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试题(第三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7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课程代码:00147第三章历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企业人力资源变动预测中,马尔可夫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2001年10月A。
根据企业现在人员结构状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B。
根据企业生产情况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C。
找出企业过去人事变动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D。
根据市场变化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2。
德尔菲法不同于会议的特色在于:专家们_______。
2002年1月3.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包括两个方面(2003年10月A.内部人员供给预测和外部人员供给预测B.管理人员预测和工人预测C。
固定员工预测和临时工预测D.技术工人预测和普通工人预测4。
马尔可夫分析方法是用于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_______的预测方法。
2004年1月5。
德尔菲法的特点是(。
2004年1月A.专家们联名提案B。
专家们背靠背发表意见C。
专家们相互交流D.专家们面对面座谈6.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兰德公司发展出了__________,该方法的目标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浙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试题第1 页(共9 页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
2005年1月7.以下可以用来预测人力资源需求的方法是(。
2005年1月A。
马尔科夫分析B。
档案资料分析C。
趋势分析法D。
管理人员接续规划8。
在人员需求预测方法中,专家评估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技术,又叫(2005年10月A.经验判断法B。
德尔菲法C.趋势分析法D。
散点分析法9。
通过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来推测人力资源需求量变化的方法是(2005年10月A.趋势分析法B。
散点分析法C。
比率分析法D.回归预测法10.人力资源管理所有活动的基础和起点是(2006年1月A。
第三章语法分析典型例题 :单项选择题3.1.1. 文法 G: S-xSxly 所识别的语言是 _____ (陕西省 1997 年自考题)a. xyxb. (xyx)*c. xnyxn(n ≥ 0)d. x*yx*3.1.2. 文法 G 描述的语言 L(G) 是指 _____ 。
a. L(G)= {α |S=α,α ∈ VT* }b. L(G)={ α |SA=α , α ∈ VT* }c .L(G)={ α |S=α,α∈ (VT ∪ VN)* } d. L(G)= {α |S=α , α∈ (VT ∪ VN)* }3.1.3. 有限状态自动机能识别_。
a. 上下文无关文法b. 上下文有关文法c. 正规文法d. 短语文法3.1.4. 设 G 为算符优先文法, G 的任意终结符对 a, b 有以下关系成立 ____ 。
a. 若 f(a)g(b) ,则 a bb. 若 f(a)<g(b) ,则 a<bc.a~b 都不一定成立d. a~b 一定成立3.1.5 .茹果文法 G 是无二义的,则它的任何句子α _ _。
(西电 1999 年研究生试题)a. 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b. 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可能不同c. 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必定相同d. 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但它们对应的语法树相同3.1. 6. 由文法的开始符经。
步或多步推导产生的文法符号序列是 ____ 。
(陕西省 2000 年自考题)a .短语 b. 句柄 c. 句型 d. 句子3.1.7 .文法 G : E-E+TITT-T*P|PP-(E)|I则句型 P+T+i 的句柄和最左素短语分别为 __ _。
a. P+T 和 ib. P 和 P+Tc. i 和 P+T+id. P 和 P3.1.8 .设文法为: S--SA|AA→a|b则对句子 aba ,下面 ____ 是规范推导.a. S=SA=SAA=AAA=aAA=abA=abab. S=SA=SAA=AAA=AAa= Aba =abac. S=SA=SAA=SAa=Sba= Aba =abad. S=SA=Sa=Sba= Aba =aba3.1.9. 文法G: S → b| ∧ |(T)T-T,SIS则 FIRSTVT(T)=____ 。
韶关市第十三中学课程教学教学设计(章节或单元)课题: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测验课型:闭卷考试45分钟课时:第课时(总第课时)授课班级:初一(3)(4)班授课时间:2014 年月日(第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考查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掌握程度。
能力目标:检测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算能力,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细心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笔试教学过程:1、强调纪律2、测验3、布置预习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韶关市第十三中学课程教学教学设计(章节或单元)(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数学 主备教师:徐冰 任课教师:夏永成课 题: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试卷讲评课 型:练习课 时: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班级:初一(3)(4)班授课时间:2014 年 月 日第 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能力目标:自我纠错,剖析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错误的精神。
教学重点:第1、4、9、11、13、20、21、22、23题的剖析与矫正。
教学难点:第22、23题的剖析与矫正。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1、试题分析:本试题是测试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的内容,由于本章知识比较接近于生活,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起着积极作用,所以学生对本章知识容易接受,而本试题对学生来说难易适中,只是第4、13、22、23题有一定难度。
2、成绩分析:3班:33 人参加考试,及格13人,最高分89分(胡建朋、赖霖坚),其次为88分(赵慧欣),87分(冯倩),82分(陈嘉怡),进步较大的同学:许德华、刘园园、张钰琳),需迎头赶上的同学:范春花、欧广等。
量本利分析法试题量本利分析法试题第三章量本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出发点。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3.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
A.税金成本 B.材料成本C.人工成本 D.变动成本4.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
A.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 D.产销量5.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单位售价 B.总成本C.销售收入 D.变动成本6.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7.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
A.不会随之变动 B.不一定随之变动C.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 D.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8.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A.2000件 B.1333件C.800件 D.1280件9.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A.200件 B.300件C.120件 D.400件10.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36元,固定成本总额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400件 B. 222件C. 143件 D. 500件11.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降低固定成本12.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其保本量为20万件,单价2元,贡献边际率为40%,其固定成本为()。
答案与解析绝密★启用前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考试范围: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天涯剑客QQ :2403336035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1--6题每题2分,7--16每题3分,共计42分)1.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若x y =,则55x y -=+ B ,则ac bc =C ,则23a b =D .若x y =,则2.下列方程①②x=0,③y +3=0,④x +2y =3,⑤x 2=2x,(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若 与kx -1=15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 ).A.2B.8C.-2D.6 4A .)1(3-18)1-2(218+=+x x xB .)1(3)12(3+-=-+x x xC.)1(18)12(18+-=-+x x x D .)1(33)12(23+-=-+x x x5.一个商店把彩电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彩电的进价是2400元,则彩电标价是( )A .3200元B .3429元C .2667元D .3168元6 ). A B D .7.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提高40%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服装仍可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是()A .120元;B .125元;C .135元;D .140元.8.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三个球体的重量等于( )个正方体的重量.A .2B .3C .4D .5 9.若与互为相反数,则a=( )A .B .10C .D .﹣1010.小郑的年龄比妈妈小28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郑的5倍,小郑今年的年龄是【 】 A .7岁 B .8岁 C .9岁 D .10岁 11.某商店卖出两件衣服,每件60元,其中一件赚25%,另一件赔25%,那么这两件衣服售出后商店是( ). A .不赚不赔 B .赚8元 C .亏8元 D .赚15元 12.(2012•重庆)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 ﹣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 ) A.2 B.3 C.4 D.5 13.(2013•东阳市模拟)如图a 和图b 分别表示两架处于平衡状态的简易天平,对a ,b ,c 三种物体的质量判断正确的是( )A.a <c <bB.a <b <cC.c <b <aD.b <a <c 14.已知3:2:=y x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3:1:)-(=y y x ;(B )1:2:)-(=y y x ; (C )3:)1-(:)-(=y y x ;(D )2:)1-(:)-(=y y x .15.某顾客以八折的优惠价买了一件商品,比标价少付了30元,那么他购买这件商品花了 A .70元 B .120元 C .150元 D .300元16.地球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2012年底,长江江豚数量仅剩约1000头,其数量年平均下降的百分率在13%-15%范围内,由此预测,2013年底剩下江豚的数量可能为( )头.A .970B .860C .750D .720答案与解析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计78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7.“诚意一百”商场将一件家用电器加价40﹪后打9折,商场获利390元,这件家用电器的进价是 元.18“□”是被污染的内容,他很着急,翻开书后面的答案,知道这题的解是x=3。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月相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姓名: 【重点知识复习】月相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
〔2〕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远动。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球——太阳〔新月农历初一朔〕月球——地球——太阳〔满月十五十六望〕〔2〕三者成垂直时:月球地球——太阳〔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地球——太阳月球4、①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月相的形成变化图〔重点,必须会画〕〔P105页图〕: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
②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弦月出如今上半个月的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西边半个亮,下弦月出如今下半个月的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东边半个亮。
③月相变化的周期新月→满月→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朔望月④农历节日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农历四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除夕:农历腊月三十⑤古诗中的月相A、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循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新月)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峨眉月)E、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上弦月)F、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满月)G、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下弦月)H、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钢。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残月)5、潮起潮落是由于月球与地球的互相作用,大潮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农历十五日食和月食1、日食:太阳外表全部或者局部被遮掩的现象。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对于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的可再生资源,我们也要保护和培育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地理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测试题(一)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A.汽油和柴油B.水稻和棉花C.煤炭和钢材D.阳光和铁矿石2.下面的公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①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②自备篮子买菜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④农田灌溉采用大水漫灌⑤使用公共交通工具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3.下列对自然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C.因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所以不需要保护和培育D.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对人类有利用价值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B.气候资源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资源大国,没有资源使用压力B.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我国的自然资源多是非可再生资源,目前不宜开采D.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数据为南、北方地区占全国的百分比)。
读表,回答6~7题。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水资源 80% 14.7%人口 53.5% 44.4%耕地 35.2% 58.2%6.我国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7.为了解决南北方水土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西气东输工程8.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下列关于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B.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C.我国人均耕地资源非常丰富D.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9.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地主要分布在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的内陆地区B.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的高山地区C.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D.难以利用的土地在西北内陆地区分布较广10.下列地形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11.各地段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是( )A.①聚落②林地③耕地B.①林地②果园③耕地C.①耕地②林地③聚落D.①聚落② 耕地③林地1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C.占多少,垦多少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3 6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一、选择题1.药物中的重金属是指( )(A)Pb2+(B)影响药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金属离子(C)原子量大的金属离子(D)在规定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2.古蔡氏检砷法测砷时,砷化氢气体与下列哪种物质作用生成砷斑( )(A)氯化汞(B)溴化汞(C)碘化汞(D)硫化汞3.检查某药品杂质限量时,称取供试品W(g),量取标准溶液V(ml),其浓度为C(g/ml),则该药的杂质限量(%)是( )4.用古蔡氏法测定砷盐限量,对照管中加入标准砷溶液为( )(A)1ml (B)2ml (C)依限量大小决定(D)依样品取量及限量计算决定5.药品杂质限量是指( B )(A)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小允许量(B)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C)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佳允许量(D)药物的杂质含量6.氯化物检查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 )(A)加速氯化银的形成(B)加速氧化银的形成(C)除去CO32-、SO42-、C2O42-、PO43-的干扰(D)改善氯化银的均匀度7.关于药物中杂质及杂质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质限量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B)杂质限量通常只用百万分之几表示(C)杂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其它方面可不考虑(D)检查杂质,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比对8.砷盐检查法中,在检砷装置导气管中塞入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 )(A)吸收砷化氢(B)吸收溴化氢(C)吸收硫化氢(D)吸收氯化氢9.中国药典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不包括的项目( )(A)硫酸盐检查(B)氯化物检查(C)溶出度检查(D)重金属检查10.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控制最佳的pH值是( )(A)1.5 (B)3.5 (C)7.5 (D)11.511.硫氰酸盐法是检查药品中的( )(A)氯化物(B)铁盐(C)重金属(D)砷盐(E)硫酸盐12.检查药品中的杂质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锌粒的目的是( )(A)使产生新生态的氢(B)增加样品的溶解度(C)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D)抑制锑化氢的生产(E)以上均不对13.检查药品中的铁盐杂质,所用的显色试剂是( )(A)AgNO3(B)H2S (C)硫氰酸铵(D)BaCl2(E)氯化亚锡14.对于药物中的硫酸盐进行检查时,所用的显色剂是( )(A)AgNO3(B)H2S (C)硫代乙酰胺(D)BaCl2(E)以上均不对15.对药物中的氯化物进行检查时,所用的显色剂是( )(A)BaCl2(B)H2S (C)AgNO3(D)硫代乙酰胺(E)醋酸钠16.检查药品中的重金属杂质,所用的显色剂是( )(A)AgNO3(B)硫氰酸铵(C)氯化亚锡(D)H2S (E)BaCl217.在碱性条件下检查重金属,所用的显色剂是( )(A)H2S (B)Na2S (C)AgNO3(D)硫氰酸铵(E)BaCl218.古蔡法检查药物中微量的砷盐,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锌粒的目的是( )(A)调节pH值(B)加快反应速度(C)产生新生态的氢(D)除去硫化物的干扰(E)使氢气均匀而连续的发生19.古蔡法是指检查药物中的( )(A)重金属(B)氯化物(C)铁盐(D)砷盐(E)硫酸盐20.用TLC法检查特殊杂质,若无杂质的对照品时,应采用( )(A)内标法(B)外标法(C)峰面积归一化法(D)高低浓度对比法(E)杂质的对照品法21.醋酸氟氢松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对人体剧毒的微量杂质是( )(A)Pb2+(B)As3+(C)Se2+(D)Fe3+22.取左旋多巴0.5g依法检查硫酸盐,如发生浑浊与标准硫酸钾(每1ml相当于100μg的SO42+)2mg制成对照液比较,杂质限量为( )(A)0.02%(B)0.025%(C)0.04%(D)0.045%(E)0.03%23.为了提高重金属检查的灵敏度,对于含有2~5μg重金属杂质的药品,应选用( )(A)微孔滤膜法依法检查(B)硫代乙酰胺法(纳氏比色管观察)(C)采用硫化钠显色(纳氏比色管观察)(D)采用H2S显色(纳氏比色管观察) E 采用古蔡法24.干燥失重检查法主要是控制药物中的水分,其他挥发性物质,对于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其干燥温度为( )(A)105℃(B)180℃(C)140℃(D)102℃(E)80℃25.有的药物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易引入有色杂质,中国药典采用( )(A)与标准比色液比较的检查法(B)用HPLC法检查(C)用TLC法检查(D)用GC法检查(E)以上均不对26.药物的干燥失重测定法中的热重分析是( )(A)TGA表示(B)DTA表示(C)DSC表示(D)TLC表示(E)以上均不对27.少量氯化物对人体是没有毒害作用的,药典规定检查氯化物杂质主要是因为它( )(A)影响药物的测定的准确度(B)影响药物的测定的选择性(C)影响药物的测定的灵敏度(D)影响药物的纯度水平(E)以上都不对。
相量图形:1、下图中,R 1=6Ω,L=0.3H ,R 2=6.25Ω,C=0.012F,u (t)=)10cos(210t ,求稳态电流i 1、i 2和i 3,并画出电路的相量图。
解:V U0010∠= R 2和C 的并联阻抗Z 1= R 2//(1/j ωC )=(4-j3)Ω, 输入阻抗 Z = R 1+j ωL +Z 1 =10Ω,则:A Z U I 0010110010∠=∠== A R Z I I 0211287.368.0-∠== A U C j I 02313.536.0∠== ω 所以:A t i )10cos(21=A t i )87.3610cos(28.02ο-= A t i )13.5310cos(26.02ο+=相量图见上右图2、下图所示电路,A 、B 间的阻抗模值Z 为5k Ω,电源角频率ω=1000rad/s ,为使1U 超前2U 300,求R 和C 的值。
解:从AB 端看进去的阻抗为Cj R Z ω1+=, I213其模值为:Ω=+=k CR Z 5)1(22ω (1) 而2U /1U =)arctan()(112CR CR ωω-∠+由于1U 超前2U 300,所以ωCR =tan300=31 (2)联列(1)、(2)两式得R =2.5k Ω,C =0.231μF3、测量阻抗Z 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已知R=20Ω,R 2=6.5Ω,在工频(f =50Hz)下,当调节触点c 使R ac =5Ω时,电压表的读数最小,其值为30V ,此时电源电压为100V 。
试求Z 及其组成的元件的参数值。
(注意:调节触点c ,只能改变cd U 的实部,电压表读数最小,也就是使实部为零,cd U 为纯虚数,即cdU =±j30V)解:UZR R U R R U ac cd++-=22调节触点c ,只能改变cd U 的实部,其值最小,也就是使实部为零,cd U 为纯虚数,即cdU =±j30V , 因此上式可表示为:±j 30=-25+(100⨯6.5)/(6.5+Z ) 解得:Z=(4.15±j 12.79)Ω 故:R Z =4.15ΩL =40.7mHC =249μF4、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f =1kHz ,U =10V ,U 1=4V ,U 2=8V 。
浙教版2022年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训练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信息技术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好同学训练打字速度(字/min ),数据整理如下:15,17,23,15,17,17,19,21,21,18,对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众数是17B .众数是15C .中位数是17D .中位数是182.某小组有15人参加捐款,其中小明的捐款数比15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下列说法正确的序号是( )①小明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 ②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最多;③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一定比中位数多;④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是众数.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小明收集整理了本校八年级1班20名同学的定点投篮比赛成绩(每人投篮10次),并绘制了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这次比赛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A .6,7B .7,7C .5,8D .7,84.一组数据的方差为1.2,将这组数据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所得新数据的方差为( )A .1.2B .2.4C .1.44D .4.85.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x ,3,4,4,5(x 为正整数),唯一的众数是4,则数据x 是( )A .1B .2C .0或1D .1或26.某公司六位员工的月工资分别是4000元,5000元,5000元,5500元,7000元,10000元,这些数据的( )A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D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7.一个样本的每一个数据都减少3,其统计量不变的是(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 8.小天计算一组数据92,90,94,86,100,88的方差为S 02,则数据46,45,47,43,50,44的方差为( )A .20SB .2021SC .2041SD .2081S9.中考体育测试前,某校为了了解选报引体向上的九年级男生的成绩情况,随机抽测了部分九年级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并将测试的成绩制成了如下的统计表:个数13 14 15 16 人数 3 5 1 1依据如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众数是5B .中位数是14.5C .平均数是14D .方差是810.1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x ,如果另外5名学生每人得84分,那么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是( )A .842x +B .1042015x +C .108415x +D .1042015+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1.某商场为了招聘商品拆装上架员工一名,设置了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三项测试,并对这三项测试成绩分别赋权2, 3, 5.若某应试者三项测试成绩分别为70,50,80,则该应试者的平均成绩是_____12.已知数据1a ,2a ,3a ,4a ,5a 的平均数是a ,则数据1a ,2a ,7a ,3a ,4a ,5a 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_13.一组数据1,2,a ,3的平均数是3,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________14.某班7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如下:5,6,6,x ,7,8,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15.某水果店销售价格分别为11元、18元、24元的三种水果,根据水果店一个月这三种水果销售量的统计图(如图),可计算出该店当月销售出水果的平均价格是 元16.若一组数据4,,5,,7,9x y 的平均数为6,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题,共66分)17(6分)在学校组织的知识竞赛中,每班参加比赛的人数相同,成绩分为A ,B ,C ,D 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分,9分,8分,7分,学校将八年级一班和二班参赛人员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1)分别求出此次比赛中两个班的平均成绩.(2)从两个班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角度进行分析,你认为哪个班的成绩更好?18(8分)我市初中毕业生体育学业考试在即,某校体育老师对91班30名学生的体育学业模拟考试成绩统计如下,39分及以上属于优秀.成绩(分) 40 3938 37 36 35 34 91班人数(人) 105 7 5 2 0 1 (1)求91班学生体育学业模拟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优秀率.(2)92班30名学生的体育学业模拟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为38分,中位数为38.5分,优秀率为60%,请结合平均数、中位数、优秀率等统计量进行分析,并衡量两个班级的体育学业模拟考试成绩的水平.19.(8分)甲、乙两运动员的射击成绩(靶心为10环)统计如下表(不完整): 某同学计算出了甲射击成绩的平均数,方差是: ()()()()()[]8.098910999891051222222=-+-+-+-+-=甲S ,请作答:(1)若甲、乙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一样,则________=+b a ;(2)在(1)的条件下,当甲比乙的成绩稳定时,请列举出b a ,的所有可能取值,并说明理由.20(10分).为了从小华和小亮两人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测试,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6次,命中的环数如下(单位:环):小华:7,8,7,8,9,9; 小亮:5,8,7,8,10,10.(1)下面表格中,a = ;b = ;c = ;(2)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教练会选择谁参加比赛,理由是什么?(3)若小亮再射击2次,都命中8环,则小亮这8次射击成绩的方差 .(填“变大”、“变小”、“不变”)21(10分).某校八年级(1)班的学生利用春节寒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山东惠民鑫诚农业科技园”了解大棚热带水果的生长情况.他们分两组对柠檬树的长势进行观察测量,分别收集到10株柠檬树的高度,记录如下(单位:厘米):第一组:132,139,145,155,160,154,160,128,156,141;第二组:151,156,144,146,140,153,137,147,150,146.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组这10株柠檬树高度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众数是 ;(2)小明同学计算出第一组的方差为s 12=122.2,请你计算第二组的方差,并说明哪一组柠檬树长势比较整齐.22.(12分)市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省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甲10 9 8 8 10 9 乙 10 10 8 10 7 9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计算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______=甲x 环,_______=乙x 环.(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S 甲2= 环2,S 乙2= 环2.(3)根据(1)、(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省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23.(12分)某校八年级(1)班甲、乙两男生在5次引体向上测试中有效次数如下: 甲:8,8,7,8,9;乙:5,9,7,10,9;甲乙两同学引体向上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表格是a = ,b = ,c = .(填数值)(2)体育老师根据这5次的成绩,决定选择甲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引体向上比赛,选择甲的理由是.班主任李老师根据去年比赛的成绩(至少9次才能获奖),决定选择乙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引体向上比赛,选择乙的理由是;(3)如果乙同学再做一次引体向上,有效次数为8,那么乙同学6次引体向上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试题第三章静态分析指标⼀、填空题(本⼤题共11⼩题,每空1分,共1000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分)。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和.2、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相对指标.3、⼈均粮⾷⽣产量属于指标,⼈均粮⾷消费量属于指标。
4、⽐较相对指标的数值常⽤表⽰。
5、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平。
6、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可以派⽣出指标和指标。
7、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何平均数称为平均数,众位数和中数称为平均数。
8、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与计划数之⽐.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受和两⼤因素的影响。
10、属于同⼀总体中不同数量对⽐的相对指标有和。
1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标志总量和。
⼆、名词解释(本⼤题共11⼩题,每⼩题3分,共1000分)。
1、平均指标2、离散系数3、标准差4、极差5、算术平均数6、平均差7、中位数8、标志变异指标9、众数10、相对指标11、结构相对指标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1⼩题,每⼩题1分,共1000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2、对于不同⽔平的总体不能直接⽤标准差⽐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差3、已知某公司下属企业数、⼯⼈数、每个企业某⽉产值计划完成百分⽐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法计算,其权数是()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C、⼯⼈数D、企业数4、⼀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总体,各部分所占⽐重之⽐是( )A、结构相对指标B、⽐例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较相对指标5、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A、同⼀总体不同部分对⽐B、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C、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总体单位总数对⽐D、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6、某⼚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A、5.5%B、5%C、115.5%D、15.5%7、算术平均数与众数的相对⼤⼩是()A、算术平均数⼤于众数B、算术平均数⼩于众数C、算术平均数等于众数D、⽆法⽐较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重的⼤⼩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重的⼤⼩C、标志值本⾝的⼤⼩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去年提⾼11%,执⾏结果提⾼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程度为()A、13%B、2%C、2.25%D、2.29%10、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的相对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1、我国⼈⼝中,男⼥⼈⼝的性别⽐为106:100,这是()。
(名师选题)(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函数f(x)=−x2+2(1−m)x+3在区间(−3,4]上单调递增,则m的取值范围是()A.[−3,+∞)B.[3,+∞)C.(−∞,5]D.(−∞,−3]答案:D分析:首先求出函数的对称轴,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不等式,解得即可;解:因为函数f(x)=−x2+2(1−m)x+3,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1−m,依题意1−m≥4,解得m≤−3,即m∈(−∞,−3]故选:D2、若函数f(x+1x )=x2+1x2,且f(m)=4,则实数m的值为()A.√6B.√6或−√6C.−√6D.3答案:B分析:令x+1x=t,配凑可得f(t)=t2−2,再根据f(m)=4求解即可令x+1x =t(t≥2或t≤−2),x2+1x2=(x+1x)2−2=t2−2,∴f(t)=t2−2,f(m)=m2−2=4,∴m=±√6.故选;B3、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x−1)=3x−5,则f(x)=()A.3x−2B.2x+3C.3x+2D.2x−3答案:A分析:设一次函数y=ax+b(a≠0),代入已知式,由恒等式知识求解.设一次函数y=ax+b(a≠0),则f(x−1)=a(x−1)+b=ax−a+b,由f(x−1)=3x−5得ax−a+b=3x−5,即{a=3b−a=−5,解得{a=3b=−2,∴f(x)=3x−2.故选:A.4、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x>1时,满足f(2−x)=−f(x),当x∈(0,1]时,f(x)=x2,则f(−2021)+f(2022)=()A.−4B.4C.−1D.1答案:C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x>1时f(x+2)=f(x),然后利用f(−2021)+f(2022)=−f(1)+f(0)求解即可.因为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x>1时,满足f(2−x)=−f(x),所以f(0)=0,f(2−x)=−f(x)=f(−x),即可得x>1时f(x+2)=f(x),因为当x∈(0,1]时,f(x)=x2,所以f(−2021)+f(2022)=−f(2×1010+1)+f(2×1011+0)=−f(1)+f(0)=−1+0=−1,故选:C5、幂函数y=x a,y=x b,y=x c,y=x d在第一象限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b,c,d的大小关系是()A.a>b>c>d B.d>b>c>a C.d>c>b>a D.b>c>d>a答案:D分析: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在第一象限内,x =1的右侧部分的图像,图像由下至上,幂指数增大,即可判断; 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在第一象限内,x =1的右侧部分的图像,图像由下至上,幂指数增大, 所以由图像得:b >c >d >a , 故选:D6、已知幂函数y =x a 与y =x b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直线x =14,x =12与y =x a ,y =x b 的图象分别交于A 、B 、C 、D 四点,且|AB|=|CD|,则12a +12b =( )A .12B .1C .√2D .2 答案:B分析:把|AB |=|CD |用函数值表示后变形可得.由|AB |=|CD |得(14)a−(14)b=(12)a−(12)b,即[(12)a−(12)b][(12)a+(12)b]=(12)a−(12)b≠0,所以(12)a +(12)b=1, 故选:B .7、已知幂函数y =xm 2−2m−3(m ∈N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0,+∞)上单调递减,则满足(a +1)−m3<(3−2a )−m3的a 的取值范围为( )A .(0,+∞)B .(−23,+∞) C .(0,32)D .(−∞,−1)∪(23,32) 答案:D分析:由条件知m 2−2m −3<0,m ∈N ∗,可得m =1.再利用函数y =x −13的单调性,分类讨论可解不等式. 幂函数y =x m 2−2m−3(m ∈N ∗)在(0,+∞)上单调递减,故m 2−2m −3<0,解得−1<m <3.又m ∈N ∗,故m=1或2.当m =1时,y =x −4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满足题意; 当m =2时,y =x −3的图象不关于y 轴对称,舍去,故m =1. 不等式化为(a +1)−13<(3−2a )−13,函数y =x −13在(−∞,0)和(0,+∞)上单调递减,故a +1>3−2a >0或0>a +1>3−2a 或a +1<0<3−2a ,解得a <−1或23<a <32. 故应选:D .8、“幂函数f (x )=(m 2+m −1)x m 在(0,+∞)上为增函数”是“函数g (x )=2x −m 2⋅2−x 为奇函数”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B .必要不充分 C .充分必要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A分析:要使函数f (x )=(m 2+m −1)x m 是幂函数,且在(0,+∞)上为增函数,求出m =1,可得函数g (x )为奇函数,即充分性成立;函数g (x )=2x −m 2⋅2−x 为奇函数,求出m =±1,故必要性不成立,可得答案. 要使函数f (x )=(m 2+m −1)x m 是幂函数,且在(0,+∞)上为增函数,则{m 2+m −1=1m >0,解得:m =1,当m =1时,g (x )=2x −2−x ,x ∈R ,则g (−x )=2−x −2x =−(2x −2−x )=−g (x ),所以函数g (x )为奇函数,即充分性成立; “函数g (x )=2x −m 2⋅2−x 为奇函数”,则g(x)=−g(−x),即2x−m2⋅2−x=−(2−x−m2⋅2x)=m2⋅2x−2−x,解得:m=±1,故必要性不成立,故选:A.9、若函数y=√ax2+4x+1的值域为[0,+∞),则a的取值范围为()A.(0,4)B.(4,+∞)C.[0,4]D.[4,+∞)答案:C分析:当a=0时易知满足题意;当a≠0时,根据f(x)的值域包含[0,+∞),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可得结果. 当a=0时,y=√4x+1≥0,即值域为[0,+∞),满足题意;若a≠0,设f(x)=ax2+4x+1,则需f(x)的值域包含[0,+∞),∴{a>0Δ=16−4a≥0,解得:0<a≤4;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0,4].故选:C.10、已知函数f(x+2)=x2+6x+8,则函数f(x)的解析式为()A.f(x)=x2+2x B.f(x)=x2+6x+8C.f(x)=x2+4x D.f(x)=x2+8x+6答案:A分析:利用配凑法(换元法)计算可得.解:方法一(配凑法)∵f(x+2)=x2+6x+8=(x+2)2+2(x+2),∴f(x)=x2+2x.方法二(换元法)令t=x+2,则x=t−2,∴f(t)=(t−2)2+6(t−2)+8=t2+2t,∴f(x)=x2+2x.故选:A填空题11、若函数f (x )=12x 2−x +a 的定义域和值域均为[1,b ](b >1),则a +b 的值为____.答案:92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结合定义域和值域均为[1,b ](b >1),列出相应方程组,求出a ,b 的值即可. 解:由函数f (x )=12x 2−x +a ,可得对称轴为x =1, 故函数在[1,b ]上是增函数.∵函数f (x )=12x 2−x +a 的定义域和值域均为[1,b ](b >1), ∴ {f (1)=1f (b )=b ,即{12−1+a =112b 2−b +a =b. 解得a =32,b =1或b =3.∵ b >1,∴ b =3. ∴ a +b =32+3=92.所以答案是:92.12、已知函数f (x )={3x −1,x ≥12−x +3,x <1,则f (−2)=________.答案:7分析:根据题意直接求解即可 解:因为f (x )={3x −1,x ≥12−x +3,x <1,所以f (−2)=22+3=7, 所以答案是:713、设m 为实数,若函数f(x)=x 2−mx +m +2(x ∈R )是偶函数,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0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可得答案.解:因为函数f(x)=x 2−mx +m +2(x ∈R )是偶函数,所以f(−x)=f (x ), 所以(−x )2−m (−x )+m +2=x 2−mx +m +2,得2mx =0,所以m =0,14、已知幂函数f(x)=(m2−3m+3)x m+1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满足(a+1)m>(3−2a)m成立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答案:(23,4)分析:利用幂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求出m值,再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得解.因函数f(x)=(m2−3m+3)x m+1是幂函数,则m2−3m+3=1,解得m=1或m=2,当m=1时,f(x)=x2是偶函数,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与已知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矛盾,当m=2时,f(x)=x3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于是得m=2,不等式(a+1)m>(3−2a)m化为:(a+1)2>(3−2a)2,即(3a−2)(a−4)<0,解得:23<a<4,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23,4).所以答案是:(23,4)15、设函数f(x)=x3+(x+1)2x2+1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则(M+N−1)2022的值为______.答案:1分析:先将函数化简变形得f(x)=x 3+2xx2+1+1,然后构造函数g(x)=x3+2xx2+1,可判断g(x)为奇函数,再利用奇函数的性质结合f(x)=g(x)+1可得M+N=2,从而可求得结果由题意知,f(x)=x 3+2xx2+1+1(x∈[−2,2]),设g(x)=x 3+2xx2+1,则f(x)=g(x)+1,因为g(−x)=−x 3−2xx2+1=−g(x),所以g(x)为奇函数,g(x)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0,故M+N=2,所以(M+N−1)2022=(2−1)2022=1.解答题16、记函数f(x)=√2−x+3x+1的定义域为A,函数g(x)=√(x−a−1)(2a−x)(a<1)的定义域为B.(1)求A;(2)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2]∪[12,1)解析:(1)求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求使得根式有意义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然后求解分式不等式即可;(2)因为a<1,所以一定有2a<a+1,从而得到B=(2a,a+1),要保证B⊆A,由它们的端点值的大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得结果.(1)要使函数f(x)有意义,则需2−x+3x+1≥0,即x−1x+1≥0,解得x<−1或x≥1,所以A=(−∞,−1)∪[1,+∞);(2)由题意可知,因为a<1,所以2a<a+1,由(x−a−1)(2a−x)>0,可求得集合B=(2a,a+1),若B⊆A,则有{a<1a+1≤−1或{a<12a≥1,解得a≤−2或12≤x<1,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12,1).小提示: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以及根据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属于简单题目.17、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1x+1.(1)求f(x)在R上的解析式;(2)判断f(x)在(0,1)的单调性,并给出证明. 答案:(1)f(x)={x +1x +1,x >00,x =0x +1x −1,x <0; (2)f(x)在(0,1)上是减函数,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奇函数的性质进行转化求解析式即可. (2)根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进行判断单调性. (1)∵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0)=0,又当x >0时,f(x)=x +1x +1.∴当x <0时,则−x >0,则f(−x)=−x −1x +1=−f(x),则f(x)=x +1x −1(x <0),综上,f(x) ={x +1x +1,x >00,x =0x +1x −1,x <0. (2)设0<x 1<x 2<1,则f(x 1)−f(x 2)=x 1+1x 1+1−x 2−1x 2−1=(x 1−x 2) +x 2−x 1x 1x 2= (x 1−x 2)(1−1x1x 2)=(x 1−x 2) ⋅x 1x 2−1x 1x 2,∵0<x 1<x 2<1,∴x 1−x 2<0,0<x 1x 2<1,x 1x 2−1<0,则f(x 1)−f(x 2)>0,即f(x 1)>f(x 2), ∴函数f(x)在(0,1)上是减函数. 18、已知幂函数f(x)=x −m 2+4m(m ∈Z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区间(0,+∞)上是严格增函数.(1)求m 的值;(2)求满足不等式f(2a −1)<f(a +1)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m =2(2)0<a<2分析:(1)先利用幂函数在区间(0,+∞)上是严格增函数得到−m2+4m>0,再验证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进行求值;(2)利用(1)中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进行求解.(1)解:因为幂函数f(x)=x−m2+4m在区间(0,+∞)上是严格增函数,所以−m2+4m>0,解得0<m<4,又因为m∈Z,所以m=1或m=2或m=3,当m=1或m=3时,f(x)=x3为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舍);当m=2时,f(x)=x4为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符合题意;综上所述,m=2.(2)解:由(1)得f(x)=x4为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是严格增函数,则由f(2a−1)<f(a+1)得|2a−1|<|a+1|,即(2a−1)2<(a+1)2,即a2−2a<0,解得0<a<2,所以满足f(2a−1)<f(a+1)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a<2.19、已知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且f(x)+g(x)=3x2−x+1,试求f(x)和g(x)的表达式.答案:f(x)=−x,g(x)=3x2+1分析: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的性质以及应用,关键是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构造方程.解析:以-x代替条件等式中的x,则有f(−x)+g(−x)=3x2+x+1,又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故−f(x)+g(x)=3x2+x+1.又f(x)+g(x)=3x2−x+1,联立可得f(x)=−x,g(x)=3x2+1.。
第三章检测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集合A={x|-4<x<3},B={x|x≤2},则A∩B=(B)A.(-4,3) B.(-4,2]C.(-∞,2] D.(-∞,3)解析:∵集合A={x|-4<x<3},B={x|x≤2},∴A∩B={x|-4<x≤2},用区间表示为(-4,2],故选B.2.函数f(x)=|x-1|的图象是(B)解析:代入特殊点,∵f(1)=0,∴排除A,C;又f(-1)=2,∴排除D.3.函数y=f(x)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若f(a)≤f(2),则实数a 的取值X围是(D)A.a≤2 B.a≥-2C.-2≤a≤2 D.a≤-2或a≥2解析:∵y=f(x)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y=f(x)在[0,+∞)上是减函数,由f(a)≤f(2),得f(|a|)≤f(2).∴|a|≥2,得a≤-2,或a≥2.4.若函数f(x)满足f(3x+2)=9x+8,则f(x)的解析式是(B)A.f(x)=9x+8B.f(x)=3x+2C.f(x)=-3x-4D .f (x )=3x +2或f (x )=-3x -4解析:令3x +2=t ,则3x =t -2,故f (t )=3(t -2)+8=3t +2. 5.已知函数y =f (2x )+2x 是偶函数,且f (2)=1,则f (-2)=( A ) A .5 B .4 C .3D .2解析:设g (x )=y =f (2x )+2x ,∵函数y =f (2x )+2x 是偶函数,∴g (-x )=f (-2x )-2x =g (x )=f (2x )+2x ,即f (-2x )=f (2x )+4x ,当x =1时,f (-2)=f (2)+4=1+4=5,故选A.6.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且在(0,+∞)上单调递增,则不等式f (x )>f (2x -3)的解集是( D )A .(-∞,3)B .(3,+∞)C .(0,3) D.⎝⎛⎭⎫32 ,3 解析: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因为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f (2x -3)⇔x >2x -3>0,解得32<x <3,故选D.7.甲、乙两种商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价格走势如图所示.假设某人持有资金120万元,他可以在t 1至t 4的任意时刻买卖这两种商品,且买卖能够立即成交(其他费用忽略不计).如果他在t 4时刻卖出所有商品,那么他将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C )A .40万元B .60万元C .120万元D .140万元解析:要想获取最大利润,则甲的价格为6元时,全部买入,可以买120÷6=20万份,价格为8元时,全部卖出,此过程获利20×2=40万元;乙的价格为4元时,全部买入,可以买(120+40)÷4=40万份,价格为6元时,全部卖出,此过程获利40×2=80万元,∴共获利40+80=120万元,故选C.8.一个偶函数定义在[-7,7]上,它在[0,7]上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这个函数仅有一个单调增区间B .这个函数有两个单调减区间C .这个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有最大值是7D .这个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有最小值是-7解析:结合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可知,这个函数在[-7,7]上有三个单调递增区间,三个单调递减区间,且定义域内有最大值7,无法判断最小值是多少.9.函数f (x )=x 2-2ax +a +2在[0,a ]上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则a 的值为( C ) A .0 B .1或2 C .1D .2解析:二次函数y =x 2-2ax +a +2的图象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x =a ,所以该函数在[0,a ]上为减函数,因此有a +2=3且a 2-2a 2+a +2=2,得a =1.10.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的x 1,x 2∈[0,+∞)(x 1≠x 2),有f (x 2)-f (x 1)x 2-x 1<0,则( A )A .f (3)<f (-2)<f (1)B .f (1)<f (-2)<f (3)C .f (-2)<f (1)<f (3)D .f (3)<f (1)<f (-2)解析:∵f (x )是偶函数,∴f (-2)=f (2).又∵任意的x 1,x 2∈[0,+∞)(x 1≠x 2),有f (x 2)-f (x 1)x 2-x 1<0,∴f (x )在[0,+∞)上是减函数.又∵1<2<3,∴f (1)>f (2)=f (-2)>f (3),故选A. 11.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下列命题:①f (0)=0;②若f (x )在[0,+∞)上有最小值-1,则f (x )在(-∞,0]上有最大值1;③若f (x )在[1,+∞)上为增函数,则f (x )在(-∞,-1]上为减函数;④若x >0时,f (x )=x 2-2x ,则x <0时,f (x )=-x 2-2x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C ) A .1 B .2 C .3D .4解析:f (x )为R 上的奇函数,则f (0)=0,①正确;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在对称区间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最值相反且互为相反数,所以②正确,③不正确;对于④,x <0时,-x >0,f (-x )=(-x )2-2(-x )=x 2+2x ,又f (-x )=-f (x ),所以f (x )=-x 2-2x ,故④正确.12.已知当x ∈[0,1]时,函数y =(mx -1)2的图象与y =x +m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正实数m 的取值X 围是( B )A .(0,1]∪[23,+∞)B .(0,1]∪[3,+∞)C .(0,2)∪[23,+∞)D .(0,2]∪[3,+∞)解析:根据题意,知y =(mx -1)2在区间⎝⎛⎭⎫0,1m 上为减函数,⎝⎛⎭⎫1m ,+∞上为增函数,函数y =x +m 为增函数.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0<m ≤1时,有1m ≥1,在区间[0,1]上,y =(mx -1)2为减函数,且其值域为[(m -1)2,1],函数y =x +m 为增函数,其值域为[m,1+m ],此时两个函数的图象有1个交点,符合题意;②当m >1时,有1m <1,y =(mx -1)2在区间⎝⎛⎭⎫0,1m 上为减函数,⎝ ⎛⎭⎪⎪⎫1m 1上为增函数.函数y =x +m 为增函数,在x ∈[0,1]上,其值域为[m,1+m ],若两个函数的图象有1个交点,则有(m -1)2≥1+m ,解得m ≤0或m ≥3.又m 为正数,故m ≥3.综上所述,m 的取值X 围是(0,1]∪[3,+∞),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函数f (x )=⎩⎪⎨⎪⎧x 2+2,x ≥2,2x ,x <2,已知f (x 0)=8,则x 0= 6.解析:∵当x ≥2时,f (x )≥f (2)=6, 当x <2时,f (x )<f (2)=4, ∴x 20+2=8(x 0≥2),解得x 0= 6.14.若函数f (x )=x(x +1)(2x -a )为奇函数,则a =2.解析:由题意知x ≠-1且x ≠a2.因为函数f (x )为奇函数,所以其定义域应关于原点对称,故x ≠1,即a2=1,a =2.15.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f (1)=0,则不等式f (x )-f (-x )x <0的解集为(-1,0)∪(0,1).解析:因为f (x )为奇函数,所以不等式f (x )-f (-x )x <0化为f (x )x<0,即xf (x )<0,f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所以xf (x )<0的解集为(-1,0)∪(0,1).16.已知f (x )=⎩⎪⎨⎪⎧x 2-2x +a ,x >1,(3-2a )x -1,x ≤1是R 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X 围为⎣⎡⎭⎫1,32.解析:f (x )=⎩⎪⎨⎪⎧(x -1)2+a -1,x >1,(3-2a )x -1,x ≤1,显然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增.故由已知可得⎩⎪⎨⎪⎧3-2a >0,a -1≥(3-2a )×1-1,解得1≤a <32.三、解答题(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共70分) 17.(10分)已知函数f (x )=⎩⎪⎨⎪⎧-x 2+2x ,x >0,0,x =0,x 2+mx ,x <0为奇函数.(1)求f (-1)以及实数m 的值;(2)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f (x )的图象并写出f (x )的单调区间.解:(1)由已知得f (1)=1, 又f (x )为奇函数, 所以f (-1)=-f (1)=-1.又由函数表达式可知f (-1)=1-m ,所以1-m =-1,所以m =2. (2)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y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1].y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和(1,+∞). 18.(12分)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1,且f (0)=f (2)=3. (1)求f (x )的解析式;(2)若f (x )在区间[2a ,a +1]上不单调,某某数a 的取值X 围;(3)在区间[-1,1]上,y =f (x )的图象恒在y =2x +2m +1的图象上方,试确定实数m 的取值X 围.解:(1)由f (0)=f (2)知二次函数f (x )关于直线x =1对称,又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1, 故可设f (x )=a (x -1)2+1, 由f (0)=3,得a =2. 故f (x )=2x 2-4x +3.(2)要使函数不单调,则2a <1<a +1, 则0<a <12.(3)由已知,即2x 2-4x +3>2x +2m +1, 化简得x 2-3x +1-m >0,设g (x )=x 2-3x +1-m ,则只要g (x )min >0,∵x ∈[-1,1],∴g (x )min =g (1)=-1-m >0,得m <-1.19.(12分)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xx -1.求:(1)f (x )的解析式;(2)f (x )在[2,6]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1)因为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则当x >0时,-x <0,f (x )=-f (-x )=--2x -x -1=-2xx +1,所以f (x )的解析式为f (x )=⎩⎪⎨⎪⎧2xx -1,x ≤0,-2xx +1,x >0.(2)任取2≤x 1≤x 2≤6,则f (x 1)-f (x 2)=-2x 1x 1+1-⎝ ⎛⎭⎪⎫-2x 2x 2+1=2x 2x 2+1-2x 1x 1+1=2(x 2-x 1)(x 2+1)(x 1+1), 由2≤x 1<x 2≤6可得2(x 2-x 1)(x 2+1)(x 1+1)>0,即f (x 1)>f (x 2),所以f (x )在[2,6]上单调递减. 故当x =2时,f (x )取得最大值-43;当x =6时,f (x )取得最小值-127.20.(12分)已知函数f (x )=x 2-|x 2-ax -2|,a 为实数. (1)当a =1时,求函数f (x )在[0,3]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2)若函数f (x )在(-∞,-1)和(2,+∞)上单调递增,某某数a 的取值X 围. 解:(1)当a =1时,f (x )=⎩⎪⎨⎪⎧x +2,x <-1或x >2,2x 2-x -2,-1≤x ≤2,结合图象可知f (x )在⎣⎡⎦⎤0,14上单调递减,在⎣⎡⎦⎤14 ,3上单调递增, f (x )在[0,3]上的最小值为f ⎝⎛⎭⎫14=-178, f (x )在[0,3]上的最大值为f (3)=5. (2)令x 2-ax -2=0,∵Δ=a 2+8>0, 必有两根x 1=a -a 2+82,x 2=a +a 2+82, ∴f (x )=⎩⎪⎨⎪⎧ax +2,x <x 1或x >x 2,2x 2-ax -2,x 1≤x ≤x 2,若函数f (x )在(-∞,-1)和(2,+∞)上单调递增,则⎩⎪⎨⎪⎧a >0,a -a 2+82≥-1a 4≤2,即可,解得1≤a ≤8.21.(12分)我国是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之一,各地采用价格调控等手段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某市用水收费标准是:水费=基本费+超额费+定额损耗费,且有如下三条规定:①若每月用水量不超过最低限量m 立方米时,只付基本费9元和每户每月定额损耗费a 元;②若每月用水量超过m 立方米时,除了付基本费和定额损耗费时,超过部分每立方米付n 元的超额费;③每户每月的定额损耗费a 不超过5元.(1)求每户每月水费y (元)与月用水量x (立方米)的函数关系式; (2)该市一家庭今年第一季度每月的用水量和支付的费用如下表所示:的值. 解:(1)依题意,得y =⎩⎪⎨⎪⎧9+a0<x ≤m , ①9+n (x -m )+a ,x >m . ②其中0<a ≤5.(2)∵0<a ≤5,∴9<9+a ≤14.由于该家庭今年一、二月份的水费均大于14元,故用水量4立方米,5立方米都大于最低限量m 立方米.将⎩⎪⎨⎪⎧ x =4,y =17和⎩⎪⎨⎪⎧x =5,y =23分别代入②, 得⎩⎪⎨⎪⎧17=9+n (4-m )+a , ③23=9+n (5-m )+a . ④ ③-④,得n =6.代入17=9+n (4-m )+a ,得a =6m -16.又三月份用水量为2.5立方米,若m <2.5,将⎩⎪⎨⎪⎧x =2.5,y =11代入②,得a =6m -13, 这与a =6m -16矛盾.∴m ≥2.5,即该家庭三月份用水量2.5立方米没有超过最低限量. 将⎩⎪⎨⎪⎧ x =2.5,y =11代入①,得11=9+a , 由⎩⎪⎨⎪⎧ a =6m -16,11=9+a ,解得⎩⎪⎨⎪⎧ a =2,m =3.∴该家庭今年一、二月份用水量超过最低限量,三月份用水量没有超过最低限量,且m =3,n =6,a =2.22.(12分)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f (x )=x +m x 2+nx +1. (1)求m ,n 的值;(2)用定义证明f (x )在(-1,1)上为增函数;(3)若f (x )≤a 3对x ∈⎣⎡⎦⎤-13,13恒成立,求a 的取值X 围. 解:(1)因为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所以f (0)=0.故有f (0)=0+m 02+n ×0+1=0, 解得m =0.所以f (x )=x x 2+nx +1. 由f (-1)=-f (1).即-1(-1)2+n ×(-1)+1=-112+n ×1+1, 解得n =0.所以m =n =0.(2)证明:由(1)知f (x )=x x 2+1,任取-1<x 1<x 2<1. 则f (x 1)-f (x 2)=x 1x 21+1-x 2x 22+1 =x 1(x 22+1)-x 2(x 21+1)(x 21+1)(x 22+1)=x 1x 22-x 2x 21+(x 1-x 2)(x 21+1)(x 22+1) =(x 1-x 2)(1-x 1x 2)(x 21+1)(x 22+1). 因为-1<x 1<1,-1<x 2<1, 所以-1<x 1x 2<1.故1-x 1x 2>0,又因为x 1<x 2, 所以x 1-x 2<0,故f (x 1)-f (x 2)<0,即f (x 1)<f (x 2),所以函数f (x )在(-1,1)上为增函数.(3)由(2)知f (x )在(-1,1)上为增函数,所以函数f (x )在⎣⎡⎦⎤-13,13上为增函数, 故最大值为f ⎝⎛⎭⎫13=310.由题意可得a 3≥310,解得a ≥910. 故a 的取值X 围为⎣⎡⎭⎫910,+∞.。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试题)一、辨析题1、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密切的结合着并兼并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二、论述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三、材料分析题1、材料:(1)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联合第三国际。
……――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稿》(1921年7月)材料:(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
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家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国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评述材料1的主要内容?(2)比较材料1和材料2,分别说明中共二大对于一大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并分析原因。
2、材料: (1)伟大的湖南农民暴动,不但惊吓了资产阶级、地主军阀,甚至惊吓了共产党的指挥者,那时正是各地共产党员群众力争这个运动的发展,……然而中央受着国民党领导的恐吓犹豫的影响,不能提出革命的行动纲领来解决土地问题。
――摘自《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材料: (2)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2分(0204)0204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与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比(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2分(0204)0204(D)1分(0217)0217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A) t检验(B) u检验(C) F检验(D) Q检验1分(0217)0217(D)2分(0225)0225下列算式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0.1010(25.00-24.80)───────────1.0000(A)五位(B)四位(C)三位(D)二位2分(0225)0225(D)2分(0248)0248在统计学上,把在一定概率下,以测定值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靠范围,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概率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0248)0248置信区间置信度(置信水平)2 分(0249)用某种方法测定一纯化合物中组分A的的质量分数,共9次,求得组分A的平均值x=60.68%,标准差s=0.042%。
已知m=60.66%, t0.05,8=2.31(1)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 x与m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著差异(指有或无)2 分(0249)(1) 60.65% ~ 60.71%(2) 无2分(0250)0250实验中使用的50 mL滴定管,其读数误差为±0.01mL,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0.1%,则滴定剂体积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_mL;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达到此要求。
历年试题(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实现中文Word2003“即点即输”功能,需将光标移到页面的输入位置,然后.A.单击鼠标B.双击鼠标C.三击鼠标D.右击鼠标2.在Word文档中,要把多处同样的文字错误一次更正,比较好的方法是A.用插入光标逐字查找,先删除错误文字,再输入正确文字B.使用“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C.使用“撤消”菜单中的“恢复”命令D.使用“定位”命令3.Wrd2003中,如果要选定文档中的一行,可将光标移到该行左侧改变形状后,再.A.单击鼠标B.双击鼠标C.三击鼠标D.右键单击鼠标4.Word2003的“剪贴板”最多可存放的剪贴内容为A.8项B.10项C.24项D.12项5.中文Word的“字体”对话框设置格式中,不包括的选项是.A.字体B.字符间距C.文本行距D.文字效果6.关于Word的“格式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格式刷可以复制文本格式B.使用格式刷可以复制图片版式C.选中的格式可以复制到多处D.单击或双击格式刷按钮鼠标的指针都变成一把刷子7.用户在中文Word中设置选定文档段落的“对齐方式”时不包括( .A.左对齐B.右对齐C.分散对齐D.上下对齐8.使用中文Word的“格式”工具栏设置文字格式是比较快捷的方法。
但在默认情况下,“格式”工具栏上不包含的按钮是A.字符边框B.字符底纹C.字符间距D.字符缩放9.在Word2003 的编辑状态下,设插入点在文档中间,使插入点快速移动到文档首部应按的快捷键是( )A.HomeB.Alt+HomeC.Ctrl+HomeD.PageUp10.在中文Word2003中,用户通过“格式”工具栏设置选中文字的字号大小,如果要字号为“200”,其做法是( )A.从字号下拉框中选择初号B.直接在字号框中输入数字“200”C.从字号下拉框中选择数字“200”D.无法设置,字号超标11.在Word中进行文档的图文混排时,关于设置图片格式效果的错误说法是A.通过鼠标拖放可改变图片的大小B.通过鼠标拖放可改变图片的位置C.通过鼠标拖放图片简单常用,但改变图片大小不精确D.通过鼠标拖放图片可将图片的嵌入型环绕方式变成四周型12.有关Word表格排序的正确说法是A.只有数字类型可以作为排序的依据B.只有日期类型可以作为排序的依据C.笔画和拼音不能作为排序的依据D.排序规则有升序和降序13.在Word文档中选定一个多行多列的表格后按Del键,则( )A.表格中第1行被删除B.表格中第1列被删除C.整个表格被删除D.表格中内容被删除14.关于中文Word “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按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印机型号B.可以设置不同的打印范围C.可以设置打印份数D.点击后即直接打印15.在中文Word “打印”对话框中,“页面范围”下的“当前页”项是指( )A.当前窗口显示的页B.插入光标所在的页C.最早打开的页D.最后打开的页1.打开一个Word文档通常是指()。
A.为指定文档新建一个空文档窗口B.把文档的内容从内存读入并显示C.把文档的内容从硬盘调入内存并显示D.从打印机打印文档内容2.当前编辑的Word文件名为“工作报告”,修改后另存为“年终总结”,则A.“工作报告”是当前文档B.“年终总结”是当前文档C.“工作报告”和“年终总结”都被打开D.“工作报告”改为临时文件3.Word2003中,如果要选定文档中的某一段落,可将光标移到该段落的左侧,待光标形状改变后,再( )A.左键单击鼠标B.左键双击鼠标C.左键三击鼠标D.右键单击鼠标4.Word2003 中,关于剪切工具和<Delete>键的正确说法是( )A.<Delete>键是剪切工具的快捷键B.被剪切的文本被存入“剪贴板”C.被Delete键删除的内容被存入“剪切板”D.被Delete键删除的文本可粘贴任意多次5.Word中的“文件”菜单底部所列出的文件名是( )A.当前已被删除的文件B.当前已经打开的所有文件C.最近被操作过的文件D.扩展名是doc的所有文件6.关于Word “制表符”的描述中,正确的描述是( )A.“制表符”的作用就是插入表格B.用户利用“制表符”可以进行不同视图方式的切换C.“制表符”的制表位可以由用户改变D.利用“制表符”,用户可以将Word文档转换成Excel表7.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进行“粘贴”操作的组合键是( )A.〈Ctrl〉+XB.〈Ctrl〉+CC.〈Ctrl〉+VD.〈Ctrl〉+A8.使用Word编辑某一文档,欲将多处“同人堂”字样替换为“同仁堂”,正确的操作是( )A.选择“工具”菜单的“查找”命令B.选择“格式”菜单的“查找”命令C.选择“查找”菜单的“替换”命令D.选择“编辑”菜单的“替换”命令9.当前Word文档中的文字使用了“四号”、“五号”、“16”磅、“18”磅四种字号,说法正确的是( )A.“四号”字大于“五号”字B.“四号”字小于“五号”字C.“16”磅字大于“18”磅字D.字号大小不一样,字体将不同10.Word中关于“项目符号”的正确说法是A.在文本框中不能使用项目符号B.只能使用默认的项目符号C.不能改变项目符号的字号大小D.用户可以自定义项目符号11.Word 关于“艺术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中的文本,通过“字体”对话框可直接设置为“艺术字”B.添加“艺术字”需要执行插入“文本框”命令C.“艺术字”是被作为图形对象来处理的D.设置好的“艺术字”只能改变其大小,其字体、字形不能再改变12.关于Word 表格的“自动调整”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根据表格内文本的内容自动调整B.可以根据页面大小自动调整C.可以根据模板内容自动调整D.可以根据打印机型号自动调整13.在Word “页面设置”对话框中,完成横向打印设置的选项卡是( )A.页边距B.纸张C.纸张来源D.版式14.在Word文档中对插入的图片进行编辑,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组合”命令改变图片的叠放次序B.可以将图片中的文字转换为文本C.可以为图片添加背景和边框D.利用图片缩放可以改变图片的灰度、亮度15.Word中,如果要打印一篇多页文档中的第5、9、12至20页,在“打印”对话框中输入下列页码范围,格式正确的是A.5;9;12+20B.5,9,12-20C. 5 9 12 20D. 5 9 12至201.在Word文档中插入数学公式,应使用"插入"菜单的( )A."公式"命令B."对象"命令C."符号"命令D."特殊符号"命令2.若将Word文档的页眉和页脚设置为首页不同,要选择的菜单为( )A.文件B.编辑C.插入D.格式3.在Word编辑状态下,输入"abbout"并按空格键后,系统会自动将其改为"about",这是Word提供的( )A.替换功能B.自动更正功能C.自动替换功能D.自动查找功能4.在Word中,要设置文档中当前段第一行的缩进格式,可以使用的命令是( )A.格式菜单的"字体"B.格式菜单的"中文版式"C.格式菜单的"段落"D.格式菜单的"样式和格式"5.要在Word窗口中增加某类工具栏,应使用A."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B."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命令C."文件"菜单中的"属性"命令D."工具" 菜单中的"选项"命令6.在Word中当前编辑的文件为ABC.DOC,将该文件另存为CBA.DOC时,则( )A.关闭两个文档窗口B.两个文档均被打开C.CBA.DOC成为当前文档D.ABC.DOC成为当前文档7.关于Word"格式刷"的功能,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既可以复制文档格式,也可以复制文档内容B.既可以复制文字的大小和字型,也可以复制段落间的距离C.只能复制文字的大小和字型D.只能复制段落间的距离8.关于Word表格的表述,正确的是( )A.选定表格后,接下Del键,可以删除表格及其内容B.选定表格后,单击"剪切"按钮,不能删除表格及其内容C.选定表格后,单击"表格"菜单中的"删除"命令,可以删除表格及其内容D.只能删除表格的行或列,不能删除表格中的某一个单元格1.在Word2003编辑状态下,如果要在当前窗口中隐藏或显示格式工具栏,应使用的操作是()A.单击“视图”菜单的“格式”命令B.单击“工具”菜单的“格式”命令C.单击“视图”菜单的“工具栏”中的“格式”命令D.单击“编辑”菜单的“工具栏”中“格式”命令2.在Word2003中,不能利用标尺进行的操作是A.设置页边距B.设置段落缩进C.设置段落对齐方式D.设置制表位3.在Word2003中,对文档段落设置分栏的说明正确的是()A.不仅能将段落分为一栏.二栏和三栏,还能分为四栏B.在栏之间不能设置分隔线C.栏的宽度是系统已经确定的,用户不能设置栏的宽度D.栏的间距是系统已经确定的,用户不能设置栏的间距4.在Word2003中,关于对文档段落进行格式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使用菜单命令设置文本的缩进格式B.不能同时对多个段落进行段落格式设置C.格式刷只能复制字符的格式,不能复制段落的格式D. 在“段落”对话框中可以设置行间距5.在Word2003编辑状态下,若设置一个文字格式为下标形式,应使用“格式”菜单中的命令为()A.字体B.段落C.文字方向D.首字下沉6.在Word2003中,当前插入点在表格某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内,按Enter键后A.插入点所在的行增高B.插入点所在的列加宽C.在插入点下一行增加一行D.将插入点移到下一个单元格7.在Word2003中,插入的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环绕方式不包括()A.上下环绕B.左右环绕C.四周环绕D.紧密环绕8.在Word2003中,页眉和页脚可以放在A.页面顶部和底部B.页面中部C.页面左部和右部D.上述页面位置都可以1.在Word2003中,使用”矩形”按钮绘制正方形时,应在拖动鼠标的同时按住( )A.Alt键B.Ctrl键C.Shift键D.Insert键2.在Word2003中,段落对齐方式中的“分散对齐”指的是()A.段落的第一行右对齐,末行左对齐B.或者左对齐或者右对齐,统一就行C.左右两端都要对齐,字符少的行则靠左对齐D.左右两端都要对齐,字符少的行则把字符分散开以使两端对齐3.在Word2003中,若要将选定的范围扩展到下一行,可按组合键()A.Alt+↓B.Ctrl+↓C.Shift+↓D.Ctrl+ Shift+↓4.在Word2003文档中,段落的第二行和后续行缩进量大于第一行,这种段落格式称做()A.左缩进B.悬挂缩进C.首行缩进D.两端缩进5.在Word2003中,为表格增加一新行的正确操作是()A.把光标移到表格最右端,按Tab键可以给表格增加一行B.把光标移到表格最右端,按Shift+Tab键可以给表格增加一行C.把光标移到表格最末单元格中,按回车键可以给表格增加一行D.把光标移到表格最末单元格中,按Tab键可以给表格增加一行6.在Word2003中,执行“查找”命令,系统默认的查找规则是()A.从文档的开始处查找,直到文档末尾处结束B.从文档末尾处查找,直到文档的开始处结束C.从光标处向文档末尾查找,到文档的末尾后,返回文档开始处继续查找D.从光标处向文档的开始处查找,到文档的开始处后,返回文档末尾处继续查找7.在Word2003中,要插入的图片是有文件名的磁盘文件,正确的操作是()A.执行“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B.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C.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扫描仪或相机”命令D.执行“插入→对象→对象类型中的Microsoft图片”选项8.在Word2003文档中,把某段落的文字格式应用到其他文字上,最简便的方法是用()A.“粘贴”按钮B.“格式刷”按钮C.“中文版式”命令D.“格式和样式”命令1.在Word2003中,要快速选中文档中的一个段落,正确的操作是()A.在文本选定区中单击该段落的首行B.在文本选定区中单击该段落的最后一行C.在文本选定区中双击该段落的任一行D.在文本选定区中三击该段落的任一行2.在Word2003中,将文档中当前段的第一行进行缩进,其他各行位置保持不变,可以拖拽标尺上的()A.左缩进标记B.右缩进标记C.首行缩进标记D.悬挂缩进标记3.在Word2003的“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表示“合并单元格”的按钮是A. B. C. D4.在Word2003中,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后()A.插入点所在的行采用分散对齐格式B.插入点所在的段落采用分散对齐格式C.插入点所在的行采用居中对齐格式D.插入点所在的段落采用居中对齐格式5.在Word2003中,“页眉和页脚”命令属于()A.“文件”菜单B.“视图”菜单C.“插入”菜单D.“格式”菜单6.在Word2003的文档中插入数学公式,可以执行“插入”菜单中的()A.“符号”命令B.“特殊符号”命令C.“数字”命令D.“对象”命令 7.在Word2003中,若只打印当前文档中指定的某一页,应进行的操作是( ) A.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印”按钮 B.按下ALT+PrintScreen 键 C.将光标移至指定页,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按钮 D.执行“文件”菜单中的“打印”命令8.在Word2003中,当前编辑的文档为X1.DOC ,将该文档另存为X2.DOC 后( ) A.当前文档仍是X1.DOC B.当前文档是X2.DOC C.两个文档均被关闭 D.两个文档均被打开 2010年1.在Word2003中,对选中的文本设置上标或下标格式,可执行 A.“表格”菜单的“公式”命令 B.“视图”菜单的“标尺”命令 C.“格式”菜单的“字体”命令 D.“插入”菜单的“特殊符号”命令2.在Word2003中,设置悬挂缩进为2字符后A.插入点所在段落的第一行向右缩进2字符,其他行不动B.插入点所在段落的第一行向左移动2字符,其他行不动C.插入点所在段落的第一行不动,其他各行向右缩进2字符D.插入点所在段落的第一行不动,其他各行向左移动2字符 3.在Word2003大纲视图中,要把当前标题降低一个级别,可以单击 A.B.C.D.4.在Word2003的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可以执行“插入”菜单的A.“图片”命令B.“对象”命令C.“文本框”命令D.“特殊符号”命令 5.在Word2003的文档中插入人工分页符,可以A.执行“插入”菜单的“分隔符”命令B.执行“格式”菜单的“制表位”命令C.多次按Enter 键直到出现下一页D.按Shift+Enter 组合键 6.在Word2003中将文本选定范围扩展到文档开头,可以A.按Ctrl+Home 键B.按Shift+Home 键C.按Alt+Home 键D.按Ctrl+Shift+Home 键 7.在Word2003中,“选项”命令位于A.“文件”菜单B.“视图”菜单C.“格式”菜单D.“工具”菜单 8.在Word2003中,设置页边距可以执行A.“格式”菜单的“段落”命令B.“视图”菜单的“文档结构图”命令C.“视图”菜单的“页面”命令D.“文件”菜单的“页面设置”命令2011年1.在Word 2003中,用鼠标向右拖动水平标尺上的标记后,插入点所在段落A.所有行的首字符随之向右移动B. 所有行的首字符不动,行尾向右移动C.第一行的首字符不动,其他各行的首字符随之向右移动D.第一行的首字符随之向右移动,其他行对齐方式保持不变 2.在Word 2003中,下列关于“字体”格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黑色的文字可以加蓝色下划线B.下划线可以是单线也可以是双线C.黑色的文字可以加蓝色的删除线D.删除线可以是单线也可以是双线 3.在Word 2003大纲视图中,要把当前标题降为“正文文本”,可以单击 A.B.C.D.4.在Word 2003中,为文档的每页自动插入页码,可以执行A.“插入”菜单的“数字”命令B.“视图”菜单的“页面”命令C.“文件”菜单的“页面设置”命令D.“视图”菜单的“页眉和页脚”命令 5.在Word 2003中,某文档包含多个段落,能选中整个文档的操作是( ) A.在文档内三击B.在文档的选定区单击C.在文档的选定区双击D.在文档的选定区三击6.在Word 2003中,要将文字与图片之间的环绕方式设置为“紧密型”,可以使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的A.“大小”选项卡B.“图片”选项卡C.“版式”选项卡D.“文本框”选项卡 7.在Word 2003中,要设置行间距为“1.5倍行距”,可以执行“格式”菜单的 A.“字体”命令 B.“段落”命令 C.“制表位”命令 D.“分栏”命令 8.在Word 2003中,下列关于表格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元格内可以插入图片或另一个表格 B.选中所有行后,按Delete 键可以删除整个表格 C.“合并单元格”命令只能合并同一行上相邻的单元格D.执行“表格”菜单的“拆分表格”命令,可以将表格拆分为左右两个表格 2012年1.在Word2003中,“工具栏”命令位于A .“文件”菜单 B.“视图”菜单 C.“插入”菜单 D.“工具”菜单 2.在Word2003中,要将文档标题设置为居中格式,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上的 A .B.C.D.3.在Word2003中,设置行间距使用的是“格式”菜单中的A .“字体”命令 B.“对象”命令 C.“段落”命令 D.“中文版式”命令4.在Word 2003中,自动生成文档目录使用的是A.“插入”菜单“引用”命令 B.“文件”菜单“页面设置”命令C.“插入”菜单“书签”命令 D.“视图”菜单“文档结构图”命令5.在Word 2003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文档的每一节可设置不同的页眉 B.页脚中插入的页码只能从1开始C.文档的奇、偶页可设置不同的页眉 D.同一节中页码只能递增不能递减6.在Word 2003中,打开一个已有文档后,下列与其他三个操作功能有区别的是A.按Ctrl+S键 B.执行“文件”菜单“保存”命令C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按钮 D.执行“文件”菜单“另存为”命令7.在Word 2003中,选中表格中的一行后按Delete键,则A.删除该行的表格线 B.删除该行中所有的格式设置C.删除该行中各单元格的内容 D.删除该行使表格中减少一行8.在Word 2003中,拆分单元格可以使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A .B .C .D .9.在Word 2003中,要把页面方向设置为“横向”,可以使用“页面设置”对话框的A.“纸张”选项卡 B.“页边距”选项卡 C.“版式“选项卡 D.“文档网格”选项卡二、双项选择题1.在Word中,不能将文档的页眉和页脚显示出来的视图方式包括( )A.页面视图B.普通视图C.大纲视图D.全屏显示视图E.打印预览视图2.在Word编辑过程中,可以将选定的内容放入剪贴板的操作是( )A.按Ctrl+X键B.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C.按Ctrl+C键D.按Ctrl+V键E.按Ctrl+A键3.可在Word文档中添加分页符的操作是A.单击"视图"菜单中的"文档结构图"命令B.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分栏"命令C.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D.按Ctrl+Enter键E.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定位"命令1.在Word2003编辑过程中,下面的操作不能选中整个文档内容的是()A.执行“编辑”菜单中“全选”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