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金丽衢十二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理综试题(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863.68 KB
- 文档页数:10
金丽衢十二校201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选择题部分(共1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B.硅晶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光导纤维、太阳能电池板等C.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D.2013年11月22日,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
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7.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在生活、社会中的应用。
【解析】聚碳酸酯类可水解,故可降解,而聚乙烯塑料不能降解,A正确;硅不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B错误;滴定终点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溶液的pH值变化,测量溶液pH可以用pH试纸、pH计、酸碱指示剂,而pH计是一种精确测量溶液pH的仪器,精确度高,测量时可以从仪器上直接读出溶液的pH,所以可以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用来确定和判断滴定终点,C正确;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但不是化学键,D错误。
【举一反三】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氢键发生在已经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键合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原子之间(X-H…Y),通常发生氢键作用的氢原子两边的原子(X、Y)都是电负性较强的原子,氢键既可以是分子间氢键,也可以是分子内的。
如氨分子的N与H之间、HF的分子的H与F之间、HF分子的F与H2O分子的H或HF分子的H与H2O分子的O之间、邻羟基苯甲酸的羟基与羧基的分子内氢键等。
2013年高三下册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附答案)名校联盟2012—2013学年第二期高2013级联合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化学(相对原子质量:Al:27Fe:56Cl:35.5)1、2013年2月15日早晨一块陨石坠落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地区,引发爆炸,造成1000余人受伤,专家化验陨石碎片含铁10%。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1molFe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或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数相等B、水蒸气与铁在常温下反应生成Fe3O4和H2C、Fe2O3和Al2O3都能溶解于NaOH溶液中D、生铁中的含碳量高于钢中含碳量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①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②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③使酚酞变红的溶液:Fe3+、Al3+、NO3-、SO42-④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H4+、Na+、SO42-、Cl-⑤无色溶液中:K+、Al3+、NO3-、HCO3-A.①④B.①③C.②③D.①④⑤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大于NAB.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C.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D.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4、室温下,将1.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1.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B.b点:c(NH4+)+c(NH3•H2O)=c(Cl-)C.c点:c(Cl-)=c(NH4+)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5、下列图中所示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Na2O2在这个反应中只做氧化剂。
w 2012学年浙江省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1.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卷所有试题均做在答题卷中.选择题部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人们把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称为低聚糖,那么低聚糖彻底水解后将得到单糖。
B.甲醛与尿素反应得到的脲醛树脂是一种高分子黏合剂,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业,是居室甲醛污染的主要源头C.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在不同反应时刻的浓度来计算反应速率D.棉花、铜氨纤维、涤纶、油脂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8.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B.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1mL无水乙醇和1.5g苯酚固体,再加等量等体积的钠,比较乙醇、苯酚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C.用纸上层析法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混有少量氯化铜D.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未出现结晶时,可以用玻棒充分摩擦器皿壁促使晶体析出9.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F>H2O>NH3②离子半径:Na+>Mg2+>F-③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冰④结合质子能力:OH->C6H5O->HCO3-⑤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A.①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④D.全部10.常温常压下,将a mol CO2气体通入1L bmol/L的NaOH溶液中,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当a=2b时,随着CO2气体的通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有如右图变化关系B.当a=b时,所得溶液中存在:wCH 3H 3C CH=CHCCH 3CH 3Oc (OH -)+c (CO 32-)=c (H +)+c (H 2CO 3) C .当2a =b 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 (Na +)>c (CO 32-)>c (OH -)>c (HCO 3-)>c (H +) D .当1/2<a/b <1时,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 (Na +)=c (CO 32-)+c (HCO 3-)+c (H 2CO 3) 11.可逆反应A (g )+3B (g ) 2C (g );△H= -QkJ/mol 。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试卷评析2013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的命题严格遵守《考试说明》,体现《考试说明》的权威作用和指导作用,全卷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考查知能范围均与《考试说明》吻合。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 .pH 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 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 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 元素D .CH 3CH —CH 2和CO 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O —CHCH 2—O —C ]n ,该反应符合绿O CH 3 O色化学的原则【解析】A 选项:氢氧燃料电池要求电极必须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具一定的催化作用,同时增大气固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C 选项:As 和P 同主族。
甲基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物质,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B 选项:pH 计可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s5uA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 灼烧 溶解 过滤 萃取B .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 .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 .将(NH 4)2SO 4、CuSO 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解析】A 选项: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缺少了氧化过程,萃取后还要分液。
B 选项:用乙醇和浓H 2SO 4制备乙烯时必须使温度迅速提高至约170℃,不可能是水浴加热(水浴加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100℃)。
D 选项: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过程,不破坏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加水后又溶解),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 4等重金属盐溶液变性析出(变性是不可逆过程,蛋白质失去了生理活性,加水不再溶解)。
Br2013学年浙江省第二次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第I 卷(选择题 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g (OH )2和Al (OH )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 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 和Al 2O 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B .近年来禽流感病毒H7N9时有病例报告,卫生部门强调要尽量避免接触活禽,个人也应加强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可以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C .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 .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8.下列实验操作都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蒸干AlCl 3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铝;②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滤纸下端浸入展开剂中进行实验;③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溶液pH 为3.5;④滴入酚酞溶液确定纯碱中有无烧碱;⑤用米汤直接检验食用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⑦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混在甲烷中的乙烯气体 A . ⑥⑦B .②⑥C . ⑤⑥⑦D .只有⑥9.短周期元素X 、Y 、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 W >r Z >r Y >r XB .含Y 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 >WD .X 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H 5与水反应可产生两种气体10.泰雅紫是古代地中海沿岸出产的一种贵重染料,罗马帝王用法律规定,只有皇族与教主可穿用这种染料染的紫色衣袍。
2013年高考(浙江卷)化学试题元素 H C N ONa Al S Cl K Cr Fe Cu I 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4 1623273235.539525664 127...A .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 .pH 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 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 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 元素D .2OCH 3和CO 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O CH CH 2O C O 3n,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 .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 .Cl -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 D .将(NH 4)2SO 4、CuSO 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9.短周期元素X 、Y 、Z 、W 、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钠与W 可能形成Na 2W 2化合物 B .由Z 和Y 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 .W 得电子能力比Q 强D .X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 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 .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 .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D .结构片段OHOHOH●●●●●●的高聚物,其单体是苯酚和甲醛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 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
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 2+6OH ―=3IO -+5I ―+3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 2O +2e -=H 2↑+2OH ―B .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3IO -C .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KI +3H 2O通电KIO 3+3H 2↑XY ZW Q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总反应不变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2013年高考(浙江卷)化学试题...A.多孔碳可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元素D.CH CH2OCH3和CO2CH CH2O3,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Cl-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B.由Z和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W得电子能力比Q强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C.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结构片段OH OH OH●●●●●●的高聚物,其单体是苯酚和甲醛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
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3IO-+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3IO-C.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KI+3H2O通电KIO3+3H2↑X YZ W Q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总反应不变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数学试卷(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为150分.请考生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复数ii4332-+-(是虚数单位)所对应的点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 设集合}032|{2<--=x x x M ,{}22<=x x N ,则N C M R ⋂等于A .[]1,1-B .)0,1(-C .[)3,1D .)1,0(3.61(2)x x-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A.240-B. 240C. 60-D. 60 4.“2πϕ=”是“函数()x x f cos =与函数()()ϕ+=x x g sin 的图像重合”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设m 、n 为空间的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空间的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 ∥α,m ∥β,则α∥β;②若m ⊥α,m ⊥β,则α∥β; ③若m ∥α,n ∥α,则m ∥n ;④若m ⊥α,n ⊥α,则m ∥n . 上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6.数列{}n a 满足11=a , 11++=+n a a n n (*N n ∈),则201321111a a a +++ 等于 A. 20132012 B. 20134024 C. 10072013 D. 10071006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8150x y x +-+=,若直线2y kx =-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A . 403k ≤≤B . <0k 或4>3kC . 3443k ≤≤D . 0k ≤或4>3k8.对数函数x y a log =(10≠>a a 且)与二次函数()x x a y --=21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9. 已知函数31,0()9,0x x f x xx x ⎧+>⎪=⎨⎪+≤⎩,若关于x 的方程()a x x f =+22有六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2,8B .(]2,9C .()9,8D .(]8,910. 记集合{}8,6,4,2,0=P ,{}P a a a a a a m m Q ∈++==321321,,,10100,将集合Q 中的所有元素排成一个递增数列,则此数列第68项是 A .68 B .464 C .468 D .666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1. 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 12.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13.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23,2,3S S S 成等差数列,则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___▲ __14.若实数x 、y 满足⎪⎩⎪⎨⎧+-≥≥≥-b x y x y y x 02,且2z x y =+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b 的值为__▲15.我们把焦点相同,且离心率互为倒数的椭圆和双曲线称为一对“黄金搭档”.已知1F 、2F 是一对“黄金搭档”的焦点,P 是它们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当 6021=∠PF F 时,这一对“黄金搭档”中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16.已知实数0,0<<b a ,且1=ab ,那么ba b a ++22的最大值为▲17. 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D 分别在x 轴、y轴正半轴上移动,则OB OC ⋅的最大值是 ▲ (第17题图)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21)cos sin 3(cos +-=x x x x f ωωω(0>ω)的周期为π2.(Ⅰ)求ω的值;(Ⅱ)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满足a c A b 32cos 2-=,求)(B f 的值.19. 某竞猜活动有4人参加,设计者给每位参与者1道填空题和3道选择题,答对一道填空题得2分,答对一道选择题得1分,答错得0分,若得分总数大于或等于4分可获得纪念品,假定参与者答对每道填空题的概率为21,答对每道选择题的概率为31,且每位参与者答题互不影响.(Ⅰ)求某位参与竞猜活动者得3分的概率;(Ⅱ)设参与者获得纪念品的人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0.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4==AD AB ,7==CD BC ,点E 为线段AD 上的一点.现将DCE ∆沿线段EC 翻折到PAC (点D 与点P 重合),使得平面PAC ⊥平面ABCE ,连接PA ,PB . (Ⅰ)证明:⊥BD 平面PAC ;(Ⅱ)若︒=∠60BAD ,且点E 为线段AD 的中点,求二面角C AB P --的大小.21.(本题满分15分) 已知点M 到定点()0,1F 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4:=x l 的距离的比是常数21,设点M 的轨迹为曲线C .(Ⅰ)求曲线C 的轨迹方程;(Ⅱ)已知曲线C 与x 轴的两交点为A 、B ,P 是曲线C 上异于A ,B 的动点,直线AP 与曲线C 在点B 处的切线交于点D ,当点P 运动时,试判断以BD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PF 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2. 已知函数xa x x f ln )()(2-=(其中a 为常数).(Ⅰ)当0=a 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Ⅱ) 当10<<a 时,设函数)(x f 的3个极值点为321x x x ,,,且321x x x <<.证明:ex x 231>+.金丽衢十二校2012学年第二次联合考试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二、填空题(4×7=28分) 11.16 12.3 13.31 14. 4915. 3 16. 1- 17. 2 三、解答题(共72分) 18.解:(Ⅰ)()2122cos 12sin 2321cos cos sin 32++-=+-=x x x x x x f ωωωωω x x ωω2cos 212sin 23-=⎪⎭⎫ ⎝⎛-=62s i n πωx 21=∴ω ——7分(Ⅱ)解法(一)a c A b 32cos 2-=a c bca cb b 3222222-=-+⋅⇒ 整理得ac b c a 3222=-+,故232cos 222=-+=ac b c a B 6,0ππ=∴<<B B00sin )6sin()(==-=∴πB B f ——14分解法(二)a c A b 32cos 2-=A C A B sin 3sin 2cos sin 2-=⇒A B A A B sin 3)sin(2cos sin 2-+=⇒0sin 3cos sin 2=-⇒A B A 0)3cos 2(sin =-⇒B A0sin ,0≠∴<<A A π 23c o s =∴B 又6,0ππ=∴<<B B00sin )6sin()(==-=∴πB B f ——14分19解:(Ⅰ)答对一道填空题且只答对一道选择题的概率为9231)32(21223=⨯⨯⨯C , 答错填空题且答对三道选择题的概率为541)31(213=⨯(对一个4分)∴某位参与竞猜活动者得3分的概率为541354192=+; ………………… 7分 (Ⅱ)由题意知随机变量ξ的取值有0,1,2,3,4.又某位参与竞猜活动者得4分的概率为9132)31(21223=⨯⨯⨯C 某位参与竞猜活动者得5分的概率为541)31(213=⨯ ∴参与者获得纪念品的概率为547……………………… 11分 ∴)547,4(~B ξ,分布列为kk k C k P -==44)5447()547()(ξ,4,3,2,1,0=k∴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ξE =27145474=⨯. ……………………… 14分 20解:(Ⅰ)连接AC ,BD 交于点O ,在四边形ABCD 中,∵4==AD AB ,7==CD BC∴ADC ABC ∆≅∆,∴BAC DAC ∠=∠, ∴BD AC ⊥又∵平面PAC ⊥平面ABCE ,且平面PAC 平面ABCE =AC ∴⊥BD 平面PAC ……… 6分(Ⅱ)如图,以O 为原点,直线OA ,OB 分别为x 轴,y 轴,平面PAC 内过O 且垂直于直线AC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设点),0,(z x P 又)0,0,32(A ,)0,2,0(B ,)0,0,3(-C ,)0,1,3(-E ,且由2=PE ,7=PC 有⎩⎨⎧=++=++-7)3(41)3(2222z x z x ,解得332==z x ,∴)332,0,332(P ………… 9分 则有)332,0,334(-=AP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c b a n =, 由⎪⎩⎪⎨⎧=⋅=⋅0,即⎩⎨⎧==x y x z 32,故可取)2,3,1(= ……… 12分又易取得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1,0,0(,并设二面角C AB P --的大小为θ,∴2281)2,3,1()1,0,0(cos =⋅⋅=θ,∴4πθ=∴二面角C AB P --的大小为4π. …………………14分 21.解:(Ⅰ)设点M ()y x ,,则据题意有()214122=-+-x y x ∴化简得22143x y += 故曲线C 的方程为22143x y +=,…………5分 (Ⅱ)如图由曲线C 方程知()()0,2,0,2B A -,在点B 处的切线方程为2=x .以BD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PF 相切.证明如下:由题意可设直线AP 的方程为(2)y k x =+(0)k ≠.则点D 坐标为(2, 4)k ,BD 中点E 的坐标为(2, 2)k .由22(2),143y k x x y =+⎧⎪⎨+=⎪⎩得2222(34)1616120k x k x k +++-=.设点P 的坐标为00(,)x y ,则2021612234k x k--=+. 所以2026834k x k -=+,00212(2)34k y k x k =+=+. ……………………………7分 因为点F 坐标为(1, 0), 当12k =±时,点P 的坐标为3(1, )2±,点D 的坐标为(2, 2)±. 直线PF x ⊥轴,此时以BD 为直径的圆22(2)(1)1x y -+=与直线PF 相切.当12k ≠±时,则直线PF 的斜率0204114PF y kk x k==--. 所以直线PF 的方程为24(1)14ky x k =--.点E 到直线PF 的距离d =322228142||14|14|k k k k k k +-==+-. 又因为k R BD 42== ,故以BD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PF 相切.综上得,当直线AP 绕点A 转动时,以BD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PF 相切.………15分 22解:(Ⅰ) xx x x f 2ln )1ln 2()('-= 令0)('=x f 可得e x =.列表如下:单调减区间为()1,0,e ,1;增区间为(+∞,e .------------5分(Ⅱ)由题,xx a x a x x f 2ln )1ln 2)(()('-+-=对于函数1ln 2)(-+=x a x x h ,有22)('x ax x h -= ∴函数)(x h 在)2,0(a 上单调递减,在),2(+∞a上单调递增∵函数)(x f 有3个极值点321x x x <<, 从而012ln2)2()(min <+==a a h x h ,所以ea 2<, 当10<<a 时,0ln 2)(<=a a h ,01)1(<-=a h ,∴ 函数)(x f 的递增区间有),(1a x 和),(3+∞x ,递减区间有),0(1x ,)1,(a ,),1(3x , 此时,函数)(x f 有3个极值点,且a x =2; ∴当10<<a 时,31,x x 是函数1ln 2)(-+=xax x h 的两个零点,————9分即有⎪⎪⎩⎪⎪⎨⎧=-+=-+01ln 201ln 23311x ax x ax ,消去a 有333111ln 2ln 2x x x x x x -=-令x x x x g -=ln 2)(,1ln 2)('+=x x g 有零点ex 1=,且311x ex <<∴函数x x x x g -=ln 2)(在)1,0(e上递减,在),1(+∞e上递增要证明 ex x 231>+⇔132x e x ->⇔)2()(13x e g x g ->()()31x g x g = ∴即证0)2()()2()(1111>--⇔->x eg x g x eg x g构造函数())2()(x e g x g x F --=,⎪⎪⎭⎫⎝⎛e F 1 =0 只需要证明]1,0(ex ∈单调递减即可.而()2)2ln(2ln 2+-+='x ex x F ,()0)2()22(2''>--=x ex x ex F ()x F '∴在]1,0(e 上单调递增, ()01=⎪⎪⎭⎫⎝⎛<'∴e F x F ∴当10<<a 时,ex x 231>+.————————15分。
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B. 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有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其中过渡态理论可解释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阳离子交换膜D. 用氨水法处理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既可消除其污染,又可得到副产品硫酸铵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当高锰酸钾晶体结块时,应在研钵中用力研磨,以得到细小晶体,有利于加快反应或溶解的速率B. 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C. 油脂制肥皂实验中加乙醇的目的是增大油脂的溶解度从而增大与氢氧化溶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油脂皂化反应速率D. 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3. 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 R为短周期元素,其中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W R>Z> YB. 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Z不存在同素异形体C. RW可用RCb溶液与N@W溶液混合制取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 kW?h?kg -1)约为甲醇(CH3OH 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的1.4倍6.常温常压下,将 NH 缓慢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溶液中缓慢通入 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 pH 随通入气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考虑氨水的挥D. T 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 NaOH溶液反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系统命名法为 2, 5-二甲基-4 -乙基己烷 midB. 石油的裂化、煤的气化与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与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 化C. 总质量一定时,乙酸和葡萄糖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D. 油脂、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5. 一种酸性“二甲醚(CHOC 初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能量密度高、效率好等优点, 其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Ch扩散层 -微扎足A. 多孔碳a 能增大气固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该电极为负极B. 电极b 上发生的反应为: CHOCH- 12e 「+3HA2CO+12H +C. 廿由b 电极向a 电极迁移D. CO ,整多孔琨a 电极bHsOCIhB. 由图可知(NH ) 2CQ 溶液显碱性、NHCI 溶液显酸性C. c 点所示溶液中,c ( NH +)> c (CO 2「)> c (0H )> c ( H +)+ - 2 -c ( NH 4) +c (NH?HzO =c (HCO ) +c (CO ) +c ( H 2CO )7•硼氢化钠(NaBH )为白色粉末,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异丙胺(熔点:-101C ,沸点:33C ),在干空气中稳定,在湿空气中分解,是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选择性还原剂. 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 )为主要原料制备 NaBH,其流程如下:F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室中取用少量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 B. 操作②、操作③分别是过滤与蒸发结晶 C. 反应①加料之前需将反应器加热至 100 C 以上并通入氩气D.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非选择题部分(共 180分)&有机物X 是合成药物沐舒坦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x 卜上」卫丄 门…;爲甌怦諾m请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中含氮官能团的名称是 . (2 )反应①的试剂和条件是 ____________ .(3) 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 (填反应序号) (4)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A.由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溶液中c (HH 3-H 20)增大D. d 点所示溶液中, (HiA KMfgm H QllrNOjICTEkKOM N 』■环值N 1125101(3}NniSiQi(s)(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和③的顺序不能颠倒,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四种;ii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且与NaOH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9. 2013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投入应用后,计划每年将有4至5个月的海上时间用于深海探矿.(1)“蛟龙”号外壳是用特殊的钛铝合金材料制成,它可以在深海中承受700个大气压的压力.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可以用电解法或金属热还原法制金属钛•电解熔融的TiCI 4可以制得金属钛,则TiCI 4为 ___________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在1070K用熔融的镁在氩气中还原TiCI 4可得多孔的海绵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锰结核中的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是海洋矿物中的一种,它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据报道,有一种名叫Thibacillus ferroxida ns 的细菌,在硫酸溶液中利用氧气可以将黄铜矿氧化成硫酸盐•若CuFeS中Fe的化合价为+2,试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FeS+ H2SQ+ Q—CuSO+Fe2 (SQ) 3+ __________ HQ.10. 无机盐X仅由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38,原子个数比为1:1:4.将23.8gX与水共热,生成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气体单质A和某强酸的酸式盐溶液B, 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在溶液B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46.6g白色沉淀.请推测并回答:(1) 单质A有很强的氧化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等. A中组成元素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X的化学式.(3 )实验室可通过低温电解B溶液制备X.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 X氧化能力强,对环境友好,可用于脱硝、脱硫.在碱性条件下,X氧化NQ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5) X 溶液与铜反应时先慢后快•某同学认为除反应放热这一因素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反 应生成的CiT 对后续反应起催化作用, 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少量铜粉置于试管中,先加入少量CuSQ 溶液,再加入X 溶液,振荡,观察现象.若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快,说 明Cu 2+起了催化作用,反之 Cu 2+不起作用.写出X 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判断该同学设计的验证方法合理性并说明理11.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等气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德国大众汽车尾气检测造假事件引起全世界震惊•根据下列示意图(如图1)回答有关问题:N 2 (g ) +Q 2 (g ) =2NQ( g )^ H=+180kJ?mol 「1,其能量变化 示意图如下:则NQ 中氮氧键的键能为 ______________ k J?mol(2)空燃比过小易产生 CQ 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 2CQ(g ) =2C (s ) +Q (g )来消除CQ 的污染.判断该设想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活性炭涂层排气管处理 NQ 的反应为:xC (s ) +2NQ(g ) ?N 2 (g ) +xCQ ©△ H=-b kJ? mol 1.若使NQ 更加有效的转化为无毒尾气排放,以下措施理论上可行的 是 _____________ . A.增加排气管长度 B .增大尾气排放口 C.升高排气管温度 D .添加合适的催化剂(4)催化装置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 2NQ(g ) +2CQ(g ) ?N 2(g ) +2CQ (g )(i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Met三兄Hit 口①探究上述反应中 NO 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得到图比较适合的温度和压强是 ______________②测试某型号汽车在冷启动(冷启动指发动机水温低的情况下启动)时催化装置内 CO 和NO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则前10s 内,CO 和 NO 百分含量没明显变化的原因③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编号T (K ) NO 初始浓度(mol?L「1)CO 初始浓度 (mol?L -1)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g )I , 400 1.00 x 10「33.60 X 10 - 38證n400 1.00 x 10「3 3.60 X 10-3 * 24 川 450-31.00 x 10-33.60 X 1024根据坐标图4,计算400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_________ ;并在图中画出上表中的实 验n 、川条件下混合气体中 NO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12.乙酸正丁酯是无色透明有愉快果香气味的液体, 可由乙酸和正丁醇制备.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浓磅酸CHCOOH+CCHCHCHOH CHCOOCCHCHCH+HO△发生的副反应如下: 2CH3CH3CHaCH 3OH;- CHiCH^H^CHzOCHaCH^HaCHs* HaOlETfffCH3CH2CH2CH2OH *** CHsCIhCH 二CH 八 IhO 有关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化合物密度(g?cm 「3)水溶性沸点(C )團2團42所示的曲线•催化装置冰乙酸1.05易溶118.1正丁醇0.80微溶117.2正丁醚0.77不溶142.0乙酸正丁酯0.90微溶126.5已知:乙酸正丁酯、正丁醇和水组成三元共沸物恒沸点为90.7 C.合成:方案甲:采用装置甲(分水器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 ,在干燥的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11.5mL (0.125mol )正丁醇和7.2mL (0.125mol )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和2g沸石,摇匀•按下图安装好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通冷却水,圆底烧瓶在电热套上加热煮沸. 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仍保持原来高度,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方案乙:采用装置乙,加料方式与方案甲相同•加热回流,反应提纯:甲乙两方案均采用蒸馏方法.操作如下:甘承甘中3■刖的AT収IM > A.+ \ 怜\ j*1 K-()甘戦产工倬枳專杆机肚;___ 1 佛请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处水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进水”或“出水”),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步骤中,方案甲监控酯化反应已基本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纯过程中,步骤②是为了除去有机层中残留的酸,检验有机层已呈中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洗涤过程中分液漏斗的使用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处不漏水即可使用B. 洗涤时振摇放气操作应如图戊所示.反应基本完成后,停止加热.60min后停止加热.域刃甲C. 放出下层液体时,需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D. 洗涤完成后,先放出下层液体,然后继续从下口放出有机层置于干燥的锥形瓶中(5)按装置丙蒸馏,最后圆底烧瓶中残留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若按图丁放置温度计,则收集到的产品馏分中还含有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果表明方案甲的产率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该技术应用了萃取原理B. 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有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其中过渡态理论可解释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阳离子交换膜D. 用氨水法处理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既可消除其污染,又可得到副产品硫酸铵【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A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因青蒿素易溶于乙醚,不易溶于水;B. 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并不只是通过简单碰撞直接形成产物,而是必须经过一个形成活化络合物的过渡状态,并且达到这个过渡状态需要的一定的活化能;C. 氯碱工业中氯离子放电,则阳离子需要移动到阴极;D. 氨水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解答】解:A.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因青蒿素易溶于乙醚,不易溶于水,为萃取原理,故A正确;B. 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反应物分子并不只是通过简单碰撞直接形成产物,而是必须经过一个形成活化络合物的过渡状态,并且达到这个过渡状态需要的一定的活化能,则过渡态理论不可解释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错误;C. 氯碱工业中氯离子放电,则需要阳离子交换膜使阳离子移动到阴极,故C正确;D. 氨水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用氨水法处理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既可消除其污染,又可得到副产品硫酸铵,故D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化学反应原理及应用、物质性质及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当高锰酸钾晶体结块时,应在研钵中用力研磨,以得到细小晶体,有利于加快反应或溶解的速率B. 润洗酸式滴定管时应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其内壁,再从上口倒出,重复2〜3次C. 油脂制肥皂实验中加乙醇的目的是增大油脂的溶解度从而增大与氢氧化溶液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油脂皂化反应速率D. 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考点】中和热的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中和滴定.【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不能用力研磨,否则容易发生爆炸;B. 润洗后,从滴定管的下口放出;C. 油脂难溶于水,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D. 起始温度应为混合前酸、碱的温度.【解答】解:A.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研磨时用力过大,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研磨高锰酸钾时一定要控制好力度,故A错误;B. 润洗后,从滴定管的下口放出,不能从上口倒出,其他操作均合理,故B错误;C. 油脂难溶于水,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油脂制肥皂实验中加一定量的乙醇是为了增加油脂的溶解,增大与碱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D. 起始温度应为混合前酸、碱的温度,然后混合后测定最高温度,以此计算中和热,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油脂的性质及皂化反应、滴定实验及操作等,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中等.3. 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 R为短周期元素,其中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W R>Z> YB. 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Z不存在同素异形体C. RV3可用RCb溶液与N&W溶液混合制取D. T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Z、W R为短周期元素,其中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Z为O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C元素,Y为N元素、W为S元素,R为Al、T为Ga,据此解答.【解答】解:X、Y Z、W R为短周期元素,其中Z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Z为O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C元素,Y为N元素、W为S元素,R为Al、T为GaA.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T> N3〉Cf>Al3+,故A错误;B. 碳元素有石墨、金刚石、Go等多种同素异形体,氧元素可以形氧气、臭氧,存在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 Al 2S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硫化氢,不能用AlCl 3溶液与Na t S溶液混合制取,故C错误;D. Ga与Al相邻,其性质与Al相似,可能与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周期表的结构与元素化合物知识,难度中等.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系统命名法为2, 5-二甲基-4 -乙基己烷CH(€H S)2B. 石油的裂化、煤的气化与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与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C. 总质量一定时,乙酸和葡萄糖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D. 油脂、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A取代基的位次和不是最小;B.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C. 葡萄糖与乙酸的最简式都是CHO,相同质量的葡萄糖与乙酸耗氧量相同;D.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解答】解:A .取代基的位次和不是最小,名称为2, 5-二甲基-3 -乙基己烷,故A错误;B. 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 葡萄糖与乙酸的最简式都是CHO,相同质量的葡萄糖与乙酸耗氧量相同,二者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不变,故C正确;D. 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化学变化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5. 一种酸性“二甲醚(CH I OCH)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能量密度高、效率好等优点,其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多孔碳呂电tSb电极b 上发生的反应为: CHOCH- 12e 「+3HA2CO+12H +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 kW?h?kg -1)约为甲醇(CH 3OH 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的1.4倍【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 采用多孔导电材料,可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 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而该极是氧气放电,所以是正极; B 电极b 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 二甲醚提供1mol 电子所需质量为:g ,而甲醇(CH 3OH 提供1mol 电子g .12 &【解答】 解:A 、采用多孔导电材料,可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 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而该极是氧气放电,所以是正极,而不是负极,故A 错误;B 电极b 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CH 3OCH- 12e -+3H2A2CO+12H +,故B 正确; C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 H 由b 电极向a 电极迁移,故 C 正确; D 二甲醚提供1mol 电子所需质量为:一 g ,而甲醇(CHOH 提供1mol 电子.g ,所以二12 &3C1花甲醚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 (kW?h?kg )约为甲醇(CHOH 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为:,4c 12约为1.4倍,故D 正确;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燃料电池, 明确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书写,注意电子不能在溶液中移动,题目难度不大.C. 廿由b 电极向a 电极迁移D.B.提高反应速率,该电极为负极6•常温常压下,将NH缓慢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溶液中缓慢通入CQ,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考虑氨水的挥c (NH3*H9O)A. 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中'' 增大c (NH:)B. 由图可知(NH) 2CQ溶液显碱性、NHCI溶液显酸性C. c 点所示溶液中,c ( NH)> c (CO )> c (OH)> c ( H)D. d 点所示溶液中,c ( NH4+) +c (NH?HaO =c ( HCO「)+c (CO2—) +c ( H2CO)【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c(NH/H20) 【分析】A. a点到b点是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溶液中c(NHJ)_匚〔耐打氏0)「(0厂)=沁旷厂=.■•一:厂;;B. b到c点是一水合氨和通入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铵溶液,c到d点是碳酸铵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在溶液中依据溶解度大小最后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溶液;C. c点所示溶液是碳酸铵溶液,图象分析可知溶液显碱性;D. d点是氯化铵溶液和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溶液中存在氮物料守恒,碳元素守恒,析出碳酸氢钠,则溶液中氯离子大于溶液中钠离子;c(NH^-H2O) I解答】解小点到b点是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溶液中…■_〔阻% & 伽)=—©也.j_生成一水合氨的过程中,溶液中氢氧根离子c (OH ) Kb浓度增大,所以比值增大,故A正确;c kNH4 )c (NH3-H20)B. b到c点是一水合氨和通入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铵溶液,c到d点是碳酸铵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在溶液中依据溶解度大小最后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溶液,由图可知(NH) 2CQ溶液显碱性、NHCI溶液显酸性,故B正确;C. c点所示溶液是碳酸铵溶液,图象分析可知溶液显碱性,离子浓度大小为: c (NH+)> c (CO )> c (OH)> c ( H),故C正确;D. d点是氯化铵溶液和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溶液中存在氮物料守恒,碳元素守恒,析出碳酸氢钠,则溶液中氯离子大于溶液中钠离子, c (NH+) +c (NH?HO)> c (HCO「)+c (CO2_) +c ( HCO),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侯氏制碱法的原理过程分析,盐类水解原理、图象变化和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等知识,注意产物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中等.7•硼氢化钠(NaBH)为白色粉末,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异丙胺(熔点:- 101C,沸点:33C),在干空气中稳定,在湿空气中分解,是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选择性还原剂. 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其流程如下:H认g)* h1—* NmSiOits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中取用少量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B. 操作②、操作③分别是过滤与蒸发结晶C. 反应①加料之前需将反应器加热至100 C以上并通入氩气D.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2【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题;演绎推理法;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NaBQ SQ2、Na和f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BH、NazSiO s, NaBH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异丙胺,在干空气中稳定,在湿空气中分解,为防止NaBH水解,可将生成的NaBH、Nc2SiO a溶于异丙胺,NaBH溶解于异丙胺、Na2SiO3不溶于异丙胺,难溶性固体和溶液采用过滤方法分离,所以操作②为过滤,通过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成分是 沸点:33C ,将滤液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异丙胺和固体 NaBH,所以操作③为蒸馏,A 、由于钠的硬度较小,且保存在煤油中, 所以取用少量钠需要用滤纸吸干煤油,再用镊子、 小刀在玻璃片上切割;B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操作②、操作③分别是过滤与蒸馏;C NaBH 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 NaBH 水解、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 所以反应①加料之前需将反应器加热至100C 以上并通入氩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D 反应①中发生的反应为 NaBO+2Si02+4Na+2H —NaBH+2Na 2SiO 3,反应中氢气中氧化剂,钠 是还原剂,据此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A 、由于钠的硬度较小,且保存在煤油中,所以取用少量钠需要用滤纸吸干煤 油,再用镊子、小刀在玻璃片上切割,故A 正确;B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操作②、操作③分别是过滤与蒸馏,故B 错误;C NaBH 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且氢气和氧气混合加热易产生爆炸现象,为防止 NaBH 水解、 防止产生安全事故,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排出, 所以反应①加料之前需将反应器加热至100 C 以上并通入氩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和水蒸气,故C 正确;D 反应①中发生的反应为 NaBO+2SiO 2+4Na+2H —NaBH+2Na 2SiO 3,反应中氢气中氧化剂,钠 是还原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故D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 应用能力,涉及物质分离提纯、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且较基 础,难点是分析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基本操作等,题目难度中等.、非选择题部分(共 180分) &有机物X 是合成药物沐舒坦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CKs____ A mb 皿H (WHO 茴WTCylirNOj已知: 它]..上一二丄. 门…;茂甌哙諾代比I 请回答: (1) X 中含氮官能团的名称是 氨基 (2 )反应①的试剂和条件是浓硝酸和浓硫酸、加热或水浴加热.Na^SiQ ;异丙胺HKXH JWGHrI ,X J 1 • T ( H XOjlk ,二"。
浙江省各地市二模试题理综化学汇编(一)7.2012年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充分说明了国务院对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的决心。
下列食品加工方法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的是①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防止鱼虾变质②牛奶配料表中都有食品添加剂延长保质期③用“牛肉膏”将猪肉加工成牛肉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⑤用小苏打做发酵粉制面包⑥向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含氮量A.②⑤ B.①⑤C.②③⑤ D.②③④⑥8.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时手掌不小心沾上苯酚,应立即用65o C以上的热水清洗防腐蚀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C.实验室可以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共热制取氯化氢气体,因此浓硫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也能制取碘化氢气体。
D.用化学方法检验甘油和酒精: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含4 mol Si—O键的SiO2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 A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的△H>0,所以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常温下含有N A个NO2、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降温至标准状况,其体积小于22.4 L D.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的值均大于零):H2(g)+Cl2(g)2HCl(g)△H= -Q1 kJ·mol-1H2(g)+Br2(g)2HBr(g)△H= -Q2 kJ·mol-1则Q1<Q210.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L O2(标准状况下)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 + 4e- = 2H2↑+ 4OH-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4H+ + 4e- = 2H2OD.d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11.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金华、丽水、衢州十二校联)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化学部分) 2013.37.2012年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充分说明了国务院对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的决心。
下列食品加工方法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的是①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防止鱼虾变质②牛奶配料表中都有食品添加剂延长保质期③用“牛肉膏”将猪肉加工成牛肉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⑤用小苏打做发酵粉制面包⑥向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含氮量A.②⑤ B.①⑤C.②③⑤ D.②③④⑥8.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时手掌不小心沾上苯酚,应立即用65o C以上的热水清洗防腐蚀B.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C.实验室可以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共热制取氯化氢气体,因此浓硫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也能制取碘化氢气体。
D.用化学方法检验甘油和酒精: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含4 mol Si—O键的SiO2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 A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的△H>0,所以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常温下含有N A个NO2、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降温至标准状况,其体积小于22.4 LD.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的值均大于零):H2(g)+Cl2(g)2HCl(g)△H= -Q1 kJ·mol-1H2(g)+Br2(g)2HBr(g)△H= -Q2 kJ·mol-1则Q1<Q210.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L O2(标准状况下)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 + 4e- = 2H2↑+ 4OH-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4H+ + 4e- = 2H2OD.d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11.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一氯代物有4种。
C.的命名为:2-甲基-1-丙醇D. 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6O6Na4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利用Ⅰ制取Fe(OH)2 B.利用Ⅱ装置制取C2H4C.利用Ⅲ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D.利用Ⅳ装置收集NH313.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Mg2+、Al3+、Fe2+、Ba2+、NO3-、SO42-、CO32-、I-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将溶液滴在pH试纸上,呈红色。
②将少许溶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硫酸,有无色气体析出,此气体通空气则立即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许溶液滴入BaCl2试液,则产生白色沉淀。
碱石灰水NaOH溶液浓硝酸可上下移动的铜丝温度计浓硫酸乙醇接冷凝管FeSO4溶液NaOH溶液苯④取实验③中的澄清溶液,滴入AgNO 3试液,产生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
⑤另取少许溶液,滴入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 过量时,又有部分白色沉淀溶解。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A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Ba 2+ Fe 2+ CO 32- I —B .肯定存在的离子是Al 3+ SO 42- Cl - NO 3- Mg 2+C .不能作出判断的离子是K +D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26. (14分) 二氧化氯2ClO ()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o C ,沸点为11.0o C ,易溶于水。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
与2Cl 相比2ClO 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1)在ClO 2的制备方法中,比较实用的有数十种,下列方法是常见方法之一。
方法一:2NaClO 3+4HCl =2ClO 2↑+Cl 2↑+2NaCl +2H 2O方法二:2NaClO 3+H 2O 2+H 2SO 4=2ClO 2↑+O 2↑+Na 2SO 4+2H 2O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哪种方法更好? ▲ ,说明理由 ▲ 实验室常用氯酸钠(NaClO 3)、亚硫酸钠(Na 2SO 3)和硫酸共热制备二氧化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 3和草酸(H 2C 2O 4)在60o C 时反应制得。
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 2,其中A 为ClO 2的发生装置,B 为ClO 2的凝集装置,C 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问:A部分还应添加温度控制装置,请你说出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时,被还原成Cl-,它的消毒效率是同质量常用消毒剂NaClO(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的▲倍。
消毒水时,ClO2还可将Fe2+、Mn2+转化成Fe(OH)3、MnO2难溶物除去,请写出二氧化氯与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7.(15分)氨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可用于化肥、硝酸、合成纤维等工业生产。
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常用电离常数K b和电离度α来定量表示其电离程度。
K b和α常用的测定方法:在一定温度时用酸度计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氨水的pH,可得各浓度氨水对应的c(OH-),然后通过换算求得各对应的α值和K b值。
下面是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25℃时测定一系列浓度氨水的pH所对应的c(OH-):【仪器与试剂】酸度计、50 mL碱式滴定管、100mL烧杯、0.10 mol·L-1氨水【实验数据】(不必填表格)c(OH-) K bα烧杯号V氨水(mL) V水(mL) c (NH3·H2O)(mol·L-1)1 50.00 0.00 1.34×10-3 1.34%2 25.00 25.00 9.48×10-4 1.90% 35.0045.004.24×10-44.24%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述问题:(1)25℃时,氨水的电离常数:K b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通过计算所得的数据和简洁的文字说明电离常数、电离度与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的关系 ▲ 。
(2)用0.10mol ·L —1盐酸分别滴定20.00mL0.10mol ·L —1的NaOH 溶液和20.00mL0.10mol ·L —1 氨水所得的滴定曲线如下:请指出盐酸滴定氨水的曲线为 ▲ (填A 或B ),请写出曲线a 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 。
(3)液氨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汽车燃料已越来越被研究人员重视。
它在安全性、价格等方面较化石燃料和氢燃料有着较大的优势。
氨在燃烧试验机中相关的反应有:4NH 3(g )+3O 2(g )= 2N 2(g )+6H 2O (l ) △H 1① 4NH 3(g )+5O 2(g )= 4NO (g )+6H 2O (l ) △H 2② 4NH 3(g )+6NO (g )= 5N 2(g )+6H 2O (l ) △H 3③请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H 1、△H 2、△H 3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达式,△H 1= ▲ 。
(4)Allis-Chalmers 制造公司发现可以用氨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
其总反应式为4NH 3+3O 2= 2N 2+6H 2O ,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4e —=4OH —,则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
28.(14分)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高铁酸钾)(42FeO K 易溶第27题图于水,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
替代传统的净水剂及Cl2对淡水进行净化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
工业上常用如下方法制备高铁酸钾:以铁丝网为阳极电解NaOH溶液,然后在阳极液中加入50%的K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用异丙醇洗涤、干燥,即可制得。
(1)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是▲。
(2)用异丙醇代替水洗涤产品的好处是▲。
(3)高铁酸钾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其处理水的原理为▲,___ ▲_____。
(4)高铁电池是正在研制中的可充电干电池,右图为该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的高铁电池的优点有▲、▲。
(5)探究高铁酸钾的某种性质。
【实验1】将适量K2FeO4固体分别溶解于pH 为4.74、7.00、11.50 的水溶液中,配得FeO42-浓度为1.0 mmol·L-1(1 mmol·L—1 =10—3 mol·L—1)的试样,静置,考察不同初始pH 的水溶液对K2FeO4某种性质的影响,结果见图1(注:800 min后,三种溶液中高铁酸钾的浓度不再改变)。
【实验2】将适量K2FeO4溶解于pH=4.74 的水溶液中,配制成FeO42-浓度为1.0 mmol·L-1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考察不同温度对K2FeO4某种性质的影响,结果见图2。
则①实验1的目的是▲;②实验2可得出的结论是▲;③高铁酸钾在水中的反应为4 FeO 42—+10 H2O 4 Fe(OH)3+8OH—+3 O2↑。
由图1可知,800 min时,pH=11.50的溶液中高铁酸钾最终浓度比pH=4.74的溶液中高,主要原因是▲。
29.(15分)罗伯特·格拉布等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荣获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
烯烃的复分解反应机理可视为双键断裂,换位连接,如:CH 2=CHR 1 + CH 2=CHR2催化剂CH 2=CH 2 + R 1CH=CHR 2已知:A 是烯烃且具对称性, F 是油脂水解产物之一,能与水任意比互溶;K 是一种塑料;J 的化学式为C 9H 14O 6。
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 . ▲ ,J . ▲ 。
(2)写出 C → D 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G → B 的反应类型是 ▲ 。
(3)A 与A 的所有烯烃同分异构体之间,通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后,可形成的新烯烃有 ▲ 种结构;这些新烯烃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则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的新烯烃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 ▲ 、 ▲ 。
(4) 以G 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可制得乙酰乙酸乙酯(无色液体),通常状况下乙酰乙酸乙酯可逐渐转化为烯醇式 (达到平衡后烯醇式约占7%):乙酰乙酸乙酯(酮式) (烯醇式)已知FeCl 3溶液可和烯醇式反应显紫色。