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辨识和环境因素辨识
- 格式:ppt
- 大小:405.50 KB
- 文档页数:34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在作业环境中,存在许多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
本文将分别探讨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机械因素、电气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窒息性气体、高温高湿环境、噪声和振动、照明和色彩、粉尘和毒物、高处作业风险、地下作业风险、海上作业风险以及特殊设备操作风险等方面。
一、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在生产、使用和储存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中毒、刺激呼吸道和皮肤等。
此外,化学物质的泄漏和爆炸也可能会对作业环境和设备造成严重破坏。
二、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也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例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都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高温可能会引起中暑和热射病等疾病;低温可能会引起冻伤和寒战等疾病;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引起听力损伤和身体疲劳等疾病;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可能会引起DNA损伤和癌症等疾病。
三、机械因素机械因素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机械设备的运转可能会导致夹击、卷入、碰撞等事故的发生。
此外,机械设备的故障也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和设备损坏等损失。
因此,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电气因素电气因素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电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源,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此外,电气设备的故障也可能会导致火灾和电击等事故的发生。
因此,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五、放射性因素放射性因素是作业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
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导致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等危害的发生。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引起癌症和遗传变异等疾病。
环境因素的辨识
环境因素辨识是危害因素辨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取合适的辨识评价程序,建立有效的辨识评价机制,组织全员辨识出其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方方面面的环境因素,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重要环境因素,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改进或控制,以满足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要求。
(1)环境因素辨识的基本要求
1)环境因素辨识应覆盖本组织对环境管理造成直接影响和具有潜在影响的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各个方面。
2)环境因素的辨识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3)环境因素辨识要体现全过程环境管理思想,考虑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固体废弃物管理、噪声污染、资源能源的消耗、相关方环境影响等方面。
4)环境因素辨识人员要熟悉本部门的各项业务活动或本车间的工艺过程,认真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记录。
(2)环境因素辨识的基本步骤
1)选择和确定活动、产品与服务。
2)针对每一活动过程,列出其投入和产出,投入重点是原材料和能源,产出重点是产出物和废物。
3)确定过程活动所伴随的环境因素。
4)确定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影响。
(3)环境因素辨识的具体方法
环境因素辨识的具体方法包括:
1)环境因素调查表法;
2)物料衡算法;
3)污染物流失总量法。
工作环境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和意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是;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充分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并对这些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消除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从安全评价的角度讲,是安全评价所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内容。
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隐患的检查手段;能够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害的后果打基础。
二、重要概念危险--这意味着系统中出现意外后果的可能性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给出,即:R=f(F,C)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事故的严重程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来源或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们的健康并引发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
三、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识别方法和内容(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编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的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保护装置和设施的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外露带电部件、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振动、其他振动)。
环境污染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问题。
了解环境污染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于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系统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
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系统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主要危害因素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大气污染物来自于工业排放、交通运输以及燃煤等活动。
它们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二、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另一个重要的危险有害因素。
主要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等。
这些污染物会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人类用水安全和健康。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系统中的重要问题。
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药、化学品和工业废弃物等。
这些污染物会降低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四、噪音污染噪音污染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危险有害因素。
噪音来自于交通、工业设备和建筑施工等活动。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听力受损、压力增加等。
五、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危害因素。
它主要来自于核能产业、医疗设备和工业应用等。
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会导致辐射病、遗传突变等严重后果,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持久影响。
以上是环境污染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简要辨识和分析。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什么是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危险源是指可能引起事故、损害人身安全或健康的物质、能量、设备或工艺,如高处作业、电气设备、有毒有害物质等等。
而环境因素则是指在工作、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如噪声、照明、通风、空气污染、温湿度等等。
因此,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方法1.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如电气设备、化学品、高处作业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工作人员的行为,发现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如没有戴安全帽、没有系安全带等。
2.咨询法咨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可以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如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环保人员等。
3.问卷法通过向员工发放问卷,了解员工在工作中发现的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也可以向员工征求改善的建议,以便改进工作场所和环境。
4.检查法定期检查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5.经验法安全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判断和辨识。
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辨识出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危险等级、危害范围和可能导致的风险,然后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1.危险等级评估根据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性质和特点,评估其危险等级,以便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通常将危险分为一般危险、较高危险和重大危险三级。
2.危害范围评估要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人身体健康和安全所造成的危害范围进行评估。
不同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从区域到个体都有所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风险评估对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是指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生物危害、土地和地形危险、水文环境危险、自然资源危险、气候变化以及地理环境危险等。
这些因素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进行自然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防范至关重要。
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现象或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性事件,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等。
这些灾害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应加强灾害预警和防范措施,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二、极端天气极端天气是指异常剧烈的自然气候现象,如暴风雨、雪灾、干旱等。
这些天气极端事件可能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三、生物危害生物危害是指生物因子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这些生物因子可能引发传染病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监测,提高应对生物危害的能力。
四、土地和地形危险土地和地形危险是指土地和地形因素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险,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这些危险可能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应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提高应对土地和地形危险的能力。
五、水文环境危险水文环境危险是指水文环境因素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险,如洪涝、干旱、海啸等。
这些危险可能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水资源危机,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应加强水文监测和预警,提高应对水文环境危险的能力。
六、自然资源危险自然资源危险是指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或不合理利用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险,如石油、天然气等。
过度开采或不合理利用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应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系统发生的长期变化,包括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油库危害因素辨识简介油库是存储石油、液化气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场所,所以其的建设、管理与使用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在油库管理中,必须及时识别危害因素,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危害度,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本文将介绍油库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以及一些应对措施。
油库危害因素辨识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因素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人员因素:人与设备的瑕疵,操作不当,缺乏安全意识等;2.设备因素:设备故障、设备瑕疵、设备老化等;3.环境因素:天气变化,飞沙走石,地震,火灾等;4.化学物质因素:毒气泄露、化学反应、含氧不足等。
以上因素不一定完全包括了所有的油库危害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均必须时刻被关注。
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危害因素的辨识非常重要,正确辨识可以避免许多安全问题。
以下是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1.建立工作团队:建立负责油库安全的工作团队,对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2.分析和研究:分析和研究油库中的危害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调查:对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等;4.检查设备:对油库中的设备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5.制定预案:制定适合的应急预案,包括灭火、排毒等。
油库危害因素的应对措施识别危害因素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法:1.人员素质提升:针对人员因素,提高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2.设备维护: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3.确保环境安全:做好环保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制定相应的工作安全预案。
4.化学物品管理:加强化学物品的管理,切实做好储存、使用环节的安全保障工作;结论针对油库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应对措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操作规范,并且每个员工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油库是高危行业,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减少事故的发生。
第一章编制依据1、###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相关施工图纸》。
3、《杭州市市政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文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4、杭州市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所提供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计划》。
5、现场实际情况及我项目部实际施工经验能力、机械设备装备能力、施工技术与管理经验。
6、##公司依据ISO管理体系。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等。
8、##公司的有关规定:《##工程安全管理法规文件选编》、《##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公司安全风险抵押金收取管理规定》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工程目标一、安全生产目标确保安全无事故,争创标化工地。
安全工作是搞好生产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应用安全系数工程和事故分析方法,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
本标段工程施工做到职工因工伤亡指数为零,确保施工场地内的人员及设备安全;机电设备、电器设备、小型机电检查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做到无工程事故和重大设备、人身伤害事故,坚决实现“五杜绝”,即杜绝施工死亡事故,杜绝多人伤亡事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创标化工地。
二、文明施工目标做整治、有序工地,争创标化工地。
文明施工是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的基础,通过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加强现场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场貌,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治卫生,实现施工期间外界向业主投拆率为“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