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历史文化
- 格式:pptx
- 大小:12.49 MB
- 文档页数:31
安徽芜湖的名胜古迹有哪些芜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芜湖的名胜古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芜湖的名胜古迹广济寺、王稼祥纪念园、芜湖烈士陵园、安徽文化名人藏馆、中江塔、芜湖天主教堂、人字洞、芜湖城隍庙、芜湖夫子庙、西河古镇、黄金塔、米公祠、繁昌窑遗址芜湖的历史文化芜湖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厚。
繁昌“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
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芜湖的民俗风俗广济寺庙会时间: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菩萨诞辰日,月小为廿九)地点:广济寺主要内容:民间传统习俗,四方信徒、香客云集进香朝拜,民间艺人献艺,寺庙举行隆重仪式,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历时七天。
凤凰美食节时间:每年10月~11月间地点:凤凰美食街主要内容:风味小吃展、文化论坛、民族音乐会,已成功举办十届黄浒赛龙舟时间:每年端午节地点:繁昌孙村镇黄浒社区主题内容: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一直至今,赛龙舟、吃粽子等等,以此来纪念屈原。
官陡庙会时间:每年正月十五。
地点:官陡门街道主要内容:明清以来一直传承至今,舞长龙、耍狮子、跑旱船、敲腰鼓、折子戏。
方言芜湖话是江淮官话,属江淮官话洪巢片,混杂吴语。
芜湖自古西吴地,因为太平天国战争和清末大规模江北移民,芜湖市区语言已经百分之百江北化。
芜湖郊县方言则为吴语,属于吴语宣州片,广泛分布在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等多个乡镇。
安徽芜湖的历史沿⾰⼀、“芜湖”⼀名的由来芜湖原⾮聚落,⽽是鸠兹附近⼀个古代湖泊的名称。
这个湖泊⼤约从现在称为“楚王城”所在地的残丘以西,⼀直延伸到今芜湖市东南界外的⼤、⼩荆⼭⼀带,东西绵亘三⼗⾥,其东北⽅⼜与古丹阳湖相连。
它的名称,屡见于古代地理⽂献,且有解释说,这个湖泊“以蓄⽔不深⽽⽣芜藻”,因此叫芜湖。
实际上这就是说这带的湖泊已经逐渐沼泽化了。
可以设想,在古鸠兹的原始聚落形成之初,每当⾬季,附近江湖泛滥之时,从鸠兹附近⼀直到今青⼷江⼝都是⼀⽚⽔乡,只有现在叫神⼭、⾚铸⼭、鸡⽑⼭、铁⼭和范罗⼭等⼀些丘陵岗⾩,好似⼩岛,浮于⽔⾯。
在其它季节,随着⽔位的下降,虽有陆地涸出⽔⾯,却很潮湿。
这时浅⽔植物、挺⽔植物和岸边喜湿植物群落滋⽣,养⽊、灌⽊在岗⾩上⽣长茂密。
当地这⾥⼈烟稀少,星星点点的原始聚落⼤都散布在⾼地上。
⼤⽚湖沼和丛林则是⽔鸟成群栖息的好地⽅。
“鸠兹”这个原始聚落的得名,恰好说明了这种情况。
顾名思义,“鸠”即鸠鸟,“兹”也就是滋⽣繁多的意思。
⼆、东晋时的“王敦城”芜湖县治⾃黄武初年从鸠兹故地迁移到了青⼷江⼝----也就是现在鸡⽑⼭⼀带的⾼地上,芜湖城很快发展起来,到了东晋时已成为临江的重镇,常为兵家驻守之地。
这个芜湖城后来俗称“王敦城”。
此称谓和东晋王敦驻兵于此的事有关。
《晋书·明帝记》有如下的记载:“太宁⼆年......六⽉,敦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于湖(据王敦传,‘于’应作‘芜’),阴察敦营垒⽽出。
有军⼠疑帝⾮常⼈,⼜敦正昼寝,梦⽇环其诚,惊起......于是使五骑物⾊追帝,帝亦驶去。
马有遗粪,辄以⽔灌之。
见逆旅卖⾷妪,以七宝鞭与之,⽈:后有骑来,可以此⽰也。
俄⽽追者⾄,问妪。
妪⽈:去已远矣。
因以鞭⽰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之,⼜见马粪凉,以为信远⽽⽌,不追,帝仅⽽获免。
”这段记载不免有渲染之处,但事情本⾝是可信的。
历代相传,今芜湖市内鸡⽑⼭上有“王敦城”遗址。
后⼈曾在⼭上建梦⽇亭。
安徽芜湖文化特点习俗作文
芜湖,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长江下游南岸。
芜湖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三千多年。
春秋时期为楚国的“冶城”,西汉时期称“冶城”、“曲阿”。
南北朝时为南朝宋的“江城”。
隋唐时为“江州”,宋元后为“芜湖”。
芜湖风景秀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有长江三大名湖之一的牛头山、千年古刹慈云寺、中国十大名石之一的石城山等。
是安徽省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芜湖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年初一要吃饺子,要看春晚,还要走亲戚拜年;正月十五要吃元宵;还有送灯、送水灯、送炮、送针线等各种风俗习惯。
这些都体现了芜湖人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
芜湖还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如:芜湖人过年要吃团圆饭;清明时节要吃青团;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要吃“三鲜”(鱼、虾、蟹);八月十五日这天要吃“九个瓣”的酥糖……
这些都是芜湖人传统的过年风俗习惯。
芜湖的美食更是名扬四方!
—— 1 —1 —。
安徽芜湖历史介绍春秋时,名鸠兹,属吴国。
战国时,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属越国,名鸠兹。
周郝王九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属楚国,名鸠兹。
秦时,分全中国为三十六郡,芜湖属鄣郡关于鄣郡的建置问题,学术界颇有争论,一曰为秦末或楚汉之际置,一曰秦无鄣郡,仍名鸠兹。
西汉时,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领17县,芜湖为其中之一,芜湖县名始于此。
东汉沿袭之。
三国时,吴黄武二年223,芜湖县城由鸠兹迁至今市区东南鸡毛山一带,仍属丹阳郡。
西晋时,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分丹阳郡置宣城邵驻宛陵。
移丹阳郡治于建业今南京。
芜湖仍属丹阳郡。
东晋时,为安置中原南渡的百姓,在沿江一带侨置郡州县。
成帝咸和四年329,芜湖县属丹阳郡,侨立豫州于芜湖;哀帝兴宁元年363,芜湖属宣城郡郡址移驻芜湖;孝武帝宁康二年374芜湖仍属宣城郡,并侨立上党郡。
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96侨置襄垣、定陵、逡遒等县,均属上党郡;安帝义熙九年413,宣城郡回驻宛陵,降上党郡为县,省阳攴今繁昌入芜湖县,后又省芜湖县入襄垣县。
自此芜湖县置被撤销,襄垣、上党两县均属淮南侨郡。
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郡的于湖今当涂县南19公里处南北朝时,刘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并上党县入襄垣县,属淮南郡;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并淮南郡入宣城郡郡址移驻于湖,襄垣县属宣城郡。
大明八年464复立淮南郡属南豫州,襄垣属之。
明帝泰始三年467属扬州淮南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撤销丹阳、淮南二郡,置蒋州驻石头城今南京,并襄垣等县入当涂县,县治迁驻姑熟今当涂县城,原芜湖城降为当涂县属镇。
唐时,将全中国分为十道后又改分为十五道,芜湖一直为当涂县的一个镇,只是属道州有变动。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属江南道宣州;玄宗开元廿一年733属江南西道宣州。
肃宗乾元元年758属江南东道升州。
上元二年761属江南西道宣州;德宗贞元三年787属江南东道宣州。
五代时,南唐李昪升元年间937-943复置芜湖县属江宁府,自此以后至民国,芜湖县置未断。
芜湖十大冷知识
1.芜湖市的名字来源于古代伏羲氏在此捕鱼钓龙时,发现湖中有无数的芜草,遂将此湖命名为芜湖。
2. 芜湖市还有一个别名叫“钢都”,因为它是中国最早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悠久的钢铁文化和历史。
3. 芜湖市的芜湖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
桥技术的大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主跨两百米以上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4. 芜湖市古代的水上运输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芜湖是江南贡
献鱼米的重要城市。
5. 芜湖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白莲塔、古明堂、石台古井等,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迹。
6. 芜湖市是中国国家森林城市,拥有大片绿化区域和森林公园,被誉为“绿色芜湖”。
7. 芜湖市是中国最大的小龙虾出口基地之一,每年出口量高达
数千吨,远销欧美等地。
8. 芜湖市的早茶文化非常丰富,被誉为“中国早茶之乡”,著名早茶品牌有“南屏山”、“大方山”等。
9. 芜湖市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踩高跷、舞龙舞狮、踩花
轿等传统民俗活动,在当地非常盛行。
10. 芜湖市的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古琴博物馆就位于芜湖市,是中国最大的古琴收藏和展览中心。
关于安徽芜湖的红色经典故事摘要:一、引言二、芜湖红色历史的背景1.芜湖的地理位置2.革命历史背景三、芜湖的红色经典故事1.皖南事变2.芜湖起义3.红军长征在芜湖四、芜湖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1.红色文化教育基地2.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安徽芜湖,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讲述芜湖的红色经典故事,以展现这座城市的光辉革命历程。
二、芜湖红色历史的背景1.芜湖的地理位置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芜湖,地处长江下游,东临杭州,西接合肥,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道。
2.革命历史背景自20 世纪初以来,芜湖一直是安徽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革命活动中心。
这里孕育了众多革命志士,发生过许多影响深远的革命事件。
三、芜湖的红色经典故事1.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发生于1929 年,是中国共产党在芜湖地区领导的一次重要农民起义。
起义军在党的领导下,成功击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2.芜湖起义1930 年,芜湖爆发了著名的芜湖起义。
起义军在党的领导下,成功攻克了芜湖城,并成立了苏维埃政权。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地区的第一次胜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3.红军长征在芜湖红军长征期间,芜湖地区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支援红军,为红军提供了大量物资和人力支持。
芜湖成为红军长征的重要补给站和休整地。
四、芜湖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1.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传承红色文化,芜湖市积极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市民传播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
2.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芜湖市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了多条红色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红色旅游成为芜湖市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安徽芜湖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其红色经典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
关于芜湖的历史典故
芜湖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许多典故与之相关。
首先,芜湖的名字“芜”源于古代传说中的芜菁。
相传,古代有
一位名叫召公的大臣,他在芜菁地区发现了一种特别茂盛的芜菁,于
是将这片地方命名为“芜菁”,后来演变为了“芜湖”。
这个典故也
成为了芜湖的标志性故事,展示了古代芜湖地区的富饶和繁荣。
其次,芜湖还与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关羽有关。
据史书记载,关羽
是中国三国时期的蜀国名将,被尊称为“武圣”。
相传,关羽曾经攻
打荆州时,经过芜湖地区。
当时,芜湖地区正遭受连年的战乱和灾害,百姓们生活困苦。
关羽见到这一情况后,决心帮助当地的百姓渡过难关,因此他下令纾困并提供援助,帮助芜湖走出了困境。
关羽对芜湖
地区的援助和关怀,被人们深深铭记,并流传至今。
此外,芜湖还与古代文学家李白有着渊源。
李白是中国唐代一位
着名的诗人,他曾来到芜湖地区,并在此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他在芜湖欣赏了湖光山色,感叹其美景而写下了《望湖楼醉书》等名篇。
这些诗作表达了他对芜湖地区美丽自然景色的喜爱,也为芜湖增
添了文化和历史韵味。
总之,芜湖的历史典故丰富多样,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
丰富底蕴。
这些典故不仅是芜湖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重要资讯。
芜湖的历史资料一、芜湖历史文化芜湖历史悠久、春秋时代为吴国的鸠鹚邑,作为县名始于公元前109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近年,芜湖境内人字洞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
境内大工山古铜矿遗址是春秋和汉唐时期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芜湖为对外通商口岸。
1877年起,芜湖逐渐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由于位置优越、商业鼎盛,历史上曾被誉为“皖之中坚”、“长江巨埠”。
芜湖历史悠久,古来即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埠城市。
旧石器时代文物以及古铜冶炼遗址证明,古代芜湖的冶金和制造工业技术水平就十分发达。
明代的纺织业已形成相当规模,有“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的记载。
近代芜湖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晚清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是长江下游地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例如繁昌县“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引起世界瞩目。
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祥地之一。
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十分丰厚,例如繁昌县“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引起世界瞩目。
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安徽芜湖历史文化名人1、沈士柱(1606—1659),字昆铜,号惕庵,芜湖人。
明崇祯二年(1629),复社成立,士柱以“芜湖读书社”名义加入复社,反对阉党阮大铖。
崇祯六年(1633),“钩党狱兴”,士柱离芜。
崇祯十一年(1638),士柱与陈慧贞、吴应箕、沈寿民、黄宗羲、顾杲等复社成员140余人作《留都防乱揭》,讨伐阴谋为魏忠贤翻案的阮大铖。
南明灭后,士柱“归寓南湖,自号寓公”。
隐居芜湖,广散家财,支持反清义军,秘密从事反清活动,蓄髦不剃,古冠大服,以示不忘明朝。
安徽芜湖的风俗
安徽芜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善良友善,他们的生活方式、传统节日和习俗都反映了芜湖人的独特魅力。
一、生活方式
芜湖人的生活方式十分朴素,他们注重家庭和睦,尊重长辈,重视传统文化。
在芜湖,人们喜欢早起,晨练、散步、打太极等活动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此外,芜湖人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以小吃为主的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品尝。
二、传统节日
芜湖的传统节日非常多,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端午节和中秋节。
端午节时,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以纪念屈原。
中秋节时,芜湖人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习俗
芜湖的习俗也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芜湖烙饼”。
芜湖烙饼是芜湖地区特有的传统美食,它以米粉为主料,再加上少量的面粉、豆腐皮、虾皮等,制成饼皮,再加上猪肉、豆芽、芹菜等馅料,烘烤而成。
芜湖烙饼的味道香脆可口,深受芜湖人民的喜爱。
此外,芜湖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如“打糍粑”、“划龙舟”、“跳蟹脚舞”等,这些习俗都是芜湖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芜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芜湖的风俗文化丰富多彩,反映了芜湖人民的独特魅力和
生活方式。
在这里,人们热情好客,善良友善,他们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不仅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地方文化,也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芜湖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芜湖市芜湖市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以南的江淮平原东部。
它是中国七大古代都市之一,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
芜湖市地处北纬31°07'至31°22',东经117°08'至118°11'之间,总面积12,125.3平方公里。
相对于其他周边城市,芜湖市地势相对平坦,地貌主要以江河湖泊、平原和小丘陵为主。
下面将从芜湖市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旅游等方面对该城市进行全面的介绍。
芜湖市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左右,这里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西部边境。
在历史上,芜湖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曾是中国七大古代都市之一,有“豫章古楚濡河口,此地曾经一争雄”的诗句来形容。
古代的都城凝聚了大量的历史遗存,如古代城墙遗址、城门遗址、古街道等等。
此外,芜湖市还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的现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芜湖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支流大江南北岸,与江西、浙江、安徽省其他地区紧密相连。
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港口之一,有着繁忙的交通网络和便利的物流体系。
芜湖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之一,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农产品闻名。
此外,芜湖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灰岩、铁矿石等。
作为江淮平原重要的经济中心,芜湖市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其主要产业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钢铁冶炼、化工等。
芜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吸引了众多的汽车制造企业和供应链企业。
同时,芜湖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电子企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芜湖市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芜湖市也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
首先,江河湖泊是芜湖市最大的自然旅游资源之一。
太湖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位于芜湖市境内的巢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湖中烟波浩渺,湖滨景点众多。
芜湖的红色故事和历史
芜湖,坐落于中国安徽省,是一座拥有丰富红色故事和历史的城市。
红色故事由来已久。
抗日战争期间,芜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摇篮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许多英勇的革命先烈。
著名的黄山会议,是当时中共中央在芜湖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制定了许多革命方针和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在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芜湖是红军的重要据点之一。
红军先后开展了湖口战役、濉溪战役等一系列战斗,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这些战斗中,芜湖的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坚定地支持和参与了革命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芜湖是著名的船厂之一,也成为了红色故事的重要背景。
在抗日战争时期,船厂工人们积极生产抗日军舰,为保卫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座船厂成为了人们心中红色的象征,也是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意识觉醒的见证之一。
除了红色故事,芜湖还有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芜湖就是一片繁荣的土地。
史书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芜湖就是楚国重要的城市。
历史上,芜湖属下江南黄金水道和长江三角洲的咽喉之地,因此拥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
这也为芜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芜湖以其扎根红色文化和丰厚历史底蕴而闻名。
游客们可以参观黄山会议纪念馆、湖口烈士陵园等红色遗址,感受那段英勇斗争的历史激情。
同时,也可以在芜湖古城区漫步,欣赏各种古建筑和
民俗文化,领略古今交融的魅力。
芜湖的红色故事和历史是中华民族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中国革命精神的杰出代表。
它们激励人们继续坚持正义和革命的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安徽芜湖简介芜湖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芜湖市下辖三个市辖区、四个县。
下面是针对芜湖的详细介绍:一、地理位置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东临江苏省,南濒长江三角洲,北接淮河流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市区东邻扬州市、南界漳州市、北靠马鞍山市、西隔长江与九江市相望。
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
二、历史文化芜湖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早在3000多年前的夏朝时期,芜湖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芜湖曾是中国重要的古代水陆贸易港口,历史非常悠久。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例如秦汉古城遗址、北蔡古镇等,吸引着众多历史爱好者前来观光。
三、自然风光芜湖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市区内有大片的湖泊和小河,其中最知名的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太湖。
太湖水域广阔,湖光山色引人入胜,被誉为“中国江南之镜”。
太湖的岛屿和湖中的渔排构成了独特的水上风景线,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游览湖中风光,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经济发展芜湖是安徽省的经济重镇。
自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市迅速崛起,成为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主要的工业产业有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
芜湖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拥有一大批汽车制造企业,如长城汽车、奇瑞汽车等。
除此之外,芜湖还是中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聚集地。
五、旅游资源芜湖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
这里有众多的景点和名胜古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其中,黄山北麓的屯溪老街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古镇,保留了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龙游石窟则是芜湖市的著名的佛教胜地,有精美的石刻艺术;芜湖的冬季冰灯节也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活动,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六、美食文化芜湖的美食文化也是独具特色。
芜湖当地的特色小吃有扬州狮子头、芜湖板鸭、麻酱豆腐干等,口味独特,香气诱人,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芜湖还是产茶区,特别是饮誉全国的黄山毛峰茶,以其香气浓郁和独特口感而享誉全球。
走进芜湖,品味其人、历史以及文化_芜湖地区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考占工作者曾在其境内的繁昌人字洞有一个石破天惊的重要发现,研究表明该洞附近曾经是亚洲第一人的故乡。
自古以来,芜湖就是人类诞生、繁衍和生存的天府之国。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已经开始栽培、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堪称鱼米之乡,芜湖多产稻米的优势一直延续到近代,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芜湖在距今三四千年前已经拥有独步天下的成熟青铜冶炼业,铸出过干将、莫邪、越王剑等闻名一时的名剑。
在南陵境内出上的越王剑程亮如新,锋利如初,埋藏地下2 000余年仍旧光芒四射,堪称海内一绝,天下独步。
当年盛大的冶炼场景和规模,仅从南陵一地暴礴在外的数十万方铜渣即可见一斑.宋朝时芜湖钢铁冶炼锻铸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炼出了褪钢、钳钢、淬钢等优质钢。
及至明清时期,芜湖的冶金产业进一步达到了全盛,享誉数百年,芜钢闻诸海内。
当时芜湖云集着众多怀揣绝技的铁匠锻工,打出了驰名海内的芜湖三刀剪刀、菜刀、剃刀,另外还有享誉数百年的芜湖铁画,更可见高深的工艺技巧。
芜湖的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历代名人辈出,其中包括张孝祥、汤鹅等精英才子,也吸引了四方俊杰的垂青与流连,温庭筠、梅尧臣、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汤显祖等一代代名士,都曾讴歌、赞美过芜湖,留下很多人文景观。
芜湖古往今来皆为滨江旅游胜地,又是皖南黄山、九华山、太平湖著名风景区的北大门,是安徽省规划中的新型旅游城市。
江城风光素有江城如画之称。
巍然屹立的中江塔、明净幽稚的镜湖,配以典雅的步行街、中心广场的灯火,将江城装扮得如诗如画;鹅山、神山葱笼苍翠;广济寺、储塔倒映镜湖之中,为众多诗人所称道.另有天门山、中江塔、学宫大成殿、蒋公山、莲塘古文化遗址、楚王城、王墩城、明代城坦遗址,以及享誉大江南北的十里长街等众多文化景观。
正所谓诗中常爱杜池州,说著芜湖是胜游。
安徽芜湖文化特点习俗作文
芜湖是一座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芜湖的经济以轻工业为主,因此也形成了“四大名镇”“十大名店”等特色街区。
芜湖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名人,如“三苏”(苏轼、苏辙、苏洵)和“六逸”(刘桢、陶渊明、李白、李贺、王维、孟浩然)等,他们都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芜湖人性格上的特点是“温和”与“朴实”,芜湖人对朋友的最大特点就是诚实守信,从不虚与委蛇,这也是芜湖人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芜湖人崇尚“和谐”,不喜欢搞“窝里斗”。
如果你在芜湖街头随意问一位市民,他一定会自豪地告诉你:“我是芜湖人!我们这里很和谐!你看我们这儿的街道多宽,马路多平,红绿灯多多,红绿灯与其他地方不同,它还能根据人们的不同需要而变换颜色呢!”
芜湖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城市。
从古至今,这里有很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春节期间有舞龙、舞狮、跑旱船等传统节目;元宵节时有踩高跷、打太平鼓等表演。
——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