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函数的单调性
- 格式:pdf
- 大小:248.54 KB
- 文档页数:7
1.3.1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在掌握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等基础知识后,学习的函数的第一个性质,主要让学生掌握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某区间上图像(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学习函数其它性质提供了方法依据。
如在研究函数的值域、最大值、最小值等性质中有着重要应用,而且在解决比较数的大小、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数列的性质等数学问题时也有重要的应用。
同时它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性质的基础。
所以函数的单调性在高中数学中具有核心知识地位和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置:(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及单调性的简单运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构建单调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能运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领会数学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在探索概念阶段, 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完成对单调性定义的三次认知的提升;在概念应用阶段,通过对定义法证明单调性过程的具体分析,以及证明过程的严格板书,帮助学生掌握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清晰地思维、严谨的数学推理能力;最后先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三、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只学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所以对函数的单调性研究也只能限于这几种函数。
第1课时函数的单调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建立增(减)函数的概念通过观察一些函数图象的特征,形成增(减)函数的直观认识. 再通过具体函数值的大小比较,认识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减小)的规律,由此得出增(减)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 掌握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2)函数单调性的研究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以图识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的真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3)能够熟练应用定义判断与证明函数在某区间上的单调性.3、情态与价值使学生感到学习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增强学习函数的紧迫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难点: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三、学法与教学用具1、从观察具体函数图象引入,直观认识增减函数,利用这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
通过练习、交流反馈,巩固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用具:投影仪、计算机.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为了预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的天气情况,数学兴趣小组研究了2002年到2006年每年这一天的天气情况,如图1-3-1-7是北京市今年8月8日一天24小时内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1问题:观察图1,能得到什么信息?(1)当天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达到的时刻;(2)在某时刻的温度;(3)某些时段温度升高,某些时段温度降低.引导学生识图,捕捉信息,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关心很多数据的变化规律,了解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归纳:用函数观点看,其实这些例子反映的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是变大或变小.思路2.如图2所示,观察下列各个函数的图象,并说说它们分别反映了相应函数的哪些变化规律:图2随x 的增大,y 的值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回答,点拨提示,引出课题.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兴趣.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问题①:分别作出函数y =x +2,y =-x +2,y =x 2,y =x1的图象,并且观察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图3问题②: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增函数、减函数?设计意图:从图象直观感知函数单调性,完成对函数单调性的第一次认识:直观感知. 问题③:如图4是函数y =x +x2(x >0)的图象,能说出这个函数分别在哪个区间为增函数和减函数吗?图4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用数量大小关系严格表述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性.问题④:如何从解析式的角度说明f (x )=x 2在[0,+∞)上为增函数?设计意图:把对单调性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完成对概念的第二次认识.事实上也给出了证明单调性的方法,为第三阶段的学习作好铺垫.问题⑤:你能用准确的数学符号语言表述出增函数的定义吗?设计意图: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归纳出单调性的定义,通过对判断题的辨析,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完成对概念的第三次认识.活动:先让学生思考或讨论后再回答,经教师提示、点拨,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引导考虑问题的思路.引导方法与过程:问题①: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描述图象是上升的、下降的(增函数、减函数),同时明确函数的图象变化(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问题②:这种认识是从图象的角度得到的,是对函数单调性的直观、描述性的认识. 学生的困难是难以确定分界点的确切位置.问题③: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用函数图象判断函数单调性虽然比较直观,但有时不够精确,需要结合解析式进行严密化、精确化的研究.问题④: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引导学生分别用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辨析,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变量不可能被穷举,从而引导学生在给定的区间内任意取两个自变量x 1、x 2.问题⑤:师生共同探究:利用不等式表示变大或变小,得出增函数严格的定义,然后学生类比得出减函数的定义.归纳总结:1.函数单调性的几何意义: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减)函数,那么在区间D 上的图象是上升的(下降的).2.函数单调性的定义:略.可以简称为步调一致增函数,步调相反减函数.讨论结果:①(1)函数y =x +2,在整个定义域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函数y =-x +2,在整个定义域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函数y =x 2,在[0,+∞)上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在(-∞,0)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函数y =x1,在(0,+∞)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在(-∞,0)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②如果函数f (x )在某个区间上随自变量x 的增大,y 也越来越大,我们说函数f (x )在该区间上为增函数;如果函数f (x )在某个区间上随自变量x 的增大,y 越来越小,我们说函数f (x )在该区间上为减函数.③不能.④(1)在给定区间内取两个数,例如2和3,因为22<32,所以f (x )=x 2在[0,+∞)上为增函数.(2)仿(1),取多组数值验证均满足,所以f (x )=x 2在[0,+∞)上为增函数.(3)任取x 1、x 2∈[0,+∞),且x 1<x 2,因为x 12-x 22=(x 1+x 2)(x 1-x 2)<0,即x 12<x 22.所以f (x )=x 2在[0,+∞)上为增函数.⑤略应用示例例1课本P 29页例1.思路分析: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几何意义.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再回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单调性的几何意义.图象法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①画函数的图象;②观察图象,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几何意义写出单调区间.图象法的难点是画函数的图象,常见画法有描点法和变换法.答案:略.变式训练课本P 32练习4.例2课本P 32页例2.思路分析:按题意,只要证明函数p =V k 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即可,用定义证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定义证明函数f (x )在给定的区间D 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定义法)①任取x 1、x 2∈D ,且x 1<x 2;②作差f (x 1)-f (x 2);③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④定号(即判断差f (x 1)-f (x 2)的正负);⑤下结论(即指出函数f (x )在给定的区间D 上的单调性).易错分析:错取两个特殊值x 1、x 2来证明.答案:略.变式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已知f (x )=x1,因为f (-1)<f (2),所以函数f (x )是增函数. ②若函数f (x )满足f (2)<f (3),则函数f (x )在区间[2,3]上为增函数.③若函数f (x )在区间(1,2]和(2,3)上均为增函数,则函数f (x )在区间(1,3)上为增函数. ④因为函数f (x )=x 1在区间(-∞,0)和(0,+∞)上都是减函数,所以f (x )=x1在(-∞,0)∪(0,+∞)上是减函数.活动:教师强调以下三点后,让学生判断.1.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区间而言的,离开了定义域和相应区间就谈不上单调性.2.有的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单调(如一次函数),有的函数只在定义域内的某些区间单调(如二次函数),有的函数根本没有单调区间(如常函数).3.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两个区间A 、B 上都是增(或减)函数,一般不能认为函数在A ∪B 上是增(或减)函数.答案:这四个判断都是错误的.思考:如何说明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证明一个命题成立时,需要有严格的逻辑推理过程,而否定一个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两个特殊的自变量,不符合定义就行.思路22.证明函数f (x )=x +x2在(2,+∞)上是增函数. 思路分析:利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先画出函数的图象,体会一下再证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引导学生归纳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设元、作差、变形、断号、定论.答案:略.变式训练证明函数f (x )=x 在[0,+∞)上是增函数.思路分析:此函数是一个具体的函数,用定义法证明.思考:除了用定义外,如果证得对任意的x 1、x 2∈(a ,b ),且x 1≠x 2有分 f (x 2)-f (x 1)x 2-x 1式>0,能断定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是增函数吗?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叙述与定义的等价性.让学生尝试用这种等价形式证明函数f (x )=x 在[0,+∞)上是增函数.讨论结果:能.3.用计算机画出函数y .思路分析:在图象上观察在哪个区间函数图象是上升的,在哪个区间函数图象是下降的,借助于单调性的几何意义写出单调区间,再用定义证明.教师画出图象,学生回答,如果遇到障碍,就提示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几何意义写出单调区间. 点评:讨论函数单调性的三部曲:第一步,画函数的图象;第二步,借助单调性的几何意义写出单调区间;第三步,利用定义加以证明.答案:略.变式训练画出函数y =121-+x x 的图象,根据图象指出单调区间.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变换法(也可以用计算机)画出图象,根据单调性的几何意义写出单调区间,再利用定义法证明.答案:略.知能训练课本P 32练习2.拓展提升试分析函数y =x +x1的单调性. 活动:先用计算机画出图象,找出单调区间,再用定义法证明.答案:略.课堂小结学生交流在本节课学习中的体会、收获,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小结.(1)概念探究过程:直观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感性到理性.(2)证明方法和步骤:设元、作差、变形、断号、定论.(3)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4)函数单调性的几何意义是:函数值的变化趋势,即图象是上升的或下降的.作业:课本P 39习题1.3A 组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