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随堂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3
随堂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2章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平行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杂交过程中,基因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如此2.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C.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D.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4.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说法,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总是成对存在的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机会相等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5. 我国科学家研究认为精子对胚胎早期发育具有决定作用,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基因更强大。
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都在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6. 最早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7. 下列关于果蝇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B.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C.常染色体也存在于性细胞中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细胞中8. 根据下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第2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④细胞质分裂⑤联会⑥DNA复制⑦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⑧着丝粒分裂A.⑥⑤①③②④⑧⑦④B.④⑥③②⑧⑤⑦①④C.⑥⑤③⑧④⑦②①③D.②①③④⑤⑧⑥⑦④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时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然后在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次级性母细胞;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后细胞质分裂形成子细胞。
故正确的顺序是⑥⑤①③②④⑧⑦④。
2.在雄性果蝇的精巢中,下列细胞内一定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 )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B.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由于着丝粒分裂,含有2条X染色体、2条Y染色体。
初级精母细胞中虽然DNA已经复制,但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故只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
3.下列变化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A.DNA复制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C.核膜的消失与重建D.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均会发生核膜的消失与重建。
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仅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
4.某基因型为AABb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AAb精子,下列关于其形成原因或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开C.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了互换D.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是B、B、AAb或b、AB、AB,形成的精子应该是染色体数和基因数正常的,而不是异常的。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本章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干细胞在分裂时能形成23个四分体B.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一定都相同C.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四分体D.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2.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同体的植物,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其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会产生含两种类型的4个精细胞B.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会产生含有一种类型的1个卵细胞C.1 000个初级精母细胞会产生含四种类型的4 000个精细胞D.1 000个卵原细胞不会产生含四种类型的1 000个卵细胞3.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产生生殖细胞的方式。
下列有关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完成DNA复制后,其染色质即已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细胞的性染色体形态一定不同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精子、卵细胞的形成及受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数量很少,其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与体细胞相同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D.卵细胞受精前进行活跃的代谢反应,受精后迅速分裂5.一位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其子女患病情况可能是( )A.男孩可能色盲B.子女均色盲C.子女均正常D.女孩色盲6.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均为非芦花鸡。
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F2。
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B.理论上,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C.F2中雄鸡有一种表现型,雌鸡有两种表现型D.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7.某雌性家兔的基因型为Aa,该家兔卵原细胞进行正常减数分裂时( )A.初级卵母细胞中不会同时含有A基因和a基因B.第一极体中同时含有A基因和a基因C.次级卵母细胞中只含有A基因或a基因D.卵细胞中会同时含有A基因和a基因8.下列关于萨顿和摩尔根的遗传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B.类比推理的结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C.摩尔根的研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中的演绎是指进行实验以验证假说D.摩尔根测定了果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9.果蝇(2N=8)的某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异常,现分别检测了其分裂进行至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核DNA分子、染色单体的数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交叉互换会发生在T1时期B.最终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正常个数为2C.T2时期对应的这个细胞可能仍含有等位基因D.T3时期对应的这个细胞中Y染色体的数量可能为0、110.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 A、I B和i)决定,血型与基因型对应关系如表。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B.在人的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C.在人的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解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第一是来源,必须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第二是形态大小,除性染色体外,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第三是功能方面,相同位置上携带的是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
对于多数生物的体细胞来说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精原细胞属于特殊的体细胞,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才有联会现象。
2.(2019·福州市高一期中)某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N、核DNA数是2C,该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分别是( B ) A.N、N、2N和C、C、2C B.2N、2N、4N和2C、4C、4CC.2N、2N、2N和4C、4C、4C D.4N、4N、8N和4C、4C、4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是体细胞二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到体细胞水平,核DNA和体细胞相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到体细胞二倍,核DNA也是体细胞二倍,所以B选项正确。
3.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D )A.③⑥④①②⑤B.⑥③②④①⑤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解析]可根据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重要特征加以区分,然后排序。
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⑤为精细胞,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⑥②④①⑤。
选D。
4.如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精细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①→③→②→④B.②时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C.①图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③图中有2个四分体D.②③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解析]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间期;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属于精细胞。
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A.萨顿、摩尔根B.孟德尔、萨顿C.摩尔根、摩尔根D.摩尔根、薛定谔解析: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但并未对基因定位;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并未提出基因的概念;摩尔根通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推论,并和学生们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
2.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D )A.3+X或3+YB.6+X或6+YC.6+XX或6+YYD.6+XX或6+XY解析: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4对8条染色体,其中有3对6条为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雌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Y。
3.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摩尔根最早能够推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 B )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B.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C.F1雌性果蝇与白眼雄性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白眼果蝇,且雌雄比例为1∶1D.白眼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后代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解析:白眼基因无论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当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时,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A、C项错误;白眼基因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白眼性状应与性别有关,其中B项是最早提出的实验证据,故B项正确,D项错误。
4.(2019·江苏泰州质检)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眼性状,w 基因控制白眼性状。
一只红眼杂合子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D )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雄果蝇C.白眼纯合子雌果蝇D.红眼纯合子雌果蝇解析:果蝇中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杂合红眼雌果蝇X W X w与白眼雄果蝇X w Y杂交,F1的基因型可能为: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X w(白眼雌果蝇)、X W Y(红眼雄果蝇)、X w Y(白眼雄果蝇),即后代不可能出现红眼纯合子雌果蝇。
学习资料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班级:科目: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时素养目标1.基于对性状、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关系的理解,从基因和染色体层面阐明遗传中性状所表现出的分离、自由组合等现象的实质,解释新情境下简单的遗传现象.(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
尝试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3。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法,解释萨顿的假说.(科学思维)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答案解析P160一、萨顿的假说结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和萨顿假说的提出,比较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
果蝇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2。
假说与解释——提出假说:(1)控制白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
(2)对杂交实验的解释:3.实验验证:通过的方法进行验证。
4。
结论: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只位于上,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5。
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6。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1)数量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个基因.(2)位置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教材二次开发“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那么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
3.基于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判断下列有关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2)杂合子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3)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4)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 )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有何区别?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答案解析P160知识点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XY型生物的性别决定:根据染色体与性别的关系,分为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学生用书P33]
[拓宽教材]
1.(必修2 P30图片改编)右图是教材中荧光标记染色体上基因的照片,
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图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最直接的证据
B.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
C.相同位置上的同种荧光点,说明这四个基因是相同基因
D.该图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C
2.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必修 2 P28“类比推理”改编)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相同属性为前提,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方法。
该方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修2 P28“相关信息”改编)果蝇________,________,10多天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________后代,所以果蝇常被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答案:(1)不一定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2)易饲养繁殖快几百个
[精练好题]
3.(2019·延安高一检测)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下列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
B.果蝇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基因
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
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解析:选D。
根据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不可以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
4.(2019·湖北宜昌二中期末)羊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有Y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和公羊的神经元
D.精子和公羊的小肠上皮细胞
解析:选C。
公羊的初级精母细胞和体细胞中一定含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受精卵中不含Y 染色体。
5.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选C。
由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交配,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推知红眼对白眼是显性;由后代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比例(3∶1),推知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子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和性别不是自由组合,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才表现为自由组合。
6.(2019·宁夏银川一中期中)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哪组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就可以直接判断果蝇性别( ) A.杂合红眼(♀)×红眼()
B.白眼(♀)×白眼()
C.杂合红眼(♀)×白眼()
D.白眼(♀)×红眼()
解析:选D。
欲通过眼色直接判断果蝇性别,可以采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的方法,即X b X b(白眼,♀)×X B Y(红眼,),子代中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
7.(2019·山西晋城中学期末)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B.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析:选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进行自由组合。
8.(2019·临沂沂水三中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为果蝇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Ⅱ的细胞叫________________。
每个细胞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图Ⅰ、Ⅱ、Ⅲ连续的分裂过程是否是一个细胞周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图Ⅰ表示一只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请在图Ⅰ中标出该基因的位置。
(4)按(3)题假设,若图Ⅲ中的a变形后的精子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b含有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_。
解析:(1)已知图Ⅰ为精原细胞,则图Ⅱ为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因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无同源染色体。
(2)细胞周期是对连续分裂的细胞而言,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减半,不再进行分裂。
(3)W基因在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识别图解找出不一样的同源染色体就是雄性果蝇的XY性染色体。
(4)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即两个含X W、两个含Y。
由a变形后的精子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知a含Y染色体,b与a相同,故也含Y染色体。
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0 (2)不是,因为减数分裂不可能周而复始地进行连续分裂(3)如图所示(4)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