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06.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部分校园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污染源的调查1、校园水污染源主要包括食堂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等。
2、食堂水包括洗碗水、洗菜水以及其它污水,洗碗水主要含有N、P等营养物质和油脂,洗菜水含有的沙粒等较少的污染物,其它污水含有较多有机污染物。
主要排入下水道和校园内小水沟。
3、实验室废水主要排入下水道,排水量不大。
生活污水的排水量占主要部分。
二、校园区域划分校园功能分区按宿舍区、教学楼区、行政区、生活区进行划分,校园空气质量执行GB3838-88三类区标准。
水样采样连续两天,对于校园内小沟直接在沟中心采样,取两个采样点(食堂小水沟,俊秀小水沟),每天每个采样点采集1次样。
三、监测项目及方法(一)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一、原理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黄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
二、仪器1、具20mm比色皿。
2.50mL具塞比色管。
(7个)3.分光光度计。
4.氨氮蒸馏装置:由500mL凯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组成,冷凝管末端可连接一段适当长度的滴管,使出口尖端浸入吸收液液面下。
三、试剂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
1.无氨水:可用一般纯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加硫酸和高锰酸钾后,重蒸馏得到。
2.25%氢氧化钠溶液和10%硫酸锌溶液。
3.纳氏试剂: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
另称取7g碘化钾和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4.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
5.铵标准贮备溶液:称取经100℃干燥过的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学校饮水水质监测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学校师生饮水安全,提高水质监测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监测制度。
二、监测对象与范围监测对象:学校内所有供水设施,包括直饮水设备、桶装水、自来水等。
监测范围:水源地、供水管道、储水设施、饮水点等。
三、监测内容与指标(一)监测内容1. 水源地水质监测: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供水管道水质监测:对供水管道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污染问题。
3. 储水设施水质监测:对储水设施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4. 饮水点水质监测:对各饮水点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保证师生饮水安全。
(二)监测指标1.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2. 毒理指标: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3. 感官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等。
4. 一般化学指标:pH值、耗氧量等。
四、监测频率与方法(一)监测频率1. 水源地水质监测:每季度一次。
2. 供水管道水质监测:每月一次。
3. 储水设施水质监测:每学期一次。
4. 饮水点水质监测:每月一次。
(二)监测方法1. 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采样、检验。
2. 监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上报学校相关部门。
五、监测责任与分工(一)监测责任1.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学校饮水水质的监测工作。
2. 学校卫生部门负责对监测结果进行卫生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
3. 学校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二)监测分工1. 后勤部门负责组织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工作的实施、监测数据的整理和上报。
2. 卫生部门负责对监测数据进行卫生评价,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
3. 相关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做好监测工作的配合和协调。
六、监测结果处理与整改(一)监测结果处理1. 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饮水安全。
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
一、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水污染概况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在校8275人(其中高职生5729 人),专任教师 388 人,兼职教师 35 人。
该校废水来源于学生及教职工的生活污水,
校医院排放的医疗废水、化学实验室、给水排水工程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实验室等排放的含有无机、有机化学药品及酸碱、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实验废
水。
二、水质监测项目与监测安排情况
1、水质监测项目
根据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废水的来源,地表水和饮用水的水源性质,结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确定的水质调查
指标如下表:
2、监测安排情况
将监测项目分为四天监测,每一天开展部分水质指标的监测工作,具体安排
如下:
3、分析方法
生活饮用水、湖水和废水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均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分析方法进行,各项目的具体分析方法见下表:
4、采样时间和频次
采样于每天进行,分上、下午各取样一次,对取的样进行分析,样品的采样、保存均按国家相关检测技术规范进行。
5、监测结果与评价
下表列出了饮用水、湖水和污水排放口的水质监测结果。
环境监测方案制定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为了保障校园水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校园水环境的监测方案,希望能够对学校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监测目标1.水源环境监测:包括天然饮用水源、经处理后的自来水管网的出水、生活污水处理厂等。
2.水体环境监测:包括学校周边的河流、湖泊、池塘、园林水体等。
二、监测项目1.水质监测(1)pH值:水质pH值是评价水的酸碱度的指标之一,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监测。
(2)总磷、总氮:它们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需要监测,确保水体健康。
(3)重金属: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超标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需要进行监测。
(4)溶解氧:溶解氧是反映水体中生物呼吸和氧气增氧能力的指标,需要监测。
2.生物指标监测(1)藻类:藻类的繁殖虽然可以提供养分,但若藻类繁殖过于频繁,就会使水体变得浑浊,影响校园环境和人体健康,需要监测。
(2)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反映水体生物活动程度的指标,需要监测。
3.其他因素监测(1)水温:水温反映季节性变化和天气变化等,需要监测。
(2)浊度:浊度反映水体的透明度,需要监测。
三、监测频次和方法1.水源环境监测根据学校水质特点和需求,选择对应的监测频次和方法。
常用监测方法是使用水质监测仪器,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光谱仪等进行监测。
2.水体环境监测根据校园周边水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监测频次和方法。
常用监测手段是采集水样送实验室进行分析,可以使用现场监测仪器,如水质检测仪、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等进行现场监测。
四、监测结果处理当监测结果出现超标情况时,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污染加重,如增加监测频次和采用适当的水体修复措施等。
总之,对于校园水环境的监测工作,应充分重视,完善常规监测制度,提高监测频次和监测项目的覆盖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和教职工们日常生活的安全和健康。
校园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通过水环境监测实习,进一步让学生巩固课本所学知识,深入了解水环境监测中各环境因子的采样与分析方法、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与技能;2.通过对校园地表水、饮用水和污水的水质监测,以掌握校园内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并判断水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的要求;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调研及资料收集1、污染源调查(1)污染源分布及排放状况1、校园水污染源主要包括食堂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等。
2、食堂水包括洗碗水、洗菜水以及其它污水,洗碗水主要含有N、P 等营养物质和油脂,洗菜水含有的沙粒等较少的污染物,其它污水含有较多有机污染物。
主要排入下水道和校园内小水沟。
3、实验室废水主要排入下水道,排水量不大。
生活污水的排水量占主要部分。
(2)污染源具体参数2、自然环境(1)地形学院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杏花岭区大东关街红沟南路36号,占地面积243亩,建筑面积17.60万平方米。
建有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仿真研发与培训中心、计算机中心、语音室、学生公寓、多功能体育场馆等设施。
学校有40余个各类基础、专业实验室,有金工实习厂、电工电子实习厂等校内实习基地。
东西分别属于教学区和职工住宅区。
学校共设立三个大门,分别为学校的北大门,即正门,令设有南门和小南门,位于学校的南边。
学校的北大门(正门)南侧有一个喷泉广场,在其正对面建有一座高六层的主教楼;综合楼位于学校北门西侧;学校北门东侧为现有的动力馆;位于动力馆东侧的结构实验室,主要用于土木系学生实习实训;在结构实验室的正对面有新改建的塑胶操场(含八号学生公寓楼前的篮球场);学校东起8号学生公寓,西至建筑面积3887平方米的图书馆,在图书馆正前方是计算机中心;位于主教楼的后面是学校的食堂,在食堂前方是在97年香港回归时学生种植的一片槐树林,曾称回归林;在回归林的前方是学校的羽毛球场和三号公寓楼,在此楼后为四号公寓楼。
环境监测方案制定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监测方案制定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校园水环境监测指的是对校园水环境中各种物质、质量指标、微生物等因素进行监测、检测以及分析评估的过程。
环境监测方案是根据校园水环境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的监测计划和方法方案。
通过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可以更加全面、科学的了解校园水环境的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障健康安全。
本文介绍的是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确定监测的目的和范围为了科学制定监测方案,首先需要明确监测的目的和范围。
根据校园特点和环境问题,目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面了解校园水环境的质量状况、掌握水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范围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包括汇水区、河流、池塘等校园水来源的环境状态,微观方面则包括水体中的物质、质量指标、微生物等因素。
二、确定监测指标根据监测目的和范围,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规标准,对监测指标进行选定,以便后续的监测工作能够更加具体。
监测指标可以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个类别。
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体温度、PH值、浊度、色度等,化学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肠球菌等指标。
三、确定监测频次和监测时间监测频次和监测时间是环境监测中非常关键的两个因素。
监测频次既要保证监测时间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保证监测的有效性。
监测时间需要充分考虑校园水环境受到影响的因素,如气温、降水量、水体水位等。
四、确定监测方法环境监测方法是环境监测的核心部分。
不同的监测指标需要使用不同的监测方法。
环境监测方法需要科学、规范和准确。
因此,在制定监测方案时,需要考虑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实用性、标准性等因素,并对质量控制、数据处理进行规定。
五、制定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监测报告是环境监测的最终成果。
监测报告的制作需要注重报告的结构和信息交流的清晰,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监测报告中需要体现多种信息:监测结果、环境因素分析、问题评估和对策提出等,总结水环境质量情况和变化趋势,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监测信息,达到预期的监测目的。
校园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校园环境中,水质安全对师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校园水质的安全,本文提出了校园水质监测方案,旨在及时检测和预警水质问题,确保师生饮用水的健康与安全。
2. 监测设备为了监测校园水质,我们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监测设备。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一些设备:2.1 pH值监测仪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水质好坏的关键因素。
通过使用pH值监测仪,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水的pH值,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酸碱度异常的问题。
2.2 溶解氧检测仪溶解氧是水中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也是衡量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溶解氧检测仪可以测量水中存在的溶解氧量,帮助我们评估水质是否富含氧气,并指导我们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2.3 浑浊度检测仪浑浊度是指水中微粒子的含量,也是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浑浊度检测仪可以帮助我们测量水的浑浊度,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悬浮物超标的问题,确保水质的清澈度。
2.4 电导率检测仪电导率是指液体中导电性的程度,也是水质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使用电导率检测仪,我们可以测量水中的电导率,并判断水质是否受到了污染,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预防。
3. 监测方案为了确保校园水质的安全和可靠,我们建议采取以下监测方案:3.1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是确保水质安全的关键步骤。
我们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校园水质监测,包括pH值、溶解氧、浑浊度和电导率等参数。
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2 实时监测除了定期监测之外,我们还建议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对校园的重要水源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设备可以将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央监测系统,将水质数据直接反馈给相关人员,实现对水质的全程监控和预警。
3.3 数据分析与报告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们建议建立一个专门的数据分析与报告系统,对所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报告生成。
校园的水环境分析与监测方案
生工1112诸敏1120120205
一、实习目的:了解学校附近水的污染程度
二、校园水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校园水污染源主要包括餐厅污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等。
餐厅污水包括洗碗水、洗菜水以及其它污水,洗碗水主要含有N、P等营养物质和油脂,洗菜水含有的沙粒等较少的污染物,其它污水含有较多有机污染物。
主要排入下水道。
实验室废水主要排入下水道,排水量不大。
生活污水的排水量占主要部分。
三、水环境分析与监测因子的筛选
根据检测水体是河流和污水,取以下监测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色度、浊度、悬浮物
四、监测方案
1、监测点布设和监测时间
根据测定项目和实际情况,水样需采样连续多天,对于校园内下水道及泳河直接进行采样,取三个采样点(1餐厅下水道出口,2实验楼下水道出口3教学区下水道出口),每天每个采样点采集3次样。
2、采样方法
采集表层水样可用适当的容器如塑料筒等直接采集。
根据监测项目确定是混合采样还是单独采样。
采样器需事先用洗涤剂、自来水、10%硝酸或盐酸和蒸馏水洗涤干净、沥干,采样前用被采集的水样洗涤2~3次。
采样时应避免激烈搅动水体和漂浮物进入采样桶;采样桶桶口要迎着水流方向浸入水中,水充满后迅速提出水面,需加保存剂时应在现场加入。
五、数据处理
六、评价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学校附近的水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虽说有些钓鱼爱好者回来这边钓鱼但是总的来说学校附近的水环境有待提高,我们可以组织打捞废弃物,不要向湖里投放污水,放养改善湖水的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质。
校园环境质量监测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环境质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校园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与教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建立一套校园环境质量监测方案,成为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的本方案旨在对校园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监测与评估,为改善校园环境提供依据,确保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三、监测内容1. 空气质量监测:包括监测二氧化碳、甲醛、颗粒物等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浓度。
2. 水质监测:监测校园内各类水体的水质情况,包括饮用水、游泳池水等。
3. 噪音监测:对校园内的主要噪音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交通噪音、机器设备噪声等。
4. 光照强度监测:测量校园内各区域的光照强度,确保学生的视力健康。
5. 温湿度监测:监测校园内各房间的温度和湿度,保障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监测方法1. 空气质量监测:使用专业设备进行空气采样和分析,采集数据后进行定期评估。
2. 水质监测:对校园内各类水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确保水质合格。
3. 噪音监测:采用声级计等设备对校园内相关区域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噪音水平。
4. 光照强度监测:使用光照计等设备对校园内不同区域进行定期测量,并记录数据。
5. 温湿度监测:利用温度计和湿度计等设备,对校园内不同房间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和记录。
五、监测频率1. 空气质量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估。
2. 水质监测:每月对校园内水质进行一次采样和分析。
3. 噪音监测:每月对校园内重要噪音源进行一次监测,按需要随时调整。
4. 光照强度监测:每季度对校园内光照强度进行一次测量和记录。
5. 温湿度监测:每天早上和下午各进行一次温湿度测量。
六、数据处理与评估监测数据将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结果后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根据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环境质量是否达标。
七、监测报告与应对措施1. 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师生公示监测结果,接受监督和建议。
校园水质监测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校园内水源的采样和检测,了解校园水质状况,分析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提高师生对校园环境的关注度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 水质采样工具:玻璃瓶、采样勺、采样袋等。
2. 实验室设备:PH计、色谱仪、溶解氧测定仪等。
3. 水质检测试剂:PH试纸、溶解氧试剂、硝酸银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 选择样本点:校园内各自然水源(如水龙头、湖泊等)作为采样点。
2. 采样准备:清洗采样工具,避免污染样本。
同时,将相关实验设备进行校准和准备好所需试剂。
3. 采样操作:用玻璃瓶准确采集校园内各水源的水样,确保采样量充分且不受外界污染影响。
并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
4. 实验操作:a. PH值检测:将水样倒入PH计,记录测得的PH值。
重复操作3次,取平均值。
b. 溶解氧测定:根据溶解氧测定仪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记录测得的溶解氧含量。
c. 其他指标检测: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检测水样中的其他指标,如总氮、总磷等。
四、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1. 数据处理: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数据比较和评估: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校园水质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标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改善校园水质状况。
五、实验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佩戴实验手套、实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实验操作安全。
2. 采样时避免向水源中投放任何污染物,确保采样的水源真实可靠。
3. 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实验废液和废弃物,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六、实验应用和意义本次校园水质监测实验的数据结果可以为学校提供有关校园水质管理的参考,为改善校园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学生参与实验,能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七、总结通过这次校园水质监测实验,我们得以全面了解了校园水质状况,并进一步加深了师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校园湖水水质监测方案
校园湖水水质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目标:明确监测的湖水水质参数,例如溶解氧、浊度、pH值、总磷、总氮等。
2. 监测频率:确定监测的时间频率,例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进行一次监测。
3. 监测点位:确定监测的位置,包括湖水入口处、出口处以及水体中心等多个点位。
4. 监测方法:选择适合的水质监测方法,例如采样后实验室测试、在线监测设备等。
5. 数据收集与记录:建立数据收集和记录的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比较不同时间点和点位的水质差异,判断水质是否存在变化和污染问题。
7. 报告和沟通:将监测结果制作成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8. 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水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措施。
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传感器网络和远程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关人员接受水质监测的培训,提高监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最后,确保监测方案的可持续性,不断改进和完善监测方法和流程,以保障校园湖水的水质安全。
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第一篇: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一、概况简介资料显示水域面积: 32亩平均水深:1.1m最深:1.5湖水来源:雨水、自来水二、监测目的及意义了解校园内水质状况,并判断水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的取样方案1.布点与采样静态水域无分区网格法设监测垂线,每处设一采样点,共设4个采样点,在水面下0.3m-0.5m处采样,不便现场测定项目也应尽快监测,如需保存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小时之内进行测定。
四、监测项目及使用的检测方法(每项指标应至少做两次平行样,部分须做空白样)(一)、物理指标的监测.1、水质色度、稀释倍数法,水样稀释倍数表示2、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测定(现场测定,至少三分钟)3、电导率的测定电导仪测定(二):化学指标的监测1、水质PH值的测定Ph试纸测定(现场测定,天然水质PH约6-9)2、水中溶解氧(DO)的测定碘量法(现场加药固定,单独取样)3、水中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4、水中铬的测定比色法五、原始数据与数据处理六、结果分析评价第二篇:水环境监测规范小结《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2013)宣贯培训小结随着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确定:水环境检测技术快速发展,许多老一起设备和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已不再使用,新的检测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水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方式多元化发展,促进了自动监测、移动监测、应急监测等监测形式的出现。
为了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先进方法仪器相适应,对原规范进行了修订和大幅度的内容扩展。
2014年6月下旬,我有幸参加水利部水文局主办、在宁夏银川举办的《水环境监测规范》宣贯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全国各省份、各大流域委水环境监测中心管理人员及监测人员参加培训,参会人员200余人,相关领导亲临会场并做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新规范对全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校园景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校园里的水景观,你知道吗?那可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风景,不管是清晨的那一池清水,还是午后的小溪涓涓流淌。
水在校园里,不仅是视觉上的一抹亮色,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水看起来清澈透亮,但它们的水质到底怎么样呢?嘿,今天咱们就聊聊校园景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要是你的学校也有这些美丽的水景观,你一定会觉得这话题不陌生。
水质监测这事儿,可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它关系到环境的健康,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清清爽爽的校园里呼吸到一口新鲜空气。
咱们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水质监测。
通俗点说,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设备,检测水中各类物质的含量,确保水的质量没有问题。
你要知道,水可不像空气那样看不见摸不着。
它里面可能藏着各种微生物,或者是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比如一些有毒的重金属,或者水中的pH值不平衡,都会影响水质的好坏。
所以,校园里这些看起来安静的水体,它们可得定期“体检”,保证没有潜在的健康隐患。
而在制定水质监测方案时,咱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水体的基本情况。
你要知道,不同的水体,它们的特点可完全不同。
你学校池塘里的水跟人工湖里的水,它们的水质问题肯定不一样。
池塘里的水可能因为周围的环境影响,容易积聚杂物,水质容易变差;而人工湖呢,经过人工设计和处理,相对来说水质可能更稳定。
对了,有些学校的景观水甚至可能是循环水,这样一来,水质就得更加注意了。
循环水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咱们该如何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呢?得了解监测的指标。
常见的监测指标可不少,最基本的就是水温、pH值、溶解氧、浑浊度、总氮总磷含量等等。
这些数据能帮助我们判断水质是否达标。
像溶解氧低了,就意味着水中的生物可能没法正常生存;pH值一旦偏酸或者偏碱,水中的有害物质就可能增加。
浑浊度则直接影响水的美观度,直接关乎我们眼睛的“幸福感”。
你想啊,谁不喜欢看那种清澈见底的池塘,水中鱼儿游来游去,荷花在水面上静静开放?这些都离不开合适的水质。
第一组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123模板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环境监测综合实验周题目(校园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设计)姓名李宏阳学号 B13070328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王小庆苏艳洛阳理工学院目录第一部分概述 .................................................... - 1 -一、设计任务 .................................................................... - 1 -二、实习要求 .................................................................... - 2 -第二部分校园及周边水环境调查................. - 2 -一、学校概况 .................................................................... - 2 -二、污染源及受纳水体的调查........................................ - 2 -三、质量控制 .................................................................... - 3 -第三部分水环境监测分析实施方案................. - 4 -一、监测项目与范围........................................................ - 4 -三、样品的保存与运输.................................................... - 5 -四、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 - 11 -小结.................................................................. - 13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四个采样点的环境水质量的污染程度都比较高,以点盖面就是说现在的社会生活环境受到各种工厂的生产活动的较大影响,水质量的下降只是其中的一项,在世界摇篮的大学都已经这样那在工厂附近的情况可想而知。
学校节水与水质监测方案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学校节水与水质监测方案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不断减少和水质污染的日益严重,学校节水与监测方案的实施对于解决水危机和保障师生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学校节水和水质监测的策略与方案。
第一部分:节水策略(1) 宣传教育学校可以开展以节水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加深师生对水资源稀缺性和节约用水的认识。
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举办创意比赛等形式,让师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与技巧。
(2) 安装节水设备学校可以安装节水设备,如节水龙头、卫生间自动冲洗设备等,以减少浪费。
例如,将水流量较大的龙头更换为节水型龙头,可以大幅度降低洗手时的用水量。
(3) 改进管理机制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用水管理机制,包括制定用水计划、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等。
同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水资源的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用水管理。
第二部分:水质监测方案(1) 建立监测体系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包括建立水质监测点、购买水质监测设备和建立监测数据库。
通过建立监测体系,可以及时掌握学校水质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师生饮用水的安全。
(2) 进行定期监测学校可以制定定期监测计划,并委托专业的水质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水源水质、供水管道水质和学校内部水质等。
监测结果将作为评估水质安全的依据,为改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危机预警学校应建立水质危机的预警机制,及时警示相关部门和师生,确保危机的及时应对。
在建立预警机制的同时,学校还应培养师生对于水质问题的相关意识,提高应对水质危机的能力。
总结:学校节水与水质监测方案的实施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师生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宣传教育、安装节水设备和改进管理机制等节水策略,学校可以有效降低用水量。
而建立监测体系、进行定期监测和加强危机预警等水质监测方案,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
一、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水污染概况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在校8275人(其中高职生5729人),专任教师388人,兼职教师35人。
该校废水来源于学生及教职工的生活污水,校医院排放的医疗废水、化学实验室、给水排水工程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实验室等排放的含有无机、有机化学药品及酸碱、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实验废水。
二、水质监测项目与监测安排情况
1、水质监测项目
根据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废水的来源,地表水和饮用水的水源性质,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确定的水质调查指标如下表:
2、监测安排情况
将监测项目分为四天监测,每一天开展部分水质指标的监测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3、分析方法
生活饮用水、湖水和废水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均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规定的分析方法进行,各项目的具体分析方法见下表:
4、采样时间和频次
采样于每天进行,分上、下午各取样一次,对取的样进行分析,样品的采样、保存均按国家相关检测技术规范进行。
5、监测结果与评价
下表列出了饮用水、湖水和污水排放口的水质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