所推崇。
中国女性从小就被强行缠足,这种扭曲的“美”被封建社会冠以“三寸金莲”之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下发了禁缠足令,从此女性的脚得到彻底“解放”。
然而千年后的今天,小脚
美又被重提。
如今的脚,由裹足改成了“截趾”,下手更厉害。
古代的“三寸莲鞋”也变成了“迷你高跟鞋”。
想想如此残忍的审美观点,就让人不寒而栗。
如今,整容已疯狂,但如此以“折磨”女性来显示魅力的美,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三寸金莲的历史大全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
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
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
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根据史学家依据史书记载缠足这一陋习应该是起源于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缠足极有可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带入的。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
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
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于是就用布帛裹了起来[2]。
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
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因此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
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
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
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
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
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
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
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
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
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
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
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后主李煜的嫔妃,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宫嫔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
总之,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后传入民间,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并把缠脚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脚当做耻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就是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
根据2001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是北宋时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习俗也逐渐传开。
三寸金莲、裹小脚的习俗小脚,又叫三寸金莲,俗称为裹小脚,是把女子的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的一种封建陋俗。
这种经过紧密缠裹导致筋骨畸形的小脚竟被古人美化为“三寸金莲”面受到广泛赞美,乃至男子为这颤倒,女子为之痴迷。
难以想象,如果中国女子没有缠足是不是会出现更多的武则天与太平公主?再假如男人们都像《镜花缘》中的林之洋那样在女儿国遭强行裹脚,咱们中国的历史又会怎样的状况?中国古人欣赏女人素有所谓“品头论足”一说,似乎对占身体百分之八十的女性躯体并不怎么重视。
古人对女性“性感部位”的开发,无不是在惹人注目的地方用工夫,当然为的是招惹男人,女为悦已者容嘛。
首先是发式之美,与现代女性“做头发”的目的同一情趣。
汉代长安妇女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比起现在可“酷”多了。
其次如“画眉”,苏东坡诗云:“成都画手开十眉,横烟却月争新奇。
”汉代张敞有“画眉”之乐,其中妙趣,可惜后代女子已无法领略。
至于历代女性最简单而久远不衰的化妆术,即是傅粉脂面了,这是乡下小姑娘不学就会的本事。
而三陪小姐无不以“猛上油,多擦粉”为能事,尽人皆知;点唇之术,因为有引起性欲之嫌,又容易遭到道学先生的“表扬”,良家妇女不屑多为也。
这些无不是古人在头上做的花样文章。
可见,古代中国女人虽未必个个天生丽质,闭月羞花,倾国倾城,但为了达到貌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是不惜做出些牺牲的。
被幽默大师林语堂叹为“中国人感管想象力最精致的创作”的缠足是宋代以后的事情。
随着缠足之风日盛,小脚一跃成为宋朝以来女性美的重要标志。
“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
明清时期,山西大同.河北胜芳等地以盛产美女著称,不过是因为该地女子小脚较美而已。
过去还有“天下美女出扬州”一说,实际上与“苏州头”并称的“杨州脚”才是扬州美女的最大魅力所在。
不过,中国人如此这般地迷恋小脚,而不是丰乳肥臀什么的,在喜欢裹细腰的洋婆子想来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怪事。
中国女人缠足,到底始于何时?文献和传说都不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