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6.07 KB
- 文档页数: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029719.X(22)申请日 2020.09.27(71)申请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地址 83000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民路9号(72)发明人 朱军 徐建国 石书兵 魏鸿雁 郭雄飞 郝爱香 毛吉贤 (74)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2代理人 李伯勤(51)Int.Cl.A01G 22/00(2018.01)A01G 13/00(2006.01)A01B 79/02(2006.01)A01C 21/00(2006.01)(54)发明名称西红花种球繁育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红花种球繁育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基地选择、整地、暖棚搭建、种球移栽、田间管理和球茎收获等过程实现,主要措施为种球深度9‑15cm深种,在赿冬和生长季节管理方面采用地面覆盖秸秆技术,提升了种植环境的温度的均衡,防止种球过早休眠,延长了种球的生长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种植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调整,选择肥沃的土壤,除采用常规的大棚技术外,通过种球种植深度的调整,同时进行秸秆覆盖,保持了逾冬环境的进一步稳定,同时进行综合防治病虫害,使西红花生长时间达到5月份,种球平均直径可达到5cm以上,实现了新疆地区的西红花种球良性繁育。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5页CN 112005822 A 2020.12.01C N 112005822A1.一种西红花种球繁育方法,包括基地选择、整地、搭建暖棚、种球移栽、田间管理和球茎收获,其特征在于:在种球移栽中,种球种植深度为9-15cm;田间管理中,至少在进入冬季保温后至种球收获前,进行地面覆盖秸秆:将秸秆截成3-5厘米的小段,至少覆盖于西红花植株行间地表,覆盖厚度3-8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红花种球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球种植深度为11-15cm。
研究药用西红花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药用西红花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其中大田繁殖球茎包括选地整地、适时早栽、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室内培育包括装匾框上架、抽芽前管理、开花前管理、花期管理及采收加工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药用西红花;特征特性;田间栽培;室内培育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以其花丝(花柱和柱头)入药,具消肿止痛、活血化淤、养血通经等功效。
20世纪80年代初,建德市三都镇首先引进西红花球茎进行试种,至2009年全市西红花种植面积已逾266.67hm2。
据调查统计,西红花平均可收球茎9750kg/hm2,最高的可收30t/hm2以上,平均可采收花丝干重11.25kg/hm2。
西红花靠球茎繁殖,繁殖率低,繁殖速度较慢,种植规模难以快速扩大,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西红花球茎及花丝价格逐年上涨,种植效益较好。
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属鸢尾科植物,靠球茎繁殖。
球茎外形扁圆,近似水仙或大蒜蒲形态;叶基生,长线形,叶脉白色,叶缘稍反卷;花顶生,花被6片,紫兰色,雄蕊3枚,雌蕊1枚,花柱3支,花柱伸出花被部,呈深红色,柱头先端略膨大呈喇叭形,具有浓郁香味[1]。
西红花在建德市地区种植分为大田繁殖球茎和室内培育开花2个阶段。
一般11月中旬球茎移栽大田至翌年5月中旬球茎起土为大田繁殖球茎阶段。
西红花较耐寒,忌雨涝积水,适宜在冬季温暖、最低温度在—10~—7℃以上的地区种植。
从球茎起土收获至球茎移入大田为室内培育开花阶段,通常分为全休眠期、同化叶分化期、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4个生长发育阶段。
6月为全休眠期;6月底至7月下旬为同化叶分化期,室温保持23~28℃,不能超过30℃,否则同化叶停止分化;8月至9月中旬系花芽分化期,要求室温保持24~27℃,相对湿度80%;9月中旬末至10月下旬初系引盛期,即球茎开始抽芽,室温保持23~16℃,相对湿度80%;10月底至11月中旬末系开花期,最适温度为15~18℃,相对湿度75%,若室温超过20℃容易产生死花、烂花,因此开花期如遇高温高湿天气应采取预防措施[2,3]。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球茎的快繁研究及其柱头cDNA文库的构建以珍稀药用植物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为研究对象,从组织和分子两个水平上进行了研究:以藏红花快繁为目的,建立了球茎快速增殖的体系,发现了决定其定向发育的条件;以藏红花的药用部位—柱头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为后续工作提供平台。
取得结果如下: 1.藏红花当年新生小球茎是很好的试验材料,整个培养分为3个阶段:初代培养阶段,继代培养阶段和分化培养阶段。
可定向诱导大量丛生芽,并分化出小球茎,长出完整植株。
以MS+0.5mg/L BA+1mg/L 2,4-D+7%CM为初代培养基,MS+5mg/L NAA+5mg/L BA为继代培养基,丛生芽诱导频率达74%。
分化培养基为MS+0.5mg/L NAA+3mg/L BA。
CM在初期对外植体的启动可能起主导作用,2,4-D及BA起协同作用。
2,4-D不能与相对高浓度的NAA和BA协同作用。
随着外植体的不断生长发育,其本身的内源激素水平也起了相应的变化,2,4-D就会对外植体诱导丛生芽起抑制作用。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光照条件对丛生芽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很大。
在黑暗条件下所有丛生芽都能增殖,而光照条件下,丛生芽的增殖只有不到19%,说明黑暗条件对丛生芽的增殖是必需的。
而将部分丛生芽切成单个不定芽后,转到分化培养基上,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条件下,一个月后光照条件下的不定芽的小球茎诱导率为73.3%,而黑暗条件下不能诱导出小球茎。
说明光照促进球茎分化,抑制丛生芽增殖;黑暗条件促进增殖,抑制分化。
3.藏红花柱头总RNA的提取采用异硫氰酸肌法,有效去除蛋白质、色素等杂质,并保证RNA不被降解。
电泳后检测,185和285 rRNA带非常清晰,且比例恰当,表明没有出现降解的现象。
功丑NA的分离采用了Oligo(d劝吸附的方法,01190(dT)与聚苯乙烯相连,与总RNA中mRNA的poly(A)配对,在过滤柱中洗涤洗脱后得到的mRNA,明显地去除了出入A的条带,且无降解现象。
花卉组织培养种苗快繁技术的论文花卉组织培养种苗快繁技术的论文摘要:花卉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就花卉组织培养种苗快繁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组织培养的步骤展开论述,旨在提高花卉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花卉;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1 花卉组织快繁培养技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花卉种苗培养的重要依据,具有完整细胞核的动植物细胞都具有完成细胞培养所需的遗传信息,经过组织培养,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任何一个细胞都能被培养成一个新的个体。
所谓的组织培养技术就是在无菌环境下,通过人工培养基培养植物的细胞、组织及器官等使植物细胞形成完整的植株,其中根、茎、叶等植物器官及细胞原生物质都可以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1]。
2 花卉组织培养简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组培技术开始用于生产,现在已经在农作物快繁、育种和脱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的组培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得到运用并快速发展的,最早在兰花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利用组培技术将原球茎进行增殖后,仅一个茎尖外植体1 a内就可以繁殖出数十万的种苗,在当时甚至形成了兰花工业。
之后组培技术不仅在月季、香石竹、菊花、非洲菊等作物中进行种苗生产,还在脱毒培养、种质保存及培养新品种等方面展开了技术研究。
种苗快繁技术是组织培养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优质高效地提供植物种源,因此能对品性优良的植物花卉、新品种和芽变等植物进行品种推广和培育。
各个科研院校和企业都在着手于花卉组织技术研究生产等,推动了该项技术在花卉种苗产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花卉产业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组织培养的技术步骤3.1 选择材料并消毒开展组织培养技术时要先进行市场调研,在引种、试种及市场调查结果等方面进行考虑,选择品性优良的植物品种,从这些品种中根据花色、健康问题以及病虫害问题进行二次选择,采用优良健康的单株作为组培取材母株,再根据该植物的组织培养特性,选择合适的部位作为外植体[2]。
关于西红花研究的综述摘要:西红花,又名番红花、香红花、藏红花、泊夫兰,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红色花柱。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有关西红花球茎组织培养、栽培技术、药理药用等研究工作,并对西红花产业化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西红花;球茎组织培养;栽培技术;药理作用等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名番红花、藏红花,系鸢尾科番红花属球根类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药用部位为干燥柱头,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
柱头中的有效成分,如西红花甙、西红花苦甙、西红花酸和西红花醛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能破坏DNA合成酶系,抑制癌细胞DNA和RNA的生成,以及抑制细胞蛋白激酶的活性和原癌基因的表达,近年来成为新型抗癌药物的研究热点。
由于西红花染色体是三倍体,花粉败育高,开花后不能结实,要靠球茎繁殖。
据张治国等(1986)统计,1 g以下小球茎经3年逐年种植才能达到6 g重种球茎标准;1 g重的小球茎要两年;3~5 g重的要1年达此标准,因此,子代小球茎百分率的提高会致使开花率降低,从而失去药用价值,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如何生产出大的种球茎、降低子代小球茎百分率是生产中提高西红花产量的关键所在,现将近十年来的有关研究工作进行分类概述,并对其产业化开发提出建议。
1、西红花球茎组织培养实验1.1 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pH 5.8,市售白砂糖30 mg·L~,卡拉胶5.0 mg·L-1。
愈伤组织及丛生芽在黑暗条件下诱导培养,新生小球茎在光照条件下诱导,1 500~2 000 lx,每天光照12 h,温度均为(20-2)℃。
1.2 试验方法将取回的西红花(o.2~1.0 g)种球置于低温4℃处理40 d后,用0.5~1.O mg-L-1 GA浸泡10 rain,剥取外层褐色皮膜后,流水冲洗40 rain,转入75%酒精消毒1 rain后,再用0.1%HgCl:消毒15 rain,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0.1%HgClz消毒5 min,无菌水冲洗6次,彻底洗去残余的HgClz后放人无菌环境下待接种。
西红花组培球茎诱导关键技术李军;李白;高广春;徐洪娜;尹阿丽【摘要】以西红花无菌组培芽为研究材料, 研究不同固相支持物和有机添加物对西红花组培球茎的诱导作用. 研究发现, 以L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0. 5 mg·L-1 NAA、50 g·L-1香蕉泥、20 g·L-1土豆泥及8 g·L-1卡拉胶对西红花组培球茎诱导效果最好, 组培球茎诱导率达100%, 球茎平均直径达8. 52 mm.【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57)002【总页数】3页(P211-213)【关键词】西红花;球茎;组培【作者】李军;李白;高广春;徐洪娜;尹阿丽【作者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嘉兴 314016;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 314016;嘉兴学院医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嘉兴学院医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嘉兴学院医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222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名藏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番红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柱头入药。
柱头中的有效成分如西红花苷、西红花苦苷、西红花酸及西红花醛等具有抗癌活性,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1-2]。
西红花为三倍体植物,不能进行有性繁殖,主要靠分球繁殖,繁殖系数只有1.5左右,且常年无性使病毒累积易造成品质退化,影响产量和质量。
另外,西红花只是柱头入药,产量极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2]。
近年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用植物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获得大量组培苗,解决药用植物资源短缺的问题。
关于西红花组培快繁已有较多报道,包括球茎诱导直接成芽[3-8]及球茎诱导愈伤组织然后分化成芽[9-16],另外还有关于藏红花素高产细胞系的筛选等[17]。
一、基本介绍本技术是经多年辛勤研究之成果和长期栽培试验之经验,吸收众家栽培技艺之所长,最新整理人参栽培详细的工艺资料,该技术资料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方法科学,技术可靠,是提高人参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走向富裕之路的很好的工艺技术。
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
学名Crous satiuus L.原产地中海沿岸,是一种名贵的药材,我国应用西红花已有悠久的历史,因藏医和蒙医十分珍爱为日常必不可少的药物,故有”藏红花”之称。
近年我国引种我培培已取得较好的成就,逐年扩大栽培面积,提高了产量,极受各界重视。
西红花以干燥的柱头入药,主要含有番红花甙、番红花酸、番红花酸二甲脂等,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能,是名贵的妇科药。
此外还用于食品调料、化妆美容、染色颜料各方面。
二、形态特征植株丛生,地下有球茎,球茎呈扁圆形或近球形,基部有鳞片包围。
球茎的直径3-4厘米,每个球茎有主芽1-3个,侧芽数乡而小,分布在各节中。
叶线形,无柄丛生。
叶丛基部有3-5鞘状鳞片包裹,叶长40cm左右,宽2-4CM。
花顶生,花被6片长卵形,淡紫色,花被筒细管状长约8cm,喉部俱毛。
雄雄蕊3枚,花药基部箭形;雌蕊由3皮合成,花柱细长,柱头3深裂,顶端略膨大呈漏斗状,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伸出花被外,下垂,深红色。
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胚珠6-7粒,圆球形,不孕。
此种因系栽培的单倍体,开花后未见结成果实、种子。
为此需用肥大的球茎进行繁殖。
三、生物学特性和自然环境西红花生产于亚温带,适宜温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喜阳光足,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稍冷的地区也能生长,但冬季气温低于-5℃时则需要防寒保温。
否则停止生长发育甚至地上部的茎叶因受冻害而枯萎。
连续多日超过25-30℃的高温,往往形成叶片徒长,地上部分倒伏。
栽培西红花最适宜的环境是气温保持在15-20℃之间,空气湿润、土质肥沃为佳。
栽植西红花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含腐殖质较多的土壤对球茎的增重有利。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西红花高效种植技术与要点》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西红花高效种植技术与要点》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西红花高效种植技术与要点》一、西红花概述西红花简介西红花,又称藏红花、番红花,是一种鸢尾科植物的干燥柱头。
它原产于西南亚地区,后在我国西藏、新疆等地广泛种植。
西红花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美丽的色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药用方面,西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瘀引起的痛经、跌打损伤等症状。
西红花的价值与用途西红花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上。
首先,西红花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
其药效显著,被誉为“红色黄金”。
其次,西红花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花色鲜艳,花形独特,可用于花卉观赏和园林绿化。
此外,西红花的提取物还可以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工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我国,西红花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技术也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西红花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将介绍西红花的高效种植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点,以期为西红花生产提供参考。
二、西红花生长环境与适宜地区西红花生长环境要求西红花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适宜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西红花喜欢中等温度,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其生长和开花。
西红花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种植。
此外,西红花还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水涝,因此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