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P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451.44 KB
- 文档页数:3
IP防护品级及测试方式方式说明防护品级IP54,IP为标记字母,数字5为第一标记数字,4为第二标记数字第一标记数字表示接触保护和外来物保护品级,第二标记数字表示防水保护品级;接触保护和外来物保护品级(第一个数字) 防水保护品级( 第二个数字)名称说明0 无防护0 无防护-1 防护50mm直径和更大的固体外来体探测器,球体直径为50mm,不应完全进入1 水滴防护垂直落下的水滴不该引发损害2 防护直径和更大的固体外来体探测器,球体直径为,不应完全进入2 柜体倾斜15度时,防护水滴柜体向任何一侧倾斜15度角时,垂直落下的水滴不该引发损害3 防护直径和更大的固体外来体探测器,球体直径为,不应完全进入3 防护溅出的水以60度角从垂直线双侧溅出的水不该引发损害4 防护直径和更大的固体外来体探测器,球体直径为,不应完全进入4 防护喷水从每一个方向对准柜体的喷水都不该引发损害5 防护灰尘不可能完全阻止灰尘进入,但灰尘进入的数量不会对设备造成伤害5 防护射水从每一个方向对准柜体的射水都不该引发损害6 灰尘封闭柜体内在20毫巴的低压时不应进入灰尘6 防护强射水从每一个方向对准柜体的强射水都不该引发损害注:探测器的直径不应穿过柜体的孔7 防护短时浸水柜体在标准压力下短时浸入水中时,不该有能引发损害的水量浸入8 防护长期浸水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浸入水中,不应有能引起损害的水量浸电动机的绝缘品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品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较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品级A级E级B级F级 H级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绕组温升限值(K)60 75 80 100 125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
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
芳纶织物的热防护性能测试江苏天地造芳纶阻燃面料测试织物的热防护性能TPP 值是织物对热辐射和热对流综合作用的热防护能力,它可以直接反映试样的热防护性能.这种测试方法是将试样水平放置在特定的热源上面,在规定距离内,热源以 2 种不同的传热形式(热对流和热辐射)出现,置于试样另一侧的铜片热流计可测量试样背面的温度,用试样后面的铜片热流计测量其温升曲线,与Stoll 标准曲线比较得到二级烧伤所需时间t2 ,并与暴露热流量q相乘得到TPP 值,其计算如式(1)所示. T PP= t2 ×q 式中:t2为引起Ⅱ度烧伤所需要的时间,s; q为系防护性能TPP值.统设定的对流辐射热流量,kW/ m .芳纶面料TPP值越大,表示织物的热防护性能亦即隔热性能越好;反之,隔热性能越差. 此方法将材料的热防护性与人体的感受联系起来,能够较为客观地预测服装在应用中的实际效果,现己被列为通用的测试方法。
通过查资料可知,织物的热防护性能TPP 值与织物的厚度、面密度、透气率指标总体上存在着显著的回归:织物越厚重,所含纤维越多,热量越不易透过织物, Ⅱ级烧伤时间越长;织物透气率与热防护性能TPP 值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即织物透气性愈好,织物越疏松,辐射热越容易直接透过织物. 织物的密度与织物的热防护性能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关系。
芳纶面料5建议与总结在热防护服的性能研究中,既要注重热防护服性能要求的全面性,即热防护服同时具备良好的热防护性能、服用性能和穿着舒适性能,又要根据各类热防护服的不同用途,在其性能要求上有所侧重,即视不同的使用环境增加或增强热防护服在某些性能方面的要求,使热防护服的性能要求进一步趋向全面、合理。
在我国热防护服的发展中,加强热防护原理特别是热源和热传递形式的研究,完善热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服用性能,必将大大促进我国热防护服的设计、开发和生产,使我国热防护服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5.1总结芳纶防护面料1军事需要是防护用纺织品推陈出新的动力之一,所以军用阻燃/热防护服的主要特征总体包括:(1)外层服装必须要防火(利用阻燃剂或自阻燃纤维),至少25% 的原材料保存完整,而收缩率控制在10%以内;(2)阻挡热量传导或辐射到皮肤(通过大量的隔热作用实现,如夹层或空气间隙等);(3)当暴露在热或火环境下时,毒烟的产生要尽量小(选择特殊材料来实现);(4)阻止与皮肤直接接触的衣物发生熔滴现象,因此不能使用热塑性纤维原料,如PA、PET、聚烯烃以及PVDC等。
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的探讨引言:热防护服是产业用纺织品的一个主要品种,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林业、消防、公安等行业和部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热防护服的发展中,准确全面地测试和评价热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是促进热防护服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基础。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研究的基础上,对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对比与分析,为我国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热防护服是指对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体进行安全保护,从而避免人体受高温伤害的各种保护性服装。
热防护服不仅具有普通防护服的服用性能,更必须具备在高温条件下对人体进行安全防护的功能。
热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取决于热防护服的使用场合和使用环境。
因为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热源有多种形式,如:火焰、接触热、辐射热、火花和熔融金属喷射物、高温气体和热蒸气、电弧所产生的高热,因此对热防护性能的要求也不同。
同时,热防护性能也与热源热量传递的方式有关。
通常,热量传递的方式有热对流、热传递、热辐射以及以上两种或三种方式的结合。
所以,在热防护服的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和使用环境,热防护服应具有不同的热防护性能。
但总体来说,热防护服必须具备阻燃性、隔热性、完整性和抗液体透过性等热防护性能。
热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可以通过一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和评价,国内外在该方面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制订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和标准。
国内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前期着重于热防护服阻燃性能的测试和评价。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完整的织物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其中包括垂直法、水平法、氧指数法、45°倾斜法烟浓度法等。
在热防护服阻燃性能测试中,我国借鉴国外同类标准,采用垂直法进行测试和评价,即测定织物续燃时间、阴燃时间和损毁长度等指标。
同时,我国还制订了《热防护织物防热性能、抗熔融金属冲击性能的测定》国家标准。
PE塑料的导热性与绝缘性能测试导热性和绝缘性是塑料材料在工程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PE塑料的导热性和绝缘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相关知识。
一、PE塑料的导热性测试方法导热性是指物质传递热量的能力,对于工程应用中需要传导热量的材料来说尤为重要。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热导率测试和热传导率测试。
1.热导率测试热导率测试是通过测量材料在单位温度梯度下传导热量的能力来评估其导热性能的方法。
常用的测试仪器是热导仪。
测试时,将待测的PE塑料样品放置在热源和冷源之间,通过测量传导热量的大小来计算热导率。
2.热传导率测试热传导率是指物质单位厚度在单位面积上的传热能力,它和热导率有一定的关联。
热传导率测试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例如横向热流法、纵向热流法和平板热流法等。
这些方法的原理都是在一定温度差下,测量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计算出热传导率。
二、PE塑料的绝缘性能测试方法绝缘性是指材料阻止电流流动的能力。
对于PE塑料等绝缘材料来说,其绝缘性能的好坏对于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保护等方面至关重要。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体积电阻率测试和介电强度测试。
1.体积电阻率测试体积电阻率是指材料单位体积内电流通过的难度,也可以理解为电阻。
测试时,将待测PE塑料样品制成规定的几何形状,并施加电压进行测试。
根据电阻和样品尺寸计算出体积电阻率,体积电阻率越大,绝缘性能越好。
2.介电强度测试介电强度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耐压能力。
测试时,将待测PE塑料样品放置在电极间,施加规定的电压,在样品被击穿之前的最大电压称为介电强度。
介电强度越高,绝缘性能越好。
三、PE塑料的导热性与绝缘性能的应用PE塑料由于其良好的导热性和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信等领域。
在电线电缆领域,PE塑料作为一种优质绝缘材料,用于包覆电线,可有效提高电线的绝缘性能,保证电力传输的安全可靠。
此外,在电子设备中,PE塑料也可以用于散热件的制造。
其导热性能可以有效地将设备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外界环境,避免设备过热而影响正常运行。
热防护服防护性能测试评估方法热防护服是指对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体进行安全保护,从而避免人体受到高温伤害的各种保护性服装,它主要用来减少热在人体皮肤上的积聚,从而保护皮肤不被烧伤或灼伤。
因此,许多安全防护行业要求职工工作中须穿着防护服装,以防高温辐射。
即使在穿着防护服装的情况下,在极高温环境中人体也有可能被高温灼伤皮肤,因此,很多研究者就热防护服装和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已研制出小规模(Bench—top tests)测试、火人测试及美国伍斯特军事学院的热属性评价装置(Thermal Properties Test Fixture,T阳F)¨J,用来评价各种热危险环境下织物或服装的热防护性能。
从国外所述文献[8—11]来看,定量的评价热防护服装的热防护性能过程中,需要运用皮肤传热模型,并结合Henriques皮肤烧伤方程,才能得到人体皮肤达到二级烧伤所需时间t:,但是所有的皮肤传热模型都是基于如下的Pennes传热方程建立的:从物理学与生理学来说,Pennes皮肤传热方程的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瞬间的高温传热过程中。
实际上,该模型是在基于经典的Fourier热流定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也就是隐含着这样的一个假设,即认为介质中的热传播速度无限大,这就相当于只要介质内某处温度发生变化,就会瞬间引起另一点的温度变化,然而对于像人体皮肤这类生物组织来说,热量从一点传输到最近一点需要对热扰动响应作出反映的松弛时间丁H3。
,因此,在评价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时,需要考虑到皮肤组织传热速度有限的因素,以使烧伤预测值更接近实际皮肤烧伤结果。
笔者介绍一种新型皮肤传热方程,即考虑了热量在皮肤传递速度有限的热波皮肤模型来测量皮肤的烧伤度,从而以此热防护服用织物层下皮肤烧伤级别来评价织物的热性能。
首先,通过模拟皮肤器表面的热电偶测量模拟器的温度,通过将温度值代入Diller法则公式决定皮肤模拟器吸收的热量值;然后,再将得到的热量值作为热波皮肤模型的边界条件预测皮肤基面温度,结合Henriques皮肤烧伤模型得到皮肤二级烧伤的时间;同时还比较了运用Pennes皮肤模型与TWMBT模型预测皮肤烧伤时间与皮肤温度变化的结果。
RPP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解析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测试方法国际上常用的有两种:热辐射防护性能测试方法(RPP试验)和热辐射和热对流综合作用防护性能测试方法(TPP试验)。
本文主要介绍RPP试验方法及仪器。
1、试验原理RPP试验是将试样垂直放置在特定的辐射热源前,在规定的距离内,热源对试样进行热辐射,用试样后面的铜管量热计测量出造成人体皮肤二度烧伤所需要的时间,并计算出一定时间及暴露条件下的总热量即RPP 值。
RPP值越大,表示热防护服的防热辐射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2、仪器结构RPP试验的试验仪器主要由辐射热源装置﹑热源预热屏蔽装置﹑试样夹持装置﹑铜管量热计和绘图记录仪组成。
辐射热源装置由五根500W的红外石英管作为辐射热源,垂直地对试样进行热辐射。
热源的辐射热量由调压变压器控制,通过调节输入电压,使石英管辐射出规定的热流量为0.5cal/(cm2·s)或2.0cal/(cm2·s)。
由于红外石英管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恒定的辐射热流量,在此预热过程中,试样应不受到热辐射,因此,在热源与试样之间设置一预热屏蔽装置,防止试样过早地受到热辐射,从而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试样夹持装置将试样夹持并垂直放置于辐射热源前。
它由两块中间开有长方形孔的金属板组成。
放置在试样后的铜管量热计用于测定透过试样的热流量,并将量热计的温度转换为电压输出,在记录仪中绘出输出电压(量热计的温度)随热辐射时间的变化曲线。
3、操作方法在实际试验中,首先剪取尺寸为22.86cm×10.16cm的五块试样,并在标准大气下调湿,然后将试样放入试样夹持装置内,保持试样夹持平整,并将其放入试验仪中。
接着,打开电源,调节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至规定电压,保证红外加热石英管具有规定的辐射热量。
当红外石英管预热60s后,撤去热源预热屏蔽装置,使试样垂直暴露于规定的辐射热量下,并同时打开记录仪。
当试样暴露在热源下30s后,关闭电源和记录仪,放上预热屏蔽装置,取下铜管量热计并冷却,试验完毕。
四肢及头部电弧防护用品的选配A.1 四肢及头部的防护用品选配A.1.1 款式A.1.1.1 四肢的防护用品可选配图C.1~C.2的款式。
图A.1 图A.2A.1.1.2 头部的防护用品可选配图C.3~C.4的款式。
图A.3 图A.4A.1.2 选配要求A.1.2.1 选用的手套与袖子的重叠部位应不小于10cm;鞋罩应盖住整个足面,鞋罩上口与裤脚的重叠部位应不小于20cm。
选配的手套、鞋罩所使用的面料性能应与配套的防护服防护等级一致,手套在1~2级的时候可以选用短款的手套,3~4级应选用长款手套,且应可以罩在绝缘手套外面,鞋罩不应有鞋底。
A.1.2.2 面屏可以采用弧面或者平面,应不影响视觉,无划痕、条纹、气泡、异物或其他影响视觉的缺陷,其规格及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a)选用的面屏若无头罩覆盖的,面屏应有效覆盖整个脸部及颈部,并有耐高温及防砸的头盔和支架进行支撑。
b)选配的头罩所使用的面料性能应与配套的防护服防护等级一致,头罩前部与身体的重叠部位应盖到胸部位置,肩部、后背与防护服的重叠部分应不少于20cm,头罩的视窗开口不影响眼睛的有效视野。
c)头罩中所使用的面屏要和头罩的其它部分应连接牢固,头罩的前身与身体的重叠部分应有粘扣带连接,防止头罩因热能冲击而掀起后,电弧伤害到颈部及面部。
面料电弧防护性能测试方法B.1 面料电弧防护性能测试方法B.1.1 本检测方法旨在测定一种面料或面料组合的电弧防护等级。
B.1.1.1 本测试方法中,测定面料在暴露于电弧闪爆时及闪爆后,透过测试面料的总热量。
B.1.1.2 用铜塞热量计来测定试样的暴露热能和热交换值。
用铜的已知热物理特性来确定传输到和透过试样的各种热能。
B.1.2 测试面料的电弧防护性能,通过测试过程中穿透测试面料的总热量进行评估。
B.1.3 通过本检测方法测定的热能传递值是评定面料电弧防护等级的基础。
本检测方法所测定的电弧防护等级是在斯托尔曲线模型下,该电弧闪爆能量有50 %可能造成人体二度烧伤或面料破裂(测试样品在达到皮肤烧伤预测情况之前出现破裂现象)的能量值。
热防护服织物性能关系解析每当看见视频中消防员冲进火海救人的时候,心里都为他们捏一把汗,生怕出事。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消防服的存在让消防员的安全系数加分了不少。
这不得不提织物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它能够检测出消防服的防热情况是否合格。
那么,织物热防护性能测试仪怎么使用?听听上海标准怎么说的吧!织物热防护性能测试仪怎么使用?上海标准介绍,织物热防护性能测试仪用于测定织物的单层或多层在高温环境下防热辐射性能,也可以用于测定其他防火阻燃板材的隔热性能。
防热辐射性能是阻燃产品的重要性能指标,准确的测定其防护性能,对于选择材料、研究开发新产品、改进加工工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
它的使用也不复杂:1、水平固定的样品暴露于冲击热流密度为80千瓦/米2的丙烷燃烧器火焰,用热量计测量通过试样的热量。
分别量热器中上升12°C和24°C所需的时间。
传热指数为三个试样结果的平均值。
该装置由燃烧器、盖板以及带有试样夹持器的热量计组成。
设备是由软件控制的气动装置进行控制的。
软件包含了标准规定的计算和评估方法。
此软件还可控制丙烷气体的输送开关。
安全起见,燃烧器还配备了电子引火保险。
2、在计算机WINDOWS平台下可以控制整个试验过程,包括校准、启动试验、任意时间终止试验以及更改软件设置,试验过程中温度以图表形式实时显示;试验结束后,可进行数据分析,并保存试验和打印报告。
织物热防护性能测试仪怎么使用?关于这一点就位大家介绍到这里。
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标准官网进行咨询,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纺织生产厂和贸易商提供专业的一站式实验室技术服务:包括实验室设计,筹建,检测仪器的选用,检测技术应用培训,技术顾问,售后服务等。
所提供的仪器及耗材都符合常用国际测试标准的要求,仪器出厂前,都经过权威计量中心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权威性。
我们的理念是通过引进国际zui先进的产品,整合技术和服务优势,吸收常见问题的解决经验,为国内客户提供zui优化方案,带动国内科研及相关行业水平的提高。
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概述热防护性能测试仪是一种专业用于测试防护服、制服等防护用品热阻、热透性等性能指标的仪器,属于高精度精密仪器。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测试人员的健康安全,同时也是对仪器的有效保护和延长使用寿命,应严格执行下列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1. 仪器检查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检查包括检查电源插头、电缆、传感器、控制开关等配件有无损坏或缺失以及有无泄露、过热等现象。
同时,还应检查仪器与电压、电流等参数是否匹配。
2. 电源连接仪器接通电源前,应确保使用电源符合要求,电源插头和电缆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水、油、污垢等杂质进入插座和电缆。
3.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调试或维修仪器。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取样、测量、切换等操作,不得任意拆卸仪器或改变仪器配置。
4. 实验环境仪器应安装在平稳平整的工作台面上,周围环境应干燥、无积水、杂物等。
仪器使用时,应避免直接阳光照射,禁止使用与该仪器无关的电器设备。
5. 保持清洁使用完毕后,应将仪器表面、传感器、控制开关等部分进行清洁,擦拭干净后,可使用防尘罩或盖布覆盖。
同时,应每季度对仪器进行内部及电路清洁,并严加保养。
6. 人员安全使用仪器时,应使用专业的测试用品,不得使用家庭安全用品。
同时,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规范的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措施以保障人身安全。
使用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仪器。
7. 维护保养仪器维护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两个方面。
日常保养包括仪器清洁、传感器清洁等,定期维护包括校准、维修、更换损坏构件等。
维护保养应按照仪器说明进行,不得以任何理由违规或延误维护。
注意事项1.使用仪器前必须先阅读操作手册,了解仪器的使用要求和操作规程。
2.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避免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3.准备好防护用品后,才能进行操作。
若发现防护用品损坏、无法使用时,应及时更换,保证人身安全。
织物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比较印染(2019N O.23)〇〇’.织物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比较胡建锋S朱方龙',冯倩倩2,李鑫1(1.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2.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摘要:由于消防员作业防护服需能抵抗不同的火焰或辐射热源,相应有多种针对消防服面料的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
比较了 RPP法、调整型RPP法、抗辐射热渗透HRTP法(自制设备)、TPP法和FPT法等五种测试方法对六种织物的热防护性能测试结果,并对其测试条件、测试结果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5种测试方法的纵向测试结果关联性均小于0.9;相比较而言,纯辐射源作用下的抗辐射热渗透仪(自制)H R TP法与RPP法的相关性略好于HR TP法和调整型RPP法的相关性;火焰喷射且相同热流密度作用下,FPT方法测试值较TPP方法小;调整型RPP与TPP方法相关性好,证明了在同台设备上进行改造获得多个指标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H R TP法与其他几种测试方法的相关性都稍好,其测试结果可作为优选阻燃防护面料的简单依据。
关键词:测试;热防护性能;热辐射;火焰对流;纺织品中图分类号:TS197 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0-4017(2019)23-0047-06Comparisons among thermal protection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for fabricsH U Jian-feng', Z H U Fang-long1, F E N G Qian-qian2, LI Xin'f {.Costume Institut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1191, China\\2.Textile C ollege^ Zhongyuan U ni vers ity of T e ch no log j, Zhengzhou 451191, China JAbstract: D u e to the variability of flames and radiation heat sources, there are a variety of thermal protection pe rf or ma nc e test m e t h o d s for firefighting clothing fabrics. Five test m e t h o d s including R P P m e t hod, adjusted R P P m e t h o d,radiation-resistant heat permeation H R T P m e t h o d(self-made equipment),T P P m e t h o d a n d F P T m e t h o d are us e d to test a n d evaluate the thermal protection perfor m anc e of sixkinds of fabrics, a n d their test conditions, test results a n d correlation are c o m p a r e d. T h e results s h o wthat, in general, the correlations b e t w e e n the five test m e t h o d s are a l l less than 0.9. H o w e v e r, in c o mparison, the correlation b e t w e e n H R T P m e t h o d a n d R P P m e t h o d under the action of pure radiationsource i 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H R T P m e t h o d a n d adjusted R P P m e th od. U n d e r the action offlame injection a n d the s a m e heat flux, the test value of F P T m e t h o d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 P P meth od.T h e g o o d correlation b e t w e e n the adjusted R P P a n d the T P P m e t h o d proves that i t is feasible to obtainmultiple index values through transformation o n the s a m e equipment. In addition, the H R T P m e t h o dhas better correlation with other testing m e t hods, a n d the test results can b e u s e d as a simple basis forthe optimization of flame retardant protective outer fabrics.Key words: testing; thermal protective performance; thermal radiation; flame convection; textiles〇前言消防服是保护消防员免受外界高温火焰侵害 的人体围护装备,一般由功能分担的阻燃外层、汽收稿日期:2019-09-1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309001);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51576215)。
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缆终端附件,用于电缆终端的绝缘和防护。
在安装过程中,热收缩带需要经过剥离试验,以确保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剥离试验的标准、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剥离试验标准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的剥离试验标准通常遵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标准。
常见的标准包括IEC xxx-4、IEC xxx-1-4和ISO xxx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热收缩带在剥离试验中应符合的力学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和评定要求。
二、剥离试验的测试方法1. 样品准备:从生产中获取一定长度的热收缩带样品,并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样品准备,包括尺寸测量、外观检查等。
2. 实验设备: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或其他适合的试验设备,确保能够精确施加力的试验头和适当的夹持装置。
3. 样品固定:将样品固定在试验台上,确保其表面平整、无损伤,且与试验台平行。
4. 施加力:根据标准规定的剥离速度和方向,施加规定的力,记录力与位移的变化曲线。
5. 测试数据:记录剥离时的最大力值、最大位移值、断裂形态等数据,作为试验结果。
三、剥离试验的注意事项1. 设备校准:在进行剥离试验之前,需对试验设备进行校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样品制备:样品的制备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3. 试验环境:剥离试验需在符合标准规定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进行,以排除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 结果评定:根据标准规定的评定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以确定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上述介绍,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的剥离试验标准、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已经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试验,确保所测试的热收缩带产品符合相关的力学性能指标,从而保障电力电缆终端的安全可靠运行。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于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剥离试验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可以对相关行业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热防护材料防护试验热防护试验的目的是评估热防护材料的性能,包括其抗热辐射、导热、防火以及耐热性等方面。
试验的结果能够指导热防护材料的设计和选择,确保它们满足工作环境的要求,保护人员的安全。
热辐射试验是热防护试验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目的是评估防护材料对热辐射的屏蔽性能。
试验可采用辐射加热系统,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中的高温辐射条件,对防护材料进行暴露。
试验时,可测量样品表面温度和背面温度,从而评估其热辐射传递性能。
导热试验是评估热传导性能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防护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确定其导热性能。
导热试验可采用传热试验仪进行,该仪器能够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导热条件,通过测量样品之间的温度差异来计算导热系数。
防火试验是评估热防护材料的防火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火灾是工业环境中一种常见的危险情况,因此防火性能对于热防护材料来说尤为重要。
试验可采用火焰加热系统,通过观察和评估材料的燃烧行为、燃烧速率以及火焰蔓延程度来评估其防火性能。
耐热性试验是评估热防护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的方法之一、耐热性试验可采用高温加热系统,将材料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观察和评估其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通过测量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比如强度、硬度、收缩率等,来评估其耐高温性能。
除了以上所述的试验方法,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设计并开展其他类型的热防护试验。
例如,对于热防护材料的耐热性能试验,可以使用恒温恒湿试验箱,模拟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工作环境,评估材料的性能变化。
在进行热防护试验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首先,确保试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便获得可靠的试验结果。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热防护材料,需要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法,并严格按照试验标准进行操作。
最后,需要充分考虑试验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试验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总之,热防护试验对于确保热防护材料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评估防护材料的热辐射、导热、防火和耐热性能,可以选取和设计合适的热防护材料,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pi薄膜rth值测试标准一、简介Pi薄膜rth值测试标准是针对Pi薄膜材料进行热导率测试的规范。
Pi薄膜是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
了解和准确测定Pi薄膜的热导率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Pi薄膜rth值测试的标准方法以及测试的步骤、设备和注意事项。
二、测试方法1. 样品准备Pi薄膜样品应按照标准尺寸切割,并确保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缺陷和污染。
2. 测试设备(1)热导率测试仪:采用热板法或热流法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精密控温系统:用于控制样品表面温度的稳定性,保证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3. 测试步骤(1)样品放置:将测试样品平放在测试仪上,确保样品与测试仪之间无气泡和间隙。
(2)设定参数:根据测试要求,设定测试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
(3)启动测试:启动测试仪器,开始记录温度变化和热流变化。
(4)数据处理:根据测试仪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Pi薄膜的热导率值。
(5)重复测试:对于较为关键的测试结果,可进行重复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注意事项(1)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应保持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风速、湿度等。
(2)样品准备:样品的制备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确保测试的可比性。
(3)数据记录:测试数据应准确记录,并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
(4)仪器校准:测试仪器的性能应定期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测试结果和数据分析Pi薄膜的rth值测试结果应以热导率值的形式进行呈现,通常以W/m·K为单位。
测试结果可以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评估Pi薄膜的导热性能。
四、应用和意义Pi薄膜的热导率测试结果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Pi薄膜材料,以满足特定领域的导热需求。
此外,测试结果还可以用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五、总结本文介绍了Pi薄膜rth值测试的标准方法和步骤,以及测试设备和注意事项。
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的探讨
华涛;杨元
【期刊名称】《产业用纺织品》
【年(卷),期】2003(021)010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一些国际常用的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测试方法.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华涛;杨元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无锡,214063;江南大学,无锡,21406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41.731.3
【相关文献】
1.突破热防护性能测试技术难关以标准引领个体防护行业发展r——《防护服装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制定研讨会召开 [J], 王菲
2.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分析与探讨 [J], 华涛
3.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分析与探讨 [J], 华涛
4.为热防护产品的性能提升提供技术保障——GB/T 38302-2019《防护服装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解读 [J], 吴银;邹亮
5.GB 38302—2019《防护服装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解读 [J], 张燕;何晴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供暖系统保护剂测试方法供暖系统保护剂是一种用于保护供暖系统的化学物质,可以防止供暖系统内部的腐蚀、结垢和堵塞等问题。
为了确保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供暖系统保护剂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测试供暖系统保护剂的有效性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添加一定量的保护剂到供暖系统中,然后观察系统的运行情况,如水流量、温度等参数的变化。
如果供暖系统的运行状况得到改善,说明保护剂起到了作用。
同时,还可以对供暖系统进行一段时间的运行试验,观察系统的性能是否稳定,是否出现堵塞或腐蚀等问题。
测试供暖系统保护剂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进行一系列实验,如化学成分分析、燃烧性能测试、毒性测试等,以评估保护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实验室的分析仪器和设备进行,确保保护剂的使用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还可以对供暖系统保护剂的稳定性进行测试。
可以将保护剂暴露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观察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的恒温箱和湿度控制器进行,以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情况。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定保护剂的稳定性,以确保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
还可以对供暖系统保护剂的耐受性进行测试。
可以将保护剂与不同材料进行接触,如金属、橡胶、塑料等,观察其是否发生腐蚀、变色或变形等现象。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的试验台和试验设备进行,以模拟供暖系统中不同材料的情况。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确定保护剂的耐受性,以确保其在供暖系统中不会对材料产生不良影响。
还可以对供暖系统保护剂的经济性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对不同保护剂的成本、使用寿命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来确定最经济有效的保护剂。
同时,还可以对保护剂的添加量和使用频率进行优化,以节约成本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测试供暖系统保护剂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有效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稳定性测试、耐受性测试和经济性评估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保护剂的性能和适用性,为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电弧防护服防护性能测量Genevieve Laverty最近几年,对电弧事故的本质以及电弧对周边工人形成的潜在影响的认知取得很大进展。
很多工人均处于潜在危害之下,包括电力行业职工、化工厂工人、炼油厂工人以及那些在设施内明显带电作业的工人。
尽管消除危害永远是追求的根本目标,但是采用具有足够能力的个人防护装备对于电弧伤害的防护作用绝对不能忽视。
在过去十年里,对电弧事故本质及其对电弧附近的人身伤害等方面的认知取得了显著进展。
除了触电和电击等显著伤害外,还有其它形式的伤害,也许影响相对不直观,如电弧事故中形成的热效应。
说这些伤害较不直观,原因是电弧产生较大比例的热辐射肉眼不可见,尽管如此,却可能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二度和三度灼伤,导致更严重甚至致命的伤害。
偶然性电弧事件定义为一种非主观和非预期的事故。
相对于爆燃情况,偶然性电弧事故更常见,电弧事故非常迅速,由于断路器等安全设施在事故发生时自动引发,因此电弧持续时间往往不到1秒。
电弧产生的总能量可能是严重爆燃事故的3到4倍以上,这种高能量强度在短时间内作用在小范围皮肤上,可能对附近工人形成致命影响。
另外一个显著不同就是爆燃肉眼可见,因为爆燃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其热能一半通过对流传递(火焰),一半通过辐射传递。
而对于电弧形成的热量,90%以上为辐射热,也就是说即使电弧没有产生火焰,或者产生少量火焰,也会造成严重伤害。
电弧产生的热能会点燃或者熔化工人的防护服,会导致服装开裂,从而对皮肤产生严重伤害。
灼伤可以分为三类:一度灼伤表现为疼痛,皮肤发红,但没有形成水泡;二度灼伤表现为皮肤形成水泡,表皮必须再生;三度灼伤会彻底破坏表皮,皮肤本身无法再生,形成结疤组织。
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每年记录电弧事故数量、事故发生中装置的类型以及电弧条件,包括事故电压。
例如,1997年瑞典尽管已经建立非常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依然报导了48例电弧事故。
大约1/3事故发生在配电网络,另外1/3事故发生在加工工业领域。
RPP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解析
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测试方法国际上常用的有两种:热辐射防护性能测试方法(RPP试验)和热辐射和热对流综合作用防护性能测试方法(TPP试验)。
本文主要介绍RPP试验方法及仪器。
1、试验原理
RPP试验是将试样垂直放置在特定的辐射热源前,在规定的距离内,热源对试样进行热辐射,用试样后面的铜管量热计测量出造成人体皮肤二度烧伤所需要的时间,并计算出一定时间及暴露条件下的总热量即RPP 值。
RPP值越大,表示热防护服的防热辐射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2、仪器结构
RPP试验的试验仪器主要由辐射热源装置﹑热源预热屏蔽装置﹑试样夹持装置﹑铜管量热计和绘图记录仪组成。
辐射热源装置由五根500W的红外石英管作为辐射热源,垂直地对试样进行热辐射。
热源的辐射热量由调压变压器控制,通过调节输入电压,使石英管辐射出规定的热流量为0.5cal/(cm2·s)或2.0cal/(cm2·s)。
由于红外石英管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恒定的辐射热流量,在此预热过程中,试样应不
受到热辐射,因此,在热源与试样之间设置一预热屏蔽装置,防止试样过早地受到热辐射,从而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试样夹持装置将试样夹持并垂直放置于辐射热源前。
它由两块中间开有长方形孔的金属板组成。
放置在试样后的铜管量热计用于测定透过试样的热流量,并将量热计的温度转换为电压输出,在记录仪中绘出输出电压(量热计的温度)随热辐射时间的变化曲线。
3、操作方法
在实际试验中,首先剪取尺寸为22.86cm×10.16cm的五块试样,并在标准大气下调湿,然后将试样放入试样夹持装置内,保持试样夹持平整,并将其放入试验仪中。
接着,打开电源,调节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至规定电压,保证红外加热石英管具有规定的辐射热量。
当红外石英管预热60s后,撤去热源预热屏蔽装置,使试样垂直暴
露于规定的辐射热量下,并同时打开记录仪。
当试样暴露在热源下30s后,关闭电源和记录仪,放上预热屏蔽装置,取下铜管量热计并冷却,试验完毕。
当量热计温度下降至33℃时,才能进行新一次试验。
引起二度烧伤所需要的时间由纪录仪绘制的量热计温度随热辐射时间变化曲线与二度烧伤标准曲线相交求得,最后,按下式计算试样的RPP值:
RPP值=FT(cal/cm2)
式中:F—规定辐射热流量[0.5cal/(cm2·s)或2.0cal/(cm2·s)];
T—引起二度烧伤所需要的时间(s)。
4、应用
RPP试验主要用于测定热防护服的辐射热防护性能。
由于热辐射是造成热伤害的主要传热形式之一,所以,该方法可以从一个方面较好地测试和评价热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在森林消防等领域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5、RPP热防护性能测试仪仪器介绍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纺织生产厂和贸易商提供专业的一站式实验室技术服务,并同国内外多家知名纺织企业达成了长期的合作协议,长期供应各类纺织仪器及其他测试服务技术。
RPP热防护性能测试仪是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从国外原装进口,性能稳定,通过对国内工程师的严格培训公司拥有优秀的售后服务团队。
仪器具体特点如下:
【符合标准】EN366,ISO6942-2002
【技术特征】
1、碳化硅棒加热功率:6.5kW/220V/50Hz,加热部分长度178mm,直径8mm;
2、热源热流密度:10kW/m2~80kW/m2可调;
3、热辐射源温度控制:常温~1200℃±5℃(显示精度为1℃);
4、热辐射源温度传感器:热偶(0~1600℃);
5、热辐射源温度温控器:具有PID智能调节控制器;
6、量热器热容:实测约为480.937J/K,受热面积50×50mm2;
7、量热器测温范围:常温~80℃;温度传感器Pt100铂电阻(-200~450℃);
8、运行平台:中文Windowsxp操作系统,数据输出:t1、t2、t3、qc、TF及其平均值;
9、循环水泵:HQB-3900/100W/220V/50Hz;
10、气源:迷你型空气压缩机,功率1/4HP220V/50Hz;
11、试验环境:15℃~35℃之间,室内应没有空气流通。
【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